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期末复习计算题

金融学期末复习计算题
金融学期末复习计算题

第六章商业银行

票据面额为100万元的商业承兑汇票,40天后到期,现持有人申请贴现,贴现率为9%,试计算贴现利息及贴现行付款额

解:客户间银行贴付的利息=票据面额—贴现行付款额

=100-9=1(万元

第15章货币供需与均衡

某国商业银行体系共持有存款准备金300亿元,公众持有的流通通货数量为100亿元,中央银行对活期存款和非个人定期存款规定的法定准备金率分别为15%和9%。根据测算,流通中的现金漏损率25%。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5%,而非个人定期存款的比率50%。

(1)求活期存款货币乘数、M1货币乘数。

(2)狭义货币供应量M1。

解:设活期存款准备金率为rd,定期存款准备金率为rt,现金漏损率为c,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为e,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为t,则有,

(1)存款乘数d=1/(rd+e+c+t*rt)

=1/(0.15+0.05+0.25+0.5*0.10)=2

M1货币乘数为m=(1+c)/(rd+e+c+t*rt)

=(1+0.25)/(0.15+0.05+0.25+0.5*0.10)

=2.5

(2) 基础货币B=R+C=400(亿元)

则有M1=m*H=2.5*400=1000(亿元)

某商业银行吸收原始存款100万元,按照法律规定应保留法定存款准备金10万元,同时为了应付突发事件该银行保留超额准备金4万元,客户提现率为2%,试计算:(1)派生倍数是多少?

(2)银行体系创造的派生存款总额是多少?

解:设原始存款为R,法定准备率为r,超额准备率为e,派生倍数为K,派生的活期存款总额为D

因为:r=10/100*100%=10%

e=4/100*100%=4%

所以:(1) =6.25

(2)D=K*R=6.25*100=625(万元)

金融学计算题最新版本

计算题复习题 1.银行向企业发放一笔贷款,贷款额为100万元,期限为4年,年利率为6%,试用单利和复利两种方式计算银行应得的本息和。 单利法:I=P×r×n=1006%×4=24,S=P+I=124万元 复利法:S=P(1+r)n=100(1+6%)4=126万元 到期后一次性还本付息(单利计息) 2.有一块土地,每亩的年平均收益为1200元,假定月利率为1%,则这块土地会以多少元的价格买卖才合算?若一条公路从它旁边通过,使得预期收益上升为3600元,如果利率不变,这块土地的价格又会是多少? P1=B1/r=1200/(1%×12)=10000元 P2=B2/r=3600/(1%×12)=30000元 3.某债券面值100元,10年偿还期,年息9元,通货膨胀率为3%,实际收益率是多少? 实际收益率=(9/100)×100%-3%=6% 4.某债券面值120元,市场价格为115元,10年偿还期,年息9元,到期收益率是多少? 到期收益率=9×10+120-115/115×10×100%=8.26%。 5.某投资者以97元的价格,购入还有一年到期的债券,债券面值100元,年息8元。持有期收益率是多少? 持有期收益率=(100-97+8)/97×100%=11.34% 6.某三年期债券,面值100元,票面利率8%,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市场利率为9%,该债券价格是多少? 债券价格=100(1+8%)3/(1+9%)3=97.27 7.某股票的β系数为0.6,市场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为11%,国库券的收益率为5%,该股票的预期收益率是多少? 股票预期收益率=5%+(11%-5%)×0.6=8.6% 8.某企业以一张面额为30万的票据去银行贴现,银行的年贴现率为8%,票据尚有45天才到期,银行扣除的贴现息是多少?企业得到的贴现额是多少? 贴现息=300,000×8%×45/365=2,958.90 贴现额=300,0009-2,958.90=297,041.10 9.某国库券以折价发行,发行价格为95元,面值为100元,偿还按面值支付,投资者的收益率是多少? 收益率=(100-95)/95×100%=5.26% 10.王先生的资产组合中,有70%的比例投资于基金,其余投资于国库券。已知国库券的收益率为5%, 市场组合的收益率为12%, 基金的β系数为0.3,基金与国库券的相关系数为0.6,王先生的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是多少? 基金收益率=5%+0.3×(12%-5%)=7.1% 组合的预期收益率=70%×7.1%+30%×5%=6.5% 11.我国2000年的M2为137543.6亿元,名义GDP为89404亿元,根据费雪的交易方程式计算货币流通速度。 根据费雪的交易方程式,MV=PT,可由名义GDP来表示PT。 V=GDP/M=89404÷137543.6≈0.65 12.设原始存款1000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8%,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6%,提现率为6%,试计算整个银行体系创造的派生存款总额。 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1000×1/(8%+6%+6%)=5000(万元) 派生存款总额=存款总额-原始存款额= 5000- 1000 = 4000(万元)

(期末考试复习)金融学试题库

金融学试题库 第一章货币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金融的本源性要素是【 A 】 A. 货币 B. 资金 C. 资本 D. 市场 2.商品价值最原始的表现形式是【 D 】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3.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 B 】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4.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 A 】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5.货币最早的形态是【 A 】 A. 实物货币 B.代用货币 C.信用货币 D. 电子货币 6.最适宜的实物货币是【 C 】 A. 天然贝 B. 大理石 C. 贵金属 D. 硬质合金硬币 7.中国最早的货币是【 D 】 A. 银圆 B. 铜钱 C. 金属刀币 D. 贝币 8.信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其货币价值的关系是【 C 】 A. 本身价值大于其货币价值 B.本身价值等于其货币价值 C. 本身价值小于其货币价值 D. 无法确定 9.在货币层次中M0是指【 C 】 A. 投放的现金 B. 回笼的现金 C. 流通的现金 D. 贮藏的现金 10.从近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 D 】 A. M0 B. M1 C. M2 D. M0和M1 11.从中长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 C 】 A. M0 B. M1 C. M2 D. M0和M1 12.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 A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3.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 B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4.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值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C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5.货币在支付租金、赋税、工资等的时候发挥的职能是【 D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6.观念货币可以发挥的职能是【 A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7.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 A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8.“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的货币制度背景是【 C 】 A. 银本位 B. 平行本位 C. 双本位 D. 金本位 19.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是【 B 】 A. 美国 B. 英国 C. 中国 D. 德国

金融学(选择题计算题)

《金融学》 1、典型的金本位制形式是(D ) A、金银复本位制 B、金汇兑本位制 C、金块本位制 D、金币本位制 2、认为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学说是(D ) A、实物货币说 B、名目货币说 C、金属货币说 D、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说 3、中央银行划分货币层次要考虑的是() A、货币范围 B、货币流动性 C、所需的统计资料和数据 D、流通的需要 4、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企业的信用形式是(A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5、商业汇票包括(CE ) A、商业期票 B、汇票 C、银行承兑汇票 D、银行汇票 E、商业承兑汇票 6、下列属于资本市场特点的是(BCD ) A、交易期限短,在一年以内 B、交易目的是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供求矛盾 C、资金借贷量大 D、相对于货币市场收益率高 E、相对于货币市场风险性低 7、外汇交易中心,USD1=RMB8.27,这种标价法称为(BC) A、应收标价法 B、应付标价法 C、直接标价法 D、间接标价法 8、政策性金融机构特有的职能(ABCD ) A、倡导性职能 B、选择性职能 C、补充性职能 D、服务性职能 E、货币创造职能 9、我国一家政策性银行成立于(B ) A、1992年 B、1994年 C、1996年 D、1998年 10、商业银行从外部筹集资本的主要途径是(ACD ) A、发行中长期债券 B、出售资产与租赁设备 C、发行普通股 D、发行优先股 E、股票与债券互换 11、商业银行广义现金资产是(ABCE ) A、库存现金 B、托收中的现金 C、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D、同业借款 E、存放同业借款 12、商业银行中最具有流动性的资产是(C ) A、通知贷款 B、短期证券资产 C、现金资产 D、占用同业款项 13、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是(B ) A、中央银行的资产 B、中央银行的负责 C、商业银行的存款 D、商业银行的资产 14、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以(A )为主要对象 A、政府债券 B、企业债券 C、票据 D、绩优股 15、利息的高低与()无直接关系 A、政府政策 B、国际利率水平 C、借款人自身赢利能力 D、市场利率水平 16、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或社会总需求严重落后于总供给的经济情况下所采取的是(B ) A、紧缩性货币政策 B、扩张性货币政策 C、均衡性货币政策 D、中性货币政策 17、对利率变动的影响最为直接与明显的经济政策是(C) A、收入政策 B、财政政策 C、货币政策 D、汇率政策 18、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量,可通知如下渠道来实现(B ) A、降低再贴现率 B、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 C、增加外汇储备 D、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19、《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A ) A、保护币值的稳定,并以促进经济发展 B、最大限度的经济增长 C、控制物价上涨 D、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0、中央银行可选择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BCD ) A、存款准备金 B、基础货币 C、利率 D、货币供给量 E、储备资产 21、中央银行集中存款准备金目的在于(ABD ) A、保护银行 B、调节货币供给 C、吸收存款 D、保护存款人 E、发放贷款

金融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西华大学课程考试(考查)试题卷( B卷) 试卷编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12分。) 1.商业银行最早萌芽于17世纪末叶设立的() A. 瑞典国家银行 B. 英格兰银行 C.法兰西银行 D.德国国家银行 2.按我国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准货币指() A. 流通中的现金 B. 活期性质存款 C. M2-M1 D.储蓄存款 3.商业汇票签发后,必须经过债务人的认可和承认,即债务人签字、划押、盖章的过程,这一行为称为() A.背书 B.承兑 C.贴现 D.转让 4.在商品的赊买赊卖过程中,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交易媒介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E.世界货币 5.2月10日,美元兑日元的报价为 103.00美元=100.00日元 2月15日,美元兑日元的报价为 101.00美元=100.00日元。 则贬值的货币是() A.美元 B.日元 C.美元和日元 D.不能确定。 6.商业银行开展的代理保险业务属于() A. 中间业务 B.表外业务 C. 资产业务 D. 负债业务 7.商业银行开展的贷款承诺业务属于() A. 中间业务 B.表外业务 C. 资产业务 D. 负债业务 8.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收购外汇或黄金,意味着() A.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等额增加,货币供应量多倍扩张 B.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等额增加,货币供应量等额扩张 C.基础货币流入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等额减少,货币供应量多倍收缩 D.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多倍增加,货币供应量多倍扩张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6分。) 1.人民币符合以下特点() A. 是信用货币 B.起一般等价物作用 C.是我国唯一合法流通的货币 D.是典型的国家货币 E.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 2.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有() A. 准备金 B. 应收现金 C.存款 D.同业存款 E.贷款 F.证券 3.银行保持超额准备金的目的是() A. 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B. 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 C.用于银行间票据交换差额的清算 D.应付不可预料的现金提取 E.等待有利的贷款或投资机会 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央银行“政府的银行”职能的内容是()。 A. 充当最后贷款人 B. 代理国库 C.监督和管理全国的商业银行 D.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E.作为全国票据清算中心,实现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清算 5.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包括()。 A. 盈利性 B. 社会性 C.流动性 D.安全性 E.合理性 6.公司债券的主要特点是() A. 在指定时间按票面金额还本付息 B. 与政府债券相比投资风险较大 C.在二级市场上的流动性不如政府债券 D.收益不固定 E.没有到期日 7.根据骆驼(CAMEL)评级体系,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的内容主要有() A. 资本 B. 贷款规模 C.管理水平 D.收益水平 E.流动性 F.资产 8.根据贷款的五级分类方法,不良贷款包括() A. 正常贷款 B. 关注贷款 C.次级贷款 D.可疑贷款 E.损失贷款 三判断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货币金融学期末小论文 - 副本

货币金融学期末小论文《美国宽松化货币政策浅析》 学生:王朋06124021 雷爱宏06124036 老师:杨蓬勃 时间:2014年6月24号

美国宽松化货币政策浅析 一、摘要 自2008年12月17日美联储实施零利率政策到2013年12月18日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货币政策重心渐渐从资产购买向零利率回归,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五年来取得了积极效果。美国经济慢慢驶入温和复苏轨道,2009——2012年实际GDP增速分别为-3.5%、2.5%、1.8%、和2.8%,2013年一、二季度GDP 折年率分别为1.1%和2.5%。本文通过对这期间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以及美国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回顾,对货币政策作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关键字: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量化宽松政策类似我国宽松的货币政策,指大量印发钞票,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扩大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促进经济发展。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二、背景 国际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形成了巨大冲击,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经济衰退。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数据显示,美国实际GDP从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显著下降;2008年的四个季度中,有三个季度实际GDP显著下降,年度实际GDP 下降3.0%。另外,雷曼兄弟破产,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爆发,就业指标变现黯淡,通胀处于较低水平,财政政策空间有限等。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所以美联储先后推出了零利率政策、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三、基础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理: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求和利率、汇率等金融价格,作用于各经济变量,进而影响币值、就业、国际收支和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稳定币值(牵扯到央行信用,如果币值不稳定会导致央行信用的载体——货币失去信用)、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等。 四、内容 (一)零利率政策 零利率政策是美联储最常规的货币政策,在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18年间,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应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就是利率工具,通过利率的 调升或者调降控制经济的运行。国际金融危机初期,美联储使用的货币政策也主要是利率政策,试图通过下调利率促使美国经济复苏。数据显示,2007年第三季度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一直在高位运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一直在高位运行,直到2007年7月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仍然高达5.26% 。次贷危机和接踵而至的国际金融危机显著地改变了联邦基金利率的走势,从2007年9月开始美联储持续下调联邦基金利率,2008年3月联邦基金利率下降到4% 以

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 1.资本与金融项目:反映的是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的流动,包括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 2.贮藏手段:当货币由于种种原因而推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做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这时,货币就发挥着贮藏手段的职能。贮藏手段是在价值尺度和流通尺度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3.证券交易所:是专门的、有组织的证券买卖集中交易的场所 4.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出口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通过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 5.浮动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小题1分,共10分。答对给分,答错扣分,不答不给分) 1.经济发展的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但商品化不一定等于货币化。( √ ) 2.商业票据不能作为信用货币的形式。 (× ) 3.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平行本位制中发生作用的。 ( × ) 4.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证券行市也上升。 (× ) 5.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 √) 6.银行和保险业务收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资本项目。 (× ) 7.现金漏损与贷款余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 ( × ) 8.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 × ) 9.基准利率一般属于长期利率。 ( × ) 10.通知放款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是( D ) A.汇丰银行 B.花旗银行

《货币金融学》期末复习题带答案)

《货币金融学》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劣币驱逐良币: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无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指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是有限法偿的对称 国家信用:是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借贷主体,根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或国外政府举债的一种形式。 商业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给企业或者个人的信用。 金融市场: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以金融资产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为交易主体形成的交易机制及其关系的总和。 直接融资:资金需求方直接从供求方获得资金的方式。 间接融资:资金需求方通过银行等信用中介机构筹集资金的方式。 货币市场:又名短期金融市场,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即为交易对象的金融资产其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 资本市场:长期金融市场,长期资金市场,指融资资金在一年以上即为交易对象的金融资产其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期限长、流动性相对弱、风险性也更强。 基准利率:币市场基准利率一般是指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它是一种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在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的参照作用,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承诺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名义利率:是政府官方制定或银行公布的利率,是包含信用风险与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名义利率扣除物价变动率后的利率,它是在没有通货 膨胀风险前提下,指物价不变、货币购买力相对稳定时的利率。 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法人,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货币信用业务和综合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即能为商业银行带来货币收入,却不直接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 表外业务: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原始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它包括商业银行吸收到的所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 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申出来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它是商业银行在其超额储备的基础上,由负债贷款转化的存款货币。 现金漏损:是指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过程中,随着客户从提取或多或少的现金,从而使一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现金漏损会降低存款货币创造乘数。 超额准备金:是指及在存款帐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的部分。 基础货币:也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是由流通中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组成。 货币乘数 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

国际金融学练习题

《国际金融学》练习题 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和国际收支账户 一、填空题 1.国际收支账户可分为三大类:、、。 2.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进口商品应记入“货物”的方,出口商品应记入“货物”的方。 3.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官方储备增加应记入“储备”的方。 4.投资收入应记入账户。 5.经常账户逆差国应储蓄、投资。 二、判断题 1. 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债权、债务的余额,因此,它表示一种存量的概念。() 2. 资本流出是指本国资本流到外国,它表示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减少、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增加、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减少、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增加。() 3. 国际收支是流量的概念。() 4. 对外长期投资的利润汇回,应计入资本和金融账户内。() 5.投资收益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服务项目。() 三、单项选择题 1.国际借贷所产生的利息,应列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账户。 A. 经常 B. 资本 C. 直接投资 D. 证券投资 2. 投资收益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应列入()。 A. 经常账户 B. 资本账户 C. 金融账户 D. 储备与相关项目 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人为设立的项目是()。 A.经常项目 B. 资本和金融项目 C. 综合项目 D.错误与遗漏项目 4.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属于借方项目的是()。 A. 出口商品 B. 官方储备的减少 C. 本国居民收到国外的单方向转移 D. 本国居民偿还非居民债务。 5. 根据国际收入平衡表的记账原则,属于贷方项目的是()。 A. 进口劳务 B. 本国居民获得外国资产 C. 官方储备增加 D. 非居民偿还本国居民债务 四、多项选择题 1. 属于我国居民的机构是()。 A. 在我国建立的外商独资企业 B. 我国的国有企业 C. 我国驻外使领馆 D. IMF等驻华机构 2.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账户包括()子项目。 A. 货物 B. 服务 C. 收益 D. 经常转移 3.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与金融账户包括()子项目。 A. 资本账户 B. 金融账户 C. 服务 D. 收益 4. 下列()交易应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 A. 出口 B. 进口 C. 本国对外国的直接投资 D. 本国居民收到外国侨民汇款 5. 下列属于直接投资的是()。 A. 美国一家公司拥有一日本企业8%的股权 B. 青岛海尔在海外设立子公司 C. 天津摩托罗拉将在中国进行再投资 D. 麦当劳在中国开连锁店 五、名词解释 开放经济、国内吸收、国际投资头寸、国际收支、经常账户、贸易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错误与遗漏账户、综合账户 六、简答题 1. 从国民收人账户角度看,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有哪些区别?

《金融学》试题A及答案

韶关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年级 __ _ _ 专业 __ ___ 班级 _ _ 学号 姓名 ____ ___ 注:1、共120分钟,总分100分 。 2、此试卷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填入每 题的答案栏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 A 、普通商品 B 、特殊商品 C 、一般等价物 D 、特殊等价物 2、一直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 A 、银行信用 B 、国家信用 C 、消费信用 D 、民间信用 3、目前,我国实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 ) A 、固定汇率制 B 、弹性汇率制 C 、钉住汇率制 D 、管理浮动汇率制 4、如果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已经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那么该笔贷款属于五级分类法中的:( ) A 、关注 B 、次级 C 、可疑 D 、损失 5、现金漏损率越高,则存款货币创造乘数:( )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不一定 6、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 )。 A 、充分就业 B 、币值稳定 C 、经济增长 D 、国际收支平衡 7、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100万元,年利率6%,期限为3年,按年计息,复利计算,则到

期后应偿还银行本息共为:() A、11.91万 B、119.1万 C、118万 D、11.8万 8、在采用直接标价的前提下,如果需要比原来更少的本币就能兑换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这表明:() A、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 B、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 C、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下降 D、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下降 9、金融机构之间发生的短期临时性借贷活动是:() A、贷款业务 B、票据业务 C、同业拆借 D、再贴现 10、一般是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为目标,盈利目标居次要地位的金融机构是:() A、中央银行 B、存款货币银行 C、投资银行 D、政策性银行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填入每题的答案栏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等价形式 C、扩大的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E、一般价值形式 2、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应具有以下特点()。 A、是不可兑现的银行券 B、是可兑现的银行券 C、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 D、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E、法偿能力是有限的 3、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主要有()。 A、利润的平均水平 B、资金的供求状况 C、物价的变动幅度 D、国际经济环境 E、政策性因素

国际金融学--汇率专题计算题(含作业标准答案)

国际金融学--汇率专题计算题(含作业答案)

————————————————————————————————作者:————————————————————————————————日期:

《国际金融学》第五章课堂练习及作业 题 一、课堂练习 (一)交叉汇率的计算 1.某日某银行汇率报价如下:USD1=FF5.4530/50,USD1=DM1.8140/60,那么该银行的法国法郎以德国马克表示的卖出价为多少?(北京大学2001研)解:应计算出该银行的法国法郎以德国马克表示的套算汇率。由于这两种汇率的方法相同,所以采用交叉相除的方法,即: USD1=DM1.8140/60 USD1=FF5.4530/50 可得:FF1=DM0.3325/30 所以该银行的法国法郎以德国马克表示的卖出价为:FF=DM0.3330。

2.在我国外汇市场上,假设2007年12月的部分汇价如下: 欧元/美元:1.4656/66;澳元/美元:0.8805/25。请问欧元与澳元的交叉汇率欧元/澳元是多少?(上海交大2001年考研题,数据有所更新) 解:由于两种汇率的标价方法相同,所以交叉相除可得到交叉汇率。 欧元/美元:1.4655/66 澳元/美元:0.8805/25 1.6656 1.6606 可得:欧元/澳元:1.6606/56。

3、某日伦敦外汇市场上汇率报价如下:即期汇率1英镑等于1.6615/1.6635美元,三个月远期贴水50/80点,试计算美元兑英镑三个月的远期汇率。(北京大学2002研) 解:即期汇率1英镑等于1.6615/1.6635美元三个月远期贴水等于50/80点 三个月英镑等于 (1.6615+0.0050)/(1.6635+0.0080)=1.6665/1.6715美元 则1美元= 11 / 1.6715 1.6665 英镑 =0.5983/0.6001英镑

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共 15) 1.资本与金融项目—— 2.贮藏手段— — 3.证券交易所—— 4.出口信贷—— 5.浮动利率——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每小题1分,共10分。答对给分,答错扣分,不答不给分 ) 1.经济发展的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但商品化不一定等于货币化。( ) 2.商业票据不能作为信用货币的形式。( ) 3.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平行本位制中发生作用的。( ) 4.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证券行市也上升。( ) 5.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 ) 6.银行和保险业务收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资本项目。( ) 7.现金漏损与贷款余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 ) 8.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 9.基准利率一般属于长期利率。( ) 10.通知放款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 ) 三、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10分,每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 1.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是 ( ) A .汇丰银行 B .花旗银行 C .英格兰银行 D 。丽如银行 2.( ) 膨胀是引起财政赤字和银行信用膨胀的主要原因 A .消费需求 B .投资需求 C .社会总储蓄 D .社会总需求 3.银行持有的流动性很强的短期有价证券是商业银行经营中的 ( ) A .第一道防线 B .第二道防线 C .第三道防线 D 。第四道防线 4.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本市及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行的制度是

( ) A .单一银行制 B .总分行制 C .持股公司制 D .连锁银行制 5.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提出的确定一国储备量的指标是各国的外汇储备应大致相当—国 ( ) 个月的进口额 A .三 B .六 C .九 D .十 6.下列属于消费信用的是 ( ) A .直接投资 B .银团贷款 C .赊销 D 。出口信贷 7.金本位制下, ( ) 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A .货币含金量 B .铸币平价 C .中心汇率 D .货币实际购买力 8.专门向经济不发达会员国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的国际金融组织是 ( ) A .国际开发协会 B .国际金融公司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国际清算银行 9.属于管理性金融机构的是 ( ) A .商业银行 B .中央银行 C .专业银行 D .投资银行 10.属于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的是 ( ) A .汇率 B .超额准备金 C.利率 D .基础货币四、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分,每小题有数目不等的答案正确,请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 1.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有 ( ) A .信用风险 B 。资产负愤失衡风险 C ,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 D .竞争的风险 E .市场风险 2.按照外汇支付方式划分的汇率是 ( ) A .卖出汇率 B .买人汇率 C .信汇汇率 D .票汇汇率 E .电汇汇率

金融学计算题

一、根据某中央银行的有关资料显示,流通中现金为100亿元,现金提取率为1%,存款准备金率为4%,请计算: 1.基础货币;2. 银行存款;3. 货币供应量;4. 货币乘数。 解:根据 C=100,C/D=1%,R/D=4%,所以R=C*4=100*4=400; 1.基础货币B=C+R=100+400=500 2.银行存款D=C/1%=100/1%=10000 3.货币供应量=Ms=C+D=100+10000=10100 4.货币乘数m=Ms/B=10100/500=20.2,或者m=(C/D+1)/ (C/D+ R/D) =(1%+1)/(1%+4%)=20.2 二、假定中国人民银行某年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数据为:单位:亿元 (一)各项存款 120645 企业存款 42684 其中:企业活期存款 32356企业定期存款 5682 自筹基本建设存款 4646机关团体存款 5759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63243 农村存款 2349其他存款 6610(二)金融债券 33(三)流通中现金 13894 (四)对国际金融机构负债 391 请依据上述资料计算M1、M2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各是多少 (1)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存款 =13894+32356+2349+5759=54358 (2)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54358+5682+4646+63243+6610=134539(亿元) 三、若某甲从某乙处借得2年期5万元贷款,市场利率为6%,通货膨胀率为3%,按复利计息某甲会得到多少实际利息? 解:设r为名义利率,i为实际利率,p为通货膨胀率,Sn为按名义利率计息的本利和,Sr为按实际利率计息的本利和,A为本金, i=1+r/1+P-1 实际利率=(1+6%)/(1+3%)-1=2.9% 实际利息额=5(1+2.9%)2=5.3(万元)四、某债券面值120元,市场价格为115元,10年偿还期,年息9元,到期收益率是多少?实际收益率=9×10+120-115/115×10×100%=8.26%。 五、某国库券以折价发行,发行价格为95元,面值为100元,偿还按面值支付,投资者的收益率是多少?现时收益率=(100-95)/95×100%=5.26% 六、设原始存款1000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8%,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6%,

货币金融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货币金融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 价值尺度的作用(P5) 2 中国货币层次的划分(P15) 3 理解金银复本位制(P18)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1.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P32) 第三章金融机构体系 1.金融机构的概念和功能(P41) 2.为什么需要金融机构(P45) 第四章利息与利率 1.利息的概念及种类(P66) 2.影响利率变动的主要因素(P68) 3.到期收益率的计算(P72) 4.古典利率理论-选择判断(P74) 第五章金融市场及其构成 1.金融市场的含义(P95) 2.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优缺点(P97) 3.金融市场的功能(P98) 4.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含义和特点,区分两者包含的子市场(P99) 5.票据贴现的计算(P103) 6.债券价格的计算(P114)

第六章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市场机制理论 1.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和特征(P120) 1.期货合约以及金融期权的含义(P124) 3.有效市场假说-分层次(P132) 第七章商业银行及经营管理 1.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与组织制度优缺点(P146) 2.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P152) 3.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P160) 4.什么是利率敏感性缺口(P165) 第八章中央银行 1.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和途径(P171) 2.中央银行的职能及其包括的内容(P182) 第九章银行监管 1.银行业的内在不稳定性的来源(P191) 2.银行挤兑的概念和危害性(P194) 3.金融监管的原则主要内容(P199) 4.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及其处理(P203) 5.政府安全网两个制度的含义(P206) 6.为什么要对银行进行监管;监管中面临哪些问题第十章货币需求 1.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2.简单了解不同学派对货币需求的理论

《金融学》期末复习题完整版(含答案)

《金融学》课程复习题 一、判断并改错 1.纸币之所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Χ )P9 纸币——货币纸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纸币只是国家或地区强制发行并使用的货币符号,货币才有价值。 2.税务局向工商企业征收税款时,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P10 3.商业票据不能(能)作为信用货币的形式。(Χ)百度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的工具,信用货币包括了商业票据、银行存款、电子货币、本币、辅币、支票 4.可以签发支票的存款被称为存款货币P7,定期存款不能签发支票,因而不是货币。(Χ,无因果关系)P171 5.作为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Χ)P9 价值尺度需要的是观念上的货币 6.判断民间借贷是不是高利贷的一个关键界限是:是否显著超出现代信用关系中的利率水平。√P33 7.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相互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因而会取代商业信用。( Χ)P35 不是相互独立不会取代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各自都有其优缺点,两者可以相互补充的 8.消费信用是与住房和耐用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见书P38 9.基准利率一般属于长期利率。(Χ)P42 不属于 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基准利率和长期利率属于不同的分法,没有隶属关系(from百度) 10.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央银行发布的利率就是无风险利率。(F )P42 在市场经济国家,国债利率就是无风险利率。 11.名义利率是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T )P43 12.管制利率的基本特征是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制定利率或利率变动的界限。(T )P47 13.金融体系是指一国一定时期金融机构的总和。( T) 14.在我国,经纪类证券公司可从事证券承销、经纪、自营业务。(F) 经纪类证券公司在我国是指只能从事单一的经纪业务的证券公司。它是我国依据分类管理的原则划分的证券公司的一种形式。 15.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吸收存款。(F)P69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行股票和债券 16.我国的财务公司是由大经济集团组建并主要从事股票和债券的发行。(F)P69 我国的财务公司是由大经济集团组建并主要从事集团内部融资 17.我国1994年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P72 我国1994年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 18.通知放款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 F)百度 不是商业银行之间,而是证券人与商业银行的短期资金拆借 通知放款盛行于证券市场,借款人大多是交易所经纪人或证券购买人。通知放款的利率较低,但须以证券或其他财产作为担保,如借款人无力偿还,银行有权处理担保品。通知放款的性质属于短期拆借,对于银行来说,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但不利于借款人有计划地使用资金 19.商业银行的最基本职能是充当企业之间的支付中介。(F,充当企业之间的信用中介P84) 20.我国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确立了混业经营的原则。(F,确立了严格的分业经营原则)P87 21.商业银行的全部资金来源就是吸收外来的资金。(F,包括外来资金与自有资金,而吸收未来资金只是外来资金的大部分来源。P94) 22.信用证、信用卡和证券投资都是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F,证券投资属于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P97-99 )

金融学计算题

1、关于贴现 贴现付款额(贴现净额)=到期票据金额—贴现利息 如果票据是有息,则到期票据金额是本利和,如果票据是贴现发行的,则到期票据金额就是票据面额。 贴现利息则是申请贴现人因提前获得资金而出让的部分,也是银行因这一笔贴现而获利的部分。贴现利息=到期票据金额×贴现率×贴现期限。其中,贴现期限须注意换算,如给定期限为“×月”,则贴现率除以12再乘以贴现月数,如给定期限为“×天”,则贴现率除以360再乘以贴现天数。 例1: 现有一张10000元的商业汇票,期限为6个月,在持有整4个月后,到银行申请贴现,在贴现率为10%的情况下,计算贴息和贴现净额各为多少元? 本题中,到期票据金额是10000,贴现期限是2月,贴现率是10%,因而, 贴息=10000×10%×2÷12=166.7元 贴现净额=10000-166.7=9833.3元 2、关于收益率 这里,我们一般只讨论持有期收益率,即收益与本金之比,再将它化为年收益率即可。 如例1中,如果再追加一个问,银行在此次交易中获得的收益率是多少?考虑银行的收益与成本,收益是多少?就是贴息166.7元,成本是多少?就是付给贴现人的9833.3元。 则,银行收益率=(166.7÷9833.3)×(12÷2)×100%=10.17% 例2: 某人于2008年1月1日以102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张面值为100元、利率为10%(单利)、每年1月1日支付一次利息的2004年发行5年期国库券,并持有到2009年1月1日到期。问债券购买者和出售者的收益率分别是多少? 分析:这是一张有息且按年支付利息的债券,交易发生时出售者已持有四年,购买者将持有余下的一年,他们也分别获得四年和一年的利息。交易价格102元既是购买者的成本,又是出售者的到期所得(一部分)。 债券购买者的收益率 = (110-102)÷(102×1)×100%= 7.8% 债券出售者的收益率 = (102-100+40)÷(100×4)×100%=10.5% 例3: 甲公司一年前发行了一种3年期的贴现债券,面值为1000元,发行价格是800元,现在的市场价格为900元(剩余期限为2年)。乙公司现在平价发行面额为1000元、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5% 、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计复利)的债券。问: (1)甲公司贴现债券发行时的单利年收益率是多少? (2)李某现在有90000元,是在二级市场购买甲公司债券,还是在一级市场购买乙公司债券获取的利息多? 分析:甲公司贴现债券发行时发行价格是800元,到期可以得到1000元,若发行时即购买此债券并持有到到期,则收益200元,本金是800元,持有期是3年。因而: 收益率=(200÷800)÷3×100%=8.3% 李某有两种选择,一是二级市场购买已发行的甲债券,二是一级市场购买乙债券,期限都是两年,需要考虑的就是利息多少的问题了。 如购甲,成本将是900元一张,到期每张债券可获利100元,90000元共可购入100张。则: (90000÷900)×(1000-900)=10000元 如购乙,可以考虑先将每张债券的利息计算出来,再乘以可购的债券张数。 1000×(1+5%)2-1000=102.5元 102.5×(90000÷1000)=9225元 也可以直接将90000作为本金,本利和减去本金即为利息。 90000×(1+5%)2-90000=9225元 例4某国证券市场现有两种债券供投资者选择:(1)一级市场发行的A债券,其面值1000元,期限9个月,发行价格970元;(2)二级市场交易的B债券,该债券是2年前发行的,名义期限为5年,面值1000元,年利率为10%,到期后一次性还本付息(单利计息),现在的市场价格为1200元。问两种债券的年收益率各是多少? A:(1000—970)÷970×12/9×100%=4.12%

期末考试货币金融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货币金融学》2014年期末考试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 1、劣币是指实际价值( D )的货币。D. 低于名义价值 2、在信用关系的价值运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C)。C. 支付手段 3、本位货币是( A )。A. 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 4、信用的本质是( D )。D. 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5、整个信用形式的基础是指(A )。A. 商业信用 6、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为(D)而相互融通的市场。 D. 调剂短期资金余缺 7、金融市场按照交易工具( D )不同,可以分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D. 期限长短 8、间接融资在于金融中介机构是否发行自己的( D )。D. 债权债务凭证 9、解释期限相同的各种信用工具利率之间关系的理论是(A)。A. 利率风险结构 10、在整个金融市场和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指的是(B)。B. 基准利率 11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增多,说明本币汇率(B)。B. 下降 12、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是由( D )决定的。D. 市场供求 13、在金本位制下,汇率波动的界限是(D )。D.黄金输入点和输出点。 14、购买力平价理论表明,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因素是(D)。D. 购买力 15、以下项目中,属于商业银行非盈利性资产的是( D )。D. 法定准备金 16、以下业务属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是( C )。C. 承诺业务 17、在商业银行的下列资产中流动性最高而收益性最低的是(D )。D. 现金资产 18、商业银行的资本是由(B )构成的。B. 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19、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B )。B. 负债业务 20、中央银行通常被称为“最后贷款人”,这是因为( C )。C. 可以向陷入困境的银行发放贷款 21、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为( C )。C. 一国政府与金融机构 22、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货币(B)。B. 具有最强的流动性 23、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受利率影响的货币需求是(C)。C. 投机性需求 24、费雪在交易方程式中假定(D)。D. T和V 短期内稳定 25、超额准备金等于( D )。D. 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 26、M1加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加居民储蓄存款构成( B)。B. 广义货币供应量 27、现阶段中国货币供应量中M2减M1是( C )。C. 准货币 28、反映不同时期普通消费者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消费品价格动态指数,称之为(C)。C. 消费物价指数 29、以存在强大的工会力量、从而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为假设前提的通货膨胀理论是( B )型通货膨胀。B. 工资推动 30、(D)一般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D. 稳定物价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题) 1、信用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其条件是指(AB)。A.到期偿还 B.支付利息 2、与货币市场相比,资本市场(BCD )。B.交易期限较长的金融工具 C.价格波动较大 D. 收益率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