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照明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公路隧道工程中LED照明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

公路隧道工程中LED照明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摘要:在公路隧道中,LED照明技术相较于传统照明技术具有很多技术优势,针对性提出LED照明技术在公路隧道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深入研究分析了LED照明技术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LED照明技术;公路隧道;应用研究;智能化控制引言随着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内公路隧道在建和建成里程数也在飞速增长。
当前国内多数公路隧道的照明设施为高压钠灯等传统灯光系统,该类灯光系统普遍存在寿命低、耗电量高等问题,增加了不必要的政府公共设施支出,提高了公路隧道的运营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因此,低能耗成为了选择公路隧道照明系统的关键因素,而LED照明技术相对于传统灯光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浪费,同时LED照明还具有寿命长、颜色可调、便于智能控制等众多优势,特别适合作为公路隧道的照明系统。
1、LED照明技术在公路隧道的应用优势1.1 LED照明的性能优势LED灯具存在以下优势:①LED灯具具备明显经济优势。
LED灯具凭借其更高的能量转化率,可以在同样亮度的情况下消耗更低的电能。
同时LED灯具后期维护成本明显低于高压钠灯,LED灯具更高的使用寿命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优势。
②LED灯具性能更可靠。
LED灯结构稳固,抗振动和磕碰能力较好,同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潮湿性。
另外,LED灯具使用安全低压,工作过程发热更小。
1.2 LED照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优势相对于高压钠灯等传统照明系统,LED照明智能化控制系统有明显优势。
通过使用该系统可有效降低人力运维成本,避免人为失误,使灯光系统更精准、高效。
传统灯具的系统控制方式主要是在施工区域内调整灯具的功率和安装距离,并配合人为控制电路通断。
该控制方式不仅对专业技术人员依赖程度较高,同时传统灯具无法依据周围环境变化来主动改变光照亮度,导致浪费过多能源。
而LED照明智能化控制系统则可以凭借其系统内的多种传感器和控制器,针对不同的环境自动调节光线强度,使公路隧道内的光照条件达到最佳,高效精准控制光照强度,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增强了道路的安全性。
公路隧道节能灯具的研究与应用

用 较低 的光通 量使 得驾驶 员 清楚 地注意 到路 面 的情
况, 而且 不会 造成 视觉 的疲劳 。所 以, 用功 率较 低 采
1 新照 明设计方案 的实测结果与分析
无极 灯 为代 表 的显 色 性好 的灯 具 , 般 是 争论 的焦 一 点 问题 。从 实 际 的使用 角 度 来 说 , 压 钠 灯 的优 势 高 就是 在 于远远超 过 其他 灯 具 的光 通量 , 这样 就 使 得 照射 在物体 上 面 的光通 量 增 多 , 而 更 加 清楚 地 分 从
2 结论
通 过本 项 目的研究 成 果 , 特别 是 对 比分析 无 极 灯与 高压钠灯 的照 明效果 , 发现 目前 的照 明标 准 和
科技 ,0 0 5 . 21( )
[ ] 何铁锋 , 5 刘木清 . E L D隧道灯 的配光测试 和照 明计 算
[ ]上海市照 明学会成立 3 周年庆典暨四直辖市照 D. 0
面 (O—l )xc mI取值 。 1 3 l d・ 2 / ” 按上述 规定 换 算 实 测 数 据可 知 , 15 的高 按 6W
频 无 极 灯 的 照 明亮 度 为 1 0 9~1 16 d m 1. 3 . c/ 之 间 ,
点。比如这两种灯具 的价 格相 比高压钠灯要 高很 多, 这就 影响 大批 量 的应 用 。 同时 由于灯 具 在 隧 道 实 际应用 的案 例较 少 , 得 不 断 暴 露 出各 种 各 样 使 使
是无极灯属于电子光源 , 使得电子元件较多, 普通产 品在隧道内烟尘大的状况下故障率较高, 这就需要 开发 隧道专 用 的无极灯 灯罩来 适应需 求 。 E L D灯在技术参数上要优于无极灯 , 但在实际 的使用 过程 中却 并不 如 想 象 中好 用 , 最根 本 的原 因 依 然是 技术 方 面尤其 是 散 热技 术 方 面 的不 足 , 接 直
[案例应用]公路隧道照明研究
![[案例应用]公路隧道照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bcb2e5a3b3567ec102d8a8d.png)
论述了影响公路隧道照明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照明功率与交通量、隧道长度、坡度等因素之间关系的模型,分析了过渡段3的设置条件,探讨了设计参数对照明功率的定量影响。
关键字:公路隧道[8篇] LED[2080篇] 隧道照明灯[1篇] 照明设计[238篇] 节能率[1篇]1.引言影响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的因素很多,往往因照明设计参数的选取不同,给工程投资与运营产生很大的影响。
鉴此,有必要对设计参数对照明功率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其间的相互关系,达到节能与节约工程投资的目的。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论述,以期对照明设计、照明设计标准的修订起到借鉴作用。
2.设计参数公路隧道照明设计参数,包括隧道特性参数、环境参数、交通参数、隧道照明灯参数以及养护管理参数5个方面。
(1)隧道特性参数:包括隧道坡度(S,%)、净宽(W,米)、隧道长度(L,米)和路面反射性能(F,以亮度与照度的换算系数表示);(2)环境参数:以洞外亮度(L20)来反映;(3)交通参数:包括设计期末高峰小时交通量(Q,辆/小时)、设计速度(V,公里/小时)、以及交通组织(单向交通或双向交通);(4)隧道照明灯参数:由于设计时不能规定产品规格,而不同厂家的隧道照明灯的配光曲线不同,故只能按照利用系数法进行设计,因此,设计中与隧道照明灯相关的参数有光源的光效(E,lm/w)、每盏灯的功率(P,瓦)和灯具利用系数(N);(5)养护管理参数:以M来表示。
3.入口段长度与坡度的关系隧道照明段落划分为入口段、过渡段、基本段和出口段4个部分,在此主要讨论入口段与过渡段。
以DS代表照明停车视距(米),h代表洞口内净空高度(米),则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999)[1] (以下简称《规范》),隧道入口段长度Dth(米)可按下式计算[1]:亮度折减系数与交通组织、设计速度及交通量相关。
《规范》中给出了不同速度时亮度折减系数随交通量变化的最大与最小值,当交通量处于最大与最小交通量之间时,采用内插计算亮度折减系数,据之可按以下公式计算亮度折减系数(当交通量大于公式中的最大值时按最大值计算,当交通量小于公式中的最小值时按最小值计算)。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综合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其 是搭板 与桥 台 的接触处 OA点处 : [ I
b 填 土粒 料 的松散 。会 给后期 在 自重应 力 和车 )
【】廖公 元 ,黄 晓 明. B Q S 限元 软件 在道 路工 2 AA U有
d & u e nie g; g T n E n r~} e n l… ei  ̄ — g n 瞳遵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综合节能技术的
研
邝 仲 平
( 西 方 兴 科技 有 限公 司 ,江 西 南 昌 30 2 ) 江 30 5
用
摘 要 : 隧道 洞 口前 端 采 用 透 光 棚 , 可 以取 消或 降低 隧道 的 加 强 照 明 ; 通过 提 高 隧道 路 面 照 明 的 总 均 匀度 , 可 以 降低 照 明 平 均 亮度 : 开发 出隧 道 照 明 控 制软 件 , 可 以 实现 “ 需照 明” 通过 以上 隧道 照 明综 合 节 能技 术 的 运 用 , 可 以取 得 较 好 的 节 能 按 。
Re e r h a s a c nd App ia i n o nt g a e En r y- v ng Te hn l g e lc to fI e r t d e g -Sa i c o o is -
i Ex r s w a ne g i g n pr s y Tun lLi htn e 1 Un Ll nt l
参 考 文 献
通 过本 文 的研究 ,得 } 以下结论 : H
a 土层 的沉 降使 搭 板 的受 力 状 态 发生 了变 化 , )
由原来 的承受 压应 力变 为承 受剪应 力 与拉 应力 ,尤
[】费康 ,张 建 伟 . B Q S 岩 土 工 程 中 的应 用 1 AA U在
[ . M] 北京 :中国水 利水 电 出版社 ,2 1 . 00
隧道照明亮度自适应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隧 道照 明亮 度 自适应 控制 系统 的洞外 亮度 、车 量 信
息 、洞内照 度 是实 时采集 ,每 隔1 分钟 ( 调 )统计 1 可 次 车 流量 ,隧道 内照 明 灯具 控 制周 期t( 可调 )为3 ' 0 0 ' 分 - 6 钟 ,t 小 不 利于 洞 外亮 度 值 和车 流 量 的 准确 预 测 ,且 太 隧道 灯具 照明 波动 性大 ,不利 于保 持隧道 内灯 光 照度 的
1 前 言 隧道 照 明亮度 自适 应控 制技术 是在 隧道 照 明设计 中 所 确定 的入 口段 、过渡 段和 出 口段 照 明区域 内 ,根 据洞 外 的实 时亮 度值 、不 同时段 的车 流量 、洞 内的 实际 照度
在设 备软件 设计 上 主要 采用软 件滤 波技 术和模 糊 处
理技 术 。通过 连续 多次 循环检 测算 法 ,将 每 次采 集 的信
号 进行 存储 比较 ,滤除 信号 中波动 异常 的数 据 ,仅 当连
续 多次 采集 的信号 波动 较小 ,且都 属 于某个 模 糊集 ,采 集 系统 才确 认为 正常 的数据 。
信 号 采 集 的间 隔 时 间 可 根 据现 场 实际 应 用进 行 调 整 .间隔时 间长短 直接 影 响到采 集 系统 的实时 性和 抗干
等参数 ,计算出不同车流量情况下洞外亮度与隧道内照
度 关 系 ,并 根据 道 洞外 亮度和 车流 量大 小 自动对 隧道
内照 明灯 具进行 调 节控 制 ,实现 隧 道 内人 口段 、过 渡段
和 出 口段 照度 随洞 外亮 度及车 流量 大小 变化 的 自适 应控
制 ,极 大减 小 了司机 进 出隧道 时 的 “ 洞效 应 ”和 “ 黑 白
的 自适 应控 制 。本文将 针对 这 一系统 的关 键技 术进 行研 究 ,以供 同行探讨 。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技术在实践中应用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摘要: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是交通节能研究的一项重点,既安全又经济节能的照明技术和节能方案是研究的重点目标和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回顾和总结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技术的应用实践,为隧道照明节能技术研究提供参考和经验借鉴。
关键词: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设计参数节能措施控制措施管理措施目前,陕西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突破了3000公里,到2015年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4100公里。
陕西多山,随着陕西省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的费用逐年增加,目前,陕西省的高速公路隧道约占总通车里程的2%,2008年我省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费用为4500万元,当我省高速公路里程达到4100公里时,隧道的照明费用预计将到达2亿元,隧道照明的运营成本将成为一个不容轻视的问题。
如何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约照明费用,是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陕西省交通厅和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及陕西省高速集团对隧道照明的节能和行车安全历来非常重视,从2004年起,陕西省交通厅对隧道照明节能进行了应用研究,开展了多项的课题研究和项目攻关,并将研究的结果在随后的全省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推广应用,有效地将科研成果迅速转换为生产力。
本文对高速公路的隧道照明节能技术应用做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经验借鉴。
一、设计参数的节能调整设计是工程的根本,准确合理地采用设计参数,能避免较大的能源浪费,是非常有效的节能途径之一。
我省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晚,隧道照明节能设计中的措施与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极不适应,大多数的隧道照明设计都存在过度设计问题,设计出的隧道照明系统设计值偏大、保守,对此,我们从设计上就着手考虑合理的节能。
1. 选取合适的洞口亮度一公里的隧道,其加强照明的总功率,约占整个隧道照明功率的70%,而加强照明设计取决于洞外亮度l20(s),因此洞外亮度l20(s)是隧道照明系统的设计基准之一,洞外亮度l20(s) 的正确设定,对工程投资和运营电费都有极大的影响。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智能调光系统的应用再探讨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智能调光系统的应用再探讨蓝福东(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龙岩管理分公司,福建 龙岩 364000)摘 要:随着交通行业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而节能减排对高速公路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LED灯凭借易调光、使用年限长、节能等特点受到了青睐,能够显著的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但在LED灯应用下,还需结合智能调光系统,使高速公路隧道照明更加先进、智能。
本文通过探究智能调光系统的设计,探究其具体应用。
关键词:智能调光系统;隧道照明;高速公路;应用0 前言在高速公路建设中,隧道照明需耗费庞大的资金,对于运营单位而言,需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
随着节能减排理念的提出,加上为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隧道照明的费用便成了企业的重要目标。
在以往的隧道照明中,钠灯为首要的选择,但资源损耗较大,系统的启动速度还需优化,且难以达到智能化的标准。
而随着LED灯及智能调光系统的应用,改善了隧道照明的现状,经济环保、低能耗,发展前景广阔。
但在智能调光系统的应用后,也发现其有一定的不足,还需改进优化,使智能调光系统更加先进、完善,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1 智能调光系统的应用背景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下,高速公路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隧道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其所产生的运营费用便成了一项重要的问题。
在隧道运营成本中,隧道照明的占比最大,其所耗费的资金超过5成,这也体现了改善隧道照明现状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隧道照明设计中,灯具的安装数量及功率按隧道最大亮度需求值进行设计,运营中,无法达到按隧道外亮度及车流量变化进行智能化控制的要求,管理人员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设置开关灯的时序及开关灯的数量,为了进一步提高隧道通行的安全性,一般按照多开灯的原则进行,虽能够保证汽车在隧道内安全通行亮度要求,但对电能的损耗极大,也造成了能源浪费,这也使得隧道的照明成本急剧增加,与节能减排的理念不符。
在节能减排的理念提出后,减少隧道的照明成本便成了一项重要的问题,而LED灯投入市场后,对隧道照明的高损耗难题带来了解决方案,其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可调控,并利用智能调光系统,准确的掌控高速公路沿线隧道的各个时段、各个区域的环境变化,尤其是隧道内外的亮度差异,从而进行对LED灯的调控,以达到按需照明的目标,减少对电能的损耗,提高灯具的利用效率。
高速公路隧道LED无极调光智能控制系统及应用

高速公路隧道LED无极调光智能控制系统及应用摘要:中国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基本使用高压钠灯,造成大量电能浪费的同时,也无法做到结合使用场景的灯光亮度合理精准调控。
基于此,本文提出全新的高速公路隧道照明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做到对高速公路隧道内灯光亮度的合理调控,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同时减少电能损耗,有效符合国家层面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
关键词:隧道照明;无极调光;智能控制系统;节能引言经济的飞速增长,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数量与建设规模也不断增加。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6.10万公里,其中公路隧道已达21316处。
而陕西省作为全国的隧道大省,隧道数量众多,隧道照明用电消耗也成为隧道运营管理单位的一项巨大开支,同时为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号召,急需加大高速公路隧道LED照明节能技术研究力度。
20世纪中叶,以欧洲为首的西方国家选择智能调光照明控制技术,制定了相应标准,且获得了全面的发展,促进了隧道照明的发展。
对比国外,我国的隧道照明技术发展晚于国外,无完善的设计规范,一般设计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开展。
在90年代后期,为满足行车安全基本需求,贯彻安全、节能理念,开始确定灯具安装的相关方案,加大了“黑洞效应”、“白洞效应”、“灯具开启数量”几大主题的研究。
本文根据多年机电工程积累经验,研发了一套高速公路隧道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并应用于十天高速红石河隧道和银昆高速天台山隧道机电项目。
1常见的城市隧道照明控制技术1.1PLC控制技术PLC控制技术也被称为电力载波控制技术,需要在系统中安装PLC控制器、传输模块与终端感知设施。
在系统运行期间,由传感器持续采集现场监测信号,由PLC控制器对现场信号进行扫描识别,然后根据用户程序扫描结果选择是否执行预先设定的特殊功能指令,经由锁存电路向外接设备输出控制指令,执行照明灯具开启、关闭等控制动作。
PLC控制技术有控制方式多元化的优点,可以根据照明控制需求采取顺序控制、定时控制、环境自适应控制、闭环控制、计数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王辉福建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00摘要:本文通过调研、现场试验、理论分析等技术手段,围绕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研究与工程应用,提出照明关键技术参数、设计方法及参数取值,是对国内相关规范的突破和补充;提出降低照明规模,节约投资和运营费用建议,对推动公路隧道照明技术进步提供依据。
关键词:公路隧道照明技术研究应用一、引言截止2012年底,福建省已通车高速公路隧道共有430座,单洞总长905公里。
如何在保证行车安全下,尽可能地节约动力费和维护费用,是目前及将来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中所面临的一项突出问题。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以下简称《规范》)自2000年发布实施以来,作为交通行业隧道照明设计相关的首部专业规范,对推进我国公路隧道运营照明工程科技进步和规范设计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由于我国隧道建设起步较晚,因此该《规范》未能全面覆盖隧道照明技术内容。
随着近年我国公路隧道建设数量、规模与类型日益增加,照明新理论和新技术发展和成熟,需要对目前的公路隧道照明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提升。
为此,我们与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成立了“高速公路隧道照明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开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实施方案二、二、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实施方案(一)主要研究内容及经济技术指标1、高速公路短隧道照明设计参数研究。
提出适合于高速公路短隧道特点的安全与节能照明参数指标及设计方法。
2、高速公路长隧道照明设计参数及LED灯在隧道内应用研究;提出适合于福建地区高速公路隧道照明关键技术指标,提出新型照明LED隧道光源、灯具在隧道内使用的适应性、实用性及使用条件等。
3、研究成果在依托工程中的应用。
提出金鸡岭隧道照明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为短隧道照明系统安全、节能运营提供工程案例参考。
项目考虑养护、安全、气候等综合节能技术,实现照明节能20%以上。
(二)实施方案1、依托工程。
本课题的依托工程为福建永安至武平高速公路龙岩段87.213公里,其中短隧道4座、中隧道5座、长隧道1座。
(1)根据课题成果提出金鸡岭隧道(单洞长365m)照明系统优化设计方案,为短隧道照明系统安全、节能运营提供工程案例参考。
(2)选择朝向不同、规模不同的龙井(单洞3052m)、黄山岭(单洞321m)、石背角(单洞264m)和溪背山(单洞401m)4座隧道进行照明效果的动态现场测试,评价照明效果,并对中间成果进行修正。
2、课题完成情况(1)2009年7月提交了课题研究中间成果及依托工程金鸡岭隧道的照明优化方案。
并顺利通过福建省交通运输厅主持的中间成果评审会,并在依托工程中得以应用。
(2)于2010年8月开展了隧道照明效果现场测试,探索应用眼动仪开展基于小目标物体发现距离的驾驶员生物效应动态测试试验。
2010年9月~10月,针对现场试验录制的影像资料、调查表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总结现场测试结果。
(3)编制完成了《高速公路隧道照明关键技术研究技术报告》以及现场测试分析报告和效益分析报告等。
三、主要研究结论意见(一)需设置电光照明隧道极限长度的界定意见1、长度L>150m的高等级公路隧道应设置照明。
2、长度L≤150m的直线隧道应在路缘或边墙上安装有源电光诱导标志。
通过研究,综合考虑交通量、隧道通视条件等因素、总结我国短隧道运营经验等提出必须设置电光照明的隧道长度,较现行《规范》“长度大于100m的隧道应设置照明”的规定有所放宽,既符合各等级公路隧道运营实际,又减少山区公路隧道建设成本及运营费用。
(二)中、长隧道照明参数研究意见吸收、借鉴国外对长隧道照明关键参数研究的理念及取值标准,提出综合考虑国内营运实际、驾驶员视觉适应需要、安全、节能的照明参数取值。
1、综合隧道运营安全与节能需求,首次提出隧道入口段照明采用均分两段设置的方法。
后1/2入口段长度的亮度取前1/2入口段长度的亮度的50%。
不仅符合福建省地区日照强的特点,提高入口前1/2段亮度减少“黑洞效应”,满足夏季晴天司机驾车进入隧道的视觉适应需求,利于行车安全,且通过分为两段设置的方法在满足人眼对亮度变化适应的条件下,达到节能。
《规范》与课题关于k值的取值对比见表1。
表1、入口段亮度折减系数k值对比表项目设计交通量Nkv t(km/h)《规范》双车道,单向交通双车道,双向交通100806040≥2400veh/h≥1300veh/h0.0450.0350.0220.012≤700veh/h≤360veh/h0.0350.0250.0150.01课题成果单向交通双向交通100806040≥1200veh/(h·ln)≥650veh/(h·ln)0.060.050.0350.022≤350veh/(h·ln)≤180veh/(h·ln)0.050.040.030.0122、修改了洞外亮度的取值规定。
提出福建省公路隧道洞口20°视场范围内天空含率为0%的洞外亮度L20(S)的取值建议范围(见表2),较现行《规范》提出的建议值及目前国内隧道照明设计所采用的洞外亮度参数值大幅降低。
在综合入口段亮度折减系数的大幅提高的前提下,洞外亮度取值的趋于合理。
同时,通过研究提出了降低洞外亮度的技术措施,达到既有利于行车安全,也有利于节能的目的。
表2洞外亮度L20(S)(cd/m2)天空面积百分比洞口朝向或洞外环境v t(km/h)40v t(km/h)60v t(km/h)80v t(km/h)1000%暗环境1500200025003000亮环境20002500300035003、根据隧道视觉适应曲线,首次修改了过渡段照明的亮度指标计算系数(见表3),在的安全行车前提下,降低了过渡段照明的装机功率,利于节能。
同时提出了判定是否设置过渡段3的方法:当过渡段TR3的亮度值L tr3不大于中间段亮度值L in的2倍时,可不设置过渡段TR3。
表3过渡段亮度计算系数取值对比表照明段TR1TR2TR3亮度《规范》L tr1=0.3L th L tr2=0.1L th L tr3=0.035L th 课题成果L tr1=0.15L th L tr2=0.05L th L tr3=0.02L th4、隧道中间段的亮度标准参照现行《规范》执行。
但对于单向交通,当通过隧道的行车时间超过135s时,长隧道有充分的适应(过渡)时间,故L in可适当降低,则隧道中间段可由两个不同的区段组成。
第一个区段为对应设计行车速度下30秒的行车距离,亮度可按现行《规范》进行取值(如表4);第二个区段为对应设计行车速度的余下中间段长度,亮度可按表4的80%取值,并不应低于1.5cd/m2。
表4中间段亮度Lin计算行车速度(km/h)L in(cd/m2)单向交通N>1200辆/(h·ln)双向交通N>650辆/(h·ln)单向交通N≤350辆/(h·ln)双向交通N≤180辆/(h·ln)1009.0 4.080 4.5 2.060 2.5 1.540 1.5 1.55、首次提出隧道出口段分两段设置的方法及亮度指标取值。
出口段长度宜取60m,前30m亮度宜取中间段亮度的3倍,靠近洞口30m宜取中间段亮度的5倍。
既考虑了行车安全,又利于节能。
6、长隧道照明关键参数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以设计时速为80km/h、长度为3000m的单向交通两车道隧道为例,预测交通量暂定为1200辆/(h·ln),L20(S)取3000cd/m2,隧道照明系统对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3km特长隧道照明规模总体降幅约为5.65%,在保障安全行车的同时,还降低了照明及供配电工程的初期投资、运营电费,年电费节约率为14.62%,经济效益显著。
(四)短隧道照明参数研究成果1、照明设计中的短隧道分类(1)曲线短隧道:位于行车道中线、高1.50m、距隧道入口1倍照明停车视距的位置不能完全看到出口的短隧道,又称光学长隧道。
(2)直线短隧道:在位于行车道中线、目高为1.50m、距隧道入口1倍照明停车视距的位置能完全看到出口的短隧道。
2、短隧道照明入口段及过渡段亮度取值可按表5进行取值。
表5短隧道入口段及过渡段照明亮度计算表隧道长度L (m)隧道类型入口段亮度过渡段亮度第一段第二段100m<L≤150m 直线短隧道——可不设置过渡段曲线短隧道0.5L th0.25L th150m<L≤300m 直线短隧道5L in 2.5L in曲线短隧道L th0.5L th是否设置过渡段应综合平面线形及交通量大小确定。
300m<L≤500m 直线短隧道0.5L th0.25L th 曲线短隧道L th0.5L th3、短隧道中间段照明参数参照长隧道取值。
4、隧道长度L≤300m的直线隧道可不设置出口段照明。
5、短隧道照明关键参数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以设计时速为80km/h、长度为300m、365m的曲线短隧道为例,进行照明系统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
预测交通量暂定为1200辆/(h·ln),L20(S)取3000cd/m2,参照规范关于长隧道照明的规定进行设计,隧道照明对比分析如下:(1)300m曲线短隧道与直线短隧道照明系统对比分析。
300m曲线短隧道的照明规模降幅约可达60%;300m直线短隧道的照明规模降幅约可达69%;不仅降低照明及其供配电工程的初期投资,还将减少运营电费和管理费用,经济效益显著。
(2)365m曲线短隧道照明系统对比分析。
照明规模降幅约可达45%,不仅降低照明及其供配电工程的初期投资,还将减少运营电费和管理费用,经济效益显著。
(五)隧道照明灯具布置方式研究成果1、入口段灯具的布置建议采用对称照明系统或顺光照明系统。
2、中间段照明灯具的布置建议采用逆光照明系统。
(六)隧道照明效果现场测试结论本课题首次开展了基于小目标物体发现距离的驾驶员生物效应动态测试试验,首次利用眼动仪动态跟踪测试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探索隧道照明新颖的动态测量评价方法。
为合理评价照明系统、进一步修正照明关键参数提供了技术手段。
四、研究成果依托工程应用效果(一)金鸡岭短隧道研究成果的应用依托工程金鸡岭隧道,在尽量减少原有工程改动的前提下,经比选推荐采用的照明方案与原设计照明方案相比可以减少照明总负荷46%,大大节省了初期投资和常年营运费用。
(二)其余依托工程研究成果应用龙井、黄山岭、石背角和溪背山共4座隧道参照研究成果设计,通过动态现场测试和近三年运营验证了研究成果的可行性;照明系统通过合理、有效控制可满足行车安全要求,总体实现节能20%以上。
五、主要技术创新和提升要求(一)技术创新1、首次提出了短隧道照明的设计方法及指标,优化了长隧道的照明技术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