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的治理措施比较分析35页PPT

合集下载

两次全球经济危机的比较研究课件PPT

两次全球经济危机的比较研究课件PPT

在本次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在强大的产业和金融利益集团作用 下,从克林顿到小布什政府也都采取了经济自由化的政策,在 某种程度上,其实际的经济放任程度和对监管的放松接近甚至 超过里根政府的做法。在此期间,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信息通 讯产业和互联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房地产业的繁荣已经出现, 美国经济确实出现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长久的繁荣,人们乐 观地认为,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商业周期已经不复 存在。在两次繁荣期间,经济的自由放任和企业家创新精神的 发扬互为补充,推动着经济的高增长,但也与后来危机的发生 存在某种逻辑关系。十分明显的是,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制造 业的衰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已经无法适应产业结构的快速变 化,过度负债的经济模式已经充满风险。
已大大提升,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进入老龄化社会①,中等收入
者比重上升,受教育程度提高,福利化制度和人口年龄因素造成
劳动力的市场适应性减弱,人们更乐于维持现状而不是变革。
【①以美国为例1929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5.3%,2007年 则占12.6%(数据来源:美国国家统计局)。】
2.技术条件不同。大萧条发生在第二次技术革命之后,而本 次危机发生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后,在两次技术革命之后,人
3.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危机的前兆。两次危机发生前的另一个 共同特点,是较少数的人占有较多的社会财富。大萧条期间所 表现出的,是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形式 是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这一次危机则与全球化、 互联网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虚拟化程度提升、不同国家人 口结构的变化有更多关系。但最突出的表现是,生产资料名义 所有权和实质支配权分离,权力集中到虚拟经济领域极少数知 识精英手中。分配差距也不仅表现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社会 群体之间,而且表现在传统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 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形成了相互依 赖的三角形循环,新兴市场国家成为全球制造中心,资源富足 国家提供原材料和能源,发达国家通过负债消费,拉动新兴市 场国家产能利用。

金融危机案例分析百年来全球主要金融危机模式比较动态PPT

金融危机案例分析百年来全球主要金融危机模式比较动态PPT

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金融危机后各国房地产价格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前所需时间。从图5可以看到,百年来主要金 融危机的房地产价格水平恢复到危机前的时间大约需要6年。百年来主要金融危机爆发后股票 价格水平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大约需要3.5年的时间。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爆发后,人均GDP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所需 时间呈不断下降趋势。根据历史经验,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其人均GDP 水平也将很快恢复。
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金融危机
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夕,真实的房地产价格、真实的股票价格、GDP增长率都呈下降趋势,而国际 收支则呈恶化趋势。股市只是在金融危机即将爆发时才出现明显波动,而房价基本上都是在金 融危机爆发前4年或3年就开始出现预警信号。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采取理顺金融秩序、恢复金融系统的正常 运行和相应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多管齐下、同步实施的措施更 为有效。
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判断失误
对金融危机的判断失误救市政策不当、力度不足和缺乏连贯性是日本经济长达10年萧条的重要原 因。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的救市政策,泰国政府选择了死保泰铢的政策与国际投资者抗 衡,最后导致外汇储备枯竭,金融危机加剧。
遭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国家在经历了初期的政策失误后迅速调整,一方 面通过债务重组等措施恢复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采取有力而 连贯的财政货币政策。正确的不良资产处置策略和协调一致的综合性 改革措施的同步实施是亚洲国家摆脱金融危机的重要途径。
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爆发了金融危机
RICARDO J.CABALLERO,EMMANUEL FARHI(2008)将美国金融 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全球经济失衡。他认为,亚洲国家及石油 输出组织国家通过大量顺差积累了大量的美元,但在这些国 家内部缺乏较好的投资品,进而大量美元流人美国,推动了 美元资产价格上涨,形成资产泡沫。美国利率的上升,刺破 了资产价格泡沫,爆发了金融危机。

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形势与对策分析PPT课件

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形势与对策分析PPT课件

112631.9
92954.1
16654.0
50.7
41.8
7.5
2007
265833.9
131510.1 110943.2
23380.6
49.5
41.7
8.8
2008
314901.3
152346.6 138325.3
24229.4
48.4
43.9
7.7
2009
345023.6
165526.8 164463.5
(一)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特征,包括经济增 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 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 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 弱等。
“中等收入陷阱”范例 “中等收入陷阱”根源:相对福利感觉,精
神层面的福利无法用钱解决。
(二)维持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问题
高经济增长伴随着高物价 物价上涨的原因
资源价格上涨 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劳工成本上涨、土地
价格上涨 热钱流入 货币发行过多 物价上涨原因不同,治理方式应该不同;过 度紧缩易造成经济停滞、失业增加。
(三)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依赖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高储蓄率转化 为高投资维持多年高速经济增长;未来的长 期发展不可能再依赖这两大因素。
(六)物价水平
中美消费物价指数权重对比
中国
美国
食品 32.7%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及服务 14.2% 居住 13.2% 交通和通信 10.4%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
品 10.0% 衣着 9.1%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
修服务 6.0% 烟酒及用品 3.9%
住房42% 交通17% 食物和饮料15% 教育和通信6% 医疗6% 休闲活动6% 服装4% 其他物品与劳务4%

全球金融危机与我国的应对措施pptx

全球金融危机与我国的应对措施pptx

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
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增加政 府支出,扩大公共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减税降费
为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减税 降费政策,包括减少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率,以及减 免社会保险费等。
提高政府债务水平
为支持公共投资和经济刺激计划,我国政府提高了债务水 平,增加了财政赤字,并通过发行国债等方式筹集资金。
04 我国应对措施的效果评估
经济复苏情况
1 2
GDP增长情况
我国GDP增长率在金融危机后呈现出稳步回升的 态势,表明我国经济在应对措施的推动下逐渐复 苏。
就业市场改善
随着经济复苏,我国就业市场也逐步改善,失业 率稳步下降,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增加。
3
投资与消费增长
在应对措施的推动下,我国投资和消费市场也呈 现出强劲增长,为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持。
外贸与内需平衡状况
外贸出口恢复情况
01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外贸出口受到了一定冲击。但
通过应对措施,外贸出口逐步恢复,出口总额增长。
内需拉动作用
02
我国应对措施注重扩大内需,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
障等措施,促进消费增长,实现外贸与内需的平衡发展。
进口与出口平衡
03
在应对措施的推动下,我国进口和出口逐步实现平衡,贸易顺
差缩小,有助于全球经济再平衡。
05 未来展望与建议
全球经济展望
复苏与不确定性
全球经济在金融危机后逐渐复苏,但仍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如贸 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风险等。
技术驱动的增长
技术创新,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有望成为全球经济 的新增长引擎。

全球金融危机与我国的应对措施pptx

全球金融危机与我国的应对措施pptx
外汇储备管理
加强外汇储备的管理和运用,保持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和结构,以 应对外部金融市场的波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全球金融危机与我国的应对 措施pptx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与原因 • 我国面临的挑战 • 我国的应对措施 • 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 • 未来展望与建议
01
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与原因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
01
2008年之前,全球经济经历了较 长时间的繁荣,但同时也积累了 一些问题,如房地产市场过热、 信贷过度、金融衍生品泛滥等。
加大财政支出力度,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 设、民生工程等领域,这些投资对于促进 经济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减税降费
稳定就业
减税降费措施减轻了企业和个人负担,增 加了可支配收入,刺激了消费需求。
财政政策调整还注重稳定就业,通过加大 对企业社保减负、提供就业补贴等措施, 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
产业政策调整的效果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扩大内需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改善民生福祉。
05
未来展望与建议
对外贸易展望
1 2 3
贸易伙伴关系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我国将寻求与更多发 展中国家建立贸易伙伴关系,以分散贸易风险和 寻找新的增长点。
贸易结构优化
未来我国将更加注重出口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推动制造业升级,提升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 。
金融风险加大
总结词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我国金融市场动荡,金融机构风险加大。
详细描述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传导至国内,导致国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部分金融机构出 现流动性危机,不良贷款率上升,金融风险加大。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PPT 47张)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PPT 47张)

积极推进内部的改革与对外的开放,从而为中国
经济的大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每一次大的冲击之 后,中国经济都往往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各国要加强合作,有关国家都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只有合作才 能有力地应对危机。 当金融和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经济家、企业家的信心尤为重要,人 民的信心尤为重要,国家领导人的信心也尤为重要。…这时候信心 比黄金和货币还要贵重。 我以为中国能做的也就是保持住中国强有力的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态 势,不出现大的起落,这就是对当前世界经济的最大贡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访谈室同海内外网友进行 在线交流
30年之前,我们的进出口贸易占GDP的比重 大概只有5-6%,30年以后,现在我国的进 出口依存度是66%,增长了10倍。日本的对 外贸的依存度是28%。中国这么一个大国的
外贸依存度却是日本的3倍。
如何看待目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的 “中国经济问题 ”?
————美国总统布什于2008年10月7日在会晤 G7参会人员后发表“信心喊话”
2008年11月15日,20国集团(G20)的领导人和财长聚首华盛顿,商讨如何对付 仍在不断蔓延的金融危机。20国集团全部成员大体可以分为三大块,即美国、欧洲 和新兴市场国家,其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85%,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 之二。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三、应对策略
一、美国金融危机状况
主要内容
金融危机表现
产生的原因
评价
危机的表现
◆次贷危机
2007年4月2日,美国最大次级债发行商新 世纪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美国次级房贷 市场危机爆发。 2007年8月9日,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向相关 银行提供948亿欧元资金——次贷危机波及 其他西方市场。

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的治理措施比较分析

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的治理措施比较分析

• (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 由美国房地产价格崩溃经过金融衍生品的放大,引发的 由美国房地产价格崩溃经过金融衍生品的放大, 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 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 “次贷危机”是从 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 年 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由 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蔓延,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 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蔓延,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 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世界经济增速放缓, 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全球各大经济体 都出现了问题, 都出现了问题,许多国家的经济都面临严重困难 • 这场危机是 这场危机是1929年至 年至1933年经济大萧条后最严重的一次 年至 年经济大萧条后最严重的一次 全球性经济危机。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过去, 全球性经济危机。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过去,世 界经济仍然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和各种风险。本次金融危 界经济仍然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和各种风险。 机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和过分经济自由所 机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和过分经济自由所 导致的贪婪、无序和失衡。 导致的贪婪、无序和失衡。
• 次贷危机影响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各个市场,2009年,中 次贷危机影响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各个市场, 年 国对各大洲出口贸易额均出现了负增长,其中对欧洲市场 国对各大洲出口贸易额均出现了负增长, 出口贸易额比上年下降了22.78%。对非洲及大洋洲影响 出口贸易额比上年下降了 。 较小,出口贸易额分别下降了6.11%和3.6%。 较小,出口贸易额分别下降了 和 。 • 从金融方面看,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放水平相比1997年亚 从金融方面看,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放水平相比1997年亚 洲金融危机期间有了较大提高, 洲金融危机期间有了较大提高,同时中国证券市场与世界 金融市场的关联度大大提高,金融危机爆发后, 金融市场的关联度大大提高,金融危机爆发后,上证指数 日的最高6124大幅下跌到 大幅下跌到2008年10月28 从2007年10月16日的最高 年 月 日的最高 大幅下跌到 年 月 日最低1664点,跌幅高达 日最低 点 跌幅高达72.83%。 。

中美应对金融危机政策之比较 41页PPT文档

中美应对金融危机政策之比较 41页PPT文档
的利益冲突, 又使得这些严重的高风险资 产得以顺利进入投资市场
08年金融危机产生原因
Company Logo
高 杠杆率是当今资本市场金融交易的重要特点 。所谓杠杆率是指金融机构的资产 对其自有资本 金的倍数。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均采 用了杠杆经营模 式,即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远高于 自有资 本规模。对于给定资本金 ,杠杆率越高 ,金融机构所能运作的资产越多,金融机 构的盈 利就越高。风险偏好高的金融机 构倾向于保持较 高杠杆率。对于给定的 风险偏好,金融市场风险 越低 ,金融机构 的杠杆率就越高。 例如,过去 5 年间。雷 曼兄弟的资产回报率不过微乎其微的 0.76%,但是其股东权益回报率则为20.39% , 获得如此高收益的秘密就在于 其杠杆比例高 达 26.83 倍。
08年金融危机产生原因
Company Logo
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投资市场的开放性,吸引了不仅来自美国 、及欧亚其他地区的投资者,从而使得需求更加兴旺。面对巨大的投 资需求,许多房贷机构降低了贷款条件, 以提供更多的次级房贷产品 。这在客观上埋下危机 的隐患。事实上,不仅是美国,包括欧亚、 乃至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商业银行和投 资银行, 均参与了美国次级 房贷衍生产 品的投资,金额巨大,使得危机发生后影响波及全球金融 系统。部分美 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 款 、证券打包行为有关。在美国次级房贷的这一轮 繁荣中,部分银 行和金融机构为一己之 利,利用房贷证券化可将风险转移到投 资者 身上的机会,有意无意地降低贷款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 市场的 系统风险的增大 。历史上标准的房贷首付额度是 20%,也一 度降到了零 ,甚至出 现了负首付。有的金融机构,还故意将高风险 的按揭贷款,“静悄悄”地打包到证券化产品中去 , 向投资者推销 这些有问 题的按揭贷款证券 。突出的表现是在发 行按揭证券化产品 时,不向投资者披露 房主不仅难以支付的高额可调息按揭付 款、而 且购房者按揭贷款是零首付的情况。而评级市场的不透明和评级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