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培训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现代启示(上)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现代启示(上)

第二讲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现代启示(上)主讲人:王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这一讲的主题是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现代启示,前一段时间国家公务员局颁发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中组部也下发了关于干预德的考核意见。

把领导干部的德的问题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我们知道领导干部应该具备各种各样的素养,比如说人文素养,科学素养。

那么其中最重要一个素养,最为国人所关注的就是官德方面的素养,因为官德的好坏关系着老百姓的福祉,所以中央领导同志这些年一再的强调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德的考核与德的修养问题,要把领导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

而在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官德方面的内容,所以这也是我们把官德和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当下的一些问题结合起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从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中汲取为官理政的智慧和营养。

下面我分几个问题来谈中国古代的官德修养及其当代启示。

一、做官先做人做人德为先(一)人之为人的底线在于道德、良知、礼仪人之为人的底线在于道德、良知、礼仪,这个问题也就是什么是人的问题。

什么是人?人和禽兽的区别在哪里,中西文化对这个文化有不同的看法,西方文化说我们人是能够生产劳动工具,人有思维,有理性,人能够说话,这就是人。

那么这些答案对不对呢?都对,但是有缺陷,有片面性,我们中国的文化是从内在性上来看待人,也就是说人有道德,有良知,有礼仪,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人。

所以,荀子说,人之所以为人,并不在于人有两只脚而身上没有毛,而在于人有道德良知和礼仪。

他说禽兽也有父子,也有母子,也有雌雄之分,但是他有的只是一种本能,他可以父子共妻乱伦,但是人和动物不一样,人有贵贱,有远近,有高低,有上下,有亲疏之分,所以人比动物要贵,这是一个贵。

另外一个,《礼记》上说鹦鹉能够学人说话,但是鹦鹉它终究是飞禽,大猩猩能够学人说话,但是它终究是一个禽兽。

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良知、礼仪,即使他能够说人话,也近于禽兽,这是中国文化对人的很重要的一个看法。

中国古代的官德修养

中国古代的官德修养

去年下半年,人社部、国家公务员局下发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要求“十二五”期间,全国公务员将轮训一遍“职业道德”,其中培训内容包括了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的内容。

一、古代“官德”的渊源及现实意义所谓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素养。

官德思想在中国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以上溯到尧禹时期。

西周统治者就提出“以德配天”、“明德慎刑”思想,而孔子则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形成了系统的儒家“德治”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极力提倡“为政以德”与“为官以德”的德治学说。

将中国古代加强“官德”修养的内容纳入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中来,无疑是期望通过传统“官德”的学习,重振时下滑坡的“官德”。

古代“官德”扎根于历史悠远、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古代有关“官德”修养的思想非常丰富和成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之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中加入古代“官德”修养内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领导干部是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官德”的好坏直接关乎社会民风。

反观近年来被媒体曝光的官员违法案件,如“西安宝马彩票案”、云南“躲猫猫”案、洛阳地窖囚禁6女案等,这些违法行径背后透露出的“官德”缺失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二、古代“官德”的内涵及现代启示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重视礼仪道德的民族,很早就确立了修身、正己、立德为人之大本的思想。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就一直流淌着道德与良知的血液,修身正己立德正是中国人为人处事为官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治国先治吏,治世先治官。

历朝盛世、治世,无不是靠一批批清正廉洁的官员来支持的,唐有狄仁杰以民为忧、体恤百姓,宋有包拯铁面无私、不避权贵、执法如山,明有海瑞严于执法、除暴安良;因此古代社会把官员修身立德至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中国古代官德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古代官德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古代官德及其当代价值国家公务员局近日发布《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

“十二五”期间,我国全体公务员将进行职业道德轮训,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内容包括权力观和事业观及古代“官德”修养▪一、为什么要重视官德建设(一)官德对社会国家的影响(二)官德对社会风气的影响(三)官德对官员本身的意义二、古人的官德修养之道(一)修身(二)爱民(三)纳谏(四)尊贤一、为什么要重视官德建设(一)官德对社会国家的影响《群书治要•崔寔政论》“凡天下之所以不知者,常由人主承平日久,俗渐弊而不寤,政浸衰而不改,习乱安危,逸不自睹。

或荒耽嗜欲,不恤万机;或耳蔽箴诲,厌伪忽真;或犹豫歧路,莫适所从;或见信之佐,括囊守禄;或疏远之臣,言之贱废。

是以王刚纵奔弛于上,智士郁伊于下,悲夫!”▪《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二)官德对社会风气的影响《群书治要•礼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而从其所行。

上好是物,下必有甚矣。

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

”《论语》“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上行则下效:大臣不廉,小臣必污;小臣不廉,风俗必败。

(三)官德对官员本身的意义▪《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中庸》上面孔老夫子在称赞舜王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群书治要•尚书》上有这样一句话,“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雕墙。

有一于此,未或弗亡。

”二、古人的官德修养之道(一)修身▪中国古人讲官员修身有很多方面,我们把主要的方面概括为三个。

▪第一个就是戒贪。

在《贞观政要》上面有这样一句话,它说“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贪财:《大学》“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启示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启示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启示摘要: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内涵丰富,其具体内容有忠君爱国、以民为本、清正廉洁、温恭让学、勤勉谨慎等方面,当前,我国的官德建设对领导干部提出了修为“忠”之德、修为“诚”之德、修为“公”之德、修为“廉”之德、修为“学”之德、修为“勤”之德等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与古代的官德思想一脉相承。

因此,坚持古为今用,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官德思想,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养很有裨益。

关键词:统官德;修养;启示道德问题是做人为官的首要的基本问题。

古人云:“百行以德为首。

”做官必须先做人,做人必须先立德;德乃为官之本,为官须先修德。

那么,何谓官德呢?官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指各级官员道德品质和运用权力过程中保持的政治操守和坚持的品行修养的综合反映。

一、中国古代“官德”修养的主要内容中国历朝历代关于官德的具体规定有所不同。

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和德高望重的名臣也曾从不同角度申论官德之内涵。

纵观历朝官方文献和私人著作对官德条目的种种规定和论述,可以认为中国古代官德修养最主要的内容是:(一)忠,忠君爱国忠君爱国。

这是中国古代为官的基本政治要求和道德规范,也是官德教育的首要内容。

“忠君爱国是中国古代入仕者的传统美德。

所谓忠,在封建时期主要指指臣属要忠于君主、社稷、天下,其实质是忠于君主。

”[1](P.70)“忠”作为官德,强调的是以身报国,忠于朝廷、忠于职守的精神,从这个角度说,“忠”作为从政的道德规范有着其积极的作用。

(二)仁,以民为本“仁”是儒家官德思想的灵魂。

“仁”的核心理念是“爱人”。

为官者的“爱人”主要体现在爱民上。

民本思想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思想家们就提出了“民本”思想,要求治理者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

历代统治者都对入仕前的学子和从政后的官吏不断灌输民为邦本的思想。

《尚书·五子之歌》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语。

思想家孟子曾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说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加强官德修养

加强官德修养

二是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德行教育和感 化百姓。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
3、官德的标准 战国、秦及汉初:守法。 “独尊儒术”时期:推行教化。 三国末年:清、慎、勤。 唐李世民:圣明、贤良、忠诚、睿智、贞洁和 正直。
司马光的取才用人之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德胜才谓之君子; 才胜德谓之小人;才德具亡谓之愚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 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郭明义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 敬业奉献、求真务实
焦裕禄:“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面对着当前严重的灾害,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 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面貌,不达目的,我们 死不瞑目。” 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 记的榜样”、“共和国的脊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 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焦裕禄在兰考只工作了470天,却 给当地人民留下了无尽的思念,给党员干部留下不竭的精 神财富,在兰考这片土地上留下不朽的篇章。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
一、全面认识德与官德 (一)何谓道德
道德主要的表现形式:图腾、禁忌、礼仪、风俗、 箴言、准则、义务、责任等。 道德的主要功能: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 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
(二)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 最核心因素
(三)、何谓官德 官德是官员所应恪守的职业道德,是官员工 作生活、思想行为的规范与准则。 官德是:角色道德 身份道德 权力道德 职 业道德 官德的核心:如何用权,权为谁用。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
官德的特殊性: 干部素质高低的“试金石” 社会清明与否的“晴雨表” 党风是否纯正的“风向标”

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讲课稿)

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讲课稿)

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一、导入官德就是指为官的职业道德,“官德”本质是一种政治道德,而政治道德始终处于社会道德的核心地位。

我们的执政队伍,相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多了一种权力,这种权力是人民建立在对为官者的信任的基础上赋予他们的,目的就是让他们代替民众行使公权力,这个权力的行使一定是为了全体民众利益,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

因此,人们对为官者的官德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为官者不仅要做社会道德的典范,还要做行驶权力中的公正的典范。

胡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五德”用人导向,广开进贤之路。

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在2011年的10月,深圳一个公务员廖某打骂父母的新闻一播出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新闻上是这么说的:近六旬的老父老母,从湖南郴州老家来深圳帮助儿子带孩子,没想到得到的竟是身为公务员的儿子的辱骂和殴打,多次扇母亲耳光。

还说廖某是北大的硕士。

深圳、公务员、北大硕士,加深了廖某打骂父母的罪恶。

廖某的邻居评论,在社会上,父亲教训儿子的事经常听见,儿子打父母很少见,这个儿子还是读过很多书的,“书给狗读了,也没教育他尊敬长辈。

”没过几天,北大马上做出反应,发表声明说:深圳殴打父母公务员并非北大毕业生。

北大蒙羞也意识到大学教育要注重德育。

立刻出台新规,北大“校长推荐”:不孝敬父母者不得推荐。

这一事件也引起了中央组织部的高度重视。

同样是在2011年10月,表示该部门近期也一直在制定相关文件以加强干部的“德”的培养,近期将下发一个关于干部“德”的考核的文件,针对“德”制定了全面考核标准,孝道等也包含其中。

国家公务员局也透露出2012年国家公务员招考将加大对考生“德”的考察。

考生政治品德不良,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意识较差将不得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深圳吸取教训,12月份新闻有报出,深圳公务员面试全程考“德”。

针对于当前普遍存在的道德困境,国家公务员局近日发布《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规定:“十二五”期间,我国全体公务员将进行职业道德轮训,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

分析中国古代对官员“德”“才”的要求有何特点。

分析中国古代对官员“德”“才”的要求有何特点。

分析中国古代对官员“德”“才”的要求有何特点。

中国古代对官员“德”“才”的要求是建立在传统思想和价值观基础上的,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德才兼备:中国古代对官员“德”“才”的要求是德才兼备的,
即注重官员既具备道德品质,又具备才干和能力。

德指的
是官员的品德和道义,包括忠诚、廉洁、正直、孝顺等;
才指的是官员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学识、才华、智慧等。

强调德才并重的要求,体现了中国古代重视高尚品德和良
好才干的价值观。

2.以德为先:中国古代在对官员的要求中,更强调道德品行
的重要性。

官员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操守和品德修养,以身
作则,成为人民的楷模。

在《尚书》中就有“君子者,其
言也信,其行也谨,而其福也多”的论述,强调君子应以
忠诚正直的德行来服务国家和人民。

3.天命思想:中国古代官员的德才要求常常与天命思想联系
在一起。

传统观念认为,官员的德与才是天命所赋予的,
是天地间自然法则的象征。

因此,官员应当具备良好的德
行和才干,以适应和完成天命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4.考试选拔制度:中国古代采用科举制度进行官员选拔,注
重通过考试来评估官员的德与才。

科举考试不仅注重考察
官员的学识和才能,还考虑其品德和道德修养,以确保官
员在德与才的双重要求下胜任公职。

综合来看,中国古代对官员“德”“才”的要求体现了德才兼备的价值理念,强调高尚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

这种要求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和文化,认为官员的品德和能力是治理国家和造福人民的基础。

中国古代官德(下)

中国古代官德(下)

中国古代官德(下)刘余莉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导二、古人的官德修养之道(一)修身所以我们还要上升第二个层次,就是忘忍,也就说这个人,他的心胸很宽容很开阔,对别人、对自己的不好转头即忘,不把它放在心上,也就是我们古人所说的宰相肚子能撑船,不和他一般见识。

那么第三个层次呢,就是反忍,也就说别人对我们不好,可是他对别人都很好,那一定是我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所以不仅不去责怪别人,而是马上理智地反省自己,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就任何事没有成功,没有达到理想的目的,不要去责怪别人,马上反省自己。

第四呢就是观忍,古人有一句话说观察世间的现象,一切有违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说一切的现象、人、事、物发生的事情,都像什么呢?就像你做了一个梦一样,就像那个肥皂泡一样,它不能够延续,都是暂时的,就像那个露水一样,就像那个雷电一样,一闪就过去了。

那我们想一想我们以前所经历的事情,不就是梦幻泡影已经过去了吗?你何必把它总是记在心上,一翻起来就很不高兴,把自己惩罚了一顿呢?你把自己弄得很不高兴,结果别人还不知道,这确实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所以有人把我们的心比作一个垃圾桶,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个垃圾桶刚从商店买回来的时候,也是很干净的,那为什么变得污秽不堪了呢?就是因为我们经常把脏东西、把垃圾往里边扔,最后就变成污秽不堪的垃圾桶了。

那我们的心也同样如此,每一个人的心都是纯净纯善的,但是我们经常把别人的过失、别人对我们的不好和怨恨承载在其中,就把我们的心变成了承载别人过失的垃圾桶,受伤最深的是我们自己。

所以我们要学会观忍。

第五就是喜忍,什么叫喜忍呢?就是当别人对我们不好的时候,我们不去打击报复他,不生气,反而很高兴,为什么很高兴呢?因为又来锻炼我的修养了,考察我忍辱的机会了,所以要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很多人觉得我自己修养很好,你看我对谁都是一团和气、笑脸迎人,那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我们周围的人都是我们的下属,我们的朋友,都是赞叹我们、肯定我们,尽给我们说好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培训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答案
1.中国古代有不少廉吏官员,下列选项中不是廉吏官员的有()。

(3.0分)
A.包拯
B.杨震
C.贾雨村
D.曾国藩
我的答案:B 答对
2.顾炎武把国和天下严格分为两个概念,他认为:改朝换代是皇帝一家一姓的灭亡,是()。


3.0分)
A.亡国
B.亡天下
C.败国亡家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我的答案:A 答对
3.()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3.0分)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墨子
我的答案:C 答对
4.()是指交友要慎重。

(3.0分)
A.慎言行
B.慎独
C.慎微
D.慎友
我的答案:D 答对
5.(),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素养。

(3.0分)
A.官德
B.政德
C.道德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我的答案:A 答对
6.“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下列各家思想最能体现这种意识的是()。

(3.0分)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我的答案:A 答对
7.文化自觉的核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省、创新。

(3.0分)
B.创新
C.尊重
D.转型
我的答案:A 答错
8.()既是忠臣又是干才,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忠臣的典型。

(3.0分)
A.关羽
B.司马懿
C.赵云
D.诸葛亮
我的答案:D 答对
9.中国古代的很多谏臣,高举()的旗帜制约皇权,这样才保证封建社会的皇帝不昏庸。

(3.0分)
A.文统
B.政统
C.道统
D.法统
我的答案:C 答对
10.魏征作为太宗的重要辅佐,他曾恳切要求唐太宗使他充当对治理国家有用的(),而不要使他成为对皇帝一人尽职的忠臣。

(3.0分)
B.能臣
C.忠臣
D.良臣
我的答案:D 答对
1.古人曰“为政之道,任人为先”,那么如何任人为先呢?()(4.0分))
A.知人善任
B.选贤任能
C.礼贤下士
D.用其所长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2.毛泽东常用“贾政做官”的故事,来教育党员干部要当清正廉明的干部,不当()。

(4.0分))
A.贪官
B.昏官
C.庸官
D.懒官
我的答案:ABC 答错
3.在我国历史长河中,许许多多先贤和仁人志士都对高尚的精神
追求作出了阐释,比如()。

(4.0分))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4.官德修养是通过具体的德目表现出来的,如()等。

(4.0分))
A.孝悌忠信
B.礼义廉耻
C.仁爱宽恕
D.谦正忍敬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5.政统是通过权力的集中实现对国家的管理,它的特点是()。

(4.0分))
A.权威集中突出
B.强化政治权力与行政官僚
C.权力等级分明
D.统一思想
我的答案:ABC 答对
6.中国王朝历史上实现对国家管理的两种重要手段是()。

(4.0分))
A.法统
C.道统
D.政统
我的答案:CD 答对
7.官德为什么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呢?()(4.0分))
A.官德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安危
B.官德直接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好坏。

C.官德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活
D.官德直接关系到党的信誉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8.在中国的历史上,很多人主张(),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主张思想教育手段要和法制处治手段并用。

(4.0分))
A.才尽其用
B.选贤任能
C.德刑相辅
D.儒法并用
我的答案:CD 答对
9.我国历史上经过科举制等途径,探索出了把人才的培养与任用分为两类——()。

(4.0分))
A.人才
B.通才
C.专才
我的答案:BC 答对
10.官吏干公务,自然也需要一定的才能,但首先必需官德好,否则其才越大其害越大,其例不胜枚举,()都是典型。

(4.0分))
A.李林甫
B.严嵩
C.杨震
D.曾国藩
我的答案:AB 答对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亲切感人,催人泪下,能唤起普天下儿女的亲切联想和真挚思念。

(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者说是推进中国共产党的“政统”建设,让领导干部明确官德“底线”,使领导干部不愿、不敢越轨。


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错
3.胡锦涛同志说:“治理国家和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全面规划。

(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错
4.“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不为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些言论都体现了“慎欲”。

(3.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5.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学习中国历史,了解和懂得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

(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6.荀子曰“志忍私然后能公”,是指只有在意志上能够抑制私欲,才能一心为公。

(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7.中国古代有两条统系:一个是“政统”,即政治统治。

一个是“道统”,即意识形态,或者核心价值观。

(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8.人才的培养、任用应该分为政务、事务两大类,并且应该有不同的标准、要求和职责,但培养、选拔的途径和考核的办法应该相同。

(3.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9.学习和总结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一个重要的思想和方法。

(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0.我们党和人民需要“忠臣”,但更需要良臣,良臣也叫能臣,即能干之臣。

(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