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合集下载

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指一种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用来描述物品的流行度从开始到结束的变化过程。

它可以帮助公司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反应和经济形势变化,以便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

通常情况下,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发展、成熟、下降和消亡。

1.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也称为创新阶段或早期沃尔玛阶段。

在这一阶段,产品的销量增长较慢,因为消费者不太了解新产品的特性,仍在尝试阶段。

然而,公司也有机会把新产品宣传得更好,吸引更多消费者。

此外,利润率通常较高,因为公司把精力放在积极推广和拓展市场上。

2.成熟阶段
成熟阶段是产品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产品受欢迎程度最高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该产品的市场份额最大,而且占据了最大的利润率。

公司使用积极的定价策略,以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该产品。

营销活动价格促销也非常常见,以提高销量。

3.下降阶段
在下降阶段,产品的销量开始下降,消费者对其的兴趣减弱,公司也开始减少营销活动。

此外,利润率也开始下降,因为公司需要利用降价策略来保持市场份额。

4.消亡阶段
消亡阶段是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公司确定是否继续投入资金的重要决定点。

如果公司认为产品不再能够带来足够增量,
则会停止制造该产品以及相关的营销活动,将资源转移至其他更具潜力的产品上。

总的来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依据消费者的行为来分析产品的流行度和盈利情况的重要模型,它可以帮助公司对消费者对产品的反应和经济形势变化作出合理的判断,以便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

掌握这种模型,可以帮助公司有效地把握市场动态,制定出更为灵活而有效的营销策略。

弗农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主要目旳就是从企业角度考虑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旳原因,以提供一种微观决策旳根 据。
Page 4
定义:产品生命周期是
指产品从投入市场到被市 场淘汰所经历旳全部运动 过程,即产品旳市场寿命 周期或经济寿命周期。
1966年被提出。
Page 5
产品生命周期旳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引入期):指产品从设 计到投入市场阶段。
Page 9
贸易国分类:
出口新产品旳工业高度发达国家,如美国; 较小旳工业发达国家,如大多数欧洲国家; 某些发展中国家。
Page 10
净出口X>M
t0
t1
t2 t3
净进口M>X
t4
t5
发展中国家 T
工业国 发明国
t0-t1:产品导入期; t1-t2:产品成长久; t2-t3:成长替代期,美国出口逐渐被欧洲替代; t3-t4:产品成熟期,美国进口,发展中国家开始生产,产品原则化
Page 13
中国几大行业目前旳生命周期情况
Page 14
对发展中国家旳启示:
1. 抓住转移旳机会 2.引进先进旳技术
引进旳好处:节省时间、节省费பைடு நூலகம்、降低风险 3.早引进比晚引进好
Page 15
对发达国家旳启示:
1. 经过转让技术弥补开发费用旳损失 2. 该放弃旳就放弃。当比较优势已经不复存在旳时
; t4-t5成熟期旳饱和期,发展中国家出口为主。
Page 11
阶段 产品特征 比较优势 贸易方向
1、初始 技术密集 技术 创新国→发达国
2、成长 资本密集 资本 发达国→发展国
3、成熟 劳动密集 劳动
Page 12
发展国→创新国 发达国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旳意义和局限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PT课件( 27页)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PT课件( 27页)

弗农还把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 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
( 1) 美新
国生
销命
( 2) 成




净 t0
t1

口 净量 出
( 3) 成 熟 期
( 4)
销 ( 5)







t2
t3
t4
t5
时间
发展中国家 其他发达国家 美国
1:新生命和成 长期为新产品 阶段
2:成熟期和销 售下降期为成 熟产品阶段
第六章: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本课程提要
产品的生命周期论 产业内贸易 规模经济
产品生命周期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 佛大学教授弗农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 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弗 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 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 。
内部规模经济
用垄断性竞争行业来研究内部规模经济
问题一:举例垄断性竞争行业
大米 富硒米,免淘米,泰国米等 纯净水 康师傅,哇哈哈,雀巢 纯净水是一种差别性的产品,其生产存在着内部规模经 济,生产商对各自的矿泉水生产拥有垄断权,但是这两种 产品之间又存在着相互竞争。
产业内贸易
问题:
1:什么是产业内贸易?
2:试从日本汽车零件进出口状况来讨论产业内贸易产生的 原因?
提示: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1.产业内的国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工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前提。 2.产品的差异性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基础。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

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经济活动中,产品的发展和整体市场的状态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形成一个曲线状的周期性变化。

这一现象正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一种提出了一个具体的理论框架,用于研究一种产品在不同时期的产量,价格,成本,利润等状态变化,以及指导企业制定新产品开发和发布策略的经济理论。

首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4个阶段,分别为开发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最初,企业在投入较大的研发费用后,产品刚上市的时候,被归入开发阶段,这时候企业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推广新产品:首先,企业要完善新产品的市场营销体系;其次,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销售网络,以推动产品的销售;第三,还要完善在线渠道,帮助企业扩大销售额。

推广新产品之后,产品进入到了成长阶段,在此期间,企业继续完善营销策略和提升服务水平,以提高新产品的销量。

随着市场的壮大,企业可以减少其宣传费用,并在较低的成本下提高产品的价值,从而获得较大的利润。

当新产品在市场上获得越来越广泛的接受度,满足了市场对于新产品的需求后,这时就进入到了成熟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在推广新产品方面可能不再做太多的投入,但仍然可以从中获得较大的收益。

当新产品在市场满足度得到极大降低,且出现替代品后,产品就进入到衰退阶段。

此时,企业不再投入太多的精力和费用,而是以拒绝式的方式来应对,逐渐减少产品的销量,渐行渐远,最终产品将完全退出市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最大作用是,能够及时整理出企业面临各种变数的解决方案,以及新旧产品的结合等,从而使企业能够针对性地配置资源,有效降低发展成本,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因此,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推广新产品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企业可以利用该理论更好地开发新产品,并且能够更加有效地处理新旧产品的升级和退出,从而实现整体市场中的最高利润。

另外,企业可以利用该理论进行长远的战略规划,以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产品生命周期与新产品开发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与新产品开发理论

Q
T
0
销售额曲线
利润曲线
2、产品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
(一)投入期(导入期、介绍期、诞生期) 指产品刚刚进入市场,处于向市场推广介绍的阶段。 1.产品刚进入市场试销, 尚未被市场顾客接受, 销售额增长缓慢。 2.生产批量小,试制费用 大,成本较高。 3.销售费用高。 4.一般没有同行竞争。 5.产品刚进入市场,由于 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较 高,企业在财务上往往 是亏损的。
【案例】产品策略差异与企业兴衰 A电话设备厂(以下简称 A厂)地处上海,于1958年建厂,是国家定点制造电话交换机的骨干企业。 A厂自 1960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开始,截止到 1991年,累计生产各类交换机达400万线,产品销往全国(除台湾省外)各省、市以及亚非国家,市场占有率达 60%以上。 20世纪 70年代至 80年代末, A厂产品始终供不应求,企业生产经营十分兴旺。 B电话设备厂(以下简称B厂)地处河南,由A厂无偿提供全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生产技术,并负责工厂的建设。B厂的地理位置不十分有利,当地的工业基础较差,加之生产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B厂的生产经营发展。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属稀缺产品,靠着国家指令性计划调拔,B厂尚可维持企业生存。 20世纪 80年代中期,数字程控交换机技术日趋完善,大量的进口或三资企业制造的数字程控交换机纷纷进入我国通信市场,数字程控交换机已潜在地显示出它将最终取代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
(二)成长期
新产品试销取得成功以后,转入成批量生产和扩大市场销售阶段。 1.销售量迅速增长。 2.产品成本显著下降。 3.销售成本大幅度下降。 4.利润迅速上升。 5.市场开始出现竞争者。
(三)成熟期
指产品进入大批量生产,而在市场上处于竞争最激烈的阶段。 1.销售量达到最高点。 2. 利润也达到最高点。 3.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4.销售增长率趋进于 零,甚至会出现负数。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简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

费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

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

而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为了便于区分,费农把这些国家依次分成创新国(一般为最发达国家)、一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介绍期(或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1)第一阶段:介绍(引入)期指产品从设计投产直到投入市场进入测试阶段。

新产品投入市场,便进入了介绍期。

此时产品品种少,顾客对产品还不了解,除少数追求新奇的顾客外,几乎无人实际购买该产品。

生产者为了扩大销路,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促销费用,对产品进行宣传推广。

该阶段由于生产技术方面的限制,产品生产批量小,制造成本高,广告费用大,产品销售价格偏高,销售量极为有限,企业通常不能获利,反而可能亏损。

(2)第二阶段:成长期当产品进入引入期,销售取得成功之后,便进入了成长期。

成长期是指产品通过试销效果良好,购买者逐渐接受该产品,产品在市场上站住脚并且打开了销路。

这是需求增长阶段,需求量和销售额迅速上升。

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利润迅速增长。

与此同时,竞争者看到有利可图,将纷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使同类产品供给量增加,价格随之下降,企业利润增长速度逐步减慢,最后达到生命周期利润的最高点。

资料-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资料-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Raymond Vernon)于1966年在他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先提出。

他认为,在产品的整个生命期间,生产所需要的要素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在新产品的生产中可以观察到一个周期,即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和产品标准化阶段构成的产品生命周期。

弗农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周期,是因为各国技术进步的贡献不同。

可以说,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在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论的基础之上产生的。

弗农在他早先作为一名文官时对企业-国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在他研究多国公司时又回到了这个论题上。

这个主题在他后来在肯尼迪管理学院时的研究工作中甚至占有更突出的地位,在这方面,他集中地研究了国有企业,以及在70年代中期及以后的能源危机的背景下政府与私营企业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学说宣称:国家被资本家利用来促进他们的阶级利益。

弗农的分析提供一个对国家的作用不那么教条的观点:增加它们的目标,甚至“市场经济”的国家也在不断地加强利用国营和私有企业作为国家政策和工具。

【选自《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四卷,1996年版,第870-871页。

】一、技术差距论技术差距论(Technological Gap Theory)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A.Posner)于1961年在他的《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

这一理论以不同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存在,作为对贸易发生原因的解释。

波斯纳在描述技术差距时,提出了模仿时滞的概念。

波斯纳把产品创新到模仿生产的时间称为模仿时滞。

模仿时滞分为三类,一类是需求时滞,指新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一时因消费者尚未注意或不了解,而不能取代原有的老产品所需的时间差;另一类称为反应时滞,指一个国家在新产品进口后,需求逐渐增加,使进口国的生产商感到不能再按照旧的方法生产老产品,因此要进行调整来生产新产品,但这中间需要有一段时间,即为反应时滞;第三类是掌握时滞,即仿制国家从开始生产到达先前国同一技术水平,国内生产扩大,进口变为零的时间间隔。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PT演示文稿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PT演示文稿
6
由于产品有了广泛的市场。参加竞争的厂商数目 增加,消费需求的价格弹性↑,厂商只有降低价格 才能扩大销路。因此,这阶段产品成本价格比第一 阶段↓。
7
从进出口格局看:这阶段,原进口国的企业及创 新国的子公司生产了这种产品并逐步占领国内市 场,创新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逐渐减少。同时, 虽然东道国的厂商在本国生产新产品的成本能和 创新国企业的产品相竞争,但由于生产规模尚小, 再加上关税、运费后,使其产品无法在第三国市 场上与创新国产品相竞争。所以,在这一阶段, 创新国在对东道国出口下降的同时,对其他绝大 多数市场的出口仍可继续。
8
第三阶段:标准化阶段
从要素特性看:这时,产品已经完全标准化了,不 仅一般发达国已完全掌握该种生产技术,就是一些 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掌握这种生产技术,劳动熟练程 度也不再是决定性因素,产品变为资本-劳动密集 型。
9
从产地特性看:产品产地开始向一般发达国家、 甚至发展中国家转移,范围不断扩大。 从成本和价格特性看:由于其他发达国家厂商产 量不断↑,经验不断积累,加之工资水平较创新国 低,所以成本进一步下降。
10
从进出口格局看:这阶段由于一般发达国家成本 降低的程度抵补了向国外出口需交的关税和运费, 因而能够和创新国产品在第三国市场上进行竞争, 并逐渐取代创新国产品。因而,其他 发达国家到 了净出口阶段。
11
第四阶段:衰退阶段
从要素特性看:因技术、生产设备的标准化,技术 和资本已逐步失去了重要性,这时产品的比较优势 主要决定于劳动力成本的高低。因此,产品变为劳 动密集型的了。 从产地特性看:发展中国家因为劳动力便宜,在生 产这类产品上具有优势,因此产品逐渐转移到发展 中国家。同时,一般发达国家凭借生产规模也能使 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因此仍能从事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

费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

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

而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为了便于区分,费农把这些国家依次分成创新国(一般为最发达国家)、一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注意:1.产品生命周期与产品使用寿命不同。

2.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某个具体品种的生命周期。

3.产品生命周期主要是通过市场销售量的变化
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销售下降期和衰亡期。

(1)第一阶段:引入期
指产品从设计投产直到投入市场进入测试阶段。

新产品投入市场,便进入了介绍期。

此时产品品种少,顾客对产品还不了解,除少数追求新奇的顾客外,几乎无人实际购买该产品。

生产者为了扩大销路,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促销费用,对产品进行宣传推广。

该阶段由于生产技术方面的限制,产品生产批量小,制造成本高,广告费用大,产品销售价格偏高,销售量极为有限,企业通常不能获利,反而可能亏损。

(2)第二阶段:成长期
当产品进入引入期,销售取得成功之后,便进入了成长期。

成长期是指产品通过试销效果良好,购买者逐渐接受该产品,产品在市场上站住脚并且打开了销路。

这是需求增长阶段,需求量和销售额迅速上升。

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利润迅速增长。

与此同时,竞争者看到有利可图,将纷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使同类产品供给量增加,价格随之下降,企业利润增长速度逐步减慢,最后达到生命周期利润的最高点。

(3)第三阶段:成熟期
指产品走入大批量生产并稳定地进入市场销售,经过成长期之后,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

此时,产品普及并日趋标准化,成本低而产量大。

销售增长速度缓慢直至转而下降,由于竞争的加剧,导致同类产品生产企之间不得不加大在产品质量、花色、规格、包装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4)第四阶段:销售下降期
当国外的生产能力达到能满足本国需求,新产品进入销售下降期。

这一时期产品已高度标准化,技术投入更少,国外生产者利用规模经济大批量生产,生产成本降低,创新国失去优势,出口量下降
(5)第五阶段:衰亡期
是指产品进入了淘汰阶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原因,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持续下降,产品在市场上已经老化,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上已经有其它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新产品,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此时成本较高的企业就会由于无利可图而陆续停止生产,该类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就陆续结束,以至最后完全撤出市场。

对于歌手这种特殊的音乐产品来说,开发期是进行歌手风格内容定位、作品创作、音乐制作、形象包装设计的过程;导入期指歌手开始媒体亮相、网络打榜、小规模演出、单曲试发行;成长期指加速媒体宣传、市场发布、唱片发行销售及开演唱会等工作的过程;成熟期是唱片发行销售和开演唱会产生市场价值的主要时期;衰退期中歌手或逐渐淡出市场,或推陈出新,甚至全面转型以吸引听众、观众。

第一阶段是创新阶段:创新国(比如说美国)对某一种新产品的出口垄断时期;
第二阶段是成熟阶段:其他发达国家生产者开始生产这种新产品时期;外国产品在出口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时期;
第三阶段是标准化阶段:创新国开始进口竞争时期。

案例:
积极作用
居安思危,保持清醒;成功无限,永远创新;明确特点,应对挑战;预测市场,掌握先机
消极作用
理论抽象;界限模糊;指导滞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