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的系统性、结构性及其价值支撑

社会排斥的系统性、结构性及其价值支撑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排斥成为研究贫困等边缘化问题的新路径。社会排斥理论提供了认识弱势群体的动态视野,但如果仅停留在排斥的表象上而不触及内在的机制以及支撑这种机制的价值体系,其意义是有限的。从社会问题的关联性出发认识社会排斥的一贯性,其系统性、结构性以及价值维度就会清晰地显现出来。社会排斥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过程;既是一种秩序,又是一种“价值”。排斥性秩序是人类行为的结果,在其背后是排斥性的价值体系。若不触动其内在的价值,外在的社会改造只能改变问题的表现形式。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不是生物状态下排斥性的自发秩序,而是人文意义上的自然而當然的秩序。

标签:社会排斥;系统性;结构性;秩序;价值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排斥成为研究贫困等边缘化问题的新路径。然而,当社会排斥几乎成为这些问题的代名词的时候,人们发现边缘化问题并不会因为出现新的分析范式就能得到解决。社会排斥理论提供了认识边缘群体的动态视野,但若仅仅停留于此,就会陷入主流与边缘的二元对立格局之中。从边缘群体出发去发现其所受到的排斥,很容易将外在的境遇等同于排斥,不但忽略了结构内的排斥,还将社会排斥的关联性、连续性排斥在外。社会结构之内的群体与被甩在社会结构之外的群体之间存在断裂,并不意味着结构内不存在排斥,也不意味着内外的排斥是断裂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排斥的一贯性和连续性才造成了社会的断裂。如果没有金字塔的社会结构,也就没有被甩在结构之外的群体,这种系统性、结构性的排斥已经越来越清晰。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已经成为一个体系,社会排斥的关联性越来越强,虽然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时段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内在机理并无二致。认清其背后的一贯性,成为消解社会排斥的关键。

一、社会排斥理论的内涵及其缺失

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用“社会排斥”描述被排斥在就业及生活保障之外的“不适应群体”,这些特殊群体主要包括精神或身体有残障者、自杀者、老年病患、受虐儿童、药物滥用者、过失者,单亲父母、多问题家庭、边缘群体,叛逆者及其他一些不适应社会环境的人。①自勒内之后,社会排斥逐渐成为分析弱势群体困厄境况的重要概念,并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等其他领域。社会成员无法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没有获得必要的经济资源、就业机会,无法进入劳动力市场,在教育、医疗服务、社会保障方面受限,或者社会生活中参与权丧失等都可以被视为社会排斥。英国社会排斥办公室指出:“社会排斥作为一个简洁的术语,指的是某些人或地区遭受诸如失业、技能缺乏、收入低下、住房困难、罪案高发环境、丧失健康以及家庭破裂等等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时所发生的现象。”②社会排斥概念之所以被广泛关注,是因为它的解释力较强,不只是贫困问题,几乎所有边缘化问题都可以纳入这一概念之中。

它改变了孤立和静止的思维范式,代之以多维、动态的方法,试图深入到问

社会科学基础

社会科学 1.社会科学的概念:就是从整体上探究社会的起源、演变范畴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1)首先是人。第一是人的活动、第二是人的意识。第三是人的心理、第四是人的个性。(2)社会结构也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 ①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结构是决定整个社会机制的客观结构,因而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过程及其他方面社会结构的机制。②社会的政治结构③社会的人口结构④社会的区域结构是指具有密切的相互联系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特征的较大的区域。(3)社会的自然前提、文化、科学等也是研究对象。①所谓的社会的自然前提是指与人类社会直接密切相关的生存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和人口状况②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方式,表现着人类社会所达到的历史发展水平③科学是指以范畴、定理、定律形成反应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通过社会科学去认识社会,通过社会科学去改造社会,通过社会科学去发展社会,发展人使人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终极目的) 3.社会科学的历史演进:一、萌芽阶段二、独立阶段三、成熟发展阶段。 4.社会科学的相对性:指社会科学成果在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的相对性。 5.社会科学的相对性由三个因素决定:一、社会实践的水平,社会认识源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水平决定着社会的认识所能达到的高度、二、研究对象本身发展的成熟程度对社会认识也有重要影响三、即使是同一社会现象也因为各个时代,各个国家历史条件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从而使得研究该社会现象的学科只有经过艰难的历史和逻辑行程之后才能形成系统的理论。 6.“社会性”的含义:一、即使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科学也包含对非阶级的现象或某一社会现象的非阶级性方面的认识(阶级分析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一种根本方法)二、是互相借鉴性 7.“民族性”体现在:一、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总是渗透着一定程度的民族性成分、二、是研究者也是研究主体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向又总是渗透着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三、不同的民族之间同一个具体的社会科学学科,在理论构成上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集中表现在理论观点上所存在的民族分野。 8.社会科学认识主体的超越性包括:一、人自认为无知所以要超越无知二、人的自我超越是创造性使然三、人的超越是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的统一 9.“自知无知”说明:一方面人不是全知全觉、无所不能的上帝,而是一无所知的,不可避免的具有认知上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人又与动物不同,人知道他一无所知,人能清醒的自觉地意识到其自身的这种处于一无所知的尴尬境地和局限性。 10.人的“超越性”体现在:一、内在的超越,即自我意识二、是外在的超越,即对象意识,自我意识是一种反省的意识,是主体对自我所蕴含的内在尺度的自觉,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 11.对象意识的超越性主要表现为:主体对客体对象的重构和意义的赋予,这使得人类超越了外部事物非人化的中立性质,使其获得了属人的意义。 12.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具有的优势:首先,社会科学可以借鉴、应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成果。尽管自然科学方法的产生和应用是与其研究的具体过程结合在一起的,但是人们可以结合社会科学的具体情况,对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再创造赋予它适合于社会科学性质与特点的新含义。其次,社会科学还可以借鉴与其血肉相连的人文科学的方法,诸如体现了“意向构成性”思想的现象学方法,用于揭示心理内在冲突及其转移的精神分析方法,体现系统模式转换的结构主义方法含有揭示意识继承方式的解释学方法等。 13.社会科学方法分为几个层次:根据适用性来看,有一般方法,特殊方法,个别方法。从方法的普遍性程度来看,可分为三个层次:哲学方法、一般研究方法、专门研究方法。从科学认识的层次来说,有经验层次、理论层次的方法。

社会科学

第一章 一、社会科学的概念:P2 是从整体上探求社会的起源、演变、范畴、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P2-4 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首先是人: 第一,是人的活动;第二,是人的意识;第三,是人的心理;第四,是人的个性。 社会结构也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社会的经济结构;第二,社会的政治结构;第三,社会的人口结构;第四,社会的区域结构 社会的研究对象,还有社会的自然前提、文化、科学等。 三、社会科学的分类:P5 四、社会科学的历史演进:P7 1、萌芽阶段:从人类文明开始到17世纪 2、独立阶段:近代十八十九世纪 3、成熟发展阶段:20世纪 五、社会科学的特点:P11 1、社会科学的“相对性” 2、社会科学的“独立性” 3、社会科学的“民族性” 六、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P15 1、社会现象的不可重复性 2、社会事件是“个性事件” 3、社会事件难以模拟 4、社会事件难以控制 5、社会事件充满着偶然、随机因素的作用 6、社会事件难以纯化或理想化 7、社会事件有难以量化的模糊性 8、认识对象对认识主体的反作用 七、社会科学理论的特点:P18 1、社会科学理论难以公理化 2、社会科学理论难以符号化 3、社会科学理论检验难度大 八、社会科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P19 第二章 一、社会科学的演进规律: 1、人类社会实践与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 2、社会科学认识主体的能动创造 3、社会需要和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4、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

第三章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原则:P60 1、实践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发展原则 4、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 5、方法多元化的原则 6、客观性原则 7、全面性原则 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P63 第一,选择课题 第二,制定研究计划 第三,收集和处理资料 第四,资料的分析与阐释 第五,研究成果的成型 第六,研究成果的评估和应用 三、课题产生的途径:P65 第一、揭示实践和现有理论之间的矛盾产生的问题,而成为课题之间的来源第二、有情不同的社会科学理论之间的不一致或不想容提出的问题 第三、由现有社会科学理论与经验事实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问题 第四、由理论内部所产生的矛盾而提出的问题 第五、由社会科学理论结构上不符合简单性与普遍性要求而提出的问题 第六、由社会科学理论的实际应用与现有技术条件的矛盾而提出的问题 四、选择社会科学课题的原则:P67 1、需要性原则 2、创新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 五、问卷调查:P77 六、抽样调查法:P77-78 第四章 一、△社会科学的经济建设功能:P89 1、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2、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 3、是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P89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巨大动力 2、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3、科学管理可以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4、可帮助自然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社会学重点知识

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特有的心智素质它思考人们实际上需要的是什么以及人们感到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它能帮助人们运用所了 解的情况发展理性以清醒地总结世界上正在进行和将要发生的事情。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 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社会学的想象力主张通过个人置身于所处时 代及社会中才能理解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己的命运。 社会学研究的意义1、描述与政策评估功能2、解释与理解功能3、预测功能4、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功能5、社会批判功能6、 启蒙与教育功能。 马克斯-韦伯德国和涂尔干被并称为古典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奠基人。韦伯把社会行动划分为四种理想类型目的合理的行动、 价值合理的行动、情感行动和传统的行动。 交换论者的理论观点社会交换论的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主要代表人 物有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布劳。霍曼斯是交换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组普遍性命题①成功命题。②刺激命题。③价值命 题。④剥夺与满足命题。⑤攻击与赞同命题。霍曼斯将5个命题看成是一组“命题系列”强调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并认为 只要将5个命题综合起来就能够解释一切社会行为。布劳的交换理论是从社会结构的原则出发考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换过程 其理论目标既想克服功能主义忽视研究人的理论缺陷又想弥补霍曼斯理论只局限于微观层次方面的不足。布劳的理论方法是 从描述交换过程及其在微观层次上的影响开始再从群体层次上升到制度与社会的宏观层次。他认为社会交换关系存在于关系密 切的群体或社区中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从微观到宏观系统地追溯了交换现象的各种发展过程 及其影响从而形成一种归纳过程取向的社会结构理论。 社会结构组成部分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群体和社会制度 社会群体特征有明确的成员关系;有持续互动关系;有共同群体意识和规范;有一定分工协作;有一致行动能力 基本社会类型罗伯逊按基本生存方式狩猎采集社会、畜牧社会,园艺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涂尔干按社会组织形式有机团结为基础、机械团结为基础 文化一般特性人为创造性、后天习得、共享、象征、传递、变迁 我族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论我族中心主义以自己的文化衡量其他的文化,并认为自己的文化比其他文化优越。文化相对 论不武断地用一种文化标准去衡量和评判另一种文化。认为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因此在比较各民族的文化 时必须抛弃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我族文化中心主义”观念。 文化内部的主要构成因素1、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2、语言和符号3、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4、社会关系和社会 组织5、物质产品 文化的层次构成文化特质具有独立文化意义的最小文化单位,可用(非)物质产品表示;文化丛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上互 相整合的文化特质构成,这些文化特质彼此为一体,表达一定范围的文化意义;文化模式多种文化特质或文化丛经过长期的接 触、融合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系统文化功能整合、导向 亚文化的分类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 文化变迁及其方式文化变迁就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文化变 迁离不开观念、技术、工具和物品等的发现、发明,也离不开文化传播、文化采借和文化濡化。 社会群体的类型1内群体与外群体按人们的归属感内群体是指一个人经常参与的或在其间生活、或在其间工作、或在其间进行 其他活动的群体。成员会感到自己与群体的关系十分密切并对群体有强烈的归属感。内群体又称我们群体简称“我群”。外群体 由他人结合而成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群体是外群体即“他群”。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按社会群体的形成于行动原则3小群体 社会群体特征具有一定的群体纽带;成员之间存在长期的互动关系;具有共同的群体规范;共同的群体意识 家庭类型核心家庭(父母及未婚子女,最主要形式,美默多克提出)、主干庭(父母及一对已婚子女、扩大家庭向核心家庭过渡)、 联合家庭(父母及多对已婚子女或兄弟姐妹婚后不分家)、其他家庭—扩大、单亲、残缺、丁克、单身、非婚同居、同性恋 家庭功能经济、生育和社会化、性生活和感情交流、休闲与娱乐、赡养、获取社会地位(如人们根据家庭出身判断某人) 家庭功能变迁1经济功能变弱2抚育功能(包括子女的社会化及老人的赡养)变弱、生育功能变弱、性与情感满足功能变强 社会组织的特征1、具有特定的目标和目标体系2、组织成员角色化3、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4、具有权力分层体系和科层化 管理体制5、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 社会组织形成要素角色、地位、规范(民俗和民德)、权威(存在于组织之内、依附于地位)

社会排斥

社会排斥 ①经济排斥是指个人、家庭和地方社区未能有效参与生产、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 ②政治排斥是指个人和团体被排斥出政治决策过程,这些个人和团体缺乏权力(disempowment)、没有代表他们利益的声音(voicelessness)。 ③社会关系排斥或社会孤立是指个人被排斥出家庭和社会关系。豪斯等人从三个方面来考察社会关系。首先是社会关系存在(existence),包括交往的人数多少、交往的频率如何。其次是社会关系的结构方面,主要指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s)的密度(density)、同质性(homogeneity)、多样性(multiplexity)或分布(dispersion)。第三是社会关系的质的方面,即社会关系所能提供的社会支持如何。依据以上框架,社会关系排斥或社会孤立是指交往人数和频率下降,社会网络分割和社会支持减弱。 ④文化排斥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失去根据社会认可的和占主导地位的行为、生活发展方向(life orientation)及价值观模式而生活的可能性。文化排斥的第二层是指处于少数的个人和团体不能享有他们的文化权利,即保有自身的传统、仪式、宗教信仰和语言等。 ⑤福利制度排斥是指个人和团体不具有公民资格而无法享有社会权利,或者即便具有公民资格也被排斥出某些国家福利制度。后者包括排斥出社会救助制度。此外还包括排斥出社会保险制度,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险制度只能保障失业者在一定时期内有基本保障,长期失业者将被排斥出社会保险制度;而从未工作过或缴纳过社会保险金的人也同样会被排斥出社会保险制度之外。 社会排斥理论 20世纪60年代,法国一些政治家、活动家、官员、新闻记者和学者经常在意识形态上模糊地提到穷人是“受排斥者”。后由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Rene Lenoir)首次提出了“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 )”概念,并流行于法国,强调的是个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断裂。 早在1950年,T.H.马歇尔曾在《公民资格与社会阶级》一文中指出,公民资格由市民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三部分组成。上世纪80年代末,深受马歇尔学派的影响,社会排斥概念为欧洲委员会所采纳并作为其形成社会政策的核心。欧洲委员会把社会排斥概念与社会权没有充分实现这个理念联系起来。英国政府“社会排斥办公室”指出:“社会排斥作为一个简洁的术语,指的是某些人们或地区受到的诸如失业、技能缺乏、收入低下、住房困难、罪案高发的环境、丧失健康以及家庭破裂等等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时所发生的现象”(Social Exclusion Unit,2001)。 对社会排斥稍作归因分析,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三种观点: 1.自我责任论脆弱群体所遭受的社会排斥是他们自己的责任,是由于他们自身的行为和态度所造成的,甚至是由于他们不参与社会而形成的自我排斥。持

组织社会学

一、孔德 (一)方法论 孔德坚持实证方法的一个原则是:只问是什么,不问应当是什么(为什么)? 实质是在对经验事实的观察中排斥主观评价,或者说克服观察者的价值评价,仅仅从客观事物本身去把握它的客观规定性。一言以蔽之“把社会现象看做社会事实”,这样采取的方法就是对社会现象只能问它有什么?有多少?怎么样?至于社会现象应当是什么?应当有多少?应当怎么样则不必过问。 (二)秩序与进步 社会分化的积极作用: ?孔德把充分的劳动分工和高度的生产专业化看成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必要条件,认为这不仅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和工业生产能力;而且还可以使有充分分工的个人在生产劳动中更清楚的意识到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并导致人们之间难以分离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而使复杂的社会有了稳定的秩序。 ?孔在肯定社会分化的积极作用时,也看到了社会分化不利的一面: ?他认为劳动分化助长了个人主义,当人们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和个人地位并为此而激烈竞争时,社会团结就要受到危害;不仅如此,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还大大增加了社会复杂程度(自主性、独立性),不断增强的社会组织,如果不得到有效控制,他们会因为各自的利益而相互冲突,引起社会冲突(社会动荡甚至社会革命),为此必须扩大和加强政府控制社会职权与整合社会的职能,以便抵消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引起的社会冲突。 ?孔德肯定和否定社会分化的作用,实质上是主张用社会秩序来规范分化了的社会。在孔德那里社会秩序是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间稳定有序的联系,并且是一种如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的社会联系。 二、齐美尔的社会形式论(形式社会学) (一)个人和群体的两重性 ?当一个人加入一个群体的时候,受到群体的约束建立起了个人和群体的基本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社会网络关系。因此,研究个人时不能从单个孤立的人出发,而应该从他所处的社会网络角度入手。同时这个人把他所隶属的其他群体的关系也带到刚刚加入的群体中来,这样就产生了个人和群体关系的两重性。 (二)自由和约束之间的关系 ?自由和约束相对应于个人和群体的关系,两者之间也具有双重性,并且是一个相互转化的过程。 ?齐美尔认为人的自由一定体现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上,如果一个人不参加任何群体,那么他是没有任何个性和自由的(与世隔绝状态),自由体现在某种具体社会关系上,当你自愿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的时候,你就扩大了自己的自由。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加入任何群体组织都要相应受到该组织的规范要求,束缚是自由能够成为的一个条件(规范是自由的保证),在成为该群体成员时,对群体的归属感在表达,也使你能够表达个人意愿(自由在展现和争取),这是自由成为的第二个条件。 (三)社会互动的形式(规模) ?齐美尔指出参与社会互动的人数发生变化时,社会互动的形式也随之发生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一、社会学的定义:(P2)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和人。社会指的是社会系统、结构、即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人就是社会中的主体,可以是个体的人,也可以是社会的人。 三、中国社会学界的主要社会学家及其主要观点(P8) 中国社会学界90多年来大体有如下几种观点: (一)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代表性观点有: 1.严复在1903年出版的《群学肄言》的序言中,认为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和乱、盛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由以达到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 郑杭生在一系列论著中提出并系统论证了如下定义:社会学是研究现代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性,特别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规律性的综合性具体科学 3.认为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一样是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代表人物:李大钊、瞿秋白、李达、许德珩、陈瀚笙等 4.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 由费孝通主持和指导的《社会学概论》(试讲本)这样定义: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台湾的一些学者也有类似观点(如杨懋春) (二)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 1.认为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代表人物:孙本文 2.认为社会学的主要旨趣:“是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代表人物:龙冠海 3.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的社会性行为规律的科学”,代表人物:杨心恒等 认为“社会学应该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形式”,代表人物:庞树奇 (三)第三种类型的观点,其代表性意见为: 1.剩余说 2.学群说 3.调查说 4.问题说 5.未定说 四、社会学的功能(P15) 社会学具有认识和改造社会、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构建和谐社会的功能(一)认识和改造社会(科学功能) 1.社会学的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 (1)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 (2)社会学不仅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2.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至第八章复习资料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40~41页) 1.早期社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把救助看成是一种施舍,是对受助者的怜悯,它承认和容许受助者的羞辱及不平等意识。 2.正式社会工作:在价值观上抛弃了早期的尊卑意识,承认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应互相帮助。 3.专业社会工作:以知识和科学为基础,强调责任,案主被放在中心位置。 二、价值和社会工作的总体界定(41~42页) 1.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关系 高登斯坦—基础、源泉、解释战略地位 列维—理想主义的理念 价值不仅决定着社会工作的性质、目标和意义,而且决定着社会工作的方法、技巧、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的关系、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和伦理原则以及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关系。 2.价值和社会工作者 高登斯坦—价值注满的个人林德曼—道德上的责任普奈尔—重视与分享 3.价值和知识 A.价值和知识相区别,价值具有情感性 B.价值和知识不容区别以价值为基础的社会工作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工作统一起来 4.价值和技术 技术产生价值,价值和方法是互动的,价值就是动态互动过程的组成部分。三、价值和反价值(43~44页) 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既有积极的意义就,又有消极的意义。有价值存在,就必然有反价值存在。 反价值: 1.操纵:与自由和自我决定相反 判断是否操纵的四个标准:谁受益、活动的目的、问题的实质和行动的性质。 2.家长作风:可能因为对标准的程度掌握,导致社会工作者的放纵和对当事人的侵犯。 评价家长作风的三个标准:(1)对一个人自由选择生活计划的干预不应该严厉(2)干预包含着对那个计划中某些成分的偏爱与支持 (3)计划中明显存在着由于当事人没能力决定其自己的目标因而必然导致某种失败的原因 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44~46页) 1.新教伦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2.人道主义—高扬以人为中心的旗帜 3.社会福利观念—福利服务制度化与规范化的思想 二、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体系(46至48页) 1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社会,肯定,知识) 2 比斯台克的价值体系(个人与社会关系,肯定,详细,更符合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广阔和深厚)

社会排斥的系统性、结构性及其价值支撑

社会排斥的系统性、结构性及其价值支撑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排斥成为研究贫困等边缘化问题的新路径。社会排斥理论提供了认识弱势群体的动态视野,但如果仅停留在排斥的表象上而不触及内在的机制以及支撑这种机制的价值体系,其意义是有限的。从社会问题的关联性出发认识社会排斥的一贯性,其系统性、结构性以及价值维度就会清晰地显现出来。社会排斥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过程;既是一种秩序,又是一种“价值”。排斥性秩序是人类行为的结果,在其背后是排斥性的价值体系。若不触动其内在的价值,外在的社会改造只能改变问题的表现形式。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不是生物状态下排斥性的自发秩序,而是人文意义上的自然而當然的秩序。 标签:社会排斥;系统性;结构性;秩序;价值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排斥成为研究贫困等边缘化问题的新路径。然而,当社会排斥几乎成为这些问题的代名词的时候,人们发现边缘化问题并不会因为出现新的分析范式就能得到解决。社会排斥理论提供了认识边缘群体的动态视野,但若仅仅停留于此,就会陷入主流与边缘的二元对立格局之中。从边缘群体出发去发现其所受到的排斥,很容易将外在的境遇等同于排斥,不但忽略了结构内的排斥,还将社会排斥的关联性、连续性排斥在外。社会结构之内的群体与被甩在社会结构之外的群体之间存在断裂,并不意味着结构内不存在排斥,也不意味着内外的排斥是断裂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排斥的一贯性和连续性才造成了社会的断裂。如果没有金字塔的社会结构,也就没有被甩在结构之外的群体,这种系统性、结构性的排斥已经越来越清晰。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已经成为一个体系,社会排斥的关联性越来越强,虽然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时段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内在机理并无二致。认清其背后的一贯性,成为消解社会排斥的关键。 一、社会排斥理论的内涵及其缺失 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用“社会排斥”描述被排斥在就业及生活保障之外的“不适应群体”,这些特殊群体主要包括精神或身体有残障者、自杀者、老年病患、受虐儿童、药物滥用者、过失者,单亲父母、多问题家庭、边缘群体,叛逆者及其他一些不适应社会环境的人。①自勒内之后,社会排斥逐渐成为分析弱势群体困厄境况的重要概念,并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等其他领域。社会成员无法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没有获得必要的经济资源、就业机会,无法进入劳动力市场,在教育、医疗服务、社会保障方面受限,或者社会生活中参与权丧失等都可以被视为社会排斥。英国社会排斥办公室指出:“社会排斥作为一个简洁的术语,指的是某些人或地区遭受诸如失业、技能缺乏、收入低下、住房困难、罪案高发环境、丧失健康以及家庭破裂等等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时所发生的现象。”②社会排斥概念之所以被广泛关注,是因为它的解释力较强,不只是贫困问题,几乎所有边缘化问题都可以纳入这一概念之中。 它改变了孤立和静止的思维范式,代之以多维、动态的方法,试图深入到问

城市社会学复习资料

城市社会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礼俗社会:礼俗社会就是传统的社会:规模小分工与角色分化少。人的行为受习俗传统的约束。 2、法理社会:法理社会是现在工业社会:规模大,有复杂的分工和角色分化,人的行为守规章法律的制约。 3、机械团结:在劳动分工较低的传统文化中,大多数的社会成员从事相似的的职业,共同的经验和共享的信念使他们相互结合。是相似性的紧密联系。社会是个几无分化的同质体,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也是直接的,其成员之间的团结可称之为机械团结。 4、有机团结:有机团结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出现的,它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由于分工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个人之间的差异性不断扩大,同时也使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分工造成的个人差异性损害了社会的集体意识,这种集体意识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础反过来又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因为分工而产生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因此,分工越来越承担了原先由共同的集体意识所承担的角色。 5、结节性:城市中的某些地段对人口、商品、信息等具有吸引作用,形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集聚中心,这种现象称为城市中的结节现象。 6、均质性:是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保持同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7、社会结构:广义而言,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基本要素之间稳定持久的联系模式。狭义而言,社会结构是指由社会分化产生的各主要社会地位群体之间相互联系的模式。 8、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合理有效地实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 9、社会分层:是对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的分析研究,它是社会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传统领域之一。 10、水平流动:是指一个人在同一社会阶层内的横向流动。它多半涉及角色,特别是职业的改变,但在社会阶层上没有变化。 11、垂直流动:是指一个人从下层地位和职业向上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或者从上层地位和职业向下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 12、结构性流动:是指凡是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或由于某项社会发明与创造而引起的相当多的人的流动,包括有组织和无组织的流动。 13、自由流动:是相对于结构流动而言的,是指个别发生的流动,是由个人原因造成的地位、职业的变化或地区的移动。 14、代内流动:指一个人一生中在职业和地位方面的水平的或垂直的流动。 15、代际流动:是两代人之间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流动,具体操作时通过测量儿子的职业与父亲职业的异同表示出来的。 16、城市物质文化:又称表层的城市文化。城市物质文化是通过物质形态表现出

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理论 一、涂尔干 1.社会事实: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各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2.社会事实的特征:客观性、约束力(对个人)、普遍性。 3.机械团结: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和社会同质性的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没有分化,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心理情感、道德准则和宗教信仰等,且人的行动受群体意志的支配的团结。(现代不发达和古代社会中的团结) 4.有机团结:每个人都按照社会分工执行某种专门的社会职能,建立在社会分工和非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团结。(现代社会) 5.社会分工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增长,从而导致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扩大,表现在两个方面: (1)生存竞争加剧促使人们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和工作效率,以养活大量增殖的人口,促进了劳动分工的产生。 (2)分工的发展和互动的增加使得人们之间的依赖性加强。 次要原因是科学的世俗化极其发展。 限制条件有年长者的权威、传统和习俗的消弱、法律、道德和文化的合理性加强,社会对个人的压制的普遍减轻、个人独立个性的增强等。 6.自杀的社会类型: (1)利己型自杀是由低度的社会整合及由此带来的社会膨胀。(如已婚者中没有孩子的夫妇比有孩子的夫妇自杀率更高,其中家庭组织增强了社会团结的纽带) (2)利他型自杀是在社会组织高度整合和社会整合力量过强的状态下产生的,它是个人对集体的牺牲。(如军队中为了集体荣誉和勇于奉献的精神所产生的自杀) (3)失范型自杀是由社会失范导致的。(如离婚引起的家庭秩序的破坏导致的自杀) (4)宿命型自杀是由于集体力量对个人的超强控制以及个人无法忍受“过多的限制”所造成的。(被严律苛法无情断送前程、压制情欲的人们,如年轻的丈夫、五子女的妻子等。)7.宗教的概念:是以超现实的神圣世界为象征,反映世俗世界的力量和规范,保存和传播社会文化,并对人类思维和个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一种符号系统。 二、齐美尔 1.社会几何学:(1)群体构成的数量:群体人数和群体规模的增大会使群体的结构和群体的互动性质发生改变。 (2)社会互动的距离: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相对距离与互动形式和事物的价值密切相关。 2.货币哲学:(举例或论述见107p) 3.主观文化的概念:是指行为者生产、吸收和控制各种客观文化因素的能力与倾向,是已经内化了的各种文化因素在行为者那里的综合体现。 客观文化的概念:是指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制造和生产的各种文化因素,如宗教、哲学、科学、工具、科技、艺术、伦理、组织、团体、制度等。 三、韦伯 1.理想类型:一套以增强客观性,减少主观随意性的严谨而精确的概念体系。 2.合法统治的理想类型: (1)传统型统治:人们对传统的神圣性信奉的基础智商的统治。(前现代社会)

西方社会学答案

作业一思考题 请比较分析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和以韦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社会学在思想来源、研究对象、方法原则等方面有何区别与联系?(形成书面作业,字数不少于400字) 答: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1、实证主义社会学是在欧洲启蒙运动、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以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重大科学发现为代表的发达的自然科学,以及法国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和日益高涨的社会改良运动等背景下产生的。直面现实被认为是社会学区别于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标志,孔德把直面现实看做实证社会学同形而上学传统决裂的根本。实证社会学把自然科学原则移到了社会领域,被人们称之为排斥价值原则和审美原则的科学理性。 2、实证社会学把社会现象作为客观对象,试图用物理学方法描述社会整合与进化的规律。迪尔凯姆认为,真正的客观性追求不能仅仅归结为对社会有机体组织与行为的研究,而应从社会现象的一般普遍性来把握社会学研究对象。迪尔凯姆把他规定的一般性的研究对象称为社会事实。 3、实证社会学的理论原则具有强烈的本体论的自然主义倾向,坚持统一的科学观,认为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异,它们都是一种“物”,故而遵从同样的科学法则。在探求“物”的规律时,认为观察、实验等自然科学的方法完全适用于对人类社会的研究,特别是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应用了类比的法则后,产生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知识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机进化论和机械论。在方法论上恪守经验主义原则、强调价值中立性,要求在社会学研究中不作任何个人的价值判断,反对个人的情感介入,以保持严格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强调对现实社会生活进行干预,重视对社会秩序、社会平衡和社会稳定性的研究,在政治和意识形态畛域内具有相当保守的价值取向。 迪尔凯姆完成了实证社会学的系统建立。他首先明确了社会事实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从社会事实的本质与特征论证了社会事实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还对研究和解释社会事实的客观性方法论原则作了论述。迪尔凯姆坚持了实证社会学的理论一贯性,他把实证原则贯彻到社会进化、社会团结、宗教现象与社会知识等各种社会问题的研究中,使实证社会学以比较完整的理论系统在现代学林中争得一席之地。可以说,实证主义社会学在其古典理论中经历了孔德提出→斯宾塞明确→迪尔凯姆系统化的渐进过程。在帕森斯、默顿的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和曼海姆、索罗金的知识社会学中,实证主义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坚持,但是已经失去了实证社会学古典理论的坚定色彩,往往把坚持实证主义的某些原则同吸收人本主义的某些主张统一了起来。 以韦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社会学: 1、人本主义社会学把社会现象看做人的主体活动结果,试图用人文文学科的理解与评价方法阐释社会行动的根据与意义。其思想源头可直接追溯到欧洲历史主义或人文学科的先驱意大利哲学家维柯、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和狄尔泰等人那里,他们高举人本主义旗帜,反对科学主义,强调价值、意义和主观性。虽为解释社会学也认为社会学是科学,应当追求社会学的客观性,但是解释社会学认为社会学是解释主观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同物理学有根本区别的历史科学,人类社会生活的客观性是在主观意义上有联系的人们社会行动的普遍性,而不是同自然规律一样的铁的必然性。 2、韦伯把具有主观意愿的个人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表现出强烈的人本主义 色彩。他把个人行动和个人的主观意愿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虽然表现出冷静的理论分析精神,不像海德格尔等人本主义在提出关怀人生、回归自我时表现出强烈的激情,但是他反对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否定主观性的立场,反对不去分析人们价值原则的单纯客观主义态度,这也表现了一定程度的人本主义倾向。 3、韦伯社会学理论中表现出的某些人本主义原则,却是由比他早得多的歌德、席勒等浪漫主义者确立,然后经李凯尔特和狄尔泰等人系统阐发的。歌德和席勒继承了维柯和赫尔德反对科学理性的美学思想,主张用植根人性的价值评价和审美体验去理解人生意义和社会存在。在他们看来,人类社会同自然对象不同,如果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来看待人类社会,人就不会被作为完整的人而是被作为物来看待,近代文化危机的实质也就在这里,因此,必须用人的眼光,从人的情感、意志、选择和创造性来观察和理解人类社会。在韦伯的理论体系中,他提出了另外一种方法论原则,即建立“理想类型”。韦伯指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独特性和主观意向性,要想保持绝对的客观性是非常困难的。韦伯意识到,社会学要想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像自然科学那样建构一套精确而严谨的概念体系,即理想类型,来增强客观性,减少主观随意性。“理想类型”是指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学者都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一系列概念体系。这样可以避免每位社会学家都有自己一套的概念体系,从而设社会学者之间的交流以及社会学理论的融合带来障碍,阻碍社会学向前发展。韦伯提出要建立理想类型首先要做到价值中立,要消除研究者价值观的影响。类似的,迪尔凯姆也提出过相关的论断。迪尔凯姆指出,要保证在社会学研究中,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首先要遵循“必须始终如一地摆脱一切预断”。迪尔凯姆认为这是一切科学方法的基础。正是因为预断观念是“摆在我们与物之间的隔”,妨碍我们客观地观察社会现象。迪尔凯姆要求社会学家无论是在确定自己的研究对象时,还是在进行论证的过程中,都必须绝对禁止使用科学之外的和不是为科学所需要而制造的概念。 作业二阶段性测验(第1至10章)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4小题,共20分) 1.实证阶段(孔德) 孔德认为,实证阶段是超越了神学和形而上学虚幻性和绝对性的阶段,是以实证科学为知识基础,直接面向经验事实的阶段。 2.社会比率(迪尔凯姆) 社会比率是由个人行为或个别事实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统计比例或计量关系,如出生率、死亡率、失业率等。

社会学概论 名词解释

1 社会学: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2 描述性功能:那些为了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3 解释性功能: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4 预测: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包括预见与对社会未来的测量双重含义。 5 规范性研究:确定预定社会目标及其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6 社会批评: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7 问卷调查:以文体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8 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9 参与观察: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一种观察方法。 10 个案研究:对某个社会单位的生活全过程或关于它的某个方面的个别实力和整体相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 11 科学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12 非介入性研究:它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所需资料,而是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13 定性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4 定量方法: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15 社会:以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16 角色: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力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而产生出来而必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 17 社会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 18 结合关系:人们在感情和行为诸方面相互结合,以达到共同目标的关系。 19 对立关系:人们的相互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对立或相互否定的一种社会关系。 20 社会结构:社会主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21 人口资源: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 22 人力资源: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体现了包含在人体内的产生生产能力。 23 人口数量:对人口资源的量的规定性,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常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 24 人口质量:人口素质,使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 25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26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 27 文化:(广义)人们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狭义)专指精神文化,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等。 28 文化特质: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也称文化元素。 29 文化集丛:功能上相互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他们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一个文化集丛。 30 文化模式: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而与其他文化模式互相区别。 31 文化反功能:与社会整合功能和社会导向功能的作用相反的,文化也会对社会整合和社会进步起阻碍乃至破坏作用。 32 习俗: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 33 道德: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 34 法律: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 35 宗教:本质定义,从宗教是什么的视角下定义;功能定义,从宗教是作什么的视角下定义。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 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人口、环境、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文化) 第一节人口(定义: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所存在的人的集合,这样呈现出一定的数量、质量和构成特征,并由此对社会运行和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 一、人口规模(数量)与人口结构 1、人口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 2、人口性别结构 性别比:表示人口中的男性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是女性人口中男性人口数的百分比(人口性别比=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人口性别比根据统计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出生人口性别比、婴儿性别比、结婚年龄性别比 男女两性的平衡发展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 二、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1、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态 世界人口分布受到三条气候线的决定性影响,即寒冷线、干燥线和湿热线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

2、人口迁移(动态的人口分布) 人口迁移理论主要研究:迁移者、迁移动机、迁移过程和迁移结果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环境容量;人口经济容量 “迁移利益差异比较选择原理”:从迁移中获得的利益是否会大于将损失的利益 三、人口转变与老龄化 1、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论/人口转变)是关于人口发展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 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之过程的一种理论 2、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 (1)、老年抚养系数提高,影响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

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100% (2)、由此影想到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围绕高龄老人的社会服务业 (3)、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 (4)、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缩减型,由此带来人口发 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 倡导健康老龄化,挖掘人力资本潜力 四、人口健康 1、人口预期寿命:是综合反应人口健康水平的平均指标,指的是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 2、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联合国在1990年提出了健康老龄化:(1)、老年人个体健康,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2)、老年人口群体的整体健康,健康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与社会整体相协调(3)、人文环境健康,营造老年友好的社会环境 积极老龄化: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的概念,是指老年人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的过程 第二节环境 一、环境及其社会功能 1、环境的定义: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生物物理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应的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部分 2、环境社会学家邓拉普曾经试图用模型呈现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运行何发展的功能,他认为:环 境服务于人类的功能包括:供应站、居住地、废物库 ps: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 二、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演变 1、关于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理论:邓肯POET(人口-组织-环境-技术)模型(生态复合体) 该模型中:(1)、每个要素都与其他三个要素相互关联 (2)、任何要素的变化都会对其他三个要素产生影响 人口(P)的增加可以创造技术(T)变迁的压力以及扩大城市化(O)的需要,由此导致更多污染(E)的产生 从人口、技术、文化、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及相互作用角度来分析环境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开启了环境社会学中的人类生态学派 2、关于人类社会对环境系统的影响的理论:IPAT(环境影响-人口-富裕程度-技术)模型I=PAT

社会心理学部分总结

社会心理学总结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1、社会心理学定义是什么?奥尔波特怎样定义社会心理学? 归根到底,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社会的人而不是社会本身.这是社会心理学区别与其他行为科学领域并得以独立存在的根本点。我们将社会心理学界定为:“社会心理学时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在美国心理学界,在社会心理学的界说上,都采纳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1968年的定义,认为社会心理学的“试图理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为别人实际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的一门科学。奥尔波特的这一定义,不仅指出了实际的、直接的社会相互作用会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而且指出了想象与隐含的间接社会存在同样会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 2,系统社会心理学著作何时出现?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是谁? 1908年在北美与欧洲大陆,几乎同时出现了两本专门的社会心理学系统著作。一本是该年6月出版的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另一本是10月出版的英国本能主义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 192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出版以比较系统的实验材料为依据的《社会心理学》一书,宣告了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历史正式开始。奥尔波特本人也被誉为科学或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 3什么是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暂时使人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的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的履行自己角色的社会心理学技术,是目前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公认的应用范围最广,实施最为容易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4什么是社交测量法? 社交测量法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的揭示整个群体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群体内人际关系的状况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奥德利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莫雷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