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异黄酮成份结构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2神经系统疾 病
老年性痴 呆症分为原发性 痴呆、血管性痴 呆和两 者的混合型,前者又称阿尔茨海默病( Al zhei mer ' s di s— eas e,AD) ,是一种与年龄高度相关的、以进行性认知 障碍和 记忆力损害为 主的中枢神经 系统退行性疾 病。 汪新华∞1和曹仕健。列等分别探讨了大豆异黄酮改善 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发现大豆异黄酮可通 过升高AD大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 chol i ne ace t yl —
1心血管系统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是多病因的疾病,除年 龄和性别这 一不可 改变的危险因 素外,血脂异 常是其最重要 的危 险因素。此外,高血压、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胰岛素 抵抗增强、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病毒、衣原体感染 等都在动 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发展过程中起重要 作用。 因此,防 治这些危险因素的 发生发展,亦能有 效的防 治动脉粥样硬化。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年06月 第34 卷
t r ans f er as e,ChAT) 和降低半胱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 酶3( cys t ei nyl aspar t at e—s peci f i c pr ot ea se3,cas pase - 3) 活性,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大豆异黄酮

1、大豆异黄酮与癌症 1987年日本科学家发现,染料木黄酮特异性的抑制蛋白 酪氨酸激酶(TPK)的活性。由于TPK参与细胞生长的 调节和控制,因此能够抑制TPK活性的物质一直作为有、大豆异黄酮与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成为危害人类生 命的高发性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和心肌梗塞,而造成这 些心血管疾病的初始阶段就是动脉粥样硬化。
17
18
大豆异黄酮的简介
杨青青 2010.12.26
1
一、发现和分布
2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特性是美国首先发现的,它是大豆生 物活性物中最有医疗价值的活性成分。早在1999年1月, 美国癌症研究中心,邀请诸多著名专家研究大豆中的天
然活性物质具有抗癌效果会议上,专家们充分肯定大豆
异黄酮中的雌激素是防癌、抗癌有效的活性物质,并确 定大豆异黄酮具有以下的生理特性:
7
性质
1)显色 异黄酮类化合物与其他或无色,紫外线下多显紫色。大豆异黄 酮中的染料木素呈灰白色结晶,紫外灯下无荧光,大豆素呈微 白色结晶黄酮类化合物相比,由于A、B、C环共轭程度与黄酮 类相比较小,因此仅显微黄色、灰白,紫外灯下无荧光。 2)旋光性 大豆异黄酮的甙元不具有旋光性,但对于结合型的糖甙结构而 言,由于结构中引入了糖基,因而具有旋光性。 3)溶解性 大豆异黄酮的甙元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可溶于甲醇、乙醇、 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中及稀碱中,大豆异黄酮的结合式 甙易溶于甲醇、乙醇、吡啶、乙酸乙酯及稀碱液中,难溶于苯、 乙醚、氯仿、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对水溶解度增加,可溶于热 水。 4)酸碱性 由于异黄酮分子中有酚羟基,故其显酸性,可溶于碱性水溶液 中及吡啶中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及发展现状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及发展现状摘要:异黄酮是一种植物类黄酮化合物,结构与雌激素有一些相似之处。
本文主要介绍大豆异黄酮结构,来源,生理功能及其发展现状。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发展现状过去人们对大豆的研究主要因为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油脂,且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
因此,大豆食品被看作是高蛋白、高油脂营养丰富的食品。
但在过去十年里,医学工作者将更多的兴趣转移到食用大豆食品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上。
通过对多种大豆成分的研究表明,大豆中还含有其他有益的生物活性成分如皂苷、磷脂、植物固醇。
植酸、蛋白酶抑制剂和低聚糖等。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保健功能,包括降低胆固醇含量,预防乳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生,抑制心脏癌和骨质疏松的发生,改善更年期综合症等都与食用大豆有关。
而研究显示大豆中的异黄酮是这些保健作用的主要因素。
大豆中异黄酮含量非常丰富,高达4mg/g大豆干重,而谷物和其他豆类中含量几乎为零。
因而人们对大豆异黄酮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关注。
1. 异黄酮的结构及来源1.1 化学结构异黄酮是一类具有三碳链连接的两个苯环为基本结构的类黄酮化合物的总称,这个三碳链可闭合也可不闭合成吡喃环,异黄酮与类黄酮的区别在于它的苯环B与C-3连接,而不是与C-2连接。
异黄酮为无色、透明的苯酮,而且他们的结构与雌激素有一些相似之处,因因此具有一些雌性激素的性质。
大豆及其制品中的异黄酮主要以游离型的苷元和结合型的糖苷两种形式存在,其中苷元包括大豆素,染料木素及黄豆苷元。
结合型的糖苷有9种,分别为上述3种苷元的糖苷型、乙酰基糖苷型和丙二酰基糖苷型。
1.2 来源异黄酮仅存在于少数几种植物中,这是因为查耳酮异构酶的分布有限,此酶能将2(R)-柚苷配基(一种类黄酮的前体)转变成2-羟基大豆苷。
大豆是异黄酮含量最高的植物,异黄酮也存在于其他植物中,如紫花苜蓿,红三叶草荷叶葛根。
亚麻和鹰嘴豆中也含有一些,但含量非常低,几乎没有什么营养价值。
大豆异黄酮及其异构体的分布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大豆的品种、生长地点、种植年份、种植日期以及收获时间等。
大豆异黄酮的药理学研究状况

异黄 酮是黄 酮类化合物中一类 , 仅存在于豆科植物 的个别属中 , 在 常 见食用植 物 中仅大豆 、 葛根和 苜蓿 含有异 黄酮 。 人体摄入 的异 黄 酮 几乎 全部来 自大豆 。 异黄 酮 的化 学结 构 已经 明确 , 其基 本骨架 为3 苯 一
基苯 并二 氢呋 喃 , 共有 1 种异 构体 , 中3 为甙 元形 式 即染料 木 素 2 其 种
均有 清除 作用 , 羟基 自由基的清 除效果 比芦 丁好 。 对 国内首次 采用总 异黄 酮含量 为7 .5 ( 2 3% 金雀 异黄素 含量2 .9 ) I作 为受试物 , 84 % 的SF 设
3 ms k 体重 、 0 / g 0 /g 9 ms k 体重 、 7 m / g 重3 20 sk 体 个剂 量组 , 时设 雌 同
T A 等抗 氧化 酶 的活 力升高 , — OC 过氧化 脂 质产物MD A的含量降 低 , 动脉 粥样斑块 形成 面积显著减 少 , 明显的剂量 一效应 关系。 明SF 有 说 I
状、 抗氧化、 及 抗癌 、 低 胆 固 醇 、 降 保护 心血 管 系统 、 辐 射 、 神 防 抗
经退行性 疾病 、 抗糖 尿病 、 炎和预 防骨 质疏松症 等诸 多生理 功能 及 抗
绝经妇 女每天 补充6 g  ̄ 蛋 白, o 4豆 : 由研 究前 平均潮 热 l 1 ̄/ 减少 到 0 d 1
质) 竞争性结 合雌激素受体 , 对雌激素表现 为拮抗作 用 , 进而对相关 的疾
病具有保护作 用。 赵更 力等采用性成熟去 势S 大 鼠4只 , D 4 随机分为大 、 中、 小剂 量sF , 酸雌 二醇组 戊 组 6 数、 观察子 宫内膜组织形 态学变化 和核分裂率 及增殖 细胞核抗原 指数 (C A 。 果显示 : 、 PN ) 结 大 中剂量SF I酮组和 戊酸雌 二醇组的子 宫重量 系
大豆异黄酮结构

大豆异黄酮结构大豆异黄酮结构是指大豆中的一种类黄酮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
它的结构与其他类黄酮化合物类似,但在分子结构的一些细节上有所不同。
大豆异黄酮结构的基本单元是异黄酮骨架,由两个苯环通过一个三碳的侧链相连而成。
在大豆异黄酮中,通常还存在着不同的取代基,如羟基、甲氧基、糖基等,这些取代基的差异使得大豆异黄酮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
大豆异黄酮结构中最常见的化合物是大豆苷素(genistein)和大豆黄酮(daidzein),它们分别是大豆异黄酮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两种化合物在大豆中的含量较高,也是研究最多的大豆异黄酮成分。
大豆苷素的结构中,两个苯环相连的位置上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甲氧基,这种结构使得大豆苷素具有较强的雌激素活性。
研究表明,大豆苷素可以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对雌激素受体的激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具有一定的激素调节作用。
大豆黄酮的结构中,两个苯环相连的位置上有一个羟基和一个氢原子,相比于大豆苷素,大豆黄酮的雌激素活性较弱。
但大豆黄酮具有其他重要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研究发现,大豆黄酮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发挥这些生物活性,如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等。
除了大豆苷素和大豆黄酮,大豆异黄酮结构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化合物,如甘豆苷素(glycitein)、异黄酮苷(isoflavone glucoside)等。
这些化合物在大豆中的含量较低,但也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
大豆异黄酮结构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可以通过调节雌激素受体、调节细胞信号转导、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等多种途径发挥其生物活性。
此外,大豆异黄酮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衰老等作用,对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乳腺癌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潜力。
然而,大豆异黄酮结构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仍然存在一些争议。
一方面,大豆异黄酮的生物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化学结构、剂量、个体差异等。
保健食品中大豆异黄酮的添加研究

保健食品中大豆异黄酮的添加研究保健食品是现代人日常饮食中越来越普遍的一部分。
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寿命,以及寻求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保健食品市场中,大豆异黄酮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成分。
本篇文章将探讨大豆异黄酮的添加研究,包括其作用、功效和安全性等方面。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大豆异黄酮的基本情况。
大豆异黄酮是一类具有天然抗氧化和雌激素样活性的植物化合物。
它主要存在于大豆及其制品中,例如豆腐、豆浆和豆粉等。
大豆异黄酮包括许多种类,如大豆黄酮、大豆苷甙和代谢物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如抗氧化、抗炎和心血管保护等。
大豆异黄酮的保健作用值得关注。
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可以对抗自由基的侵害,减少氧化应激所引起的细胞损伤,从而帮助保护细胞免受慢性疾病的损害。
此外,大豆异黄酮具有雌激素样活性,可以在人体内模拟雌激素的作用。
这对于一些女性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在更年期和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会下降,容易出现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如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等。
大豆异黄酮通过调节雌激素受体,缓解这些不适症状,对女性健康具有一定的益处。
然而,大豆异黄酮的添加也存在一些争议。
有些研究表明,过量摄入大豆异黄酮可能对男性激素水平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男性不育症和乳腺发育等问题。
此外,一些人对大豆异黄酮过敏,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因此,在添加大豆异黄酮时需要谨慎,应量力而行。
在保健食品中添加大豆异黄酮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剂量和形式。
据研究显示,适量摄入大豆异黄酮对健康有益,但过量摄入可能会产生负面效果。
因此,确保摄入适量的大豆异黄酮是关键。
此外,大豆异黄酮的吸收和利用也与其形式相关。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大豆异黄酮的结合形式可能会影响其生物可利用性。
因此,在选择大豆异黄酮保健食品时,需要注意其成分和配比的合理性。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大豆异黄酮的安全性。
虽然大豆异黄酮在适量摄入时对健康有益,但长期大量摄入可能会导致负面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在合理的范围内摄入大豆异黄酮。
大豆异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_刘志胜

国内现有乳品厂500多家,日处理鲜奶100t 以上的占3%。
2020年前在这些大型乳品企业中增加干酪生产线是可行的。
国外的现代化干酪生产线和乳清的综合加工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国内大型企业可以引入和消化吸收国外的设备进行生产干酪生产和乳清的综合利用。
干酪及乳清制品加工工艺和新产品开发属于应用项目,如果在2030年每人每年平均消费2kg 干酪,干酪的需求将达到320万t ,每年干酪生产将创造640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乳清综合利用所创造的价值和生态效益没有估算在内。
大豆异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刘志胜 李里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北京100083)辰巳英三(日本国农林水产省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摘 要 综述了近年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
对有关大豆及大豆食品中异黄酮含量的一些研究报告分析表明,大豆及大豆食品中的异黄酮主要为染料木黄酮,其次是大豆苷原,大豆黄素的含量相当少。
加工条件对大豆食品中异黄酮的存在形式有很大影响。
动物实验、临床研究以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大豆异黄酮对癌症、动脉硬化症、骨质疏松症以及更年期综合症具有预防甚至治愈作用。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生理功能Abstract Th e research o n so ybean isoflav o nes and it 's phy siological functio ns ar e review ed.Some r epo r ts abo ut iso flav ones co ntent in soy bea n and so ybean foo d w er e a na ly sised.It sho w s tha t so ybean and soy food ty pica lly co ntain mo re g eistein a nd it 's g luco sides than daizein and it 's g lucosides.Th e co ntent of g lycintein a nd it 's g luco sides in soy bea n and so yfo od is r ela tively low.Processing conditio ns hav e larg e effec ts o n isoflavio nes g luco sidic fo rms.Aninmal test,Clinica l studies a nd epidemio log ical inv estig atio n sh ow that soy bea n isoflav o nes may h elp prev ent and ev e n cure cancer,athero scler osis,o steopo ro sis a nd menopause sy mpto ms.Key words so ybean isoflaveo ne;ph ysio lo gical func tio n 1990年,美国癌症研究所确认大豆中有5种成分具有抗癌活性。
大豆异黄酮的功能特性研究进展_李玉珍

大豆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在我国膳食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自然界中异黄酮资源非常有限,大豆是唯一含有异黄酮且含量在营养学上有特别意义的食物资源。
所以大豆及大豆食品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随着大豆异黄酮生理功性的逐步揭示,特别是大豆异黄酮与人体健康关系的明朗,大豆异黄酮的研究成为了大豆深加工的一个热点。
1大豆异黄酮结构与其理化特性1.1大豆异黄酮的化学结构大豆异黄酮在自然界中以2种形式存在:即糖苷型和游离型。
异黄酮糖苷从结构上分为葡萄糖苷配基和配糖物2个部分,这2部分各自由不同的结构组合而成不同的9种异黄酮葡萄糖苷。
在非发酵性大豆制品中,异黄酮只有极少量以游离形式存在,大部分以β-葡萄糖苷的形式存在。
主要成分有:大豆黄苷(Daidzin)、黄豆黄苷(Glycitin)、染料木苷(Genisin)。
此外,还有较少的异黄酮苷的乙酰化合物和丙二酰化合物,而在发酵性大豆制品中,异典酮葡萄糖苷在β-酶的作用下,水解成为游离的大豆异黄酮,主要成分为大豆黄素(Daidzein)、黄豆黄素(Glycitein)及染料木黄酮(Genistein)。
1.2大豆异黄酮的理化特性大豆异黄酮在通常情况下为固体、熔点大部分在100℃以上、其在常温下时性质稳定、呈黄白色的粉末状、无毒、稍有轻微的苦涩味,在醇类、酯类和酮类溶剂中有一定溶解度,它不溶于水,也难溶于石油醚、正己烷等。
2大豆异黄酮的功能特性2.1抗肿瘤的作用与欧美国家相比,东亚国家的乳腺癌以及前列腺癌病死率相对较低,特别是中国、日本等以大豆为主要食物的亚洲国家,激素依赖性疾病发病率较低。
研究人员对此疾病发病率的差异进行了病因学调查,其结果令人振奋。
各种癌症,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胃癌以及肺癌等发病率都与大豆的摄取呈负相关性。
大豆异黄酮抗癌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类似于女性雌激素作用以及抗雌激素的作用。
②能抑制与癌相关酶的活性作用,特别是酪氨酸激酶。
③在癌细胞增殖的阶段具有抑制血管增生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search progress in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Soy Bean IsoflavoneAbstract: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latest medical research development regarding the structural ingredi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soybean Isoflavone.Three main focuses include its structural composition, absorption and metabolism and pharmacology.The article specifically highlights its chemical reaction in cardiovascular, anti-cancer effects, anti-oxidation, anti-inflammatory reaction, immunization and anti-osteoporosis.Hope this article can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medical research in soybean Isoflavone.Key words:Composition structured, Soy bean isoflavones, pharmacological action大豆異黃酮成份結構及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摘要:本文綜述大豆異黃酮成份結構與藥理作用最新進展。
主要分為成分結構,吸收及代謝和藥理作用三個部分。
重點包括;心血管作用、抗癌作用、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增強免疫作用和抗骨质疏松作用,希望能為大豆異黃酮進一步研究提供依據。
關鍵詞: 成份結構;大豆異黃酮;藥理作用1.引言大豆又名黄豆,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r L.)是我国傳统的糧食作物[1] 。
已知大豆存在異黃酮成份,具有相似雌激素的生理活性,對改善婦女更年期综合症状上有较好的效果。
隨着對大豆異黃酮更深入的了解,發現具有不同的藥理作用;如心血管作用、抗癌作用、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增強免疫作用和抗骨質疏鬆作用等。
由於近年文獻的收載較為零散,本人對大豆異黃酮最近的研究成果作一整理,主要從藥理作用方面進行總結及綜述。
2.大豆异黄酮的成分和结构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簡稱ISO)是一類從大豆中分離提取出的、具有異黄酮類化合物结構的主要活性成分[2]。
目前從大豆中分離鋻定出有l2種異黃酮,其中四種苷元,分别為大豆黄素(daidzein)、染料木素(genistein)、染料木苷(denist in)、黄豆素(glycitein)。
主要活性成分為染料木素和黄豆素 [ 3]。
按照存在自然界的方式分有4種;包括游离型、葡萄糖苷型、乙酰基葡萄糖苷型、丙二酰基葡萄糖苷型等[4]。
分成9種糖苷结構;包括3种为葡萄糖苷结构,3種為乙酰基葡萄糖苷结构,3种为丙二酰基葡萄糖苷结构。
以異黄酮葡萄糖苷和丙二酰基异黄酮葡萄糖苷形式為主[2]。
從比例上看,大豆中的異黄酮含量约为0.1%一0.4%左右,糖苷型的異黄酮约占97%一98%[5]。
提示了異黃酮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形式。
3.吸收和代谢大豆成份異黃酮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不易被生物体吸收,通過一系列消化酶作用,才被人体吸收及利用[6]。
生物代謝過程包括;隨着微生物發酵作用和腸道细菌葡萄糖苷酶作用,把異黄酮的糖苷配基脱離,釋放出有生物活性的苷元成份。
包括三羟異黄酮( genistein)、二羟異黄酮(daicbeh)、6- 甲氧基大豆素(glyeitein)。
它們在成人体内可被腸道细菌進一步轉化为雌馬酚(eguol)、對乙苯酚(p - ethylpenol)和去甲基安哥拉紫檀素,產物經腸肝循環於肝臟,大部分與葡萄糖醛结合、小部分与硫酸鹽结合,最后大多由腎臟排出体外[7]。
4.藥理作用目前,大豆異黃酮藥理作用包括;心血管作用、抗癌作用、抗氧化作用、免疫作用、抗炎作用及抗骨質疏鬆作用。
詳情分別如下:4.1.抗氧化作用當前,已知大豆異黄酮抗氧化的三種機制;包括(1)大豆異黄酮與超氧陰離子反應,阻止自由基引發;(2)大豆異黄酮與金屬離子鍵合,阻止羟基自由基生成;(3)大豆異黄酮與脂質過氧化基反應,阻止脂質氧化過程[8]。
面表看來,異黄酮的三種抗氧化機制可能與其結構有關。
研究發現,三羟基異黄酮可顯著抑制HL-60细胞的H2O生成,並抑制细胞中氧自由基的产生[9]。
後來,在動物實驗研究中表明亦可顯著提高小腸、皮膚等器官的抗氧化酶活性;如過氧化氫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苷肽過原酶等[10]。
進一步研究支持了上述的觀點。
鄭高利等[11]觀察大豆異黄酮提取物(SIF)對阿霉素(ADR)引起小鼠過氧化損傷的抗氧化作用,結果發現,心肌和肝脏的SOD活性水平明顯提高。
由此看來,三羟基異黄酮的抗氧機制具有雙向調節作用。
除此以外,在抗氧化實驗的结果表明,大豆異黄酮在清除DPPH、抑制亚油酸氧化及H2O2等方面的能力均低於蘆丁,但在清除-0H的能力方面,大豆異黄酮的作用要優於蘆丁[12]。
結果推斷,可能與黄酮類化合物的構效關係。
從分子水平上進行研究,染料木素可以通過抑制8-OH-dG來保護DNA機制。
由於大自然的紫外线和自由基通過8-羟基-2’-脱氧鳥苷(8-OH-dG)生成損傷DNA物質,染料木素能有效消除紫外线引起的8-OH-dG形成,抑制由紫外线造成的小牛胸腺DNA損傷[13]。
並進一步研究發現,8-羟基-2’-脱氧鳥苷(8-OH-dG)被損DNA後將會導致功能和代謝混亂外,並引起多種疾病。
如誘發癌變和心血管等諸多疾病,加快機体衰老[14]。
現今,對於異黄酮在抗氧化上的機制尚有不足,需要進一步研究。
4.2.抗癌作用4.2.1.抗乳腺癌作用癌症成因眾多,已知雌激素是引起癌症發生的原因之一。
不論異黄酮中大豆黄素還是染料木素同樣通過降低雌激素濃度抑制乳腺癌疾病的發生。
異黄酮通過增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的合成,從而降低性激素的濃度,免除癌症發生[15]。
其中大豆黄素能降低乳腺癌肿瘤的发生率、减少腫瘤的發生數目。
染料木素不論在体外實驗還是体内實驗均對乳腺癌细胞生長和侵襲有抑制作用[16]。
未知上述的實驗結果對乳腺癌的作用途徑是否一致。
通過進一步研究,發現染料木素可抑制有絲分裂激活蛋白激酶(MAP)增加催乳素誘導的T47D乳腺癌细胞的產生[17]。
由此看來,異黃酮抑制乳腺癌存在其它途徑。
4.2.2. 促進調亡機制已知細胞分裂共有多個時期;包括G1期(Swiss3T3细胞)、G2期(P 388细胞)、G2/M期或S期(Jurkat细胞)。
研究証實,大豆異黃酮中的染料木素和大豆素能夠抑制多種癌病細胞分裂,並阻滯在不同的時期。
離体實驗表明,染料木素能抑制培養的前列腺癌细胞生長,使细胞阻滞于G.M 期,並可通過細胞基因上調,導致DNA形成典型的調亡梯度[18]。
後來發現,染料木素對肺癌细胞的增殖均有相似作用[19]。
在異黄酮誘導胃癌细胞調亡的實驗結果看來,亦與上述概念基本一致[20]。
通過進一步研究,發現不同濃度的異黃酮對細胞凋亡機制均有影響。
高濃度細胞凋亡在S期,低濃度細胞凋亡在G2/M期[21][22]。
提示了,異黃酮可能通過激活细胞凋亡的信號傳導途徑產生抗癌機制。
隨後研究証明了上述的觀點。
染料木素對癌症基因表達受体HGF和EGFR均有明顯抑制作用[23],並發現染料木素可引起轉化生长因子β水平下凋,使细胞阻滯於G1期[24]。
由此看來,染料木素誘導癌症凋亡機制可能有其它物質參與。
隨后,專家們做了大量的研究,從參與DNA分裂的拓扑異構酶活性研究中看出,最初認為染料木素具有抑制拓扑異構酶活性是其抑制癌细胞生長增殖的機制之一[25],後來發現,當它濃度為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時,很少觀察到有DNA損傷,表明染料木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效應與其抑制拓扑異構酶活性無關。
結果有待研究。
4.3.心血管作用4.3.1.血脂代謝與LDL損傷機制從上世纪70年代起,人們開始觀察各種蛋白對血胆固醇的影响[26]。
arrol首次報道了大豆蛋白可降低血胆固醇。
現在研究表明,發現主要作用的是大豆異黄酮成份[26]。
針對大豆異黃酮成份進行實驗,結果証明不同劑量的大豆異黃酮對血脂均有明顯改善。
進一步研究發現,大豆異黃酮具有降低脂蛋白α、极低密度脂蛋白和脂蛋白B等成分,並提升脂蛋白A和高密度脂蛋白等[27]。
由此看來,大豆異黃酮可以通過調節血脂平衡達到治療和預防心血管疾病。
後來發現,LDL氧化物是損傷血管的主要物質,它通過氧化修飾后LDL轉化為OX—LDL,是引起心血管内皮细胞損傷的一個重要有害因子[28]。
研究發現,大豆異黃酮成份中的大豆素和染料木素[28]同樣具有抑制OX—LDL 作用[29]。
大豆異黃酮通過大劑量使用能與LDL結合,有效防止LDL轉化為OX—LDL。
另外,大豆素和染料木素能明顯延長共軛二烯烴的形成時間,含酯化異黄酮的LDL比較天然的LDL不易被氧化。
提示了大豆異黃酮是通過抗氧化作用防止心血管疾病。
4.3.2.抗血栓及細胞增殖作用形成血栓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階段。
Yamakoshi在動物實驗証明,大豆異黃酮可以明顯抑制動脈粥样硬化的過程,並随濃度的升高損傷面積顯著减少[30]。
另外,染料木素具有抑制血小板活性作用防止血栓形成[31]。
可以相信異黃酮類化合物能夠干擾凝血機制中連鎖反應的某些階段。
除此以外,血管內皮細胞增殖也是引起病變的成因之一。
研究發現[32]大豆異黄酮和染料木素同樣能通過抗酸化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
而且,染料木素更能增强其它血管舒張劑的舒張血管效應,從而使組織血流量進一步增加[33]。
由此看來,大豆異黄酮和染料木素可能在血管舒張上具有協同作用。
4.4.免疫作用已知,異黄酮可促進機体免疫器官的發育,達到提高機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包括;增加细胞毒性T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通過促進巨噬细胞的吞噬機制達到增强活性和增加數量的作用,亦可促進淋巴细胞的轉化以及含量上升[34]。
後來,經過多次的動物試驗以及離体試驗,同樣証明異黄酮內含植物雌激素成份具有增強免疫作用[34]。
通過進一步研究修正了上述的結論。
從一次動物實驗中看到,喂饲大豆素的大鼠脾重量增加,脾脏生成IgM的作用增强[35]。
提示了異黃酮雌激素成份可能是增強免疫力的物質之一。
雖然往後的研究未有定案,卻有另一個新發現,大豆異黃酮可提高機体特異性免疫的作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