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移动接收的制式及技术
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分类及特点

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分类及特点广播电视传输技术是指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到接收器中,使用户能够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传输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本文将对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分类及其特点进行探讨。
一、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分类1.有线传输技术有线传输技术是将广播电视信号通过有线电缆传输到用户的接收设备。
有线传输技术可分为电视有线传输和卫星有线传输两种方式。
电视有线传输是指通过城市或地区建设的有线电视网络传送广播电视信号。
它可以利用同轴电缆、光纤等传输介质,最大限度地减少信号损耗,提供高质量的信号传输。
卫星有线传输是指通过卫星发射器将广播电视信号发送到卫星上,再由卫星传输到接收设备中。
卫星有线传输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可以在广泛范围内传输信号,但是信号会有一定的延迟。
2.无线传输技术无线传输技术是指将广播电视信号通过无线传输介质传输到接收设备。
无线传输技术可分为无线电广播和卫星广播两种方式。
无线电广播是指通过调频和调幅等无线电技术将广播电视信号传送到接收设备。
无线电广播可以实现一对多的信号传输,适用于大范围的广播。
卫星广播是指通过卫星发射器将广播电视信号发射到卫星上,再由卫星传输到接收设备中。
卫星广播可以实现信号全球覆盖,但信号受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比较大。
二、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特点1.传输距离远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实现信号的远距离传输。
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利用卫星等手段实现信号覆盖范围广泛,有线传输技术可以通过光纤等传输介质实现远距离传输。
2.传输带宽大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在信号传输中具有较大的带宽。
较大的带宽可以保证传输的信号具有更高的质量和更多的细节,使用户能够享受到更清晰、更逼真的广播电视节目。
3.传输稳定可靠广播电视传输技术通过使用高质量的传输介质和先进的传输设备,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可靠性。
无论是有线传输还是无线传输,都能够提供较低的信号损耗和较高的传输质量。
4.多种信号传输形式广播电视传输技术不仅可以传输音频信号,还可以传输视频信号。
广播电视移动接收的制式及技术的报告

在 欧洲 ,针对 D BT 移动 接 收 中 的不 足 ,人 们 提 出 了一种 D BH V— 在 V— 的 制 式 专 门用 于 移动 接 收 ,而 原 有 的数 字 音频 广 播 也发 展 到播 出多 媒体 , 下文将 重 点比较D B H A 的差别 。 V-. B  ̄D D B 合于 多媒 体的 分发 ,而D B H 是来 IDB A适 V— 则  ̄ V 的最 新标准 ,它们 有 不 同的 历史 : DB A 是在 18 到 19年 间 开发 的 。系统 当初 主要 打算 作 为音 频广 播 , 98 92 但 对 传 送数 据 和 多媒 体 业 务也 有准 备 。尽 管到 目前 为止 在 许 多 国家 没有 达 到普 及 的程 度 , 但D B 务 已经 在 多个 国家 开始 。D B 统 是 一 个 系 A业 V系 列 ,包 括 了卫 星 、有线 、 地面 等几 个 标准 。 它的 地面 广播 版 本D BT 在 V —是 上 世 纪9 年代 中期 开发 的 。它 当初 主要 是 打算 使 用 屋 顶天 线 , 为手 提 式 O
播 电视 信 号 必须 首 先 实现 数 字化 。今天 谈 论 的 移动 广 播 电视 实 际集 中 在 对 不 同的数字 广 播 电视系 统 的移动 接收 性 能进 行分 析和 比较 。 2移动接 收 翻式 地 面 数字 电视广 播 系统 目前有 多 种制 式 , 除 了国 外正 在 使用 的 几种 标准 外 ,还 有 我 国 自己提 出 的若干 种 制 式 。这 些 制式 总 体 上可 以分 为单 载 波 方式 和 多载波 方 式 两类 ,美 国用 的A S是 单 载波 的 ,欧 洲 的DB T TC y— 是 多 载 波 的 。在 上世 纪 ,这 些 制 式提 出来 的时 候 ,实 际 上 并没 有 充分 考 虑 电视 的移 动 接 收 问题 。 当 这 些 系 统 投 入 使 用 后 ,人 们 发 现 多 载 波 用 的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信号传输与接收技术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信号传输与接收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传输业在传输和接收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探讨广播电视传输业中的信号传输与接收技术,以及它们对行业的影响。
一、数字传输技术的兴起传统的模拟传输技术逐渐被数字传输技术所取代,这主要得益于数字传输技术在传输效率和信号质量方面的优势。
数字传输技术将视频、音频和数据信号转换为二进制码,并通过数字通信线路进行传输。
这种技术不仅提供了更高的信号传输速率,还能减少信号失真和干扰的风险。
因此,广播电视传输业普遍采用数字传输技术来保证信号的高质量传输。
二、卫星传输技术的应用卫星传输技术是广播电视传输业中一种常见的信号传输方式。
通过将信号发送到卫星上,然后再由卫星将信号广播到各个地区,可以实现跨地区和跨国家的信号传输。
卫星传输技术具有信号覆盖范围广、传输质量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传输距离较远的地区。
然而,由于卫星传输技术的设备和维护成本较高,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权衡成本和效益。
三、地面传输技术的发展除了卫星传输技术外,地面传输技术也在广播电视传输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地面传输技术包括电缆传输、光纤传输和无线传输等多种方式。
其中,电缆传输和光纤传输是较为常见的方式,能够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和较高的传输质量。
无线传输技术则更适合在一些偏远地区进行信号传输,可以避免线缆布线的限制。
四、高清视频传输技术的应用随着高清电视的普及,广播电视传输业对于高清视频传输技术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高清视频传输技术通过提高视频的分辨率和帧率,使得观众可以获得更清晰、更细腻的观看体验。
目前,广播电视传输业普遍采用高清数字接口(HDMI)、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调幅(AM)和频率调制(FM)等技术来实现高清视频的传输和接收。
五、信号传输与接收技术对广播电视传输业的影响信号传输与接收技术的进步对广播电视传输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数字传输技术的应用使得信号传输更高效、更稳定,进一步提升了观众的观看体验。
广播电视工程中的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技术

广播电视工程中的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技术近年来,广播电视工程中的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技术得以更加精确和高效地实现,为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许多创新。
本文将介绍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电视信号传输技术电视信号传输技术是实现广播电视内容传输至用户设备的核心技术。
目前,常见的电视信号传输技术包括模拟信号传输和数字信号传输两种。
1. 模拟信号传输模拟信号传输是较早期的一种传输方式。
在此技术中,图像和声音被转换成连续的电压波形,通过电缆或无线电波传输到电视机终端。
然而,模拟信号传输存在着信号衰减、受干扰和质量损失等问题。
2. 数字信号传输数字信号传输采用了先将图像和声音数字化后再传输的方式。
数字信号能够更好地抵抗干扰,同时可以实现高清晰度的图像和声音效果。
常用的数字信号传输技术包括有线传输(如光纤、同轴电缆)和无线传输(如卫星、地面数字电视广播)。
以数字电视广播为例,数字电视信号采用MPEG-2或更高压缩标准进行编码,然后通过数字传输方式将信号传输至用户家庭,用户可以通过数字电视机或数字机顶盒接收并解码信号,以获得高清晰度的图像和音质。
二、电视信号接收技术电视信号接收技术是将传输的电视信号解码并显示在电视屏幕上的一项技术。
根据接收设备的不同,电视信号接收技术可以分为数字电视接收技术和互联网电视接收技术。
1. 数字电视接收技术数字电视接收技术是通过数字电视机或数字机顶盒对传输的数字电视信号进行解码和显示。
数字电视机内置了数字解码芯片,能够直接接收和解码数字电视信号。
而数字机顶盒则是通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再送入传统模拟电视机进行显示。
2. 互联网电视接收技术互联网电视接收技术允许用户通过互联网获取和观看电视节目。
互联网电视可以采用智能电视、电视盒子、电视棒等设备进行接收。
通过连接互联网,用户可以观看来自各地的广播电视节目、点播视频内容以及使用各种电视应用程序。
广播电视传输业中的移动传输技术

广播电视传输业中的移动传输技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广播电视传输业也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移动传输技术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技术,正日益成为广播电视传输业的重要创新方向。
本文将探讨广播电视传输业中的移动传输技术,包括其应用领域、技术特点以及对业界的影响。
一、移动传输技术的应用领域移动传输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是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通过移动传输技术,广播电视信号可以实现远距离传输,并且能够适应不同地理环境和传输条件。
其次是广播电视内容的分发。
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需要通过有线电视或者卫星信号进行传输,而移动传输技术可以实现无线传输,使得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此外,移动传输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广播电视的交互和互动,提供更加丰富的用户体验。
二、移动传输技术的技术特点移动传输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具有独特的技术特点。
首先是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传统的广播电视传输会受到地理环境和传输条件的限制,而移动传输技术通过无线传输,避免了这些限制,提供了更加稳定可靠的传输服务。
其次是高带宽和高速率。
移动传输技术可以提供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使得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更加高效和流畅。
此外,移动传输技术还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网络扩展和升级。
三、移动传输技术对广播电视传输业的影响移动传输技术对广播电视传输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加速了传输速度和效率的提升。
传统的广播电视传输需要依赖有线电视或者卫星信号,限制了传输速度和效率。
而移动传输技术的出现,使得广播电视节目可以实现实时传输和高速传输,大大提升了传输速度和效率。
其次是拓展了传输范围和覆盖面积。
通过移动传输技术,广播电视节目不再受到地理位置和传输条件的限制,可以覆盖更广泛的范围和面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
最后是促进了广播电视内容的创新和转型。
移动传输技术为广播电视业务提供了更加便捷和灵活的传输方式,促使广播电视业务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转型,加速了广播电视内容的创新和更新。
浅谈广播电视移动接收技术

田
互
( 河县 广播 电视局 黑龙 江饶 河 饶
Hale Waihona Puke 15 o ) 5 7 0
【 要】 摘 人类的数 字网络 又前进 了一步。广播 电视 的移 这 种现 象就称 为多普勒效 应。奥地 利物理 学家 多普 勒是这 样解释
动接 收 作 为 当前 的技 术 热 点 ,它 的 市场 和 应 用 空 问发 展 是 无 穷尽 的 , 发展 到 一 定 的 高度 , 不仅 能利 国利 民, 且还 可 以造 福 而
传输 数字 电视 、 有线 传输 数字 电视三 类 。而 移动 电视 是 数字 电视 地 面广播 的重要应 用。数字 电视地面 广播在应用 需求上 要 求实现 移 动和 便携 接收的 功能 . 整个 技术 系统 的要求最 高 。它 具备 无 使 线 数宇 系统所 共有 的优 点 , 之卫 星接 收 , 实现容 易 、 较 有 价格 低廉 的特 点 ; 之有 线 接收 不 易受城 市施 工建 设 、 较 自然 灾害 战 争 等 因 素造 成 的断 网影 响 ; 字 电视 地面 广播 通过 电视 台制高 点天 线 发 数 射无 线 电波 , 盖 电视用 户 。 覆 用户 通过 接 收天线 和 电视 机 收 看 电
决 , 以广 播电视 的移动接 收引起广 电界的重视 。 所
一
、
数 字 电视 地面 广 播
在现 代 通信 中 。 信 传 输 手 段 主要 是光 纤 、 星 、 通 卫 数字 微 波
等, 加上地 面无线 电视广 播 电视 发射 构成信 息 主体 。 目前在 我国
数字 电视按 信号 传输方 式可 以分 为地面 无线传输 数 字 电视 、 星 卫
保 护间 隔 , 还可 避免 多径带 来的 信道 间干扰 。OF M 的特 点是 各 D 子 载波 相互 正 交 。 频 调 制后 的频 谱 可相 互重 叠 . 扩 不但 减少 了子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网络传输与接收技术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网络传输与接收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广播电视传输业在传输和接收技术方面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广播电视传输业在网络传输和接收技术方面的最新趋势和技术应用。
一、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在传统的广播电视传输中,使用无线电波进行信号传输,但受到地理位置和信号干扰等因素的限制。
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光纤网络的建设,广播电视传输业开始采用网络传输技术。
网络传输技术通过将广播电视信号数字化,并利用互联网传输,实现了更稳定、高质量的信号传输。
1. IP传输技术IP传输技术是目前广播电视传输业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它基于互联网协议(IP),将广播电视信号数字化,并通过数据包的形式进行传输。
IP传输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将数据包分散传输,提高了传输效率,同时还可以通过增加冗余数据包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降低信号丢失的风险。
2. 流媒体传输技术流媒体传输技术是一种将音频和视频等实时媒体数据以数据流的形式进行传输的技术。
它可以根据网络带宽和接收终端的性能动态调整传输速率和解码方式,以确保接收端可以实时播放媒体内容。
流媒体传输技术的优点是适应性强,能够适应不同网络环境和终端设备的需求,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二、网络接收技术的发展除了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传输业在接收技术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
网络接收技术的不断改进,使用户能够更方便、更多样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
1. IPTV技术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技术是一种通过Internet Protocol(IP)传输广播电视信号的技术。
它将广播电视信号数字化,并通过互联网传输到用户的终端设备。
与传统的广播电视接收方式相比,IPTV技术具有更多的优势,如提供点播、时移、回放等功能,用户可以自主选择观看内容,提高了用户的观看体验。
2. OTT技术OTT(Over-the-Top)技术是一种绕过传统电视信号传输方式,通过互联网将音视频内容传输到用户终端设备的技术。
浅析广播电视移动接收的制式及技术

浅析广播电视移动接收的制式及技术摘要: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和播出手段主要有微波、卫星、光缆3种,本文简述了的广播电视移动接收的制式及技术。
关键词:广播电视移动接收制式技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随着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移动接收成为发展方向之一。
广播电视虽然有很长的历史,但移动接收的进展却不尽人意。
即使是调频广播,在汽车高速行驶中的接收也往往遇到困难。
电视的移动接收问题要比广播的移动接收困难得多,所以至今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广播电视的移动接收引起广电界的重视。
一、移动电视移动电视是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重要应用。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在应用需求上要求实现移动和便携接收的功能,使整个技术系统的要求最高。
它具备无线数字系统所共有的优点,较之卫星接收,有实现容易、价格低廉的特点;较之有线接收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设、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造成的断网影响。
移动和便携的独特优势使该系统能满足现代信息社会“信息到人”的要求,也就是无论何人何时在何地均能任意获取他想得到的信息。
二、移动接收制式众所周知,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目前有多种制式,除了国外正在使用的几种标准外,还有我国自己提出的若干种制式。
这些制式总体上可以分为单载波方式和多载波方式两类,美国用的ATSC是单载波的,欧洲的DVB- T是多载波的。
国外主要有三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欧洲的DVB-T(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Terrestrial)、美国的ATSC(Advanced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和日本的ISDB-T(Integrated Servic es Digital BroadcastingTerrestrial)(综合业务数字广播)。
ATSC采用的是单载波调制方式(VSB),抗多径干扰和抗多谱勒效应能力差,难以建立单频网和进行移动接收。
ISDB-T 虽然支持单频网和移动接收的应用要求,但是该技术应用较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广播电视移动接收的制式及技术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随着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移动接收成为发展方向之一。
广播电视虽然有很长的历史,但移动接收的进展却不尽人意。
即使是调频广播,在汽车高速行驶中的接收也往往遇到困难。
电视的移动接收问题要比广播的移动接收困难得多,所以至今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广播电视的移动接收引起广电界的重视。
一、移动电视
移动电视是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重要应用。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在应用需求上要求实现移动和便携接收的功能,使整个技术系统的要求最高。
它具备无线数字系统所共有的优点,较之卫星接收,有实现容易、价格低廉的特点;较之有线接收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设、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造成的断网影响。
移动和便携的独特优势使该系统能满足现代信息社会“信息到人”的要求,也就是无论何人何时在何地均能任意获取他想得到的信息。
二、移动接收制式
众所周知,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目前有多种制式,除了国外正在使用的几种标准外,还有我国自己提出的若干种制式。
这些制式总体上可以分为单载波方式和多载波方式两类,美国用的A TSC是单载波的,欧洲的DVB- T是多载波的。
国外主要有三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欧洲的DVB-T(Digital V ideo Broadcasting-Terrestrial)、美国的A TSC(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和日本的ISDB-T(Integrated Servic es Digital Broadcasting Terrestrial)(综合业务数字广播)。
A TSC采用的是单载波调制方式(VSB),抗多径干扰和抗多谱勒效应能力差,难以建立单频网和进行移动接收。
ISDB-T 虽然支持单频网和移动接收的应用要求,但是该技术应用较少。
从世界各地对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的采用情况来看,DVB-T标准较A TSC和ISDB-T更具优势。
DVB-T是欧洲DVB系列标准中较新的一个标准(此外还有有线数字电视标准DVB-C,以及卫星数字电视标准DVB-S),也是最复杂的DVB传输系统。
此标准是1998年2月批准通过的。
DVB-T标准的核心是MPEG-2数字视音频压缩编码,采用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Coded Orthog 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调制方式,适用于大范围多发射机的8k载波方式。
为高清晰度电视(HDTV)信号传输提供大于20Mbps的净荷码率,支持简单天线室内固定接收。
为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信号传输提供大于5Mb ps的净荷码率,并能在车速移动条件下支持移动接收。
具有单频组网能力。
目前采用DVB-T标准的国家和地区有德国、西班牙、挪威等欧洲国家及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其它国家。
其中新加坡和德国等国将移动接收和手持设备作为主要方向。
欧洲的DVB-T标准最初是为便携和固定接收而设计,它采用的是COFDM(编码正交频分复用)多载波调制方式,其调制参数(如星座图、编码率、保护间隔等)可调,可提供120种常规模式和1200 种分级模式。
随后,针对DVB-T(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Terrestrial)在移动接收中的不足,人们提出了一种DVB-H的制式专门用于移动接收,而原有的数字音频广播(DAB)也发展到播出多媒体。
DVB-H(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handheld),通过地面数字广播网络向便携/手持终端提供多媒体业务所制定的传输标准。
该标准是欧洲的数字电视标准DVB-T的扩展应用。
和DVB-T相比,DVB-H终端具有功耗更低、移动接收和抗干扰性更强的特点,因此该标准适用于移动电话、手持计算机等小型便携设备通过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络接收信号。
也可以说DVB-H标准依托DVB-T传输系统,通过增加一定的附加功能和改进技术使手机等手持便携设备能够在固定和移动状态下稳定地接收广播电视信号。
DVB-H采用时分数字多媒体广播带宽、以脉冲方式发送各频道的数据。
一般情况下,除接收所需频道的数据外,调谐器电路在其它时间均处于关闭状态,因此可有效减少耗电。
DVB-H的基本商业要求是用电池供电的小的屏幕移动终端。
它应该能够在手提式的,移动的和室内的环境中,使用单一天线接收多媒体业务。
目前看来,数字移动电视非数字电视地面广播莫属。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于2006 年8月18 日颁布(GB20600-2006),并自2007 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标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简称为DTMB-Digital Terrestrial MultimediaB roadcasting。
较早时也称为DMB TH )。
DMB-TH采用了P N 序列填充的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DS-OFDM)多载波调制技术,这种独特的先进技术有机地将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
传输结合起来,在频域传送有效载荷,在时域通过扩频技术传送控制信号以便进行同步、信道估计,实现快速码字捕获和稳健的同步跟踪性能。
DMB-TH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较好地支持移动接收,高清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组网。
三、小结
广播电视的移动接收作为当前的技术热点,尽管它的市场前景和受众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它的技术还在发展中。
它还有着信号衰落、多普勒效应、覆盖网的建设,接收机(特别是便携机)的耗电,接收天线的安装等问题,所以要说哪一种制式最适合移动接收还为时尚早,因为每种制式都会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改进其技术,从而改善其移动接收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