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西方绘画的表现图示与艺术特征》教案、教学设计
大学美育西方绘画教案模板

课程目标:1. 了解西方绘画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2. 欣赏和分析西方绘画中的经典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学会从多角度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4. 通过西方绘画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一、西方绘画概述1. 西方绘画的历史背景2. 西方绘画的主要流派及其特点二、西方绘画经典作品赏析1.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赏析2. 巴洛克时期绘画作品赏析3. 浪漫主义时期绘画作品赏析4. 现代主义绘画作品赏析三、西方绘画风格与技巧1. 西方绘画的构图技巧2. 西方绘画的色彩运用3. 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四、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西方绘画作品进行赏析2.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表现手法等3. 学生创作一幅具有个人风格的西方绘画作品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西方绘画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流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的特点,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
3. 互动:引导学生讨论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的构图、色彩、表现手法等。
4. 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收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的相关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1. 导入:回顾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引入巴洛克时期绘画作品。
2. 讲解:讲解巴洛克时期绘画作品的特点,如鲁本斯的《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和卡拉瓦乔的《基督下十字架》。
3. 互动:引导学生讨论巴洛克时期绘画作品的构图、色彩、表现手法等。
4. 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收集巴洛克时期绘画作品的相关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第三课时:1. 导入:回顾巴洛克时期绘画作品,引入浪漫主义时期绘画作品。
2. 讲解:讲解浪漫主义时期绘画作品的特点,如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和特纳的《雨、蒸汽与速度》。
3. 互动:引导学生讨论浪漫主义时期绘画作品的构图、色彩、表现手法等。
第四课 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 教案-高二美术

课堂检测方案
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以以“”风格描绘日常生活和神话故事。
2、文艺复兴期间根据自然科学原理应用到绘画,其中最具有代表的三杰是“”、“”、“”。
3、17世纪西方油画在技法上除了外貌酷似对象,还捕捉对像的“”和“”,达到形神兼备。
通过反思,我得到要改变当前高中绘画课的不良现状,美术教师应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善于挖掘学科中的人文因素,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和维持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地与教师一起遨游于璀璨的艺术海洋里,共同感受、探讨和欣赏,使美术欣赏课成为学生与教师共同感受美、领悟美的殿堂。
(学生谈感受)
教师讲解:以意大利为主的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画家们开始根据自然科学原理来研究自然物象,几何学、解剖学、透视学、光学等领域的发现,被应用于绘画的写实方法,促使西方写实绘画达到了新的高峰。
欣赏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拉斐尔、鲁本斯、委拉斯开兹、伦勃朗、库尔贝的作品进一步说明写实绘画的发展。
总结:细致入微、超写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方绘画从客观具象写实到主观抽象表现的发展演变概况。
难点:对于现代西方绘画的欣赏与评价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
教师如何教
学生如何学
导入
新授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为本课教学铺垫。
1、古代的西方绘画
2、近代的西方绘画
3、现代西方绘画
展示相关图片,组织学生分析并提出相关问题: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共同探讨第四课《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
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

第四课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绘画的第四课。
本课教材分为古代的西方绘画、近代的西方绘画、现代的西方绘画三部分。
古代的西方绘画部分主要介绍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欧洲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
近代的西方绘画部分介绍从欧洲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西方绘画的各种艺术特征。
现代的西方绘画部分则介绍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个主要流派的绘画艺术概况。
学生分析:对于我校高中部二年的学生来说,学习本节课内容并不困难,一方面因为他们都是美术特长生,长时间学习绘画技巧,对于美术语言有一定的认识,另一方面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于整个西方美术的脉络已经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西方绘画从客观具象写实到主观抽象表现的发展演变概况。
了解西方绘画的主要艺术特征和常用艺术语言,能够欣赏和理解古代到现代的西方优秀绘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与交流,通过感受西方绘画的主要成就和优秀传统,欣赏和理解古代到现代的西方优秀绘画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东西方绘画的差异,懂得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及文化交流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西方绘画从客观具象写实到主观抽象表现的发展演变概况难点:对于现代西方绘画的欣赏与评价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与方法:探究式教学模式、适当运用多媒体设备▲幻灯片-古埃及绘画《捕禽图》&古希腊绘画《宴罢》的不同之处(组织学生分析,得出分析的结果)教师总结:从西方绘画的发展历史来说,中外的学者都认为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是西方写实性美术产生的源头。
古希腊、古罗马绘画在真实生动地描绘日常生活和神话故事方面,达到了西方写实性绘画的第一个高峰。
▲幻灯片-《采花少女》&《蒙娜丽莎》对比(学生谈感受)教师讲解:以意大利为主的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画家们开始根据自然科学原理来研究自然物象,几何学、解剖学、透视学、光学等领域的发现,被应用于绘画的写实方法,促使西方写实绘画达到了新的高峰。
小学美术《西方绘画》教案

-艺术风格的理解:西方绘画的多种风格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对小学生来说可能难以理解。教师需要简化讲解,使用图表或时间线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梳理和记忆。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西方绘画的基本概念。西方绘画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线条、色彩、明暗等手法来表现现实世界。它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观念和社会风貌。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梵高的《向日葵》这个具体的案例。这幅画展示了西方绘画中色彩和光影的运用,以及如何通过绘画表达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西方绘画的基本概念与特点: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包括绘画的定义、西方绘画的独特风格等。例如,解释西方绘画如何通过透视法来表现空间感,以及如何运用光影来塑造立体感。
-代表性作品及作者:重点介绍梵高的《向日葵》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让学生理解这些作品在西方绘画史上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西方绘画作品的能力,学会运用透视法、光影处理等技法进行创作,提升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西方绘画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提高艺术素养,增强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包容。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紧密围绕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美术学科素养,使学生在掌握绘画知识的同时,提升审美情感和实践能力。
-基本技法:教授透视法、光影处理等基本绘画技巧,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这些技法在创作中的应用。
-风格演变:概述西方绘画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印象派等不同时期的风格变化,强调这些变化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
高中美术《西方绘画表现图示和特征》6雷玲教案名师一等奖教学设计

高一美术教材第四课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走进意象艺术——梵·高作品赏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能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分析鉴赏美术作品学会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方法采取对比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观点与视野对意象艺术作品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感悟艺术,用意象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观点和思想等。
3.情感与价值:通过欣赏梵高的意象艺术作品,感悟、增长知识,培养对意象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欣赏水平。
二、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了解并感受梵高三个时期的创作特点及作品。
三、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梵高作品,和对梵高艺术人生的解读,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以及意象艺术和作者个人主观意识的表达。
四、学法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
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视频、图片和音乐,讨论梵高不同时期作品的差别,归纳总结意象艺术的特征。
【教学程序】导入探究课题教师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探究课题1.设置情景:教师通过提问学生马蒂斯与一位女士的对话引导归纳,巧妙导出意象艺术的定义。
2.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美术作品形象怪异?哪位同学能给我们描述一下培根所做的变化?思考教师设置的问题,交流本课探究的意图、必要性,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
新知探究解读意象艺术大师——梵高的作品环节Ⅰ:通过一段视频加深对梵高的了解。
环节Ⅱ:多媒体展示梵高三个时期的创作作品。
1.让学生欣赏创作初期的代表作《吃土豆的人》并提问:观察作品,画面颜色有什么特点?这幅画体现梵高什么样的思想情感?特点:灰暗浓厚的色调。
2.让学生欣赏探索时期的代表作并比较:《唐吉老爹》与《吃土豆的人》在色彩上有什么改变吗?特点:色彩上更明快、丰富。
3.分析讲解后期创作的作品《星月夜》、《向日葵》、《自画像》等,让学生说出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
小学美术西方绘画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方绘画的主要风格及其特点,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 通过对西方绘画风格的欣赏,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学习西方绘画的基本技巧,尝试模仿创作一幅具有西方风格的绘画作品。
教学重点:1. 西方绘画风格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2. 西方绘画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西方绘画风格的把握。
2. 西方绘画技巧的掌握。
教学准备:1. 课件:西方绘画风格代表作品图片。
2. 教具:画纸、画笔、颜料、水彩、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展示一幅西方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作品风格。
2. 引出本节课主题:西方绘画风格欣赏与模仿。
二、新授1. 讲解西方绘画的主要风格及其特点,如:写实主义、印象派、立体派等。
2. 介绍西方绘画风格的代表作品,如:梵高的《星夜》、莫奈的《睡莲》等。
3. 分析代表作品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体会西方绘画的魅力。
三、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西方绘画风格。
2. 教师示范西方绘画的基本技巧,如:色彩搭配、构图、线条运用等。
3.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模仿创作一幅具有西方风格的绘画作品。
四、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2. 教师点评,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说出西方绘画的主要风格及其特点。
2. 引出本节课主题:西方绘画风格模仿创作。
二、新授1. 讲解西方绘画技巧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如:色彩渐变、线条疏密等。
2. 分析学生上节课的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实践练习1. 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2. 教师点评,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欣赏西方绘画作品,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 学生在模仿创作过程中,学会了西方绘画的基本技巧。
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西方绘赏析教学方案

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西方绘赏析教学方案一、教学背景和目标1. 教学背景:小学四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和知识,对于西方绘画还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本教学方案旨在通过对西方绘画作品的赏析,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绘画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教学目标:a)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西方绘画的基本特点、代表作品和艺术大师。
b)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c)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爱好,提高其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a) 西方绘画的基本特点:明暗对比、透视、色彩运用等。
b) 著名绘画作品的赏析:从不同时期、不同艺术流派中选取一些代表作品进行赏析。
c) 艺术大师介绍:通过介绍一些西方绘画的伟大艺术家,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艺术成就和对艺术发展的贡献。
2. 教学方法:a) 导入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b)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品味绘画作品,发现其中的细节和精彩之处。
c) 比较法:促使学生对比不同类型、不同流派的作品,理解其中的差异和变化。
d) 创作法:通过练习和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进行创作,提升艺术表现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西方绘画作品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西方绘画的兴趣。
2. 探究a) 选择一幅西方绘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作品中的细节和特点。
b) 引导学生讨论作品所属的艺术流派,并介绍该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3. 比较a) 选择另一幅不同流派的作品,让学生对比两幅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b)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效果。
4. 赏析选择多幅西方绘画作品,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进行赏析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5. 介绍艺术大师分别介绍几位西方绘画的重要艺术家,如达·芬奇、梵高等,让学生了解他们的作品和对艺术的贡献。
6. 创作实践a) 基于所学的西方绘画特点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一次创作实践,例如绘制一幅风景画。
第四课 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人教版绘画教案

第四课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人教版绘画教案一、引言西方绘画历史悠久,艺术特征也各具特色,本课将带领大家了解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表现图式1. 珍宝画珍宝画是西方的一种表现图式,其特点是画面中有大量的珍宝、金银器具等华丽的物品。
这种画法起初多见于宗教画,后来逐渐发展为民间艺术的一种表现方式。
2. 风景画风景画是西方绘画中的常见表现图式,它注重刻画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壮观。
在这种画法中,画家通常会运用透视法和色彩变化来表现画面的深度与层次感。
3. 肖像画肖像画是对人物形象的一种刻画方式,这种画法的主要特点是注重精神特质的表现,描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三、艺术特征1. 神圣性西方绘画的艺术特征之一是神圣性,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绘画中的宗教元素。
在中世纪,宗教画是西方绘画艺术的重要内容,这些画作表现了人们对神的信仰,也传递着精神力量和文化智慧。
2. 个性化西方绘画的艺术特征之二是个性化,即画家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性。
西方画家在创作中尽可能地体现自己的思想、风格和情感,这种独特性造就了西方绘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 表现力西方绘画的艺术特征之三是强烈的表现力,即画家在绘画中的直观性和感性。
西方绘画注重表现画面中事物的形态、色彩、光影等特征,通过绘画打动观众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在于了解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和艺术特征,帮助学生建立对西方绘画风格的基本认识和评价。
2. 教学难点西方绘画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艺术体系,学生难免会遇到许多生僻的词汇和概念,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耐心引导和解释。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授法是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讲述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和艺术特征,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了解西方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观摩法观摩法也是本课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展示西方绘画的经典作品,让学生在直观体验中感受西方艺术的魅力和精髓。
六、教学案例1. 帕拉斯·阿特纳的雕像这座雕像是古希腊的杰出艺术品之一,它刻画了希腊神话中的伟大女神帕拉斯·阿特纳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围绕培养学生五大美术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多媒体中呈现的图片,识别其中的形象及其他视觉符号,进一步感受西方古代、近代绘画作品的造型、色彩、空间等方面的艺术特征,通过倾听、思考和交流讨论等方式,解读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并能够从形态、技法及发展脉络等方面大致识别作品的风格流派。
2.了解并学习西方绘画中运用到的黄金分割、解剖知识和透视法则等,尝试使用这些美术表现技巧,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通过设置交流讨论环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及思辨能力,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4.学生通过学习能够逐渐形成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西方绘画,了解美术作品与文化的关系,理解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时代的绘画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多样性,尊重画家及其创作的作品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西方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典型时期的绘画所体现的艺术理想、造型观念和造型法则,学习并体验西方
绘画的美术语言和表现技法。
难点:西方绘画的艺术理想和造型观念、造型法则、美术语言、表现技法间的关系。
【教法】体验探究式教学
【教具学具】
教具:玻璃板、水溶性白板笔;学具:速写本、铅笔、油画棒或色粉笔、《绘画》课本【教学过程】
【课后拓展练习】
运用所学的透视法描绘我们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