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规划

合集下载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城市规划管理行为,保障城市规划实施质量,维护社会公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城市与乡村规划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南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在南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规划活动,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城市规划应当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充分考虑资源节约、安全和节能,推动城市建设科学、合理、绿色、人文。

第四条城市规划应当依法依规,以公共利益为宗旨,注重与经济、环境、文化等领域的协调与融合,尊重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和居民意愿,保障居民合法权益。

第五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城市规划,是指依法制定、发布并向社会公开的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和风貌保护规划等,以及涉及城市规划的分区分步实施、城市用地的审批和管理等规划工作。

第二章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制定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保障安全、提高品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立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内容,保障自然生态环境、城市发展平衡协调、社会福利最大化、公众参与和建议的合理反映。

第七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结合城市环境和发展实际,经过民主协商和科学论证,制订规划方案,并执行公众参与、政府审查、公众评议、法定程序,最终由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应当经过勘误、调整、修改等程序,并征求公众、专家和相关部门的意见,报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九条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应当坚持分类编制、分步实施、协调联动、细化管理的原则,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规划主题、范围、方向和空间布局,保障城市特色、提高品质、促进发展。

第十条城市专项规划应当区分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城市,考虑市场需求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需求,细化规划内容,并按照法定程序和民主协商的要求,经过公众参与、政府审查、公众评议等程序,由人民政府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南京总体城市规划(doc)

南京总体城市规划(doc)

南京总体城市规划指导思想:1、立足宏观战略的思考;2、体现区域发展的思路;3、坚持空间布局规划与经济发展协同的理念;4、表达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宗旨;5、妥善处理好弹性和刚性的关系;6、妥善处理好长远与近期、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规划范围和期限:现行总体规划规划期为2010年(近期2000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现行总体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南京都市圈—主城,本次规划调整对此没有修改。

市域以及主城范围也没有改变,仅对南京都市圈作局部调整:鉴于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把以南京为核心的宁镇扬地区称为“南京都市圈”,本次规划调整把现行总体规划中的“南京都市圈”改称“都市发展区”。

都市发展区范围根据乡镇行政区划撤并,以乡镇为完整单位作了局部调整。

南京城市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南京市位于北纬33゜31′,东经118゜47′,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热冬冷,春秋短暂,雨量集中,历年平均气温16゜C,主导风向夏半年为西南风,冬半年为东北风。

南京地处我国东西水运大动脉长江与南北陆运大动脉京沪铁路的交汇点,素有“东南门户,南北咽喉”之称。

南京境内绵亘着宁镇山脉西段,城东钟山若长龙蟠绕,城西石头山似猛虎雄据,故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说。

万里长江自西向南滚滚而来,折向东去;秦淮、金川两河蜿蜒城中;玄武、莫愁两湖依偎东西山水之间,气势雄浑而景色秀美。

二、城市性质南京是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

南京为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的规划和建设要继承古都历史精华,创造融古都风貌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城市特色。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也是该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要保证省级管理职能的顺利行使,并形成省内最发达的金融、贸易、信息中心和科教文化对外交往中心。

南京作为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和长江三角洲西部枢纽城市,要充分发挥沿江、近海的优势,增强跨省域的辐射功能和吸引力。

三、城市规模1、人口规模•全市总人口2010年为680万左右,远景按1000万人口预留,城镇人口2010年为520万左右,远景按870万左右预留。

南京规划方案

南京规划方案
四、实施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明健全规划实施的长效机制。
3.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
4.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规划审批,确保规划实施效果。
5.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市民对规划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本规划方案旨在为南京市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规划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建设美丽南京、幸福南京而努力奋斗。
2.政策支持: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为规划实施提供法制保障。
3.投融资机制: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
4.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督机制,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5.宣传推广:加强规划宣传和解读,提高市民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五、结语
本规划方案立足于南京市的实际情况,结合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旨在为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规划符合市民的根本利益,为建设美丽南京、幸福南京而努力奋斗。同时,本规划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需求。
(2)文化挖掘: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城市文化自信。
5.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1)产业发展: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等,优化产业结构。
(2)产业布局: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四、实施策略
1.组织实施: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2)规划范围: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约6582平方公里。
(3)规划期限:2021-2035年。

国务院关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6〕119号

国务院关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6〕119号

国务院关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正文:----------------------------------------------------------------------------------------------------------------------------------------------------国务院关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6〕119号江苏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请审批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南京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南京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6582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区域和城镇,优化村镇布局,在保持乡村风貌特色的基础上逐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延伸,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深化与上海、杭州等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南京与周边城市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67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652平方公里以内。

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南京市土地利用规划

南京市土地利用规划

南京市土地总体规划一、基本概况南京市位于我国沿海申部,长江下游核心地带,江苏省西南部,与镇江市、扬州市、常州市及安徽省滁州市、马鞍山市、芜湖市相临。

市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32°27'',东经118°22'' -119°14'',位于东八时区。

全市现辖十区五县,共49个街道、67个镇、52个乡,有1115个居委会、1712个基层村。

1996年总人口525.43万人,人口密度796人/平方公里。

南京市依其地貌特征属江苏省宁镇扬丘陵地区,长江自西南至东北流经市境中部;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由于地处西风环流控制之下,季风性气候显著,四季分明,但冬夏长而春秋短;土壤主要有地带性土壤和耕作土壤两大类型;全市蕴藏着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目前已发现40多种矿藏,具有开采价值的有近30种;南京区位优势显著,地处长江经济带 "龙颈"与沪宁杭城市群"顶角"的复合部位,是我国生产力布局中的长江和沿海地带"T"型产业密集带的结合部,中国国土规划中沪宁杭经济核心区的重要城市,在江苏沿海、沿江、沿线开发战略中处于枢纽位置,对外交通发达,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南京是著名的古都,历史文化名城,众多的风景名胜与文物古迹相交融,形成山、水、林、城结合的独特风貌;并有雨花台砂砾层自然剖面保护区、固城湖水产资源保护区、紫金山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等多处自然保护区。

截至2007年底,全市土地总面积987.34万亩,其中农用地651.23万亩(其中基本农田364.21万亩),建设用地243.34万亩,未利用地92.77万亩。

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据1996年10月31目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我市各地类的面积和构成如下:1.农用地:497580.92公顷。

南京城市规划PPT课件

南京城市规划PPT课件

南2京3
专项规划 ZHUANXIANGGUIHUA
1.
城市交通规划——地铁规划
《《魏城市斯规曼划演原讲理圣》经之》南读京的书现笔在记
截至2014年8月,南京地铁有5条线路、92座 车站,线路总长180.2公里,日均客流量超过 一百五十万人次,地铁线路长度居中国第4 (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世界第13位
总体规划 ZONGTIGUIHUA
5.
城市中心体系分析
《《魏城市斯规曼划演原讲理圣》经之》南读京的书现笔在记
南1京5
专项规划 ZHUANXIANGGUIHUA
1.
城市交通规划
《《魏城市斯规曼划演原讲理圣》经之》南读京的书现笔在记
南1京6
SUCCESS
THANK YOU
2019/9/3
SUCCESS
3.
文化保护规划
“一城”指南京老 城 “二环”指明城墙 内环,明外郭、秦 淮新河和长江围合 形成的绿色人文外 环
《《魏城市斯规曼划演原讲理圣》经之》南读京的书现笔在记 南3京0
专项规划 ZHUANXIANGGUIHUA
3.
文化保护规划
《《魏城市斯规曼划演原讲理圣》经之》南读京的书现笔在记
“三轴”指中山大道、 御道街和中华路三条 历史轴线 “三片”指城南、明 故宫、鼓楼——清凉 山三片历史城区 “三区”指紫金山、 玄武湖、幕府山—— 燕子矶和雨花台—— 菊花台 3个环境风貌 保护区
南3京1
专项规划 ZHUANXIANGGUIHUA
4.
城市江岸空间规划
规划中充分发挥长江沿岸资 源优势,加强港口岸线整合, 优化沿江布局,提升滨江生 活休闲景观功能;支撑国家 综合交通枢纽和滨江生态宜 居城市的城市职能,规划中 利用岸线总长307.6公里,其 中城市生活与旅游景观岸线 达52.3公里。

南京城市规划历史变迁介绍

南京城市规划历史变迁介绍

南京城市规划历史变迁介绍一、南京城市规划历史介绍南京市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

辖10区5县,面积6597平方公里,人口537.44万人;其中市区面积975.82平方公里,人口265.79万人。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宁镇丘陵区,东距长江出海口300公里,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连江淮。

境内江河纵横,低山丘陵起伏,物产丰富,景色壮丽秀美,文物古迹众多,融山、水、城、林于一体。

南京历史悠久,东郊汤山发现的猿人头骨化石,证明3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生活于此。

5-6千年前出现大批原始村落。

南京以北阴阳营聚落为代表的大批古文化遗址属于这一发展阶段。

南京地区在夏商二代,未见有城邑的记载。

春秋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作为军事前沿,吴、越、楚三国先后建有城邑。

最早有记载的城邑是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吴在今高淳县固城镇境内设濑渚邑。

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范蠡筑越城于古长干里(今中华门外雨花路西),此为南京城区筑城之始,楚灭越,在今清凉山一带(当时长江岸边)建金陵邑,以上城邑均为军事城堡性质,当时手工业作坊、商市及居民都在城堡之外。

至今南京建城历史已达2470余年。

南京建都史自东吴定都建业开始。

其后,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前后十代定都南京共450年。

东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时期,都城规划是以“君”为本。

都城形制受《周礼》影响,并融合山丘环抱,河湖萦绕散布的自然地形,表现出礼制规划与因地筑城的巧妙结合。

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在江宁府建都,突破了六朝建康以“君”为本的单一功能。

都城南移,跨淮立城,包含了秦淮河两岸经济富庶的居民区、商市区,建造坚固宏伟的都城,体现了“造廓以守民”的规划思想。

明朝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式奠都南京,称京师。

明南京城为四重环套配置形制。

庞大的都城,充分体现了大一统王朝的气势。

城市规划与发展——南京篇

城市规划与发展——南京篇

城市规划与发展——南京篇引言城市规划与发展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既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也面临着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本文将介绍南京的城市规划与发展情况,并探讨其中的成就和挑战。

南京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的历史沿革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城市规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南京成为中国的首都之时,便有规划修建宏伟的皇宫和城墙,代表着古代中国城市规划的辉煌。

在清朝时期,南京又进行了一系列城市规划改造,修建了许多著名的文化和宗教建筑,如夫子庙、明孝陵等。

随着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南京在建设工业区和住宅区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规划,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代城市规划的特点近年来,南京在城市规划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根据南京市的发展规划,南京将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城市。

在城市规划方面,南京积极进行了城市更新和城市绿化,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高城市的宜居程度。

南京的城市规划注重人民群众的需求,尊重自然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

南京的城市发展经济发展南京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南京的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等领域。

南京拥有完善的产业链条和发展环境,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的投资。

南京还积极发展服务业,打造国际化商业枢纽。

城市化进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南京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大量的农民工和外来人口涌入南京,给城市带来了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快速城市化的需求,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并加强了城市规划和管理。

交通建设交通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南京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不仅拥有发达的陆路交通,还有水路和空中交通网络。

南京加强了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建设了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

生态保护南京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南京积极推动生态保护,建设了一批公园和绿化带,提高了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南京还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城市职能定位
••《《魏城市斯规曼划演原讲理圣》经之》南读京的书现笔在 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国家重要创新基地 •区域现代服务中心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
•现代服务业基地和
长江航运物流中心 •滨江生态宜居城市
•发挥沿江港口
•史文化和科教人才 资源优势
•·····
•城镇职能
••《《魏城市斯规曼划演原讲理圣》经之》南读京的书现笔在 记
•③新市镇:建制镇和涉农地 区的集中建设地区,郊区县非 农业产业和人口的重要聚集地 ,是服务和带动广大乡村地区 发展的基地
•南京
•总体规划 •ZONGTIGUIHUA
•4.
•城市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上,现代服务业主要在主 城发张,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商贸 服务、信息服务、软件研发、服务 外包等现代服务业 • 主城形成了四大服务产业集聚区 ,分别是老城服务业集聚区,河西 服务业集聚区,南部新城服务业集 聚区,北部新城服务业集聚区 • 主城外结合副城和新城,以产业 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装备制造、 精细化工、钢铁、航空物流以及高 新技术等产业,并规划引导形成12 个先进制造业板块
•2.
•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两带一轴
••《《魏城市斯规曼划演原讲理圣》经之》南读京的书现笔在 记
•新城 •新市镇
•在“两带一轴“的城镇空间 布局结构基础上,形成”中心 城——新城——新市镇“的 市域城镇等级体系。
•中心城
•①中心城:由主城和东山、仙林、江北副城组成 •②新城8个,包括:龙潭、汤山、禄口和街道所在地的集中建设地区
••《《魏城市斯规曼划演原讲理圣》经之》南读京的书现笔在 记
•南京
•总体规划 •ZONGTIGUIHUA
•5.
•城市中心体系分析
••《《魏城市斯规曼划演原讲理圣》经之》南读京的书现笔在 记
•南京
•专项规划 •ZHUANXIANGGUIHUA
•1.
•城市交通规划
••《《魏城市斯规曼划演原讲理圣》经之》南读京的书现笔在 记
•1.
•③:区域地位
••《《魏城市斯规曼划演原讲理圣》经之》南读京的书现笔在 记
•国家发改委批复最新的长三角区域规划中, 以上海为中心,南京与杭州是上海的“两翼” 。南京被定位为“重要门户城市”。未来依托 城市高铁打造长三角“一小时都市圈”,将进 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南京辐射范围
•南京
•城市规划 •CHENGSHIGUIHUA
•加快南京都市圈建 设,促进皖江城市 带发展,成为长三 角辐射带动中西部 地区发展的重要门
户。
•南京
•城市规划
•3.
•辖区
•CHENGSHIGUIHUA
••《《魏城市斯规曼划演原讲理圣》经之》南读京的书现笔在 记
•南京
•总体规划 •ZONGTIGUIHUA
•1.
•发展纲要
••《《魏城市斯规曼划演原讲理圣》经之》南读京的书现笔在 记
•南京
•总体规划 •ZONGTIGUIHUA
•3.
•城镇职能
••《《魏城市斯规曼划演原讲理圣》经之》南读京的书现笔在 记
•①中心城:南京区域中心城 市功能的集中承载地,现代都 市区功能的核心区,重点发展 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②新城:一定地区内产业、 城市服务功能和城镇化人口的 聚集区
•南京
•1 •规划期限:近期至2015年,远期至2020年 •2 •规划层次:规划范围分市域、都市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3 •规划面积:6582平方公里
•4 •城市性质:江苏省省会、著名古都、长江三角洲承东启西 的重要中心城市
•5 •城市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文化特色更加鲜明、 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社会更加和谐安定的现代化国际性人文 绿都城市 •南京
导发展航空运输服务、航空装备制造、 商贸服务等产业
• 板桥、滨江、桥林:沿江综合性工业
新城,引导发展:装备制造、现代物流 等。禁止对水产生污染的企业。
• 淳溪:苏皖边界服务职能的综合性新城
••《《魏城市斯规曼划演原讲理圣》经之》南读京的书现笔在 记
•南京
•总体规划 •ZONGTIGUIHUA
•3.
•总体规划 •ZONGTIGUIHUA
•3.
•城镇职能——新城
• 龙潭:长江下游重要的港口工业新城,
引导发展现代物流、外贸加工及临港发 展的先进制造业
• 汤山:长三角重要的休闲旅游新城,引
导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服务、会议会展 等产业,建成全国知名的温泉旅游度假 基地,禁止发展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
• 禄口:南京都市圈重要的空港新城,引
南京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之南京的现在
•1
•城市概况
•2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3
•专项规划
•4
•总结建议
•城市规划 •CHENGSHIGUIHUA
•1.
•①基本情况
••《《魏城市斯规曼划演原讲理圣》经之》南读京的书现笔在 记
•南京是副省级城市,江苏省省会,长三角地 区第二大城市,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有“六朝古都”之称,位于长江下游沿岸, 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 ,长江航运物流中心,滨江生态宜居城市, 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 城市。
•总体规划 •ZONGTIGUIHUA
•2.
•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两带一轴
••《《魏城市斯规曼划演原讲理圣》经之》南读京的书现笔在 记
•两带
•一轴
•“两带”是指拥江发展的江 南城镇发展带和江北城镇发展 带 •“一轴“是指沿宁连、宁高 综合交通走廊形成的南北向城 镇发展轴
•南京
•总体规划 •ZONGTIGUIHUA
•南京
•专项规划 •ZHUANXIANGGUIHUA
•1.
•城市交通规划——发展战略
••《《魏城市斯规曼划演原讲理圣》经之》南读京的书现笔在 记
•城市交通与用地布局整体协调发展战略
• 1 以交通走廊引导城市 整体发展 • 2 以公交优先支撑中心区发展 • 3 以通道建设引导新区开发、跨 • 江发展 •
•南京
•城市规划 •CHENGSHIGUIHUA
•1.
•②人口情况
••《《魏城市斯规曼划演原讲理圣》经之》南读京的书现笔在 记
•全市总人口:1060万左右 城镇人口:910 万左右 城镇化水平86% •都市区总人口:950万左右 城镇人口:840 万左右 城镇化水平:88%
•南京
•城市规划 •CHENGSHIGUIHU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