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试讲题目

初中物理试讲题目
初中物理试讲题目

初中物理试讲题目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

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2.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当用力挤压装满水的玻璃瓶,

会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明显上升。这是利用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来放大玻璃瓶的微小形变.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这种放大思想的是()

A.将不同的电阻丝分别接到同一电路中,通过比较电流的大小来比较电阻的大小B.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

C.让不同的纸锥从相同高度同时下落,通过落地的先后判断运动的快慢情况

D.将小铁屑均匀洒在磁体周围,通过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来认识磁场的分布情况

3.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这是因为

()

A.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

B.光发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像也变亮

C.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

D.有光照射,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相比原来亮

4.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

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

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

5.如图所示,1、2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种固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1、2分别表示两种不同晶体的熔化图线

B .图中1表示某晶体的熔化图线.该晶体的熔点低于80

C ?

C .由图线1可知,该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经历的时间是4分钟

D .由图线1可知,该晶体完全熔化后便开始放热

6. 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这两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

B .这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C .合力的方向一定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反

D .合力的方向可能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7. 如图所示,容器重为1G ,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重为2G 的液体.若用1

N 表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2N 表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则1N 和2N 应满足( )

A .112N G G =+,22N G =

B .1N >12G G +,2N >2G

C .1N <12G G +,2N =2G

D .1N =12G G +,2N >2G

8. 船上载着许多钢材,此时甲板离水面的高度为1h ;把这些钢材都放在水中用绳悬挂于

船下,此时甲板离水面的高度为2h ,则1h 与2h 相比较( ) A .12h h = B .12h h < C .12h h > D .无法比较

9. 在0C ?时,将两根长度和质量相等的均匀的铜棒和铁棒连接在一起,并将支点

放在接头处刚好平衡,如图所示,当温度升高数百摄氏度时,能观察到现象是( )

A .仍然保持水平方向平衡

B .左端向上翘起,右端向下降低

C .右端向上翘起,左端向下降低

D .以上三种现象均有可能

10. 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细杆水平放置,支座A 在杆重心的右侧,杆的右端被位于

其上面的支座B 顶住.现在杆的左端C 处施加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则( )

A .A 、

B 两处的弹力均增加,且A B F F ?=? B .A 、B 两处的弹力均增加,且A B F F ?>?

C .A 处的弹力减小,B 处的弹力增加,且A B F F ?>?

D .A 处的弹力增大,B 处的弹力减小,且A B F F ?>? 11. 如图所示的串联电路,闭合开关时( )

C

B

A

A .通过A 点电流大于

B 点的电流 B .通过B 点电流大于

C 点的电流 C .通过A 点电流大于C 点的电流

D .通过A 、B 、C 三点的电流相等

12. 图所示的是握力计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AB 间有可

收缩的导线,R 0为保护电阻,电压表可显示压力的大小.则当握力F 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3. 图所示的电路中,R 1、R 2均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1、S 2,两电表均

有示数;再断开开关S 2,则电流表示数

,电压表示数 ,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 (本题每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8Ω,R 2=10Ω,电源电压及定值电阻R 的阻值未知.当

开关S 接位置1时,电流表示数为0.2A .当开关S 接位置2时,电流表示数的可能值在 A 到 A 之间.

2S

1

R 2R A

15.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2V 保持不变,电阻R 1=5Ω,R 2=10Ω,当开关S 断开时,

电流表A1的示数是A,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2的示数将增大A,R1和R2的电功率之比是.

图7S

R1 R2

A2 A1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 1.题目:《摩擦力》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影响摩擦力的三要素 (2)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 (3)适当师生互动,有过程性评价 教学设计逐字稿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什么是滑动摩擦力,也了解了摩檫力的方向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方向,作用点在物体的接触面上,此外,你们还想了解什么呢?(你还想了解摩擦力的大小啊,我也想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究一下摩擦力的第三要素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新课讲授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接触面、重力、速度、接触面的面积……) 摩擦力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有人提到是控制变量法,物理思想掌握的很好。) 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就是在研究问题时,若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我们要保持实验中的其它量不变,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量,来探究这个变量与要求物理量的关系。希望大家能熟记。 既然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首先应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那么如何测木块在桌面上滑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呢? (我们之前学过弹簧测力计) 用弹簧测力计怎么测量物理所受摩擦力呢?利用了我们学过的那个知识呢? (看来大家对昨天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牢固,我们根据二力平衡知识能够得到,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大小) 明确了摩擦力的测量方法,下面我们先探究一下重力与摩檫力大小有什么关系。桌面上有物块、弹簧测力计、木板、玻璃板、毛巾、砝码等实验器材。那同学们,我们应该怎么选用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呢? 这位同学建议说可以通过添加砝码来改变木块质量来研究。(他找准了变量。)那其他量需要保证不变才是控制变量,也就是我们可以选用同一接触面——木板,直接将物块放在木板上,再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老师来操作一下,请前排两位同学作小助手,其他同学们注意观察【教师边讲边模拟操作过程】 大家在匀速拉动木块的时候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改变木块的质量,再做实验,记录数据。 那么在研究接触面与摩擦力大小之间的关系时,又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根据刚刚老师的操作试着设计一下实验方案,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一下。(三组代表你来说一下你们组的实验方案,好请坐,他们组说,用控制变量法进行,保持木块的质量不变,先用木板作为接触面,然后改为玻璃板,最后在木板上铺上毛巾,分别读出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其他同学有不同想法吗?)

初中物理初试试讲题

高思教育初中物理初试试讲题 要求: 1.模拟真实课堂(大约15名学生),以讲课为主,注意引入和总结,不要仅仅是讲题; 2.和下面听众有一定的互动(语言交流或提问); 3.课程能够形象、生动,讲课时尽量面对听众; 4.注意语速,声音要有激情,有起伏; 5.板书整齐,便于理解、记录。 6. 请各位老师任选一题,讲解10分钟左右。 试讲题一:如图1所示,平静的湖面上有两艘小船,绳的一端拴在甲船上,绕过乙船上的滑轮,站在甲船 上的人用150N 的力拉绳子的自由端。如果在20s 内甲船向右匀速移动了10m ,同时乙船向左匀速移动了4m ,则人拉绳子的功率为 W 。 【注】不计绳重、轮重及轴摩擦。 试讲题二:把标有“6V 3W ”的小灯泡与标有“100Ω 0.3A ”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电源两端电压恒为18V 的 电路中,电路的连接如图2所示,电压表使用的量程为0~15V ,电流表使用的量程为0~0.6A 。要求闭合开关后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且不损坏用电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24Ω~60Ω B .小灯泡的电功率最小值为0.25W C .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值为5.4W D . 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最大值为0.25A 试讲题三:如图3甲所示,溢水杯中液面与溢出口距离的距离为h 1,当将U 型物体A 放入溢水杯时,有体积为V 1体积的水溢出(图3乙),当物体A 完全浸入后,液面到溢出口的距离为h 2(图3丙),已知溢水杯的底面积为S ,求物体A 的密度。 图1 甲 乙 图2 甲 丙 乙 图3

初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汇总

初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 汇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化学面试真题收集 目录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原子的构成》 (3) 题目名称:《原子的构成》 (3)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7) 题目名称:《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7)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0) 题目名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1)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固体药品的取用》 (15) 题目名称:《固体药品的取用》 (15)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酯化反应》 (19) 题目名称:《酯化反应》 (19)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如何从大豆中提取油脂》 (22) 题目名称:《如何从大豆中提取油脂》 (22)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26) 题目名称:《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26)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硬水和软水》 (30) 题目名称:《硬水和软水》 (30)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原子的构成》 考试目标:初中 面试科目:初中化学 题目名称:《原子的构成》 详情: 1、题目:《原子的构成》 2、内容: 原子的房量、体积都很小。那么,原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能不能再分科学家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其中,英国科学家汤姆生(Joseph John Thomson, 1856-1940)和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 1871-1937)为人们认识原子结构作出了巨大贡献。 科学家研究发现,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两者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 原子核的半径大约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作高速运动。 原子核的体积虽然很小,但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的质量相对要小的多。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所带的电荷数(质子数),也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基本要求: (1)配合教学内容要有适当板书; (2)教学中要有提问互动环节;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解析: 初中化学《原子的构成》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2019年上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面试真题汇总

2019年上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面试真题汇总 一、考题回顾 初中物理《定滑轮和动滑轮》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两组视频:升旗和电动起重机提升重物。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旗手向下拉绳子旗子就会上升,为什么电动起重机能够提起重物,带着这两个思考一起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师让学生分别观察旗杆和起重机的构造,提问学生回答观察结果——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起重机吊钩上也有一个滑轮,且旗杆顶部的滑轮的轴固定不动,起重机吊钩上的滑轮的轴随物体运动,继而教师给出定滑轮及动滑轮的定义。 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教师让学生再列举一些生活或工作中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例。 2.研究定滑轮的特点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定滑轮动滑轮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作用分别是什么?是否省力或者省距离?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照教材讨论实验方案,共同得出实验方案: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重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总结本堂课内容,让学生课下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一下动滑轮省一半力的道理。 板书设计 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和动滑轮 2.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动滑轮特点:可以省一半力,自由端移动距离是重物端移动距离2倍,动

滑轮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一、考题回顾 初中物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2)有实验要有教师演示; (3)注意试讲过程中要有师生提问互动环节。 答辩题目 1.如何突破“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这一难点?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进行导入,用多媒体展示两张图片,第一张是运动着的锤子能将钉子钉入木板中,第二张图片是运动着的子弹射穿鸡蛋,请同学观看图片,并思考“图中所发生的情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引出动能的概念,即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的动能越大,它可以对其他物体做的功就越多,由此引出今天的内容——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实验原理 猜想:将小车放置于斜面然后释放,小车沿斜面下滑在水平面上继续前进碰撞静止木块时,木块移动,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车的质量和速度) 由于动能的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因此实验应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师生共同设计实验。 明确实验原理:控制小车质量相同,比较速度和动能的关系,控制小车速度相同,比较质量和动能的关系。 2.实验器材 让学生根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分组讨论应该会用到的实验器材,学生可能

教师招聘物理面试真题汇总

教师招聘物理面试真题 汇总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初中物理】1.理论课程 1.《力的三要素》 2.《分子热运动》 3.《比热容》 4.《电压》 5.《温度计的使用》 6.《质量》 2.验证性实验 1.《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2.《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3.《测量物质的密度》 3.探究性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 4.计算应用类 1.《欧姆定律》 2.《密度》 5.生活应用类 1.《机械能及其转化》 2.《升华和凝华》 【高中物理】 1.理论课程 1.《重力势能》 2.《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3《弹力》4《参考系》5《线速度》6.《电势差》 2.验证性实验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2.《伏安法测电阻》 3.探究性实验 1.《共点力的平衡》 2.《自由落体运动》 4.计算应用类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动能定理》 3.《万有引力定律》 4.《功率》 5生活应用类‘【高中物理中此类型没有涉及】’ 1.《质量》 2.《共点力的平衡》 要求:①有板书;②有实验过程;③能够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 要求:①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②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③要求适当板书;④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试讲内容的拓展延伸。 答辩题目: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你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②为什么分子运动又叫分子热运动 要求:①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②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③要求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你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③为什么分子运动又叫分子热运动 5.《升华和凝华》 要求:①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②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③要求适当板书;④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试讲内容的拓展延伸。 答辩题目:①请你简述一下物态变化②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 6.《比热容》

初中物理初试试讲题目(学而思面试试讲)培训资料

初中物理初试试讲题目(学而思面试试讲)

初中物理初试试讲题目1、 2、 3、 4、 5、

6、 7、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将密度为ρ的小球A 轻轻放入甲溢水杯,小球A 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32g 。将小球B 轻轻放入乙溢水杯,小球B 漂浮,有6 1体积露出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g 。已知小球A 与小球B 完全相同,ρ大于ρ1。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小球A 的质量为32g B .小球B 的质量为8g C .ρ1与ρ2之比为2∶3 D .ρ1与ρ2之比为24∶25 8、

9、 10、如图7所示,在底面积为S 的圆柱形水槽底部有一个金属球,圆柱型的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 1。若把金属球从水中捞出放在烧杯里使其底部保持水平漂浮在水中,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 2,此时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与捞起金属球前的变化量为p ,水的密度为ρ水。根据上述条件可知金属球捞起放入烧杯后 A .烧杯受到的浮力为F 2 –F 1 B .烧杯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 g F F 水ρ1 2- C .金属球受的支持力为F 2 –F 1–pS D .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变化了pS 11、如图8所示,电源电压为12V 且保持不变,小灯泡L 的规格为“6V 3W”,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2Ω,电流表的量程为0~3A 。当开关S 1、S 2都断开时,小灯泡L 恰能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 1的阻值为24Ω B .当开关S 1、S 2都断开时,在10min 内电流通过R 1所产生的热量是1.8 ×103J C .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时,要使电流表能安全使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得小于6Ω D .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时,R 2消耗的电功率的变化范围是12W ~24W 图7

初中物理所有试讲教案

初中物理所有试讲教案 【篇一:初中物理说课稿模板(我用的面试第一的模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是_____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 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 七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________________知识后进一步展开对 ________________的学习,是对________________知识的巩固和 应用,也是学习________________等后续知识的铺垫,在教材中具 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①宏观分析一:本章在初中物理中的地位(是否重点、几个重要概 念和规律、前后联系及在生活实际中应用情况)。②宏观分析二: 本章的特点(如综合性强、与实际结合紧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物理: 初二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 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但是刚 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并且他们的逻辑思维 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 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九年级物理: 初三学生是初中的毕业年级,心智较为成熟,通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和抽象 思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 加强。 三.教学目标 依据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 标如下 1.知识与技 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招聘物理面试真题汇总

【初中物理】 1.理论课程 1.《力的三要素》 2.《分子热运动》 3.《比热容》 4.《电压》 5.《温度计的使用》 6.《质量》 2.验证性实验 1.《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2.《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3.《测量物质的密度》 3.探究性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 4.计算应用类 1.《欧姆定律》 2.《密度》 5.生活应用类 1.《机械能及其转化》 2.《升华和凝华》 【高中物理】 1.理论课程 1.《重力势能》 2.《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3《弹力》4《参考系》5《线速度》6.《电势差》 2.验证性实验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2.《伏安法测电阻》 3.探究性实验 1.《共点力的平衡》 2.《自由落体运动》 4.计算应用类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动能定理》 3.《万有引力定律》 4.《功率》 5生活应用类‘【高中物理中此类型没有涉及】’ 1.《质量》

2.《共点力的平衡》 要求:①有板书;②有实验过程;③能够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 要求:①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 ②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③要求适当板书;④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试讲内容的拓展延伸。 答辩题目: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你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②为什么分子运动又叫分子热运动? 要求:①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 ②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③要求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你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③为什么分子运动又叫分子热运动? 5.《升华和凝华》 要求:①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②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③要求适当板书;④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试讲内容的拓展延伸。 答辩题目:①请你简述一下物态变化?②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 6.《比热容》 要求:①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②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详细描述具体实验过程; ②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③要求适当板书;④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答辩题目:①比热容的定义和公式分别是什么?②你认为在授课过程中导入环节重要吗? 7.《温度计的使用》 要求:①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说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②要有适当板书;④试讲过程中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答辩题目:①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②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8.《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要求:①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②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详细描述具体实验过程; ③要有适当板书;④试讲过程中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答辩题目:①有时,当某一电路中连接的电压表和电流表数较多,会使电路变得复杂,你会运用什么方法识别串并联电路。②实验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学中有什么作用? 9.《密度》 要求:①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描述实验过程即可;②要有适当板书;③要讲物理概念的意义。

2019上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

2019上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 【导语】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陆续发布中,无忧考网在考后整理了很多网友提供的2019上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初中物理《定滑轮和动滑轮》 一、考题回顾【版本一】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两组视频:升旗和电动起重机提升重物。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旗手向下拉绳子旗子就会上升,为什么电动起重机能够提起重物,带着这两个思考一起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师让学生分别观察旗杆和起重机的构造,提问学生回答观察结果——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起重机吊钩上也有一个滑轮,且旗杆顶部的滑轮的轴固定不动,起重机吊钩上的滑轮的轴随物体运动,继而教师给出定滑轮及动滑轮的定义。 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教师让学生再列举一些生活或工作中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例。 2.研究定滑轮的特点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定滑轮动滑轮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作用分别是什么?是否省力或者省距离?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照教材讨论实验方案,共同得出实验方案: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重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总结本堂课内容,让学生课下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一下动滑轮省一半力的道理。 板书设计 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和动滑轮 2.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动滑轮特点:可以省一半力,自由端移动距离是重物端移动距离2倍,动滑轮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两组视频:升旗和电动起重机提升重物。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旗手向下拉绳子旗子就会上升,为什么电动起重机能够提起重物,带着这两个思考一起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师让学生分别观察旗杆和起重机的构造,提问学生回答观察结果——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起重机吊钩上也有一个滑轮,且旗杆顶部的滑轮的轴固定不动,起重机吊钩上的滑轮的轴随物体运动,继而教师给出定滑轮及动滑轮的定义。 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教师让学生再列举一些生活或工作中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例。 2.研究定滑轮的特点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定滑轮动滑轮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作用分别是什么?是否省力或者省距离?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照教材讨论实验方案,共同得出实验方案: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重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总结本堂课内容,让学生课下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一下动滑轮省一半力的道理。 板书设计 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和动滑轮 2.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动滑轮特点:可以省一半力,自由端移动距离是重物端移动距离2倍,动滑轮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吉林省吉林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2)有实验要有教师演示; (3)注意试讲过程中要有师生提问互动环节。 答辩题目 1.如何突破“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这一难点?

学而思试讲题目-初中物理

1、河中有一漂浮物,甲船在漂浮物上游100米处,乙船在漂浮物下游100米处, 若两船同时以相对于河水的相同速度去打捞,则( ) A、甲船先到 B、乙船先到 C、两船同时到 D、无法判断谁先 2、如图所示,重力分别为G甲和G乙的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物体对乙物体的压力为N1,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2,水平桌面对乙物体的支持力为N3,则下列表述正确的() A.G甲与N1是一对平衡力 B.G乙与N3大小相等 C.N2与N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N3大小等于N1与N2大小之和 3.一水桶内结满了冰,且冰面恰好与桶口相平,此时冰与桶的总质量为22kg,当冰完全融化后,需要向桶内倒入2L的水,水面才正好与桶口相平,求桶的容积与桶的质量。(ρ冰=0.9×103kg/m3)

4、有一种密度瓶大家可能没有见过, 但道理很简单, 如图所示, 它是一个壁较薄的玻璃瓶, 配有磨光的瓶塞, 瓶塞中央留有一细管, 在注满水盖上塞子时, 多余 的水会从细管中溢出, 从而保证瓶内总容积一定.如何用该密度瓶、天平(含砝码)及水、干抹布来测量米粒的密度? 请补充操作步骤及计算表达式. (1)先用天平测出适量米粒的质量m; (2)将瓶注满水, 称出总质量m1; (3)__________________ ; 4)计算: 米粒的密度ρ = _______. 5、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为浸在水下体积的23,若在木块上放一个0.6N重的物体,木块正好全部浸入水中,求: ①木块密度和体积?②若使木块刚好浸没在酒精中,至少需要施加多少牛顿的力?(g=10N/kg) 6、(多选)质量为1kg的平底空木桶,底面积为700cm2,桶内装有30cm深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比水对地面的压强小1kPa。 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时,如图乙所示,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1.8kPa,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g=10N/kg) A、桶内水的质量为28kg B、桶内水的质量为27kg C、F的大小为154N D、F的大小为126N

2015-2017年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面试试讲真题

2017下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第二批 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看到我呢?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教师抓住学生提到的“光”这个条件引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光源的概念学习: 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发光的物体,如太阳、月亮、灯等,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加以区分,从而得到光源的概念。 2.光的直线传播: 教师继续追问:这些光是怎么被我们看见的呢?也就是光是如何传播的呢? 教师出示一些汽车前灯或者清晨森林里的阳光,引导学生发现光线都是直的。 此时,教师再次抛出问题:光在什么条件下都是沿直线传播的吗?我们可以一起来做个实验看一看。

【答辩题目解析】 1.如何在课上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激光准直” 【参考答案】 准备三个大头针,一块方木板,一张白纸,图钉、直尺。用图钉把纸固定在方木板上,在木板上相距一段距离插上两枚大头针A,并使其与木板垂直,在某一位置观察大头针A,并演视线插上两根大头针B、C,使B刚好挡住A,C刚好挡住B,拔去大头针,用直尺把三只大头针在纸上扎的小孔连起来,可以看到这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2.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才能让他们对物理产生兴趣? 【参考答案】

八年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由于学科的特点,很多学生会产生畏难的心理,这种情况就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兴趣和好奇是学习物理的开始,所以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利用起他们对于探索世界的好奇心。首先就是无论那一节课都要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入手,提出他们没有思考过的问题,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的欲望,当然在课中要充分的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学习的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或者让他们动手进行操作。总而言之就是要动用一切资源创造他们的兴趣点。 2017下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第一批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

教 师 资 2 0 2 0 年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 1.题目:《摩擦力》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影响摩擦力的三要素 (2)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 (3)适当师生互动,有过程性评价 教学设计逐字稿 一、新课导入

教 师 资 2 0 2 0 年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什么是滑动摩擦力,也了解了摩檫力的方向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方向,作用点在物体的接触面上,此外,你们还想了解什么呢?(你还想了解摩擦力的大小啊,我也想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究一下摩擦力的第三要素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新课讲授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接触面、重力、速度、接触面的面积……) 摩擦力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有人提到是控制变量法,物理思想掌握的很好。) 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就是在研究问题时,若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我们要保持实验中的其它量不变,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量,来探究这个变量与要求物理量的关系。希望大家能熟记。 既然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首先应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那么如何测木块在桌面上滑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呢? (我们之前学过弹簧测力计) 用弹簧测力计怎么测量物理所受摩擦力呢?利用了我们学过的那个知识呢? (看来大家对昨天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牢固,我们根据二力平衡知识能够得到,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大小) 明确了摩擦力的测量方法,下面我们先探究一下重力与摩檫力大小有什么关系。桌面上有物块、弹簧测力计、木板、玻璃板、毛巾、砝码等实验器材。那同学们,我们应该怎么选用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呢? 这位同学建议说可以通过添加砝码来改变木块质量来研究。(他找准了变量。)那其他量需要保证不变才是控制变量,也就是我们可以选用同一接触面——木板,直接将物块放在木板上,再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老师来操作一下,请前排两位同学作小助手,其他同学们注意观察【教师边讲边模拟操作过程】 大家在匀速拉动木块的时候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改变木块的质量,再做实验,记录数据。 那么在研究接触面与摩擦力大小之间的关系时,又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根据刚刚老师的操作试着设计一下实验方案,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三组代表你来说一下你们组的实验方案,好请坐,他们组说,用控制变量法进行,保持木块的质量不变,先用木板作为接触面,然后改为玻璃板,最后在木板上铺上毛巾,分别读出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其他同学有不同想法吗?)

初中物理初试试讲题目

初中物理初试试讲题目 1、 2、 3、 4、 5、 6、 7、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将密度为ρ的小球A 轻轻放入甲溢水杯,小球A 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32g 。将小球B 轻轻放入乙溢水杯,小球B 漂浮,有6 1体积露出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g 。已知小球 A 与小球 B 完全相同,ρ大于ρ1。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小球A 的质量为32g B .小球B 的质量为8g C .ρ1与ρ2之比为2∶3 D .ρ1与ρ2之比为24∶25 8、

9、 10、如图7所示,在底面积为S 的圆柱形水槽底部有一个金属球,圆柱型的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 1。若把金属球从水中捞出放在烧杯里使其底部保持水平漂浮在水中,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 2,此时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与捞起金属球前的变化量为p ,水的密度为ρ水。根据上述条件可知金属球捞起放入烧杯后 A .烧杯受到的浮力为F 2 –F 1 B .烧杯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 g F F 水ρ1 2- C .金属球受的支持力为F 2 –F 1–pS D .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变化了pS 11、如图8所示,电源电压为12V 且保持不变,小灯泡L 的规格为“6V 3W”,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2Ω,电流表的量程为0~3A 。当开关S 1、S 2都断开时,小灯泡L 恰能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 1的阻值为24Ω B .当开关S 1、S 2都断开时,在10min 内电流通过R 1所产生的热量是 ×103J C .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时,要使电流表能安全使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得小于6Ω D .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时,R 2消耗的电功率的变化范围是12W ~24W 12、物体A 的质量是400g ,物体B 的体积是8cm 3。用细绳将两物体通过定滑轮连接,放手后,A 恰能沿着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B 始终浸没在水中,并使A 沿着水平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需要施加水平向左的拉力。则物体B 的密度为_______ g/cm 3。(g 取10N/kg ) 13、图5中定滑轮重2N ,动滑轮重1N 。物体A 在拉力F =4N 的作用下,1s 内沿竖直方向匀速升高了0.2m 。不计绳重和轴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4m/s 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F 图5 图7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面试试讲真题

-年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面试试讲真题

————————————————————————————————作者:————————————————————————————————日期:

2017下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第二批 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看到我呢?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教师抓住学生提到的“光”这个条件引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光源的概念学习: 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发光的物体,如太阳、月亮、灯等,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加以区分,从而得到光源的概念。 2.光的直线传播: 教师继续追问:这些光是怎么被我们看见的呢?也就是光是如何传播的呢? 教师出示一些汽车前灯或者清晨森林里的阳光,引导学生发现光线都是直的。 此时,教师再次抛出问题:光在什么条件下都是沿直线传播的吗?我们可以一起来做个实验看一看。

【答辩题目解析】 1.如何在课上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激光准直” 【参考答案】 准备三个大头针,一块方木板,一张白纸,图钉、直尺。用图钉把纸固定在方木板上,在木板上相距一段距离插上两枚大头针A,并使其与木板垂直,在某一位置观察大头针A,并演视线插上两根大头针B、C,使B刚好挡住A,C刚好挡住B,拔去大头针,用直尺把三只大头针在纸上扎的小孔连起来,可以看到这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2.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才能让他们对物理产生兴趣? 【参考答案】 八年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由于学科的特点,很多学生会产生畏难的心理,这种情况就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兴趣和好奇是学习物理的开始,所以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利用起他们对于探

初中物理试讲题目

初中物理试讲题目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 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2.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当用力挤压装满水的玻璃瓶, 会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明显上升。这是利用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来放大玻璃瓶的微小形变.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这种放大思想的是() A.将不同的电阻丝分别接到同一电路中,通过比较电流的大小来比较电阻的大小B.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 C.让不同的纸锥从相同高度同时下落,通过落地的先后判断运动的快慢情况 D.将小铁屑均匀洒在磁体周围,通过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来认识磁场的分布情况 3.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这是因为 () A.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 B.光发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像也变亮 C.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 D.有光照射,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相比原来亮 4.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 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 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 5.如图所示,1、2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种固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中物理初试试讲题

高思教育初中物理初试试讲题 要求: 1.模拟真实课堂(大约15名学生),以讲课为主,注意引入和总结,不要仅仅是讲题; 2.和下面听众有一定的互动(语言交流或提问); 3.课程能够形象、生动,讲课时尽量面对听众; 4.注意语速,声音要有激情,有起伏; 5.板书整齐,便于理解、记录。 6. 请各位老师任选一题,讲解10分钟左右。 试讲题一:如图1所示,平静的湖面上有两艘小船,绳的一端拴在甲船上,绕过乙船上的滑轮,站在甲船 上的人用150N 的力拉绳子的自由端。如果在20s 内甲船向右匀速移动了10m ,同时乙船向左匀速移动了4m ,则人拉绳子的功率为 W 。 【注】不计绳重、轮重及轴摩擦。 试讲题二:把标有“6V 3W ”的小灯泡与标有“100Ω 0.3A ”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电源两端电压恒为18V 的 电路中,电路的连接如图2所示,电压表使用的量程为0~15V ,电流表使用的量程为0~0.6A 。要求闭合开关后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且不损坏用电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24Ω~60Ω B .小灯泡的电功率最小值为0.25W C .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值为5.4W D . 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最大值为0.25A 试讲题三:如图3甲所示,溢水杯中液面与溢出口距离的距离为h 1,当将U 型物体A 放入溢水杯时,有体积为V 1体积的水溢出(图3乙),当物体A 完全浸入后,液面到溢出口的距离为h 2(图3丙),已知溢水杯的底面积为S ,求物体A 的密度。 图1 甲 乙 图2 甲 丙 乙 图3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考题一:《机械能及其转化》 命中分析:培训班次练习题目 初中物理-试讲题目 1.题目:机械能及其转化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2)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 (3)要求适当板书。 (4)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试讲内容的拓展延伸。 初中物理答辩题目 1.这节课中你是怎样进行导入的?【教学设计问题】 2.如何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专业知识问题】 考题二:《分子热运动》

【独立思考】长喙天蛾是如何发现花蜜的?腌咸菜往往要十天半个月后菜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一会儿菜就咸了,这是什么原因? 环节四:小结作业 1.教师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分享对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认识。 2.课后通过搜集资料的形式,各找到3个扩散现象生活实例,下节课班内交流。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你是怎样突出的?【教学设计问题】 【参考答案】 本节课知道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在讲授分子热运动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我用了大量的直观的物理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辅助,包括花露水和二氧化氮气体分子的直观扩散,硫酸铜溶液与水的缓慢液体扩散,视频展示的煤炭堆、金片和铅片的互相渗入等现象的固体扩散,由现象分析内在的本质,让学生明白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样用大量的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的融入,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认知,对气体、固体、液体分子的扩散现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还能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的能力,突出教学的重点。 2. 为什么分子运动又叫分子热运动?【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高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

高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 题库 就会这些知识,如果有孩子说他懂得了,不用学,你怎么办高中体育 试讲:武术——长拳形神拳、刀术教学步骤设计(一个上课,一个演示) 结构化 1、信息化时代班主任去做家访有人认为是浪费时间,你怎么看 2.一个老师跟一个根本的学生说,我要是你这么笨死了算了,你怎么看 试讲:陈涉世家,解释一字多义 试讲:足球掷界外球和跳远(一个上课,一个演示) 答辩:学生隐私问题 初中语文(三明考试) 试讲:安塞腰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陈胜吴广那篇 小学语文 结构化 1、说一位学生看到自己过世的明星,在班上哭起来,此时你怎么办

2、作为一个刚入职的老师你会给她什么建议 试讲:蟋蟀的住宅,要求认识生字词13个,初读课文,了解蟋蟀的住宅特点和建造过程(三年级课本) 答辩:你是如何安排谅解建造过程的 幼儿 结构化答辩: 1、如果你在课堂上组织一个活动有个小朋友不配合游戏规则 2、有人认为幼儿园老师应该严厉点你怎么看 试讲:歌曲教唱月光(有歌曲,还有基本要求) 答辩:你题目的要求是什么,我里面是适合4-5岁幼儿考官提问你的这种教学方式幼儿会不会喜欢,还有没有别的形式,还问到了试讲的重难点 高中物理 结构化: 问题1:学生不愿意参加学校举办的周末补习班,你怎么办问题2:学生在一篇作文里,写到:长大了想做马戏团的小丑,老师评语说希望你们给人们带来欢乐,你怎么看 小学数学 试讲: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试讲:比例尺 结构化:你是一个尽心尽力的老师,可是课后你发现,学

生在群里说,不喜欢你,你怎么办 答辩: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毕业多久,什么专业 初中数学 结构化 1、讲课的时候,天花板突然掉下来了,学生很喧哗不听讲,你要怎么办 2、高中老师说,男生的理科要比女生理科更擅长学的好,你怎么看 试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 高中历史 结构化: 1、一个学生考试没考好叫你不要告诉家长,是你,你怎么做 高中英语:(武汉面试的) 结构化: 1、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一片叶子是一样的,你怎么看 2、作为新班主任你怎么带领班级学习氛围 试讲:口语题,给了一篇关于Buddhism temple的文章,介绍了作者参观佛寺的片段,然后要求是根据这段讲口语课。 答辩:(老师是用英文提问的) 1、是问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批评学生

初中物理初试试讲题目(学而思面试试讲)

初中物理初试试讲题目1、 2、 3、 4、

5、 6、 7、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将密度为ρ的小球A 轻轻放入甲溢水杯,小球A 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32g 。将小球B 轻轻放入乙溢水杯,小球B 漂浮,有6 1体积露出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g 。已知小球 A 与小球 B 完全相同,ρ大于ρ1。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小球A 的质量为32g B .小球B 的质量为8g C .ρ1与ρ2之比为2∶3 D .ρ1与ρ2之比为24∶25 8、

9、 10、如图7所示,在底面积为S 的圆柱形水槽底部有一个金属球,圆柱型的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 1。若把金属球从水中捞出放在烧杯里使其底部保持水平漂浮在水中,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 2,此时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与捞起金属球前的变化量为p ,水的密度为ρ水。根据上述条件可知金属球捞起放入烧杯后 A .烧杯受到的浮力为F 2 –F 1 B .烧杯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 g F F 水ρ1 2- C .金属球受的支持力为F 2 –F 1–pS D .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变化了pS 11、如图8所示,电源电压为12V 且保持不变,小灯泡L 的规格为“6V 3W”,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2Ω,电流表的量程为0~3A 。当开关S 1、S 2都断开时,小灯泡L 恰能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 1的阻值为24Ω B .当开关S 1、S 2都断开时,在10min 内电流通过R 1所产生的热量是 ×103J C .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时,要使电流表能安全使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得小于6Ω 图7

初中物理面试试讲真题汇总

初中物理面试真题收集 目录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温度计》 (2) 题目名称:《温度计》 (2)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密度》 (5) 题目名称:《密度》 (5)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二力平衡》 (10) 题目名称:《二力平衡》 (10)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凹透镜和凸透镜》 (13) 面试科目:初中物理 (13)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电动机》 (17) 题目名称:《电动机》 (17)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压强》 (20) 题目名称:《压强》 (20)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电荷在导体棒的定向移动(导体和绝缘体)》 (23) 面试科目:初中物理 (23)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26) 题目名称:《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26)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温度计》 考试目标:初中 面试科目:初中物理 题目名称:《温度计》 详情: 1、题目:《温度计》 2、内容: 实验探究: 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 1、熟悉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图12-12)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是否在量程内。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被包围在被测物体内。 (3)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的底部。 (4)待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 2、测量

将液体温度计依次放入冷水、温水、热水中,分别测量并记录三杯水的温度。注意,在测量水温时,要遵循我们刚学过的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与同学交流,看看大家测量的温度有何异同。 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说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要有适当板书; (3)试讲过程中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解析: 初中物理《温度计》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三杯温差不大的水,让学生猜测哪杯水更热? 教师:你想用什么办法来验证一下呢?交流办法。 学生交流办法:用眼睛看,用手摸。 教师:找几名学生来用感官来判断哪杯水热。引导讨论出“用感官得出的结果不准确”。 教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判断温度的高低? 学生:感冒会有体温计来量体温。 教师:对,很好,为了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的大小,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温度就是物体的冷热程度。那今天就来学习如何准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新课探究 1、温度计与摄氏温度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个温度计,请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提示:温度计为玻璃制造,要轻拿轻放) 教师总结:温度计由玻璃管,液柱,刻度,液泡四个部分组成。摄氏温度的中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摄氏度,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并把它平均分成100份。 2、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