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ADAMS软件算法基本理论-(陈立平)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及ADAMS应用

第4章ADAMS软件算法基本理论-(陈立平)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及ADAMS应用
第4章ADAMS软件算法基本理论-(陈立平)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及ADAMS应用

第4章ADAMS软件基本算法

本章主要介绍ADAMS软件的基本算法,包括ADAMS建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运动学分析算法、动力学分析算法、静力学分析及线性化分析算法以及ADAMS软件积分器介绍。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对ADAMS软件的基本算法有较深入的了解,为今后合理选择积分器进行仿真分析提供理论基础,为更好地使用ADAMS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4.1 ADAMS建模基础

ADAMS利用带拉格朗日乘子的第一类拉格朗日方程导出――最大数量坐标的微分-代数方程(DAE)。它选取系统内每个刚体质心在惯性参考系中的三个直角坐标和确定刚体方位的三个欧拉角作为笛卡尔广义坐标,用带乘子的拉格朗日第一类方程处理具有多余坐标的完整约束系统或非完整约束系统,导出以笛卡尔广义坐标为变量的动力学方程。

4.1.1 参考标架

在计算系统中构件的速度和加速度时,需要指定参考标架,作为该构件速度和加速度的参考坐标系。在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过程中,有两种类型的参考标架——地面参考标架和构件参考标架。地面参考标架是一个惯性参考系,它固定在一个“绝对静止”的空间中。通过地面参考标架建立机械系统的“绝对静止”参考体系,属于地面标架上的任何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对于大多数问题,可以将地球近似为惯性参考标架,虽然地球是绕着太阳旋转而且地球还有自转。对于每一个刚性体都有一个与之固定的参考标架,称为构件参考标架,刚性体上的各点相对于该构件参考标架是静止的。

4.1.2 坐标系的选择

机械系统的坐标系广泛采用直角坐标系,常用的笛卡尔坐标系就是一个采用右手规则的直角坐标系。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所有矢量均可以用沿3个单位坐标矢量的分量来表示。坐标系可以固定在一个参考标架上,也可以相对于参考框架而运动。合理地设置坐标系可以简化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在机械系统运动分析过程中,经常使用3种坐标系:(1)地面坐标系(Ground Coordinate System)。地面坐标系又称为静坐标系,是固定在地面标架上的坐标系。ADAMS中,所有构件的位置、方向和速度都用地面坐标系表示。

(2)局部构件参考坐标系(Local Part Reference Frame,LPRF)。这个坐标系固定在构件上并随构件运动。每个构件都有一个局部构件参考坐标系,可以通过确定局部构件参考坐标系在地面坐标系的位置和方向,来确定一个构件的位置和方向。在ADAMS中,局部构件参考坐标系缺省与地面坐标系重合。

(3)标架坐标系(Marker System)。标架坐标系又称为标架,是为了简化建模和分析在构件上设立的辅助坐标系,有两种类型的标架坐标系:固定标架和浮动标架。固定标架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及ADAMS 应用

固定在构件上,并随构件运动。可以通过固定标架在局部构件参考坐标系中的位置和方向,确定固定标架坐标系的位置和方向。固定标架可以用来定义构件的形状、质心位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点、构件之间的连接位置等。浮动标记相对于构件运动,在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过程中,有些力和约束需要使用浮动标架来定位。

动力学方程的求解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义坐标的选择。研究刚体在惯性空间中的一般运动时,可以用它的质心标架坐标系确定位置,用质心标架坐标相对地面坐标系的方向余弦矩阵确定方位。为了解析地描述方位,必须规定一组转动广义坐标表示方向余弦矩阵。第一种方法是用方向余弦矩阵本身的元素作为转动广义坐标,但是变量太多,同时还要附加六个约束方程;第二种方法是用欧拉角或卡尔登角作为转动坐标,它的算法规范,缺点是在逆问题中存在奇点,在奇点位置附近数值计算容易出现困难;第三种方法是用欧拉参数作为转动广义坐标,它的变量不太多,由方向余弦计算欧拉角时不存在奇点。ADAMS 软件用刚体

i

B 的质心笛卡尔坐标和反映刚体方位的欧拉角作为广义坐标,即

T

i z y x q ],,,,,[?θψ=,

T

T n T T q q q q ]

,,,[21 =。由于采用了不独立的广义坐标,系统动力

学方程虽然是最大数量,但却是高度稀疏耦合的微分代数方程,适用于稀疏矩阵的方法高

效求解。

4.2 ADAMS 运动学分析

4.2.1 ADAMS 运动学方程

利用ADAMS 建立机械系统仿真模型时,系统中构件与地面或构件与构件之间存在运动副的联接,这些运动副可以用系统广义坐标表示为代数方程,这里仅考虑完整约束。设表示运动副的约束方程数为nh ,则用系统广义坐标矢量表示的运动学约束方程组为: 12()[(),(),...,()]0K

K

K

K

T

nh q q q q Φ=ΦΦΦ= (4-1)

考虑运动学分析,为使系统具有确定运动,要使系统实际自由度为零,为系统施加等于自由度(nh nc -)的驱动约束:

0),(=Φt q D (4-2)

在一般情况下,驱动约束是系统广义坐标和时间的函数。驱动约束在其集合内部及其与运动学约束合集中必须是独立和相容的,在这种条件下,驱动系统运动学上是确定的,将作确定运动。

由式(4-1)表示的系统运动学约束和式(4-2)表示的驱动约束组合成系统所受的全部约束:

0),(),(),(=??

?

???ΦΦ=Φt q t q t q D K (4-3)

第4章 ADAMS 软件基本算法

式(4-3)为nc 个广义坐标的nc 个非线性方程组,其构成了系统位置方程。

对式(4-3)求导,得到速度约束方程:

0),(),(),,(=Φ+Φ=Φ

t q q t q t q q t q (4-4) 若令),(t q t Φ-=υ,则速度方程为:

0),(),,(=-Φ=Φ

υq t q t q q q (4-5) 对式(4-4)求导,可得加速度方程:

0),(),(2)),((),(),,,(=Φ+Φ+Φ+Φ=Φ

t q q t q q q t q q t q t q q q tt qt q q q (4-6) 若令tt qt q q q q q

Φ-Φ-Φ-= 2)(η,则加速度方程为: 0),,(),(),,,(=-Φ=Φ

t q q q t q t q q q q η (4-7) 矩阵q Φ,为雅可比矩阵,如果Φ的维数为m ,q 维数为n ,那么q Φ维数为n m ?矩阵,其定义为j i j i q q ?Φ?=Φ),()(。在这里q Φ为nc nc ?(nh 个运动学约束,nc -nh 个

驱动约束,nc 个广义坐标)的方阵。

4.2.2 ADAMS 运动学方程的求解算法

在ADAMS 仿真软件中,运动学分析研究零自由度系统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和约束反力,因此只需求解系统的约束方程:

(,)0n q t Φ= (4-8)

运动过程中任一时刻n t 位置的确定,可由约束方程的Newton-Raphson 迭代法求得:

(,)0j q j j n q q t Φ?+Φ= (4-9)

其中,1j j j q q q +?=-,表示第j 次迭代。

n t 时刻速度、加速度可以利用线性代数方程的数值方法求解,ADAMS 中提供了两种

线性代数方程求解方法:CALAHAN 方法(由Michigan 大学 Donald Calahan 教授提出)与HARWELL 方法(由HARWELL 的Ian Duff 教授提出 ),CALAHAN 方法不能处理冗余约束问题,HARWELL 方法可以处理冗余约束问题,CALAHAN 方法速度较快。

1q t q

-=-ΦΦ (4-10) 1()2q q q qt tt q q q q -??=-ΦΦ+Φ+Φ?? (4-11)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及ADAMS 应用

4.3 ADAMS 动力学分析

4.3.1 ADAMS 动力学方程

ADAMS 中用刚体B 的质心笛卡尔坐标和反映刚体方位的欧拉角作为广义坐标,即

[,,,,,]T q x y z ψθ?=,令[],,T R x y z =,[],,T

γψθφ=,[,]T T T q R γ=。构件质心参考

坐标系与地面坐标系间的坐标变换矩阵为:

cos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sin cos cos cos sin sin sin cos cos cos cos sin sin sin sin cos cos gi A ψφψθφψφψθφψθψφψθφ

ψφψθφ

ψθθφθφ

θ---??

??=+-+-??

???

?

(4-12)

定义一个欧拉转轴坐标系,该坐标系的三个单位矢量分别为上面三个欧拉转动的轴,因而三个轴并不相互垂直。该坐标系到构件质心坐标系的坐标变换矩阵为:

sin sin 0

cos sin cos 0sin cos 10B θφθθφ

θθ??

??=-?????? (4-13) 构件的角速度可以表达为:

B ωγ= (4-14)

ADAMS 中引入变量e ω为角速度在欧拉转轴坐标系分量:

e ωγ= (4-15)

考虑约束方程,ADAMS 利用带拉格朗日乘子的拉格朗日第一类方程的能量形式得到

如下方程:

1()n

j i i j j j

d T T Q dt q q q λ=???Φ-=+???∑ (4-16) T 为系统广义坐标表达的动能,j q 为广义坐标,j Q 为在广义坐标j q 方向的广义力,最后一项涉及约束方程和拉格朗日乘子表达了在在广义坐标j q 方向的约束反力。

ADAMS 中近一步引入广义动量:

j j

T P q ?=? (4-17)

第4章 ADAMS 软件基本算法

简化表达约束反力为:

1

n

j i

i j

C q λ=?Φ

=?∑ (4-18) 这样方程(4-16)可以简化为:

j j j

j

T P Q C q ?-=-? (4-19) 动能可以近一步表达为:

1122

T T T

T R MR B JB γ

γ=

+ (4-20) 其中M 为构件的质量阵,J 为构件在质心坐标系下的惯量阵。 将(4-19)分别表达为移动方向与转动方向有:

R R R

R T P Q C q ?-=-? (4-21) T P Q C q γγγ

γ

?-=-? (4-22) 其中()R

R d d T P MR MV q dt dt

???=== ???? ,0R T q ?=?。 (4-21)式可以简化为:

R R MV Q C =- (4-23) T T P B JB q γγ

γ??

?==

? ????

,由于B 中包含欧拉角,为了简化推导,ADAMS 中并没有进一步推导P γ

,而是将其作一个变量求解。 这样ADAMS 中每个构件具有如下15个变量(而非12个)和15个方程(而非12个)。 变量: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及ADAMS 应用

[][],,,,,,,,,,T

x y z T T T

e T V V V V R x y z P P P P γψθφψθφωωωωγψθφ???=???

?=?

?

??=???????=??

??=?

(4-24)

方程:

R R

T e e MV Q C

V R T

P Q C q P B JB γγγγ

γ

ω

ωγ?=-?

?=?

??-=-???

?=??=?

(4-25)

集成约束方程ADAMS 可自动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微分-代数方程:

()0,0(,,)T T q T P H F q T P q u q q t F f u q t λ??-+Φ+=???

?=???

?

=?

?Φ=?

=??

(4-26)

其中,P 为系统的广义动量;H 为外力的坐标转换矩阵。

为了更好地说明ADAMS 的建模过程下面以一个单摆为例进行建模推导。

第4章 ADAMS 软件基本算法

图4-1单摆示意图

如图所示,单摆的质量为M 、惯量为I ,杆长为2L,并在O 点以转动副与大地相连接约束在大地的OXY 平面内。在单摆质心处建立单摆的跟随坐标系――局部构件参考坐标系Op -Xp -Yp ,其坐标在地面坐标系OXY 中为(x ,y ),单摆的姿态角为θ。

系统的动能表达式:

()

22212

T Mx My I θ=

++ (4-27) 广义动量表达式:

T

Mx x T

My y T

I θθ

??=?????=?????=???

(4-28) 外力表达式:

00T H F Mg ??

??=??????

(4-29)

约束方程:

cos 0

sin 0x L y L θθ-=??

-=?

(4-30)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及ADAMS 应用

约束方程的雅克比矩阵:

10sin 01cos q L L θθ??Φ=??

-??

(4-31) 约束对应的拉格朗日乘子:

12λλλ??

=????

(4-32)

力、力矩平衡方程:

1

212000sin cos 0x T T q y MV T P H F MV Mg q

P L L θλλλλθλθ??+=???-+Φ+=?+-=?????+-=??

(4-33) 动量矩表达式:

T P P I q

θθω?=?=? (4-34) 运动学关系方程:

000x y V x

u q V y θωθ-=????=?-=??

??-=??

(4-35) 其方程集成表达为:

1

21200sin cos 00000cos 0sin 0x y x y

MV MV Mg P L L P I V x V y x L y L θθθ

θλλλθλθωωθθθ??+=??+-=????+-=??

-=????-=??

-=????-=????-=??

-=??

(4-36) 其中系统需求解变量为:

1

2T

x y x

y V V P θθθ

ωλλ???? (4-37)

第4章 ADAMS 软件基本算法

4.3.2 初始条件分析

在进行动力学、静力学分析之前,ADAMS 会自动进行初始条件分析,以便在初始系统模型中各物体的坐标与各种运动学约束之间达成协调,这样可以保证系统满足所有的约束条件。

初始条件分析通过求解相应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的目标函数的最小值得到。 (1)对初始位置分析,需满足约束最小化问题

Minimize :()001()2

T

C q q W q q =

-- Subject to :()0q Φ=

q 为构件广义坐标,W 为权重矩阵,q 0为用户输入的值,如果用户输入的值为精确值,则相应权重较大,并在迭代中变化较小。可以利用拉格朗日乘子将上述约束最小化问题变为如下极值问题:

()()()T 001q -q W q -q +Φq 2

T

L λ=

(4-38)

L 取最小值,则由0,0L L q λ

??==??得: ()0Φ()0

Φq 0

T

W q q q λ???

?-+=???????

?=?

(4-39) 因约束函数中存在广义坐标,该方程为非线性方程须用Newton-Raphson 迭代求解,迭代方程如下:

[][]()()00T

T

W q W q q q q q q λλ?????Φ??

?????Φ???-+???????????=????

???????????Φ????Φ???????????

(4-40)

(2)对初始速度分析,需满足约束最小化问题

Minimize :()001()2

T C q q W q q =

-- Subject to :0q q t ???Φ?Φ+=??????

其中,0q

为用户设定的准确的或近似的初始速度值,或者为程序设定的缺省速度值;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及ADAMS 应用

W 为对应0q

的权重系数矩阵。 同样可以利用拉格朗日乘子将上述约束最小化问题变为如下极值问题:

()()T 001q -q W q -q +q 2T

L q t λ?????Φ?Φ=+ ?????????

(4-41) L 取最小值,得:

0Φ()00T

W q

q q q q t

λ???

?-+=???????????Φ?Φ

?+=???????

?

(4-42) q 为已知,该方程为线性方程组可求解如下方程:

[][]00T

W Wq q q t q λ?????Φ???????????????=?Φ?????????????Φ????????????????????

(4-43)

(3)对初始加速度、初始拉氏乘子的分析,可直接由系统动力学方程和系统约束方程

的两阶导数确定。

4.3.3 ADAMS 动力学方程的求解

对于式(4-26)微分-代数方程的求解,ADAMS 采用两种方式求解,第一种为对DAE 方程的直接求解,第二种为DAE 方程利用约束方程将广义坐标分解为独立坐标和非独立坐标然后化简为ODE 方程求解。关于具体求解器将在4.5节介绍。DAE 方程的直接求解将二

阶微分方程降阶为一阶微分方程来求解,通过引入=u q

,将所有拉格朗日方程均写成一阶微分形式,该方程为 Index 3微分代数方程。

I3积分格式:

()0,0(,,)T T q T P H F q T P q u q q t F f u q t λ??-+Φ+=???

?=???

?

=?

?Φ=?

=??

(4-44)

第4章 ADAMS 软件基本算法

运用一阶向后差分公式,上述方程组对()λu q 求导,可得其Jacobian 矩阵,

然后利用 Newton-Rapson 求解。可以看出,当积分步长h 减小并趋近于0时,上述Jacobian 矩阵呈现病态。为了有效地监测速度积分的误差,可采用降阶积分方法(Index reduction methods )。通常来说,微分方程的阶数越少,其数值求解稳定性就越好。ADAMS 还采用两种方法来降阶求解,即SI2(Stabilized-Index Two)和SI1(Stabilized-Index One)方法。

SI2积分格式:

()()00;(0),0,,0(,,)T T q T q T P H F q T P q

u q q t q u t F f u q t λμμ??-+Φ+=???

?=????-+Φ==??Φ=?

=?

=??

(4-45) 上式能同时满足Φ和Φ

求解不违约,且当步长h 趋近于0时,Jacobian 矩阵不会呈现病态现象。

SI1积分格式:

()()00;,0,,0(,,)T T q T q T P H F q T P q

u q q t q u t F f u q t ηξ??-+Φ+=???

?=????-+Φ=??Φ=?

=?

=??

(4-46)

上式中,为了对方程组降阶,引入η

和ζ 来替代拉格朗日乘子,即,ηλζμ== 。这种变化有效地将上述方程组的阶数降为1。因为只需要微分速度约束方程一次来显示地计

算表达式η

和ζ 。运用SI1积分器,能够方便地监测q ,u ,η和ζ的积分误差,系统的加速度也趋向于更加精确。但在处理有明显的摩擦接触问题时,SI1积分器十分敏感并具有

挑剔性。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及ADAMS 应用

4.4 ADAMS 静力学及线性化分析

4.4.1 静力学分析

在进行静力学、准静力学分析时,对动力学方程的速度、加速度设置为零,则得到静力学方程如下:

()0

0,0(,,)T T q T H F q T P q u q t F f u q t λ??-+Φ+=???

?=???

?

=?

?Φ=?

=??

(4-47) 该方程为非线性代数方程利用Newton-Rapson 迭代求解求解。

4.4.2 线性化分析

在系统的某点处,,q q u u *

*

== 可对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进行线性化,

0Mu

Cu Kq u q ++=??

=?

(4-48) M ,C ,K 为常数阵

可对(4 .4-1)式求解得到系统的频率和振动模态。

4.5 ADAMS 求解器算法介绍

4.5.1 ADAMS 数值算法简介

运动学、静力学分析需求解一系列的非线性代数方程、线性代数方程,ADAMS 采用了修正的Newton-Raphson 迭代算法求解非线性代数方程,以及基于LU 分解的CALAHAN 方法和HARWELL 方法求解线性代数方程。对动力学微分方程,根据机械系统特性,选择不同的积分算法;对刚性系统,采用变系数的BDF(Backwards Differentiation Formulation)刚性积分程序,它是自动变阶、变步长的预估校正法(PECE ,Predict-Evaluate-Correct-Evaluate),并分别为Index3、SI2、SI1积分格式,在积分的每一步

第4章 ADAMS 软件基本算法

采用了修正的Newton-Raphson 迭代算法;对高频系统(High-Frequencies),采用坐标分块法(Coordinate-Partitioned Equation)将微分-代数(DAE )方程简化为常微分(ODE )方程分别利用ABAM (Adams-Bashforth-Adams-Moulton )方法和龙格-库塔(RKF45)方法求解。

在ADAMS 中具体如下:

●线性求解器(求解线性方程),采用稀疏矩阵技术以提高效率。 CALAHAN 求解器与HARWELL 求解器。

● 非线性求解器(求解代数方程),采用了Newton-Raphson 迭代算法。 ● DAE 求解器(求解微分-代数方程),采用BDF 刚性积分法。 SI2:GSTIFF 、WSTIFF 与CONSTANT_BDF 。 SI1:GSTIFF 、WSTIFF 与CONSTANT_BDF 。 I3:GSTIFF 、WSTIFF 、 Dstiff 与CONSTANT_BDF 。 ● ODE 求解器(求解非刚性常微分方程) ABAM 求解器与RKF45求解器。

4.5.2 动力学求解算法介绍

1.微分-代数(DAE )方程的求解算法过程

ADAMS 中DAE 方程的求解采用了BDF 刚性积分法,以下为其步骤: (1)预估阶段

用Gear 预估-校正算法可以有效地求解微分-代数方程。首先,根据当前时刻的系统状态矢量值,用泰勒级数预估下一时刻系统的状态矢量值:

22

12

12!n n n n y y y y h h t t

+??=+++?? (4-49) 其中,时间步长1n n h t t +=-。这种预估算法得到的新时刻的系统状态矢量值通常不准确,可以由Gear 1k +阶积分求解程序(或其他向后差分积分程序)来校正。

10111

k

n n i n i i y h y

y βα++-+==-+∑ (4-50) 其中,1n y +为()y t 在1n t t +=时的近似值;0β和i α为Gear 积分程序的系数值。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及ADAMS 应用

上式经过整理,可表示为:1111

01[]k

n n i n i i y

y y h αβ++-+=-=-∑ (4-51) (2)校正阶段

● 求解系统方程G ,如(,,)0G y y t = ,则方程成立,此时的y 为方程的解,否则继续; ● 求解Newton-Raphson 线性方程,得到y ?,以更新y ,使系统方程G 更接近于成立。

1(,,)n J y G y y

t +?= ,其中J 为系统的雅可比矩阵。 ● 利用Newton-Raphson 迭代,更新1:k k k y y y y +=+?

●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y ?足够小。 (3)误差控制阶段

● 预估计积分误差并与误差精度比较,如积分误差过大则舍弃此步。 ● 计算优化的步长h 和阶数n 。

●如达到仿真结束时间,则停止,否则t

t t =+?,重新进入第一步。

2.坐标缩减的微分方程求解过程算法

ADAMS 程序提供ABAM(Adams -Bashforth and Adams-Moulton)和RKF45积分程序,

采用坐标分离算法,将微分-代数方程减缩成用独立广义坐标表示的纯微分方程,然后用ABAM 或RKF45程序进行数值积分。以下以ABAM 为例介绍其求解过程。

坐标减缩微分方程的确定及其数值积分过程按以下步骤进行: (1)坐标分离

将系统的约束方程进行矩阵的满秩分解,可将系统的广义坐标列阵{}q 分解成独立坐标列阵{}i

q

和非独立坐标列阵{}d

q ,即{}{}T

i

d q q

q =。

(2)预估

用Adams-Bashforth 显式公式,根据独立坐标前几个时间步长的值,预估1n t +时刻的独立坐标值{}

P

i

q

,P 表示预估值。

(3)校正

用Adams-Moulton 隐式公式对上面的预估值,根据给定的收敛误差限进行校正,以得

第4章ADAMS软件基本算法

到独立坐标的校正值{}C i q,C表示校正值。

(4)确定相关坐标

确定独立坐标的校正值之后,可由相应公式计算出非独立坐标和其他系统状态变量值。

(5)积分误差控制

与上面预估-校正算法积分误差控制过程相同,如果预估值与校正值的差值小于给定的积分误差限,接受该解,进行下一时刻的求解。否则减小积分步长,重复第二步开始的预估步骤。

4.5.3 动力学求解算法特性比较

1.微分-代数(DAE)方程的求解三种积分格式比较

I3积分格式仅监控位移和其它微分方程的状态变量的误差。当积分步长变小时Jacobian 矩阵不能保持稳定,会出现奇异,积分易发散。积分过程不能监控速度和约束反力。因而速度、加速度、约束反力计算精度差一些。

SI2积分格式中考虑了速度约束方程,可以控制拉氏乘子的误差、速度误差,仿真结果更精确,可以给出速度、加速度较为精确解。Jacobian矩阵在步长很小时仍能保持稳定,Jacobian矩阵小步长不会奇异、病态,增加了校正器在小步长时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校正阶段不会象I3积分格式那样容易失败。可以精确处理高频问题。但比I3积分格式慢,驱动约束为速度时,输入必须可微、光滑。非光滑驱动约束运动输入会产生无限加速度,而导致SI2积分失败。位移驱动约束输入不能是变量的函数,速度、加速度输入可以是变量的函数,而I3驱动约束输入可以是变量的函数,这给仿真带来不便。

SI1积分格式中考虑了速度约束方程,但并没有引入加速度约束方程,相对应引入了拉氏乘子的导数而使方程降阶,可以控制拉氏乘子的误差、速度误差,仿真结果很精确,Jacobian矩阵在步长很小时仍能保持稳定,增加了校正器在小步长时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可以给出速度、加速度较为精确解,可以监控所有状态变量如位移、速度、拉氏乘子,比SI2精度高,但对具有摩擦、接触的模型很敏感。

三种积分方式比较如下表:

表4-1 三种积分方式的比较

2.求解器的特点比较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及ADAMS应用

(1)Gstiff

Gstiff求解器为刚性稳定算法,采用多步、变阶(最高阶为6)、变步长、固定系数算法。可直接求解DAE方程,有I3、SI2、SI1三种积分格式。在预估中采用泰勒级数,而且其系数是假设步长不变而得到的固定系数,因而当步长改变时会产生误差。其奇特点是计算速度快,位移精度高,I3格式时速度、尤其加速度会产生误差,可以通过控制最大步长来控制求解中步长的变化,从而提高精度使仿真运行在定步长状态。当步长小时,Jacobian 矩阵是步长倒数的函数会变成病态,SI2及SI1积分格式时Jacobian矩阵可以步长很小时仍能保持稳定。该算法可以适应很多仿真分析问题。

(2)Wstiff

Wstiff求解器为刚性稳定算法,采用多步、变阶(最高阶为6)、变步长、变系数算法。可直接求解DAE方程,有I3、SI2、SI1三种积分格式。在预估中采用NDF(Newton Divided Difference)公式用于预估,可以根据步长信息修改相应阶的系数,而且步长改变并不影响精度,因而更具健壮性,更稳定。但仿真时间比Gstiff长。

3 Dstiff

(3)Dstiff

Dstiff求解器为刚性稳定算法,采用多步、变阶(最高阶为6)、变步长、变系数(固定第一个系数)算法。可直接求解DAE方程,ADAMS中仅有I3一种积分格式。在预估中采用NDF(Newton Divided Difference)公式用于预估,固定第一个系数,从而第一个系数与步长无关,其他变系数随步长变化而变化可以根据步长信息修改相应阶的系数,较稳定。但仿真时间比Gstiff长。基于DASSL积分器,由Petzold开发。

(4)Constant_BDF

Constant_BDF求解器为刚性稳定算法,采用多步、变阶(最高阶为6)、固定步长算法。可直接求解DAE方程,有I3、SI2、SI1三种积分格式。在预估中采用NDF(Newton Divided Difference)公式用于预估,在SI2积分格式时小步长时非常稳定健壮,可以解Gstiff失败的问题,位移、速度求解精度高,而且对加速度和力的不连续性没有Gstiff求解器敏感,有些问题没有Gstiff,Wstiff快,Hmax太大结果不准,Hmax太小速度太慢。

(5)ABAM

ABAM求解器为非刚性稳定算法,采用多步、变阶算法(最高阶为12)、变步长算法。适合求解低阻尼、瞬态系统,尤其适合求解非刚性系统但存在突变或高频的系统,ABAM 利用坐标分块技术将DAE方程变为ODE方程,仅独立坐标被积分求解,其他非独立坐标利用约束方程(代数方程)求解。L.F.Shampine和M.K.Gordon开发。

(6)RKF45

RKF45非刚性稳定算法,采用单步算法,是以上多步算法的补充,但在积分计算时计算导数费时,而且与其他算法相比不能给出高精度结果,且速度比ABAM积分器慢。由L.FShampine H.A.Watts开发的DDERKF积分器。

第4章ADAMS软件基本算法

4.5.4 刚性问题求解算法选择

数值刚性问题指系统的特征值分布广泛,存在低频、高频,而且对应的高频部分具有较高阻尼,因而系统当有可能高频振动时,由于高频阻尼使而使其很快好散掉。刚度比为系统隐藏的最高频率(对应较高阻尼)与系统表现出的最低频率(对应较低阻尼)的比值一般刚度比为200时为称为刚性系统,刚度比为20以下时为非刚性系统。非刚性系统其最高频率一定对应较小阻尼而可以被激发出。如具有柔性体的系统,柔体的高频都具有高阻尼,一般不会被激发,都是低频被激发,而系统的高频被激发时系统就变为非刚性系统。刚性积分器可以对数值刚性系统的微分方程进行有效的积分,刚性积分器中积分器步长被限制为最高主动频率(系统表现出的最高频率)的倒数,而非刚性积分器中积分器步长被限制为最高频率(系统所有频率中的最高频率,包含隐藏频率)的倒数,这样非刚性积分器对数值刚性系统的微分方程积分的效率非常低。

在ADAMS中如果一个系统是非数值刚性系统,可以采用ABAM或RK45积分器,也可以采用Gstiff、Wstiff、Dstiff、Constant_BDF积分器,但如果系统是数值刚性系统,而采用了采用了ABAM或RK45系统将不会收敛或计算速度奇慢。

如2.5.2节中例子,当k1=10 N/mm,k2=1000000 N/mm,m1=1kg,m2=1kg,计算可知系统的第一阶频率为11.25Hz,第二阶频率为7117.6Hz,为典型的物理刚性系统。而加入阻尼c1=0.1 N/mm/s,c2=100000N/mm/s后,系统变为典型的数值刚性系统。数值刚性系统除在刚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对应高频的阻尼较大,使较高频率被基本阻尼掉,而低频则处于未阻尼状态。当数值刚性系统采用ADAMS非刚性数值算法如ABAM或RKF45时会出现数值困难,很难收敛,而用刚性数值算法如Gstiff、Wstiff、Dstiff或Constant_BDF时可以很快收敛。而去掉阻尼后的物理刚性系统,高频没有被阻尼掉为系统为高频系统,采用非刚性数值算法如ABAM或RKF45以及刚性数值算法如Gstiff、Wstiff、Dstiff或Constant_BDF都可以较快收敛。这个例子说明数值刚性系统必须采用专用于求解刚性问题的数值方法。

机械系统动力学

机械系统动力学报告 题目:电梯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 姓名: 专业: 学号:

电梯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 一、课题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因此,现在对电梯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在满足客观需求的基础上,电梯向着舒适性,高速,高效的方向发展。在电梯的发展过程中,安全性和功能性一直是电梯公司首要考虑的因素,其中舒适性也要包含在电梯的设计中,避免出现速度或者加速度出现突变,或者电梯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引起人们的不适。因此,在电梯的设计过程中,对电梯进行动态特性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二、在MATLAB中编程、绘图。 通过同组小伙伴的努力,已经得到了该系统的简化模型与运动方程。因此进行编程: 该系统的微分方程:[][][]{}[]Q x k x c x M= + ? ? ? ? ? ? + ? ? ? ? ? ?? ? ? ,其中矩阵[M]、 [C]、[K]、[Q]都已知。 该系统的微分方程是一个二阶一元微分方程,在MATLAB中,提供有求解常微分方程数值解的函数,其中在MATLAB中常用的求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有7个:ode45,ode23,ode113,ode15s,ode23s,ode23t,ode23tb 。 ode是MATLAB专门用于解微分方程的功能函数。该求解器有变步长(variable-step)和定步长(fixed-step)两种类型。不同类型有着不同的求解器,其中ode45求解器属于变步长的一种,采用Runge-Kutta

算法;和他采用相同算法的变步长求解器还有ode23。 ode45表示采用四阶,五阶Runge-Kutta单步算法,截断误差为(Δx)^3。解决的是Nonstiff(非刚性)常微分方程。 ode45是解决数值解问题的首选方法,若长时间没结果,应该就是刚性的,可换用ode23试试。 Ode45函数调用形式如下:[T,Y]=ode45(odefun,tspan,y0) 相关参数介绍如下: 通过以上的了解,并对该微分方程进行变换与降阶,得出程序。MATLAB程序: (1)建立M函数文件来定义方程组如下: function dy=func(t,y) dy=zeros(10,1); dy(1)=y(2); dy(2)=1/1660*(-0.006*y(2)+0.003*y(4)-0.0006*y(10)-1.27*10^7*y(1)+1.27*10^7*y (3)+2.54*10^6*y(9)); dy(3)=y(4); dy(4)=1/1600*(+0.03*y(2)-0.007*y(4)+0.003*y(6)+1.27*10^7*y(1)-7.274*10^8*y(3 )+1.27*10^7*y(5)); dy(5)=y(6);

研究生《机械系统动力学》试卷及答案

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试题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机械工程2014级 课程名称: 《机械系统动力学》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考试日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分数 1 圆柱型仪表悬浮在液体中,如图1所示。仪表质量为m ,液体的比重为ρ,液体的粘性阻尼系数为r ,试导出仪表在液体中竖直方向自由振动方程式,并求固有频率。(10分) 2 系统如图2所示,试计算系统微幅摆动的固有频率,假定OA 是均质刚性杆,质量为m 。(10分) 3 图3所示的悬臂梁,单位长度质量为ρ,试用雷利法计算横向振动的周期。假定梁的 变形曲线为?? ? ?? -=x L y y M 2cos 1π(y M 为自由端的挠度)。(10分) 4 如图4所示的系统,试推导质量m 微幅振动的方程式并求解θ(t)。(10分) 5 一简支梁如图5所示,在跨中央有重量W 为4900N 电机,在W 的作用下,梁的静挠度δst=,粘性阻尼使自由振动10周后振幅减小为初始值的一半,电机n=600rpm 时,转子不平衡质量产生的离心惯性力Q=1960N ,梁的分布质量略去不计,试求系统稳态受迫振动的振幅。(15分) 6 如图6所示的扭转摆,弹簧杆的刚度系数为K ,圆盘的转动惯量为J ,试求系统的固有频率。(15分) 7如图7一提升机,通过刚度系数m N K /1057823?=的钢丝绳和天轮(定滑轮)提升货载。货载重量N W 147000=,以s m v /025.0=的速度等速下降。求提升机突然制动时的钢丝绳最大张力。(15分) 8某振动系统如图8所示,试用拉个朗日法写出动能、势能和能量散失函数。(15分) 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试题纸

中国矿业大学机械系统动力学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

《机械系统动力学》 实验指导书 编制机械系统动力学课程组 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2019年3月

图1 幅值判别法和相位判别法仪器连接图 实验:结构的固有频率与模态的测试 一、结构的固有频率测试 1.实验目的 1、学习机械系统固有频率的测试方法; 2、学习共振法测试振动固有频率的原理与方法;(幅值判别法和相位判别法) 3、学习锤击法测试振动系统固有频率的原理与方法;(传函判别法) 4、学习自由衰减振动波形自谱分析法测试振动系统固有频率的原理和方法。(自谱分析法) 2.实验仪器及安装示意图 实验仪器:INV1601B 型振动教学实验仪、INV1601T 型振动教学实验台、加速度传感器、接触式激振器、MSC-1力锤(橡胶头)。软件:INV1601型DASP 软件。 图2 传函判别法和自谱分析法仪器连接图

3.实验原理 对于振动系统,经常要测定其固有频率,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简谐力激振,引起系统共振,从而找到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另一种方法是用锤击法,用冲击力激振,通过输入的力信号和输出的响应信号进行传函分析,得到各阶固有频率。 1、简谐力激振 由简谐力作用下的强迫振动系统,其运动方程为: t F Kx x C x m e ωsin 0=++ 方程式的解由21x x +这二部分组成: ) sin cos (211t C t C e x D D t ωωε+=-式中21D D -=ωω1C 、2C 常数由初始条件决定 t A t A x e e ωωcos sin 212+=其中222222214)()(e e e q A ωεωωωω+--= 2222224)(2e e e q A ωεωωεω+-=,m F q 0=1x 代表阻尼自由振动基,2x 代表阻尼强迫振动项。自由振动项周期 D D T ωπ2=强迫振动项周期e e T ωπ2=由于阻尼的存在,自由振动基随时间不断地衰减消失。最后,只剩下后两项,也就是通常讲的定常强动,只剩下强迫振动部分,即 t q t q x e e e e e e e e ωωεωωεωωωεωωωωsin 4)(2cos 4)()(222222222222+-++--=通过变换可写成 ) sin(?ω-=t A x e 式中4 22222222214)1(/ωωεωωωe e q A A A +-=+= t e 图3阻尼强迫振动

《机械动力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机械动力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判断 1.机构平衡问题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动态静力分析为基础的动力学综合,或动力学设计。 答案:正确 2.优化平衡就是采用优化的方法获得一个绝对最佳解。 答案:错误 3.惯性力的计算是建立在主动构件作理想运动的假定的基础上的。 答案:正确 4.等效质量和等效转动惯量与机械驱动构件的真实速度无关。 答案:正确 5.作用于等效构件上的等效力(或等效力矩)所作的功等于作用于系统上的外力所作的功。答案: 错误 6.两点动代换后的系统与原有系统在静力学上是完全等效的。 答案:错误 7.对于不存在多余约束和多个自由度的机构,动态静力分析是一个静定问题。 答案:错误 8.摆动力的完全平衡常常会导致机械结构的简单化。 答案:错误 9.机构摆动力完全平衡的条件是:机构运动时,其总质心作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错误 10.等效质量和等效转动惯量与质量有关。 答案:错误 11.平衡是在运动设计完成之前的一种动力学设计。 答案:错误 12.在动力分析中主要涉及的力是驱动力和生产阻力。 答案:正确 13.当取直线运动的构件作为等效构件时,作用于系统上的全部外力折算到该构件上得到等效力。答案:正确 14.摆动力的平衡一定会导致机械结构的复杂化。 答案:错误 15.机器人操作机是一个多自由度的闭环的空间机构。 答案:错误 16.质量代换是将构件的质量用若干集中质量来代换,使这些代换质量与原有质量在运动学上等效答案:正确 17.弹性动力分析考虑构件的弹性变形。 答案:正确 18.机构摆动力矩完全平衡的条件为机构的质量矩为常数。 答案:错误

19.拉格朗日方程是研究约束系统静力动力学问题的一个普遍的方法。 答案:正确 20.在不含有变速比传动而仅含定速比传动的系统中,传动比为常数。 答案:正确 21.平衡分析着眼于全部消除或部分消除引起震动的激振力。 答案:正确 22.通路定理是用来判断能否实现摆动力完全平衡的理论。 答案:错误 23.无论如何,等效力与机械驱动构件的真实速度无关。 答案:正确 24.综合平衡不仅考虑机构在机座上的平衡,同时也考虑运动副动压力的平衡和输入转矩的平衡。答案:正确 25.速度越快,系统的固有频率越大。 答案:错误 26.平衡的实质就是采用构件质量再分配等手段完全地或部分地消除惯性载荷。 答案:正确 27.优化综合平衡是一个多目标的优化问题,是一种部分平衡。 答案:正确 28.机构摆动力完全平衡的条件为机构的质量矩为常数。 答案:正确 29.当以电动机为原动机时,驱动力矩是速度的函数。 答案:错误 30.为了使得等效构件的运动与机构中该构件的运动一致,要将全部外力等效地折算到该机构上这 一折算是依据功能原理进行的。 答案:正确 2、单选 1.动力学反问题是已知机构的(),求解输入转矩和各运动副反力及其变化规律。 A.运动状态 B.运动状态和工作阻力 C.工作阻力 D.运动状态或工作阻力 答案:B 2.平衡的实质就是采用构件质量再分配等手段完全地或部分地消除()。 A.加速度 B.角加速度 C.惯性载荷 D.重力 答案: C 3.摆动力的完全平衡常常会导致机械结构的()。 A.简单化

系统动力学模型案例分析

系统动力学模型介绍 1.系统动力学的思想、方法 系统动力学对实际系统的构模和模拟是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同时进行的。系统的结构是指系统所包含的各单元以及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而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中各单元本身及各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秩序、结构和功能,分别表征了系统的组织和系统的行为,它们是相对独立的,又可以在—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所以在系统模拟时既要考虑到系统结构方面的要素又要考虑到系统功能方面的因素,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实际系统的基本规律。系统动力学方法从构造系统最基本的微观结构入手构造系统模型。其中不仅要从功能方面考察模型的行为特性与实际系统中测量到的系统变量的各数据、图表的吻合程度,而且还要从结构方面考察模型中各单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与实际系统结构的一致程度。模拟过程中所需的系统功能方面的信息,可以通过收集,分析系统的历史数据资料来获得,是属定量方面的信息,而所需的系统结构方面的信息则依赖于模型构造者对实际系统运动机制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其中也包含着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是属定性方面的信息。因此,系统动力学对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同时模拟的方法,实质上就是充分利用了实际系统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信息,并将它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合理有效地构造出能较好地反映实际系统的模型。 2.建模原理与步骤

(1)建模原理 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建模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系统动力学的系统观和方法论。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等级性和相似性。系统内部的反馈结构和机制决定了系统的行为特性,任何复杂的大系统都可以由多个系统最基本的信息反馈回路按某种方式联结而成。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系统目标就是针对实际应用情况,从变化和发展的角度去解决系统问题。系统动力学构模和模拟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实现结构和功能的双模拟,因此系统分解与系统综合原则的正确贯彻必须贯穿于系统构模、模拟与测试的整个过程中。与其它模型一样,系统动力学模型也只是实际系统某些本质特征的简化和代表,而不是原原本本地翻译或复制。因此,在构造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大局,抓主要矛盾,合理地定义系统变量和确定系统边界。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一致性和有效性的检验,有一整套定性、定量的方法,如结构和参数的灵敏度分析,极端条件下的模拟试验和统计方法检验等等,但评价一个模型优劣程度的最终标准是客观实践,而实践的检验是长期的,不是一二次就可以完成的。因此,一个即使是精心构造出来的模型也必须在以后的应用中不断修改、不断完善,以适应实际系统新的变化和新的目标。 (2)建模步骤 系统动力学构模过程是一个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根据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规律,这是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它必须是一个由粗到细,由表及里,多次循环,不断深化的过程。系统动力学将整个构模过程归纳为系统分析、结构分析、模型建立、模型试验和模型使用五大步骤这五大步骤有一定的先后次序,但按照构模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它们又都是交叉、反复进行的。 第一步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系统问题,广泛收集解决系统问题的有关数据、资料和信息,然后大致划定系统的边界。 第二步结构分析的注意力集中在系统的结构分解、确定系统变量和信息反馈机制。 第三步模型建立是系统结构的量化过程(建立模型方程进行量化)。 第四步模型试验是借助于计算机对模型进行模拟试验和调试,经过对模型各种性能指标的评估不断修改、完善模型。 第五步模型使用是在已经建立起来的模型上对系统问题进行定量的分析研究和做各种政策实验。 3.建模工具 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 PLE软件 4.建模方法 因果关系图法 在因果关系图中,各变量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用因果链来连接的。因果链是一个带箭头的实线(直线或弧线),箭头方向表示因果关系的作用方向,箭头旁标有“+”或“-”号,分别表示两种极性的因果链。

机械设计基础第十四章 机械系统动力学

第十四章 机械系统动力学 14-11、在图14-19中,行星轮系各轮齿数为123z z z 、、,其质心与轮心重合,又齿轮1、2对质心12O O 、的转动惯量为12J J 、,系杆H 对的转动惯量为H J ,齿轮2的质量为2m ,现以齿轮1为等效构件,求该轮系的等效转动惯量J ν。 2222 2121221 12323121 13212 1 13222 12311212213121313 ( )()()()1()()()( )()()()o H H H o H J J J J m z z z z z z z z z O O z z z z z z z O O J J J J m z z z z z z z z νννωωω ωωωω ωω ωωωωνω=+++=-= += +=+-=++++++解: 14-12、机器主轴的角速度值1()rad ?从降到时2()rad ?,飞轮放出的功 (m)W N ,求飞轮的转动惯量。 max min 122 2 121 ()2 2F F Wy M d J W J ?ν??ωωωω==-=-? 解: 14-15、机器的一个稳定运动循环与主轴两转相对应,以曲柄和连杆所组成的转动副A 的中心为等效力的作用点,等效阻力变化曲线c A F S ν-如图14-22所示。等效驱动力a F ν为常数,等效构件(曲柄)的平均角速度值25/m rad s ?=, 3 H 1 2 3 2 1 H O 1 O 2

不均匀系数0.02δ=,曲柄长度0.5OA l m =,求装在主轴(曲柄轴)上的飞轮的转动惯量。 (a) W v 与时间关系图 (b )、能量指示图 a 2 24()2 3015m Wy=25N m 25 6.28250.02 c va OA vc OA OA va F W W F l F l l F N Mva N J kg m νν=∏?∏=∏+==∏= =?解:稳定运动循环过程 14-17、图14-24中各轮齿数为12213z z z z =、,,轮1为主动轮,在轮1上加力矩1M =常数。作用在轮 2 上的阻力距地变化为: 2r 22r 020M M M ??≤≤∏==∏≤≤∏=当时,常数;当时,,两轮对各自中心的转动惯量为12J J 、。轮的平均角速度值为m ω。若不均匀系数为δ,则:(1)画出以轮1为等效构件的等效力矩曲线M ν?-;(2)求出最大盈亏功;(3)求飞轮的转动惯量F J 。 图14-24 习题14-17图 40Nm 15∏ 12.5∏ 22.5∏ 15Nm ∏ 2∏ 2.5∏ 4∏ 25∏ 1 1 z 2 z 2 r M 2 M ∏ 2∏ 2?

机器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器人学导论 一、名词解释题: 1.自由度: 2.机器人工作载荷: 3.柔性手: 4.制动器失效抱闸: 5.机器人运动学: 6.机器人动力学: 7.虚功原理: 驱动: 9.电机无自转: 10.直流伺服电机的调节特性: 11.直流伺服电机的调速精度: 控制: 13.压电元件: 14.图像锐化: 15.隶属函数: 网络: 17.脱机编程: : 二、简答题: 1.机器人学主要包含哪些研究内容 2.机器人常用的机身和臂部的配置型式有哪些 3.拉格朗日运动方程式的一般表示形式与各变量含义 4.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基本单元有哪些 5.直流电机的额定值有哪些 6.常见的机器人外部传感器有哪些 7.简述脉冲回波式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8.机器人视觉的硬件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9.为什么要做图像的预处理机器视觉常用的预处理步骤有哪些 10.请简述模糊控制器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用途。 11.从描述操作命令的角度看,机器人编程语言可分为哪几类 12.仿人机器人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三、论述题: 1.试论述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 2.试论述精度、重复精度与分辨率之间的关系。 3.试论述轮式行走机构和足式行走机构的特点和各自适用的场合。 4.试论述机器人静力学、动力学、运动学的关系。 5.机器人单关节伺服控制中,位置反馈增益和速度反馈增益是如何确定的 6.试论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准则。 四、计算题:(需写出计算步骤,无计算步骤不能得分): 1.已知点u的坐标为[7,3,2]T,对点u依次进行如下的变换:(1)绕z轴旋转90°得到点v;(2)绕y 轴旋转90°得到点w;(3)沿x轴平移4个单位,再沿y轴平移-3个单位,最后沿z轴平移7个单位得到点t。求u, v, w, t各点的齐次坐标。

系统动力学定义(精)

系统动力学定义 系统动力学出现于1956年,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JayW.Forrester福瑞斯特教授最早提出的一种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方法论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是一门以系统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主要手段,定量地研究系统发展的动态行为的一门应用学科,属于系统科学的一个分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王其藩教授在他所著的《高级系统动力学》中给出了系统动力学的内涵曰:系统动力学是一门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学科,是一门探索如何认识和解决系统问题的科学,是一门交叉、综合性的学科。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的行为模式与特性主要地取决于其内部的动态结构与反馈机制,系统在内外动力和制约因素的作用下按一定的规律发展和演化。系统动力学是从运筹学的基础上改进发展起来的。鉴于运筹学太拘泥于“最优解”这一不足,系统动力学从观点上做了基本的代写硕士论文改变,它不依据抽象的假设,而是以现实存在的世界为前提,不追求“最佳解”,而是寻求改善系统行为的机会和途径。由此,系统动力学在传统管理程序的背景下,引进信息反馈和系统力学理论,把社会问题流体化,从而获得描述社会系统构造的一般方法,并且通过电子计算机强大的记忆能力和高速运算能力而获得对真实系统的跟踪,实现了社会系统的可重复性实验。不同于运筹学侧重于依据数学逻辑推演而获得解答,系统动力学是依据对系统实际的观测所获得的信息建立动态仿真模型,并通过计算机实验室来获得对系统未来行为的描述。当然,系统动力学建立的规范模型也只是实际系统的简化与代表。一个模型只是实际系统一个断面或侧面,系统动力学认为,不存在终极的模型,任何模型都只是在满足预定要求的条件下的相对成果。模型与现实系统的关系可用下图形象地加以说明。

机械动力学考试答案

图4 机器安装示意图 88、一个质量20Kg 的机器,按图4所示方式安装。若弹簧的总刚度 为17KN/m ,总阻尼为300m s N ?。试求初始条mm x 250=,s mm x 3000= 时的振动响应。 88、解:由0=++kx x c x m 代入数据后得 08501501017300203=++=?++x x x x x x (8分) 其中,152=a ,8502=n ω,计算阻尼比和固有圆频率 17.2826.012.291126.02 .295.722=-?=-=<===ζωωωζn d n a (4分) 将初始条件代入 00020020arctan )(ax x x ax x x A d d +=++= ω?ω (4分) 得: o d d ax x x mm ax x x A 3.555.25.730017.2825arctan arctan )(4.30)17.2825.7300(25)(0002220020?+?=+==?++=++= ω?ω(2分)

则系统的振动响应为 4. 305.7+ =-t x t(2分)e sin( 28 ) 96 .0 . 17

1. “机械动力学”主要研究哪些内容,请以任一机器为对象举例说明研究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答:机械动力学是研究机械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和机械在运动中产生的力,并从力与运动的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机械设计和改进的科学。动力学主要研究内容概括起来有:1,共振分析;2,振动分析与动载荷计算;3,计算机与现代测试技术的运用;4,减震与隔振。柴油机上的发动机,发动机不平衡时会产生很强的地面波,从而产生噪声,而承受震动的结构,发动机底座,会由于振动引起的交变应力而导致材料的疲劳失效,而且振动会加剧机械零部件的磨损,如轴承和齿轮的磨损等,并使机械中的紧固件如螺母等变松。在加工时还会导致零件加工质量变差。通过对共振的研究和分析,使机械的运转频率避免共振区,避免机械共振事故的发生,通过振动分析与动载荷计算可以求出在外力作用下机械的真实运动,运用计算机和现代测试技术对机械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以及故障诊断,模态分析以及动态分析,现实中机器运转时由于各种激励因素的存在,不可避免发生振动,为了减小振动,通常在机器底部加装弹簧,橡胶等隔振材料。 2.简述在刚性运动前提下,如何进行运动构件的真实运动分析求解(请列出步骤)? 答:首先建立等效力学模型,将复杂的机械系统简化为一个构件,即等效构件,根据质点系动能定理,将作用于机械系统上的所有外力和外力矩、所有构件的质量和转动惯量,都向等效构件转化;其次计算等效构件上的等效量(包括等效力矩,等效力,等效质量,等效转动惯量);再次建立等效构件的运动方程式,有两种形式,能量形式和力矩形式;最后通过方程式求出等效构件的角速度函数和角加速度函数,这样便可以求出机械系统的真实运动规律。 3.在弹性运动假设下,有哪些弹性动力学建模方法,各有什么特点?请解释“瞬时刚化” 的概念。) 答:弹性动力学模型有集中参数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集中参数模型建立起的运动方程为常微分方程,但是由于质量简化过多,模型粗糙,精度比较差;有限元建立的运动方程也为常微分方程,但相较集中参数模型精确,适应性广,可以模拟复杂形状的构件,运算模型统一。瞬时刚化:机构在运动到循环中的某一位置时,可将机构的形状和作用在其上的载荷瞬时冻结起来,从而可瞬时的将机构看做一个刚体结构。

机械系统动力学试题

机械系统动力学试题 一、 简答题: 1.机械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关系如何? 2.简述机械振动系统的实际阻尼、临界阻尼、阻尼比的联系与区别。 3.简述无阻尼单自由度系统共振的能量集聚过程。 4. 简述线性多自由度系统动力响应分析方法。 5. 如何设计参数,使减振器效果最佳? 二、 计算题: 1、 单自由度系统质量Kg m 10=, m s N c /20?=, m N k /4000=, m x 01.00=, 00=? x ,根据下列条件求系统的总响应。 (a ) 作用在系统的外激励为t F t F ωcos )(0=,其中N F 1000=, s rad /10=ω。 (b ) 0)(=t F 时的自由振动。 2、 质量为m 的发电转子,它的转动惯量J 0的确定采用试验方法:在转子径向R 1的地方附加一小质量m 1。试验装置如图2所示,记录其振动周期。 a )求发电机转子J 0。 b )并证明R 的微小变化在R 1=(m/m 1+1)·R 时有最小影响。 3、 如图3所示扭转振动系统,忽略阻尼的影响 J J J J ===321,K K K ==21 (1)写出其刚度矩阵; (2)写出系统自由振动运动微分方程; (2)求出系统的固有频率; (3)在图示运动平面上,绘出与固有频率对应的振型图。 1 θ(图2)

(图3) 4、求汽车俯仰振动(角运动)和跳振(上下垂直振动)的频率以及振 动中心(节点)的位置(如图4)。参数如下:质量m=1000kg,回转半径r=0.9m,前轴距重心的距离l1=0.1m,后轴距重心的距离l2=1.5m,前弹簧刚度k1=18kN/m,后弹簧刚度k2=22kN/m (图4) 5、如5图所示锻锤作用在工件上的冲击力可以近似为矩形脉冲。已知 工件,铁锤与框架的质量为m1=200 Mg,基础质量为m2=250Mg,弹簧垫的刚度为k1=150MN/m,土壤的刚度为k2=75MN/m.假定各质量的初始位移与速度均为零,求系统的振动规律。

机械动力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机械动力学期末复习题及 答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机械动力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判断 1.机构平衡问题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动态静力分析为基础的动力学综合,或动力学设计。 答案:正确 2.优化平衡就是采用优化的方法获得一个绝对最佳解。 答案:错误 3.惯性力的计算是建立在主动构件作理想运动的假定的基础上的。 答案:正确 4.等效质量和等效转动惯量与机械驱动构件的真实速度无关。 答案:正确 5.作用于等效构件上的等效力(或等效力矩)所作的功等于作用于系统上的外力所 作的功。答案:错误 6.两点动代换后的系统与原有系统在静力学上是完全等效的。 答案:错误 7.对于不存在多余约束和多个自由度的机构,动态静力分析是一个静定问题。 答案:错误 8.摆动力的完全平衡常常会导致机械结构的简单化。 答案:错误 9.机构摆动力完全平衡的条件是:机构运动时,其总质心作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错误 10.等效质量和等效转动惯量与质量有关。 答案:错误 11.平衡是在运动设计完成之前的一种动力学设计。 答案:错误 12.在动力分析中主要涉及的力是驱动力和生产阻力。 答案:正确 13.当取直线运动的构件作为等效构件时,作用于系统上的全部外力折算到该构件上得到等效力。 答案:正确 14.摆动力的平衡一定会导致机械结构的复杂化。 答案:错误 15.机器人操作机是一个多自由度的闭环的空间机构。 答案:错误 16.质量代换是将构件的质量用若干集中质量来代换,使这些代换质量与原有质量在运动学上等效 答案:正确 17.弹性动力分析考虑构件的弹性变形。 答案:正确 18.机构摆动力矩完全平衡的条件为机构的质量矩为常数。 答案:错误 19.拉格朗日方程是研究约束系统静力动力学问题的一个普遍的方法。

机械动力学名词解释

连续介质力学 它是研究质量连续分布的可变形物体的运动规律,主要讨论一切连续介质普遍遵从的力学规律。例如,质量守恒、动量和角动量定理、能量守恒等。弹性体力学和流体力学有时综合讨论称为连续介质力学。 转子动力学 固体力学的分支。主要研究转子-支承系统在旋转状态下的振动、平衡和稳定性问题,尤其是研究接近或超过临界转速运转状态下转子的横向振动问题。转子是涡轮机、电机等旋转式机械中的主要旋转部件。 大朗贝尔原理 在质点受力运动的任何时刻,作用于质点的主动力、约束力和惯性力互相平衡。利用达朗贝尔原理,可将质点系动力学问题化为静力学问题来解决 模态分析是研究结构动力特性一种近代方法,是系统辨别方法在工程振动领域中的应用。模态是机械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每一个模态具有特定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这些模态参数可以由计算或试验分析取得,这样一个计算或试验分析过程称为模态分析。这个分析过程如果是由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取得的,则称为计算模记分析;如果通过试验将采集的系统输入与输出信号经过参数识别获得模态参数,称为试验模态分析。通常,模态分析都是指试验模态分析。振动模态是弹性结构的固有的、整体的特性。如果通过模态分析方法搞清楚了结构物在某一易受影响的频率范围内各阶主要模态的特性,就可能预言结构在此频段内在外部或内部各种振源作用下实际振动响应。因此,模态分析是结构动态设计及设备的故障诊断的重要方法。 机器、建筑物、航天航空飞行器、船舶、汽车等的实际振动千姿百态、瞬息变化。模态分析提供了研究各种实际结构振动的一条有效途径。首先,将结构物在静止状态下进行人为激振,通过测量激振力与胯动响应并进行双通道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分析,得到任意两点之间的机械导纳函数(传递函数)。用模态分析理论通过对试验导纳函数的曲线拟合,识别出结构物的模态参数,从而建立起结构物的模态模型。根据模态叠加原理,在已知各种载荷时间历程的情况下,就可以预言结构物的实际振动的响应历程或响应谱。

《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

| 论坛社区 《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MSC.ADAMS.2005.R2)R2 资源分类: 软件/行业软件 发布者: Coolload 发布时间: 2005-12-18 20:22 最新更新时间: 2005-12-19 07:04 浏览次数: 14548 实用链接: 收藏此页 eMule资源 下面是用户共享的文件列表,安装eMule后,您可以点击这些文件名进行下载 [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u]MSC.ADAMS.2005.R2.rar201.2MB [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 295.4MB 件].MSC_ADAMS_V2005_ISO-LND-CD1.iso [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185.0MB

件].MSC_ADAMS_V2005_ISO-LND-CD2.bin [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 6.5KB 件].Msc.Adams.v2005.Iso-Lnd-Cd1-Crack.rar 全选480.4MB eMule主页下载eMule使用指南如何发布 中文名称: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软件 英文名称:MSC.ADAMS.2005.R2 版本:R2 发行时间:2005年12月15日 制作发行:美国MSC公司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 [通过安全测试] 杀毒软件:Symantec AntiVirus 版本: 9.0.0.338 病毒库:2005-12-16 共享时间:10:00 AM - 24:00 PM(除 非线路故障或者机器故障) 共享服务器:Razorback 2.0 [通过安装测试]Windows2000 SP4 软件版权归原作者及原软件公司所 有,如果你喜欢,请购买正版软件

2013机械动力学试题答案

一、判断题 1. 考虑效率时,等效力大小与效率值大小成反比。 2. 某机械的广义坐标数为5,则该机械的广义力一定少于5个。 3. 某机械系统自由度为4,那么其惯性系数33J 一定不小于零。 4. 定轴轮系在匀速转动时,等效力矩一定等于零。 5. 在考虑弹性时,铰链四杆机构中单元杆的节点变形数一定等于系统的节点变形数。 1.× 2.× 3.√ 4.√ 5.× 二、如图所示机构在水平面上运转,件1为原动件,转角为?。已知杆1长 08.m l =,其绕A 点转动惯量A J 1=0.22kgm ,件2质量212.kg m =,其质心为2 B 点,杆3质量32kg m =,杆1受驱动力矩M ,杆3受力F 作用。试求: 1. 以件1为等效件建立机构动力学方程。 2. 该机构由静止起动时45?=,那么若20N F =,M 至少应大于多少才能启动机构。 3. 若20N F =,15Nm M =,求90?=时,?=? 解:1、?cos l S = ?ωsin 1 3 l v -=∴

?ωsin 1 3 Fl M v F M M v -=-= ()232212 1332 1 2 21sin ?ωω l m l m J v m v m J J A B A v ++=??? ? ??+???? ??+= 由 ???d dJ J M v v v 22 += 得: =-?sin Fl M () [ ]+++? ? 2 3221sin l m l m J A ()22 3 cos sin ? ?? l m 2、 2008450.sin M -??> 113.Nm M > 3、=-?sin Fl M () [ ]+++? ? 2 3221sin l m l m J A ()22 3 cos sin ? ?? l m 9342.rad ?=- 图示轮系中,轮4转角为4?,系杆转角为H ?,各件转动惯量: 210.4kgm J =,222361821.kgm .kgm J J J ===,,24506.kgm J J ==,205.kgm H J =。各轮齿数:120z =,2456030z z z ===,,3660z z ==,各件所受力矩大小:H 30Nm M =,14203Nm 0Nm M M ==,,640Nm M =,方向如图所示。忽略各件质量及重力,现选定H q ?=1,24q ?=,试求H ?。 解: 0=,1=21H H i i ,414201,i i ==, 11125322,i i = =,21223122,i i ==- , 616251 44 ,i i ==

机械系统动力学

《机械系统动力学》 机械系统动力学中分析中的 仿真前沿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制一班 姓名:董正凯 学号:S12080201006

摘要 计算机及其相应技术的发展为建立机械系统仿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机械系统动力学中的许多难题均可以采用仿真技术来解决,本文主要讲述了目前在机械系统动力学的分析中仿真技术主要的研究重点及其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系统建模

机械系统动力学中分析中的仿真前沿 机械专业既是一个传统的专业,又是一个不断融合新技术、不断创新的专业。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的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技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吸引了众多研究者,已解决了自动化建模和求解问题的基础理论问题,并于八十年代形成了一系列商业化软件,到了九十年代,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仿真技术更已能成熟应用于工业界。 目前的研究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建模理论 多刚体系统的建模理论已经成熟,目前柔性多体系统的建模成了一个研究热点,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由于本身既存在大范围的刚体运动又存在弹性变形运动,因而其与有限元分析方法及多刚体力学分析方法有密切关系。事实上,绝对的刚体运动不存在,绝对的弹性动力学问题在工程实际中也少见,实际工程问题严格说都是柔性多体动力学问题,只不过为了问题的简化容易求解,不得不化简为多刚体动力学问题、结构动力学问题来处理。然而这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同一个问题必须利用两种分析方法处理。大多商用软件系统采用的浮动标架法对处理小变形部件的柔性系统较为有效,对包含大变形部件的柔体多体系统会产生较大仿真分析误差甚至完全错误的仿真结论。最近提出的绝对节点坐标方法,是对有限元技术的拓展和较大创新,在常规有限元中梁单元、板壳单元采用节点微小转动作为节点坐标,因而不能精确描述刚体运动。绝对节点坐标法则采用节点位移和节点斜率作为节点坐标,其形函数可以描述任意刚体位移。利用这种方法梁和板壳可以看作是等参单元,系统的质量阵为一常数阵,然而其刚度阵为强非线性阵,这与浮动标架法有截然不同的区别。这种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手术线的大变形仿真中。寻求有限元分析与多刚体力学的统一近年来成为多体动力学分析的一个研究热点,绝对节点坐标法在这方面有极大的潜力,可以说绝对节点坐标法是柔性多体力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进展。另外,各种柔性多体的分析方法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互推关系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如两个主要分析方法:浮动标架法、绝对节点坐标法之间是否可以互推?这些都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另外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中由于大范围的刚体运动与弹性变形运动相互耦合,采用浮动标架法时,即便是小变形问题,由于处于高速旋转仍会产生动力刚化现象。如果仅仅采用小变形理论,将产生错误的结论,必须计及动力刚化效应。动力刚化现象已成为柔性多体动力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如何利用简单的补偿方法来考虑动力刚化是问题的关键。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中关于柔性体的离散化表达存在三种形式: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模态表达,基于试验模态分析的模态表达和基于有限元节点坐标的有限元列式。有限元列式由于大大地增加了系统的求解规模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因而一般采用模态分析方法,对模态进行模态截断、模态综合,从而缩减系统的求解规模。为了保证求解精度,同时又能提高求解速度如何进行模态截断、模态综合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再者如何充分利用试验模态分析的结果也是一个关键性研究课题,这一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可以计算出每一时刻的弹性位移,通过计算应变可计算计算出应力。由于一般的多柔体分析程序不具备有限元分析功能,因而柔性体的应力分析都是由有限元程序处理。由于可以计算出每个柔性体的应力的变化历

《机械动力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期末复习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30题,共60分) 1、机构平衡问题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动态静力分析为基础的动力学综合,或动力学设计。(R ) 2、平衡是在运动设计完成之前的一种动力学设计。(F ) 3、平衡分析着眼于全部消除或部分消除引起震动的激振力。(R ) 4、优化平衡就是采用优化的方法获得一个绝对最佳解。(F ) 5、在动力分析中主要涉及的力是驱动力和生产阻力。(R ) 6、通路定理是用来判断能否实现摆动力完全平衡的理论。(F ) 7、惯性力的计算是建立在主动构件作理想运动的假定的基础上的。(R ) 8、当取直线运动的构件作为等效构件时,作用于系统上的全部外力折算到该构件上得到等效力。(R ) 9、无论如何,等效力与机械驱动构件的真实速度无关。(R ) 10、等效质量和等效转动惯量与机械驱动构件的真实速度无关。(R ) 11、摆动力的平衡一定会导致机械结构的复杂化。(F ) 12、综合平衡不仅考虑机构在机座上的平衡,同时也考虑运动副动压力的平衡和输入转矩的平衡( R) 13、作用于等效构件上的等效力(或等效力矩)所作的功等于作用于系统上的外力所作的功。(F ) 14、机器人操作机是一个多自由度的闭环的空间机构。( F) 15、速度越快,系统的固有频率越大。(F ) 16、两点动代换后的系统与原有系统在静力学上是完全等效的。(F ) 17、质量代换是将构件的质量用若干集中质量来代换,使这些代换质量与原有质量在运动学上等效(R) 18、平衡的实质就是采用构件质量再分配等手段完全地或部分地消除惯性载荷。( R) 19、对于不存在多余约束和多个自由度的机构,动态静力分析是一个静定问题。(F ) 20、弹性动力分析考虑构件的弹性变形。(R ) 21、优化综合平衡是一个多目标的优化问题,是一种部分平衡。(R ) 22、摆动力的完全平衡常常会导致机械结构的简单化。( F) 23、机构摆动力矩完全平衡的条件为机构的质量矩为常数。(F ) 24、机构摆动力完全平衡的条件为机构的质量矩为常数。(R ) 25、机构摆动力完全平衡的条件是:机构运动时,其总质心作变速直线运动。( F) 26、拉格朗日方程是研究约束系统静力动力学问题的一个普遍的方法。(R ) 27、当以电动机为原动机时,驱动力矩是速度的函数。( F) 28、等效质量和等效转动惯量与质量有关。(F ) 29、在不含有变速比传动而仅含定速比传动的系统中,传动比为常数。(R ) 30、为了使得等效构件的运动与机构中该构件的运动一致,要将全部外力等效地折算到该机构上, 这一折算是依据功能原理进行的。(R )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题,共60分) 31、动力学反问题是已知机构的(B ),求解输入转矩和各运动副反力及其变化规律。 A、运动状态 B、运动状态和工作阻力 C、工作阻力 D、运动状态或工作阻力 32、动态静力分析应用于(C )。 A、动力学正问题 B、运动学正问题 C、动力学反问题 D、运动学反问题 33、设机构中的活动构件数位6,含低副数目为2,含高副数目为3,则构件的自由度数为( B)。 A、10 B、11 C、12 D、13 34、平衡的实质就是采用构件质量再分配等手段完全地或部分地消除(C )。 A、加速度 B、角加速度 C、惯性载荷 D、重力 35、长期以来人们用加配重使摆动力部分被平衡的方法来减小(D )。 A、速度 B、体积 C、摩擦 D、振动

系统动力学方法-名词

系统动力学方法 系统动力学方法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手段,通常用以研究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定量方法。自50年代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的福雷斯特教授创立以来,它已成功地尖用于企业、城市、地区、国家甚至世界规模的许多战略与决策等分析中,被誉为"战略与决策实验室"。这种模型从本质上看是带时间滞后的一阶差微分方程,由于建模时借助于"流图",其中"积累"、"流率"和其它辅助变量都具有明显的物理意义,因此可以说是一种布告同实际的建模方法。它与其它模型方法相比,具有下列特点: (1)适用于处理长期性和周期性的问题。如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的生命周期和社会问题中的经济危机等都呈现周期性规律并需通过较长的历史阶段来观察,已有不少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其机制作出了较为科学的解释。 (2)适用于对数据不足的问题进行研究。建模中常常遇到数据不足或某些数据难于量化的问题,系统动力学藉各要素间的因果关系及有限的数据及一定的结构仍可进行推算分析。 (3)适用于处理精度要求不高的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上述总是常因描述方程是高阶非线性动态的,应用一般数学方法很难求解。系统动力学则藉助于计算机及仿真技术仍能获得主要信息。 (4)强调有条件预测。本方法强调产生结果的条件,采?quot;如果……则"的形式,对预测未来提供了新的手段。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 (1)因果反馈。如果事件A(原因)引起事件B(结果),AB简便形成因果关系。若A增加引起B增加,称AB构成正因果关系;若A啬引起B减少,则负因果关系。两个以上因果关系链首尾相连构成反馈回路,亦分正、负反馈回路。 (2)积累。本法视社会经济状态变化为由许多参变量组成的一种流,通过对流的研究来掌握系统性质和运动规律。流的规程量便是"积累",用以描述系统状态,系统输入输出流量之差为积累增量。"流率"表述流的活动状态,亦称决策函数,积累则是流的结果。任何决策过程均可用流的反馈回路描述。 (3)流图。流图由"积累"、"流率"、"物质流"、"信息流"等符号构成,直观形象地反映系统结构和动态特征。 某库存系统的流图如图16-8。图中,库存量(L)和劳力(A)为积累变量, 产出率(R 1),发货率(R 2 ),雇用率(R 3 )为流速变量。可以根据流图写出系 统动力学方程。 如:积累(L)公式为:L=L 0+(R 1 -R 2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