《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实用

合集下载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精选9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精选9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精选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高一语文下册《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语文高一语文下册《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 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如“梦游天姥山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如何?”等,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
2. 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交流,共同探讨课文内涵,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讨论过程,适时给予提示、引导,确保讨论效果。
(四)总结归纳
2.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李白的其他诗作,比较其风格特点,提高阅读广度。
3. 布置一篇关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读后感,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个人感悟,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写作能力。
4. 定期检查作业,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五、案例亮点
1. 情境教学法的巧妙运用
本教学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音乐渲染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梦境世界。这种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更深入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激发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如“李白为什么会梦游天姥山?”“课文中的梦境与现实有何联系?”“如何理解诗中的‘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拓展思维。
3.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阅读、联想等方法,将课文与实际生活、其他文学作品相联系,拓展思维,提高阅读广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教案优秀8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教案优秀8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教案优秀8篇篇一:《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理解运用对比、夸张等修辞方法,通过丰富联想来描绘梦境,以表达蔑视权贵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虚设梦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联想丰富、构思奇特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四、教学步骤:教学过程一、作者及背景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

天宝元年(公元47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

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

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

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朽,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

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

天宝四年秋(公元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赠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二、解题:“吟”本指吟咏,即作诗。

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这的一种体裁。

“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

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

梦游是借“别”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意向是真。

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

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

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

《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古体诗。

三、课文分析: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2)航海归来的人谈到海中仙山瀛洲,(大海)烟波浩渺(瀛洲)实在难以寻求;三山:蓬莱、方丈、瀛洲,古代传说中东海中的三座仙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质教案(5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质教案(5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质教案梦游天姥吟留别优质教案(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优质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质教案1一、教学目标:1、把握诗作者的情感和浪漫主义风格;2、背诵全诗;3、感悟作者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把握诗的第三段梦境的内涵,理解诗歌的主旨。

三、教法学法:诵读法、点拨法四、教学难点:认知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理解诗歌主旨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朝有许多优秀的诗人,但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却对李白情有独钟,在他的《怀李白》这首诗中这样写到“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先生的这几句诗充分彰显了李白诗歌的浪漫气质,这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一首浪漫主义风格的话别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背景资料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期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

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

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了权贵,连玄宗也对他不满。

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在公元744年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

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

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

第二年,他在东鲁将南游吴越,写了这首诗歌留给东鲁的朋友。

(三)朗诵诗歌(四)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五)赏析全诗一诵读并赏析①段1、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先“谈瀛洲”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教案优秀6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教案优秀6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教案优秀6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理解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苦闷,体会诗人的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诗歌中寄托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2.梦境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学习过程:一、导入诗中无敌,酒里称仙,才气公然笼一代殿上脱靴,江头披锦,狂名直欲占千秋同学们,看这幅对联写的是谁?(李白)对于诗人李白,我们并不陌生,他傲岸不屈、渴望受到重用。

前几天,我们刚刚读了李白的《行路难》(其一),里面有两句典故,“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在这里用“梦”类比,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思想。

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篇借“梦”来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名作《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解题从题目中我们对这首诗可以了解多少?明确:内容:梦游天姥目的:留别文体:吟(PPT介绍文体知识)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

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总结: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三、初读诗歌,读准字音(PPT展示)天姥瀛洲天台剡溪渌水脚著谢公屐暝殷岩泉澹澹石扉訇然鸾鸟觉时长嗟四、再读诗歌,读懂文意大家自由朗读,分别用两个字概括每段内容(PPT展示)梦()梦()梦()明确:梦因梦境梦醒五、三读诗歌,分析体会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李白之所以会梦游天姥,是因为什么呢?(齐读第一段)天姥山在诗人心中是怎样的?明确:高耸入云难以寻找(背诵第一段)2、正因为如此,更能引起诗人探求的欲望。

我们随着诗人的想象,一起进入他的梦游世界。

(齐读第二段)(1)用原文回答,诗人是如何来到目的地的?心情如何?看到什么?如何登山?(齐读“我欲因之梦吴越”——“身登青云梯”)(2)诗人站在前人开拓的古道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读出相应的诗句。

明确:看到: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听到: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诗人梦中的天姥山有奇花异草迷人眼,也有泉水殷殷如雷鸣,幽深寂静,使人战栗。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优秀5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优秀5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讲课教案共55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讲课教案共55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讲课教案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优秀3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优秀3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优秀3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人论世,把握诗歌主旨;2、领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体会李白浪漫的艺术风格;3、掌握诗中的文言字词。

二、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背诵全诗;2、学习运用比喻、对比、衬托、夸张、联想等手法和多变的句式来表达奔放的思想感情,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

三、德育目标学习诗人不与权贵同流合污,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教学重点]1、领会本诗的浪漫风格;2、感受李白的人格魅力,学习他追求理想,勇于进取的精神,和他不与权贵同流合污,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

[教学难点]反复诵读全诗,把握内容要点;结合诗人经历,体会全诗主旨。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讨论法[教学内容和目标]了解作者和诗歌的写作背景;疏通词句,熟读全诗。

[教学过程和要点]一、导入师:同学们对李白了解吗?生(七嘴八舌、气氛热烈):唐代诗人诗仙浪漫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师:“倚天仗剑,挂弓扶桑”这是有着庄子般超逸和孟子般英气的神仙般的诗人李白的自我刻画。

天宝元年,李白出发了,他高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应召入京,然而,快乐只是短暂地驻足,翰林供奉,权贵排挤,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安世济民”、“功成身退”的幻想。

天宝三年,玄宗“赐金放还”,李白黯然离京。

第二年,身在东鲁的李白决定南游吴越,临行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加粗字幻灯展示)。

二、解题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把诗歌的标题读一下。

生(大多数学生读成)师:刚才我听到有些同学将“吟”读成Yǐn,这个字应该读什么音呢?什么意思?生(马上纠正):“吟”读yín。

(但对“吟”的意思,做沉思状)师:“吟”是一种歌行体,白居易不就有《暮江吟》,孟郊有《游子吟》吗?一般与前面的内容连读,也就是“梦游天姥吟/留别”。

那么,“梦游天姥”讲的是什么?生:诗歌的内容。

师:那么,“留别”呢?生:写诗的动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梦游之由
瀛洲难求 烟涛微茫 以虚衬实
梦由
天姥可睹
向天横 拔五岳 掩赤城 倾天台
对比 夸张 衬托
神奇雄峻------热情向往
写天姥山的位置和地势。极力表现高耸、时隐 时现的天姥山,为入梦做好准备。
第二段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 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 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 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 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 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 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 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 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 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小结:梦游之吟
梦游之吟
一切虚幻(及时行乐) 一去不返
直抒胸臆
安能摧眉折腰(憎恨现实、敢于反抗)
合作探究: 1、怎么看作者的及时行乐隐逸避世思想?
①这是作者不满现实、蔑视权贵、坚持自我、捍卫 尊严的反抗性格和高贵品格的表现。 ②这也是一种自我放纵、自我麻醉的消极思想。 ③在黑暗、污浊的现实中,作者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以施展自己的才华、韬略,实现抱负,只能消极反抗。
李白一生三件宝 诗、酒、剑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 》
安得倚天剑, 跨海斩长鲸。

——唐·李白《临江王节士歌 》
梦 游 天 姥 吟 留 别 李 白
学习目标
1.自读全诗,理清全诗结构和梦游线索; 2.鉴赏诗歌语言和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情感, 把握诗歌主旨。 3.品味想象、夸张、对比衬托等手法,体味李 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了解“借话别明己志” 的别致构思。
④大胆的夸张:比如第一段虚写天姥的高大雄伟,“向 天横”“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倾”等描写,将一 座本不起眼的小山夸张到极致。 ⑤丰富的想象:写梦游,不管是月夜飞度的宁谧清幽, 半山所见的壮丽奇异,还是向晚时分的震栗惊恐,以及 洞天仙府中众仙齐聚的其乐融融,无不显示出作者超凡 奇诡的想象力。全诗内容丰富,想象大胆,意境奇特, 气势磅礴,充分体现了李白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赏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眼 这首诗的主要部分写梦境,但即使是写梦境,
也是着眼于现实,诗人用幻想世界的美好衬托现 实世界的丑恶,用在幻想世界的自由遨游衬托他 在现实世界的失意和碰壁,最终凝聚成这两句诗, 直抒胸臆。反映了李白的精神境界:保持自己的人 格尊严和追求自由的精神。这在封建社会,是难 能可贵的。
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意象:青云梯、海日、天鸡、千岩、迷花 意境:雄奇、壮美 心情:迷醉、向往(“迷、倚、忽”等词表现了诗 人为天姥胜景所陶醉,乐而忘返的心情)
三、山中夜景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
雨,水澹澹兮生烟。 意象:熊咆、龙吟、深林、层巅、云、雨、烟(夸张 写法,表现了夜中山景的离奇险怪,恐怖魔幻。) 意境:恐怖、压抑 心情:震骇、期待、惊叹
四、极乐仙境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
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 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意象:列缺霹雳、丘峦、洞天石扉、浩荡青冥、日月、金银 台、霓衣、风马、纷纷云君、虎鸾、如麻仙人(想象、夸张) 意境:热闹、祥和 心情:喜悦、陶醉
赏析指导:从梦境的几幅画面入手,抓住意象,体会 诗作的主要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一、月夜飞度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意象:镜湖明月,剡溪渌水,谢公宿处、清猿夜啼 意境:静美、清幽 心情:兴奋、急切(飞——夸张,送——拟人)
二、乘兴攀登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
小结:作者不在“别情”上着笔,构思新颖,借题发 挥,借话别明己志,别开生面。
总结梳理
诗歌主旨
本诗描写作者自身对梦境中天姥仙境美景的向 往,表现了作者憎恶现实、蔑视权贵、敢于反抗的 斗争精神和向往自由、追求乐土的美好愿望。充分 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
艺术特色
①新奇的构思:歌洞天之美,以鞭挞唐王朝的丑恶; 抒发对天姥的追求,以显示对权贵的憎恨;为惜别而 赋诗,却写游访名山,以明自己目前和今后的战斗意 志,别开生面。 ②全诗运用对比手法,从现实(浑浊、冷酷)到梦境 (美妙、欢乐),又回到现实。 ③语言精炼清新,句式参差多变,四言、五言、六言、 九言交错运用、节奏有缓有急,富有音乐美,具有极 强的表现力。
思考:作者为什么极力描绘仙境,有什么象征意味,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壮丽辉煌、自由和乐的仙境反衬现实的黑暗和丑
恶,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五、梦醒长嗟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
席,失向来之烟霞。 意象:枕席、烟霞 意境:阴冷 心情:失落、惆怅(魂魄动,起长嗟。惟枕席, 失烟霞)
3. 诗眼
整体感知
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主旨所在。它可以是篇 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也可以是全篇最精彩 和关键性的一个句子。这个字或句,使作品形 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富 于艺术魅力。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文赏析
第一段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 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 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2、这一段,作者是怎样“话别”的?这首诗与一般 的“话别诗”有何不同?
赏析:“别君去兮何时还”,点题“留别”,作者向朋友们话别, 表明要离别友人而南下吴越游天姥的原因。在此大发感慨,而这 正是全诗主旨所在。李白借题发挥,“借话别明己志”,表明自 己的态度与意向:①对世事的看法:如梦幻,如流水(“世间行 乐……东流水”);②自己今后的打算:骑白鹿访名山,远离浊 世(“且放白鹿……访名山”);③个性宣言:傲岸坚强,蔑视权 贵,不向统治阶级屈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理解文意: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 (瀛洲)实在难以找到。浙江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 在云雾霞忽明忽暗时或许还能看见。天姥山高耸入云, 遮住天空。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了赤城山。天台 山高四万八千丈,面对着天姥山,就好像要拜倒在它 的东南面一样。
合作探究
1.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重点字词
1、烟涛微茫信难求 2、云霞明灭或可睹 3、势拔五岳掩赤城 4、訇然中开 5、使我不得开心颜 6、古来万事东流水
整体感知
线索: 梦 1. 找出诗中的过渡句 由现实转入梦境
“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回到现实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整体感知
2.情节梳理 ①第一段写“梦游之( 由 )” ②第二段写“梦游之( 景 )” ③第三段写“梦游之( 吟 )”
按时间顺序,可划分为:梦前——梦中——梦后
憎恨现实 痛苦惆怅
探究:李白之梦的含义
• 梦中仙境象征着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 美妙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对神仙世界的向往 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愈浓墨重彩, 愈表明作者追求的热切,梦境描述的愈美好,与 现实生活的反差就愈大,梦醒后的失落之痛就愈 深,感染力就愈强。
• 梦是诗人追寻的理想之梦
小结:梦游之景
月夜飞度
湖月、渌水、清猿
凄 清 幽 心驰神往 静
梦 游
登山夜景
云梯、海日 天鸡、千岩 花石、岩泉
熊咆、龙吟 深林、层巅

美 雄
流连忘返
云、雨、烟 奇
之 景
极乐仙境
列缺、丘峦、石扉、青冥、 日月、金银台、霓衣、风 马、云君、虎鸾、仙人
神 奇 壮 丽
向往自由 追求乐土
梦醒长嗟
魂魄动、起长嗟 惟枕席、失烟霞
3.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使用什么写作和修辞手法来体 现的?
明确: 天姥山的特点:高大、巍峨。 手法:对比、衬托 、夸张。先用“天姥连天向天横”, 极尽夸张,写出天姥山高耸连天、横天蔽日之势;接着 又用高峻闻名的五岳及附近名山赤城、天台相比,衬托 了天姥山的雄峻巍峨,用词“拔、掩、倾”,写出了天 姥山高大、巍峨的气势。
第三段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 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理解文意: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如此,自古以来万事 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与君分别何时才能 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游览时就骑 上它访名川大山。我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 使我心中郁郁寡欢,极不舒坦!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 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 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 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 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 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 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却步, 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 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 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山的念头。
2.除了瀛洲外,第一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确:还提到五岳、赤城和天台 。以这些高 山来衬托天姥山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 者神游天姥山的强烈愿望。
天姥mǔ山:在浙江新昌县,因坐落于天台tāi 万马渡畔的“天姥岩”而得名。属道教福地,层峰叠 嶂,千态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