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原则面子理论

合集下载

面子理论

面子理论

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张燕--维普资谈中西礼貌原则On Chinese and Western Politeness Principles浅谈中西方“礼貌原则”对比研究论文关键词:中西方礼貌原则差异对比论文摘要:不同文化类型中的“礼貌原则”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在礼貌用语中有充分的体现。

礼貌是对比语言学中语用对比研究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在迥异的中西方文化中更是如此。

中西方两种文化的礼貌原则有着较大的差异,了解这种差异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一、中西方“礼貌原则”的理论研究1.西方文化中的礼貌概念西方“礼貌”理论中较有影响的理论框架当属Brown&Levison的“面子论”及Leeeb的“礼貌原则”。

两种理论对礼貌的内涵及外延作了较为系统深刻的研究,对不同文化领域的礼貌研究都有一定影响和借鉴意义。

Borwn&Levison的“面子”概念建立在Gofman的定义基础上。

根据Gofman的理论,面子对每一个人来说是最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对每一个交际者来说是最基本的、不容忽视的J。

但Brown&Levison的面子概念更为具体,他们认为所有理性的社会成员都具有面子。

他们根据个人需要把面子分为两类:消极面子(negativeface),即个人拥有行动自由、不受干涉的权利;积极面子(Positiveface),即个人的正面形象或“个性”包括希望这种自我形象受到赞许的愿望。

面子有双层性,而且构成面子的双方面是相互矛盾的。

在交往时,一方面我们需要与对方有所关联,或者关注对方,并且要向对方表示出我们的关注。

面子的“关联”方面就是积极面子,Levison把它称之为积极礼貌(Positivepoliteness)。

“积极面子”所常用的语篇方略是:恭听对方谈话,对其表示兴趣,表示与列方有共同之处,相互以名字称呼等。

如:“Agree,Ihaveal~waysbelievedthat,too.”另一方面,我们要维护一定的独立性,并且向对方表示我们也尊重他们的独立需求。

谈判中的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的运用分析

谈判中的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的运用分析

谈判中的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的运用分析谈判是指参与各方基于某种需要,彼此进行信息交流,磋商协议,旨在协调相互关系,赢得或维护各自利益的行为过程。

在谈判过程中,怎样恰当的运用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是至关重要的。

面子理论是由Brown 和Levinson( 1978) 提出来的。

继Brown 和Levinson之后,Leech(1983)提出了礼貌原则。

从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几个谈判例子来说明成功运用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对于谈判达到预期效果的至关重要性。

标签:谈判;礼貌原则;面子理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国际贸易的日益扩大,我国企业单位参与世界分工,开展国际商务的格局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迅速发展。

不论是进行国际间的货物买卖,技术引进还是外资引进,都不可避免地需要经过一个中外双方就所拟进行的业务进行磋商,以求达成协议的过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谈判过程。

然而,究竟谈判的定义是什么呢?一.谈判理论概述所谓谈判,是指参与各方基于某种需要,彼此进行信息交流,磋商协议,旨在协调相互关系,赢得或维护各自利益的行为过程(刘园,2011)。

谈判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利益双方就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磋商,协调和调整各自的经济,政治或其他利益,谋求妥协,从而使双方都感到是在有利的条件下达成协议,促成均衡。

谈判的目的是协调利害冲突,实现共同利益。

在谈判过程中, 谈判双方各自抱着自己的目的,试图说服对方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事,最大化的扩充自己的利益。

由于双方在利益方面存在的必然冲突,要顺利达成协议就必须保持友好的,和谐的, 积极的谈判氛围。

谈判高手们深蕴此道理,所以他们在谈判中非常谨慎,有礼貌,通过自己恰当的语言充分表达对谈判对方的尊重,顾及对方的面子,从而使谈判顺利完成。

所以此时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在谈判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面子理论概述在所有的关于礼貌体系理论研究中, Brown 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

礼貌原则的特征及面子观

礼貌原则的特征及面子观

(2)依据不同的语言手段或语言表达式区分礼 貌级别:
礼貌级别是个连续统。从“直接一间接表达方
式的尺度”(direct—indirect scale)来看,用直接 方式表达的话语礼貌程度差,用间接方式表达的话 语更有礼貌(leech,1983:108)
①Lend me your bike. ②I want you to lend me your bike..(我希望) ③Can you lend me your bike?(能不能…… ④Could you possibly lend me your bike?(可不可 以……) 按照语言手段划分礼貌级别,实际上是研究如何 运用语言手段更有礼貌地表达各种言语行为。比如请 求、许诺、建议等。
(3)注意语言手段所表现的礼貌级别和惠损程度 表现的礼貌级别特征的关系。 从语言手段的礼貌级别来说,使用祈使句表现 的请求是不够礼貌的,但从惠损程度的级别性看来, 只要祈使句能使听话人或别人多受益,它就符合礼 貌原则,表明话语有礼貌。
2、冲突性(conflicts) “冲突性”指礼貌原则中的某些准则在同一话语 中可能发生冲突。这种冲突的发生多见于不同文 化背景的话语参与者。 (1)谦虚准则和一致(赞同)准则之间的冲突 英国女教师X:Oh ,What beautiful handwriting! (嗬,书法真棒!) 中国女学生Y:No,no,not at all .you are joking. (哪里,哪里,您是开玩笑。)
(2)依据不同的交际对象选用恰当的礼貌方式:要 注意听话人的身份、亲疏关系。 例如: Mind if I smoke? (如果我吸烟,你不介意吧?) 小李,认真读读这篇文章好吗? 适用于上级对下级的关系或双方平等关系。
③Excuse me , sir,would it be all right if I smoke? (对不起,先生,我吸烟大概可以吧?) ④老师!给我这篇文章提提修改意见好吗?

分析在中国语境下的礼貌原则

分析在中国语境下的礼貌原则

分析在中国语境下的礼貌原则【摘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语用学界越来越多的学者钟情于礼貌原则的研究,为此,我们可把它看作是语用学的一个分支。

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

本文分析了礼貌原则在中国语境下的体现。

【关键词】中国语境礼貌原则面子理论礼貌是人际交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礼貌通常被定义为一种符合所在社会及文化要求的得体的行为;一种可以观察到的社会现象;一种为达到一定目标的手段;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Leech指出,人们为了不直截了当地触及对方的“面子”,只能拐弯抹角,含蓄间接的表达其真实的信息,而让听着自己去理解他的“言外之意”,Leech提出了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的信念减弱到最低的限度。

把一些对听话人或第三者来说不礼貌的话,或是略去不说的或是委婉间接的说出来。

概括地说,礼貌原则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的信念减弱到最低限度,不一些对听话人或第三者来说是不礼貌的话,或是略去不说,或是婉转,间接地说出来。

礼貌原则包含以下六条准则:1.策略准则(Tact Maxim)(1)使他人受损最小(Minimize benefit to self)。

(2)他人受惠最大(Maximize benefit to other)。

2.宽宏准则(Generosity Maxim)(1)使自身受惠最小(Minimize cost to other)。

(2)使自身受损最大(Maximize cost to self)。

3.赞扬准则(Approbation Maxim)(1)尽量缩小对他人贬损(Minimize dispraise of other)。

(2)尽量夸大对他人的赞扬(Maximize praise of other)。

4.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1)尽力缩小对自己的赞扬(Minimize praise of self)。

礼貌原则何处去

礼貌原则何处去

礼貌原则何处去1. 礼貌原则的理论来源以及后期发展。

早在20世纪50年代,E。

Goffman就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面子”问题,他认为人际交往中无时无刻不涉及“脸面工作”,这一方面表现在人的行为受到面子的约束,另一方面人们也期待他人对自己的面子给予考虑。

在Goffman的研究基础上,P.Brown和S.Levinson将礼貌行为分为两种:(1)积极礼貌,即满足对方面子上的正面要求(如表扬对方的地位,成就等);(2)消极礼貌,即满足对方面子上的反面要求(如尽量不侵犯对方的人身、财产、自由等)。

Leech 的“礼貌原则”的提出则进一步完善了Brown Levinson的理论,为礼貌行为在交际中的实现提供了方法论。

2. Brown & Levinson的面子观。

他们认为面子的概念来自Goffman的面子行为理论和英国民间词语,是指每个社会成员想为自己争取的公开的自我形象。

面子与尴尬,难看,或“丢脸”相联系。

他们认为,说话人应该尊重听话人的自我形象,避免威胁听话人面子的行为。

面子威胁程度的计算取决于交际双方之间的社会距离,社会权利的差别以及特定文化对具体言语行为强加程度的认定。

面子管理的策略也划分为两类:负面面子策略和正面面子策略。

负面面子策略强调听话人的自由权利,所以它是一种尊重策略。

正面面子语用策略强调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它是一种亲近策略。

3.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结合。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Grice)1967年在哈佛大学做的演讲《逻辑与会话》中,第一次论述了“合作原则”的具体内容,他吧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会话中共同遵守的原则概括为量得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

20世纪8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在格莱斯合作原则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补充,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礼貌原则。

它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礼貌原则体现了这样一条规律:尽量使自己吃亏,而使别人获利,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取得对方的好感,从而使交际顺利进行,以便自己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汇总]面子理论

[汇总]面子理论

中西方面子理论差异探微“礼貌”本身是日常生活行为中具有道德或伦理意义的一项行为准则,包括人们为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作出的种种努力。

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

面子论是一种礼貌现象,其中包括英国学者Brown 和Levinson 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础上的“面子保全论”,它是言语活动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这个理论是否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普遍适用?面子论是否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本文将对中西方不同文化情境中的面子理论差异及其成因进行探讨。

一、中西方文化情境中的面子理论(一)西方文化中的面子论英国社会心理学家Erving Goffman 早在20 世纪50 年代就从社会学角度提出“面子”(face)这一概念。

他把“面子”界定为“一个人在某一具体交际场合中,通过采取言语动作而为自己获得的正面的社会价值,是按照社会所赞许的属性而创造的自我形象”[1]。

“面子策略”则指人们在交际中所采取的与面子相一致的行动,如避免发生尴尬、丧失自尊等。

他说,人们在交往中无时无刻不涉及“脸面工作”(face work)[1]。

“脸面”是人类行为准则之一,渗透于人际行为之中。

一方面,人的行为受到面子的约束,另一方面人们也期待他人对面子给予考虑。

面子是个人神圣的私有物,是安全感和幸福感的中枢。

Goffman认为:“脸面工作”是互相配合的[2]。

面子的维持和赋予取决于他人,换言之,一个人丢不丢面子归根到底掌握在他人手中。

要想自己不丢面子,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不去伤害他人的面子。

因此,人们在交际中总是使用礼貌语言。

英国人类学家Brown 和Levinson 于1978 年发表了一篇题为《语言应用的普遍现象:礼貌现象》(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的文章,第一次对礼貌、面子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3]。

他们调查了英语、墨西哥一种土著语和印度南方一种土著语中的礼貌现象,发现在三种毫无关系的文化中,语言使用中的礼貌现象绝非偶然,而是一种普遍现象[3]。

浅谈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与“面子”策略

浅谈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与“面子”策略

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约 意思,又能让听话者保全面子。这样的语言较好地遵循了赞
定俗成的。礼貌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文化素养。 同时,随着语言学的深入发展,礼貌成为了许多语言学家研 究的焦点。本文中所阐述的礼貌则属于言语交际中的礼貌。
许原则和同情原则。 三、真诚的礼貌——面子 Brown, Levinson, Leech 等人在 Grice 提出了会话的
使言语交际者更好地遵循礼貌原则,让言语交际可以更顺畅
例 2:
地进行。
A: Your child cheated in examination.
关键词 :Leech ;礼貌原则 ;“面子”
B: Your child depended on others to finish his work.
作者简介 :赵庶栋,山西吕梁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化长廊
浅谈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与“面子”策略
赵庶栋 辽宁大学
摘 要 :无论在母语文化还是在外国文化环境中,如何
d.Would you mind closing the door?
进行成功的言语交际,是当前社会人际交流中一项很重要 的能力。会说话,说好话,以及交际能力的提高在人际交往 中越来越重要。一个成功言语交际主要在于是否以对方为中 心,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才能避免自己的主观判 断对听话者的伤害。本文结合 Leech 的礼貌原则和中国文化 中的“面子”论来对言语交际中的语言现象进行探讨,从而
e.Could you possibly close the door? 句 a 直接使用祈使句,语言中暗含着命令的语气,语言 方式很直接,言外之力更强,这样的语言会让听话者自然而 然地处于一种被支配,被驱使的地位。发话人则显得高高在 上,认为有权命令听话者。如果使用这种语言,听话者会很 吃亏,受到很大的言语伤害和面子损失。

礼貌原则研究的评述

礼貌原则研究的评述
定义与概念
礼貌原则是指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尽量使自己的言语行为符合 社交期望,从而减少与他人的冲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起源的研究
学者们从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个角度对礼貌原则的起源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礼貌原则的发展
早期研究
早期的礼貌原则研究主要集中 在西方文化中,但随着全球化 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 关注不同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学、开展线上互动交流等。
03
拓展至其他领域
礼貌原则不仅适用于语言教育领域,还可以拓展至其他领域,如商务
谈判、外交交往等。未来,礼貌原则的研究和应用将更加注重与其他
领域的结合,以发挥其更大的实用价值。
06
结论
主要贡献与不足之处
• 主要贡献 • 礼貌原则的研究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礼貌现象的认识,为跨文化交际和社交场合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 研究者们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貌原则的比较分析,揭示了礼貌现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礼貌原则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社交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领域的发展。 • 不足之处 • 当前礼貌原则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等方面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 • 部分研究过于关注特定文化或语境下的礼貌原则,缺乏普遍适用性和跨文化比较。 • 礼貌原则的界定和分类仍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统一。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拓展研究范围 • 进一步拓宽礼貌原则的研究领域,包括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群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貌原则。 • 加强对比研究,深入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礼貌原则的异同及其原因。 • 改进研究方法 •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以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 加强对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 深化理论研究 • 进一步深化对礼貌原则的理论构建,探讨其本质、特征及功能。 • 加强对其与跨文化交际、社交语言学等领域相关性的研究,推动理论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
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人们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伦理学呵文化学等诸多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从70年代开始,不少学者首次从语用的角度来研究礼貌现象,提出了与合作原则相互补益的礼貌理论,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解释语义和语力之间的关系,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

但是他无法解释清楚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故意违背合作原则的现象。

对此Leech认为,出于对礼貌的考虑,人们才故意违反合作原则。

因此他提出了礼貌原则,其中包括六条准则:1. 策略准则(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
2. 宽宏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
3.赞扬准则(尽量减少对他人的批评,尽量增强对他人的赞扬)
4.谦虚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标榜,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
5.赞同准则(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尽量夸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
6.同情准则(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礼貌原则无疑是对语用研究的一种贡献,但对于礼貌的得体性没有予以充分考虑,其礼貌准则的“最大”“最小”“尽量”等提法显得比较极端。

于是有了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保全论”(Face-saving theory)。

他们认为,所有有理性的社会成员都具有面子(1987:61)。

面子有以下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 个人拥有行动自由,不受干涉的权利;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 对自身公开形象得到赞许的需求。

他们又认为,人们言谈中的言语行为都是一些所谓的“威胁面子的行为”。

也就是说,他们的话语总会不同程度地使对方或自己一方的积极和消极面子受损。

因此,在交际中,人们就会采取相应的正面礼貌策略,负面礼貌策略和间接礼貌策略来保全对方和自己的面子。

Brown和Levinson也认为“面子”具有普遍性,但在特定环境下他又应该受到该文化规则的制约。

Leech也指出“礼貌原则”的各准则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不同。

在文明社交中,交际者必须注意顾及彼此的面子。

说到“面子”一词,它来源于汉语,西方社会学家从50年代才开始研究这一现象。

戈夫曼认为,面子是社会交往中人们有效地为自己赢得的正面的社会价值,它是个人自我体现。

交际中既要尊重别人的面子,又要考虑自己的面子,礼貌就成了一种有效的语用手段。

人们遵循的往往是“求同准则”,即以接近为基础的策略,通过表明自己与对方之间某些方面的共同之处来满足对方的积极面子,或以回避为基础的策略,即通过承认并尊敬对方的消极面子需要,不干预对方的行为自由来满足对方的消极面子。

如果违犯了这些准则与策略,就会让人觉得“丢面子”、“丢脸”。

例如:A:what do you think of my skirt? B:weⅡ,the color is
beautiful.B的回答十分巧妙,他可能不太喜欢A的裙子,但他没说“I don’t like it at a11.”而是采取了回避策略,这样避免了冲突,给A留了面子。

面子是礼貌原则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概念,Brown和Levinson把模糊限制语视为可维护面子的策略之一。

例如:①To some extent, the painting is beautiful.
②You are wrong, it seems to me.第一个例子中,借助于模糊限制语“to some exten t”发话者避免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遵循了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原则,从而维护了另一方的积极面子。

第二个例子显然是发话者在批评另一方,但“it seems to me” 这一直接缓和模糊限制语使发话者的陈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听话者的积极面子得到了维护。

再来看下面这个例子:He is more or less the most respectful person in this field. “More or less”属于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它的使用暗示着发话者无意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听话者身上,是对听话者消极面子的一种维护。

礼貌为人类从事社会活动所需要考虑的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如委婉语还有避免粗俗,避免忌讳的作用,低调陈述还有审慎地做出评估和判断的作用。

而社会差异,文化取向,价值取向之差异必然会导致礼貌原则的差异。

即便如此,有一点是肯定的:人类言语交际如若获得成功,礼貌原则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因其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相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