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近端骨折的治疗
尺骨近端骨折(精制医学)

内侧副韧带前束
冠状突
精制类
3
解剖
精制类
4
受伤机制
两种受伤机制,导致可预测的骨折类型: 1、间接暴力:摔倒时上肢呈外展位,手掌着地,肱三头肌 突然产生剧烈收缩,导致尺骨鹰嘴横行或斜行骨折; 上述两种受伤机制可并发,产生骨折移位,粉碎性骨折, 当暴力剧烈时,可合并尺桡骨远端骨折。 2、直接暴力:摔倒时肘关节着地或直接暴力损伤导致尺骨 鹰嘴粉碎性骨折;
精制类
21
二、尺骨冠状突骨折
精制类
22
尺骨冠突的解剖特点
• 尺骨冠突与尺骨鹰嘴构成尺骨半月切迹, 与 肱骨滑车构成紧密匹配的屈戌关节。
• 尺骨冠突不仅是肱尺关节的主要组成部分, 而且也是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前关节 囊和肱肌的附着点, 起阻止肱二头肌、肱肌 和肱三头肌牵拉尺骨向肘后移位的作用, 是 维持肘关节稳定的主要结构。
精制类
5
病因病理(1) 间接暴力
跌倒时,肘关节在半屈曲位,手掌撑地,由上向下的重力和由
下向上的暴力交汇于尺骨半月切迹,同时肘关节突然屈曲,肱三头
肌反射性地强烈收缩,造成尺骨鹰嘴的撕脱骨折。
若运动员投掷用力过猛,肱三头肌强烈收缩,也可造成鹰嘴骨
折。骨折近端受肱三头肌牵拉面向上移位,骨折线多为横形或斜形。
3型:骨折合并肱尺关节失 稳,需手术治疗
精制类
8
Schatzker分型
1、横形骨折:在尺骨鹰嘴尖
部发生骨折,提示突然暴力 时肱三头肌及肱肌牵拉导致 的撕脱性骨折。直接暴力少 见。
2、横形-压缩骨折:直接暴力 导致累积关节面的粉碎性压 缩骨折。 3、斜形骨折:发生于肘关节 过度伸直性外伤,骨折线可 从鹰嘴窝的中点向远端延伸。 4、合并其他损伤的粉碎性骨 折:高能量直接暴力损伤, 如合并冠状突骨折可导致肘 关节不稳。 5、斜形-远端骨折:骨折线向 冠状突的远端延伸,导致肘 关节不稳; 6、骨折-脱位:常由高能量外 伤导致。
尺桡骨骨折的治疗探索

尺桡骨骨折的治疗探索发表时间:2009-06-17T14:22:08.8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8年10月第20期供稿作者:范俊丰[导读] 前臂的功能相当复杂,尺桡骨的相互运动形成前臂旋转,同时还参与肘关节及腕关节的运动。
尺桡骨骨折的治疗探索范俊丰 (黑龙江省青冈县红十字医院黑龙江青冈 151600) 【中图分类号】R68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20-0055-02 前臂的功能相当复杂,尺桡骨的相互运动形成前臂旋转,同时还参与肘关节及腕关节的运动。
因此前臂骨折后处理不当,除影响旋转功能外,还或能造成肘或腕关节的功能障碍。
骨间膜联系尺桡二骨的关系,上、下尺桡关节的参与是前臂旋转功能的基础。
前臂骨折后,骨间膜的挛缩,骨折端形成的骨性阻挡,上、下尺桡关节的紊乱以及尺、桡骨上下骨折段本身的旋转畸形或成角畸形,都足以不同程度地影响其旋转。
因此在复位及固定上均应严格要求。
儿童或成人的稳定性尺桡骨骨折,闭合复位成功的机会较大,但固定有一定困难,必须严密观察,及时调整。
更需注意是否有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危象。
前臂骨折后如肿胀明显或反复多次手法整复而导致前臂肿胀者,都有上述危险,决不可掉以轻心。
应不失时机地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而不可将手术视为闭合复位的补充或挽救手段。
1 麻醉臂丛阻滞。
2 体位仰卧,前臂置手术台旁小桌上。
3 操作步骤尺骨全长均在皮下,可触及,后侧显露可直达任何部位的骨折端。
桡骨可采用前外侧切口,对桡骨上1/3或下1/3的骨折显露较为容易。
桡骨中段及下段骨折还可采用后侧途径。
内固定物可采用钢板螺钉或髓内针固定。
如采用加压钢板,则AO的DCP动力钢板足以满足要求,无需使用加压器型钢板。
半管型钢板也可用于固定桡骨骨折及尺骨上1/3骨折。
该钢板薄而轻,可卡在骨干上,十分稳定,尤其对控制旋转有效。
髓内针对尺骨除下端以外的骨折均可使用,以三角形者固定作用更好。
骨科尺桡骨骨折患者健康知识宣教

骨科尺桡骨骨折患者健康知识宣教目录1. 常见尺桡骨骨折类型与症状 (2)1.1 尺骨骨折 (3)1.1.1 尺骨远端骨折 (3)1.1.2 尺骨中段骨折 (5)1.1.3 尺骨近端骨折 (7)1.2 橈骨骨折 (8)1.2.1 桡骨远端骨折 (9)1.2.2 桡骨中段骨折 (11)1.2.3 桡过近端骨折 (11)2. 初期诊断与治疗 (12)2.1 患者经过如何初步诊断? (13)2.2 常用影像学检查手段 (15)2.3 骨折治疗方案概述 (16)3. 术后康复与护理 (17)3.1 固定手段及注意事项 (17)3.2 疼痛管理方法 (19)3.3 早期功能锻炼内容 (20)3.4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21)4. 常见并发症与预防 (22)4.1 通感性神经功能障碍 (23)4.2 血管损伤 (25)4.3 复发风险 (26)4.4 合併症的预防措施 (27)5. 积极配合康复计划的意义 (28)5.1 正确的復健策略,恢复关节灵活性 (29)5.2 增强肌力,改善活动自如 (30)5.3 提高生活质量 (31)5.4 减少伤口感染风险 (32)6. 患者日常保健 (34)6.1 营养搭配建议 (35)6.2 心理调整与情绪管理 (36)6.3 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37)7. 常见问题解答 (38)8. 相关咨询热线 (40)1. 常见尺桡骨骨折类型与症状a)闭合性骨折:当腕部受到外力冲击时,如跌落或撞击,骨头可能会断裂但皮肤表面保持完好。
症状可能包括关节局限性疼痛、肿胀和局部发热。
关节活动受限,受伤部位可能有畸形。
b)开放性骨折:骨头破裂并且皮肤或软组织受损。
这种类型的骨折会导致失血,症状包括明显的关节肿胀,骨头外露以及可能存在感染风险。
c)不完全骨折:骨头部分断裂,但并不完全分离。
这种骨折可能没有明显的骨折线,可能会导致关节疼痛和不稳定感。
非移位性骨折:骨折并未错位,通常没有显著的症状,但仍然需要治疗以防止进一步损害。
尺骨骨折

患者麻醉生效后,平卧于手术台上,右上肢止血带加压致0.05Kpa,常规消毒铺巾,取右手背侧骨折处为中心做长约7cm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剥离肌层,暴露右尺骨远端骨折处,见骨折近端向掌侧移位,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粉碎性骨折5块,大骨折块约1.5×0.3cm、小骨折块0.3×0.5cm,未见明显移位,骨折线延伸致尺骨茎突处。
生理盐水冲洗,骨折远端用可吸收线固定,复位骨折处,7孔钢板剪去1孔后紧贴尺骨背侧,于骨折远端钻孔2枚螺钉固定,近端3枚螺钉固定,见骨折处碎片仍有部分移位,于骨折远端及骨折处分别用钢丝固定,见骨折断端对位对线好,活动后无移位,生理盐水、奥硝唑注射液冲洗切口,放置引流皮片,逐层缝合。
酒精纱布置于伤口,无菌纱布护创,术毕。
手术顺利,术中麻醉效果好,术中出血约50ml,病人安返病房,术后处理详见医嘱。
尺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及进展

Ab s t r a c t :Ul n a n e a r - e n d i n c l u d e o l e c r a n o n a n d p a r t o f u l n a d i a p h y s i s . Ul n a o l e c r a n o n c o m mi n u t e d f r a c t u r e
临床上对 于尺骨近端粉 碎性骨折 的治疗和 手术 内固定选 择存在某 些差异 。为更好地 以科 学的态度和 方法解 决尺 骨近端粉碎 性
骨折手术 内固定选择 问题 ,特 将部分观点综述如下 。
关键 词: 尺骨鹰 嘴; 内固定 ; 粉碎性骨折 中图分类号:R 4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 8 7 5 1 ( 2 0 1 3 ) 0 1 . 0 0 4 0 . 0 3
Wo r l d No t e s o n An t i b i o t i c s , 2 01 3 , V o 1 . 3 4 , No . 1
・
临床 经验 ・
尺骨近端粉碎性 骨折的手术治疗及进展
唐 炼, 陈 洁盈 , 鲁 晓波
( )
Cl i n i c a l Cu r e a n d Ad v a n c e me n t o f Ul n a Ne a r - e n d Co m mi n u t e d Fr a c t u r e
T a n g L i a n , Ch e n J i e — y i n g , L u Xi a o - b o
( De p a r t me n t o f Or t h o p a d i c s , Af il f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Lu z h o u Me d i c a l Co l l e g e ,L u z h o u 6 4 6 0 0 0 )
预防尺骨骨折:简单又实用的方法

预防尺骨骨折:简单又实用的方法1.骨折的常见急救方法2.中医伤科学:尺桡骨干双骨折的治疗方法3.中医伤科学: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的治疗方法4.右尺骨陈旧性骨折,愈合畸形还有断骨,该怎样治疗呢?5.桡骨和尺骨骨折6.尺骨骨折用什么方法治疗最好骨折的常见急救方法骨折固定技术在急救中占有重要位置,及时、正确的固定,对预防休克,防止伤口感染,避免神经、血管、骨骼、软组织等再遭损伤有极好作用。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骨折的急救方法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骨折的常见急救方法急救固定器材院外急救骨折固定时,常常就地取材,如各种2?3厘米厚的木板、竹竿、竹片、树枝、木棍、硬纸板、枪支、刺刀,以及伤者健(下)肢等,均可作为固定代用品。
颈椎骨折固定使伤者的头颈与躯干保持直线位置;将木板放置于头至臀下,用棉布、衣物等,将伤者颈、头两侧垫好,防止左右摆动;然后用绷带或布带将额部、肩和上胸、臀部固定于木板上,使之稳固。
锁骨骨折固定用绷带在肩背做8字形固定,并用三角巾或宽布条系于颈部吊托前臂。
肱骨骨折固定用代用夹板2?3块固定患肢,并用三角巾、布条将其悬吊于颈部。
前臂骨折固定选用两块木板,长度要超过肘关节,分别置于前臂掌、背两侧,然后用布带或三角巾捆绑托起。
股骨骨折固定选用木板两块,将大腿小腿一起固定。
置于大腿前后长达腰部,并将踝关节一起固定,以防这两部位活动引起骨折错位。
小腿骨折固定腓骨骨折在没有固定材料的情况下,可将患肢固定在健肢上。
骨折固定五大技巧:1.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先行心肺复苏术;出血休克者先止血,病情有根本好转后进行固定。
2.院外固定时,对骨折后造成的畸形禁止整复,不能把骨折断端送回伤口内,只要适当固定即可。
3.代用品的夹板要长于两头的关节并一起固定。
夹板应光滑,夹板靠皮肤一面,最好用软垫垫起并包裹两头。
4.固定时应不松、不紧而牢固。
5.固定四肢时应尽可能暴露手指(足趾),以观察有无指(趾)尖发紫、肿胀、疼痛、血循环障碍等.骨折的病因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1.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
骨折的治疗手法

骨折的治疗手法肱骨外科颈骨折外展型:(触摸辨认)术者用手仔细摸触骨折处,利用骨骼在解剖学上的标志,辨认清楚骨折段移位的方向,通常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指腹贴于骨折处,进行轻柔的触摸,(擒拿扶正)助手用手握稳伤肢的上下骨折段,使伤肢保持在一个正确而稳定的位置上,(拔伸牵引)按照“欲合先离,离而复合”原则,沿肢体的纵轴,用对抗的拔伸牵引力来克服肌肉的收缩力,把重叠和嵌插的骨端牵开,使肢体恢复原来的长度和轴线。
拔伸牵引的方向,先顺势从肢体原畸形位置的方向用力,然后再按照整的要求,手法的运用而进行拔伸,(内外推端)利用手掌或手指,分别置于骨折两端的隆突处,进行向移位相反方向的内外用力推端,把侧方移法或成角移位的骨折复位,利用手掌或手指,分别置于骨折两端的隆突处,进行向移位相反方向的内外用力推端,把侧方移法或成角移位的骨折复位,(提按升降)把下移的骨折段向上升提,上移的骨折段同时按向下降,矫正骨折的前后、上下移位,术者利用手指、手掌或前臂的交叉,对向用力,以达到“突者复平,陷者复起”的目的,内收位维持,夹板包扎固定。
内收型:(触摸辨认)术者用手仔细摸触骨折处,利用骨骼在解剖学上的标志,辨认清楚骨折段移位的方向,通常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指腹贴于骨折处,进行轻柔的触摸,(擒拿扶正)助手用手握稳伤肢的上下骨折段,使伤肢保持在一个正确而稳定的位置上,(拔伸牵引)按照“欲合先离,离而复合”原则,沿肢体的纵轴,用对抗的拔伸牵引力来克服肌肉的收缩力,把重叠和嵌插的骨端牵开,使肢体恢复原来的长度和轴线。
拔伸牵引的方向,先顺势从肢体原畸形位置的方向用力,然后再按照整的要求,手法的运用而进行拔伸,(内外推端)利用手掌或手指,分别置于骨折两端的隆突处,进行向移位相反方向的内外用力推端,把侧方移法或成角移位的骨折复位,利用手掌或手指,分别置于骨折两端的隆突处,进行向移位相反方向的内外用力推端,把侧方移法或成角移位的骨折复位,(提按升降)把下移的骨折段向上升提,上移的骨折段同时按向下降,矫正骨折的前后、上下移位,术者利用手指、手掌或前臂的交叉,对向用力,以达到“突者复平,陷者复起”的目的,外展位维持,夹板包扎固定。
尺骨鹰嘴骨折的手术治疗

2 806 ・
J ur a fQi h rUniest fM e iie, 0 l, 13 No o n l qia o v r i o dcn 2 l Vo. 2, .1 y 7
尺 骨 鹰 嘴 骨 折 的手 术 治疗
刘 涛 嵇 鹏 潘 展鹏 袁 即 山 章 洪喜 蒋 勤益
动 范 围 , 天 3 4 , 次 1 ~1 n 3周 后 去除 = 角 巾 , 每 ~ 次 每 O 5 mi 。 i 加 强 主动 功 能 锻 炼 。8 1 ~ 2周 后 根 据 x 线 片 骨 折 愈 合 情 况 开 始力量锻炼 。
2 结 果
1 1 一般资料 .
本组 共 5 8例 , 中 男 3 其 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2 例 , 龄 女 2 年
骨 折 为 急诊 手 术 , 余 手术 均 在 伤 后 2 6天 完 成 。 其 ~
1 2 固定 方 法 .
定。
患者 均 获 随访 , 间 6 1 时 ~ 8个 月 , 访 期 间 摄 片 复 查 了解 随 骨折 愈合 情 况 , 指 导 关 节 功 能 锻 炼 , 有 患 者 骨 折 均 愈 合 , 并 所 愈合 时 间 3 ~6个 月 。有 1 患 者 为 开放 性 骨 折 , 后 切 口感 例 术 染 , 药 , 用 抗 生 素 后 治 愈 。所 有 病 例 均 使 用 D H 和 换 使 AS
尺骨鹰嘴是肘关节 尺骨近端 关节 面的主 要组成 部分 , 它 与 肱 骨 滑 车 相 关 节 , 肘 关 节 的 屈 伸 活 动 提 供 了解 剖 学 基 础 , 为 因其 位 于 皮 下 , 受 伤 而 导 致 骨 折 , 骨 折 多 累 及 肘 关 节 面 , 易 且 如治疗不 当, 能发生肘僵硬 、 可 畸形 愈 合及 创 伤 性 关 节 炎 等 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尺骨近端骨折的治疗(JAAOS)(转载)JAAOS:尺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由于尺骨的解剖较为复杂,尺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有时也会比较困难。
随着对肘关节解剖以及生物力学方面的认识不断提高,进来对这一损伤的治疗也有一些新的进展。
详细的术前评估非常关键,如果没能恢复尺骨近端正常的解剖形态,往往会对肘关节术后的功能会产生明显的障碍。
治疗选择包括解剖钢板、髓内装置、强韧的张力带材料等。
对于某个骨折而言,必须认真分析X线片和CT影像,包括三位重建,才能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冠突骨折、鹰嘴骨折以及相关的肘关节不稳都可能会影响某个特定内固定装置的指征。
深入认识尺骨近端的解剖细节和生物力学特征有利于改善其临床结果。
最近的一些概念,如尺骨近端背侧成角、冠突前内侧面的重要性以及鹰嘴的中间骨折块等,都对治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由于肘关节解剖复杂,周围有很多重要的血管神经伴行,肘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常常具有一些特殊的挑战。
此外,由于软组织的覆盖较为菲薄,更需要术中仔细操作,术后谨慎处理。
尺骨近端骨折复位不良可能导致很多并发症,如挛缩、不稳、创伤后关节炎以及功能障碍等[1-4]。
很多骨折都需要手术固定,以便早期活动减少诸如关节僵硬、肘关节不稳以及创伤后关节炎等并发症[5]。
解剖肘关节作为一个滑车关节(trochoid),由三个关节构成:近侧尺桡关节、肱桡关节和肱尺关节。
肘关节的稳定性有赖于各个骨性结构以及周围软组织的协调一致。
冠突是一个重要的稳定结构,作为骨性的阻挡,可防止尺骨向后的轴向移位[6,7]。
内侧副韧带,尤其是前束,是对抗肘关节外翻应力最主要的结构,而尺骨的外侧副韧带可防止旋转移位[3,8]。
一般认为,桡骨头对于对抗外翻和后外侧旋转应力是一个相对次要的结构[8,9]。
尺骨鹰嘴和冠突组成大乙状切迹,与肱骨滑车相关节。
小乙状切迹,位于尺骨近端的外侧面,与桡骨头相关节,构成近侧尺桡关节。
大乙状切迹的关节面上有一横行的“裸区”,分隔鹰嘴和冠突,除裸区以外,整个关节面均有透明软骨覆盖[10]。
尺骨近端的形态变异很大,尤其是其冠状位和尺状位上的角度。
尺骨近端矢状面的生理弯曲称为尺骨近端背侧角(proximal ulna dorsal angulation, PUDA)[11,12]。
PUDA存在于96%的人群中,对于个体而言,左肘和右肘的度数高度相关(r=0.86)[11]。
平均PUDA约为6°,通常位于鹰嘴尖端以远5cm处。
有研究显示,PUDA与肘关节总的关节活动度(ROM)相互影响,背侧成角越大,伸肘的终点会明显的下降[12]。
Puchwein等[13]对尺骨近端平均内翻角进行了研究,这一角度是指鹰嘴轴线与尺骨中段轴线之间的交角,约为14° ± 4°。
作者还发现,平均前屈角为6° ± 3°。
在临床上,为了更好地指导手术治疗,有必要拍摄健侧肘关节的X线片,这对于确定尺骨近端正常的解剖形态很有帮助,尤其是这些个体差异很明显的解剖特征[11,14,15]。
鹰嘴可以阻止尺骨相对于肱骨远端向前移位[16,17]。
肱三头肌腱止于尺骨鹰嘴后方的骨面,而在腱性组织的深面有一层肌肉组织直接止于鹰嘴[18]。
肘部主要肌肉的净矢量,主要包括肱三头肌、肱二头肌和肱肌都指向背侧(图1)。
完整的冠突可对抗后方移位和内翻应力[19]。
冠突由尖端、体部、前内侧面和前外侧面以及高耸结节构成[3]。
内侧副韧带前束止于高耸结节。
肱肌和前关节囊附着在冠突尖端以远的骨面,近端少量的骨性冠突以及大量覆盖有软骨的部分均位于关节囊内[20]。
图1 该示意图为肘部肌力指向背侧的净矢量(箭头)。
鹰嘴作为支撑可防止尺骨向前移位(红线)。
冠突主要对抗尺骨的向后移位,并且作为支撑可以对抗内翻应力(蓝线)。
外侧尺骨副韧带(或称外侧副韧带尺侧束)也附着在尺骨近端。
止点位于尺骨近端外侧面的旋后肌嵴,恰位于尺骨桡切迹与该骨嵴相邻的位置。
损伤机制尺骨近端骨折通常为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肘关节所致,多为低能量损伤,约占所有前臂近端骨折的21%[21]。
冠突尖骨折见于外翻暴力不断累加,冠突与滑车撞击而导致骨折。
如果在X线片上除了单纯的冠突尖骨折,其他结构都正常,则应该考虑肘关节脱位或半脱位以后自行复位的可能性。
恐怖三联征是由外翻与后外侧的暴力叠加所致[22,23]。
所谓三联征多包含有冠突骨折、桡骨头骨折和肘关节脱位,以致侧副韧带损伤。
此外,肘关节内翻和后内侧旋转暴力可导致冠突前内侧面骨折[19]。
损伤的特征取决于旋转的方向,旋后应力会导致恐怖三联征,而旋前暴力导致的损伤多为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
鹰嘴的直接暴力通常导致粉碎性骨折,而间接损伤,如肱三头肌收缩导致的撕脱性骨折,骨折类型多为横型或斜型[16]。
鹰嘴粉碎性骨折可能伴有累及关节面的中间骨折块,有时很难发现。
充分了解这类中间骨折块至关重要,有利于恢复肱尺关节面的平整度,防止大乙状切迹出现医源性狭窄而导致撞击。
诊断评估对于任何上肢创伤的患者而言,完整的病史和全面的体格检查都是非常重要的。
尺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一般都有局部疼痛、肿胀,很多在外观上还有明显的畸形。
关节活动范围(ROM)大多明显下降,鹰嘴骨折通常会有伸肘受限。
仔细评估血管神经功能可发现一些合并损伤。
对于高能量损伤以及骨折脱位的患者,应特别留心软组织以及血管神经结构损伤的可能。
对皮肤软组织的认真检查有时能为判断深层结构的状态提供有用的线索,而软组织覆盖的状况对于手术时机而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虽然筋膜间隔综合征在这类损伤中相对少见,但如果尺骨近端骨折合并有更远端的前臂骨折,则可能出现严重的肿胀。
对于简单的非粉碎性骨折而言,肘关节正侧位片通常就足够了。
在X线片上应注意肱尺关节或肱桡关节任何的不协调,并找出所有可能的骨折块。
可在侧位片上测量肱桡比(radiocapitellar ratio, RCR)评价桡骨头的对线(图2)。
RCR是指桡骨头轴线与肱骨小头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与肱骨小头直径的比值。
评价桡骨头相对于肱骨小头的移位时,RCR是一个很有用的测量方法。
如果RCR的值超出-5%-13%的正常范围,即可判定为对线不良[24]。
PUDA和RCR是密切相关的。
在一项尚未发表的生物力学研究中,我们发现PUDA 存在5°的复位不良,便可导致肱桡关节中桡骨头的半脱位[25]。
因此,在一些复杂的骨折中,为了评价患者正常的PUDA,拍摄对侧肘关节X线片是很重要,因为一块直的锁定钢板通常可改变正常的解剖关系,从而阻碍肱桡关节成功复位。
如果骨折粉碎,存在中间骨折块,或者怀疑冠突前内侧面骨折,都应该进行CT检查,CT检查的指征是很宽的。
我们认为,CT检查以及三维重建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判断骨折类型和骨折块的移位情况,这对于术前制定合理的手术计划是很有帮助的。
图2 侧位片上通过肱桡比(RCR)来测量桡骨头的对线。
RCR是指桡骨头轴线与肱骨小头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与肱骨小头直径的比值。
A,通过桡骨头中心作关节面的垂线;B,画出圆形的肱骨小头轮廓,测量其直径;C,确定肱骨小头的中心(+);D,测量桡骨头垂线与肱骨小头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
分型系统描述尺骨近端骨折的分型方法很多,理想的骨折分型系统应该能够指导治疗决策的制定,并判断最终的预后。
鹰嘴骨折Morrey[26]根据肘关节的稳定性、骨折移位以及粉碎的程度提出了鹰嘴骨折的Mayo 分型。
I型为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骨折;II型,骨折移位但肘关节稳定性良好;III型鹰嘴关节面存在较大的骨折块,肘关节不稳。
每一型又进一步分为A、B两个亚型,分别代表非粉碎性和粉碎性骨折[16,27]。
Schatzker分型将鹰嘴骨折分为6型[16,28](图3),在少数骨折类型中,含括了存在中间骨折块的情况,如Mayo分型[26]II 型和III型骨折,以及Schatzker分型[28]的B型和D型骨折。
图3 图示为鹰嘴骨折的Schatzker分型。
A,A型,简单横形骨折;B,B型,横形骨折伴中央关节面塌陷;C,C型,简单斜形骨折;D,D型,鹰嘴粉碎骨折;E,E型,骨折线位于滑车切迹以远的斜行骨折;F,F型,鹰嘴骨折伴有桡骨头骨折,通常合并有内侧副韧带撕裂。
(重印自Hak DJ, Golladay GJ: Olecranon fractures: Treatment options. J Am Acad Orthop Surg 2000;8[4]:266-275.)冠突骨折冠突骨折主要有两种分型方法。
1989年,Regan和Morrey[29]主要从侧位片上将冠突骨折分为三型:I型为冠突尖端的“撕脱”骨折;II型累及冠突的高度≤50%;III 型>50%的冠突。
III型骨折又细分为A型,无肘关节脱位,和B型,伴有肘关节脱位。
O’Driscoll等后来提出了第二种分型方法,以CT上冠突骨折的解剖部位为基础,更加倾向于描述性。
这一解剖分型系统将冠突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尖端、前内侧面和基底部。
冠突尖端骨折分为两个亚型:骨折块≤2 mm 和>2 mm(图4);图4 图示为冠突骨折的O’Driscoll分型[23]。
A,1型;B,2型,2型又分为1、2、3个亚型,与之相应,冠突前内侧面骨折的严重性递增。
C,3型,3型分为两个亚型,第1个亚型为冠突基地不骨折,第2个亚型为冠突基底部联合鹰嘴骨折。
图A 和图B为肘部近端的轴位像,显示桡骨颈和桡骨头(图内嵌入的虚线)和关节面下缘的横截面。
在这一截面上可以看到冠突的三个组成部分(尖端、前内侧面和高耸结节)。
对于鹰嘴和冠突均骨折的情况,很少有文献强调这一点的重要性。
O’Driscoll等[23]在其分型系统第3型的第2个亚型对这一合并损伤进行了简要的描述。
治疗这种复杂的肘关节损伤,要达到理想的结果,主要取决于细致的术前计划(图5)。
图5 累及冠突、鹰嘴和桡骨头的复杂骨折。
A,CT矢状位图像显示累及鹰嘴和冠突的复杂骨折,参照O’Driscoll分型为第3型第二亚型;B,骨折侧位片显示,图A 中的病例获得解剖复位并用锁定钢板进行了固定。
Monteggia骨折1814年,最早对Monteggia损伤进行了叙述,是指伴有桡骨头脱位的尺骨近端骨折[30]。
Monteggia损伤会破坏上尺桡关节(proximal radioulnar joint, PRUJ),从而使桡骨头从肱骨小头以及尺骨脱位。
1967年,Bado根据桡骨头脱位的方向对Monteggia骨折进行了分类。
I型为桡骨头向前脱位,尺骨近端骨折向前成角;II型,桡骨头后脱位,尺骨近端骨折向后成角;III型为桡骨头向外侧或前外侧脱位伴有尺骨近端骨折。
IV型桡骨头前脱位,伴有尺骨近端和桡骨近端骨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