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琴音乐之美.doc

合集下载

赞美古琴曲的句子

赞美古琴曲的句子

赞美古琴曲的句子
赞美古琴曲的句子:
1.古琴的旋律,如山涧流水,清澈悠长,让人陶醉其中,思绪万千。

2.淡雅的古琴曲,诠释着时间的流转,如梦如幻。

3.古琴声起,悠扬旋律缭绕心间,如同千年古树的枝叶轻轻摇曳。

4.古琴的琴声如行云流水,悠扬婉转,仿佛带领听者进入仙境,让人陶醉
其中。

5.古琴之音,悠远而深沉,似幽兰在风中摇曳,诠释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
深。

6.悠扬的古琴声中,品味着岁月的静好和文人雅士的独特情愫。

7.古琴音乐如山涧流水,悠然自得,听之让人心旷神怡。

8.弹奏古琴,如诗如画,悠扬的琴声让人陶醉,引人入胜。

9.琴声如诗,古琴的旋律在空气中流转,如梦如幻,让人心醉。

10.古琴之声,如诗如画,悠扬在时光深处,诉说着千古风华。

11.古琴之声,清雅脱俗,宛如古代诗人吟唱,抒发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感
慨,令人陶醉。

古代中国音乐古琴与丝竹的韵律之美

古代中国音乐古琴与丝竹的韵律之美

古代中国音乐古琴与丝竹的韵律之美古代中国音乐是中华文明独特的艺术形式,古琴与丝竹乐器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乐器。

它们以其独特的韵律之美而深受世人喜爱。

本文将着重探讨古琴与丝竹的历史渊源、音乐表达和传承保护。

一、古琴:传承千年的雅韵古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古琴就已经出现在古代文化背景中。

其音乐特点主要体现在柔和、宁静的氛围中,注重音韵之美,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

人们常说,古琴是“文人雅器”,其雅韵寄托了古代国人的情感与思想。

在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小小的琴台,弹琴便成了他们休憩、思考、陶冶情操的方式。

古琴弹奏不依靠外界的伴奏,完全靠自己的音韵表达,这使得古琴成为了中国古代音乐中独特的存在。

二、丝竹:缠绵悠扬的音乐画卷丝竹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另一支重要乐器。

丝竹乐器种类丰富,包括琵琶、笛子、二胡、古筝等。

这些乐器通过巧妙的组合编制而成的乐曲,以其缠绵悠扬、动人心弦的旋律而闻名。

丝竹音乐的韵律之美体现在其独特的音色和表达方式上。

每一种乐器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声音,而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绘声绘色的音乐画卷。

比如,笛子悠扬的声音与琵琶的婉转优雅相互交融,交织出一幅如诗如画的音乐世界。

三、音乐表达:情感与文化的结合古琴与丝竹乐器都是以表达情感为主要目的的艺术形式。

古琴以独奏形式展示个人的思想情感,而丝竹则以合奏方式传递集体的情感触动。

通过音乐的形式,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可以传递文化与思想。

中国古代音乐经常通过音乐来传递人们的情感体验。

当时的作曲家用琴曲、曲牌来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对恋人的思念、对山水的钟爱等各种不同的情感。

这些情感被艺术化地呈现出来,不仅使音乐具备了自身的韵律之美,也成为文化的见证。

四、传承保护:传统音乐的宝藏古琴与丝竹乐器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传承与保护。

然而,随着现代音乐的兴起以及乐器制作和演奏技艺的流失,这些古老的乐器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传统文化朗诵稿《和谐的音乐——古琴曲》

传统文化朗诵稿《和谐的音乐——古琴曲》

传统文化朗诵稿《和谐的音乐——古琴曲》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以其独特的音色和高度的艺术价值而被世人所称颂。

本文将介绍古琴曲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古琴曲所表达的和谐之美。

古琴曲的独特魅力古琴曲是古琴演奏中的经典作品,它以其独特的编曲和演奏技巧展现了古琴的魅力。

古琴曲通常以古人所创作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题材,通过琴音的起伏、音符的变化和音乐的节奏来表达文字中的情感和意境。

古琴曲的演奏过程中强调“内外合一”的演奏技巧,既需注重琴音的音准和力度,又需要充分表达音乐的情感。

这种独特的演奏方式使古琴曲不仅仅是一种音乐,更是一种对于传统文化的演绎和传承。

古琴曲中的和谐之美古琴曲的演奏过程充满了和谐的美感。

古琴曲注重音乐的内在意境和情感表达,通过音乐的律动和节奏来传递情感和意境,达到与古诗文的融合。

在古琴曲中,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声音的组合,更是表达情感和意境的媒介。

古琴曲所呈现的和谐之美使人们在聆听中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和平,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同时,古琴曲也通过其音色的特点表达了和谐之美。

古琴的音色柔和、悠远,给人一种宁静与沉思的感觉。

古琴曲的音色变化丰富,既有高亢激昂的音乐,也有悠扬深沉的音乐,以及细腻动人的音乐。

这些音色变化使人们在聆听中感受到音乐的多样性和和谐的美感。

古琴曲的文化传承和艺术价值古琴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演奏和传承,使古琴曲得以延续。

古琴曲的演奏和研究过程中,演奏者需要熟悉文学、历史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古琴曲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表现。

古琴曲的演奏和传承不仅仅是艺术的追求,更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古琴曲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它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听觉上的享受,也可以让人们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琴曲在国内外广受赞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和欣赏古琴曲,推动了古琴艺术的发展和传承。

中国传统音乐古琴与古筝的韵律之美

中国传统音乐古琴与古筝的韵律之美

中国传统音乐古琴与古筝的韵律之美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琴与古筝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两种重要乐器,在演奏过程中展现出了独特的韵律之美。

古琴以其悠扬的音色和深沉的情感,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古筝则以其华丽的外观和多样的音域赢得了广泛的喜爱。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古琴与古筝的韵律之美,并剖析其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一、古琴的韵律之美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古琴的音色悠扬、空灵,能够表达出深邃内敛的情感,被誉为“琴中之王”。

古琴的韵律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音色的独特性:古琴的音色柔和而清澈,具有独特的个性,其音色变化丰富,可以表达出各种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2.技巧的独特性:古琴演奏注重对细微音符的掌控,弹奏时需要以指尖点按琴弦,并注重用指甲或指肚的不同部位发声,从而创造出琴弦的不同音色,增添了音乐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3.古琴曲的韵律特点:古琴曲以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感而著称。

例如,《阳关三叠》、《流水》等经典古琴曲,通过琴弦的连绵与断续、音符的流畅与跳跃等手法,展现出了古琴曲特有的韵律之美。

二、古筝的韵律之美古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约2500年前。

古筝在演奏时凭借其多变的音域和华丽的外观,展现出了独特的韵律之美。

1.音域的广阔性:古筝具有高音、中音和低音三个音域,能够演奏出多种不同音色和音调,使得音乐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2.音色的多样性:古筝的音色柔和、清脆,能够表现出悦耳动听的美感。

古筝演奏时,演奏者可以通过控制指法和弹奏力度等手法,使音色产生变化,从而增添音乐作品的韵味和情感。

3.演奏技巧的独特性:古筝的演奏技巧多种多样,例如箫音、滑音、颤音等,这些技巧使得古筝演奏更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性。

三、古琴与古筝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古琴与古筝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乐器,在演奏过程中展现出了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音乐特色,它们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琴十大名曲曲名

中国古琴十大名曲曲名

中国古琴十大名曲曲名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使其成为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代表。

而中国十大古琴曲,更是古琴音乐的瑰宝,它们代表了中国古琴艺术的最高水平。

1. 《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是古琴曲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琴中之王”。

这首曲子以流水为题材,通过古琴的演奏,表现出水的流动和变化,以及自然的韵律和美感。

2. 《潇湘水云》《潇湘水云》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画意的古琴曲,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

这首曲子以清新的旋律和优美的节奏,表现出水乡的宁静和优美。

3. 《梅花三弄》《梅花三弄》是一首以梅花为题材的古琴曲,通过古琴的演奏,表现出梅花的美丽和坚韧。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 《阳关三叠》《阳关三叠》是一首以离别为主题的古琴曲,通过古琴的演奏,表现出离别的悲凉和哀伤。

这首曲子旋律深沉,节奏缓慢,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5. 《醉渔唱晚》《醉渔唱晚》是一首以渔夫为主题的古琴曲,通过古琴的演奏,表现出渔夫的自由和快乐。

这首曲子旋律欢快,节奏明朗,具有很高的音乐性。

6. 《渔樵问答》《渔樵问答》是一首以渔夫和樵夫对话为主题的古琴曲,通过古琴的演奏,表现出渔夫和樵夫的对话和交流。

这首曲子旋律流畅,节奏平稳,具有很强的故事性。

7. 《胡笳十八拍》《胡笳十八拍》是一首以胡笳为题材的古琴曲,通过古琴的演奏,表现出胡笳的独特音色和韵律。

这首曲子旋律悠扬,节奏鲜明,具有很高的音乐价值。

8. 《广陵散》《广陵散》是一首以古代传说为题材的古琴曲,通过古琴的演奏,表现出古代传说的神秘和传奇。

这首曲子旋律激昂,节奏紧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9. 《平沙落雁》《平沙落雁》是一首以大雁为题材的古琴曲,通过古琴的演奏,表现出大雁的飞翔和归巢。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节奏流畅,具有很高的音乐性。

10. 《阳春白雪》《阳春白雪》是一首以春天为主题的古琴曲,通过古琴的演奏,表现出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这首曲子旋律清新,节奏明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中国的传统音乐之美

中国的传统音乐之美

中国的传统音乐之美一、引言中国历史悠久,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音乐。

这些音乐作品以其独特的旋律、丰富的表达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之美。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所在,并介绍几个代表性的传统音乐形式。

二、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1. 古老而独特的旋律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

这些古老的音乐旋律具有其独特的魅力,表达了中国古代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无论是悠扬的古琴曲,还是慷慨激昂的军乐,都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多样性和魅力。

2. 抒发情感的方式中国传统音乐是一种纯粹的情感表达方式。

通过音乐,人们可以借助声音和旋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无需言语,音乐可以穿越时空,触动人心。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特定的情感,通过音乐的演奏和传唱,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这些情感。

3. 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首传统音乐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这些音乐作品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通过音乐的表达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后人。

三、中国传统音乐形式1. 古琴音乐中国古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

古琴音乐以其悠扬的旋律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而闻名。

古琴的琴音深沉而富有韵味,演奏时以指法和音色变化表达情感,给人一种独特的音乐享受。

2. 京剧曲艺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形式。

京剧曲艺融合了音乐、舞蹈、唱腔和表演等多种元素,通过旋律、节奏和唱腔的变化,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之美。

京剧曲艺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和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而闻名于世。

3. 象棋曲象棋曲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以象棋游戏中的棋子和棋盘为背景,通过音乐来表达象棋的对局和情感。

象棋曲既有音乐的美感,又展现了象棋的策略和智慧。

四、中国传统音乐的现代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古琴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琴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琴的审美特征中国古琴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起源于约3000年前的商代晚期。

它以其独特的音色和弹奏技巧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古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审美表达的象征。

以下将从音色、技巧、曲调和表现方式等方面探讨中国古琴的审美特征。

首先是古琴的音色。

古琴所发出的音色柔和、悠远,给人一种静谧、深沉的感觉。

这种音色与古琴的制作材料有关,古琴的面板由厚重坚实的檀木制成,琴弦则是用丝线或者丝絮扎制而成。

这种材料和制作工艺赋予了古琴独特的共鸣特点,使其音色更为悠扬动听。

其次是古琴的弹奏技巧。

古琴弹奏主要以指弹为主,指法繁多,变化多端。

其中最为常见的指法有击弦、滚弦、揉弦、扣弦等。

指弹的技巧要求弹奏者熟练掌握,通过不同的指法和弹奏技巧,可以表达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情感。

古琴的曲调也是其审美特征之一。

古琴曲调以其较为复杂的旋律和丰富的变化而闻名。

古琴曲调多样,有高亢激昂、婉转温柔、悲凉忧伤等不同的风格。

这些曲调通过琴音的起伏、变化和音符的运用,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意境,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享受。

古琴的表现方式也是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之一。

古琴音乐强调虚实相生、声音与静音的交替,通过这种表现方式给人以意境和空灵之感。

古琴演奏常伴随着吟唱和诗词朗诵,通过音乐和诗词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悠远的氛围,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深沉的审美情感。

古琴音乐还强调音乐与自然的结合。

古琴曲调多取材于山水之间,表达了古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通过音乐,古琴弹奏者将大自然的美景和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们更加亲近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之美。

总之,中国古琴是一种充满文化艺术和审美特征的乐器。

从音色、技巧、曲调和表现方式等方面来看,古琴散发着独特的音乐魅力,给人带来一种静谧、深沉的审美享受。

通过古琴音乐,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美的享受,也可以从中寻找到心灵的慰藉和满足。

中国古琴音乐美学“清”范畴论

中国古琴音乐美学“清”范畴论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古琴音乐美学中的“清”范畴具 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哲学思 考,体现了古人对音乐艺术的独
特理解和追求。
“清”范畴涵盖了清微淡远、清 纯柔和、清丽脱俗等审美特质, 体现了古人崇尚自然、追求和谐
、注重内在修养的价值观。
古琴音乐美学中的“清”范畴对 后世音乐美学、艺术理论产生了 深远影响,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
详细描述
古琴音乐追求的是一种空灵、幽远的境界,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画、诗歌等艺术 形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演奏者需通过音符 的组合、琴弦的震动,营造出一种空灵、幽 远的氛围,使听者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 。这种美不仅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听觉享受, 更能让人们在喧嚣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之
地。
04
“清”范畴的美学价值
明清时期的古琴艺术
明清时期,古琴艺术进一步发展,琴曲创作更加丰富多样,同时出现了大量琴论和琴谱, 为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琴音乐美学思想
01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
儒家音乐美学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提倡“中和之美”,即音乐要平
和、中庸、有节制。这种思想对古琴音乐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
古琴音乐在表现上追求含蓄、内敛,注重内心的表达。
文化传承
通过“清”范畴的音乐美学,古琴音乐的 传承和发展得到了有力的推动。它激发了 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为古琴音 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05
“清”范畴在现代古琴音乐创作 中的应用
传统古琴音乐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琴曲的演奏与传承
传统古琴音乐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和发扬传统琴曲是现代古 琴音乐创作的重要任务。
提升审美境界
清新雅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琴音乐之美
教学对象 :
八年级(初二)
教学内容 :
广东教育出版社音乐教材——《走进音乐世界》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州古韵》
教学理念: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运用多种手段,从视、听、赏、启发联想等多个角度给学生丰富、直观、形象的画面,引导学生主动、轻松愉快地参与音乐活动。

教材分析:
古琴曲《流水》是我国民族音乐遗产中的一首优秀作品。

此曲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涓涓山泉、小溪汇集成江河,奔腾流向大海的种种情景。

但它对自然景物并不停留于客观的描绘上,而是借以抒发人们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一种胸襟开阔、百折不回的精神境界。

在音乐表现上以抒情性的曲调为主体,结合摹拟性的展开,既有华丽新颖的技巧展示,又保持了朴实沉郁的风格。

教学目标 :
1.通过“观琴”,初步了解古琴的相关知识。

2.通过“聆听”古琴曲《流水》,使同学们感受和体验古琴音乐所表达的情
境,从中体会到古琴音乐之美,进而激发他们能够继续去探寻、求索琴音古韵。

3.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听辨出古琴的音色。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古琴音乐的“古朴涵蓄”之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古琴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课前欣赏:
古琴音乐
2、播放视频资料:
奥运中国之古琴
提问:
古琴为什么会成为张艺谋导演精心打造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首选?(提
示:
从古琴的历史、地位等因素考虑?)
学生回答:略
二、古琴知识
1、古琴的地位:
古琴凝聚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精髓之中的精髓,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
的乐器,位列“琴棋书画”之首,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必备的文化素养。

2、古琴的历史、名称:
古琴是谁创造发明的仍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古琴至少在三千多年前
就已经诞生了,只是我们的先人并不称它为“古琴”而是称它为“琴”,由于古琴是由七根弦组成的,所以也称作“七弦琴”。

3、“观”琴:
古琴实物展示
提问:
仔细观察古琴说说古琴的结构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略古琴的结构: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一般宽约六寸,一般厚
约二寸。

上圆下平,像征天地。

整体形似“凤凰”。

抚琴:
古人将“琴”当成是一个“吐露”心声的对象,弹奏古琴也被形象的称为“抚琴”。

因此古琴的旋律也往往渗透着古代文人的世界观和哲学观
4、跟古琴有关的故事:
高山流水觅知音
三、欣赏古琴曲《流水》(导语:
一件具有如此悠久历史的乐器,它所发出的声音,它所体现的“美”一定也与我们现代的音乐有着与众不同之处,下面我们就来静静地聆听古琴所演奏的
音乐)
1、初听:
[ 播放《流水》 2`40``]
师问:
请同学们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你听到的古琴声音是怎样的?生答:
略(沙哑、低沉。


2、学听:
观察两幅风格不同的《听琴图》(示图)
提示:
这是一幅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优秀的中国人物画《听琴图》请同学们利
用一点时间仔细的观察图中几位听琴者的神态?再看看另一幅图师问:
哪位同学来说说画中人听琴的神态如何?(逐个人物评说)生答:略概
括:
古人“抚琴”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心境,更多的只是人与“琴”的对话,或者最多也就是几个朋友之间的交流,因此听琴时,要凝神静气、专注琴韵、用心去
听、认真感悟。

当然古人也十分讲究“抚琴”时的环境,一般都会选择在幽静
的地方,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因为古代“琴”一般用的是丝弦,琴音较小;二是,可以避开干扰,专注“抚琴”。

3、复听(效仿古人听琴,先端坐,深呼吸,闭目,想象自己置身在大自然中,抛开世间的一切杂念。

) [分段欣赏 ]
串词:
为了让大家真的感觉身在大自然中,我给同学们放点大自然的声音
[ 播放剪辑的音频鸟鸣、水流、清风徐徐。

+《流水》 ]
师问:
这次我们分段聆听,大家从琴声中仿佛听到了什么?生答:
略揭示
答案:
古琴曲《流水》
生:
流水的形态 [示图 ]
对琴声的理解与听者的学识、阅历、品德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4、三听:
完整聆听,以下是流水的四种形态:
A水流撞击,旋涡湍急。

刻画河水奔流不息、涌流向前的特性。

B欢快、跳跃、跌宕起伏,犹如一股股山泉细流汇成江河,一泻千里。

C滴水清泉,溪水从高山峡谷淙淙奔流而出。

D流水由动态转为静态,逐渐平静下来。

师:
请同学们先平心静气的聆听,然后将流水的这四种形态依次排序? [播放《流水》 ]
生:略
答案:
B——C——A——D
四、古代琴歌——《阳关三叠》(导语:
古琴的演奏形式分为独奏和琴歌;琴歌是古琴音乐最初的表现形式,亦称之为“弦歌”)
1、“抚”琴而歌:
[ 播放课件范唱《阳关三叠》]
2、学唱:
师范唱,生跟唱 [出示歌曲,钢琴伴奏 ]
同学们唱的都“不错”,旋律和节奏都基本正确了,但对于一首“琴歌”来说,这些还“不够”,似乎还缺了点什么?谁来说说?
生:略师:
是的,少了“味”,少了琴歌的“韵味”,因为只有“唱”而没有“咏”(提示古人如何咏诵诗词,歌唱时加一些滑音,比如:
歌曲第一句) [师片段示范,反复对比,加以强化]
3、师生合作:
前面四句(师) +遄行(生) +长途越渡关津(师) +众唱(古琴伴)
师:
解释什么是“三叠”?
4、体验:
“抚”琴而歌 [加上“抚”琴的动作进行“咏
唱”] 1)设计动作
2)跟老师先复习一下动作
3)加入情景动作(此环节为机动)
4)全班体验
五、小结
(古琴音乐与文学有着与生俱来的密切关系,它表现在,琴歌和诗词演变
的关系;琴曲的文学内涵;下面我们来小结一下)
古琴的音色:
古朴幽深、空灵苍远,极富民族性。

古琴音乐之美: 1)在于它似一幅中国水墨画,宁静致远,深邃绵长,蕴涵着东方深远的文化内涵。

2)还在与它不是“筝”的氤氲悱恻;不是“胡琴”的凄凄惨惨戚戚;不是“琵琶”的大珠小珠落玉盘但这声音却包含了中国人含蓄的情感:
一唱三叹,一波三折传达着几千年间不可径达之情。

结束语:
有句话想送给同学们,有句名言“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
的眼睛”,我想套用一下“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的音乐,缺少的是发现美妙音乐的耳朵”因此,同学们如果不断的增加自己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鉴赏水平,或许不久的将来你能发现古琴更多美的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