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成功经验及启示研究

国外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成功经验及启示研究
国外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成功经验及启示研究

国外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成功经验及启示研究

国外农业保险模式在实践探索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系统总结和推广这些经验,将有助于我国农业保险的日益成熟。农业保险模式的选择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关键,我国必须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探索出符合我国的农业产业政策,适合我国农业风险的特点、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的保险需求的农业保险模式。

标签: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是一种国家财政高度补贴型的保险制度,它的主要目标大致有:保护农业生产者的生活水平,稳定农户的收入;稳定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减轻高速发展的经济对农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维护农村社区稳定,保护农产品的竞争力等。但在一些具体做法上,如保险险种,经营方式、经营主体、销售渠道、财政补贴等有所不同。

1 国外典型的农业保险模式

1.1 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开办农业保险最早的国家之一,它在农业保险立法,农业保险制度,风险管理,险种设计和各项保险技术的创新方面,有其独到的理论。

第一,完善的法律保障。1938年美国通过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揭开了联邦政府开展农作物保险的历史。到1980年该法经过了12次修订,将农作物保险作为农业灾害保障的主要形式,在美国全面推行农作物保险制度。1994年又颁布了新修订的农作物保险法《农作物保险改革法》,为了提高农民投保的参与率,建立了巨灾风险保障制度;为了防止逆选择,新推出了区域风险保险计划。1996年又推出《1996年农场法》决定试办收入保险,这种引起农民极大兴趣的保险产品既可以分散农作物产量风险,又可以对付农产品价格风险。2000年,美国总统签署了《农业风险保障法》,该法进一步提高了农作物保险保费补贴的补贴比例。美國农作物保险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不仅为联邦政府农作物保险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更重要的是推动了美国农作物保险的发展。

第二,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方面,投保农民根据保障水平的不同获得保费补贴。从1980年起,以作物平均产量的75%为保障水平的投保农民,政府补贴保费的16.9%;1994年政府补贴保费的23.5%;2000年,补贴比例提高到55%。另一方面,参与农作物保险的私人保险公司在独立承担风险损失责任的前提下,根据每年经营的业务量,也可到FCIC获得管理费和保费补贴。

第三,健全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经过长期发展和改革,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从政策研究、立法、组织机构设置、产品的设计开发,到产品的销售(代理人)、定损(专职人员)、统计、精算、资料收集加工以及保险的宣传、推广和教育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

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创建农业合作社联合社

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建农业合作社 联合社 近年来,镇委、镇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广大人民群众,以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己任,本着“产业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的原则,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现企业+农户+超市的产业组织形式,发展“市场连接型、龙头带动型、专业协会引导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我镇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镇现拥有耕地面积75000亩,旱地面积10000亩,山林13000亩,河流总长度368公里,渔船总数348艘。我镇虽然在保障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取得较大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龙港的农业与工业间、城乡与城区间的发展仍有差距,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差,传统的耕作方式依然存在,农户缺乏对土地流转法律观念的了解,农田抛荒现象屡有出现,粮食生产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 二是营销人员缺乏,销售信息不畅,出现流通环节多,中间销售资金份额大的问题。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产品生产附加值不高。

四是配套设施不健全,缺乏最基本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保鲜贮藏室,形不成商品经济。 二、创建农业联合社的重要意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联合社)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经营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经营组织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的整合。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方法,更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农业合作社联合社的职能和作用 (一)完善组织,创新模式 我镇以联合社为龙头,以“企业+农户+超市”的模式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效益,着力完善组织体系,探索发展新模式,努力落实上级有关文件政策要求。从三农工作大局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组织各专业合作社兴办实体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资金互助,逐步扩大生产领域,逐步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农工商一体化发展,构建适应我镇城乡统筹发展需要的经济实体体系。着力提高联合协作,共同辅设致富路。作为一个跨行业,跨区域,跨实体的联合性团体组织,以扎实工作作风,有效的服务理念,积极联合,吸纳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涉农经济组织和经济股份加入,实现农民专业合作

农业保险五种模式

(二)我国农业保险试点地区发展模式简介(中观层面) 1、补贴推动模式-上海 2004年9月,经保监会批准,上海筹建了我国第一家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采取“政府财政补贴推动,商业化运作”的经营模式。安信开办传统的种、养两业保险业务可以享受相关政策支持,市、区(县)两级财政对投保符合上海农业产业发展导向的种、养两业保险的农户实行保费补贴;公司经营涉农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农村居民短期人身意外伤害险和健康险等,其他业务则按商业化运作,通过商业性保险的盈余来弥补种养两业保险的亏损,实现“以险养险”。其中规定,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占公司全部保费收入的比例不得低于60%。 可以看出,政府支持是上海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上海市政府推进农业保险发展不仅仅是在保费补贴上,而是一项系统工程。第一,政府组织推进,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意识组织相关部门人员相继成立了市、区(县)两级推进农业保险委员会,负责研究农业保险的发展规划,协调农业保险部门与各方的关系,从组织上确保农险工作的落实。二是政策导向上,制定一系列扶持农险工作的制度和办法。三是工作措施上,务农口职能部门配合保险部门落实每年各项农业保险工作任务,联合召开会议,具体部署,为农险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和支持。第二财政政策扶持,创造发展条件。上海市政府不仅为农业保险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还从政策上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从最初的免征列入农业保险范围内的各项业务的税收,到扩大免征范围,到1996年的保险保费补贴,到扩大补贴范围,都看出了财政扶持农业保险的优惠政策,有力地支持了农业保险的发展。三是涉农部门大力支持。上海将农科院、农村商业银行、农村邮电所等部门纳入营销体系,为农业保险的有序健康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互助制模式-黑龙江 2004年11月9日中国保监会批准阳光互助保险公司正式开业。相互保险公司是所有参加保险的人为自己开办保险而合作成立的法人组织,它是保险业特有的公司组织形态。相互保险公司没有鼓动,投保人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可作为法人的组成人员(会员),向公司交纳保险费,公司根据合同约定进行赔付,从事相互保险活动。公司实行会员制,会员代表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利机构。公司设立董事会、监事会,经营机构设置总公司、分公司、中心支公司、保险社,形成了以会员为单位自下而上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模式;公司采取以公司统一经营管理为主导,保险社互助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模式。阳光公司试点实行公司统一经营为主导、保险社互助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具体做法为:一是保费由农户承担66%、农垦总局和农场分别代表国家财政与地方政府承担35%,保险社自留保费50%,向公司分保50%,赔付由公司和保险社分保比例承担。二是承保对象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粮豆作物为主。三十保险金额按直接生产成本确定。四是保险责任是承担旱、涝、风、雹、冻、病、虫七种自然灾害。五是实行大灾准备金制度,按保费收入的10%提取

浅析我国的保险资金运作模式

浅析我国的保险资金运作模式 黄小梅1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健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的保险产业的更快更大的发展,一方面表现在保险企业资金的快速增长上,另一方面,还体现在保险资金的投资效益上。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效益还比较低。站在保险资金运作模式的角度上,考虑了当前我国保险行业的实际,加上我国2012年出台的保险投资“13项新政”提出,除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外,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亦可列入保险资金的委托范围。我认为我国的保险公司应采用委托专业的投资机构运作模式。 关键字:保险资金;运作模;委托投资模式 1[作者简介] 黄小梅(1993-),女,贵州铜仁人,本科在校生,研究方向:保险投资。

Analysis of the mode of Operation of insurance funds Huang Xiaomei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bstract:With the rapid and steady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On the objective to promote a faster and great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On the one h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surance business in the fast-growing capital, on the other hand, is also reflected in the investment benefits of insurance funds. Yet,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 investment benefits of insurance funds is still relatively low. Standing on the mode of operation of insurance funds perspective, considering the current reality of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coupled with our 2012 introduction of insurance investment. "13 New Deal" proposed in addition to the insurance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qualified securities companies,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and fund management companies may also be included in the authorized scope of insurance funds. I hold a firm view that our insurance company should be entrusted to professional investment institutions mode of operation. Keywords: insurance funds,,Mode of operation,,entrusted investment patterns

国外农业保险现状

而相比国外发达国家,自2世纪3年代以后,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国先后开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验。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农业保险制度。这些国家不仅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国家通过加大政府补助,承担农业保险大部分费用。同时也采取一系列其他有力措施来保证农业保险的实施,比如美国就建立了一套政府主导、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的农业保险体系 国外农经专家认为,农业科技、农业投入、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农业保险是通过保险的手段管理农业生产风险的制度安 排,是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农业支持和保护的有力工具。农业保 险始于两百多年前西欧的农作物雹灾保险。最早是德国,其后法国、美国、奥地 利、丹麦、瑞士等一些国家也先后开办了农作物雹灾保险。同时,牲畜保险、森 林保险也在欧洲大陆广泛开展起来。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农业保险 制度。随着世界各国对农业保险地位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农业保险的建 立和完善,并把建立国家支持的农业保险制度作为促进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 的重要政策手段。 一、国外农业保险经营主要模式 (一)政府主导、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美国模式 美国从1939年开始实施政府农作物保险计划,至今已经有近70年的历史。 农作物保险制度经过了多次的改革,形成了目前的政府主导、私营商业保险公司 经营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国家专门保险机构主导和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要特点。 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只负责规则的制定、履行监督等职能,并提供再保险,政府 对农业保险保费、经营管理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而农作物保险的直接业务 全部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或代理。它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托,利用优惠 政策诱导商业性组织介入其中,最终实现政府淡出、市场主导农业保险的局面。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它先是一种强制安排,通过诱致性制度实现制度的演进。 为了提高参保率,政府对农业保险采取自愿保险与相对的强制性保险相结合的方 式。 (二)政府主导、政府成立公司经营的加拿大模式 加拿大于1959年通过《联邦农作物保险法》,该法授以联邦政府和省政府 共同支持办理农作物保险,建立联邦和省二级政府组织的农作物保险机构,由其

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

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前景和措施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的现状分析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有效途径,实施产业化战略可以推动农业的大发展,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进入市场的需要。如何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如何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如何抵御市场风险,这些问题在 90 年代以后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之后变得日益突出。二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需要。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效益不高,比较利益低下,严重影响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这是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农业效益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但主要是农业政策、农业投入以及科技在农业中的运用。如果对这些因素进一步细分和具体化,除了农产品价格水平及其与工业品的比价关系这一影响农业比较利益高低的重要因素外,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农业专业化分工状况,以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相互关系等因素,都对农业效益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这些已经为我国农村走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所证明。 山东省自 1993 年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以来,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 1.3 万个,连接 700 万个农户,带动基地 5500 多万亩,全省已确立 18 个主导产业。实施农业产业化,推动山东农业出现新突破,农业经济全面增长。过去农民只得到生产环节的收益,而实行农业产业化,还可以从农产品加工增加值和流通利润中分享一部分。而黑龙江省由于近年来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各地对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供销一条龙发展,收到了显著成效。如双城雀巢公司投资4.3 亿元,日处理鲜奶530 多吨,带动了全市27 个乡镇和附近市县乡镇奶牛饲养业的发展。现在黑龙江省的经济作物也开始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亚麻、甜菜等经济作物加工企业增多,市场竞争能力增强。海南省近年来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抓住反季节瓜菜、热带水果、海淡水养殖几个主导产业,组织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贸工农、产加销有一体化,同时下大力气解决了运输流通环节严重妨碍农产品市场实现的难点,推动了海南市场农业的大发展,农业比较利益大为提高。实现了农业增加值、农业纯收入连续三年以两位数增长,粮食连续三年夺丰收。 近年来政府尽可能地采取了一些支持、加强农业的措施,但是,目前我国财政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农业,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可以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创造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地方小气候”,但是从全国广大农村以及庞大的农垦系统来看,至少在近期内是不可能得到这种资金投入的。因此,在我国现阶段,提高农业比较利益,主要应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来实现。可以说,事实证明,沿着这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农垦企业的兴旺发达是确定无疑的。 (二)、广东农垦热区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分析广东垦区自改革开放后,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加速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 “八五”以来,进一步实施“巩固提高农业,主攻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方针,广东农垦热区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和速度有较大较快的扩大及进展。 1 、建立了一批区域商品基地。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环节,也是“龙头企业”依托和赖以生存的条件,目前,已建成或初步建成的区域性基地有:湛江垦区的糖蔗、剑麻、橡胶、水果茶叶和禽畜饲养、养殖基地,茂名垦区的水果、橡胶、蔬菜、茶叶、禽畜饲养和水产养殖基地,阳江垦区的水果、橡胶、海水养殖和生殖和生猪饲养基地,揭阳垦区的水果、高档茶生产基地,汕尾垦区的海水养殖、优质稻生产基地,总直的乳制品、无公害蔬菜和花卉生产基地等。其中大部分“基地”可以为广东农垦热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奠定得天独厚的基础。 2、“三高”农业规模不断扩大。至 1997 年底,其累计面积达到 106.05 万亩,年出栏 5000 头以上的养猪场 13 个,万头以上的猪场 5 个,生猪饲养量 44.2 万头,鸡 300 万只,饲养奶牛 2000 头,

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改革研究

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改革研究 保障保险行业兴起于国外,近几年间才在我国发展起来,由于最开始人们对于保险持有一种抵触心理,导致保险行业的发展情况并不理想。随着我国农业发展各项问题的出现、扶贫政策的不断完善,农业保险已成为我国农村扶贫的一项新兴政策。但由于农村地区较为偏远,宣传不到位、保险用语较为专业,农民理解不到位导致农民对于农业保险存在诸多的误解与偏见,导致农业保险施行较为困难。如何有效推行农业保险,已成为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与保险公司共同关注的问题。 1对农民进行专业的农业保险知识宣传 农业保险能否健康良好发展,主要取决于我国农民的购买意愿与购买情况。只有购买量达到一定程度,保险公司才能将这部分资金进行有效的运作,当出现自然灾害时有足够的资金对农民进行赔付。但是,在我国农村等偏远地区,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对于保险的认识十分匮乏,绝大部分农民不了解保险的真正意义及如何使用,有些人甚至认为保险等同于传销。由于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天灾不会发生在自己身边,所以认为参与保险只不过是白白交钱。还有一些人认为既然参与了农业保险,那么就必须能通过保险赚钱,否则参与保险就毫无意义。针对上述情况,最重要的是要对农民加强农业保险知识的宣传,使农民真正明白农业保险的好处,从而主动、自愿参与保险。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在农村各个显眼的地方张贴海报,宣传农业保险活动及国家相关政策;②利用村内的广播在农闲时演讲宣传;③效果最好的是派遣专业人员到农村进行现场宣讲,在当地开设专门的咨询部门,为农民解答一些较为难懂的问题[1]。不管采用哪一种宣传手段,都要保证宣传用语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避免出现大量的专业性术语造成农民不易理解。 2政府部门不断完善相关法案与保障制度 任何工作要想良好、有效地开展,都需要拥有一套完善的公平合理的规则与法案作为依据。由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时间较短,各方面的法案与保障制度仍不完善,很有可能出现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或有人恶意利用保险漏洞的情况出现,为了避免这类恶劣情况的发生,政府部门相继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相关法案与保障

保险营销模式的探讨(1999 中国的保险模式讨论)

保险营销模式的探讨 自1980年以来,我国保险业迅猛发展,保险费收入以年均37.6%的速度增长,保险市场主体也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国已有25家保险公司,其中国有独资保险公司4家、股份制保险公司9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3家、外资保险分公司9家。保险市场由往日的独家经营转向多家竞争,各家保险公司纷纷推出新险种、新举措,或降低费率、或扩大保险承保范围、或提高售后服务质量。他们不惜投资,大做广告宣传,不间断招兵买马,打起公关战、广告战、人海战,以赢得市场。 众多的保险公司都在竭尽全力开发、抢占中国这块世纪之交全球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保险市场。那么,在我国商业保险业裂变式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不对保险公司承保业务的营销模式作一番思考和探讨,以挖掘保险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结合我国实际,包括老百姓的保险意识、看待保险的心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代理人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保险承保营销,可采用下述四种模式:嫁接式保险营销模式、专员式保险营销模式、独立代理人式保险营销模式以及普通式保险营销模式。这些模式依托当前国内实际,体现中国特色,供业内人士参考,愿能抛砖引玉。 一、嫁接式保险营销模式 保险公司主动走进各大企事业单位,实现保险公司与客户单位的联姻,共同促成保险展业。聘用客户单位原职工作为保险公司专(兼)职保险代理人,开展以该单位为主要客户对象的承保业务活动,我们称之为嫁接式保险营销。这种模式,我们谓之嫁接式保险营销模式。 1.聘用客户单位工会或相关部门人士为保险公司专职(或兼职)保险代理人,并由客户单位设立“保险管理部”。“保险管理部”的办公场所由客户单位提供,办公费用由保险公司与客户单位协商解决。 2.保险公司严格遵照《保险法》和《保险代理人管理条例》对专(兼)职代理人进行管理。 3.由保险公司解决代理人的工资及福 利问题。代理人宜以专职身份从业。可事先 在原单位办理“停薪留职”或“内退”手续,其 经济收入从保险公司拟定的工资、福利待遇 以及保险佣金中获得。 4.保险公司负责对代理人保险展业全 过程的业务知识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不能 单单依靠感情因素而促成保险的购买行 为。因为这样老百姓购买的只是对熟人的一 种信任,或者碍于“面子”不便于拒绝而无奈 购买,却并不理解购买保险的意义以及不明 晰买到了何种保险利益。这是明显违反保险 合同的自愿订立原则的,被保险人对保险利 益和保障意义不明确,是不利于保险业的健 康、长远发展的。 5.保险公司负责对代理人的职业道德 培训。 6.代理人负责本单位(或原单位)“保 险管理部”驻点工作。开展以本单位(或原单 位)为重点的车辆险、职工人身保险、意外伤 害保险、企业财产险、家庭财产险以及针对 单位实际的各类保险(如产品质量保险、特 种设备保险、电脑保险、出租门面保险等)的 营销活动。 采用嫁接式保险营销模式,由客户单位 开展保险业务,有以下好处:第一,可以适度 解决当前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减轻 客户企业负担。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营销 模式易使客户单位领导接受,并将赢得大力 的支持。第二,这类代理人因为身份特殊,充 分掌握着单位各方面的状况,包括职工构 成、产业构成以及设备、设施构成等等,有助 于挖掘单位各项保险的广度和深度。第三, 由这类代理人开展业务,可以消除当前社会 上普遍存在的对保险公司、对保险的误解, 容易促进保险承保业务的完成。第四,保险 业务量的多少与代理人的经济收入直接挂 钩,代理人将不遗余力,努力开展业务。 嫁接式保险营销模式既有利于保险公 司的保险业务迅速深入到社会各行各业,又 可为提高人们的保险意识、促进保险业良性 循环奠定基础。 二、专员式保险营销模式 保险公司积极深入社区、各街道办及居 委会,聘请“居民区保险管理专员”与保险公 司共同促成保险展业,我们称这种模式为专 员式保险营销模式。 1.以区一级行政区划为单位,邀请城 区及郊区各街道办、居委会负责人、小区物 业管理处负责人等参加保险公司特别组织 的“居民区保险管理服务座谈会”,请市、区 及行业部门领导出席,由保险公司有关负责 人做当前国家人身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 险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的形势总动员。 2.聘任各街道办、居委会负责人以及 小区物业管理处负责人为保险公司荣誉职 工,享受保险公司有关待遇。由街道办、居委 会主任或指定人选,以及区物业管理处负责 人或指定人选担任“居民区保险管理专员”, 并发放聘书。 3.由保险公司对每位“居民区保险管 理专员”进行短期保险业务知识培训和职业 道德教育。 4.保险公司严格按照有关保险法律法 规对“保险管理专员”进行管理。 5.该“专员”负责本街、本村、本小区的 寿险、家财险、村办企业财产险、雇主责任险 及个体出租货、客车保险等合乎居民区特色 的保险业务的开展。可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 派遣保险公司业务员协助或直接操办。 专员式保险营销模式的最大特征是:消 除市民对保险公司及保险本身的种种疑虑。 专员式保险营销模式相对于社会上普遍 流行的抓零散业务上门走访、摆摊设点的人 海战术,有着事半功倍、立杆见影的效果。 专员式保险营销模式,还可弥补嫁接式 营销模式在针对企业展业上的不足。这是因 为,在我国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后,合资、 外资和民营企业迅速增多,企业员工流动频 率大幅增加,而且,市民的住房已开始由传 统的公房向商品房转化,市民居住区已开动 由“职工宿舍”向“花园小区”转化。这样,靠 以企业而不以居住区(群)为对象开展保险 ◆何四炎 主持人:王月霞 营销谋略 ECONOMIC TRIBUN E 1999.23经济论坛31

最新整理保险经纪行业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保险经纪公司经营模式.docx

最新整理保险经纪行业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保 险经纪公司经营模式 保险经纪行业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因各自背景资源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业务发展模式。现在就经纪机构业务模式的特点及其弊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于经纪人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专业的看法。中国文库网为大家带来的保险经纪行业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保险经纪公司经营模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保险经纪行业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保险经纪公司经营模式 一、保险经纪行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自开始批准成立了第一家保险经纪公司,经过12年的发展,保险经纪行业从“在摸索中经营”到“遍地开花、蓬勃发展”,至底,保险经纪机构主体的数量由的3家,增加到434家;通过保险经纪渠道实现的保费收入(简称“经纪保费收入”)已达到421.06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原保险费收入的2.72%。 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 - 的行业数据,保险经纪行业的整体规模较小,经纪保费收入占保险费收入比例尚不足3%,且从到,这一比例不断波动,但整体趋势向上,说明保险经纪行业对于保险市场的参与程度在逐步加深;从行业整体佣金率来看, - ,我国保险经纪行业的整体佣金率已稳定在15%上下,与国际经纪行业佣金水平相当。 目前,保险经纪行业整体处于主体数量与平均产能“双增加”的良性发展阶段,即主体数量增加、经纪机构平均产能增加。,经纪机构平均产能为RMB395.5万元(268家),到,经纪机构平均产能为RMB1467.3万元(434家)。但是,保险经纪行业的发展不平衡,集中化程度较高。按佣金收入排名,前10家公司的收入占市场总收入的比例达46.5%( ),但从整体趋势来看,集中度逐渐下降。从

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经验与启示(doc 15)

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经验与启示(doc 15)

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摘要:农业保险在经过200多年的探索发展后,各国都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独特的经营体制与经营模式,考察其发展演进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农业保险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将以若干发达国家农业保险的实践与经验作为起点,在对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特点作出比较和基本评价的基础上,提炼出对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一般规律,并据此揭示对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农业保险,经验,启示 一、研究综述 在通常的理解上,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经济损失提供的一种保险。近年来,农业保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正在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目前,对于农业保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从理论层面探讨农业保险的生成的原因。学者们对这个问题基本形成了共识,并将其原因归结为其农业保险的市场失灵。比如,刘京生(2003)认为农业保险具有商品和非商品两重性;李军(2004)提出农业保险应当属于准公共物品;庹国柱(2004)主张农业保险是介

(2003)提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两种模式:一种是政府主办,政府设立相关机构经营的模式;另一种是政府引导,实行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赵学军(2004)从政府干预的角度,认为农业保险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的干预,特别是政府的财政支持。胡秋明(2004)认为农业保险走出困境的出路就是制度创新,而组建国家农业保险公司是推动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关键所在。 总的来看,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农业保险问题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认真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于加快我国农业保险的顺畅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国外农业保险的兴起 农业保险始于两百多年前西欧的农作物雹灾保险。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农业保险机构的国家(1791年),也是最早开办农作物雹灾保险的国家(许谨良,2000)。此后法国、美国、奥地利、丹麦、瑞士等一些国家也先后开办了农作物雹灾保险。同时,牲畜保险、森林保险也在欧洲大陆广泛开展起来。农业保险之所以最早发生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主要是因为农业在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已经大规模地走上了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农业自身经营和发展方式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客观地提出了对保险的需求,于是一些私人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始

农业经营新模式

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一、CSA 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简称CSA。从字义上看,“社区支持农业”指社区的每个人对农场运作作出承诺,让农场可以在法律上和精神上,成为该社区的农场,让农民与消费者互相支持以及承担粮食生产的风险和分享利益。CSA的概念是不要中间商来操纵当地的食品经济。它可以恢复农民和消费者之间的友好关系。CSA的重要原则是农民在具有生态安全的农业系统中生产能带来健康的食物,消费者也是“股东”,也要承担生产耕作的风险,比如可能遇到自然灾害等等。CSA背后所蕴含的理念是建立起本地的食品经济体系并创造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下,农民和消费者一起工作来实现食品保障和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CSA没有一个特定的模式。每个社区都有各自不同的因素和条件,因此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模式。通常,CSA是由一群消费者发起的,这些消费者一般都关心自己的食品、健康和环境。他们承诺支持一个或一群农民生产有益健康的食品,食品的价格应该使农民能够持续地经营自己的农场。 优点:1、城市社区居民一次性交付一年的菜钱,与农民共同承担风险,增强彼此的信任,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城乡交流。 2、农民预先收到订金,有利于农业资金运转。 3、社区居民直接从农民手中预订蔬菜,解决了农村蔬菜的销路问题。 4、方便社区居民更直接的吃到清洁绿色有机蔬菜。 二、生态循环农业 生态循环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

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简单地说,就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所从事的“三高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它不单纯地着眼于当年的产量,当年的经济效益,而是追求三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现实。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出现了生态农业,引起了各国普遍重视,且发展势头很快,大有不可阻挡之势。 优点:1、通过物质循环利用,减少生态系统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物质和能量损耗,使相同的生产原料能产生更大的效益。 2、通过生物间的互利共生关系,增大生产效益。 3、通过食物链与食物网模拟自然的生态系统,生产出的农产品更清洁无公害。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优点:1、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以来,是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但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

农业保险模式

结合国内外农业保险长期的实践经验和我国的具体国情,以下两种模式也许是比较好的选择。 (一)政府主办并组织经营的模式 形式上可采取设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农业保险公司或由中央政府统一组建政策性的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农业救灾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保险和再保险机制,使农业风险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最大程度的分散。具体实践中可根据各地情况的差异将农业保险的决策和经营主体下放到省、市。自治区。由各地农业保险公司独立经营,自主决策。 (二)政府诱导型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政府诱导型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是指政府从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中退出。让位于私人保险,同时改变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直接补贴的形式和手段,以建立对私人保险诱导机制为主,最终引导农业保险走上市场化发展模式为目标。政府的退出将给私人保险留下发展的空间,政府科学合理地引导和诱导机制的建立有助于私人保险机构克服市场化经营的障碍。具体措施上可通过建立农业巨灾损失基金、创新经营管理技术、开放农业保险市场、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等来实现。 保监会在2003年11月完成了一份《建立农业保险制度》的初步方案,提出农业保险制度的总体设计是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立体经营的农业制度框架,充分发挥国家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以适应我国农业保险的需要,满足广大农民参与保险的需求。可以预见,随着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积极介入农村和农业保险业务诸多政策措施的出台,加上保险业同仁的真抓实干、共同努力,保险保障必然惠及广大农民,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得到极大促进,从而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模式分析 借鉴国外的经验,目前有四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模式,即政府主办、政府组织经营的模式;政府支持下的合作互助经营的模式;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

我国汽车保险行业经营状况分析

我国汽车保险行业经营状况分析 一、2014年行业经营状况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汽车后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2014年在车险领域,各家保险公司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亏损”的标签几乎和车险业务形影不离。 根据42家拥有车险业务的非上市财险公司公布的2014年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其中有38家的车险业务出现了亏损,亏损额超过1亿元的公司有20家,超过2亿元的有6家。并且,在四家A股上市险企中,太保2014年也首度出现了车险承保亏损的局面,车险承保亏损高达12.19亿元。 车险在激烈的竞争中越来越难以盈利,主要是因为市场销售费用、渠道费用太高,综合成本率居高不下。2014年财险公司的年报数据显示,手续费和佣金支出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超过10%,有的公司甚至超过15%。而众安保险由于去中介化,通过网络直销的方式经营车险,无疑将大大节省成本。 二、2015年行业经营状况 (一)车险市场增速回落、承保微利 市场增速回落明显。截至2015年11月,全行业实现车险保费收入5526亿元,同比增长11.81%,较2014年下降5.03个百分点,增速下降较为明显,为近10年的最低增速。继2014年突破5000亿元之后,2015年全年车险保费收入突破6000亿元。 图表2005-2015年车险市场保费增速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汽车销售持续低迷,虽然1.6L及以下购置税减半政策对4季度增速有所拉动,但全年增速仍无明显改观。2015年1-11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182.39万辆和2178.66万辆,同比增长1.8%和3.34%。这表明行业对汽车市场的依存度仍然很高,主要靠新车销量驱动的增长方式仍未发生实质性转变。 图表2006-2015年汽车市场销量增速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承保实现微利。在商车费改后竞争加剧、保费充足度下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15年行业仍维持承保微利的状态,但各保险公司盈利分化状况更加明显。 (二)商业车险改革试点初见成效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汽车后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2015年6月1日,商业车险改革试点在黑龙江、山东、广西、重庆、陕西、青岛等六个地区全面落地,保险公司开始销售新的商业车险产品,执行新的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2016年1月1日起,改革试点增加天津、内蒙古、吉林、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地区。 此次改革主要取得如下成效:一是通过保额确定方式的调整,解决了“高保低赔”问题,通过代位求偿机制的设立,解决了无责不赔问题,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车险产品中争议最大、矛盾最突出的两大“硬伤”,提高了条款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二是费率浮动机制的实施,使得低风险客户保费更低,充分发挥了车险定价奖优罚劣的机制,对于增强安全驾驶意识、改善驾驶行为、促进道路交通安全具有积极作用,继交强险之后,使得车险的社会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增强。三是初步建立了新的市场运行规则。自主核保系数、自主渠道系数均由保险公司自主设定,极大地增强了保险公司经营自主权,充分体现了“将定价权交给市场、将选择权交给客户”的改革思路,客户选择成为无形的指挥棒,促使保险公司强化自主经营责任意识,释放经营活力,增强保险行业自我发展和服务客户的能力。

国内外保险公司业务经营对比分析

毕业论文 题目国内外保险公司业务经营对比分析 英文题目Domestic and foreign insurance companies operating comparative analysis

摘要 保险作为一种风险转移机制和经济补偿制度,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加剧,国外保险公司越来越多,许多大公司无论是在经营业绩还是公司经营管理上都有着很成熟的经验。所以我国保险公司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保险公司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情加以运用改制,提高自身竞争力。 【关键词】国内外保险业务经营 ABSTRACT The insurance as a risk transfer mechanism and economic compensation system, in modern economic lif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Bu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toforeign countries open-ing upintensifying, the overseas insurance company are more and more many,many big compa-nies regardless of are or the company manages in themanagement in the management achieve-ment all to have the very matureexperience. Therefore our country insuranc e company must un-ceasinglystudy and the model overseas insurance company's advanced experience,unifies the our country concrete national condition, the sentimentperforms to utilize changes the system, e n-hances own competitiveability. 【KEYWORDS】domestic and foreign insurance service management

论建立健全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_国外农业保险模式的借鉴

论建立健全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 —国外农业保险模式的借鉴 黄英君 摘 要: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多种模式,启示我们应以国情为基础,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要健全农业保险立法,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政策性业务商业化运行的模式,设立农业巨灾专项风险基金,推动多渠道、多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并构建农业再保险体系,以农业保险的发展切实地为“三农”服务,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 关键词:农业保险;模式选择;农业风险;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84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86(2005)12-0015-04 作者简介:黄英君(1979- ),男,河南商丘人,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博士生(四川成都 610074)。 重庆社会科学 2005年第12期(总第132期)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又是个充满风险的弱质产业。我国农业生产一直承受着自然与市场的“双风险”,而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要真正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加强对农业保险的研究,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建立较为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党中央、国务院曾多次表达了对农业保险的关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一决定无疑对发展农业保险有深远的意义。中国保监会有关负责人也曾多次表示了应积极发展农业保险。2004年3月1日,中国保监会正式批准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筹建。2004年7月13日,由吉林通化钢铁集团等5家省内企业共同发起设立,总部设在长春的吉林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显然,中国已经从各个层面加大了建立与健全农业保险制度的步伐。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农业保险。各国政府把农业保险视为农村救济、农业贷款、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民福利等政策的一部分,来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本文尝试总结了目前世界各国农业保险制度模式的基本特征,以期能借鉴世界各国农业保险有益经验,立足国情建立和健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更好 地为“三农”服务做好准备。 一、世界各国发展农业保险的制度模式世界上约有40多个国家推行农业保险。由于农业风险的相对集中性、风险损失的相对严重性、风险承担者的分散性、风险的明显区域性等特点,以及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的特性,许多国家采用了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法,即国家通过设计合理的运行机制、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主要是经济、法律上的支持),使国家(各级政府)、企业(保险公司)和农民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在开展农业保险的过程中相互协调:国家通过支持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来实现发展农业以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社会目标;保险公司通过开办农业保险,实现获得经济效益的企业目标;投保农民个人则是农业保险的直接受益者,以少量的保险支出获得比较稳定的生产收入,把农业风险转嫁出去。 根据世界各国发展农业保险的历史、特点、操作方式、地域特征以及法律制度、社会、经济等特点,形成了以美国、加拿大、前苏联、日本、法国、德国、斯里兰卡、菲律宾等国农险制度为典型代表的制度模式。一般地,从保险体制和组织机构来看,农业发展保险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国家专门保险机构主导和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以美国、加拿大为代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批准号:03BJW106)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1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科技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农户); 2、专业市场带动型(市场+农户); 3、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型(规模特色产业+农户); 4、服务组织带动型(服务组织+农户); 5、农业园区带动型(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示范园+农户型); 6、中介组织协调型(“农产联”+企业+农户); 7、其他组织模式(主要以以上几种模式衍生而出)。 1.1 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农户) 这种模式是以经济实力较强的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和供应企业或农户品的加工和销售企业为龙头,对某一农产品实行系列化生产经营,带动农产或相关的生产企业发展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联结生产基地和农户,形成紧密程度不同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①龙头为农民承担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 ②“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有效地改变了过去那种企业与农户利益直接对立的状况,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 ③龙头企业与农户在资金、土地、劳动力和技术市场生产要素上实现了优势互补,龙头企业负责技术、资本密集、风险大的部分,劳动密集和风险小的部分交由农户负责,形成新的生产力。 龙头企业与农户结合,既发挥了大规模经营的优越性,又弥补了农业小生产在经营环节上的缺陷,调动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双层经营。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 ①受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农户品的供求关系难以稳定; ②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完善。 1.2 专业市场带动型(市场+农户)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①成为农产品的集散地,加快了农产品流通速度; ②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费用。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 ①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尚需完善; ②农村流通中介组织还未发展完善,还需要培育专业化的经纪人队伍及提高农民参与流通的组织化程度。 1.3 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型(规模特色产业+农户)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①投资少、易起步、风险小,尤其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 ②资源优势相对突出,生产专业化水平较高,形成了专业村、专业乡。 ③形成产、加、运、销为一体的产业群体。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