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合集下载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课件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课件

马援在军事上擅长骑射,指挥作战机敏果断,善于出奇制胜。在政治上,他直言敢谏,为官清廉,深得民心。
马援在军事上取得了很多胜利,为东汉的统一和疆域的扩大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平定了陇西、凉州等地的动乱,击败了北匈奴的入侵,使得边疆地区安定下来。
诫兄子严敦书的内容
马援在交趾平叛有功,被封为伏波将军,威震南疆。
这封书信是马援的一篇重要作品,反映了他的家庭教育观念和道德观。
书信的影响
01
02
通过书信的形式,马援传达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处世之道,对家族成员起到了教育和启示的作用。
纠正了马援兄子严、敦二人的错误行为,避免了家族内部的纷争和分裂。
马援的《诫兄子严敦书》成为后世家书的典范,被广为传颂和学习,对于家庭教育、家族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名利不是人生的全部
名利虽然重要,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人应该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02
正确对待名利得失
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要保持平常客观的心态,不因一时的得失而影响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感谢观看
THANKS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课件
诫兄子严敦书的内容书信的影响现代启示
人物介绍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历任陇西太守、伏波将军、征南大将军等职位。
马援早年曾追随汉光武帝刘秀,参与平定王莽之乱,后因功升任虎贲中郎将。他多次出征,平定各地割据势力,为东汉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他的侄子马严、马敦在洛阳,言行不检点,爱讥议人长短,与权贵交游。
马援担心他们引来祸患,于是写信劝诫。
01
02
04
03
这封书信对于当时的士人和家庭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提醒人们要注重言行举止,不要议论他人是非,要慎交朋友。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课件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课件

2 智慧与韧性
对敌人要有智慧,鼓励严敦学会灵活应对和解决问题。
修身养性
1 养正气
提倡养正气,驱散邪念,坚守道德底线。
2 有节操
鼓励严敦做一个有节操的人,始终坚持正确严敦,功名利禄并不是人生最重要 的追求。
2 有责任心
希望严敦能以身作则,做一个有责任心、有 担当的人。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课件
马援是一位著名的汉朝将军,他曾担任南匈奴校尉。这是他给侄子严敦写的 一封信,寄托了他对严敦的期望和教诲。
背离忠诚
1 后果严重
详细说明不忠不信会带来的后果,提醒严敦要明白忠诚的重要性。
2 责任感
提醒严敦要对朝廷和人民负起责任,坚守诺言。
概念混淆
1 区分仇人和敌人
混淆仇恨与怨恨,提醒严敦要明辨敌我,对待仇人要有韧性。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援前在交阯,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 施衿结缡 ① , 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之。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 “刻鹄不成尚类鹜” 者也 ② 。

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注释】 ①衿(jin):佩带。

缡(li):佩巾。

②鹄(hu):天鹅。

鹜(wu):家鸭。

【译文】 马援的侄儿马严、马敦都爱讥笑和议论人事,而且结交那些轻浮的侠客。

马援以前在交阯时,写信回来训诫他们说: “我希望你们听到别人的过失,就像听到自己父母的名字一样,耳朵里可以听着,嘴里却不可以说出来。

爱议论别人的长短,胡乱评论正当的礼法,这是我最厌的恶习。

我宁肯去死,也不愿听到子孙有这种行为。

你们知道我对这种行为厌恶极了,现在之所以还再要向你们提起,正像女儿出嫁时,父母亲给她结上带子,系上佩巾,并且再三叮咛她到夫家不可出差错一样,想使你们终生不忘罢了。

“龙伯高厚道朴实,办事周密谨慎,口无恶言,谦逊而又节俭,廉洁公正而有威严。

我敬爱他尊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杜季良豪放侠义,好主持公道,忧愁别人所忧愁的,喜欢别人所喜欢的,人无论贵贱善恶,他都不疏远,父亲死了办丧事时招待客人,几个郡的人都到了。

我敬爱他,尊重他,却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学习龙伯高不成,还可以成为一个谨慎严肃的人,也就是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 学习季良不成,就会堕落成世上的轻薄子弟,那正是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 了。

诫兄子严敦书原文翻译及赏析

诫兄子严敦书原文翻译及赏析

诫兄子严敦书原文翻译及赏析诫兄子严敦书原文翻译及赏析诫兄子严敦书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译文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谈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

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

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最深恶痛绝的。

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

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所以我是一再强调的。

就象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牢牢记住。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出的话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谦约节俭,待人又不失威严。

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杜季良这个人豪侠好义,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什么人都结交。

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

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

就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

而一旦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你们就成了纨绔子弟。

就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

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将到任就令人怨恨,百姓的意见很大。

我常常为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了。

诫兄子严敦书阅读答案.doc

诫兄子严敦书阅读答案.doc

诫兄子严敦书阅读答案《诫兄子严敦书》选自《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马援在交趾前线军中听说兄子(侄儿)马严、马敦二人好评人短长,论说是非,于是写了这封信进行劝诫。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诫兄子严敦书》阅读材料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轻通侠客。

援前在交趾①,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②,此吾所大恶也。

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③,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④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者也。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注释】①交趾:汉郡,相当于越南北部。

②正法:正当的法制。

③衿:佩带。

缡:佩巾。

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挂好佩巾。

④谨敕:谨慎。

《诫兄子严敦书》阅读题目6. 对文中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还书诫之曰书:写信。

B.欲使汝曹不忘之耳汝曹:你们。

C.清浊无所失清浊:此处指善恶之人。

D.郡将下车辄切齿下车:刚到某地。

7.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轻通侠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所以复言者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C.陷为天下轻薄子吾从北方闻子为梯D.是以不愿子孙效也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8.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严、马敦是马援哥哥的两个儿子,他们都喜欢议论别人的事,爱与侠士结交。

B.马援也很喜爱和看重季良,但他不希望侄子们学习季良,最主要的原因是季良不择友而交。

C.马严、马敦既没有学习伯高,也没能效仿季良,最终被天下人轻视。

《戒兄子严、敦书》原文及知识点归纳

《戒兄子严、敦书》原文及知识点归纳

《戒兄子严、敦书》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文化常识1.马援,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

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

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

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受到后人的崇敬。

2.马援又善相马,曾师事于杨子阿,学习相马骨法,著有《铜马相法》。

3.马援留下来的名言:“聚米为山”、“马革裹尸”、“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等。

4.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古时礼俗,女子出嫁,母亲把五彩丝带和佩巾结在女儿身上,为其整衣,以示至男家后侍奉公婆,操持家务。

本指古代女子出嫁,后比喻父母的教训。

5.口无择言:说出来的话没有败坏法度的,意为所言皆合理。

6.口不择言: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度语。

7.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狗。

通假字1.口无择( dù)言择:通“殬(dù)”,败坏。

2.讫今季良尚未可知讫:通“迄”,到,至。

词类活用1.好议论人长短长短:形容词作名词;长处和短处。

好:喜欢。

2.妄是非正法是非:形容词作动词,评论,褒贬。

3.忧人之忧,乐人之乐忧、乐:意动用法;以…为忧,以…为乐。

4.清浊无所失清浊,形容词作名词,喻人事的优劣、善恶、高下等。

重点词语1.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讥议:饥讽,议论。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读后感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读后感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读后感
读完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我就像听了一场来自古代智慧长者的唠嗑,还特有意思。

马援这个人可真酷,他就像那种特操心又特明白事儿的老大哥。

他写信给侄子们,那口气就像是在说:“小子们,听叔儿给你们说道说道。

”他说龙伯高这个人啊,敦厚谨慎,谦虚节俭,廉正奉公,虽然没啥特别出彩儿的大本事,但就像那种稳稳当当的老黄牛,让人特别踏实。

让侄子们向他学习,哪怕学不到十足,也能沾点靠谱的边儿,就像画画儿,画虎不成反类犬不好,但画不成龙画成个小蛇也还说得过去,好歹也是那类靠谱的东西。

从这封信里啊,我就感觉马援特懂人性。

他知道年轻人啊,就像一张白纸,周围的人很容易就给画上几笔。

要是学了好的榜样,那就是往好的方向发展;要是不小心学了那些表面光鲜,实际不适合自己的,那就容易走上歪路。

这就像我们现在,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网红啊、明星啊之类的,看着人家很酷很潇洒,可有些行为真不是咱普通人能学的,一不小心就东施效颦了。

而且马援在信里那种直白又亲切的口吻,让我觉得特别接地气。

他不是那种板着脸讲大道理的人,而是真的关心侄子们的成长。

这就好比是家里的长辈,虽然唠叨,但是满满的都是爱。

他不希望侄子们走弯路,所以才苦口婆心地说这些。

这封信也让我想到,其实我们生活中也需要这样的提醒,有时候自己看自己,觉得做的事儿都挺对的,可在那些有经验的人眼里,可能就有很多潜在的危险。

所以呢,多听听前辈的话,也不是什么坏事,就像马援的侄子们一样,认真琢磨琢磨长辈的告诫,说不定就能避开好多坑呢。

这篇文章就像是古代版的成长指南,简单又实在,让人读了忍不住点头称是。

【参考文档】中考文言文《戒兄子严敦书》全文详细翻译-精选word文档 (1页)

【参考文档】中考文言文《戒兄子严敦书》全文详细翻译-精选word文档 (1页)

【参考文档】中考文言文《戒兄子严敦书》全文详细翻译-精选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考文言文《戒兄子严敦书》全文详细翻译戒兄子严敦书作者:马援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谈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

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

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最深恶痛绝的。

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

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所以我是一再强调的。

就象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牢牢记住。

吾欲汝曹闻人过,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漓,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出的话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谦约节俭,待人又不失威严。

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杜季良这个人豪侠好义,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

无论什么人都结交。

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

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

就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

而一旦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你们就成了纨绔子弟。

就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

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将到任就令人怨恨,百姓的意见很大。

我常常为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了。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 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 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 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 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 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 不愿子孙效也。”
梳理文言知识,解释红体字
• 1.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 2.吾欲汝曹闻人过失
结交、交往;轻佻 你辈,你们这些人
• 3.妄是非正法
胡乱;动词,评论;
• 4.此吾所大恶也
正当的法制
• 5.忧人之忧,乐人之乐 厌恶
• 6.犹为谨敕之士 • 7.郡将下车辄切齿 • 8.州郡以为言
以……为忧,以……为 乐的话没有什么 可以指责的。谦虚节俭,待人又不失威严。我爱 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 人豪侠好义,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 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什 么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 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 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 人。就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而一旦学习 杜季良不成功,那你们就成了纨绔子弟。就所谓 “画虎不成,反类犬”。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 郡将到任就令人怨恨,百姓的意见很大。我常常 为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 了。”
•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 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 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 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 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 者,施衿(jīn)结缡(lí),申父母之戒,欲使 汝曹不忘之耳!
• 通:交往;轻:轻佻;;
完成补写,并整理到笔记本上
• 1马援对侄子马严、马敦的“_______,____”行为很担 心,虽远在交趾军中,还是写了这封情真意切信。
• 2.马援自比侄子父母,语重心长,反复叮咛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马援认为龙伯高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学习目标
• 1.疏通字句大意,掌握文言知识; • 2.背诵默写全文,要求同以前;
•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 (今陕西省兴平市窦马村)人。著名军事家,东 汉开国功臣之一。马援是最著名的伏波将军,被 人尊称为“马伏波”。
• 马援哥哥的儿子马严、马敦幼年时就成了孤儿, 马援把他们接到家中抚养长大,视同己出;少时, 喜欢讥评时政,结交侠客,很令他担忧,虽远在 交趾军中,还是写了这封情真意切的信。文章出 语恳切,言词之中饱含长辈对晚辈的深情关怀和 殷殷期待。
• 口无择言:说出来的话没有败坏的,意为所言皆善。
• 择:通“殬(dù)”败坏(出口皆和道理,无需选择)
• 清浊无所失:意为诸事处置得宜。数郡毕至:数郡的客 人全都赶来了。谨敕:敕通“饬”,谨慎;守规律;
• 鹄:天鹅。鹜:野鸭子。比喻虽仿效不及,尚不失其大 概。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弄巧成拙。下车:指官员初 到任。切齿:表示痛恨。以为言:把这作为话柄。
• 4.马援认为,杜季良为人处世的特点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马援用“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比喻,警 拔有力,发人深省,是传之千古的名句。
• 汝曹:你等,你辈。恶(wù):厌恶
• 是非:动词,评论、褒贬。正法:正当的法制;
• 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古时礼俗,女子出嫁, 母亲把佩巾、带子结在女儿身上,为其整衣。父 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命。”
• 翻译:
• 我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谈论别人的 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 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 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 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 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最很厌恶的。 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 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所以我是一再 强调的。就象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 一样,我希望你们牢牢记住。”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 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 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 此吾所大恶(wù)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jīn)结缡 (lí),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 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 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⑤。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⑥。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 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⑦。效季良不得, 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⑧。讫 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⑨辄切齿,州郡以为言⑩, 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谨慎;谨慎,守规律
官吏初到任
以(之)为
作业
• 1.把这篇文章抄写到语文笔记本上,注意书 写正确,没有错别字 ;
• 2.背诵默写全文,要求同前; • 3.完成补写,并整理到笔记本上; • 4.完成专题六讲义22页补写、31、32页补
写。要求:先背诵文章,后补写;红笔改 错,错误处改写5遍,背过所有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