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 本科课程 第二章
大学美育教学内容

大学美育《大学美育》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授课对象为大学各专业本科生,课程属性为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为大学本科各专业必修课。
讲授美育和美学理论知识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基础环节。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美育的意义、任务和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发展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1、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就是要培养做人的基本素质,使青年一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美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完美的人格,它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和重要地位。
2、了解教育的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1、高校美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
基本任务,是要培养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根本任务,是要塑造完美的人格: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之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高校美育的实施,①教学活动(设置美育和文学艺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开掘和发挥所有课程的美育因素);②课外活动(组织文艺社团,举办美育方面的讲座演出、展览、参观、比赛等等);③校园环境的美化和文明校园建设等。
2、掌握美育的任务,了解美育的实施。
第二章美是什么1、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代表性观点:美是理念,美是主观观念,美是事物的属性,美是关系,美是生活。
以上观点对于认识美的本质的意义及局限性。
美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所谓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特性以及具体表现这一特性的人的创造才能、智慧、勇敢、思想、情感等本质力量,通过社会实践(首先是生产劳动,还包括社会斗争、科学实验、艺术活动等等),在人类的实践对象(自然和社会)、人类创造的产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上体现出来。
《大学美育(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版)》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大学美育(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版)》章节测试题与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大学美育》课程学习内容的逻辑路径是:答案: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传递美2、下列不属于我校《大学美育》课程校本特色专题的是:答案:自然美与社会美第2章单元测试1、下列哪部作品是萨缪尔·亨廷顿的著作?答案:《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2、下面哲学家不属于古希腊时期的是答案:笛卡尔3、“劳动生产了美”出自马克思的哪本著作?答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4、下面论述不符合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命题的是:答案:“美是生活”说体现了科学主义精神5、在孔子的政治思想里,主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内容答案:“兼爱”6、下列内容,哪一项不是出自老子《道德经》答案:我即世界,世界即我7、冯友兰先生认为什么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答案:人生境界第3章单元测试1、从动物的快感进化到人的美感的根本前提是()答案:D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出自以下哪篇文章?答案:袁宏道《满井游记》。
3、“仁者乐山”一语出自以下哪部经典?答案:《论语》;4、柏林特提出了“肯定美学”,强调“自然全美”理念。
答案:错5、《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中“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众人之所过;以恃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 是要强调人不要遵循万物自然之道。
答案:错第4章单元测试1、社会美的核心是()。
答案:人的美2、下列选项属于社会美类型的是()答案:人物美、环境美、生活美3、下列事例能体现出人格美是()答案:在高速行驶时,最美司机吴斌被迎面飞来的制动毂残片刺入腹部。
危急关头,他没有拨打120,而是强忍剧痛将车停稳,疏散乘客,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最美乡村教师李元芳左腿肌肉严重萎缩,脊柱侧弯严重变形。
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常年跪在板凳上坚持给学生讲课。
、“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王锋先后三次勇闯火海,救出六人,并及时呼叫楼上十多名住户脱险,导致全身烧伤面积达98%,几乎成了炭人。
大学美育课程 知识点总结

大学美育课程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美育概述美育是指以美的培养和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它是在美术教育的基础上,结合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艺术形式的教育。
美育课程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养。
第二章美育课程的价值与意义美育课程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它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在教学中融入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章美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美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特点和需求,以及学校教学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等方面的因素。
美育课程的设计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和表达能力,通过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章美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美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艺术作品的欣赏、艺术作品的创作、教师讲解及学生实践等,其中,美育教学的方法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
第五章美育课程的评价与改进美育课程的评价与改进应该从多个方面来考虑,如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等,而在评价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不同的改进措施,如调整课程目标、优化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等,以提高美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第六章美育课程的发展与前景美育课程的发展与前景取决于社会资源的投入、学校领导的支持、教师的积极参与等多方面因素。
目前,虽然美育课程在我国已经得到了普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继续加大对美育课程的投入,提高学校教学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培养更多的优秀美育教师,推动美育课程的全面发展。
结语美育课程的知识点总结,通过对美育课程的概述、价值与意义、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与改进、发展与前景等方面的讨论,可以更好地了解美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为提高美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大学美育-【本科课程PPT】-第二章

(五)美在关系
狄德罗:我认为组成美 的,就是关系。 美确乎……是随 关系而开始、增长、 变化、衰落、消失 的。
高乃依:《贺拉斯》
《唐伯虎点秋香》剧照
二、美何以难解? ❖ 首先,美的事物的繁复性、多样化
❖ 其次,美要求从美感得到确证,而美感具有 偶然性和相对性
❖ 花的红≠花的美
❖ 再次,美的本质论歧异丛出
三、“美”在当下——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 ❖ (一)广告的审美化倾向
恒源祥“雷人”广告
飘柔洗发水广告
❖ (二)艺术领域的日 益商业化
1.艺术品收藏的巧妙诈骗
2.艺术品证券化的潜在风险
白庚延《燕塞秋》
3.艺术品拍卖的真实谎言
《鸟》(叶永青)
方力钧“光头”
张晓刚 2006年作《 血缘——大家庭:全家福2号 》 市场行情: 2012-04-02HK苏富比成交价: 4600万港币
❖ “美在主观 ”的片面性 ❖ 首先,完全抹杀了美的对象的特点。
❖ 其次,将美归结为快乐的做法很容易导致美 学上的“官能主义” 。
(四)美在生活
❖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 “美是生活”;“任 何事物,凡是我们在 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 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 生活,那就是美的; 任何东西,凡是显示 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 生活的,那就是美 的”。
安迪:《雪村; 向雷锋同志学习》
毕加索《抽烟斗的男孩》
“美在形式”的观点的功绩: 肯定了美必然具有感性形式。 它促进了形式美的研究。 “美在形式”的观点促进了实验美学的兴起 。
“美在形式”的观的局限性: ❖ 不能解释美的历史性 ❖ 只适用于形式美,忽略了美的社会内容 ❖ 实验美学打破了审美的完整性
(二)美在理念
柏拉图:这美本身, 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 就使那件事物成其为美, 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 木头,一个人,一个神, 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
大学美育河南财经大学笔记

大学美育河南财经大学笔记
第一章审美需要
审美主体;美育的内涵;美育的特性;美育的功能;美育的实施途径;
第二章审美能力
审美感觉;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领悟
第三章审美标准
审美标准;形式美的构成要素;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审美经验的历史演变;审美经验的文化模式;审美经验的客观标准与个性差异;
第四章自然美
自然美的概念内涵;自然美的基本特性;自然美的代表性模式;审美体验;审美注意;审美心理距离;审美移情;
第五章社会美
社会美的范围与特征;社会交往中的美;人物美;日常生活与节日欢庆中的美;技术美与功能美;设计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创造;完形心理;
第六章艺术美
艺术的本体;艺术作品的层次结构;意境;
第七章审美本质
“美是难的";“美的事物”;“美本身”;“美是理式";“美是和谐与比例”;“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在意象;马克思的“美的规律”思想;。
大学美育课程教案

课程代码: 03110021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
2. 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通过美育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身心健康。
4. 促进艺术教育与人文美育的融合,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1. 美育概述2. 音乐艺术3. 影视艺术4. 舞蹈艺术5. 美术艺术6. 校园文化艺术教学时间: 16周教学安排:第一周:美育概述1. 美育的定义、意义与价值2. 美育的历史与发展3. 美育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第二周:音乐艺术1. 音乐的基本元素与结构2. 不同音乐风格与流派3. 音乐欣赏与评价第三周:影视艺术1. 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3. 影视作品的欣赏与评价第四周:舞蹈艺术1. 舞蹈的基本要素与风格2. 舞蹈的历史与发展3. 舞蹈作品的欣赏与评价第五周:美术艺术1. 美术的基本元素与流派2. 美术的历史与发展3. 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第六周:校园文化艺术1. 校园文化的内涵与价值2. 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3. 学生参与校园文化艺术的途径第七周至第十六周: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进行美育实践活动2. 活动内容包括:音乐、影视、舞蹈、美术等方面的创作与展示3. 每周进行一次小组讨论与分享,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美育相关知识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育内涵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美育实践活动,提高审美能力4. 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个人观点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考核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互动等表现2. 实践活动:考核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创意、团队合作等3. 期末作品展示: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对美的感知与表现教学资源:1. 教材:尤西林主编:《美学原理》(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大学美育》课程介绍

《大学美育》课程介绍学时:18 学分:1执笔人:耿秀梅审定人:王学宁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课程性质:选修课课程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干课。
它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为指导,培养人的审美意识、审美观点,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塑造审美的人生境界,培养和谐完美的人格。
美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门课的学次,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身心健康,从而造就一代丰富个性、人格完美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基本内容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第一节美育的意义第二节美育的任务第三节美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第四节美育与德、智、体、劳“四育”的关系第二章美是什么第一节美学史上的探讨第二节关于美的本质的认识第三节美的根源第三章审美门户第一节美的形式与形式美第二节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第三节形式美的法则第四节形式美的意义第四章审美范畴第一节审美的基本范畴第二节中国传统审美范畴第三节审美范畴的发展第五章审美意识第一节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审美意识的特征第三节审美意识的基本形式第六章审美心理第一节审美心理结构第二节审美心理过程第七章自然审美第一节自然美的形成和特征第二节自然美的重要形态——风光美第三节自然美的审美指导第八章社会审美第一节社会美的形成和特征第二节社会美的核心第三节社会生活美第四节社会环境美第五节社会美的审美指导第九章科学审美与技术审美第一节科学技术对审美活动的影响第二节科学美的特征与功能第三节技术美的特征与功能第四节科学技术美的审美指导第十章艺术审美(一)第一节艺术美的创造本质第二节艺术美的基本特征第三节艺术美的审美功能第四节艺术美的审美指导第十一章艺术审美(二)第一节实用艺术审美第二节造型艺术审美第三节表情艺术审美第四节综合艺术审美第五节语言艺术审美第十二章大学生与美育第一节大学生审美活动的特征和美育的途径第二节大学生形象的塑造三课程考核方式、方法理论结合实际,开卷与闭卷相结合。
大学美育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大学美育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A. 艺术欣赏B. 艺术创作C. 艺术实践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美育的功能?A. 培养审美情感B. 提高审美能力C. 增强逻辑思维D. 促进个性发展3. 美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 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D.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4.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是以绘画作品著称?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贝多芬D. 梵高5. 大学美育课程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音乐欣赏B. 绘画基础C. 舞蹈艺术D. 以上都是6. 美育对于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知识层面B. 情感层面C. 行为层面D. 以上都是7. 以下哪项不是美育教学的基本原则?A. 以学生为中心B. 以教师为中心C. 以实践为基础D. 以创新为动力8. 以下哪个选项是美育课程的常见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以上都是9. 美育课程通常不强调以下哪项能力?A. 观察能力B. 想象能力C. 计算能力D. 创造能力10. 大学美育的目的是什么?A. 传授专业知识B.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C.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D. 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答案:1-5 D C C C D6-10 D B B C 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美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答:美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美育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其次,美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此外,美育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情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 描述美育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
答:美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和现场教学法等。
讲授法主要用于传授理论知识;讨论法鼓励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和理解美育理论;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体验和实践;现场教学法则是将学生带到艺术现场,如美术馆、音乐会等,进行实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