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量化标准

合集下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表论文要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表论文要求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学科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表学术论文要求(满足下列要求之一)1、在第一层次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

2、在第二层次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

3、在第二层次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在第三层次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

注:所有期刊论文均不含期刊的comment, correction和reply。

学术期刊分层次说明第一层次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A类期刊和会议。

第二层次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B、C类期刊和B类会议;SCI源期刊;《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科学通报》。

第三层次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C类会议;或附件中所列的期刊和会议。

其他成果说明1、获得1项授权的国际发明专利,且排名前2名,可替代第二层次论文1篇(仅限1篇)。

2、获得1项授权的国内发明专利,且排名前2名,可替代第三层次论文1篇(仅限1篇)。

3、获得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及以上(有证书)或1项省部级科技二等奖(排名前7)可替代第二层次论文1篇(仅限1篇)。

4、获得1项省部级科研三等奖(排名前5),可替代第三层次论文1篇(仅限1篇)。

5、在相关学科(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所列的各层次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按同层次计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论文篇数。

6、各层次涉及的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期刊和会议论文按照计算机学会刊物和会议论文的修订情况进行更新。

附件:博士学位申请者发表论文各层次期刊表(第三层次)序号期刊名称出版机构名称国内刊号/国际刊号收录情况(含SCI几区)影响因子1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北京理工大学2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科学出版社3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4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编辑部5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Embedded and Real-Time ComputingSystems and ApplicationsIEEE6 The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Parallel Architectures, Algorithms and Programming(PAAP)IEEE7The IFI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Network and Parallel Computing (NPC)IFIP8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Accelerators in High-PerformanceComputing (SAAHPC)NCSA9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Languagesand Compilers for Parallel Computing会议10 The 20th Euromicro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Parallel, Distributedand Network-Based Processing会议11 The IAS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and Systems会议12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Asia-Pacific Digital Libraries (ICADL)会议13(ACM/IEEE-CS )The Joint Conferenceon Digital Libraries (JCDL)会议14Advances in Web-Based Learning(ICWL)会议15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s (ITS) 会议16 IEEE/WIC/ACM InternationalConfernce on Web Intelligence andIntelligent Agent Technology会议17 WAS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Wireless Algorithms,Systems and Applications.会议18IEEE CCNC Consumer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ConferenceIEEE19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ustedSystems会议20 通信学报通信学会21 情报学报22 中文信息学报中文信息学会23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24 PACLIC: Pacific Asia Conference onLanguage, Information andComputation会议25 Network Society26SAINT: Intl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sand the Internet会议27 Computer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8Heuristics: Journal of KnowledgeEngineering2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Linguistics30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Multimedia Retrieval (ICMR)会议3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MedicalImaging (IPMI)会议3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al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Assisted Intervention (MICCAI)会议33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Biomedical Imaging (ISBI)会议3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Society (EMBC)会议35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Computer-Based Medical Systems(CBMS)IEEE36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Robotics and Biomimetics(ROBIO)IEEE。

南京大学申请博士学位科研成果基本条件

南京大学申请博士学位科研成果基本条件

南京大学申请博士学位科研成果基本条件(修订时间:2009年7月)2009说明:文科:1、《南京大学文科博士生学位论文期刊目录》分为三类:1类期刊包括SSCI、A&HCI和社科处公布的24种一流中文期刊;II类期刊包括一流中文期刊之外的CSSCI 期刊;III类期刊为CSSCI扩展版期刊和CSSCI集刊。

本目录制定的依据主要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8-2009年度CSSCI)收录的所有期刊、扩展板和集刊。

在以上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正文字数应该在3000字以上。

2、申请学位者必须以南京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成果,署名单位前后排列的, 排在前面的为第一署名单位;署名单位上下排列的,排在上面的为第一著名单位。

(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的博士生所发表的文章中至少有一篇以南京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3、博士生所发表文章不含增刊和其他增版,不含译文(外国语言文学专业除外)和书评(语言文学专业除外)°4、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第一作者,正文字数3000字以上),如原发表的刊物不属于目录规定的1、II类刊物,均视为II类期刊文章:凡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教育报》理论版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2000 字以上),均视为II类期刊的文章。

5、凡在由全国性学会主办的国内学术会议以及国际学术会议正式编辑出版的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正文3000字以上),均视为111类期刊的文章。

6、对参加著作编写(不含教材)2万字以上并出版者,折合成一篇III类期刊论文。

7、对中文系的语言学专业、历史系的考古学专业以及外国语学院的非英语语种专业,适当放宽要求,允许以两篇一般论文(第一作者)折合成一篇III类期刊论文。

外国语学院各专业与研究方向一致、IL发表在本目录所列期刊上的译文(第一作者),也允许以两篇折合成一篇||【类期刊论文。

科研工作量化计分办法

科研工作量化计分办法

科研工作量化计分办法(试行)为营造良好科研氛围,使科研工作规范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计分对象
各二级学院(含民族教育学院一、二分院)和基础教学部教学行政岗、专职教师和实验实训人员。

二、计分周期
以自然年为单位,每年1月份结算上一年度科研工作量。

三、计分类别
按照其水平和重要性,科研成果量化得分分为A、B两类,A类代表较高水平得分,B类代表一般水平得分。

四、计分标准
1、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性期刊(包括公开出版的论文集)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表一:论文计分标准
艺术类专业技术人员创作的在专业刊物上发表(或参加省级以上宣传、教育、文化、艺术主管部门主办的展览会、音乐会;或在全国公开征集活动中被采用)的高水平艺术作品,视同相应层次的论文。

具体对应为:获国家级一等奖的计A60分,获国家级二等奖的计A50分,获国家级三等奖或省级一等奖以上的计A40分;获省级二、三等奖的,计B10分。

2、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专著、译著、编著、教材)等;
表二:著作计分标准
3、科研项目申请、立项和结题
表三:项目申请、立项、结题计分标准
4、科研成果获奖
表四:科研获奖计分标准
5、获得专利成果
表五:专利计分标准
6、举办学术讲座(报告)。

凡列入赣江讲坛的学术讲座(报告)每场计B10分。

四、分值分配
多人合作完成的科研成果,分值分配按下表:
表六:多人合作完成科研成果分值分配比例
五、本办法由科研处负责解释。

六、本办法会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不定期予以动态调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2008.9上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2008.9上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根据《华中科技大学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我院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前,须按以下要求之一发表学术论文:1、A类、B类或学院规定的国际顶尖学术会议论文一篇;2、SCI期刊论文一篇,C类一篇,国内权威刊物一篇;3、SCI期刊论文一篇,国内权威刊物二篇;4、SCI期刊论文一篇,C类二篇。

A、B、C类期刊参照《华中科技大学期刊分类办法》中规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它相关学科的期刊执行,其中C类含被EI检索的国际会议论文。

学院规定的国内权威刊物指中国科学、科学通报、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Fronties of computer Science in China、电子学报、自动化学报、通信学报、数学学报、应用数学学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及其它相关学科的一级学会学报。

学位申请人发表或接收发表的学术论文中,至少有一篇是以外文全文在C类及以上刊物上发表。

学位申请人发表或被接收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是其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位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以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以申请人为第一作者(与导师共同发表的论文,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可以第二作者)。

对于“同等贡献作者”排名的认定,参照《华中科技大学期刊分类办法》(校人[2008]28号文)执行。

本规定自2008年入学博士生起执行。

本规定的解释和修改权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位审议委员会。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位审议委员会二○○八年九月一日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国际学术交流,经计算机学院学位审议委员会研究决定,国际顶尖学术会议分为A、B两类,分类如下:一、A类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itectural Support for ProgrammingLanguages and Operating Systems (ASPLOS)2.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Security (CCS)3. USENIX Conference on File and Storage Techniques (FAST)4.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Architecture (HPCA)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ICSE)6.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Architecture (ISCA)7. USENIX Conference on Operating System and Design (OSDI)8. ACM SIGCOMM Conference (SIGCOMM)9. ACM Annual International ACM SIGIR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SIGIR)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Data and Symposium onPrinciples of Database Systems (SIGMOD/PODS)11. ACM Symposium on Operating Systems Principles (SOSP)12. Annual ACM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 (STOC)13. USENIX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USENIX)14.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irtual Execution Environments(VEE)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ery Large Data Bases (VLDB)二、B类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pendable Systems and Networks (DSN)2. IEEE Symposium on Foundations of Computer Science (FOCS)3.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gh Performance DistributedComputing (HPDC)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s (ICDCS)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 (ICDE)6.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 Protocols (ICNP)7.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percomputing (ICS)8.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JCAI)9.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INFOCOM)10. ACM SIGKD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Data Mining (KDD)11. Annual IEEE/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architecture(MICRO)12. ACM/IFIP/USENIX International Middleware Conference (Middleware)13.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MM)14.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Systems, Applications, andServices (MobiSys)15. ACM Conference on Programming Language Design andImplementation (PLDI)16. Annual ACM Symposium on Principles of Distributed Computing(PODC)17. ACM Symposium on Principles of Programming Languages (POPL)18. ACM SIGPLAN Symposium 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ParallelProgramming (PPoPP)19. IEEE Real-Time Systems Symposium (RTSS)20. Supercomputing (SC'XY) Conference21.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Graphics and Interactive Techniques(SIGGRAPH)22. ACM Conference on Measurement and Modeling of ComputerSystems (SIGMETRICS)23. IEEE Symposium on Security and Privacy (SP)24. Annual ACM Symposium on Parallel Algorithms and Architectures(SPAA)25. International World Wide Web Conference (WWW)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位审议委员会二○○八年十一月十七日计算机学院资助教师和学生参加顶尖国际学术会议试行办法院办字[2006]06号为了促进计算机学院师生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经第75次学院办公会议研究,并经第2次教授咨询委员会咨询,学院资助教师和在校学生参加顶尖国际学术会议,制定本办法。

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量化标准

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量化标准

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量化标准东北大学研究生院二0一一年六月关于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量化标准修订的说明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根据东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九届一次会议精神,决定以一级学科为单位修订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量化标准。

学院、学科点结合相关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和有关刊物、国际学术会议的规格水平,本着质量为重的原则,认真研究、确定了我校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量化标准。

请有关学院、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生指导教师依据该标准鼓励博士生在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从而不断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该量化标准从2012年10月及以后申请学位的博士生开始实施。

哲学学科1. 重点认定刊物凡被SCI、EI、ISTP 、SSCI、A&HCI检索的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新华月报》全文转载或者论点摘编;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刊复印资料》、《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的学术论文;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法制日报》、《经济日报》理论版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当年CSSCI来源期刊上的学术论文。

2.普通认定刊物凡发表在当年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合编的当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所列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

博士生答辩前必须在公开刊物(不含增刊和专辑)上发表至少3篇与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发表在重点认定刊物上。

说明:(1)在国外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上发表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外文文章,是否视为重点刊物论文,由本学科导师组认定;(2)申请博士学位的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以东北大学为第一作者署名单位(包括博士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和以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为第二作者两种情况);(3)对于待发表的多篇论文按1篇计算,但必须有发表论文接收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1. 重点认定刊物凡被SCI、EI、ISTP 、SSCI、A&HCI检索的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新华月报》全文转载或者论点摘编;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刊复印资料》、《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的学术论文;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法制日报》、《经济日报》理论版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当年CSSCI来源期刊上的学术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一、学科简介本学科自年建设至今,已成为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和江苏省品牌专业。

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学科目前拥有国家级、省级实验教案示范中心各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个,国际联合合作实验室个,苏州市重点实验室个;专任教师名,教授名,副教授名,有博士学位教师名,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名,江苏省“双创”人才名、“六大人才高峰”名,江苏省“工程培养对象”名,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人,江苏省教案名师人。

其他包括院士、杰青、图灵奖获得者等在内的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等名。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其中主持项、参与项)面上青年项目项,其他省部级项目项,科研到帐总经费超过余万,其中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到帐经费万,获省部级教案、科研奖项,获软件著作权登记项,受理申请发明专利项。

近年来,培养毕业博士生名。

二、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本学位点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总体目标是: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根据国家重大发展需求,培养在信息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科技﹑管理及教育等方面的创新型领军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及技术资源保证。

三、培养年限与培养方式.培养年限。

非定向培养学制三年,定向培养学制四年。

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年。

.培养方式。

博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重点培养博士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并使博士生通过完成一定学分的课程学习,包括跨学科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博士生的培养工作由导师负责,并实行导师个别指导或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四、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及总学分:课程分为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培养环节和非学位课程四个模块,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东北大学 一、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量化标准

东北大学 一、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量化标准

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量化标准东北大学研究生院二0一一年六月关于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量化标准修订的说明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根据东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九届一次会议精神,决定以一级学科为单位修订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量化标准。

学院、学科点结合相关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和有关刊物、国际学术会议的规格水平,本着质量为重的原则,认真研究、确定了我校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量化标准。

请有关学院、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生指导教师依据该标准鼓励博士生在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从而不断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该量化标准从2012年10月及以后申请学位的博士生开始实施。

哲学学科1. 重点认定刊物凡被SCI、EI、ISTP 、SSCI、A&HCI检索的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新华月报》全文转载或者论点摘编;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刊复印资料》、《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的学术论文;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法制日报》、《经济日报》理论版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当年CSSCI来源期刊上的学术论文。

2.普通认定刊物凡发表在当年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合编的当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所列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

博士生答辩前必须在公开刊物(不含增刊和专辑)上发表至少3篇与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发表在重点认定刊物上。

说明:(1)在国外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上发表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外文文章,是否视为重点刊物论文,由本学科导师组认定;(2)申请博士学位的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以东北大学为第一作者署名单位(包括博士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和以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为第二作者两种情况);(3)对于待发表的多篇论文按1篇计算,但必须有发表论文接收证明;凡被SCI、EI、ISTP 、SSCI、A&HCI检索的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新华月报》全文转载或者论点摘编;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刊复印资料》、《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的学术论文;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法制日报》、《经济日报》理论版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当年CSSCI来源期刊上的学术论文。

计算机博士毕业要求

计算机博士毕业要求

计算机博士毕业要求
一,学历要求:计算机博士毕业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学士学位,这个
学士学位必须是和计算机有关的,可能是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软件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交互设计,等等。

二,学习要求:计算机博士毕业要求,学生必须学习更高级的计算机
课程,比如数据结构,算法,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

这些课程都是计算机博士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

三,论文要求:计算机博士毕业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个原创的研究
论文,这篇论文通常要求学生至少需要完成1200字以上的内容,并且论
文必须由老师指导,以满足要求。

四,导师要求:计算机博士毕业要求,学生必须有一位指导老师,这
位指导老师一般要求拥有博士学位,并且拥有丰富的经验,认可度较高。

五,学术要求:计算机博士毕业要求,学生必须更新自己的学术水平,一般要求有良好的成绩,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进行科研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量化标准
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最低标准为下列两个条件之一:
一、在中国计算机学会认定的A类国际学术期刊或A类学术会议上发表或录用1篇长文(Regular Paper);
二、发表(录用)论文的篇数不少于3篇,具体要求为:
(一)至少有两篇在认定刊物上发表(录用)的论文,其中至少有一篇为SCI 收录论文;
(二)至少有一篇国际学术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录用)的外语写作的论文。

说明:
一、发表(录用)的论文应是学位论文的有关章节,并且是在攻读学位
期间完成的工作;
二、博士生应为论文的第1作者,或者导师为第1作者,博士生为第2作者,论文作者的第1单位,必须是东北大学所属有关单位;
三、中国计算机学会认定的B类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等同于认定刊物上
发表(录用)的论文;
四、博士生作为完成人参加的课题,通过省级以上鉴定,认定为普通认定刊物1篇,且多项认定为1项。

东北大学必须为项目主持或参加单位;
五、博士生作为完成人而获得的国家级发明专利,或省级以上获奖,认定为重点认定刊物1篇,且多项认定为1项。

东北大学必须为项目主持或参加单位;
六、在校内主办的所有期刊上发表(录用)的多篇论文均认定为同级别期刊的1篇论文;
七、对在本目录中未列出的国际学术期刊和国内核心刊物,由院学位委员会认定;
八、对于录用待发表的论文,必须有论文录用通知书和版面费收据;
九、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量化标准是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最
低标准,鼓励博士生导师制定更高的量化标准。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重点认定的
期刊目录
说明:该重点认定刊物列表主要起导向作用,学院各学科博士生在以上刊物上发表或录用的论文可认定为认定刊物论文。

计算机一级学科博士发表学术论文量化标准认定的期刊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