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侦查讯问策略——讯问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侦查策略课件(PPT 39张)

侦查策略课件(PPT 39张)
• 3、对死者的遗物进行辨认
• 《《《《《
• 1、发布不知名尸体协查通报和失踪人协查




通报 2、查档检索情报资料 3、利用新闻媒体公告 4、进行DNA测试和痕迹比对 《《《《《
• 关于查认不知尸体的协查通报 • X公刑协字[2005]38号 • 各市、县公安机关及友邻地区公安机关: • X年X月X日,XX县发生一起杀人案件,在XX山脚下发现一具男

和场所辨认。 2、根据辨认的方式分:公开辨认和秘密辨认。 3、根据辨认主体分:证人辨认、被害人辨认和嫌疑人 辨认。 4、根据辨认对象的状态分:静态辨认、动态辨认 5、根据辨认的依据分:外貌(衣饰)、声音、动作习 惯…… 6、根据辨认方法分:辨认有直接辨认和间接辨认。 7、根据辨认的目的分:认定辨认和寻查辨认。 8、依据辨认时有无陪衬对象分:陪衬辨认和无陪衬辨 认。 9、根据辨认载体:人、照片、录相资料辨认
• • • • • • •
• • • • • • •
辨认笔录样本 辨认笔录 时间:X年X月X日X时X分至X年X月X日X时X分 地点:XX市看守所 辨认对象:不同男性正面免冠照片15张 辨认目的:让辨认人在本组照片中辨认谁是犯罪嫌疑人 辨认过程及结论:辨认人罗XX是X年X月X日发生在XX市XX区XX路入室杀 人案件的被害人之一,他在陈述案情时指出,犯罪嫌疑人是三个男青年, 虽然实施抢劫时犯罪嫌疑人戴着墨镜,但由于受害人罗XX在受害时与其 中一犯罪嫌疑人进行拼死抵抗,使犯罪嫌疑人墨镜掉落,看到了犯罪嫌 疑人的真实面目,并称能够认出该犯罪嫌疑人。为此,侦查员事先准备 好不同的男性正面照片15张(其中有本案3名犯罪嫌疑人照片各一张), 分别编号为1—15号,无规则地放在一张桌面上。对辨认人说明要求后, 在XXX单位XX的见证下,将将照片提供给罗XX辨认。 罗将全部照片认真仔细地看了一遍,然后指出:4号照片上的那个人就是 在搏斗中墨镜掉落的那个人。 至此,辨认结束。 附:编号为1—15号的照片15张 侦查员XXX、XXX 辨认人XXX 见证人XXX 记录员XXX

讯问学基础理论——讯问学课件PPT

讯问学基础理论——讯问学课件PPT

肉刑之 吊打、踩压、塞抹布
肉刑之 棍击、锤击等
肉刑之 捆绑
肉刑之 “水攻”、“火攻”
变相肉刑之 罚跪、罚冻
变相肉刑之 车轮战、罚跪、饥饿
中国去年纠正12起重大冤假错案 多数与逼供有关 盘点十八大以来纠正的23起重大冤假错案
二、新旧法律比较
(一)不得强迫自证其罪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三)关于审讯程序的若干规定
执法教研室 单培
讯问 = 刑讯逼供?
第一部分 法律 基础知识及讯问相关政策、法律
第二部分 心理 审讯中的犯罪嫌疑人心理特点及变化
第三部分 策略 审讯策略、方法、言语
第四部分 实作 笔录制作与模拟审讯
授 课 计 划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古代和西方审讯制度
理 论 第三章 侦查讯问政策法律 讲 述 第六章 犯罪嫌疑人心理 扩展
拘留、逮捕后立即移送看守所
移送后,讯问地点限于看守所内
全程录音、录像制度
(四)侦查阶段律师的辩护权
三、新形势下侦查人员面临的挑战
(一)
讯问理念的挑战
(二)
讯问技巧的挑战
(三)
语言规范的挑战
四、新刑诉法之下讯问工作的出路
依法审讯
• 审讯人员的心理 心理 •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
• 孙子兵法 谋略 • 三十六计
一、获取犯罪嫌疑人真实完整的供述 是侦查讯问的目的之一, 也是侦查讯问的重要任务。
二、追查同案犯和余罪,发现新的犯罪线索,扩 大战果
深挖的重点
惯犯、累犯、流窜犯、从 看守所、监狱等监管场所 脱逃或批捕后潜逃以及与 国外、境外黑社会组织和 其他反动势力相勾结进行 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等

二、追查同案犯和余罪,发现新的犯罪线索,扩 大战果

中国公安大学《侦查讯问学》

中国公安大学《侦查讯问学》
⑴思想原因 ▪ 封建有罪推定思想的影响。 ▪ 长期以来左的思想的影响。 ▪ 司法实践中的错误认识。 ▪ 人权和人权保护观念的淡溥。
四、刑讯逼供的原因:
⑵历史原因 ❖秦朝以前,刑讯并无制度化 ❖刑讯在唐朝制度化
四、刑讯逼供的原因:
⑶价值原因 惩罚犯罪 V.S. 保护人权
四、刑讯逼供的原因:
⑷制度原因 ❖无沉默权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一、合法原则 二、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原则 三、从案件实际情况出发,讯问和调查相结合原则 四、保守侦查秘密原则
五、保障犯罪嫌疑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一、合法原则
刑事诉讼法第3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 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 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二、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原则
❖关于此原则的争议: ➢赞同说: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 ➢否定说 :表述不确切,应为“证据确实、 充分”。
××××年×月×日
4.知道用作证据鉴定结论和申请补充鉴定和重新鉴定权
⑴限于用作证据的各类鉴定结论。 ⑵告知时间一般在侦查终结前的最后一次讯问。 ⑶有异议的,经批准后,可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
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
第二节 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
提供法律帮助
主要内容:
一、聘请律师的意义 二、业务范围 三、侦查人员的告知 四、聘请律师的程序 五、会见犯罪嫌疑人
重点 犯罪 嫌疑人
累犯、惯犯、流窜犯罪、“两劳”人 员逃跑后重新犯罪、批准拘捕在逃的 犯罪嫌疑人
深挖犯罪的途径:
❖从犯罪嫌疑人的特点分析判断 ❖从共同犯罪案件的特点分析判断 ❖从经常出没的地点、接触的人员分析判断
三、澄清犯罪嫌疑,排除无辜
❖必要性:
▪ 偏听诬告 ▪ 不识伪证或伪供 ▪ 错收物证 ▪ 鉴定错误 ▪ 罪与非罪界限不清 ▪ 徇私枉法 ▪ 权势干预

讯问策略-先发制人——讯问学课件PPT

讯问策略-先发制人——讯问学课件PPT

6、你们再调查调查。 第一,现在不需要调查了。我们做了大量工作, 表明你与案件有关。你是我们所掌握的重点对象。 想想我们为什么现在才找到你,为什么以这种方 式找你。 第二,你让我们调查什么?如果你能拿出证据证 明你无罪,为什么不拿呢?现在所有的证据表明 你是重大嫌疑犯。 第三,拖是没有用的,采取缓兵之计,与我们周 旋,你想错了。最终托垮的只能是你自己,只能 拖掉从宽的机会。
8、你们怎么处理都行。 第一,警察可以处理你。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不 是捕风捉影,而是凭证据,我们既能请神,也能 送神,我们要根据你的态度,决定怎么处理你。 第二,警察肯定要处理你。要是不想处理你,我 们就不会讯问你,但是现在不想处理。因为要对 你负责任,犯罪都是有原因的,世界上没有无因 之果,我们想知道你这样做的原因,只有这样我 们才能正确处理你。 第三,之所以现在不处理你,是因为你还有从宽 机会,希望你抓住机会,自己把问题讲清楚。
7、我不能活了。 第一,想死很容易,做到很困难,有的人活不起, 有的人死不起,你死了,你的家人怎么活。 第二,你死与我们无关,我们对你进行讯问,是 有法律依据的,是在执行公务,不要拿死来吓唬 我们。 第三,死了事情就会完结了吗?不会。事情还没 有说清就死了,别人会怎么看?是畏罪自杀。别 人还会说,你肯定有更大的罪,你是死有余辜, 必定留下千载骂名。
9、我有要求。 第一,严正警告犯罪嫌疑人这里是讯问室,不是 交易市场,不是讨价还价的地方。犯罪嫌疑人没 有资格跟警察讨价还价。对其讯问是履行法律的 正当程序,警察劝其坦白,不是在求他,而是给 一个把问题讲清楚的机会。犯罪嫌疑人现在的首 要任务是想想自己都做了些什么,不是提要求。
第二,当然,合理的要求我们也可以答应,人之 常情的要求也会尽力满足,法律无情人有情。

讯问策略-迂回渐进——讯问学课件PPT

讯问策略-迂回渐进——讯问学课件PPT
某某家里谁在经营鱼塘和生意? 答:是她父母,忙不过来时两个姐姐也回来帮忙,或者花 钱请人。 问:李某某今年已经20岁了,为什么没念过书呢? 答:这…… 问:既然村里家长没有特殊原因,不会不让子女去念书, 李某某的两个姐姐也都读完了高中,她家里又不是付不起 学费,李某某呆在家里又帮不上她父母什么忙,那么,李 某某究竟是什么特殊原因没有念书,你不会不知道吧? 答:这……
问:别再抱幻想了!到现在你还执迷不悟。你是个明白人, 知道这样下去的后果吗? 答:我知道,她脑子有点问题。 问:什么问题呢? 答:她从小就傻乎乎的,到现在还数不清手指头,什么事 都做不成,我们那儿的人都知道……
问:知道为什么抓你吗? 答:因为我和李某某通奸的事。 问:你与李某某发生过几次性关系?分别在什么时间、 点? 答:只有两次。第一次是去年10月上旬的一天下午,第 次是11月上旬的一天上午,都是在我家发生的。 问:既然承认和她通奸,你一定和她很熟啦? 答:是的,我们两家房子挨房子,我看着她从小长大 。
问:李某某家有几口人?
答:除父母外,她还有两个姐姐,高中毕业后进城做生 去了。 问:据说,她家经济条件还可以,是吗?
答:是的,她父母承包了生产队的几亩鱼塘.另外还做 小生意,一年收入有五、六千块钱,这种情况在我们村 多的是。
问:你们村经济条件这么好,那么家长一定支持子女上 吧? 答:那当然,就是再穷,也要读到小学毕业。
迂回渐进
就是在案件证据不足或不确切的情 况下,先扫清外围后攻坚,是一种富有 连贯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讯问策略。
一天,一名中年妇女到江油市三台镇派出所报案称: 其邻居胡世林(男,33岁,已婚)在去年年底,多次奸淫 她自幼痴呆的女儿李某某,致使李某某怀孕后流产。公安 机关随即展开侦查,大量间接证据表明胡世林数次利用李 家白天无人看管李某某之机,将李某某诱至胡家厕所内奸 淫。但是,胡世林拒不交代犯罪事实。经查,胡世林曾因 侮辱妇女被劳动教养二年。

九步讯问法--警察必学ppt课件

九步讯问法--警察必学ppt课件

第七步:列出选择问题
3.选择问题的内容及原理 内容:最有效的选择问题是关于实施某行为的动机 和缘由。 原理:如果一个人被允许在承认某种行为时解释自己
这样做的理由,那他就比较容易承认自己的错 误或不当行为。同样,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承认 其行为时有机会说明理由, 那他也就更容易供 认自己的罪行。选择问题及随后的支持声明正
第二步:展述审讯主题
B.非情感型的犯罪嫌疑人——事实分析法 非情感型的犯罪嫌疑人在审讯中竭力避免情感介
入,用自身意志力对抗审讯人员的耐力,习惯于
怀疑一切向他们提供帮助或寻求他们信任的人。 故对其审讯应借助于常识和理性,而非情感。表 示同情、夸大犯罪事实、指责被害人等审讯主题 都不易促其供述。
第二步:展述审讯主题
1通过说明任何人在相似条件或情况下都有可能干出同样的事来表示对嫌疑人的同情2通过降低对犯罪行为的道德严重程度的评价来减轻嫌疑人的有罪感3为犯罪行为提出一种比已知或推断的更容易在道德上被人接受和不太令人憎恶的动机和原因4通过指责他人表示对嫌疑人的同情第二步
九步讯问法-警察必学
第一步:提出正面指控
1、直接发问,表明其与案件有关 直呼其名,剥夺其心理优势——社会地位高 予以尊重,增加心理接触可能性——社会地 位低 2、观察反应 3、重复开场白内容,进行过渡 4、分析反应
第三步:阻止再次否认
第四步:克服异论障碍
1.停止的手势 2.叫其名字 3.自己所讲话的 重要意义 4.红脸白脸法
1.态度:应表达对异论的赞 同和理解,宛如意料之中, 不应惊讶、恼怒,急于争论
2.异论类型:
第五步:攫取对方注意
1.犯罪嫌疑人此时形成退缩心理机制,内心衡量说实话还 是继续说谎抵抗 2.审讯人员具体做法:

讯问实训-第一次讯问——讯问学课件PPT

讯问实训-第一次讯问——讯问学课件PPT

2、讯问笔录范本(续2)
问:把偷手机的经过讲一下? 答:2005年1月20日上午10点多,我在儿童医院专家诊断 室屋内,一个女的在屋里站着,这个女人穿红鸭绒袄,我看见 这个女的左口袋里有一部手机,我用右手将这部手机掏出来, 拿在手上,被旁边一个男的抓住,带到治安室,后来到了派出 所。 问:你所讲的是不是实话? 答:是实话。 问:现在向你宣读笔录,你听一下与你讲的是否相符? 答:以上记录已向我宣读过,和我讲的一样。
二、实训素材
(一)案例 (二)法律依据
(一)案例:案例一
2020年3月31日上午10点钟左右,一男子 在宁波市儿童医院专家诊断室屋内,看见屋内 一个穿黑色棉衣的女子左口袋里有一部苹果手 机, 该男子就用右手偷偷将这部手机掏出来, 拿在手上,被旁边一个男的抓住,送到派出所。
(一)案例:案例二
赵某因盗窃公款潜逃,侦查人员张某在执行其他公务 活动时,偶然撞见了赵某并拘留了赵某,下面是侦查人员 张某讯问赵某的一段笔录:
曹×(指印)
2005.1.20
(二)利用案例二的实训:1、实训环节
(1)教师说明实训内容、目的和要求。 (2)学生分组讨论这一段对犯罪嫌疑人的 讯问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 (3)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模拟对犯 罪嫌疑人进行合法讯问。 (4)教师进行总结。
2、案例中讯问存在的主要问题
(1)张某对赵某的讯问是发生在侦查阶段, 此时赵某是犯罪嫌疑人,因此张某在问话1种称 赵某为被告人是错误的。
讯问犯罪嫌疑人实训
指导教师:单培
讯问犯罪嫌疑人实训(总目)
一、实训目的 二、实训素材 三、实训内容 四、实训过程
一、实训目的
通过该项目的实训,使学生了解讯问犯 罪嫌疑人的步骤、程序和法律要求,初步 掌握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策略、方法和讯问 语言的运用,学会根据案情制作讯问计划 和制作讯问笔录,培养严格依法进行讯问 的观念。

第六节犯罪嫌疑人供述六大规律——讯问学课件PPT

第六节犯罪嫌疑人供述六大规律——讯问学课件PPT
为地方的建设干了不少实事。 答:谢谢。 问:当地的老百姓都非常的拥护你,你为老百姓干了不少好
事,组织上是不会忘记的。 答:(有些激动)谢谢你,谢谢你!
问:多少年来你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少顾及家庭,没日没夜 的工作,有人说你是工作狂,我想这并不过分,你确实是 事业心很强的人。
答: …可我现在是个罪人。
问:你相信组织上会公正的对待你的“事情”吗? 答:我相信。
问:你是怎么撞倒他的(被撞者乙),你把经过讲一下?
答:我从城里的朋友那里回家,骑着摩托车… …撞过以后 我也没有看,就开车回家了。
问:你撞的小孩多大年龄? 答:我也没注意看,大概十几岁。 问:穿的什么衣服? 答:上身穿的白衣服,下身没注意。 问:对这起交通肇事你打算怎么办? 答:我愿意接受处罚,不知道那小孩伤的重不重? 问:关键不是那小孩伤得重不重(实际已经死亡),而是你
第六节 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六大限制的困境 趋利避害的交换条件 意识经验的习惯反应
“人格”道德系数的满足 “需要”的基本属性
讯问笔录节选:
问:姓名、年龄、职业… … 答: … … 问:驾驶证号码? 答: … … 问:你在七月二十五日下午骑车撞到了人,为什么逃跑? 答:(声音降低,语速减慢)我没有撞人、没有逃跑… 问:我现在就问你为什么逃跑? 答:(不语) 问:说!为什么逃跑? 答:(不语) 问:你以为你能跑掉吗? 答:我也不是为了跑,我是怕他家里来人打我。
的认罪态度… 答:我一定争取好的态度。
笔录节选:
问:知道我今天为什么找你到这里来吗? 答:不知道。
问:你应该知道,你不到知道而且你还非常清楚!因为这不 仅仅是你们弟兄俩的事情,我们现在不需要你说别的,只 要你说说你和你弟弟去年都干过哪些事情!包括经济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 示之近。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这一辨证关系体现在讯问策略中即: 迂回渐进和重点突破
二、侦查讯问的辨证施策
4、张与弛的辨证结合 孔子·《礼记·杂记下》 “张而不弛, 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三国演义》 “凡为将者,当以刚柔相济, 不可徒恃其勇。”
1、运用心理战: 《军争篇》:“故三军可夺气,将军
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 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 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 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 饥,此治力者也。” 韩信《四面楚歌》瓦解楚军
《孙子兵法》可借鉴的策略思想:
2、虚虚实实,避实击虚: 《虚实篇》:“夫兵形象水,水之形, 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孙子兵法》可借鉴的策略思想:
3、以迂为直,迂回渐进: 《军争篇》:“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
以患为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 之计者也。”
第一节侦查讯问策略渊源及辨 证施策
二、侦查讯问的辨证施策 1、攻心与攻城辨证结合——攻心为上 《襄阳记》中提出,“用兵之道,攻心为
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站为下” 的思想,充分阐释了攻心与攻城之间的 关系,即攻心为上。 这一辨证关系体现在讯问策略中即: 攻心夺气与正面突破
问题:
1、侦查员在讯问高洁时有没有失误或不妥 之处?
2、女性犯罪嫌疑人有什么特点,应该如 何处理?
笔录节选2:第二次讯问 问:“听说你是在某服装厂上班,某某还在你厂么, 我听人说他在亚细亚商场购物中了二等奖,得了一台 价值3000元的松下彩电,有这会儿事么?” 答:(点头) 问:“我看你今年有30出头吧?” 答:34啦 问:哦,这么说咱俩是同岁了,你孩子是男孩是女孩 啊?在哪里上学啊? 答:(简单作答后)我的事儿咋办啊? 问:我们晚上加班来问就是在抓紧时间办理你的事情。 答:我冤枉,我实在是冤枉(解开衣扣,展示伤痕)
问:拘留是强制措施,不是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处 理,让你在拘留证上签字,只是表明公安机关按 照法律程序对你执行了这项法律活动。你签字与 否不影响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也不影 响对案件的公平处理。对于你没有在拘留证上签 字的问题你不必担心。
五天后,在讯问笔录中记录着高 洁的悔罪供述。
(摘录):逮捕我,我没有意见,我把 他(王明)的脸划破,心里不好受,我 们都是女人,她比我年轻,脸上留下疤 痕,我对不起她,我是有罪的。
攻心
一、政治攻心 二、思想攻心
情攻心
理攻心
三、法律政策攻心
案例分析:高洁故意伤害案
犯罪嫌疑人高洁,与本厂女工王明久有积 怨。某日,犯罪嫌疑人高洁在公园门口与王明 及其亲属4人相遇。王明依仗人多对高进行谩 骂,发生厮打。其间,高洁趁王明不备,用随 手捡到的玻璃瓶碎片将王明左脸划破。
高洁上述行为已构成伤害罪,触犯《刑法》 第134条规定,应予追究刑事责任。依据《刑 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高洁依法拘留, 但其拒绝签字,且初审“激烈争执,以哭代 答”。
这一辨证关系体现在讯问策略中即: 一张一弛和刚柔相济
第二节 常用侦查策略的实施
具体的有:攻心、敲山震虎(重点突破)、先 发制人、引而不发、避实击虚、将计就计、 迂回渐进、无中生有(造势用势)
利导型 ——攻心 冲击型——敲山震虎、先发制人 迂回型——避实击虚、迂回渐进、将计就计 迷惑型——无中生有、引而不发
第六章 侦查讯问策略 ——策略、方法、语言
侦查讯问策略
第一节 侦查讯问策略渊源及辨证施策 第二节 常用侦查讯问策略的实施
教学形式:
案例分析 交流讨论
第一节侦查讯问策略渊源及辨 证施策
一、侦查讯问策略渊源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善 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可借鉴的策略思想:
问:“你犯什么罪了?你自己心里明白,难道 要我讲给你听么?你说自己没犯罪,我问你, 王明的脸是谁划破的?” 答:“你说是谁?他的脸被划破该他倒霉,我 没有罪就是没有罪!你们要是看我不顺眼,枪 毙我好了(用手掌摸去眼泪)!”
问:高洁我再次警告你,你已经被我局依法拘 留,你的态度是法律所不允许的。现在我把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向你宣读(略), 你有罪吗?“ 答:我没有罪,你们枪毙我吧,我冤枉,我实 在是冤枉……(嚎啕大哭)
笔录节选1:第一次讯问 问:“你是叫高洁么?” 答:(低声哭泣,不作回答) 问:“高洁,现在你在接受公安机关的审讯,你要老老 实实回答侦查人员的问话。你听清了?” 答:(仍旧哭泣,未作反应) 问:“高洁你站起来!” 答:(未动,鞋子摩擦地面) 问:我让你站起来你听到没有? 答:(停止哭泣站了起来) 问:“我现在宣布,你被我局依法拘留!这是拘留证, 你在上面签字吧。” 答:“为啥?你们为啥要拘留我?我不签字就是不签 字!” 问:“为什么要拘留你?因为你犯了罪,所以法律就要 挽留你!” 答:“我犯啥罪了?”
2、隐与露的辨证结合 《虚实篇》:“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
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故行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
为一,敌一分为十,是十击一也。” 这一辨证关系体现在讯问策略中即: 隐己露彼和避实击虚
二、侦查讯问的辨证施策
3、奇与正的辨证结合 《势篇》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
善出奇者,无穹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计篇》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
问:我知道今天上午在公园门口发生的这件事不是偶 然的,对方也负有一定责任。既然我们管了,就请你 放心,一定会秉公办案,公正地处理好这件事的……
答:(哭泣)上午在公园门口是王明先挑起事端, 被逼无奈,我才把他的脸划伤,我不认为自己的 行为是犯罪。被公安机关拘留是不是要被判刑? 如果被判刑就去省里去北京上访告状。没有在拘 留证上签字,是因为觉得自己不是故意的,希望 你们能体谅我,不要往心上放。
攻心型策略是指针对犯罪嫌疑人的拒供
心理,通过多种途径施加积极影响的策略。
“心理战术”--治本
心动
攻城型策略是指针对犯罪嫌疑人的具体
标 辩解(即其拒绝交代的案件事实攻城战术”
兼 --治标
行动
治 “攻心”是目的,也是手段;“攻城”仅是
手段。
二、侦查讯问的辨证施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