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冻害与寒潮的区别是什么
气象灾害学 冷冻灾害

第二节 冷冻灾害的致灾原因
一、寒潮的侵袭
冷冻灾害一般都是由冷空气南侵和寒潮暴发所致。北方冷 气团聚集到一定程 度,在有利的大气环流引导下,寒潮 暴发,冷空气如潮水般大规模向南方倾泻,所到之处气温 骤降,灾害随之发生。
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有 3 个源地: 新地岛以西的寒冷洋面 新地岛以东的寒冷洋面 冰岛以南的洋面
二、冷冻灾害的主要类型
冷冻灾害包括寒潮、冷害、冻害、冻雨、 冰害和雪害等种类。
寒潮是指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冷空气在南侵过程中,到 达本地时降温达到一定标准,才称为寒潮,达不到标准就 称冷空气; 冷害主要是由于气温低而伤害农作物、果树、花卉和牲畜; 冻害主要是由于冷而冻伤农作物、牲畜,冻坏冻裂水管、 油管等; 冻雨主要是气温低,雨落到电线、树枝、路面后即刻结冻, 增加电线、树枝的重量而断线、折断树枝,路面结冻会影 响交通; 冻害主要是水面结冻、路面结冰影响交通,浮冰、冰坝也 会造成灾害; 雪害主要是下雪时能见度小影响交通,积雪覆盖草原,造 成牲畜缺食而死亡,积雪覆盖道路会引发交通事故,山区 雪崩会造成严重灾害。
4.公路雪害防治
(1)防雪林 (2)简易防雪杖 (3)阻雪堤 (4)植物防雪 (5)公路除雪
5. 雪害的影响 (1)雪害对工程的破坏性影响。 (2)雪害对冬作物的影响。 (3)冬季降雪对草原放牧的影响。 (4)春雪对果树和森林的危害。
二、冷冻的危害
寒潮和冷空气南侵时,常出现大风、 降温、 降雨和降雪 天气,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危害。 寒潮大风在西北地区常引起沙尘暴。如 1993 年5月4~6 日,我国西部四五个省区100 多万平方公里普遍出现沙尘 暴,扬沙、尘埃昏天黑地, 既污染空 气,又影响交通,这 场罕见的沙尘暴共夺去了 100 多人的生命,直接损失达 5 亿元以上;寒潮大风在沿海地区还常常影响海上的渔业生 产,甚至造成翻船事故。
冰冻灾害链

(2)低温冷冻害的影响 低温冷冻害主要影响农业生产,因此不同的低 温冷冻现象影响的结果是不同的。 1)倒春寒现象:春季气温回升过程中,常因冷 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出现“前春暖,后 舂寒”现象,对作物造成很大的危害,尤其是可引 起南方早稻烂种烂秧等现象。 2)霜冻现象:春末的晚霜和秋初的早霜,往往 使土壤中水分冻结,以致植株受害或死亡等。 3)夏季低温现象:往往使作物在生长期内因异 常低温而减产,这是我国东北地区粮食产量不稳的 重要原因。 4)寒露风现象:秋季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使 江淮及以其南地区气温明显降低,导致双季晚稻受 害减产。
四、冰冻灾害及其灾害链 (一)冰冻灾害的类型 冰冻灾害是大气温度急剧降低而产生的一种破 坏性气象灾害,主要包括低温冷冻害、寒潮、雪灾、 冻雨、冷雨等。 1.低温冷冻害 低温冷害主要是由来自极地的(强)冷空气及寒 潮侵入造成的。不同季节表现的方式和强度不同: 在冬季,冷空气强、温度低,为寒潮,可使气温在 1~2天内急剧下降8~10℃或以上;在春季,主要表 现为倒春寒、晚霜冻和低温阴雨;在夏季,整体温 度较高能会因为冷空气的侵入而形成早霜, 可能会发生寒露风、霜冻和冷冻害等降温事件。
暴风雪是指伴有强降温和大风的降雪天气过程。 它是直接造成牲畜伤亡和阻碍陆地交通的重要气象 灾害。降温强度、风速和降雪量是形成暴风雪天气 的基本因素。研究者根据新疆不同地区暴风雪实例 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在放牧条件下, 牲畜死亡率与大风、降温和降水合并出现的次数、 强度及持续时间成正相关。由此得出,日平均气温 ≤5℃、24小时降温≥6℃、日降水量≥5mm、瞬间风 速达到8m/s,即为牧业暴风雪的气候指标。 (2)雪灾的主要危害 雪灾的主要危害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破坏交通、通讯、电力等生命线工程,影响户外作 业等。雪灾对干旱具有缓解作用。
立冬了解冬季的天气现象和气象知识

立冬了解冬季的天气现象和气象知识立冬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它标志着冬季正式开始。
在这个时候,天气逐渐转冷,温度下降,人们要适应寒冷的气候,并注意防寒保暖。
本文将介绍一些冬季常见的天气现象和相关的气象知识。
一、冬季天气现象1. 寒潮寒潮是冬季最常见的天气现象之一。
寒潮指的是一股强冷空气在短时间内迅速南下,夹带着大风和降温,给人们带来严寒的天气。
寒潮容易引发降温过程中的各种气象灾害,如冰冻、雨雪冰冻等。
2. 霜冻冬季气温下降,地面上的水汽凝结成露水或冰冻,形成霜冻。
霜冻常常出现在早晨或夜晚,当天气潮湿且温度低于零度时,霜冻的形成就更加显著。
霜冻一般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农作物带来一定的困扰。
3. 雪随着气温的降低,冬季还常常会下雪。
雪是水蒸气直接由气态转变为固态的降水形式。
雪的种类有很多,如雪花、雪片、雪粒等。
不同的气温和湿度会影响雪的形态和结冰程度。
大雪和暴雪天气会对人们的生活交通造成一定的影响。
4. 霾冬季的空气湿度相对较大,加上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源的排放,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霾是指大面积弥漫分布的由颗粒物、污染物和水蒸气等组成的空气浑浊现象。
雾霾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人们的健康,人们需要加强防护和注意健康饮食。
二、冬季气象知识1. 低温冬季的温度较低,人们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穿厚衣物、戴帽子、手套等,以保持身体的温暖。
如果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下,要注意防寒措施,避免体温过低导致感冒、冻伤等。
2. 大风冬季的大风一般伴随着寒潮和冷空气的南下,风力较强,需要注意防风保暖。
大风会增加人体散热速度,容易引起寒冷和身体不适。
3. 冻害冬季的冻害是指冷空气侵袭下的冻害现象,如冰冻、雨雪冰冻等。
冻害对农作物和植物造成一定的破坏,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护农作物和植物的安全。
4. 日照时间短冬季的日照时间相对较短,阳光辐射较弱。
人们在冬季应该充分利用好白天的时间,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生活规律,以维持身体的健康。
【初中地理】寒潮冻害

【初中地理】寒潮冻害寒潮天气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剧烈降温,低温能导致作物霜冻害、冻害和河港封冻、交通中断灾害,常会给工农业带来经济损失。
寒潮冻害特指冬季严寒对越冬作物的冻害。
寒潮天气过程是高纬地区大规模的强冷空气南下,使经过之地出现剧烈降温和大风的天气过程。
当气温下降到0℃(冰点)以下或较长时间持续在0℃以下,就会引发越冬作物的植株体结冰而丧失一切生理活动,造成植株枯萎或死亡,严重的低温也能引起牲畜患病或冻死,造成严重的农牧业气象灾害,即寒潮冻害。
寒潮冻害主要是0℃(冰点)以下的低温造成植物组织冰冻而受害。
很多研究成果表明,低温导致细胞组织结冰是植物死亡之原因。
中国处于世界上典型的季风区。
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
冬季半年,华北和东北地区刮西北风,华中地区刮北风,华南地区刮东北风。
寒风带来的天气又冷又干燥。
冻害对农业威胁很大,如我国的冬小麦和柑橘生产常因冻害而遭受巨大损失。
寒潮冻害不仅取决于寒潮路径和强度,而且与农作物种类和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
我国受冻害影响最大的是北方冬麦区,冻害发生最多的区域是北方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长江以北冬麦区因降雪少,秋旱,冷空气活动频繁,山川河谷容易积聚冷空气,常出现冻害;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因丘陵山地多,冷空气南下受山脉阻滞,停留堆积,导致洞庭湖盆地和浙、闽丘陵地区出现的冻害持续时间长、温度低,并常伴有降雪、冻雨天气,部分江河湖泊封冻,使麦类、油菜、蚕豆、豌豆和柑橘类经济林木遭受严重冻害。
在西部的荒漠和高寒山区,因很少有越冬作物,因此寒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
在中国,小麦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
多年来,种植面积占总耕地的22%~30%,粮食作物面积的20%~27%,分布在全国各省区。
冬小麦主要种植在中国。
冬小麦冻害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0℃以下的低温是造成小麦幼苗冻害的主要因素。
越冬小麦幼苗能耐受一定强度的低温。
在冬季气温低于-10℃时,一般不会造成小麦幼苗死亡。
寒潮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寒潮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寒潮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寒潮主要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内蒙古、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黄淮地区、江淮地区、江南地区、华南地区等。
寒潮会带来大幅度降温、大风、雨雪等天气现象,给交通、电力、航海等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导致霜冻、冰冻、冻雨等灾害,对农业、交通、电力等造成很大危害。
因此,在寒潮来临时,需要关注天气预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减少寒潮的影响。
寒潮与冷空气的区别寒潮和冷空气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定义:寒潮是冷空气的一种,指的是冷空气中的“王者”,即特别强烈的冷空气。
而冷空气是指温度较低的空气,是一种相对较普遍的气候现象。
降温幅度:寒潮和冷空气都会导致气温下降,但降温幅度不同。
寒潮在短时间内会带来大幅度的降温,而冷空气的降温幅度相对较小。
影响范围:寒潮通常会影响大范围地区,而冷空气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寒潮和冷空气在定义、降温幅度、影响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异。
冷空气和寒潮的定义冷空气是指一种相对较冷的空气,通常以气温下降为主要特征。
冷空气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出现,其影响范围和程度因具体情况而异。
寒潮是指气温大幅度下降,导致气温降至冰点以下,通常伴随着大风、降雨、降雪等天气现象。
寒潮通常会对农业、交通、能源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
降温幅度和影响范围冷空气和寒潮都会导致气温下降,但它们的降温幅度和影响范围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寒潮的降温幅度较大,影响范围较广,而冷空气的降温幅度相对较小,影响范围也较小。
在气象学上,寒潮和冷空气的区别主要在于降温幅度和影响范围。
根据国家标准,寒潮是指在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同时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者48小时内,气温下降12℃以上,同时最低气温下降到0℃以下。
而冷空气则没有明确的降温幅度和影响范围的标准。
影响方式和程度冷空气和寒潮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
寒潮通常会给人们带来更明显的寒冷感觉,对农业、交通、能源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
初中寒潮知识点总结

初中寒潮知识点总结一、寒潮的定义寒潮是指夏季风的南移,冷空气南下到达低纬地区,引起天气骤冷和强风的天气现象。
导致寒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冷空气的南下,从而给我国北方以及中东部地区带来了严重的冷空气天气。
二、寒潮的特点1. 温度骤降:在寒潮的影响下,气温骤降,天气寒冷。
2. 风力加强:伴随着冷空气的南下,风力也会明显加强,有时候会引发强风或者台风。
3. 降水少:寒潮一般会带来少量的降水,通常是零星小雪或者雨夹雪等形式。
三、寒潮的影响1. 气温下降:伴随着寒潮的到来,气温明显下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没有暖气供应的地区。
2. 交通受阻:寒潮带来的降雪或者降雨会给交通带来严重的影响,导致道路结冰、交通受阻,危害人们的出行安全。
3. 农作物冻害:寒潮的到来,对农作物的生长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尤其是一些娇嫩的果蔬等作物受到冻害的影响较大。
4. 人们健康受损:寒潮的到来,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些老年人或者儿童来说,更是需要格外重视。
四、如何防范寒潮1. 加强预警:对于寒潮天气,各级气象部门需要提前发布预警,让民众做好应对准备。
2. 保暖防寒:在寒潮天气到来之前,人们需要做好保暖措施,穿上厚衣服、戴上帽子、手套等,以防止自己受到寒潮天气的侵袭。
3. 交通安全:在寒潮天气到来之后,人们需要格外留意交通安全问题,避免行车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4. 农作物防护:对于一些农作物需要做好防护工作,例如覆盖保温等,以保护农作物免受寒潮天气的侵害。
五、寒潮的常见问题1. 寒潮与台风的关系:寒潮往往会与台风产生关联,有时候寒潮的骤降也可能引发台风的生成,造成更严重的灾害。
2. 寒潮对气象条件的影响:寒潮的到来,会对气象条件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霾天气的增多等。
3. 寒潮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寒潮的到来,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对农业、渔业等的影响,导致一定的损失。
六、寒潮的防范措施1. 对于影响范围较大的寒潮,需要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以及采取相应的减灾措施,减少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农业领域冬季寒潮影响及农作物防冻保护策略

农业领域冬季寒潮影响及农作物防冻保护策略寒潮是指寒冷空气团的迅速南下并影响到低纬度地区的现象,它在冬季对农业产生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本文将探讨农业领域冬季寒潮的影响以及农作物防冻保护策略。
一、寒潮对农作物的影响1.1 温度骤降寒潮带来的最明显的影响就是温度骤降,低温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都具有抑制作用。
低温会导致植物的新陈代谢减缓,影响其正常生理活动。
一旦温度骤降,农作物可能会受到冻害,甚至死亡。
1.2 冰冻和冻害当温度骤降到冰点以下时,水分在作物体内以及周围环境中形成冰晶,这会对作物造成严重损害。
冻害会引起作物组织和细胞的破坏,导致叶片萎蔫、生长迟缓,甚至死亡。
1.3 生长周期受阻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是根据不同的温度条件来调节的,寒潮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延长。
长时间的低温和冻害会延缓作物的生长进程,使得其无法按照正常的周期进行生长和发育。
二、农作物防冻保护策略2.1 农田排水在冬季寒潮到来之前,可以通过排水来减少冰冻和冻害的发生。
通过合理规划田块的排水系统,及时将积水排出,降低土壤含水量,减缓寒潮对土壤的影响。
2.2 覆盖保温通过覆盖保温材料,如塑料薄膜或农用保温布,可以有效防止农作物受到低温的直接侵害。
覆盖保温材料不仅可以减缓温度骤降带来的影响,还可以减少冷空气对作物的直接接触,提供一个相对温暖的环境。
2.3 灌溉保温灌溉保温是通过灌溉热水或其他温水来提供作物所需的热量,以防止冻害的发生。
灌溉保温可以在寒潮来临之前进行,通过加温土壤和作物来提高其耐寒性,减少受冻的风险。
2.4 植物栽培措施在农作物的栽培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
例如,在作物生长初期,通过适量的施肥来增加作物的养分供应,提高其抗寒性。
同时,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和栽培方法,保证作物的充分光照和通风,有助于作物抵抗低温侵害。
2.5 预警监测系统建立寒潮预警监测系统可以提前获知寒潮的到来时间和严重程度,为农民提供及时的信息和建议,以便采取相应的防冻保护措施。
寒潮对农业有哪些影响

寒潮对农业有哪些影响
寒潮对农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冻害:寒潮会带来低温,如果农作物没有得到及时的保护,容易受到冻害。
特别是对于一些不耐寒的作物,如蔬菜、水果等,寒潮会导致植株死亡或生长受阻。
霜冻:寒潮带来的霜冻会降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如果霜冻持续时间较长,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损害。
病虫害:寒潮低温能够冻死一些病虫害,减轻农作物来年病虫害的发生。
但是,寒潮也会导致一些耐寒性较差的病虫害越冬困难,来年可能爆发。
土壤冻结:寒潮会导致土壤冻结,影响土壤的通透性和水分供应,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为了减轻寒潮对农业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薄膜、草帘等。
选择耐寒性较强的作物品种,并采取相应的防寒措施。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总之,寒潮对农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来减轻其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温冻害与寒潮的区别是什么
什么是寒潮?低温冻害与寒潮的区别是什么?接下来请大家跟随
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
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极地带、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以及蒙古国等地暴发南下的冷高压.这些地区,大多是分布在北极地带冬季长期见不到阳光,到处被冰雪覆盖着,停留在那些地区的空气团好像躺在一个天然的大冰窖里面一样,越来越冷、越来越干,当这股冷气团积累一定的程度,气压增大到远远较南方高时,就像贮存在高山上的洪水,一有机会,就向气压较低的南方泛滥、倾泻,这就形成了寒潮。
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会造成沿途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大风和风雪天气,由寒潮引发的大风、霜冻、雪灾、雨凇等灾害对农业、交通、电力、航海、以及人们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
寒潮和强冷空气通常带来的大风、降温天气,是中国冬半年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寒潮大风对沿海地区威胁很大。
冻害是农业气象灾害的一种。
即作物在0℃以下的低温使作物体内结冰,对作物造成的伤害。
常发生的有越冬作物冻害、果树冻害和经济林木冻害等。
冻害对农业威胁很大,如美国的柑橘生产、中国
的冬小麦和柑橘生产常因冻害而遭受巨大损失。
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下期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讲座中给大家介绍冻害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