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格纳大陆漂移说假说共23页文档
大陆漂移课件

了大陆漂移学说的发现过程
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看到这些, 你想到了什么?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 ——牛顿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
大陆漂移的证据
大 陆 拼 合 图
大陆漂移的证据
大陆漂移假说
假说认为:组 成洋底的岩石 比组成大陆的 岩石重,因此, 组成大陆的地 壳就像“冰山” 一样在洋底岩 石上漂移。
大陆漂移
漯河市第十中学 李广亮
我的教育思想
教育的真谛是:
当你忘记一切所学到的 东西之后所剩下的东西! 这个东西就是: 学习新事物和解决新问 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 观察世界地图 说说自己猜测 2 3 4 5 你怎样证明你的猜测 认识魏格纳 了解魏格纳当时是怎样证明猜测的
我在十中 潜力无穷 自强不息 我能成功
1、大西洋东西西两岸的 许多生物有亲缘关系; 2、大西洋两岸的岩石、 地层和褶皱也相吻合; 3、在古气候方面,两极 地区有热带沙漠的征兆 ,而且在赤道森林中找 到了冰盖。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想? 写下来让我看看好吗?
LOGO
Company
【名人故事】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故事

【名人故事】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故事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看书,看的时间长了,他放下书本,想活动一下身子再看,同时让眼睛也休息一下。
他尽力把自己的视线推得远一些,看看窗外..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了贴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
他很有兴趣地看着那奇形怪状的陆地地形,看着那曲曲折折的海岸线,那海洋,那岛屿。
看着看着,他发现:大西洋西岸的巴西东端呈直角的凸出部分,与东岸非洲几内亚湾的凹进去的部分,一边像是多了一块,一边像是少了一块,正好能合拢起来,再进一步对照,巴西海岸几乎都有凹进去的部分相对应。
魏格纳想:“看起来就像用手掰开的面包片一样,难道大西洋两岸的大陆原来是一整块,后来才分开的吗?会不会是巧合呢?”一个个问题在他脑海中跳跃着,这个偶然的发现,使他感到十分兴奋。
“如果我的推断就是恰当的话,我一定必须用事实去证明它!”魏格纳又淡定地思索出来:“假如现在被大西洋分隔的大陆原来就是一整块的话,那么,构成大陆的地层、山脉等地理特征也必须就是相似的,外木在两岸的动物、植物也理应一定的亲缘关系,它们曾存有过相同的生存环境..”病不好之后,魏格纳踏遍了大西洋两岸,展开实地考察。
在实地考察中他辨认出:存有一种蜗牛既生活在欧洲大陆,也生活在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
可以想象,蜗牛不可能将远涉重洋,也没法听闻过曾经有人“引入”过这种野生的蜗牛。
他还对同样出现在巴西和南非地层中的龙化石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这种爬行小动物也不可能跨越大海,最重要的是,这种龙在其他地区的地层中并没有被发现过..根据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进化原理,相同的生物不可能在相隔很远的两个地区分别独立地形成,它们必定起源于同一个地区。
种种迹象表明,两岸的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整块!于是,1914年,魏格纳创办了一个崭新的学说——大陆漂移说道。
他表示:现在的美洲与欧洲、亚洲、非洲,澳大利亚与南极洲,本来就是连在一起的。
大约两亿年前,由于地壳的运动,大陆慢慢分裂,开始缓馒地漂移,渐渐成了现在的样子。
05丨魏格纳如何证明大陆在漂移?

05 魏格纳如何证明大陆在漂移?今天咱们先来说一说,地球上的海陆轮廓是怎么形成的?100多年前,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非洲和南美洲的轮廓很相似,并由此想到了“大陆漂移学说”。
但其实更重要的是,在之后的十几年里,他一直在不断努力寻找证据,完善这个学说。
他是怎么证明大陆真的在漂呢?今天我给你好好讲讲这个故事。
| 魏格纳不是第一个发现者魏格纳是在病床上发现大西洋两岸可以拼合在一起的。
关于这件事,魏格纳在自己写的书里并没有详细讲过,只说他有一次看地图的时候产生了灵感。
这样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是不是真的,我们今天也不清楚。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魏格纳不太可能是第一个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人。
因为找一个不太懂地理的人,看上一眼世界地图,大概也能发现非洲和南美洲两边的陆地轮廓很相似。
那么,最早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是谁?现在我们知道的这个“第一人”,是一位叫奥特柳斯的地图学家。
他把这个发现写在了1596年出版的一本书当中。
奥特柳斯肖像,来源:维基百科本来地图就是地图学家一笔一笔画出来的,他们当然有机会比别人更早发现这个问题。
奥特柳斯猜测,美洲可能是由于地震和洪水的原因,才与欧洲、非洲分开的。
奥特柳斯绘制的世界地图,来源:维基百科此后的几百年里,有很多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
而且,他们还找到了一些相关的证据,比如法国有个博物学家叫布丰的,他就发现,大西洋两岸的生物具有亲缘关系;而德国的地理学家洪堡,则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岩石也很相似。
这些人当中,对魏格纳影响最大的是奥地利的地质学家爱德华·修斯。
爱德华·修斯肖像,来源:维基百科修斯在1885年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提出,在非洲、南美洲、印度、澳大利亚和南极洲发现了相同的动植物化石,而且分布的地层也很相似。
可惜,修斯在解释这种现象时,没有考虑大陆漂移的可能性,而是觉得这些大陆曾经彼此连接,形成了一块巨大的古陆地。
后来,连接这些大陆的陆桥沉入海底,它们才被海水彻底分隔开来。
大陆漂移学说 )

1\大陆漂移学说一.1912年,由德国地理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
二.基本内容认为二三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整块联合古陆。
后来,在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下,这一联合古陆开始分离,由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浮于较重的硅镁层上。
逐渐形成现在的海陆分布。
2\海底扩张学说一. 60年代初,由一些科学家所提出。
20世纪60年代,两位英国海洋地质学家H.H.赫斯(Harry Hess)和R.S.迪茨提出了“海底扩张”的假说。
二. 基本内容认为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越靠近海岭的岩石越年轻,越远就越古老,呈两侧对称分布。
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涌出,冷郄凝结,形成新的大洋地壳。
继续上升的岩浆,将旧的大洋地壳推向两边,当被越推越远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至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海底由此得以不断更新和扩张。
3\板块构造学说一. 60年代后期,在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产生的又一种学说。
1965年,加拿大的威尔逊(John Tuzo Wilson,1908~1993)提出了板块构造(plate tectonics)一词,认为地壳由许多坚硬的地壳板块拼结而成,尽管地幔岩浆的热对流是很难侦测的,但只要存在这种对流,就必然要导致地壳板块发生相对运动,板块之间的挤压区就会出现褶皱与山脉,板块之间的拉开区就会出现海沟和海盆。
所谓大陆漂移,实际上只是板块构造运动的表象。
二. 基本内容认为地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板块内部是比较稳定的区域,板块边界是构造活动地带,板块相互碰撞形成山脉、海沟和岛弧等。
大陆漂移学说发现的故事

大陆漂移学说发现的故事你知道大陆漂移学说吗?这事儿可老有意思了。
话说有个叫魏格纳的哥们儿,这家伙可不得了。
有一天啊,他生病躺在床上,百无聊赖的,就盯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看。
看着看着,他突然发现一个超级奇怪的事儿。
你看啊,南美洲大陆的东海岸和非洲大陆的西海岸,就像是两块被撕开的拼图一样,形状特别吻合。
这就好比你把一块饼干掰成两半,那边缘的形状肯定是能对上的呀。
魏格纳就想啊,这难道仅仅是个巧合吗?他这脑袋里就像突然开了窍一样,觉得这里面肯定大有文章。
然后呢,他就开始到处找证据。
他发现啊,不仅是形状像,两边大陆的地层结构啊,就像盖房子的楼层一样,也是特别相似的。
这就好比两栋楼,从一楼到顶楼,每一层的布局都差不多,这可太神奇了。
而且啊,两边大陆上的古生物化石也很相似。
就像在南美洲和非洲都发现了同一种古生物的化石,要是这两块大陆一直离得老远老远的,那这些生物怎么能在两边都有呢?魏格纳就琢磨啊,会不会以前这两块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就分开了,就像一艘大船裂成了两半,然后慢慢地越漂越远呢?于是啊,他就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不过呢,他这个学说刚提出来的时候,可没少被人笑话。
那些老学究们就觉得,这么大的大陆怎么可能像船一样在海上漂来漂去呢?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嘛。
但是魏格纳可不管这些,他坚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就继续找证据,到处去考察。
虽然魏格纳后来在探索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甚至他的生命也结束在了寻找证据的路上。
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被发现,就像海底扩张啊,板块构造这些理论的出现,都在证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有它的道理。
现在啊,大陆漂移学说已经成为了现代地质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啦。
你说,这是不是一个超级有趣又充满传奇色彩的科学发现故事呢?。
海底探索史话之——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上)

10 年4 日,他和他 的弟弟曾乘坐一个容 量3 0 立方米的大气球 ,在高空整 9 6 月5 00
整 飞行 了 5 d 时 ,实 现 了 在 空 中亲 自观 察 风 云 变 幻 的 梦 想 ,打 破 了 当时 载 人 气 球 在 空 4\
中停留3 d 时的世界记录 。魏格纳具有高 尚的科学献身精神 ,始终 向往两极 的探险生 5\ 涯 。10 年夏 ,他如愿以偿 ,随丹 麦的麦林斯 一 96 埃列克逊 森探 险队远赴格 陵兰考察 。
Oce n a
21 r 00 探索频道 J
魏格纳 与大 陆漂 移说 ( ) 上
撰文/ 何起祥 许靖华
一 魏 格 纳 是 一 位 勇 于 实践 、 热衷 探 险 的 科 学 家 ,他 的 一 生 为 “ 陆 漂 移 ” 学 说 大
的 形 成 与 研 究 以 及 人 类对 海 陆起 源 的探 索 做 出 了伟 大 贡 献 。
读 世 界 地 图 时 发 现 大 西 洋 两 岸 在 轮 廓 上 的 极 端 相 似 性 ,尤 其 是 南 美 洲 东 部 突 出部 分 与
非洲西海岸几 内亚湾的拼接 ,几乎无懈可击 。他在 《 海陆的起源 》一书 中这样写道 :
“ 何 人 观 察 南 大 西 洋 两 岸 ,都 会 被 巴 西 与 非 洲 间海 岸 轮 廓 的 相 似 性 所 吸 引 。不 仅 圣 任 罗 克 角 附 近 巴西 海 岸 突 出 的 大 直 角 与 喀 麦 隆 附 近 非 洲 海 岸 的 凹进 部 分 完 全 吻 合 ,而 且
魏 格 纳 , l8 年 I月 1 出生 于 德 国 柏 林 。他 的 父 亲 是 福 音 派 新 教 的 一 位 传 教 80 1 日 士 ,在 当 地 担 任 一 所 孤 儿 院 的 院 长 。魏 格 纳 于 10 年 从 柏 林 的 因 斯 布 鲁 克 大 学 毕 业 , 95 同 时获 得 天 文学 和 气 象 学 博 士 学 位 ,学 成 后 ,在 林 顿 伯 格 皇家 航 空 气 象 台 工 作 。
1大陆漂流学说

大陆漂流学说大陆漂移的设想早在19世纪初就出现了,最初的提出是为了解释大西洋两岸明显的对应性。
直到1915年,德国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的《大陆和海洋的形成》问世,才作为一个科学假说受到广泛重视。
在这本不朽的著作中,魏格纳根据拟合大陆的外形、古气候学、古生物学、地质学、古地极迁移等大量证据,提出中生代地球表面存在一个泛大陆(Pangea),这个超极大陆后来分裂,经过二亿多年的漂移形成现在的海洋和陆地。
由于当时受对地球内部构造和动力学的知识局限,大陆漂移和动力学机制得不到物理学上的支持。
魏格纳学说的不幸遭遇在于他倡导大陆漂移的同时却认为大洋底的稳定。
直到他去世的20年后,抛弃洋底稳定不动的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人们对大陆漂移的兴趣又复萌了。
魏格纳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1930年11月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
魏格纳以倡导大陆漂移学说闻名于世,他在《大陆和海洋的形成》这部不朽的著作中努力恢复地球物理、地理学、气象学及地质学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因各学科的专门化发展被割断——用综合的方法来论证大陆漂移。
魏格纳的研究表明科学是一项精美的人类活动,并不是机械地收集客观信息。
在人们习惯用流行的理论解释事实时,只有少数杰出的人有勇气打破旧框架提出新理论。
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陆漂移由于缺乏合理的动力学机制遭到正统学者的非议。
魏格纳的学说成了超越时代的理念。
魏格纳去世30年后,板块构造学说席卷全球,人们终于承认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
由此可见到:一种正确的理论在其初期阶段常常被当作错误抛弃或是被当作与宗教对立的观点被否定,后期阶段则被当作信条来接受。
但无论如何,人们至今还纪念魏格纳的,不是他生前冷遇与死后热闹,而是他毕生寻求真理、正视事实、勇于探索和不惜献身的科学精神。
早期的世界地图已清楚地表明非洲和南美洲相对海岸线的“锯齿状拟合”。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世界火山分布图
世界地震分布图
世界火山和地震的分布有何特点?
小试牛刀
1.人类对地球构造的认识过程顺序是( B ) A.固定论,海底扩张说,大陆漂移说
B.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
C.板块构造说,海底扩张说,大陆漂移说 D. 大陆漂移说,固定论,海底扩张说
2.大西洋的形成原因是(
C)
பைடு நூலகம்
A.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形成的。
B.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的。
C.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张裂形成的。
D.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议一议: 为什么地中海在缩小,而红海在不断地扩张?
地中海
亚 欧 板 块
非
洲
板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块
红海
课后作业: 查阅相关资料,调查“板块构造学 说”形成的科学历史。
固定论
拼一拼:
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能拼到一起吗?
北美洲
大 西
欧洲
亚洲
非洲
大洋洲
南
美
洲
洋
提出问题:大西洋两岸原先是连在一起的吗?
建立假设:大西洋两岸原先是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的。 寻找证据: 证据一……
证据二……
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魏格纳
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 1911年秋天,魏格纳发现大西洋 两岸的海岸线有种吻合的现象,产 生了大陆不是固定的,而是漂移的 想法。 1912年,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协会上,提 出了“大陆漂移说”。 1915年魏格纳写出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成为新地球史观的划时代著作。
板块构造学说
1.全球岩石圈分成六大板块 2.板块“漂浮”软流层的界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