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心电图机类产品工厂检查作业指导书
心电图作业指导书

心电图作业指导书一、任务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心电图作业的详细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完成心电图的分析和解读。
二、任务要求学生需要根据提供的心电图样本,进行以下操作:1. 对心电图进行测量和标记,包括心率、P波、PR间期、QRS波群、ST段、T波等参数的测量;2. 分析心电图的基本特征,包括心律、心电轴、心室肥厚、心房扩大等;3. 判断心电图的异常情况,如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心肌缺血等;4. 提出对心电图异常情况的可能诊断和建议。
三、操作步骤1. 首先,观察心电图的整体形态,包括纸速、增益、导联等设置是否正确,并记录在案;2. 然后,对心率进行测量,可以选择任意一个R波起始点开始,计算出60个R波之间的时间间隔,并根据公式转换为心率值;3. 接下来,测量P波的振幅和宽度,记录在案,并观察P波的形态是否正常;4. 然后,测量PR间期的长度,即P波起始点到QRS波群起始点的时间间隔;5. 继续,测量QRS波群的时间间隔和振幅,记录在案,并观察QRS波群的形态是否正常;6. 接着,测量ST段的水平和T波的振幅,记录在案,并观察ST段和T波的形态是否正常;7. 最后,根据测量结果和观察到的心电图特征,判断心电图的异常情况,并提出可能的诊断和建议。
四、数据分析与解读1. 根据测量的心率值,可以判断心律的正常与否。
正常成年人的心率范围一般在60-100次/分钟之间,超过或低于该范围可能表明心律异常;2. 根据心电轴的测量结果,可以判断心室肥厚和心房扩大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心电轴应该在-30°至+90°之间,超过或低于该范围可能表明心室肥厚或心房扩大;3. 根据测量的QRS波群的形态和时间间隔,可以判断传导阻滞的情况。
传导阻滞一般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具体判断需要结合其他心电图特征;4. 根据测量的ST段和T波的形态和振幅,可以判断心肌缺血的情况。
ST段的抬高或压低以及T波的倒置可能表明心肌缺血。
心电图作业指导书

心电图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用来记录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的电信号变化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
心电图作业是医学生或者相关专业学生在学习心电图诊断时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完成心电图作业,学生可以提高对心电图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任务目标本次心电图作业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能够正确识别和解读常见的心电图波形和特征,对常见的心律失常进行初步判断,并能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三、任务要求1.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心电图的定义和作用- 心脏的电活动过程- 心电图的波形和特征2.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心电图的导联和放置方法- 心电图的测量步骤和注意事项3.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 正常心电图的识别和特征- 常见心律失常的识别和特征- 心电图异常的处理建议四、任务步骤1. 学习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阅读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了解心电图的定义、作用以及心脏的电活动过程。
- 学习各种心电图波形和特征的含义,如P波、QRS波群、T波等。
2. 学习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了解心电图的导联种类和放置方法,如标准导联、胸导联等。
- 学习心电图的测量步骤和注意事项,如准备工作、导联的正确放置、信号的放大和记录等。
3. 学习心电图的分析方法- 学习正常心电图的识别和特征,如正常窦性心律、正常QRS波群等。
- 学习常见心律失常的识别和特征,如房颤、室性早搏等。
- 学习心电图异常的处理建议,如心肌梗死、心室扑动等的处理原则。
4. 实践操作和练习- 进行心电图测量的实践操作,使用心电图仪器进行导联放置和信号记录。
- 分析和解读实际的心电图案例,识别波形和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五、参考资料1. 《心电图学教程》,作者:XXX,出版社:XXX,年份:XXX。
2. 《临床心电图学》,作者:XXX,出版社:XXX,年份:XXX。
心电图作业指导书

心电图作业指导书一、概述心电图是一种用来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无创检查方法,通过测量心脏产生的电信号,可以了解心脏的功能状态和心脏病的诊断。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心电图作业的详细指导,包括心电图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常见心电图波形的解读。
二、心电图的基本原理1. 心电图的来源:心脏产生的电信号经过传导组织传播至体表,通过电极将信号捕捉并放大,形成心电图波形。
2. 心电图的导联:心电图通过不同的导联记录心脏电活动,常见的导联有三导联、十二导联等。
3. 心电图波形解读:心电图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T波等,通过对波形的形态、振幅和时间的分析,可以判断心脏的功能状态和心脏病的类型。
三、心电图的操作步骤1. 患者准备:患者需脱去上身衣物,保持身体放松,平躺在床上或检查床上。
2. 导联准备:将心电图仪器与电极线连接好,确保电极与患者的皮肤接触良好。
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导联方式。
3. 导联安置:根据选择的导联方式,将电极粘贴在患者的胸部、四肢等位置,确保电极安置正确。
4. 心电图记录:启动心电图仪器,按照仪器的操作步骤进行心电图记录,记录时间一般为10秒至数分钟。
5. 心电图保存和分析:记录完成后,将心电图保存至电脑或打印出来,进行波形分析和解读。
四、常见心电图波形的解读1. P波:代表心房收缩,正常情况下应呈现正向波形,振幅不超过2.5mm,持续时间不超过0.12秒。
2. QRS波群:代表心室收缩,包括Q波、R波和S波。
正常情况下,QRS波群时间应在0.06-0.10秒之间。
3. T波:代表心室复极,正常情况下呈现正向波形,与QRS波群形态一致。
五、心电图的临床应用1. 心律失常的诊断:心电图可以检测到心律失常的存在和类型,如窦性心律失常、房颤、室性心律失常等。
2. 心肌缺血的诊断: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肌缺血的存在和程度,如ST段改变、T 波倒置等。
3. 心脏肥大的诊断:心电图可以判断心脏的大小和肥大程度,如左心室肥大、右心室肥大等。
心电图作业指导书

心电图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心电图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对于医学学生和医护人员来说,掌握心电图的解读和分析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电图的基本知识、解读步骤和常见心电图异常的诊断要点,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和分析心电图。
二、心电图基本知识1. 心电图的定义和作用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描绘心脏功能的检查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是否正常工作,检测心脏疾病和心律失常等。
2. 心电图的记录方式心电图记录通常使用心电图仪器,通过将电极贴在患者的胸部、手臂和腿部等位置,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
记录的结果以图形方式展示,包括心电图波形、心率、心律等信息。
3. 心电图的波形解读心电图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和T波等,每个波形代表了心脏在不同阶段的电活动。
通过分析波形的形态、幅度和间距等特征,可以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三、心电图解读步骤1. 步骤一:确定心电图的质量首先检查心电图的质量,包括波形清晰度、信号干扰和基线漂移等。
如果心电图质量不好,可能会影响解读结果的准确性。
2. 步骤二:计算心率通过计算心电图上的R波间距,可以得到患者的心率。
正常成人的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钟。
3. 步骤三:分析P波特征P波代表心房的电活动,通过分析P波的形态、幅度和间距等特征,可以判断心房是否存在异常。
4. 步骤四:分析QRS波群特征QRS波群代表心室的电活动,通过分析QRS波群的形态、幅度和间距等特征,可以判断心室是否存在异常。
5. 步骤五:分析ST段和T波特征ST段和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化过程,通过分析ST段和T波的形态、幅度和间距等特征,可以判断心室是否存在缺血、损伤或电解质紊乱等异常。
6. 步骤六:判断心律是否正常根据心电图上连续的R波间距和波形的规律性,可以判断心律是否正常。
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律不齐、房颤和室颤等。
四、常见心电图异常的诊断要点1. 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心电图上表现为无规律的R-R间期和P波消失。
心电图作业指导书

心电图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心电图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对于医学生和相关专业学生来说,学习心电图的解读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提供一份心电图作业指导书,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完成相关作业。
二、心电图基本知识1. 心电图的定义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反映心脏功能和病理状态的一种检查方法。
它可以显示心脏的起搏和传导情况,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病和监测治疗效果。
2.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心电图的测量通常通过将电极贴在患者的胸部和四肢上,连接到心电图机上进行记录。
记录时患者需保持安静,避免肌肉运动和呼吸干扰。
3. 心电图的波形解读心电图包含了多个波形,其中最常见的有P波、QRS波群和T波。
P波代表心房的除极,QRS波群代表心室的除极,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
三、常见心电图波形解读1. 正常心电图波形正常心电图的P波应该是正向的、均匀的,QRS波群应该是窄而尖锐的,T波应该是正向的、均匀的。
2. 心房扑动心房扑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征是P波消失,由代表心房除极的F波代替。
QRS波群正常。
3. 心室颤动心室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其特征是心电图呈现不规则的、无规律的波形,QRS波群不规则。
4. 心室早搏心室早搏是指心室在正常心搏之前提前除极,其特征是提前出现的宽而畸形的QRS波群。
5. 心室内传导阻滞心室内传导阻滞是指心室传导系统出现异常,导致QRS波群变宽。
根据QRS 波群的宽度和形态,可以判断阻滞的程度和部位。
四、心电图作业指导1. 阅读心电图首先,仔细观察心电图的整体形态,判断是否有异常波形出现。
然后,逐个分析P波、QRS波群和T波的形态和间距,判断它们是否符合正常范围。
2. 判断心律失常根据心电图的特征波形,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
比如,心房扑动的特征是消失的P波和代替的F波,心室颤动的特征是无规律的波形。
3. 分析心室传导阻滞根据QRS波群的宽度和形态,判断是否存在心室传导阻滞。
心电监护仪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指导和规范检定人员正确地从事心电监护仪的检定工作。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综合室检定人员在其岗位上从事的心电监护仪的检定工作。
三、所需设备应配备心脑电图机心电监护检定仪,以及检定修理所需的共模抑制比检定装置、钢直尺、分规、放大镜(放大倍数:X5)、秒表等工具用品。
四、引用标准《JJG760-2003心电监护仪计量检定规程》。
五、操作程序5.1准备工作5.1.1观察检定点的室温、湿度,看温、湿度是否达到检定规程要求,即温度(20±10)℃,相对湿度小于80%,否则,应进行调控使其符合要求。
温、湿度实测值应填入“心电监护仪检定记录”。
5.1.2被检心电监护仪应按照生产厂规定的预热时间预热。
按被检监护仪的说明书对被检仪器进行正常使用所必要的准确度校准(检定中不得进行调整)。
心电记录部分采用描笔记录器的监护仪应调整记录器阻尼(采用打印机打印的不用调整)。
5.1.3将心电记录部分的记录速度置25mm/s,增益转换开关置10mm/mV,描笔调到记录纸中心位置,记录开关置记录状态,描记监护仪机内1mV定标电压,调节增益细调电位器,使记录的波形幅度为10mm。
5.2检定5.2.1外观检查心电监护仪应标有生产厂名、型号、出厂日期及编号、附件完整。
国产监护仪应有MC标志和编号。
监护仪不得有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损伤,所有旋钮、开关应牢固可靠,定位正确,并有报警和取消报警功能。
有记忆示波功能的监护仪,应具有冻结和解冻功能。
连续增益转换式监护仪的增益调节器应能将监护仪的显示增益调到大于20mm/mV。
5.2.2心电图显示部分的检定对于有打印输出的监护仪,心电图显示部分的检定可在示波屏幕上对所显示的波形进行测量,也可对打印输出的波形进行测量。
5.2.2.1电压测量误差的检定a)步进增益转换式检定仪置心电监护检定状态,压下S+SU 键,功能1灯亮此时检定仪输出电压ui 为1mV 、0.4s 的方波信号,监护仪增益转换置10mm/mV 。
心电图作业指导书

心电图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心电图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评估心脏健康状况和监测治疗效果。
本指导书旨在帮助您正确理解和解读心电图,以便能够准确分析和诊断心脏疾病。
二、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绘制出的一种图形。
心脏电活动产生的电信号会传导到皮肤表面,通过电极捕捉和放大后转化为图形。
心电图的主要参数包括心率、心律、P波、QRS波群、ST段和T波等。
三、心电图的解读步骤1. 检查心电图的质量控制检查心电图是否清晰、无噪音、无干扰等。
确保心电图的质量对于准确解读非常重要。
2. 心率和心律的评估首先,计算出心率(每分钟心跳次数)。
正常成年人的心率通常在60-100次/分钟之间。
然后,观察心律是否规则,即心跳间隔是否相等。
3. P波的分析P波代表心房收缩,通过观察P波的形态、振幅和持续时间,可以评估心房的功能和节律。
4. QRS波群的分析QRS波群代表心室收缩,通过观察QRS波群的形态、振幅和持续时间,可以评估心室的功能和节律。
5. ST段和T波的分析ST段和T波的改变可以反映心肌缺血、心肌损伤或心肌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通过观察ST段和T波的形态、振幅和持续时间,可以评估心肌的功能和异常情况。
6. 心电图的诊断根据以上步骤的分析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可以做出心电图的诊断,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
四、常见的心电图异常及其诊断1. 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
2.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Q波出现等。
3. 心室肥厚和扩张QRS波群增宽、R波振幅增高等。
4. 电解质紊乱QT间期延长、U波出现等。
五、心电图的注意事项1. 心电图是一种辅助诊断工具,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2. 心电图的解读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或专业人员进行,不宜由非专业人员进行自行解读。
心电图作业指导书

心电图作业指导书标题:心电图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心电图是一种用来记录心脏电活动的重要检查手段,对于诊断心脏疾病和监测患者心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电图作业的指导书,匡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进行心电图检查。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患者身份: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首先要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确保患者身份正确。
1.2 准备设备:准备好心电图仪器和相关配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1.3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心电图检查的目的和流程,让患者放松身心,保持肃静。
二、导联贴附2.1 导联位置:根据心电图仪器的要求,正确贴附导联电极,确保导联位置准确。
2.2 皮肤准备:清洁皮肤并擦干,确保导联贴附在干净的皮肤上,避免干扰信号传输。
2.3 导联检查:检查导联是否坚固贴附,确保信号传输畅通。
三、记录心电图3.1 选择心电图模式:根据医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心电图模式,如12导联、3导联等。
3.2 开始记录:按下心电图仪器上的记录按钮,开始记录心电图信号。
3.3 检查结果:记录完毕后,检查心电图结果是否清晰,确保记录完整。
四、保存和传输4.1 保存心电图:将记录好的心电图保存在电脑或者打印出来,作为医生诊断的依据。
4.2 传输心电图:根据医生的要求,将心电图传输给医生进行诊断,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者云端传输。
4.3 保护隐私:在保存和传输心电图时,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确保信息安全。
五、清洁和维护5.1 清洁设备:在使用完心电图仪器后,及时清洁设备表面,保持设备干净卫生。
5.2 维护设备:定期检查心电图仪器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5.3 培训员工:对使用心电图仪器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维护意识。
结论:通过本文的指导书,读者可以了解心电图作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匡助他们正确进行心电图检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希翼读者在实践中能够熟练掌握心电图检查技术,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产品认证体系文件CQC/16流程0208(1705)-2008心电图机类产品工厂检查作业指导书第二版受控状态:受控受控编号:编制:龙方(沈阳分中心)审核:林学栋批准:陈伟2008年9月15日发布 2008年11月15日实施修订次数 修订日期 修改内容/原因 更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1 目的为了规范工厂现场检查工作中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申证产品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运行检查、现场指定试验、产品一致性检查等内容的检查要求,确保检查有效性和检查要求的一致性,特制订本工厂检查作业指导书。
2 范围适用于心电图机(工厂界定编码:1705)类产品的工厂现场检查。
3 职责3.1检查员负责按文件要求实施工厂现场检查;3.2工厂检查部/产品认证部/分中心负责对检查员的现场检查活动进行指导、监督。
4 内容4.1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控制要求 依据:CNCA—08C—032:2001产品种类编码:1701 产品名称:心电图机 工厂界定编码:1705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控制要求名称检验项目依据标准频次/周期检验方法或要求电源开关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电介GB9706.1 IEC328《电器用开关》1次/年 1)卡尺 2)电介质强度试验:方法1.质强度3)第三方检验机构的证明文件电源线(带接插件)导线的绝缘颜色;耐用性;截面积GB9706.1GB5013.1-97 GB5023.1 1次/年 1)目测2)电介质强度试验:方法13)卡尺4)第三方检验机构的证明文件电源插头 外观、尺寸GB1002GB2099.11次/年1)目测 2)卡尺3)第三方检验机构的证明文件熔断器(用于网电源)外观、尺寸、额定值GB9364 1次/年1)卡尺 2)第三方检验机构的证明文件3)目测 电源变压器过热; 电介质强度;结构GB9706.11次/年 过热:按GB9706.1中57.9.1的规定方法进行试验;电介质强度:按GB9706.1中57.9.2的规定方法进行试验;结构:按GB9706.1中57.9.4的规定方法进行试验。
方法1 : 电介质强度试验方法试验用仪器:电介质强度试验仪,精度不低于5%。
(输出电压必须满足检验要求。
)在设备升温至工作温度后,使设备的电源开关闭合但不通电,立即用电介质强度试验仪进行试验,开始时,必须加上不超过一半规定值的电压,然后必须在10s 后将电压逐渐增加到规定值,必须保持此值达1min ,之后须在10s 后将电压逐渐降至一半规定值以下。
注1:成品确认检验不能替代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
.注2;需确认检验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仅限于外购的元部件。
注3:如工厂采购的是获得CCC 认证或可为强制性认证承认的部件自愿性认证的关键件,只要这些证书有效,工厂即可不出示这些关键件的检验报告。
注4:未标年号的标准为现行有效的标准版本。
4.2成品例行检验和定期确认检验控制要求及运行检查控制 依据:CNCA—08C—032:2001产品种类编码:1701 产品名称:心电图机 工厂界定编码:1705成品例行检验和定期确认检验控制要求产品名称 认证依据标准试验 项目*确认检验例行检验运行检查 (描述1) 检测仪器要求及运行检查方法 1.保护接地、功能接地和电位均衡每台,查是否满足≤0.1Ω或0.2Ω等 √√描述3每台(常温下) √描述5 2.连续漏电流和患者辅助电流 1次/年(潮湿预处理后)描述4——√描述6心电图机GB9706.13.电介质强度1次/年(潮湿预处理后) 1500v(AC)、4000v(AC),60S 等——√ 描述8.GB10793-20004.危险输出的防止1次/年,5s 内除颤后恢复;-5V ~+5V 过载时非正常工作的指示。
————描述9GB9706.1-1995和GB10793-200外部标记每台,生产、供应单位;型式标记;与电源的连接;电源频率;输入功率;分类;熔断器;防除颤标记;CCC 标记等。
√——目测* 确认试验应按标准规定的条件和方法进行;确认检验时,若工厂不具备测试设备,可委托试验室试验。
描述1:工厂应根据各仪器设备的特点和测量功能,本着简单、直观、可靠的原则制定仪器设备运行检查的方法,通常可以采用“样件”方法或“模拟故障”方法,验证仪器设备的功能是否有效。
可以采用同类仪器设备测量值对比的方法进行运行检查。
运行检验一般需要的仪器为:医用设备保护接地阻抗测量仪;医用设备漏电流测量仪;电介质强度试验仪。
描述2:——过热,按GB9706.1中57.9.1的规定方法进行试验,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电介质强度,按GB9706.1中57.9.2的规定方法进行试验,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结构,按GB9706.1中57.9.4的规定方法进行试验,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描述3:试验用仪器:医用设备保护接地阻抗测量仪,精度不低于5%。
(电流25A或1.5倍于设备额定值中较大的一个电流)按GB9706.1中18f)的规定要求,用医用设备保护接地阻抗测量仪在端子或接地点或接地脚与金属部件之间进行测量。
描述4:1. 连续漏电流要求:a) 对地漏电流正常状态:≤0.5mA;单一故障状态:≤lmA:b) 外壳漏电流正常状态:≤0.1mA;单一故障状态:≤0.5mA。
c) 患者漏电流正常状态:≤0.1mA;单一故障状态:≤0.5mA。
(B型、BF型)正常状态:≤0.01mA;单一故障状态:≤0.05mA。
(CF型)应用部分加压状态:≤5mA(BF型)、≤0.05mA(CF型)。
信号输入/输出部分加压状态:≤5mA(B型)2.患者辅助电流要求a)直流.正常状态:≤0.01mA,单一故障状态:≤0.05mA;b)交流正常状态:≤0.1mA(B型或BF型),≤0.01mA(CF型);单一故障状态:≤0.5mA(B型或BF型);≤0.05mA(CF型)描述5:1. 工作温度下的连续漏电流试验方法试验用仪器:医用设备漏电流测量仪,精度不低于5%。
(漏电流频率范围:0~1MHz 真有效值; 漏电流测量范围:0~10mA; MD必须符合GB9706.1-1995中规定。
)使设备通电,并处于待机状态和完全工作状态,且网电源部分的任何开关处于任何位置,电压为110%的最高额定电网电压下,单一故障状态按GB9706.1中19.2。
按GB9706.1中19.4 f)的要求,用医用设备漏电流测量仪进行测量对地漏电流;按GB9706.1中19.4 g)的要求,用医用设备漏电流测量仪进行测量外壳漏电流;按GB9706.1中19.4 h)的要求,用医用设备漏电流测量仪进行测量患者漏电流。
2. 工作温度下的患者辅助电流试验方法试验用仪器:医用设备漏电流测量仪,精度不低于5%。
(漏电流频率范围:0~1MHz 真有效值; 漏电流测量范围:0~10mA; MD必须符合GB9706.1-1995中规定。
)使设备通电,并处于待机状态和完全工作状态,且网电源部分的任何.开关处于任何位置,电压为110%的最高额定电网电压下,单一故障状态按GB9706.1中19.2a),按GB9706.1中19.4 j)的要求,医用设备漏电流测量仪进行测量患者辅助电流。
描述6:1. 潮湿预处理后的连续漏电流试验方法试验用仪器:恒温潮湿箱,精度不低于±2%:医用设备漏电流测量仪,精度5%。
(漏电流频率范围:0~1MHz 真有效值; 漏电流测量范围:0~10mA; MD必须符合GB9706.1-1995中规定。
)在潮湿预处理之后,让设备置于温度约等于t℃(t为潮湿箱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在45%~65%的环境里,并必须在潮湿处理之后lh才开始测量。
测量时,使设备通电,并处于待机状态和完全工作状态,且网电源部分的任何开关处于任何位置,电压为110%的最高额定电网电压下,单一故障状态按GB9706.1中19.2。
按GB9706.1中19.4 f)的要求,用医用设备漏电流测量仪进行测量对地漏电流;按GB9706.1中19.4 g)的要求,用医用设备漏电流测量仪进行测量外壳漏电流;按GB9706.1中19.4 h)的要求,用医用设备漏电流测量仪进行测量患者漏电流。
2.潮湿预处理后的患者辅助电流试验方法试验用仪器:恒温潮湿箱,精度不低于士2%;医用设备漏电流测量仪,精度不低于5%。
(漏电流频率范围:0~1MHz 真有效值; 漏电流测量范围:0~10mA; MD必须符合GB9706.1-1995中规定。
)在潮湿预处理之后,让设备置于温度约等于t℃(t为潮湿箱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在45%~65%的环境里,并必须在潮湿处理之后1h才开始测量。
测量时,使设备己通电处于待机状态和完全工作状态,且网电源部分的任何开关处于任何位置,电压为110%的最高额定电网电压下,单一故障状态按GB9706.1中19.2a),测量按GB9706.1中19.4 j)的要求、用医用设备漏电流测量仪进行测量患者辅助电流。
描述7:工作温度下电介质强度试验方法试验用仪器:电介质强度试验仪,精度不低于5%。
(输出电压必须满足检验要求。
)在设备升温至工作温度后,使设备的电源开关闭合但不通电,立即用电介质强度试验仪进行试验,开始时,必须加上不超过一半规定值的电压,然后必须在10s后将电压逐渐增加到规定值,必须保持此值达1min,之后须在10s后将电压逐渐降至一半规定值以下。
试验时,除A-b、A-f、A-g、A-j和B-b所述的绝缘试验外,网电源部分,信号输入部分、信号输出部分和应用部分的接线端子要各自短接。
例行试验也可以由工厂另行规定,但必须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规定的方法能满足GB9706.1中有关电介质强度的要求,允许用经验证后确定的等效、快速的方法进行。
描述8:潮湿预处理后的电介质强度试验方法试验用仪器:恒温潮湿箱,精度不低于±2%;.电介质强度试验仪,精度不低于5%。
(输出电压必须满足检验要求。
) 在潮湿预处理之后,让设备保留在潮湿箱内,使设备的电源开关闭合但不通电,立即用电介质强度试验仪进行试验,开始时,必须加上不超过一半规定值的电压,然后必须在10s后将电压逐渐增加到规定值,必须保持此值达1min,之后必须在10s后将电压逐渐降至一半规定值以下。
试验时,除A-b、A-f、A-g、A-j和B-b所述的绝缘试验外,网电源部分、信号输入部分、信号输出部分和应用部分的接线端子要各自短接。
描述9:危险输出的防止试验方法试验用仪器:除颤模拟器精度:1%直流电流电压标准源精度:1% 。
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精度:1% 。
除颤效应的防护和除颤后的复原按下表连接P1和P2:P1 P2 导联位置L 所有其它电极(包括N)Ⅰ、Ⅱ、ⅢR 所有其它电极(包括N)Ⅰ、Ⅱ、ⅢF 所有其它电极(包括N)Ⅰ、Ⅱ、ⅢC1、C2、C3 所有其它电极(包括N)V1、V2、V3C4、C5、C6 所有其它电极(包括N)V4、V5、V6..N所有其它电极 TEST把正常工作的心电图机连在图1的试验电路上,C 充电至源电压,S2闭合,将S1置于B 位200ms±50%,待S1回复至A 位后立即开启S2,试验信号应能在S1回复到A 位后的5s 左右时间内,以不少于80%的标准幅度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