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评定实验报告
粮食感官检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感官检验的方法,对粮食的外观、气味、口感等方面进行评估,以了解感官检验在粮食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掌握感官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对粮食品质的判断能力。
二、实验原理感官检验是凭借人体各种感觉器官(眼、耳、鼻、口、手)对粮食产生的客观感觉,根据质量标准和以往实践经验直接鉴定粮食品质的方法。
感官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气味、口感三个方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综合评价,可以判断粮食的品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小麦样品:早籼稻、晚籼稻、粳稻、粳糯稻、籼糯稻等。
2. 大豆样品:大豆、黑豆、绿豆等。
3. 玉米样品:黄玉米、白玉米、糯玉米等。
仪器:1. 天平2. 粮食感官检验室3. 标准比色板4. 感官评价表格四、实验步骤1. 外观检验:- 观察粮食的颜色、光泽、形状、大小、完整度等特征。
- 使用标准比色板对粮食的颜色进行对比,判断颜色是否符合标准。
- 将粮食样品按照外观特征进行分类。
2. 气味检验:- 将粮食样品放置在鼻下,轻轻嗅闻,判断气味的强度、类型和特征。
- 将粮食样品加热,观察是否有异味产生。
3. 口感检验:- 将少量粮食放入口中,咀嚼后,判断口感的软硬、粗糙度、滋味等特征。
- 对粮食的滋味进行描述,如甜、酸、苦、咸等。
4. 综合评价:- 根据外观、气味、口感三方面的检验结果,对粮食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
- 填写感官评价表格,记录检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检验结果:- 早籼稻、晚籼稻外观呈白色或淡黄色,光泽较好,形状饱满,大小均匀,完整度较高。
- 粳稻外观呈白色或淡黄色,光泽较好,形状饱满,大小均匀,完整度较高。
- 粳糯稻外观呈白色或淡黄色,光泽较好,形状饱满,大小均匀,完整度较高。
- 稻谷样品外观符合国家标准。
2. 气味检验结果:- 早籼稻、晚籼稻、粳稻、粳糯稻等样品气味正常,无异味。
- 大豆样品气味正常,无异味。
- 玉米样品气味正常,无异味。
果汁感官评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感官评定方法,对市售几种常见果汁的品质进行评价,了解消费者对不同果汁的感官偏好,以及果汁的品质特征对其感官评价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1. 实验样品:市售苹果汁、橙汁、葡萄汁、芒果汁各100ml。
2. 实验设备:透明玻璃杯、一次性纸杯、温度计、秒表、评分表。
3. 实验试剂:无。
三、实验方法1. 感官评定方法:采用三点检验法、九点检验法、定向成对检验法。
2. 三点检验法:将四种果汁分别装入四个透明玻璃杯中,随机编号。
每位评价员分别品尝四个样品,判断每个样品是哪一种果汁。
3. 九点检验法:将四种果汁分别装入四个透明玻璃杯中,随机编号。
每位评价员对每个样品的色泽、香气、口感、甜度、酸度、口感持久性等方面进行评分,评分标准为1-9分,1分为最差,9分为最佳。
4. 定向成对检验法:将四种果汁两两配对,随机编号。
每位评价员分别品尝两杯样品,判断哪一杯样品更优。
四、实验步骤1. 将四种果汁分别装入四个透明玻璃杯中,随机编号。
2. 邀请10名评价员进行感官评定,每位评价员先进行三点检验,然后进行九点检验,最后进行定向成对检验。
3. 收集每位评价员的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三点检验结果:在三点检验中,评价员对四种果汁的识别率较高,其中苹果汁识别率最高,橙汁识别率最低。
2. 九点检验结果:在九点检验中,评价员对四种果汁的色泽、香气、口感、甜度、酸度、口感持久性等方面进行了评分。
结果显示,苹果汁在色泽、香气、口感持久性方面得分较高,橙汁在甜度、酸度方面得分较高。
3. 定向成对检验结果:在定向成对检验中,评价员对四种果汁的偏好程度较高。
其中,苹果汁和橙汁的偏好程度较高,葡萄汁和芒果汁的偏好程度较低。
六、结论1. 消费者对果汁的感官评价受色泽、香气、口感、甜度、酸度、口感持久性等因素的影响。
2. 苹果汁在色泽、香气、口感持久性方面具有优势,橙汁在甜度、酸度方面具有优势。
蛋挞的感官品评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蛋挞作为一种流行的甜点,深受人们喜爱。
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使其成为烘焙艺术中的重要代表。
为了更好地了解蛋挞的感官特性,本实验通过对不同品牌、不同口味蛋挞的感官品评,分析其口感、香气、外观等方面的差异,为消费者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品牌、不同口味蛋挞的感官特性。
2. 分析蛋挞口感、香气、外观等方面的差异。
3. 为消费者提供选购蛋挞的参考。
三、实验材料1. 实验样品:选取市售的多个品牌、多种口味的蛋挞。
2. 感官品评工具:味蕾、嗅觉、视觉、触觉。
3. 评分标准:根据口感、香气、外观等方面进行评分。
四、实验方法1. 实验样品准备:将不同品牌、不同口味的蛋挞分别包装,确保样本之间的独立性。
2. 感官品评:邀请10位志愿者参与感官品评,每位志愿者对每个样本进行评分。
3. 评分标准:口感(1-5分)、香气(1-5分)、外观(1-5分),总分10分。
4. 数据统计: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每个样本的平均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口感评分分析通过对口感评分的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品牌、不同口味的蛋挞在口感上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酥皮蛋挞的平均分最高,口感酥脆;而流心蛋挞的平均分最低,口感较为绵软。
分析原因如下:(1)酥皮蛋挞:采用高温烘烤,使得挞皮酥脆可口。
(2)流心蛋挞:采用低温烘烤,使得蛋液更加浓稠,口感绵软。
2. 香气评分分析香气评分结果显示,不同品牌、不同口味的蛋挞在香气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草莓口味的蛋挞香气评分最高,其次是芒果口味的蛋挞。
分析原因如下:(1)草莓口味的蛋挞:采用新鲜草莓制作,香气浓郁。
(2)芒果口味的蛋挞:采用新鲜芒果制作,香气诱人。
3. 外观评分分析外观评分结果显示,不同品牌、不同口味的蛋挞在外观上存在一定差异。
其中,巧克力口味的蛋挞外观评分最高,其次是原味蛋挞。
分析原因如下:(1)巧克力口味的蛋挞:表面撒有巧克力碎片,外观诱人。
(2)原味蛋挞:表面光滑,色泽均匀。
咖啡感官品评实验报告

咖啡感官品评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评估咖啡在不同条件下的感官品质,并探讨各个因素对咖啡口感的影响。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 咖啡豆:选择两种不同产地的咖啡豆,进行对比评价。
- 咖啡磨豆机:用于磨碎咖啡豆。
- 咖啡机:用于冲泡咖啡。
- 水壶:用于加热水。
- 杯子:用于盛装咖啡。
- 餐巾纸:用于清洁杯子和咖啡机。
2. 实验步骤:a. 磨豆:将两种咖啡豆分别放入磨豆机中进行磨碎。
每组磨豆量为10克。
b. 冲泡:将磨碎的咖啡豆放入咖啡机过滤器中,加入适量热水进行冲泡。
控制冲泡时间为3分钟。
c. 品尝:将冲泡好的咖啡倒入杯中,用鼻子和舌头感受咖啡的香气和口感。
评估咖啡的酸度、甜度、苦度、口感、香气等参数。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评估,得出以下结果:1. 不同产地的咖啡豆:A产地的咖啡豆酸度较高,口感饱满,香气浓郁;B产地的咖啡豆酸度较低,口感柔和,香气较淡。
2. 不同磨豆程度:过细的磨豆会导致咖啡过度提取,口感苦涩;过粗的磨豆会导致咖啡提取不充分,口感平淡。
3. 不同冲泡时间:冲泡时间过短会导致咖啡提取不充分,口感平淡;冲泡时间过长会导致咖啡过度提取,口感苦涩。
4. 不同水温:水温过高会导致咖啡过度提取,口感苦涩;水温过低会导致咖啡提取不充分,口感平淡。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 咖啡的产地对口感有较大影响,不同产地咖啡具有不同的酸度和香气特点,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咖啡豆。
2. 磨豆程度的不同会影响咖啡的口感,过细或过粗的磨豆都会导致口感不佳,适度磨豆是保证咖啡口感的关键。
3. 冲泡时间和水温的控制是确保咖啡口感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冲泡时间和水温可以使咖啡提取充分,味道均衡。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对咖啡的感官评价,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咖啡口感的影响。
咖啡的产地、磨豆程度、冲泡时间和水温都会对咖啡口感产生影响。
合理选择咖啡豆、控制磨豆程度、冲泡时间和水温对于获得高品质的咖啡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感官鉴别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感官评定的方法,探究食品的感官特性,包括外观、气味、滋味、质地等方面,以了解不同食品的基本感官特征,并掌握食品感官鉴别的常用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材料:- 牛奶(不同品牌)- 酸奶(不同品牌)- 牛奶巧克力(不同品牌)- 干红葡萄酒(不同品牌)- 爆米花(不同品牌)- 巧克力饼干- 白色草饼2. 设备:- 电子天平- 温度计- 感官评价室- 试管- 滤纸三、实验方法1. 外观评价:- 观察食品的颜色、形状、大小、光泽度等特征。
2. 气味评价:- 通过嗅觉评价食品的香气、异味等。
3. 滋味评价:- 品尝食品的酸、甜、苦、咸等基本味觉,以及口感、层次感等。
4. 质地评价:- 观察食品的硬度、弹性、粘度等质地特征。
5. 感官评定方法:- 三点检验法:将三个样品同时呈现给评价员,要求评价员区分出有差异的样品。
- 排序检验法:将多个样品按照喜爱程度进行排序。
- A非A检验:将两个样品分别命名为A和B,要求评价员判断哪个样品更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牛奶感官评价:- 不同品牌的牛奶在色泽、香气、滋味、质地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 通过三点检验法,发现伊利与蒙牛牌牛奶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aka与蒙牛牌牛奶以及aka与牧牌牛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2. 酸奶感官评价:- 达能、华农和香满楼牌酸奶在消费者喜爱排序上没有差异;达能、光明和卡士牌酸奶在消费者喜爱排序上也没有差异。
3. 牛奶巧克力感官评价:- 明治、斯格登及瑞特斯波德这三个品牌的牛奶巧克力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4. 干红葡萄酒感官评价:- 木桐和瑞丽牌葡萄酒没有显著性的差异;木桐和长城牌葡萄酒也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5. 爆米花感官评价:- 遵义不丢手爆米花口感酥松、香脆,而周包谷口感较硬,甜味较淡。
6. 巧克力饼干感官评价:- 巧克力饼干口感丰富,香气浓郁,夹心滑软,口感层次分明。
7. 白色草饼感官评价:- 白色草饼口感软绵,香气清香,夹层红糖味道浓郁。
感官检验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感官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食品感官检验的操作技能。
3. 提高对食品品质的感官评价能力。
二、实验原理感官检验法是利用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对食品的外观、色泽、气味、滋味、质地等方面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直观等特点,是食品质量检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不同品种、不同品质的茶叶、水果、蔬菜、肉类等食品样品。
2. 实验仪器:感官检验室、标准光源、温度计、嗅觉检验器、味觉检验器、触觉检验器等。
四、实验步骤1. 视觉检验(1)观察样品的外观、色泽、形态、大小、完整性等。
(2)将样品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判断其品质。
(3)记录观察结果。
2. 嗅觉检验(1)取少量样品,轻轻摇晃,使香气充分释放。
(2)用鼻子轻轻嗅闻,注意香气、气味、异味等。
(3)将样品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判断其品质。
(4)记录观察结果。
3. 味觉检验(1)取少量样品,用舌尖轻轻品尝,注意滋味、口感、酸碱度等。
(2)将样品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判断其品质。
(3)记录观察结果。
4. 触觉检验(1)用手轻轻触摸样品,注意质地、弹性、硬度等。
(2)将样品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判断其品质。
(3)记录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视觉检验:样品外观、色泽、形态、大小、完整性等方面与标准样品基本一致,符合标准要求。
2. 嗅觉检验:样品香气浓郁,无明显异味,符合标准要求。
3. 味觉检验:样品滋味纯正,口感适中,符合标准要求。
4. 触觉检验:样品质地细腻,弹性好,符合标准要求。
六、实验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感官检验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食品品质评价方法。
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器官对食品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地判断食品的品质。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感官检验时,要保持环境安静、光线充足,避免外界干扰。
2. 在进行嗅觉检验时,要避免浓烈气味的干扰,如烟、酒等。
感官检验的实验报告

感官检验的实验报告引言感官检验是一种通过观察、嗅闻、品尝等方式来评估和检测产品质量的方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感官检验对不同品牌咖啡的香气、味道和口感进行评价,从而比较它们的质量差异。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我们选择了三种不同品牌的咖啡作为实验材料:A品牌、B品牌和C品牌。
每种咖啡样品准备5杯,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验过程1. 将每杯咖啡样品分别倒入标有编号的杯子中,并随机排列。
2. 实验员按照编号依次嗅闻、品尝和评价每杯咖啡样品。
对于每个感官指标(香气、味道和口感),使用10分制进行评分。
10分表示非常好,1分表示非常差。
3. 记录每个样品的评分结果。
3. 统计分析对每个品牌的咖啡样品的香气、味道和口感评分进行均值计算,并绘制柱状图,以便比较不同品牌咖啡的质量。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品牌香气评分味道评分口感评分:: :: :: ::A品牌8 9 7B品牌7 6 8C品牌9 7 9根据上表可见,A品牌的咖啡在香气和味道方面都表现出色,而C品牌的咖啡在口感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B品牌的咖啡在三个指标上评分都处于中等水平。
结论基于本次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A品牌的咖啡在香气和味道方面表现出色,是我们最推荐的品牌。
2. C品牌的咖啡在口感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对于喜欢口感浓郁的人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
3. B品牌的咖啡在这次实验中评分较低,可能不适合对咖啡有较高要求的人群。
总的来说,感官检验的实验结果直观地展示了不同品牌咖啡的质量差异。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做出理性的选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实验结果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消费者还是应该在购买咖啡前尽可能多地尝试和比较不同品牌,以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咖啡。
参考文献暂无致谢感谢实验人员的辛勤工作和付出。
感谢参与本次实验的同学们提供的评价和支持。
(字数:533)。
红酒感官评定实验报告

红酒感官评定实验报告实验介绍本实验旨在通过感官评定的方法,对不同品牌和产地的红酒进行评估,及客观地分析它们的香气、味道和色泽等方面的差异。
实验采用盲测的方式,以避免因主观因素对评定结果的影响。
实验设计实验样品本实验选择了3个不同品牌和产地的红酒样品,分别标记为A、B、C。
实验过程1. 将A、B、C三个酒样倒入无标识的玻璃杯中,并用特殊的纸盖住酒杯,以防止参与者直接看到酒的颜色。
2. 将所有参与者分成小组,并派发评定表、饮水和面包,以清洁口腔并缓解口味疲劳。
3. 依次给每个参与者递上酒杯,他们用鼻子嗅闻酒杯里的香气,并在评定表上记录他们的感受,并给出一个相应的描述,如果香、木香等。
4. 参与者尝试酒杯中的酒液,并在评定表上记录他们的味觉感受,如酸度、单宁度、酒体,口感等。
5. 参与者观察酒液的颜色和透明度,并结合之前的评价填写在评定表上。
6. 在所有评定完成后,收集并分析评定表的结果。
实验结果香气评定参与者对三种红酒的香气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相应的描述。
结果显示,红酒A被普遍认为具有浓郁的果香,带有一定的甜味;红酒B被认为有明显的木香,同时还带有某种特殊的香料味;红酒C则被评价为相对清淡的香气。
味道评定参与者对红酒的味道进行了评定,包括酸度、单宁度、酒体和口感等方面。
结果显示,红酒A被认为具有较高的酸度和单宁度,同时也有较浓的酒体;红酒B 被评价为酸度适中,单宁度稍低,酒体较为丰满;红酒C则被认为酸度和单宁度相对较低,口感相对轻盈。
色泽评定参与者对红酒的色泽进行了评定,包括颜色的深浅和透明度。
结果显示,红酒A 的颜色较为深沉,透明度较低;红酒B的颜色较为明亮,透明度较高;红酒C 的颜色属于中等深浅,透明度较高。
结论通过对红酒的感官评定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品牌和产地的红酒在香气、味道和色泽上存在明显差异。
2. 红酒A具有浓郁的果香和较高的酸度、单宁度,带有一定的甜味;红酒B具有明显的木香和较丰满的口感;红酒C则较为清淡、口感轻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农业大学综合性实验报告实验内容:食品感官评定系列试验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所属课程名称:食品感官评定学院:食品学院班级:12食品科学与工程3班姓名:学号:201230600311指导老师:吴青2014年11月16日摘要:本实验由5个小实验组成,实验1得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的群体察觉阀分别为0.075g/L,4.0g/L,0.0035g/L,0.8g/L,群体识别阀分别为0.175g/,7.0g/L,0.005g/L,1.20g/L;人们普遍对酸和咸较为敏感,甜和苦次之。
实验2用3点检验法得伊利与蒙牛牌牛奶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aka与蒙牛牌牛奶以及aka与牧牌牛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3用排序检验法显示出达能,华农和香满楼牌酸奶在消费者喜爱排序上没有差异;达能,光明和卡士牌酸奶在消费者喜爱排序上也没有差异。
实验4又F检验得明治,斯格登及瑞特斯波德这三个品牌的牛奶巧克力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实验5由t检验得木桐和瑞丽牌葡萄酒没有显著性的差异;木桐和长城牌葡萄酒也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关键词:味觉敏感度,阀值,3点检验法,牛奶,排序检验法,酸奶,牛奶巧克力,消费者检验,干红葡萄酒,定量描述分析正文:1. 前言:现代感官评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食品、机械、电子、纺织、印刷、化工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肉的色泽、香味、酒的勾兑到评价、彩电的色彩、电风扇的噪音、布的手感等。
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首推食品行业,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食品感官评定日益引起食品界人士的重视。
食品感官评定主要应用于新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市场调查,确定生产规范,原辅料和半成品的质量管理和商标和包装设计。
食品感官评定常用的方法有区别检验,描述分析和偏好型检验。
其中区别检验又分为成对比较检验法,成对比较检验法和三角检验法等,而常用描述分析方法有风味剖面法,质构剖面法和定量描述分析。
2. 材料与方法2.1味觉敏感度实验2.1.1实验目的(1)检验感官评价员的察觉阀,识别阀以判断他们的味觉灵敏度。
(2)检验评价员对四种基本味道的识别能力。
2.1.2实验步骤(1)味觉灵敏度测试评价员从左到右品尝代表四种基本味溶液(四排),强溶液含在口中停留一段时间,活动口腔,使试液充分接触整个舌头,仔细辨别味道,然后吐去试液。
每次品尝后,用清水漱口,如果是在品尝另一种味液,需等待1min,再品尝。
将编号及味觉结果记录与表1-1:若未品尝出味道,用“”表示;若品尝出游味道或不同于水,用“Ο”表示(此时即为察觉阀);若识别出是某种味道(酸,甜,苦,咸中的一种),用“ΟΟ”表示(此时即为识别阀);随识别程度递增,增加Ο数。
表1四种基本味阀值的测试记录(2)味觉识别能力测试请从左至右品尝9杯溶液,这里面包含四种基本味和水,将编码与味觉识别结果记录与表1-2。
表2 四种基本味道识别能力的测定记录表序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试样编号味觉识别结果(3)结果分析①以超过50%人数的结果为人群平均察觉阀和识别阀,比较自己与群体的差别。
②了解自己对四种基本味的识别能力,计算对四种味的识别正确率。
2.2 3点检验法评定两种品牌纯牛奶的风味是否有不同评定样品;超高温杀菌纯牛奶检验开始前请用清水漱口。
你将收到3个编号的样品,请将样品的偏好按呈送顺序从左至右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这3个样品中有两个是相同的,另一个是不同的。
请从左至右品尝各样品,圈出这一不同样品的代码。
在两样品品尝之间用清水漱口。
__ __ _2.3 排序检验法评定3种不同品牌酸奶的喜爱顺序试验产品:原味酸奶将你收到的样品编码写在样品栏的划线上。
如果你需要可以再检验的任何时候再次漱口。
请按给出的顺序从左至右品尝3个样品。
你可以再次品尝样品。
请按从不喜欢到喜欢的顺序对样品进行排序,将样品编码写在下面的横线: __ __ _2.4 三种品牌牛奶巧克力的消费者检验试验产品:牛奶巧克力你将先后收到3个样品,将样品的编码填于下表中。
请用9点快感标度对样品进行接受性评价,在对应的评价类项的方格中打“√”。
表3消费者接受性检验实验记录表2.5 两种品牌干红葡萄酒的定量描述分析试验产品:干红葡萄酒你将收到2个干红葡萄酒样品,从左至右品尝样品,用所给的线性尺度对葡萄酒的各个感官属性进行标度,将你所感知到的强度在线性尺度上做标记,不同样品用不同标记,如用“*”和“-”,最后将每个样品的标记点相连。
持酒杯的方法:手拿杯茎2.5.1 眼睛观察:颜色渐变程度,澄清度,光泽度和挂壁程度(1)颜色渐变程度:从将酒杯想你反方向倾斜45度观察,越优质的酒颜色会向边缘逐渐变淡;(2)挂壁程度:将酒在杯中打旋,观察杯壁上酒的挂壁程度,挂壁程度越大,说明酒体越丰满。
2.5.2 鼻闻感知:果香和酒香:将葡萄酒在杯中打旋,然后将酒杯(以45度角)置于鼻孔下方(可将鼻伸进酒杯里面一点),用力吸气,嗅闻果香和酒香,越浓郁,得分越高。
2.5.3 嘴巴品尝:酒体丰满程度,酒体圆滑,口感协调,后味绵延程度喝入一口,将酒在口中铺展,并停留10秒左右,在此期间还可微微开嘴,吸入一些空气。
酒体丰满是指:醇厚,圆满,立体结构感强,对应差的酒是单薄,轻质,味淡;口感圆滑是指:质地细腻;口感协调是指:口感柔和,匀称,协调,让人感到愉快;后味绵延是指:酒体离开口腔后仍感到它的存在。
3.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3.1味觉敏感度实验(1)味觉灵敏度测试表4对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觉的觉察阈和识别阈测试的人数统计由上表得酸、甜、苦、咸的群体察觉阀分别为0.075g/L,4.0g/L,0.0035g/L,0.8g/L,群体识别阀分别为0.175g/,7.0g/L,0.005g/L,1.20g/L。
实验时我对酸、甜、苦、咸的察觉阀分别为0.075g/L,4.0g/L,0.0035g/L,0.8g/L,识别阀分别为0.125g/L,4.0g/L,0.0045g/L,0.8g/L。
由此可得我对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觉的觉察阈与群体察觉阀一致,而识别阀则均比群体识别阀高。
(2)味觉识别能力测试实验的10个样品中除了编号999的苦味样品没有识别出来外,其它的都识别正确,正确率为90%,说明我的味觉识别能力比较好。
3.2 3点检验法评定两种品牌纯牛奶的风味是否有不同表5评价伊利与蒙牛牌牛奶总人数正确(人) 错误(人) 总人数12级7 711级13 16合计20 23 43 评价aka与蒙牛牌牛奶总数正确(人) 错误(人)12级9 811级15 14合计24 22 46评价aka与牧牌牛奶总数正确(人) 错误(人)12级 4 611级18 9合计22 15 37评价伊利与蒙牛牌牛奶总人数为43人,其中正确的有20人,查阅Roessler 表中3点检验一栏,发现43名评价员在5%的概率下表中的值是21,因为20比21小,因此,评价员不能鉴别样品间的差异。
评价aka与蒙牛牌牛奶总人数为46人,其中正确的有24人,查阅Roessler表中3点检验一栏,发现46名评价员在5%的概率下表中的值是22,由于24大于22,因此,评价员能鉴别样品间的差异。
评价aka与牧牌牛奶总人数为37人,其中正确的有22人,查阅Roessler表中3点检验一栏,发现37名评价员在5%的概率下表中的值是19,由于22大于19,因此,评价员能鉴别样品间的差异。
3.3 排序检验法评定3种不同品牌酸奶的喜爱顺序表6不同品牌酸奶的喜好排序人数统计以“1”代表“喜欢”,“2”代表“一般”,“3”代表“不喜欢”,则以上的两组酸奶的排序总和分别为:表7查阅Basker修改表中对应的评价员数(54)和排列的样品数(3),得α< 0.05时的最小临界值为24.6 。
比较计算差值与临界值的大小:达能华农= 20< 24.6,达能香满楼= 24< 24.6,华农香满楼=4<24.6由此说明这三个品牌的酸奶在喜爱排序上没有差异,但是香满楼的排序和更小,说明它比达能和华农酸奶更受消费者喜欢。
表8查阅Basker修改表中对应的评价员数(70)和排列的样品数(3),得α< 0.05时的最小临界值为247.7 。
比较计算差值与临界值的大小:达能光明= 10< 27.7,卡士光明= 19< 27.7,卡士达能=9<27.7由此说明这三个品牌的酸奶在喜爱排序上没有差异,但是光明酸奶的排序和更小,说明它比达能和卡士更受消费者喜欢。
3.4 三种品牌牛奶巧克力的消费者检验表9以上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结果如下:每栏总和:Ta=849,Tb=795,Tc=824;全部总和T=2468,N=381T2/N=(2468)2/381=15986.94,=16732SS总和=T2/N=1673215986.94=745.06SS处理间=(Ta2+ Tb2+ Tc2)/n T2/N =(8492+7952+8242)/12715986.94=11.50表10查阅F分布表:F临界值=2.97(自由度为2、379,概率水平为0.05 ),由于F值小于临界值,说明这三个品牌的牛奶巧克力的接受度没有差异,其中三种巧克力评分的平均值都不超过7,则它们都不受到消费者的接受,相对来说,明治巧克力更被消费者接受。
3.5 两种品牌干红葡萄酒的定量描述分析透明度:计算t值得:D之和=-8,D的平均值=-0.154,D2之和=196D的标准偏差==1.954t= =0.563查 t 分得在自由度为51,α为0.05的情况下 t 临界值(双侧)=2.009 由于计算 t 的绝对值小于临界值,即两种葡萄酒在透明度上无差别。
果香计算t值得:D之和=17,D的平均值0.327,D2之和=303D的标准偏差==2.415t= =0.970查 t 分得在自由度为51,α为0.05的情况下 t 临界值(双侧)=2.009 由于计算 t 的绝对值小于临界值,即两种葡萄酒在果香上无差别。
两个产品总体:计算t值得:D之和=56,D的平均值=1.077,D2之和=14096D的标准偏差==16.59t= =0.464查 t 分得在自由度为51,α为0.05的情况下 t 临界值(双侧)=2.009 由于计算 t 的绝对值小于临界值,即两种葡萄酒总体上无差别。
澄清度:计算t值得:D之和=27,D的平均值=0.491,D2之和=379D的标准偏差==2.602t= =1.387查 t 分得在自由度为54,α为0.05的情况下 t 临界值(双侧)=2.009 由于计算 t 的绝对值小于临界值,即两种葡萄酒在澄清度上无差别。
挂壁程度:计算t值得:D之和=-14,D的平均值=-0.255,D2之和=430D的标准偏差==2.810t= =-0.667查 t 分得在自由度为54,α为0.05的情况下 t 临界值(双侧)=2.009 由于计算 t 的绝对值小于临界值,即两种葡萄酒在挂壁程度上无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