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规制的理论与实践 环境规制[业界优制]

合集下载

政府规制(管制)

政府规制(管制)
规制的现实依据研究(为什么规制?依据问题) 规制的对象与范围研究(规制什么?范围与边界问题) 规制的方式和方法研究(如何规制?规制的方式与方法和
机制问题) 规制过程和规制模式研究(规制体制、规制制度改革问题)
等等。
(一) 公共利益规制理论
假设前提:政府是公共利益代表;市场失灵 基本理论观点:[1]市场是脆弱的,市场机制存在失灵领
对规制者的规制。(规制体制)
3、直接经济规制和间接经济规制
直接经济规制机制:①直接举办和经营国有企业;②直接价 格规制。③直接准入规制,即通过审批、许可等行政命令性 手段,直接限定特定经济主体进入市场,限制其提供产品的 数量与质量;④其他直接规制机制。
间接经济规制机制:①间接价格规制。运用财政、税收、间 接定价等各种手段进行价格调节;②间接准入规制。通过立 法建立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和市场主体资格标准等,构建市 场准入与竞争平台。凡是符合条件和标准者都可进入市场, 而不限定某个特定企业进入市场;③市场行为规制。即通过 界定和保护私有产权、通过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等法律维 护市场秩序;④其他间接规制机制。
取代”。或者说,政府规制是对市场机制的替代,即 政府对市场活动所采取的各种形式的干预(经济法 律)。
吉尔洪和皮尔斯(Gellhorn & Pierce, 1982 )
3. 经济学中的政府规制(狭义的解释):
卡恩(Kahn, A.E.):规制“作为一种基本的制度安排, 是为了维护良好的经济绩效,其实质是政府命令对竞争 的取代”,是“对该种产业的结构及其经济绩效的主要 方面的直接的政府规定,如进入控制、价格决定、服务 条件及质量的规定以及在合理条件下服务所有客户时应 尽的义务的规定” 。
(2)政府规制的特征
首先,规制行为是由特定的行政机构做出的。 其次,政府规制行为的依据是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第三,政府规制涉及到立法、司法和执法等方面,是一

第五章 政府规制

第五章  政府规制

一、政府规制和宏观调控的区别
1. 两者调节经济社会的目标不同
宏观调控的目标: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政府规制的目标: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市场价格合
理化、个人收入均等化、治理污染与 保护环境等。
2. 两者调节的对象和视角不同
宏观调控的对象是经济总量,
从总量角度调节市场经济运行, 着重解决市场机制引起的宏观经济失灵和 社会资源未充分利用问题;
第三节
政府管制俘获理论
一、传统的政府管制理论——公共利益理论
理论假定:
政府管制的目:提高资源配臵效率和增进社会福利, 管制者专一地追求这一目标。 管制者:能够代表公众对市场作出理性的计算, 使这一以矫正市场失灵。 传统的政府管制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 20 世纪 60 年代,经济学界认为,管制有利于生产者。
政府规制、政府管制、政府调节 government regulation
2. 政府规制的作用
(1) 培育和发展竞争性市场, 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2) 保护消费者
(3) 协调社会成员的利益, 增进社会福利
(4) 保护环境, 减少外部性
(5) 提供公共产品
(6) 保护国内产业, 维护民族经济利益
二、政府规制的内容
1.产权、契约制度
对投资者的产权保护
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2.行业的进入与退出机制
3.价格(收费)制度
(1) 对垄断行业的价格规制
(2) 对保护行业的价格规制 (3) 对金融等行业的价格规制 (4) 通货膨胀时的价格规制
(5) 对不正当价格的规制
(6) 事业单位收费规制
4.数量、质量规制
规制方式:

1公共规制

1公共规制

• 3.政府体制性失灵。包括三种情况:(1)政 府决策体制性失灵。即由公共选择学派所揭 示的政治投票的决策困难和矛盾,所谓投票 表决悖论;(2)政府组织体制性失灵。中央和 地方两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和一级政府中各个 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如果不协调,可能造成 规制的低效率;(3)政府时滞体制性失灵。政 府决策要花费相当的决策时间成本,当决策 形成时,可能事过境迁,使规制失效。这些 情况形成功能性政府失灵。 •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中,市场失灵 是公共规制的必要条件;而政府根据市场失 灵的情况,从公共利益的目标出发,提供最 优的公共规制政策,是公共规制的充分条件 。于是,弥补市场失灵和防止与解决政府失 灵的需求和供给的要求和行动,成为公共规
(1)保证健康--卫生状况,一般由药品法、医疗 法、食品卫生法的制定和实施进行规制 ; (2)保证社会安全状况,一般由劳动安全法、 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公路交通 法、建设标准法、消防法等法律的制定和实 施进行规制 (3)保证防止公害--环境保护状况,一般由防止 公害法、环境卫生法、自然环境保护法、资 源法、土地法、国土利用计划法等法律的制 定和实施进行规制。
• 市场失灵不是规制的充分条件,因为政府干 预也可能使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这被 称为“政府失灵”。从公共规制的角度来看,政 府失灵主要有三种情况: • 1.政府内生性失灵。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一 个主体,其行为特征与其他市场经济主体一 样会内生地寻求自身的经济利益;然而政府 又是公共规制的主体,公共规制职能要求政 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当公共利益与政府成 员自身利益这两种利益发生碰撞、且政府自 身利益占上风时,出发于公共目标的规制会 失败,形成内生型政府失灵。
• 3.内部非经济性。内部非经济性指交易双方 在交易中得到或付出的不属于交易内容(没有 在合同中反映出来)的利益和成本。负的内部 非经济性是对交易双方自身的伤害。交易的 低效率或合同的不完善往往是由于需要支付 交易费用或信息不对称。 • 4.不完全信息。当买者或卖者在进行市场交 易时,作为买者可能由于付出了较高价格、 购买了劣质产品或不适用产品而受到损害, 作为卖者可能由于喊低了价格、贻误了市场 时机或使用了低劣的原材料或支付了不必要 的成本而受到损害。这时需要针对私人交易

政府规制的理论与实践 环境规制

政府规制的理论与实践 环境规制

政府规制的理论与实践:环境规制前言政府规制是指政府通过立法、行政手段等途径,对社会中某些方面的行为进行限制、约束或者管理。

其中,环境规制是政府规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本文将从环境规制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探讨政府在环境规制中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并举一些实例讲解政府环保工作的一些做法和效果。

理论环境规制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环境问题是公共物品,不属于任何人的私有财产,但却被人们共同享有。

同时,环境问题也属于外部性问题,即一个人的行为会对其他人的福利产生影响。

例如,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气,会导致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这种影响是无法用市场交易来解决的,因此需要政府的介入来进行规制。

2. 公平与有效性环境规制需要考虑公平与有效性。

环境规制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每个人的权益。

然而,政府规制也可能会对一些企业的利益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在公平与有效性之间寻找平衡点。

政府规制需要遵循科学、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以确保规制的效果有效,且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可以公平地受益。

3.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不损害我们子孙后代的发展能力。

环境规制需要考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

政府需要制定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同时鼓励企业投身于环保产业,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实践政府所做的环境规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与制度建设政府需要通过立法、修订现有法律来建设环境规制的法律制度体系。

例如,我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在环保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政府还需要制定一些环境规制的具体规章制度,例如,设立环保专项资金,加强对环保行业的监管等。

2. 环保宣传和教育政府需要加强对公众的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自觉性。

第八章政府规制一PPT课件

第八章政府规制一PPT课件

.
6
约翰•斯图尔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
约翰•斯图尔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 早在1848年就谈到自然垄断问题,他观察 到英国伦敦的某些公共设施不应竞争性经 营,并指出:如果伦敦的煤气、自来水由 一家煤气公司和一家自来水公司垄断经营, 而不是像当时那样由许多家企业竞争性经 营,就会取得巨大的经济性。
.
15
此外,存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行业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进入壁垒高。由于存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企业会极力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这就为新企业的进入增 加了困难,亦即为新企业设置了较高的进入壁垒。
二是沉淀成本大。由于企业要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和 范围经济效益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尤其是要进行大量 的固定资本投资,而大规模的固定资本使用时间长,折旧 时间长,专用性比较强,因此,固定资本的“沉淀性”很 大,这也为新企业设置了较高的进入壁垒。
.
11
范围经济是指在一个企业中随着生产产品种类的增加,企业 对多个产品进行联合生产的平均成本低于只生产单一品种的 成本之和。
用成本函数表示,如果 f(nk,nL)<nf(k,L)
即存在规模经济;如果 f(q1+q2+……+qn)<f(q1)+f(q2)+……+f(qn) 即存在范围经济。
k和L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qn代表第n种产品。
.
4
二、自然垄断理论的演进
对自然垄断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 程。这一过程不仅是经济学家对自然垄断概 念的认识和再认识,而且影响了政府对某些 公共部门经济(传统的自然垄断部门)如自 来水、煤气、供热、通讯电信、铁路、市内 交通等的规制政策的修改与转变。

政府规制(尤娟整理文档)

政府规制(尤娟整理文档)

政府规制(尤娟整理文档)第一讲总论一、政府规制的概念及其客观基础(一)国家干预与政府规制的地位(1)主要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防止出现较大经济波动为目的宏观经济政策。

(2)主要以提供公共物品为目的(包括公共设施及公共服务)公共投资政策。

(3)主要以防止市场不公平竞争、保证市场竞争效率为目的的政策。

(4)主要以处理自然垄断弊端为目的的政策(5)主要以提高市场交易效率、防止内部不经济为目的的政策。

(6)主要以处理信息不对称为目的的政策。

(7)主要以打击非价值性物品和防止外部不经济为目的的政策。

(8)主要以生产资源和要素的有效配臵、保证资源配臵效益为目的的政策(9)主要以调节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和实现社会保障为目的的政策。

(10)主要以保持最优增长和发展路径为目的的政策。

(11)保持与多样化经济和振兴经济发展相关的政策。

(12)保持本国在国际问的国家利益和维护全世界共同利益的国际经济政策公共供给政策;公共保障政策;公共引导政策;政府规制政策规制的构成要素①规制的主体(规制者)是政府行政机关(简称政府),规制者通过立法或其他形式被授予规制权。

②规制的客体(被规制者)是各种经济主体(主要是企业)。

③规制的主要依据和手段是各种法规(或制度),明确规定限制被规制者的什么决策,如何限制以及被规制者违反法规将受到的制裁。

(二)规制的概念与特点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规制者(机构),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规制者(主要是企业)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

直接规制和间接规制直接规制指由政府行政部门直接实施的政府干预,即对特性强烈的公共产品和外部不经济性以及严重影响社会公益的经济活动直接进行约束和管制。

以法律手段直接介入经济主体决策,参与其定价、投资决策、产品销售、原材料选择等经济决策过程。

间接规制指在维护市场经济主体自由决策的前提下,对某些阻碍市场机制效能发挥加以管制,是以依照反垄断法、商法、民法等制约不公平竞争行为为目的的规制。

政府规制

政府规制


4、自然垄断理论的创新,使城市公 用事业引入竞争机制成为可能。 如制水与供水分离,制气与供气分 离,发电与供电分离。 可见,具有网络业务性质的领域仍 须垄断经营和政府规制。 制水、制气、发电等领域,可以竞 争,也可以民营化; 供水、供气、供电等领域,只能垄 断经营,但可以民营化。


【案例分析】 1、一个小镇建两个发射塔说明什么? 如今电信业重复建设现象令人堪忧。 以兴建铁塔为例,一座铁塔需投资30万 元。 还有干线光缆,目前电信、移动、 联通、网通、铁通都有自己的网络,总 投资已经超过1000亿元。而建设一张干 线网往往需要投资200亿元以上。

在信息不对称领域,政府规制的方 式:


如果消费者有能力评价信息,要求 厂商发布信息(如标识); 如果消费者没有能力评价信息,要 求企业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标准和产品质 量标准。


3、过度竞争领域 如果铁路运输与公路、航空运输之 间是竞争的,那么,铁路企业为夺得较 大的市场份额,就会尽力降低价格。 当所有竞争者都降低价格之后,如 果市场需求没有大幅度增长,那么,每 个竞争者都会遭受损失。


当企业全面降低价格时,资本实力 雄厚的企业对价格战有较强的承受能力, 其他企业或者破产,或者被大企业兼并, 最后的结果是形成垄断局面。 对于消费者而言,短期内价格降低 的好处可能远远抵不上长期垄断定价所 造成的损失。


4、公共资源稀缺领域 稀缺的公共资源不加保护,就会被 滥采滥用,出现“公地的悲剧”。 因此,要通过颁发许可证等方式特 许经营。



(2)产品和服务质次价高 1999年,中国民航机票的相对价格 水平是美国的32倍。 一个月飞行3万次航班的航空公司, 运载枕头和毛毯消耗的燃油60吨/天; 如果每座有三本450克重的杂志, 消耗的燃油也是60吨/天。

产业经济学第9章 政府规制理论与改革

产业经济学第9章  政府规制理论与改革

2.政府规制导致企业内部无效率
政府规制往往对产业进入加以限制,同时按照平 均成本定价法来确定规制价格,平均成本定价在 现实中一般表现为报酬率规制。由于这种价格规 制的收费标准的调整是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为基础 进行核算的,使企业面临着类似于国有企业普遍 存在的“软预算约束”,这样就弱化刺激企业降 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倾向,产生Leibenstein 所总结的X—非效率现象。
具体来说,当规制机构与被规制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时,应允许被规制企业利用其信息优势,通过赋予其更多利 润支配权的方式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信息租金,以换得提 高生产效率的激励;同时,为了更好地利用被规制企业的私 有信息,最佳的规制机制是通过提供这样一种合同选择,即 在较低产量但盈亏平衡的低强度激励合约(如报酬率规制) 和最优产量但利润最大化的高强度激励合约(如价格上限规 制)之间选择,从而在生产效率和信息租金二者之间进行取 舍,这就是激励性规制理论的核心思想。
规制寻租的可行性源于规制机构的自由裁量权。政府规制是 依据法律和规章来实施的。但一般而言,相关的法律或规章 只是提供了规制的原则和准则,具体执行细则是由规制机构 来掌握和决定的,因此,规制者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自由裁量 权。比如,在价格规制中,采用哪种标准来分摊共同成本就 取决于规制机构的偏好。
在发达国家,寻租主要表现为产业利益集团通过院外游说, 政治捐款来争取占有租金的垄断特权;在转型期的发展中国 家,寻租则主要与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联系。寻租最终造 成的社会效率损失可能要比只因垄断而引起的净福利损失大 许多
第二节 政府规制改革
一、政府规制改革的原因:政府规制失灵 二、放松规制 三、激励性规制
一、政府规制改革的原因
---政府规制失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扶风书屋
3
档案美国:美国的“雾霾”

1960年末,美国战后十年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环
境问题,与此同时,公众也开始行动起来。到了1971年11
月,新成立的美国环保署公布了一批档案文件,叫做“档案
美国”。
相关机构雇佣了超过一百位摄影师,他们不仅记录了
显著的环境问题,同时也扑捉人们每日的日常生活,显示
9
• 1972年7月,焚烧废弃汽扶车风书电屋池而排出的废气。休斯顿
10
• 1972年7月,浓重的工业雾气,这里是污染最重 的地区。阿拉巴马
扶风书屋
11
社会性规制的三个方面
• 1、环境: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 • 2、产品质量和安全:产品、食品和药品 • 3、工作场所的健康和安全
扶风书屋
12
• 环境:负外部性 • 如何解决负外部性问题?
• 吸烟的效用由吸烟者自己享受,而吸烟产生的成本除了吸烟 者购买香烟而付出的价格外, 还包括了这一行为给其他人造 成的健康损害,以及由此产生的他人的医疗费用代价和心理 代价, 这些代价并没有包含在香烟的价格中, 也就是说, 吸烟 者的吸烟行为造成了负的外部性, 即外部成本, 这种成本没 有由吸烟者自己承担而由其他人承担。
扶风书屋
22
• 2010年,全国共有30家具有法人资格的卷烟工业企 业,卷烟生产点有99个。全国卷烟产量4750万箱, 其中,云南卷烟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6.0%,四川和重 庆占6.0%,贵州占5.0%。
• 目前我国80%以上的烟叶生产和50%以上的卷烟生产 均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烟 草行业依赖度很高,实现烟草转产和发展烟草替代种 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阶段。
我们如何和环境相处的同时记录了那时候美国人是如何看 待他们那个时代。到了1974年,已经有超过80000张图片 被拍摄下来。
扶风书屋
4
扶风书屋
5
扶风书屋
6
扶风书屋
7
• 1972年,菲尼克斯的沙扶尘风书暴屋。该地区153天没有降水。
8
• 1973年6月,一家造纸厂扶将风书废屋木料等固体垃圾倒入池塘中。
扶风书屋
15
吸烟对社会的负外部性
• 生活和工作在吸烟者周围的人们, 不自觉地吸进吸 烟者吐出的烟雾尘粒和各种有害物质。而在吸烟者 吐出的冷烟雾中, 烟焦油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 雾中的要多1 倍, 苯丙比多2 倍, 一氧化碳多4 倍
• 被动吸烟人群中, 82%在家庭、67%在公共场所、 35%在工作场所接触二手烟。我国共计有7.4亿非 吸烟者遭受二手烟危害全球的约1/4.
扶风书屋
20
中国的烟草产业
• 作为烟草大国,中国烤烟的种植面积、产量、增长速度,卷烟 的产销量、增长速度以及烟税增长速度皆居世界第一。
• 中国烟草总公司(CNTC)是全球最大的卷烟生产商。 • 控制着全球卷烟市场32%的市场份额,几乎与二、三号烟
草业巨头——菲利普莫里斯国际(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 和英美烟草(British American Tobacco)——合计控制的市 场份额一样多。
• 城市吸烟者的平均吸烟量为13. 8支/日,而农村吸烟者的平 均吸烟量则达到15. 8支/日。
• 青少年吸烟状况:13-18岁青少年吸烟者约1500万,尝试 吸烟者超过4000万,青少年吸烟率达11.5%。公共场所、 工作场所吸烟现象严重,有7.4亿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暴 露,暴露率达72.4%。其中成年人5.6亿,青少年1.8亿
• 火灾和环境污染
扶风书屋
17
• 需要政府处理香烟问题吗? • 如果需要,政府应该怎么处理香烟问题?
• 现实中?
扶风书屋
18
政府对待烟草的两难困境
• 作为烟民大国,中国烟民人数、烟民增加数量和烟草消耗 量都居世界首位。成年烟民3.0亿,其中男性2.9亿,女性 0.1亿。男性吸烟率52.9%,被动吸烟5.4亿。吸掉全世界 40%的卷烟。
政府规制
14 环境规制
扶风书屋
1
主要内容
• 美国环境规制的历程 • 负外部性的几种解决方案的讨论 • 政府环境规制的方法:命令控制和市场激励 • 环境规制标准如何制定 • 标准执行的不同原则
扶风书屋
2
环境价值和环境规制
• 1962年,女生态学家蕾切尔·卡森的著作《寂静的春天》 • 1960-1970期间,美国的雾霾 • 美国洛杉矶的空气污染
扶风书屋
13
香烟的负外部性
扶风书屋
14
吸烟的负外部性
• 吸烟者的吸烟行为给其他人带来了健康损害, 而吸烟者本人 并不为此付出代价。
• 按照经济学原理, 在吸烟者购买香烟的时候, 他( 她) 按照香 烟带给自己的效用支付价格, 使他( 她) 的消费达到自身的效 用与成本相等, 实现自身消费的效用最大化。
扶风书屋
21
• 收益:利税大户 第一大税源
• 2010年,烟草行业缴纳各项税费4988亿元,其中: 烟叶税76亿元,消费税2811亿元,增值税1023亿元, 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所得税、国有资本收 益等其它税费10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总额的比 重约为6.0%。
• 全国现有130多万种烟农户、500多万卷烟零售户和 50多万烟草工商企业从业人员,与烟草生产经营直 接相关的劳动人口超过2000万,烟草行业在保障就 业、增加收入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扶风书屋
16
负外部性:经济、社会、环境
• 降低生产效率
• 吸烟从三个方面影响收入分配:
• 1、使低收入阶层的收入进一步减少, 扩大社会的收入差 距;
• 2、使低收入群体有限的家庭收入被消耗在香烟上而不是 花在食物和其他必需开支如教育和营养上, 造成低收入阶 层福利的进一步恶化;
• 3、吸烟所造成的高患病率和高死亡率, 增加了低收入群体 的医疗开支, 也使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
扶风书屋
19
• 生,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100 万,吸烟产生的医疗费用不断增加。社会成本:
• 2005年,我国吸烟导致的疾病和直接成本估算为1 665. 6 亿元,吸烟导致的间接成本(包括误工损失、被动吸烟造 成的健康损害、火灾、环境污染以及寿命的减少)为861. 11亿元至1 205. 01亿元。合计2526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