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合集下载

爱,开启学生心门的钥匙

爱,开启学生心门的钥匙

爱,开启学生心门的钥匙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 从陶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爱是生命世界得以生存的基础,爱更是教育的阳光,教师越是满怀深情地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能建立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

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这种爱的教育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

几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爱学生。

为此,在教育教学中,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关爱学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在生活中关爱学生在生活中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从表面上看,学生之间似乎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因此,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有对学生真正的爱,更谈不上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因为没有一个学生不希望自己的老师去了解他关爱他,但了解关爱学生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要全面深入了解学生。

既要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又要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生活环境和经常接触的各种人或事;既要了解学生表现在外的优缺点和特长,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苦恼与忧愁。

在生活中,教师要有“母爱”的精神,对学生要倾注满腔的爱。

当学生身体不适或生病时,教师给予亲切的问候,会让学生心里涌起一股股暖流;当学生身体长高长壮或衣冠整洁时,给予轻轻地赞许,会让学生感受教师每天都在注意自己的成长;当学生有欢乐时,老师跟他一起分享快乐,当学生失意时,老师给他及时排忧解难;只有充分的了解学生,把无私的爱奉献给学生,才能形成培养、关爱学生的合力。

其次,要当好学生的知心朋友。

了解了学生的内心,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

当气候骤变感到寒冷时,教师自然亲切地提醒学生“明天多穿点衣服”;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能主动地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能耐心引导,讲清道理等等,从而使学生能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从而化为学习的动力,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灯,向着知识的宝殿逐步迈进。

用“爱心”这把钥匙打开学生“心灵”的锁

用“爱心”这把钥匙打开学生“心灵”的锁

用“爱心”这把钥匙打开学生“心灵”的锁一.润物细无声—---不要吝啬与对孩子的赞美请不要吝啬赞美,因为赞美是春风,它使人温馨和感激;请不要小看赞美,因为赞美是火种,它能够点燃心中的憧憬与希望。

作为—名教师,如能时时以饱满的精神、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话语对待学生,必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抓学生的特长去赞美,学生会感到一种满足,会全面地审视自己,会意识到自己也有所缺乏,同时,也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产生逐渐完善自己的愿望。

我班有个姓陈的小朋友,他特别好动,还要欺负班里的同学。

小朋友都对他有意见。

对此,我也多次找他谈过,可没过多久,他又犯了。

后来,我发现他体育特别好,在运动会上,获得60米、100米短跑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我抓住有利时机,在班中大大表扬了他。

同时又让他担任晨跑负责人。

这对他的协助很大,他像变了个样。

不久,在评比单项先进中,还被学生一致评为文明学生呢!还有一位学生,他不爱学习,就爱玩游戏。

有一次上语文课,孩子们都在认真地描绘春雨的色彩。

我在巡回指导时,发现这个孩子“一反常态”,既没有吵闹,也没有去影响别人,而是埋头画画,一脸的专注。

于是,我走近一看,呀!他画得很特别:雨是五颜六色的,落在屋顶和地面上,还溅出了水花。

大地也是五颜绿色的,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河里的水清清的。

他的画画得可真漂亮。

于是,我俯下身,亲切地问:“为什么你把雨画成五颜六色的呢?”他愣了一下,有些惊讶地看着我,然后紧张地说:“没什么。

”接着,又埋头画起来。

我有些失望,心想,可能平时对他太严厉了,所以他才不敢对我说心里话吧。

于是,我摸摸他的脑袋,微笑着看着他,很友好、很肯定地说:“我觉得你画得很好呢!与众不同!”他手中的笔停了一下,偷偷看了我一眼。

我又接着说:“其他同学都用蓝色来画雨,你就能用各种颜色来画。

能不能告诉我你的想法呢?老师很想知道这么棒的想法是怎么产生的。

”听了我的话,孩子抬起头看着我。

我对他微笑,用期盼的眼神看着他。

用“爱心”打开学生“心灵”的锁

用“爱心”打开学生“心灵”的锁

用“爱心”打开学生“心灵”的锁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学校工作的好坏。

因此,班主任工作就对学校的工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拥有优秀的班集体是一种理想和追求。

班集体的主要成员是学生,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他们有自己的见解、主张,同时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着的群体。

他们尚未定型,还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怎样才能成为这些孩子的一个合格的引领者?所以说一个班主任的优秀关键在于他自身的修养,班主任身上的优秀品质在日常的教学教育工作中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不知不觉之中你的学生成为了你。

所以优秀班集体的前提是要有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一、班主任要识大局,要与学校工作保持高度一致班级是学校重要组成部分,班级工作必须服从学校大局,步调与学校保持一致。

有一年我班上有一个学生家庭遇到了困难想要退学,我知道这个情况后,召开了班干部会。

大家一致同意一方面在学习上帮助这位同学,一方面向学校领导汇报,发动全校师生向这个学生捐款,帮助这个同学能继续上学。

我们学校的各个班主任都很热情,积极地参与到了这个活动中来,各班捐款非常踊跃。

后来,我市另外一所学校有一个学生得了白血病,做手术需花不少钱。

团市委号召全市中小学生为这个学生献出一份爱心,学校把这个一任务开会布置给班主任后,有的班主任私下议论,捐献给自己学校的的学生我们义不容辞,给别的学校学生有这必要吗?表现在工作上就拖拖拉拉,敷衍了事。

学校催了几次,才稀稀拉拉捐了几十块钱了事。

从这件事上我觉得班主任必须有大局观,眼光不能局限于自己学校这个小圈子,在做班级工作的时候,不能光关心自己的学生,只着眼局部利益,还要着眼大局,培养大局意识。

这样不断教育学生,使学生慢慢养成习惯,不但关心身边人、身边事。

而且还能关心社会的人和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关心社会的责任意识。

二、班主任工作细腻,要在细微之中发现学生思想的变化班主任工作除了学校安排的工作外,班主任还要主动发现工作,注重从细节处发现问题。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多年班工作的经历告诉我:班主任只有用真心呵护每个学生,把学生的冷暖挂心头,言传身教,以心换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班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言传身教,爱心洒向学生。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崇敬以身作则的教师,模仿教师的言行是青少年学生共同的心理现象。

学生不只听其言,重要的是观其行,教师的身教往往比言教起的作用更大。

因此,我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处处以良好的形象为学生作出榜样。

我们班的卫生区是扫操场落叶。

每天都要用竹扫把清扫,扫把太大,学生抓不习惯。

用地扫把扫又太费时,会把整个早自习搭上。

只要有风吹掉落叶也得马上扫干净,遇到下雨天难度就更大了,叶子被水粘住扫不动不说,还得淋湿衣服。

学生干起活来真是不顺利。

我是班主任,怎能袖手旁观当指挥官呢?一般情况下,我总是和孩子们一起扫,手把手教他们扫,老师带头干活,同学们一个个干得特起劲。

操场被我们打扫得特干净,每次大扫除,我们班也总是先搞完卫生。

二、尊重人格,营造严谨的班风。

师生人格平等,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人格。

挖苦歧视甚至体罚学生,你就不可能得到学生的尊重,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即使你是“刀子嘴,豆腐心”,完全是为学生好,他们也不会领你的情,相反还会变法儿和你唱反调。

.我班蔡xx聪明,负责,敢管人,就是不会管自己。

在他担任副班长期间,要求同学课堂认真听讲,自己却常常注意力不集中,爱走神。

要交作业时,他总是交不上来,自己不是忘带就是没写起。

同学们微词颇多。

有时我确实当众批评过他,但收效甚微。

于是我改变了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可能去发现和捕捉他的闪光点。

在一周总结会上,我会夸他办事周到,工作能力强,鼓励他多为班级争光。

在班队活动课上,我则针对他和部分同学“责人严,待己宽”的弱点,说古论今,以真实的事例,激励学生改掉对自己放松要求的不良习惯,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这个方法比简单的说教,当众数落效果好多了。

“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锁的钥匙

“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锁的钥匙

“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锁的钥匙什么样的老师会让学生一辈子感激,一辈子难忘?不是那些以刺激学生脆弱的心灵来促使他们“觉悟”的老师,也不是那些动辄冷言讥讽,孤立学生,让他们早早体验“师心”冷暖的老师,更不是那些将分数凌驾于一切之上,将学生在化为几等的老师。

这样的老师在学生心里留下的只有恨,只有难以摆脱自卑的阴影,更可怕的是这种阴影将在学生的一生中如影随形,也许就因此他们不再自信,不再开朗,不再接受爱,也不再懂得付出爱。

因此我们要呼唤老师应是爱的使者,教育应是爱的奉献。

自古以来一切优秀的教师和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甘为人梯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仁者爱人”“诲人不倦”等格言,著名教师斯霞主张对学生施以“母爱”及国外某教育家甚至提出过“如果教师不热爱儿童,那就最好让他离开岗位”等,由此可见“爱”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是教育艺术的基础。

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在对学生的教学及常规管理中,常常会碰到这类问题:学生屡次犯错误,教师多次教育,学生仍没有改正的迹象,而且对老师的教育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这该怎么办?我就遇到了这个难题。

现在,这个问题基本上是解决了。

现将我的处理方法及心得写下来,以砖抛引玉。

开学初,学生因为有了一笔钱,于是就有A,B,C三个学生就窜到了一间学生寝室去赌博。

被管理老师清查出来,事后,因为我是才当的班主任,对新学校的管理细则没有底细,因此没有对违反纪律的学生作什么处理,但是我却是把此事记在了心里。

事隔一天,我去上班会课,发现有三个同学没到,就问班上其它同学,都说打牌被老师叫去了。

我到管理老师那儿一看,居然又是他们三个。

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把他们叫到办公室,问了几句,然后去上我的课,把他们摞在了办公室。

上完课后,我想:这种事情,应该通知学生家长到校配合进行学生教育,毕竟学校的教育力度有限。

当我通知完A,B同学的家长,准备通知C同学的家长时,却没有联系的电话。

爱心是打开孩子心结的金钥匙

爱心是打开孩子心结的金钥匙

爱心是打开孩子心结的金钥匙-家访随感最近一段时间的家访,对我触动最受的是: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结的金钥匙,张佳林是我们四(2)班的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最近一周总是让我觉得不对劲;课堂上没精打采,回答问题也没有往日的激情了,性格显得孤僻,不愿与同学们交流,独来独往,凭我多年班主任的直觉,该生肯定有什么心事,于是,我就三次找她谈话,可她总是闭口不讲,什么信息也得不到,我毅然决定家访。

她家离学校20余里,当我来到她家时,她唯一的奶奶接待了我们,老人眼泪朦胧,哭着向我诉说了一切情况,五年前儿子在外打工,由于好赌博,每年挣钱全输完了还欠债,儿媳妇就和他闹,打了一架后,儿媳妇一气之下跳了水坝里淹死了,儿子吓跑了至今不知去向,丢下四岁半的张佳林和我相依为命。

孙女很听话,一想到妈,个把星期就不好好吃饭,别人喊她也不在应声。

我一听很快就明白了,孩子想妈妈完全是需要爱,这让我很快深悟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有孩子像根草”的道理。

该生的心结就是需要妈妈的爱抚。

我也是一位母亲,何尝不懂孩子的心思呢?这个心结必需打开。

我和她奶奶推心置腹地进行了交流,准确地找到了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同时我也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向她奶奶做了反馈。

用三种方式让她得到了爱:一是帮助该生寻找爱。

我给她讲了一个故事,雷锋叔叔六岁时父母双亡,他跟奶奶过生活,他放弃了自卑,勤奋好学,长大后参军报国,一生为人民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成了全国人民世世代代学习的榜样。

那你说说雷锋叔叔是在谁也的爱抚下成长的?她很快说了“六叔奶奶”。

我随即主持她回答:你现在是在谁的爱抚下成长的呢?她很快说出了奶奶。

从而帮她寻找了爱,寻找了爱她的人和事,坚定了她的自信心。

二是让她充分地享受爱。

我在全班成立了爱心小组,开展了手拉手交朋友,手拉手比进步等活动,经常邀请她一起跳绳,一起踢毽子,一起讨论学习等,举行了一次故事会,将该生的情况编成了故事,同学们听了故事后很快地给她献学习用具等,我给她捐衣服,送学习用品等,一时间,爱的火焰在她心中逐渐燃烧起来。

“爱”——敞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爱”——敞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爱”——敞开学生心扉的钥匙爱是人们普遍需求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完美的教育,没有和谐的社会和平安校园。

如何关爱学生,沟通学生,使他们愿意亲近教师,相信家长,融入社会,是无数教育家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在多年的班主任教学中,我逐渐感悟到亲情教育的重要性,它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必备的素质。

一、教师的关爱是学生成长的情感基础我教过这样一名学生,智商较高,但成绩波动很大,平日寡言少语,和同学们的交往较差,上课的注意力非常不集中,在历届教学班中被公认“好牛不拉犁”的“问题孩子”。

我也没少批评他,但效果总是不佳。

正当我苦苦思索解决途径时,看到他的这样一篇日记“我恨我身边的所有人,恨我的父母,恨这个社会,我想把自己变成小鸟飞到森林中去寻找我的朋友,和大象,野兔玩……”我看到以后非常惊讶,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恨呢?这个孩子到底受到什么样的伤害?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太可怕了!为了找到根源,探索到他的内心世界,我制定了三步计划。

1.从家庭入手。

通过多次家访我了解到,该生的父母一直闹矛盾,关系紧张,“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

最近母亲又离家出走,父亲在家庭破裂、自己又下岗的双重压力下对孩子的管教不免粗暴一些,要么不管,要么棍棒相加。

孩子的奶奶年岁大、不识字,只知道一味的疼爱和流泪。

这样一边是色厉内荏的父亲,一边是疼爱有加的奶奶在“拉锯”。

孩子在这种不和谐的氛围下,思母之心愈加厉害,脾气越来越古怪,不良习气越来越多,不听话、嘴馋、懒惰、固执、孤僻。

针对这种病因,我及时开导家长,孩子的逆反心理很大程度是家庭矛盾引起的,孩子对母亲的思念是与生俱来的,作为父亲要理解,这种“恋母”情结可能被慈父的爱代替,也可能被激化,转化成寡言少语,封闭心扉,怨天尤人。

家长要进行角色互换,设身处地的想想孩子,要以“民主型、大朋友”的身份融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主动和孩子谈心、游玩,要形成可敬而不可畏的家长形象。

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爱的艺术山东省淄博市常家镇福彩希望小学/史美花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因此在小学里,班主任要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从多方面、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对学生真挚的、博大的爱,去培育学生健康成长。

一、爱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前提班主任对学生的热爱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教育好每一名学生的重要前提。

爱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班主任的基本要求,更是推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

爱学生愈深,教育学生的效果也就愈好。

1、爱而不宠。

对学生的爱,是指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状况等,而不是无纪律、无原则的溺爱和纵容。

自从我踏上讲台,就十分信奉这样一句话:“宁可让学生在不懂事的时候责怪我,而不要让学生懂事后责怪我。

”这就是在“严”的前提下的真正的爱。

学生毕竟是孩子,再优秀的学生不可能没有缺点、不犯错误。

因此,要对他们严格要求。

“严”并非苛刻、死板、固执己见,而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倾向进行正确、严格的教育和引导。

当班级出现不正常现象或学生违纪甚至多次违纪,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及时了解情况,分清对错和利害,然后发散思维,初步拟出几种教育措施,接着幻想一一实施,最后择优选择最为合理、恰当的措施。

2、爱不失衡。

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爱优生是人,爱差生是神”。

我们教师虽不是神,但应具有这样的胸怀和追求。

教育对象不可能素质能力都一样,同样来校接受教育,不应当受到歧视和忽略。

另外,“亲其师,则信其道。

”学生,哪怕是差生,让他们感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关心和平等对待,他们就会自然觉得你这位教师可亲可敬,进而相信你,听从你的教育。

如果说学生犯了错误,我们班主任心平气和的了解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恰当的处理,让学生心服口服,这样学生才不会因为班主任老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偏向哪一个,才会接受你的教育达到教育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心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初中教育教学小故事马卡连柯曾告诫每一个教育者:“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工作实践表明:爱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用慈母般的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田,才能培育学生茁壮成长。

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著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

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爱奉献给全体学生。

作为初中的班主任,尤其要拥有一颗仁爱之心,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树立信心,努力学习。

下面叙说我作为班主任与一个学生之间所发生的故事,感受爱心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袁观是一个农村的孩子,父亲年老力衰,母亲身体残疾,生活十分贫困。

正因为这样,他的性格内向,平时都不爱与同学交往,很少说话,上课从不发言,偶尔被点到名时,也是脸胀得通红半天憋不出一句话。

正因为这样,他的学业成绩很不理想,同学们看不起他,更不愿与他交往,自然,他也就更加孤僻,沉默寡言了。

他的成绩也越来越差,进入初三时已跌到了班级的最后,几乎没有一门功课及格。

他已经变得上课不敢抬头,走路不敢抬头了,原先仅有的一点童稚的微笑也从他的脸上消失了,剩下的只是满脸的木讷。

随后,他不交作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即便是交了作业,也是写得非常潦草。

科任老师跟我反映他的学习情况,都认为他已是无药可救了,作为他的班主任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怎么办呢?连我也放弃他吗?如果那样,他真的没有希望了,不久他就一定会辍学,不行,无论如何我得帮他。

怎么帮呢?
为了帮助他摆脱困境,同时又照顾他的自尊,我开始不动声色地实施起自己的计划。

我把他的座位往前调了几桌,又把班上上进心强、成绩优异且待人热心的一位学生安排跟他同桌,暗中拜托那位学生帮助他,上课及时提醒他集中注意力,他上课听不懂的知识,下课后耐心给他讲解,平时多和他交流,及时了解他的思想动向。

刚开始,他的表现确实有些起色,上课趴在课桌上的现象少了,一些较简单的习题能完成了,课间也能看到他与同学交流了。

我心中大喜,趁机叫
他到办公室,与他进行了一次交谈。

我从其他老师对他近段时间的进步表现的肯定和称赞说起,鼓励他继续努力,只要信心不倒,只要肯下苦功,学习肯定会进步。

当时他的脸上又现出了久违的微笑。

我以为他的问题解决了,可好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很久。

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他又打不起精神了,上课又开始趴在桌上,有时还睡着了。

缺交作业的现象又严重起来,任课老师一讲到他就直摇头,都认为他是无法毕业了,毕业考试合格率100%肯定是不可能了,肯定要被他拖下来。

他的同桌也有意见了,经常跟我“告状”,他又不听课了,他总想抄作业,耐心给他讲习题,他还有意见甚至还发脾气,同桌不愿跟他坐了。

离中考只有两个多月了,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放弃,他真的没有希望了。

我现在已不仅仅是关心他的成绩,我更关心的是他的身心能否健康发展,他是否还能有竞争、拼搏的信心和勇气,而这些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他还要生存,前面还会有更激烈的竞争在等着他,如果,他从此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那今后的路他该怎样走!我告诉自己,现在只有我能帮助他,我必须帮助他!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相信他的再一次变化也一定事出有因。

看来,要帮助他,还得找到让他变化的根源。

这次,我没有让他到喧闹的办公室,而是和他来到了校园内最清净的地方,和他做了一次长谈。

这次,他对我说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

他说近来来自家庭和学习的压力太大了。

家里,父亲为了抚养他们兄弟俩,虽然起早贪黑,还是挣不到足以维持他们生活的费用,他的弟弟一点儿也不听话,整天往外跑,生活的压力使得他妈妈的脾气变得很大,而家里只有他能做出气筒,作为长子,他很想为父母分担生活的重担,可他什么也做不了。

在学校,他的学习很差,因为基础不好,现在到了总复习,他什么也听不懂,他很努力地学习,可自己再怎么努力,成绩也还是没有提高,他已经觉得自己是毕不了业了。

所以,他的心情很不好,他已经没有信心再读下去了,他想辍学算了。

他把头埋得很底,但我还是听到了他啜泣的声音,他哭了。

面对如此柔弱、无助的孩子,作为班主任,我感觉到了内心的疼痛,他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而他现在这个样子,还能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吗?我感觉到自己担子的沉重。

等他讲述完后,我也真诚地提出了想帮助他的愿望。

我从他的个人前途、他对家庭的责任说起,给他举了一些与困难作斗争的典型事例,劝他鼓起勇
气,学习对他来说是很重要的,但学习也并不是唯一的出路,除了学习,其它的事他都能做得很好,关键是要对自己有信心,要相信自己,努力了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搞好学习,挑战中考,这不仅是能不能毕业,能不能考上高中的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今后有没有信心去挑战困难,直接影响到今后的生活态度,在这人生的关键时刻,千万不能气馁,无论如何都应再拼搏一下。

我对他说,学习上的困难,只要他自己愿意去解决,老师和同学都会尽全力帮助他。

生活上的困难,老师也会尽力帮助。

他答应了我,他再试一试。

把他送回教室后,我又开始计划下一步。

与他家长联系,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建议他的家长在他中考冲刺的关键时刻多关心他的学习、生活,多鼓励他,尽量不要跟他抱怨生活的压力,给他提供一个比较安静适合学习的家庭环境;向学校申请,考虑他的家庭困难情况,适当给他一些生活补助,得到了学校的支持;跟科任老师商量,量体裁衣,单独给他制订一个辅导计划;找班干部开会,在班上成立一个帮扶团体,及时帮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及时了解他的思想变化。

一切工作就绪,我开始等候他的进步。

确实,情况马上有了变化。

他一下子成了大忙人。

上课忙于听课、做笔记,以前的懒洋洋不见了;下课忙着穿梭于各办公室,只要有机会,他就向老师请教,有时候为了弄懂一个问题,他要反复跑上好几次办公室。

科任老师跟我说,他毕业有希望了。

他的每一点变化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我总及时对他的进步进行肯定,及时传达老师对他的表扬,鼓励他继续努力。

一个月后,他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

在一次模拟考试中,他只有两门功课不及格了。

更重要的是,以前他从不敢开口的英语现在他敢说上几句了,也敢上讲台演练数学题了,他的眼神不再飘忽,他的脸上有了自信的微笑。

尝到了甜头,他更加努力了,学习更加认真了。

科任老师们谈论最多的是他,都佩服他的勤奋、肯钻,都说他毕业毫无问题了。

作为他的班主任,我当然更加开心了。

毕业考和中考试终于来临了,临进考场前,我问他准备好了吗,他自信的点了点头。

考试结束了,到成绩出来了,他不仅顺利毕业了,还获得了全“C+”,上了高中录取的分数线。

看到成绩,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对着我会心地笑了。

我向他祝贺,并问他,除了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外,还有什么收获。

他说,他发现自己也能把事情做好,以后他会更努力、更认真地去做好其他的事,他对自己有
信心了。

我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我真为他高兴。

这段时间的磨练,培养了他做事认真的态度,增强了他的自信心,相信认真和自信将给他带来一生的好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正在塑造着国家的明天栋梁,我们肩负着神圣的使命。

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丰富的知识修养之外,还必须具备巧妙灵活的教育艺术、超乎寻常的爱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拿到打开学生情感闸门“金钥匙”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