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合集下载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病证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病证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病证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20,桂枝15,白芍15,生姜15(克),大枣5枚。

功能主治:气血虚弱引起的血痹。

肌肤麻木不仁,或肢节疼痛,或出汗怕风。

对肩周炎、坐骨神经痛、脑血栓、颈椎病和后背酸麻等具有调治作用。

1、上肢酸麻,抬举困难:出汗时受风得病,平时怕冷,手臂抬举困难。

黄芪30,桂枝10,白芍10,生姜15,大枣7枚,制附子10(克)。

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50分钟,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

2、颈椎病:症状为头痛、后背发紧不舒、记忆减退。

黄芪20,桂枝15,白芍15,生姜15,大枣5枚,当归12,川芎12,桃仁15,红花20,姜黄15(克)熬10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同时吃金匮肾气丸和后爱暖参茶。

如果颈椎病较重,桂枝的的调为20克,炙甘草15克,白术50,葛根50,生姜50,大枣12枚,制附子15(克)。

3、肩周炎:黄芪20,桂枝15,白芍15,生姜15,大枣5枚,苍术30,木香15,香附12,姜黄15,秦艽12(克)。

同时吃金匮肾气丸和后爱暖参茶。

4、坐骨神经痛:黄芪20,桂枝15,白芍15,生姜15,大枣5枚,丹参15,当归12,川牛膝15,炙甘草10(克)。

5、中风后遗症:脑血栓后遗症,手脚无力,肢体麻木不仁。

黄芪50,桂枝15,白芍15,生姜15,大枣5枚,丹参15,党参20,桃仁12,甘草10,茯苓15,丹皮15,干姜15,制首乌10(克)。

6、心绞痛:黄芪20,桂枝15,白芍15,生姜15,大枣5枚,加瓜蒌壳10,薤白15,红花20,三七粉6(冲服)(克)来自:古道岐黄《课堂笔记》。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四肢麻木疼痛方药组成:黄芪30克、桂枝10克、当归15克、白芍10...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四肢麻木疼痛方药组成:黄芪30克、桂枝10克、当归15克、白芍10...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四肢麻木疼痛方药组成:黄芪30克、桂枝10克、当归15克、白芍10...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四肢麻木疼痛
方药组成:黄芪30克、桂枝10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赤芍10克、鸡血藤30克、陈皮10克、生姜10克、红枣6枚,秦艽12克。

注:本方适用于气虚血亏型。

加减:上肢麻木疼痛加桑枝30克;下肢麻木疼痛加牛膝12克;肌肉酸痛加木瓜12克;四肢畏寒加附子20克。

先煎1个小时,四肢麻木疼痛重者加丹参20克、桃仁10克。

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每个月为一疗程,治疗三个疗程观察治疗结果。

疗效:共治疗120例,其中临床治愈23例,好转81例,无效16例,有效率为86.7%。

注:本方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四肢麻木疼痛。

#快问中医超能团#。

十一、黄芪桂枝五物汤?黄煌基层医生

十一、黄芪桂枝五物汤?黄煌基层医生

十一、黄芪桂枝五物汤黄煌基层医生十一、黄芪桂枝五物汤古代治疗血痹病的专方,传统的补气活血方,具有通血痹、疗恶疮、止自汗等功效,有改善心脑供血以及微循环、增强免疫等药理作用,主治以肢体麻木、自汗而浮肿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原始配方】黄芪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金匮要略》)【方证提要】肌肉松软、乏力,肢体无力沉重,关节麻木疼痛,浮肿,自汗,舌质黯淡,脉微、涩、紧者。

【适用人群】1.脸黄唇黯浮肿貌:体型偏胖,面色黄,缺乏光泽;表情不丰,疲惫感;皮肤松弛,颈部赘肉,浮肿貌;舌胖大紫黯,嘴唇黯。

中老年人多见。

2.腹大松软:腹部大而松软,肚脐深陷,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

也有腹部饱满充实,但按之不痛,而且食欲特别旺盛者。

3.脉弱或涩:脉无力,或沉弱,或脉微细小,心功能不全;或脉涩,如刀刮竹,不流利,心律不齐;或脉紧,如绞索,动脉血管硬化。

4.下肢浮肿疼痛溃疡:下肢多有浮肿,局部皮肤干燥发黯,走路疼痛,或易抽筋,或易感染或溃疡,或麻木不仁。

【适用病证】以下病证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1.以肢体麻木为表现的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脑梗死、中风后遗症、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末梢神经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等。

2.以关节疼痛为表现的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骨质增生症、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变形性关节炎。

3.以浮肿为表现的疾病,如肥胖症、高脂血症、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贫血等。

【加减变化】1.下肢疼痛麻木者,加怀牛膝15g。

2.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见头昏头痛、胸闷痛者,加葛根30g,川芎15g。

3.糖尿病肾病等见脸红、小腹压痛、小腿皮肤干燥等瘀血证候者,合桂枝茯苓丸。

【使用注意】体瘦、腹胀者慎用。

黄芪大量使用可导致食欲下降。

【黄煌解说】1.黄芪桂枝五物汤适用于一种以肢体麻木、浮肿、疲劳为临床特征的虚性体质,大多伴有代谢紊乱并有血管病变。

赵国仁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验案四则

赵国仁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验案四则
按 :此例手 汗症为肺气虚 弱 ,皮毛腠理不 固 ,营卫不 和故也 ,卫虚故 肌冷而不 固 ,营虚则不敛而汗 溢 。方 中黄 芪 、大枣益气 固表 ,桂枝 、生姜 补其 卫气 ,重用 白芍 、甘草 敛其 营 阴 ,加牡蛎 以止汗 ,故能 收效 。
收 稿 日期 2017-07—06
浙 江 中医 杂 志 2018年 6月第 53卷 第 6期
· 437 ·
赵 国仁 运用 黄芪 桂枝 五物 汤验 案 四则
郭 立 崎 浙 江省 宁波 市奉 化 区中 医医院 浙江 宁波 315500
关键词 赵 国仁 黄 芪桂枝五 物汤 医案 .
赵 国仁 先生 为全 国基层 名老 中医药专 家学 术经 验 继承工 作指导老 师 ,临证五案四则介绍如下 。 l 强直 性脊柱炎
患者 ,男 ,55岁 。患者终年下水捕 鱼 ,平素体健无疾 。 十年 前忽感 腰脊 下肢强 直 ,颈 部拘 急疼痛 ,头面 四肢麻 木 ,上臂不 能抬举 ,下肢沉重疼 痛 ,多处诊治 ,其效不显 。 后赴上 海某 医院做磁共振检查 ,诊为“强直性脊柱炎 ”,长 期服用 激素 、非甾体止痛药治疗 。其病已久 ,痛苦难忍 ,前 至赵师处就诊 。诊见 面色惨 白不华 ,行 动僵直 ,阳事不兴 , 脉 沉细无力 。治 宜和营通络 ,强 筋壮骨 。方 以黄芪桂枝 五 物 汤加 减 :黄 芪 30g,桂枝 5g,川 断 、杜仲 、大 枣 、当归 各 lOg,炒 白芍 15g,甘草 6g,乌梢 蛇 20g。每 日1剂 。治疗 数 年 ,已停用激素等药 ,诸症 均明显减轻 。
按 :此例 患者 为下肢 静脉 曲张所致 肿 痛 ,静 脉 曲张
后血液 回流 障碍 ,血浆外溢 故肿 ,中医谓之 “血化 为水” 也 ;血瘀于 内 ,经络不通 ,不通则 痛 ,故肿痛并见 。本病多 发 于老年人 ,花 甲之后其气必虚 ,气虚而血瘀也 。黄芪桂 枝 五物 汤中黄 芪益气 ;桂枝 温通 ;当归 、芍药养 血和 营 ; 姜 、附温散寒 邪 ,温 阳通络 ;加 以各类虫 药活血 祛瘀 ,通 络 止痛 ,则病邪可 除。 3 脉 管炎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中医方剂名。

出自《金匮要略》,为温里剂,具有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功效。

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临床常用于治疗皮肤炎、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等见有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者。

【歌诀】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益气温经和营卫,血痹风痹功效良。

【组成】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功用】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主治】血痹。

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方义】黄芪桂枝五物汤补气通阳,养血活血。

此方是桂枝汤去甘草,重用生姜,加黄芪组成。

方中黄芪补气,桂枝通阳,阳气通行,则营卫协和调畅,因阳气得温则通,营血得气则行,此配伍取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之理。

本方重用生姜至六两,取其辛温宣散之性以解除风寒,并协助桂枝走表通阳宣痹;大枣协助黄芪鼓舞卫气;芍药养血活血,与桂枝相配,可通血脉,调营卫,畅血行。

本方是以通为用,故去甘草之甘缓,以防恋邪,并有利于血脉通畅。

诸药配伍可和营血之涩滞,助卫气之通行。

【配伍特点】固表而不留邪,散邪而不伤正,邪正兼顾。

【运用】本方为治疗素体营卫不足,外受风邪所致血痹的常用方。

临床以肌肤麻木不仁,肢节疼痛,或汗出恶风,脉微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①凡证属气虚血滞,营卫不和者,皆可选用。

②血痹病舌质紫暗,脉沉细涩者,可加当归、川芎、红花、鸡血藤。

③治疗产后身痛可重用黄芪、桂枝,下肢痛加独活、牛膝、木瓜,上肢痛加防风、秦艽、羌活,腰疼重加杜仲、川断、狗脊、肉桂等。

【文献摘要】1、《金匮要略》:“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2、《金匮要略论注》:“此由全体风湿血相搏,痹其阳气,使之不仁。

故以桂枝壮气行阳,芍药和阴,姜、枣以和上焦荣卫,协力驱风,则病原拔,而所入微邪亦为强弩之末矣。

此即桂枝汤去草加芪也,立法之意,重在引阳,故嫌甘草之缓小。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于化热 , 且 阴 虚者 亦 多 生 内热 , 故 除上 述 邪袭 肺 卫 的见 症 外 , 尚有 咽干 、 心烦 、 舌赤 、 脉 数 之 症 。 治 当辛 凉 解 表 , 滋 阴清 热 。方 中葳蕤 ( 即玉 竹 ) 味甘性 寒 , 人 肺 胃经 , 为滋 阴 润燥 主 药 , 用 以润 肺养 胃 、 清
滋 不碍 邪 , 为 滋 阴 解 表 之 良剂 。 现 代 临 床 应 用 本 方 , 常 治 疗 老 年 人 及 妇 女 产 后 感 冒 、急 性 扁
桃 体炎 、咽炎等 属 阴虚外 感者 。
I [ 2 0 1 5 。 1 0 】 l
5 3
本方 为 治 疗 血痹 之 常 用方 剂 。 以 四肢 麻
状 , 黄芪 桂枝 五物 汤 主之 。”
方药组 成 : 黄 芪 9克 , 芍 药 9克 , 桂 枝 9 克 , 生姜 1 8克 , 大枣 1 2枚 。 上 药 以 水 六 升 , 煮
木, 或 身体 不 仁 , 微 恶 风寒 , 舌淡 , 脉无 力 为 证
治要 点 。 若 风 邪偏重 者 , 加 防风 、 防 己以祛 风通 络 ; 兼 血瘀 者 , 可 加 桃仁 、 红 花 以活 血 通 络 ; 用 于产 后或 月经 之后 , 可 加 当归 、 川芎 、 鸡 血 藤 以 养 血通络 。 对 于皮 肤炎 、 末梢 神经 炎 、 中风后 遗
取 二升 , 温 服七合 , 日三 服 。具 有 调 养 荣 卫 , 祛 风散邪 , 益 气 温经 , 和 血 通 痹 的 功 能 。 主 治 血 痹 。 阴 阳俱 微 , 外证 肌肤 麻木 不仁 , 如 风痹状 。
热生津 , 因其滋而不腻 , 对阴虚而有表热证者颇宜 ; 薄荷辛 凉 , 归
肝 、 肺经 , “ 为 温病 宜 汗 解 者 之要 药 ” , 用 以疏 散 风 热 、 清利咽喉 , 共

中医治疗小腿静脉曲张的方法

中医治疗小腿静脉曲张的方法

中医治疗小腿静脉曲张的方法
中医治疗小腿静脉曲张的方法包括以下三种:
1. 药物治疗:可以口服血府逐瘀汤合四妙汤加减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热等功效,改善小腿静脉曲张患者的不适症状。

也可以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泡脚及泡小腿,可以起到益气温经,和血通痹的作用。

2. 物理治疗:可以选择放血、针灸及茶饮调理三个方法。

放血疗法是采用三棱针、采血片,在血管曲张处直接针刺放血,疏通淤积的血液,改善血流的顺畅度,以消除膨起的血管。

若成因偏向寒湿所导致,利用火针放血效果更佳。

一般轻度静脉曲张以此方法治疗5次~10次即可明显缓解。

若有凝血功能障碍,或是伤口较难愈合的糖尿病病人,则不适合这类治疗方式。

除了在患处直接放血,针刺或按摩委中、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穴以疏通经脉,也是改善下肢循环很好的方法。

此外,患者平时也可以适时冲泡药茶,作为平时的茶饮保健,如黄芪山楂红糖饮,对静脉曲张便可发挥很好的作用。

3. 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中医一般采用微创的方式,比如射频或者打硬化剂将逆流的大隐静脉闭塞,从而减轻下肢血液逆流,达到标本
兼治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静脉曲张只能起到暂时缓解作用,不能根治。

如果需要治疗,请以医生的建议为准。

精索静脉曲张,久站不适,会阴胀痛,我重用黄芪补气健脾,病愈

精索静脉曲张,久站不适,会阴胀痛,我重用黄芪补气健脾,病愈

精索静脉曲张,久站不适,会阴胀痛,我重用黄芪补气健脾,病愈前些日子,邻居过来串门聊天,说起自家小伙最近跟对象大吵一架,整日闷闷不乐,原因是小伙子不愿陪姑娘逛街,总是喊累喊痛。

邻居感叹,现在的年轻人,一点小事就爱吵架,说起自家孩子真是不应该,年纪轻轻,逛个街至于动不动喊痛喊累吗,还不就是锻炼少了?出于职业的敏感,我不假思索地说了句:如果患有精索静脉曲张,走路太久是真的会不舒服。

邻居一愣,稍加询问后立马把小孩喊了过来,让我帮忙给瞧瞧。

小伙子今年26岁,面色晦暗,身体素质较差。

聊天得知,近半年阴囊时有肿痛坠胀不适感,站立行走稍久则加重。

平躺可以缓解,所以一度以为只是太累,未曾重视。

如今细想,近段时间会阴部、大腿内侧莫名酸胀,腰背不适,伴有头晕耳鸣,畏寒乏力,纳呆等症。

检查见其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充血,可触及蚯蚓样条索。

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脉弦。

这是属于脾肾亏虚、气血凝滞。

治以健脾益气为主,兼顾温肾、疏肝。

拟方:黄芪、肉桂、柴胡、升麻、桃仁、当归、炒白术、太子参、熟附子、巴戟天、炒枳壳、王不留行、炙甘草服药七剂,阴囊、会阴胀痛减轻,其余症状大有改善。

药量稍作加减,继服十四剂,已无不适。

此方重用黄芪,健脾补中,气能行血,黄芪既能补气,又能行血,还能升提,助血上行;肉桂补元阳,引火下行,驱寒暖中。

柴胡、枳壳宽中理气,柴胡可疏利三焦气机,散三焦肝胆诸经热邪;桃仁、当归、王不留行温通活血。

升麻升举阳气;巴戟天、熟附子温补肾阳,散寒止痛;炒白术、太子参、炙甘草健脾益气。

中医认为,久立不适,多因气虚不能推血上行,故瘀于下,形成瘀血,阻于脉络,脉络受损,曲张迂回。

心主血脉,血液的运行靠心气的鼓动,故心气虚可导致血运迟滞。

脾气主升,脾主统血,血的运行自下而上,脾虚升提无力导致血运迟滞。

故治疗应以健脾益气为主,气血运行通畅是恢复身体健康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曲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很多人有这静脉曲张的毛病,在腿部或者在阴囊,阴囊部位不说就不知道,但是在腿部却是显而易见。

一大堆血管浮起来,像蚯蚓一样,很是难看。

西医的解决方法当然是做手术,但这东西只是门面功夫。

做了之后,再发作,然后再做手术,大家用膝盖想想都知道没有意义。

我以前对静脉曲张的治疗没有什么办法,治过一两个,效果不大。

但是最近无意中却有一个很成功的例子。

患者是个白人中年男子,由那个两服药治好胆结石痛的朋友带过来。

此人是在纽约开电召车的司机,就是那种林肯豪华礼车那种。

脸色苍白,手脚冰冷,脉沉微,精神尚可。

自诉腿部不时发麻,述说的时候还扯起裤腿让我看他腿部的静脉曲张。

虚证的迹象非常明显了,于是开了一个星期药。

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第二个星期,天气冷得要死的那天他准时回来复诊。

原来吃药后情况大好,各个症状都有好转。

而且原先没有提的症状也有好转,就是大腿上的静脉曲张收缩了50%。

结果又开了两个星期的药,以观后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