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电影寒战看香港的法制化精神
电影寒战观后感

电影《寒战》观后感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它刚刚上映的时候,那会儿陪同学去看的,看完后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想,总的来说感觉挺不错的,情节紧凑,氛围紧张,还不错吧。
没想到几年之后回过头来竟然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东西。
一、法治精神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有两个特别行政区,即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它们实行的是和大陆完全不同的制度,它们和我们的社会似乎截然不同。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1997年回归祖国的英属租借地,它实行的是和英国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法律体系,它所实行和适用的是普通法,我们又称判例法,在电影《寒战》中我们多次听到剧中角色提到香港的普通法,香港的法治。
其中有一个场景我记得尤为清楚,当剧中刘德华饰演的保安局局长参加新闻发布会时提到“我知道现在的新闻已经到了什么都可以问什么都可以写的地步,但不要忘了香港的法治精神”。
他说的这句话一个提到了新闻自由,另外一个就是法治,电影中的人物常常会把法律赋予他们什么样的权利或者职责挂到嘴边,在我们的习惯和映像中,这似乎十分别扭,或许是我们潜意识里还没有真真正正把法律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我们在遇到侵权或者其他问题时首先下意识地回避司法救济,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最终一纸诉状告上法庭。
这里我想问,为什么我们的法律意识不高以及法治精神为什么尚未得到完全贯彻?首先,我们看一下我国的宪法。
我们都知道宪法是根本法,是母法,可是宪法大多数时候只存在于理论文字层面,实践中运用宪法解决纠纷或者司法的几乎没有。
我国也还没有违宪审查制度,可见宪法的实际操作性非常差。
我想这可能是我国尚未真正建立全民法治的原因之一。
其次我国法律体系庞杂,各类法律、法规层出不穷,普通群众的确难以搞清其中奥妙。
法治精神应当融汇在一个社会的血脉中层层流动给予社会生机与活力,而现阶段我们的水平还不足以达到。
二、分权制衡,界限分明电影从多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香港成熟的制度体系,各个部门分工明确、相互监督制衡。
廉政公署与警务处甚至于保安局都是相互独立的,互相之间监督制衡。
寒战的观后感

寒战的观后感电影《寒战》是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动作悬疑片,它不仅令人屏息,还通过复杂的情节和出色的演技带来了许多思考。
影片展现了警察与罪犯之间的较量,以及政府机关内部的斗争,呈现了一个充满危险和谜题的世界。
首先,电影展示了现代警察面临的挑战。
主要角色之一的警司(演员A)在阻止一起劫持事件时无意间获得了犯罪分子的支持。
他必须在保护市民的同时,处理来自上级警官的压力和自己内心的挣扎。
这种内外夹击的情况让观众感受到了一个警察常常面临的困境。
其次,电影展现了政府机关内部的权力斗争。
高级警官和政府官员之间的阴谋不断浮出水面,他们不顾法律和道德规范,只关心自身的利益。
这种体制内的腐败和权力斗争令人感到恐惧和愤怒。
观众在电影中可以看到,即使是在最高层次的决策中,道德和公正也常常被置于次要的地位。
此外,电影中的悬疑情节令人屏息。
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不断猜测谁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动机和秘密,剧情的复杂性和转折令观众保持紧张和专注。
这种紧张感使得观影体验更加引人入胜,让人全神贯注地思考和解读每个细节。
影片还通过出色的演技为观众呈现了真实而有力的角色。
演员们将角色的情感和内心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主角警司的犹豫和坚持,还是反派角色的狡猾和冷酷,都让观众感受到每个角色的真实性和复杂性。
他们的表演为影片增添了层次和魅力。
总而言之,电影《寒战》以其引人入胜的情节,真实的角色和演技,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成为一部值得观赏和思考的电影作品。
它提醒了观众关注政府机关的腐败和权力斗争,以及警察面临的挑战。
这部电影让人深思,也点醒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觉醒和思考。
通过观看《寒战》,我深有所感,对这部电影的情节和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它提供了一个反思现实的机会,让我意识到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警惕政府机关内部的不公与腐败。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动作悬疑片,更是一次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警醒。
我相信,这样的作品将会持续引导观众思考并反思社会问题,以期我们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透明的社会。
寒战剧情深度解析

寒战剧情深度解析
寒战是一部几乎可以算得上是里程碑式的香港警匪片作品,由黎
小田执导,其中在超级大拍档刘德华和古天乐领衔下表现出对警界社
会状况以及在黑白两道之间挣扎的真实感人场景,极具震撼。
《寒战》传达出的“双重治理”理念谋断视角,做了大量功课,在那些复杂的
模糊的警界角色里,香港警察是做家庭镇定的和平维护,但是它们也
只能看着一些贩毒犯实施非法行为,充斥社会空气的“腐蚀”;再者,制片方展现出一批掩盖自己真实面貌的禽兽混杂,向观众暗示性地说
明地狱从未改变,警界治安也从未改变。
电影中峰回路转的始末节,
尤其展现出了精妙的把握在制作上,在反派杜仲这一经典演员上给了
他充足的机会,对古天乐与刘德华不折不扣、步步递进的剧终,加上
经典话语等等,把寒战推向了沸反沸的味道中,可以说故事架构有一
种变故与悬念的交错深度。
寒战影评

透过寒战看香港的法治精神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能脱离法律的束缚。
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形式与传播媒介的电影,也是如此,毫不夸张的说,就连电影制作本身,也必须是符合法律规范的一种社会行为。
寒战这部电影,从表面看,讲述的是警察智斗内鬼,最终破获案件的故事,但是我们通过观影不难发现,电影一直都在宣传香港作为亚洲最安全的普通法城市,具备了怎样的法治精神。
我们可以来看几句电影中的台词:“父亲的角色绝对不能凌驾于警察的身份之上”;“我相信邝Sir,还有半年他就是法律博士,他比我们更明白什么是法治精神”;“我不按照程序,只听你的命令,是人治,不是法治”;“我知道现在的新闻已经发展到什么都能问,但在问之前请你们先了解香港的法制和法治精神,这是香港可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亚洲最安全城市的一个核心价值”。
导演通过最直观的台词语言,告诉我们,在今天,香港警界是安抚市民的正能量制造机,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危机,都会秩序井然的及时处理危机。
当然,一切都必须是在不能触犯法律条件下而发生的。
不仅是语言,在这部电影的情节构造里面,警务处出面处理案件、保安局出面处理外界的流言猜测、金管局对公职人员因公职需要而向银行借贷的款项进行跟踪管理、廉政公署部门对公职人员的不良行为进行监督与调查都是按照香港实际法律程序而进行的。
这种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发展的线性结构,不仅完整地展现了现实法制与程序,提示受众这无处不在的法治精神,还使整部电影线索都更加有条不紊。
法律程序,是最为严格的程序,每一步骤都是经过严密论证后得出,纵观全片,导演极尽所能在每个细节对香港法治精神进行拆解和宣讲。
首先,香港公民享有高度的言论自由。
只要是香港公民,他就有权基于任何理由质疑政府的决定,要求政府予以说明,无需顾忌影响,如片中当饰演保安局长的刘德华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记者以其对刘杰辉遭廉政公署调查是否系其“用人失察”为由询问其是否会引咎辞职,这种提问在大陆是难以想象的。
《寒战》观后感

权利,人性,体制—《寒战》影评寒战,观众起初看到这个题目一头雾水,以为是谍战大片,但实际比谍战片要深的多,它所体现出来的是我们从谍战片中看不到的,也是我们平时受压制而想表达的,看了一遍之后并没有什么很深的感悟,但仔细的看了几遍之后,受教颇深。
《寒战》通过一场并不复杂的绑架案,展现了在现代社会中权利、人性与体制的博弈,为我们反思现代社会的成功与弊端提供了最直观的形象说明,权利、人性与体制都具有非常不可靠的特质。
那么说下个人寒战观后感吧。
权利、人性、体制这三者构成现代社会的重要方面,权利刺激人性为了自己而作出各种利己的举动,在前工业社会中对这种利己欲望的克制主要靠道德和社会舆论,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道德与社会舆论的力量相对弱化(貌似众声喧哗,实则彼此消解),个体的利己主义行为则主要靠体制来制约。
一句话,前工业社会的主流观点相信人性是善的,所以只需要不断加强个体的道德修养即可,也有强大而固执的社会思潮在背书;而后现代社会的主流观点认为人性是可以光明正义利己的,所以单靠个体自觉无法解决社会问题,故需要体制加以制约。
编剧、导演陆剑青、梁乐民更多是通过李治廷饰演的张国标来实现对未来的信任,梁家辉显然是现实的保证。
对于以音乐为特长,以物理为专业的李治廷来说,踏进影视领域或许是一种偶然,当初凭《岁月神偷》一举斩获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奖和最佳电影歌曲两项大奖更多的是被看作是一种幸运,毕竟那是一种近乎本色的演出,许多人可以凭一部电影出名,但一辈子也就一部电影。
《岁月神偷》中的罗进一更多的是李治廷的自然原色,自己讲述自己的青春故事。
然而,《寒战》中的李治廷已经褪去了初出茅庐时的青涩感,尽管不是故事的主角,但却是构成故事重要的一环,而与梁家辉、郭富城的同台飙戏更是极大地提高了他的被关注度。
其实香港演绎界从来都不缺帅哥型男,远的自然如现在仍在场的老四大天王,这次《寒战》中就到场了两位;而近的则有后越之秀余文乐等,当然如果不那场风波,陈冠希应该也会被提起,当然由帅哥升级为陈老师的冠希现今更有名,但不是演艺。
从《寒战2》看香港警匪电影的融合路径

从《寒战2》看香港警匪电影的融合路径作者:罗娜来源:《电影评介》2016年第14期从《无间道》以来香港警匪片往往离不开“证人”“线人”“卧底”这几个关键词,《寒战》也是从这一角度入手来进行创作,但是《无间道》的成功实在很难超越。
《寒战2》的编剧可谓另辟蹊径,将个人之间的斗争扩展到势力集团的斗争,电影中的个人也变成了利益集团的棋子。
香港警匪片大部分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表面上警察代表正义,匪徒代表邪恶,但是《寒战2》中匪徒和警察之间是交融的,不仅是和警察还有更高层的行政机构。
《寒战2》赋予一个人正邪两种属性,它放弃简单的正邪之争,而专注于揭示复杂事件背后的利益纷争以及在环境压力下的人性挣扎和改变。
一、人物塑造的多个层次在《寒战2》中人物的行为常常会有超越表层的涵义。
第一个具有深意的动作是李家俊一边看书一边打响指的动作,它揭示了隐藏的人物关系。
这是《寒战》最后的镜头也是《寒战2》的开篇镜头。
在这里必须要简单提及一下《寒战》的结局,即李文斌为维护法治大义灭亲。
李家俊的这一动作曾经出现在和父亲李文斌最后的对峙中,当时李文斌在同样的书上折页,暗示李家俊事件败露,李家俊用响指回复明白父亲的意思。
所以李家俊在监狱中依然能悠闲地看书、打响指就反映他内心相信父亲李文斌一定会来救他,书的名字是《影子武士》,这更加暗示出李家俊只是一枚棋子,他背后有更大的操纵他的利益集团。
第二个具有深层含义的人物行为是何国正与李文斌对峙时的动作。
李文斌和何国正的这一场对手戏被观众认为经典,因为在两人之间的对峙中包含了太多隐藏的情感。
两个人的对峙没有一句台词,所有的内涵全由一系列的动作来表达。
何国正是李文斌曾经的部下,两人情同父子,他为李文斌甘愿背黑锅假死隐姓埋名。
刘杰辉看透李文斌的心思,故意安排李文斌作为这次缉捕行动的总指挥,因此按理来说,他必须缉捕五名罪犯,但是这些罪犯都是对他忠心耿耿的部下,李文斌内心的纠结可想而知。
李文斌与何国正隔着玻璃相望,李文斌的身后是浩大的香港警察部队,何国正的身边是倒下的战友。
《寒战》能否拯救香港电影[论文]
![《寒战》能否拯救香港电影[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0b4d660af1ffc4ffe47ac9d.png)
《寒战》能否拯救香港电影摘要:在前不久落幕的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获12项提名的《寒战》将其中9尊奖杯收入囊中,被誉为继《无间道》之后最好的香港电影。
《寒战》获奖,仿佛给如今香港不景气的电影业打了一剂强心药。
但《寒战》真的能够拯救香港电影?笔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这里想通过与《无间道》的对比,来探讨一下其在意境、物镜、情境以及人文气质方面还有哪些缺失。
关键词:香港电影;《寒战》;《无间道》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124-02一、相同的题材不同的意境《寒战》是为拯救香港电影而作的。
同样是救市之作,梁乐民、陆剑青导演的这部片子却比1997年的那部救市之作——《无间道》,就境界而言,相去甚远。
这里提到的境界,是个很有趣的话题。
我觉得套用中国古代的诗境论来解读电影,也是行得通的,而且也非常的通俗。
诗境论是由唐代诗人王昌龄提出的,历经皎然(唐代中期的诗人)的发展和司空图(晚唐诗人)的完善,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理论。
诗境论旨在强调物镜情境和意境这三境的相互结合,其讲究的“近而不浮,远而不尽”,是针对在形象构设基础上所形成的诗歌境界而言的。
诗歌形象要真切而又不流于浮浅,诗境则要深远而富于意味。
“近”是针对形象的具体性和可感性而言的,“远”是针对意境的深著沉浑、余味不尽而言的。
电影如同现代的诗歌,虽篇幅短小,却精致凝练,意境深远。
以诗境论的角度来看《寒战》和《无间道》两部电影,也会非常有意思。
两部电影有诸多相同点,首先在篇幅方面。
尽管对于电影来讲,一分钟内的很多镜头就可以交代很多事情,但两部电影都是在1小时35分左右进入片尾曲。
其次,题材比较一致。
都是警匪片,都有内鬼。
最后,两部影片都出现了相同的演员,刘德华和林家栋,两部电影都获得了金像奖的多个奖项。
以上是电影的相同点。
但是这些相同点却不能决定两部电影相同的命运,而以下的不同点,则最终决定了二者境界的高低。
热映电影寒战2观后感

热映电影寒战2观后感热映电影寒战2观后感观后感观后感怎么写电影观后感大全毛丰美观后感正在热映的香港警匪电影《寒战2》由郭富城、梁家辉、杨采妮、文咏珊领衔主演,是《寒战》的续集,讲述了刘杰辉妻儿遭遇绑架,绑匪胁迫刘杰辉释放李家骏,李文彬受另一股势力影响再度复出,想逼迫刘杰辉下台的故事。
以下是关于寒战2观后感_警匪片寒战2影评_警匪电影寒战2经典台词。
寒战2观后感(篇1)承上启下的一部电影,跟上一部算是紧密联系吧,不看一的话,去看二有点吃力,我是这么认为的。
在梁家辉和郭富城的双雄对决中,又加入了周润发来飚戏,阵容确实蛮强大的。
郭富城仍然饰演一个正义感爆棚的警务处长,一脸的正气凛然,不得不说,演技不错,我都想扇他几巴掌,期待第三部变成幕后大boss。
梁家辉还是一副欠扁的造型,不过完全黑化,气场很强大,但是这一部完全没有玩过郭富城啊,最后被逼着让自己老部下全军覆没,等等,难道他才是特首安排的金牌卧底?周润发演出独立议员和大律师,比较清高念旧,不甘于成为棋子,在怎么看都像是情人的干女儿被杀之后,完全爆发,提供了照片作为证据。
彭于晏仍然是贯穿全片的存在,先是在港铁站趁着人多逃脱,然后在隧道中用突击步枪展现彪悍本色,除了枪法像狗屎一样差,打光两个弹夹都没伤到人家一根汗毛之外,其余真是无可挑剔,尤其是生命力,中了这么多枪,都快要苏醒了,第三部再战江湖。
李治廷完全成了郭富城的马仔,本职工作都不做了,这才叫真爱。
杨佑宁、吴越出演悍匪,确实形象上挺好的,绝对够狠够彪悍,当然了,同样的问题,枪法太差了,干不掉主角就算了,连警察都打不到有点说不过去啊。
杨采妮仍然是郭富城的铁粉。
文咏珊嘛,长相真没特色,身材还不错,完全就是个没事找抽型的,感觉整件事就是她没事找事弄出来的,还好被打死了。
周笔畅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过过电影瘾?马伊琍的造型比第一部还土,感觉人家都是精英,这个像是郭富城家的保姆,而且不识大体,知道自己是累赘会拖累老公,还是不愿意走,期待被干掉让杨采妮上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过电影寒战看香港的法制化精神
电影寒战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最安全城市”香港警匪故事,并荣获十年最佳警匪片的称号,所谓收获颇丰。
不过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部香港的宣传片,宣传香港的法制化精神。
影片中有关法律的戏份实在是少的可怜,但其中又处处透视着法律,法制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每个人都在实践着法制化精神,所以我认为这是一部宣传香港法制化精神的宣传片。
电影寒战大致剧情是警察局副处长李文彬的儿子为了父亲升任处长设计了一次恐怖袭击。
一辆警队前线冲锋车及车内五警员、武器装备在午夜被劫匪挟持,人质中竟有现任行动处副处长李文彬的独子李家俊,劫匪以此与警队谈判。
警队下任处长选举的两大热门人选:鹰派人物李文彬与年轻的管理处副处长刘杰辉成为警队行动支柱人物。
首先,李文彬立即以“寒战”为行动代号指挥强力营救,可贼人竟对警队内部一切了如指掌,警队精英尽出却无功而返,处处受制。
李文彬被动让位于刘杰辉接手行动,刘杰辉选择主动与贼人沟通,并答应交予贼人赎金,并设法令赎金留下线索,以便追查贼人位置。
可刘非但找不着贼人踪迹,反而丢失巨额赎金,致使一名兄弟殉职。
此事件惊动了政府和廉政公署,廉署怀疑李、刘二人在此危急关头以权谋私。
香港警队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急与威胁。
究竟谁是幕
后黑手?最终李,刘二人终于将目标定格在李家俊身上,迫使其交
代了罪行。
整个剧情就是围绕这个代号“寒战”的营救行动展开,其中的
法制化精神在剧情中有几处体现。
情节一,醉汉企图逃跑并袭击警察李家俊时,李家俊说你袭警,打死你都可以,可见警察对法律条例的清晰运用。
但这里并没有体
现多少法制化的精神,但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法律的理解。
情节二,管理处副处长刘杰辉怀疑行动处处长李文彬因为儿子
被劫持而不能保持理智,担心李文彬父亲的角色凌驾于警察角色之
上而滥用私权,想取代李文彬副处长成为“寒战”行动的总指挥(警务处长曾向荣在根本哈根开会,宣传香港的安全)。
刘杰辉副
处长首先想到的是规则和程序,怎么利用法律程序来取代李文彬副
处长。
刘杰辉副处长和其部下徐永基首先想到的是使用《紧急状态法》,争取五个宪委级的管理层,而一半人已经去了哥本哈根,很
难筹够五票。
而这时,刘杰辉副处长想到争取邝智立,虽然邝智立
是李文彬的人,但其拥有法学博士学位,是警察局管理层学历最高
的一个,比任何人都明白什么是法制精神。
最后,邝智立基于法理
上的考虑,同意支持刘杰辉副处长取代其上司李文彬副处长。
这其中显然是法制精神战胜了人情,邝智立虽然跟随李文彬副
处长多年,但在法律层次上还是选择支持李文彬副处长的对手刘杰
辉副处长,这一点在香港这个实践普通法的城市,在武装力量的最
高管理层发动的一次政权更迭也是基于法律。
可见,法制观念已经
深入人心,任何权利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个
人深思。
情节三,梁紫薇负责发新闻稿的,跟进突发事件,披露新闻,
拿来新闻稿让李文彬副处长看看能不能发。
李文彬副处长因为“寒
战”行动还未结束不让梁紫薇发项目8B的内容,李文彬副处长此时不想对外公布紧急状态。
而梁紫薇以处长没有权利权利过滤新闻拒
绝服从李文彬副处长的命令,直接惹火了李文彬副处长,李文彬副
处长直接威胁要解除其职务,但梁紫薇还是不屈服,直言““寒战”还没有结束,同意配合行动,但紧急状态令不会替其保密,因为每
一个香港市民有权知道他们生活的城市的安全指数。
李文彬副处长不想披露紧急状态令是基于被劫持的警员安全考虑,而梁紫薇是基于香港市民的知情权考虑,两者皆没有错,但李
文彬显然没有按照既定程序,而是要求下属听其命令,显然低估了
梁紫薇的法制思维,最后梁紫薇以人治和法治来反驳李文彬副处长。
这在法制精神深入人心的香港来说,下属以不和法规拒绝上司的指示和命令很常见,人人懂得法律,知道怎么运用法律捍卫权力。
作为一个警察局的新闻工作人员,其职责就是保证市民的知情权,
而这一点梁紫薇利用法律捍卫全香港市民的权力显得尽职尽责,所
以甘愿顶撞上司也要捍卫权力。
这在中国大陆简直是不可能发生的
事情,因此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情节四,警务处管理处副处长刘杰辉被廉政公署带走调查,各
路媒体问保安局局长陆明华警队这一年名望这么差,问责局是不是
有人要担责任?对香港警队高层被廉政公署拘捕,你个人什么看法?保安局局长陆明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刘杰辉副处长并没有被廉
政公署拘捕,而是以私人理由休假,其个人非常肯定其品格和能力。
并再次强调:香港是一个实践普通法的城市,在编制上,廉政公署
在行动之前不需要向保安局局长汇报。
香港的法制和法制精神是香
港能能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亚洲最安全城市的核心价值。
香港的自由和开放保证了民众的言论自由,发展到了媒体可以
自由提问,这也是香港法制精神深入人心的体现。
同时,保安局、
廉政公署各司其职,并不是上下关系,各自的行动也是相对自由的,
这样就保证了权利的制衡,也是法制化的具体制度设计。
而陆明华
一句“香港的法制和法制精神是香港能能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亚洲最
安全城市的核心价值”更香港对外宣传的一次淋漓尽致的体现。
没
有法制和法制化的精神,媒体不可能这样自由的提问,廉政公署也
不可能绕过保安局直接带走警务处的两大副处长询问情况。
法制化是深入人心的法制精神的具体体现!同时,法制化也需
要合理的制度设计,不然没有制衡,发生在警务处最高管理层的那
次“寒战”行动总指挥的变动很可能就是一次军事政变,有了良好
的制度设计,加上法制化的精神深入人心才有了香港这么自由、安全、和谐的社会。
寒战整部影片并不是宣传法律和法制精神的题材,但从其中透
露出来的一点一点法律知识则折射出了香港法制和法制精神深入人
心的事实。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不仅仅只是好的故事情节,还应该体
现出社会风气和宣传社会文化,给观影者带来正能量,而电影寒战
不仅具有出色的故事情节更具有宣传香港法制精神的意思,所以算
得上是一部上乘之作,荣获十年最佳警匪片也是实至名归。
我个人认为寒战透露出来的法制化精神对我们大陆来说有几点
深刻的启示:一是中国需要宣传法制精神,摒除人治的理念,让更
多的人懂得法律,理解法制理念,等法制精神深入人心的时刻,也
能逐渐实现整个中国法制建设;二是设计合理的制度,让法律不断
在合理制度保护下运行,做到有法必依,同时也避免不必要的违法
行为;三是要加大执法的力度,让法律落到实处,让人们深刻认识
到践行法治的益处;四是制定更多的法律,让法律来规范各行各业,避免投机者钻法律的漏洞,寒了守法人的心。
总之,在法制不健全的当下,我们的领导层需要从顶层设计中
国的一些制度,需要很大的决心推进法制化建设。
希望十八届四中
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的纲领文件能够顺利实施,也希望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