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墨梅竹石石灰吟)

合集下载

古诗三首(墨梅 竹石 石灰吟)

古诗三首(墨梅 竹石 石灰吟)

古诗三首(墨梅竹石石灰吟)古诗三首:墨梅竹石石灰吟墨梅我家南郭外,沐浴风雨开轩扉。

数声鸟语临窗柳,斑斓墨梅香满园。

几度春风吹不落,一池墨色独醒魂。

岁月从此逝如水,唯有墨梅永相伴。

墨梅,古代文人墨客钟爱的题材。

我家的小院位于南郭外,每当清风细雨拂过,我便打开窗户,洗净尘埃,尽情沐浴在自然的怀抱中。

窗外的柳树上时而传来几声鸟儿的歌唱,柳枝摇曳在阳光下,犹如斑斓的墨梅花朵。

这些美景让我感受到了无尽的宁静与美好。

墨梅,它的花朵色彩斑斓,散发出阵阵芬芳的香味。

虽然阳春三月,风雨不断,然而这些傲立在枝头的墨梅却能坚持不倒,不为风雨所摧残。

正如墨梅的花朵,其幽香扑鼻,让人陶醉其中。

它们仿佛在默默地告诉我,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它们都愿意陪伴在我身旁。

岁月如梭,转瞬即逝,风华终将褪去。

然而,在岁月的洗礼下,墨梅的花语依然传递着生命的力量。

它们的美丽如墨,色彩深邃,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时间,不负韶华。

竹石山间溪水潺潺流,翠竹参差秀色醉。

磐石巍峨屹世间,万年风雨见证真。

世事如竹情更坚,刀石不惧岁月磨。

向阳致雨燕翩翩,山间幽静清流畅。

回首沧桑尽一生,追求永恒的真谛。

同时,被百草打扰的风流,悠远的心境似泉水一样。

竹石,在山间溪水潺潺的地方,翠竹参差秀色,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磐石巍峨屹立在世间,承受了万年的风雨洗礼,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竹子柔韧而坚韧,像一个个坚定而自信的人,不畏岁月的磨砺。

竹子向阳生长,风雨无阻,尽显其豁达的品质。

它们静静地立于山间,给人一种幽静而宁谧的感觉。

清流从竹林中穿过,发出潺潺的声音,宛如一首山间的歌谣,让人心旷神怡。

回首我走过的沧桑岁月,我感受到了竹石的坚韧与恒心。

在追求永恒的道路上,我像流水一样婉转流淌。

虽然受到了百草的打扰和干扰,但我仍然保持着一颗宁静的心。

石灰吟青莲石上结果成,飘然白色如云烟。

婀娜莲花石灰泡,画出宁静的洁白。

白色花朵如烟云,凝聚了一种神秘之美。

石灰吟就像一首悠远的乐章,让人陶醉其中。

有关咏物的古诗

有关咏物的古诗

有关咏物的古诗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咏物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咏物的古诗11、《在狱咏蝉》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2、《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青松》现代·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4、《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画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8、《菊花》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9、《题菊花》唐·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0、《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归燕诗》唐·张九龄海燕岁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12、《咏梧桐》清·郑板桥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

13、《咏苎萝山》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14、《宫中调笑·团扇》唐·王建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古诗三首》墨梅、竹石、石灰吟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墨梅、竹石、石灰吟教案教学设计

04
学生互动与课堂实践
分组讨论:分享对三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小组内交流
学生分组,每组4-5人,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对《墨梅》、《竹石》、《石灰吟》 三首诗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小组代表发言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可以针对汇报内 容进行提问或补充,促进全班范围内的深入交流。
审美价值
运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等手法,将诗人的情感和价值观融 入诗歌之中,使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同时 ,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和审美效果。
03
知识点梳理与讲解
古诗中常见意象解析
01
墨梅
墨梅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之一,代表着高洁、坚贞的品格。诗人常常通
过描绘墨梅的形态和气质,来表达自己对于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古诗欣赏和比较阅读
《墨梅》与《白梅》比较阅读
通过对比王冕的《墨梅》和王安石的《白梅》,引导学生理解梅花的不同形象和象征意义 ,感受诗人的不同心境和表达技巧。
《竹石》与《青松》比较阅读
将郑燮的《竹石》和陈毅的《青松》进行对比,让学生领会竹子和青松的坚韧品质,以及 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时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石灰吟》与《咏煤炭》比较阅读
通过于谦的《石灰吟》和明代诗人李时珍的《咏煤炭》的对比,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在诗 歌中的象征意义,以及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古代文人画欣赏和创作尝试
欣赏古代文人画
选取几幅与墨梅、竹石、石灰吟 相关的古代文人画作品,引导学 生欣赏画作中的意境和笔墨技巧 ,感受诗画之间的内在联系。
拟人
三首古诗中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墨梅》中 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将墨梅赋 予了人的品格和情感;《竹石》中的“千磨万击还坚 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将竹石赋予了人的意志和力 量;《石灰吟》中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 人间”,将石灰赋予了人的勇气和奉献精神。这些拟 人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 。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案)1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案)1
29.古诗天地。
石灰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______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采用______手法,字面上是咏______,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全诗笔法凝练,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______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凜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最后一句“____________”,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2.李贺在《马诗》中借马以抒情。表现自己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的诗句是_______。
3.《石灰吟》是一首__________诗。作者以______作比喻,表达自己为___________的决心。
4.郑燮的《竹石》着力表现了________的品质。是一首赞美_____的题画诗,也是一首______诗。
评卷人
得分
四、诗词曲鉴赏
课外阅读。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①向日金鳞开②。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③易水,霜重鼓寒④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⑤为君死。
(注释)①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②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③临:逼近,到,临近。④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⑤玉龙:宝剑的代称。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案)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古诗三首(墨梅竹石石灰吟)

古诗三首(墨梅竹石石灰吟)

古诗三首(墨梅竹石石灰吟)墨梅竹石石灰吟墨梅墨色山河尽一笔,梅花独立傲寒枝。

寄意寒梅雪满地,灵魂万千古不移。

墨梅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惟一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墨色的山河,以及孤独而傲立的梅花。

诗中的墨梅,象征着作者不被世俗所动的坚强意志和独立精神。

作者以几笔墨色勾勒出寒凝山河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梅花的高洁和清寒的特点。

竹石清风徐徐竹叶摇,石上苍苔点缀妙。

竹傲豪华石中静,看尽人间世态浮。

竹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表现了竹和石的傲立一方的气质。

诗中的竹与石相辅相成,清风拂过竹叶,石上苔藓点缀,构成一幅自然平和的画面。

竹与石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着各自的傲雪凌霜和坚贞不屈,彰显了高洁和坚毅的品质。

石灰吟石灰田地种禾黍,手工捣碎寄希望。

水淘木石净如玉,涂抹洁净心意托。

石灰吟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戴复古的作品,通过描绘制造石灰的过程,表达了对纯洁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诗中的田地,播种禾黍的种子,在阳光和雨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人们通过手工将石块捣碎,经过水淘洗净,最终得到洁净的石灰。

这一过程象征着人们不断净化心灵,追求纯净和美好。

古诗作品常常通过简洁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

墨梅、竹石和石灰吟这三首古诗,分别展示了不同的主题和意象,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情感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无论是墨梅傲立寒枝的形象,还是竹石清风徐徐的画面,又或是石灰吟对纯洁的追求,这些作品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独特审美观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

它们以简练的语言和形象,带给读者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这三首古诗都以自然景物为素材,通过对墨梅、竹石、石灰的描绘,传递了作者对清雅、高洁和纯净的追求。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山水、花木等自然事物不仅仅是表象,更是诗人内心感悟和人生哲理的抒发。

在繁杂的尘世间,古诗作品给予人们一丝清新和追求美好的力量。

总之,墨梅、竹石和石灰吟这三首古诗,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它们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清雅和纯净的向往,同时也传递了对人生追求美好的思考。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教案:古诗三首(墨梅 竹石 石灰吟)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教案:古诗三首(墨梅 竹石 石灰吟)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教案:古诗三首(墨梅竹石石灰吟)教学内容:生字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

)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

诗人分别是王冕、郑燮和于谦。

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千锤万凿焚烧乾坤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四、学习《墨梅》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

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

这是一首题画诗。

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

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

(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

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案)2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案)2
C.你们这样大声争吵,真是“了不起”啊。D.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不太好吧。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任尔东西南北风”中“任”字写出了竹子的顽强。
B.《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写的一首题画诗。
C.“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诗中墨梅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2.__________字廷益,______代诗人。因为官清正,不畏强权,深受人民爱戴。他的诗歌多表达自己_____________的感情和___________的情操,有《______________》。
3.郑燮,字克柔,号__________,以卖画为生,为“_______________”之一。擅写_______、工书法。其诗词多描写民间疾苦,有《____________》。
D.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3.下面关于古诗的搭配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李白《春夜喜雨》
B.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飞人米。(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凉州词》)
30.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李贺在《马诗》中描写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描写他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石灰吟》是____代诗人__________通过对石头不畏“____”和“___”,即使“____”也要留下清白的描写,赞颂了石灰_____、______的品质,抒发了诗人_____的思想感情。名句是:_____________。

《石灰吟》教案-1

《石灰吟》教案-1

《石灰吟》教案《石灰吟》教案三篇《石灰吟》教案篇1教材说明:本课选了三首古诗,三首诗都是咏物言志诗。

它们所写的事物不同,但都抒发了诗人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

诗的大意是:我平常画画洗砚的水池边上有一颗梅树,那一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汁点化而成。

它不需要人们夸赞它的颜色鲜艳,只求在天地间留下清香的正气。

全诗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品格。

《竹石》也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画而题写的。

诗的大意是: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扎在岩石缝中。

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忍不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全诗表现了诗人那种刚烈、坚韧,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石灰吟》的大意是: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

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

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1、学会3个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焚烧、千磨万击、千锤万凿。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学习咏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设计:一、导入1、忆古诗,激发兴趣。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块瑰宝,那么你都会背诵哪些古诗句呢?2、忆学法,迁移旧知,为自学古诗做好铺垫。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首古诗。

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怎样学习古诗的?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晓诗意;入意境,悟诗情。

二、授新(一)《墨梅》1、个人自学依照学法自学《墨梅》2、小组交流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学合作探究,提出不懂得问题。

教师深入小组,适当指导。

3、大组汇报学生按照刚才总结的学法,依次汇报。

结合查阅的资料、结合插图等等,尤其是对重点字意诗意,说一说、议一议,互动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三首(墨梅竹石石灰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生字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

)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

诗人分别是王冕、郑燮和于谦。

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千锤万凿焚烧乾坤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四、学习《墨梅》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

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

这是一首题画诗。

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

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

(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

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

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C.理解诗句的意思。

(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清气:清香的气味。

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

乾坤:天地,人间。

C.诗句的意思。

(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D.进一步理解。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

)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

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3、朗读全诗。

4、总结全诗:(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5、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6、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墨梅》这首古诗的?(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五、作业:1、背诵《墨梅》。

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后两首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附: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后两首古诗。

教学目标: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

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指名背诵《墨梅》。

2、汇报自学预习的情况。

(1)强化学习古诗的方法。

(2)询问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学习《竹石》1、了解诗人,理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

兴化(今属江苏省)人。

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

是“扬州八怪”之一。

(2)理解诗题。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诗人是著名的画家。

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

这首诗是题写在他画的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2、抓字眼,明诗意。

A.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定:这里形容竹根牢牢扎根在青山上,如同咬住一般。

破岩:山岩的裂缝处。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破碎的山岩之中。

这两句诗中用了一个“咬”字,极为有力。

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立根原在破岩中”表明了劲竹对生活条件并没有过高的要求,显示出它的生命力极强。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坚劲:坚韧不拔。

任尔:随你。

人,任平。

尔,你。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遭受无数的磨难仍然坚挺,不管你从何方刮来什么风。

这两句进一步写出了恶劣环境对劲松的磨练以及它不屈不挠的精神。

“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无数的磨难,恶劣的环境。

面临着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3、想意境,悟诗情。

(1)在你的生活中,你最喜欢哪种植物?你喜欢竹子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2)诗人喜欢竹子吗?为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的?(作者非常喜欢竹子。

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劲竹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

寓意十分深刻。

这首诗借物喻人。

通过咏诵立根破岩之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决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3)以诗人的身份,怀着对劲竹的敬佩之情朗诵全诗。

三、学习《石灰吟》。

1、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1)指名读。

(读后评读)(2)填空练习。

《石灰吟》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所做。

2、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

《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

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

(2)抓字眼,明诗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锤,锤打。

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

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当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

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

“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

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

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3)想意境,悟诗情。

A.诗人写的是石灰,石灰有什么特点呢?(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

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

)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B.这首诗借石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C.诗人用什么方法写出这种深情厚谊呢?(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

)D.朗读全诗。

四、总结复习。

1、分组朗读三首古诗。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用什么样的感情读?(语调停顿、语速都应以据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而定。

)(2)练习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配乐读、评读。

)2、结合本课的学习,谈谈这两首古诗的写作特色。

(这两首诗的特点是语言质朴,明白如话,没有华丽的词藻和雕琢的痕迹,但表现力极强,表达了诗人发自肺腑的思想感情,诗意极浓。

这样的诗是达到了很高境界的诗。

)五、作业。

1、朗读背诵古诗。

2、运用归纳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选择一首古诗,试着自学。

附:板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