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简素审美思想在茶席设计中的应用_李玉杰
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古以来便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中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服装设计领域,设计师们也开始将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融入到服装设计中,创造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茶文化时尚。
本文将就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展开探讨。
一、茶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1.1 茶文化元素的涵义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历史底蕴。
茶文化强调的是一种人文情怀和修身养性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崇尚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热忱。
在服装设计中,茶文化元素具有深刻的内在精神和大气的审美情趣,能够赋予服装以高贵典雅的气质。
1.2 茶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设计师们在服装设计中运用了大量与茶文化相关的元素,例如茶道、茶器、茶花、茶园、茶山、茶田等等,并将其融入到服装设计中,以此来展现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魅力。
设计师们将茶文化元素赋予服装新的内涵和情感,打造出了一系列具有独特魅力的茶文化时尚。
2.1 茶文化元素在面料选择上的创新茶文化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对环境的保护和珍惜有着深刻的理念。
设计师们在面料选择上也充分考虑了这一点,选择了具有天然、环保特点的面料来展现茶文化的特质。
比如选用桑蚕丝、天然棉麻等面料进行创新设计,既具有高贵典雅的质感,又能体现出茶文化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
2.2 茶文化元素在图案设计上的创新茶文化中的图案元素极具独特的审美特质,例如茶花、茶叶、茶壶、茶杯等图案都是设计师们所喜爱的创意来源。
设计师们在服装设计中将这些图案元素巧妙地融合进设计之中,通过创新的方式将传统与时尚相结合,使服装充满了浓厚的茶文化气息。
2.3 茶文化元素在剪裁工艺上的创新茶文化注重内在修养和外在气质,对于服装的剪裁工艺也有着独特的要求。
设计师们在服装设计中运用了大量与茶文化相关的剪裁工艺,例如流畅的线条、大气的轮廓、典雅的曲线等,使服装在穿着时更能展现出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茶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创新茶道的奇妙世界

茶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创新茶道的奇妙世界茶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创新茶道的奇妙世界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作为一种饮品,茶不仅有独特的风味,更有许多仪式和礼仪与之相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传统的茶艺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改变。
本文将探讨茶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以及创新茶道所展现出的奇妙世界。
一、茶艺传统的价值与特色茶艺作为一种古老而优雅的文化传统,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茶道注重礼仪、品质和精神内涵,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首先,茶艺传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
茶道注重人的修养和品德,追求和谐、平静的人生境界。
它教人懂得待人接物的礼貌和体贴,使人内心平和静谧。
其次,茶艺传统具备独特的审美特色。
它强调各种艺术元素的有机结合,包括器物的造型、茶汤的颜色、水声的音乐以及空间的布置等。
这种细腻的审美追求和对细节的关注,使茶艺传统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再次,茶艺传统强调技巧和经验的传承。
对于一位茶艺师而言,除了熟练的手法和流畅的动作外,更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来达到真正的境界。
这种传承的方式,使茶道具备了凝练的技艺和独特的韵味。
二、现代茶道的创新精神与实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茶艺传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和审美观,现代茶道开始注入创新的思想和实践。
首先,现代茶道注重与科技的结合。
通过利用科技手段,茶艺师能够更清晰地解释茶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例如,通过使用投影技术展示茶叶的生长过程,或者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为观众创造沉浸式的茶艺体验。
其次,现代茶道注重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
茶道与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的结合,不仅丰富了表演形式,更能给人带来全新的审美感受。
例如,在茶道表演中加入舞蹈元素,使整个表演形式更加生动有趣。
再次,现代茶道注重创新茶品的研发和推广。
随着人们对美食和健康生活的追求,茶与其他食材的结合成为一种新的尝试。
例如,将茶与水果、花朵等进行搭配,开发出具有独特口味和营养价值的茶品,引领了茶饮的时尚潮流。
中国茶具设计的“简约主义”

中国茶具设计的“简约主义”
严婷婷
【期刊名称】《福建茶叶》
【年(卷),期】2016(038)010
【摘要】茶具兼备外观、功能和文化内涵,其在设计方面颇有讲究.简约主义多种应用形式,为我国现代茶具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维方式.笔者在本文中针对中国茶具的简约主义设计进行研究,希望为我国现代茶具设计领域提供参考和思路.
【总页数】2页(P161-162)
【作者】严婷婷
【作者单位】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都江堰61183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内地经济型商务酒店在环境设计中的定位思考——之简约主义风格家具设计[J], 陈奋
2.极简主义与简约园林建设的探讨——以结合中国传统思想的简约园林为例 [J], 徐慧博;雷茵茹;崔丽娟
3.设计中的简约主义思想与简约设计原则 [J], 杨声丹;
4.设计中的简约主义思想与简约设计原则 [J], 杨声丹
5.浅谈简约主义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简约的力量·以《阅海壹号院》案例解析简约主义 [J], 吴瑞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茶艺美学思想对设计美学的启示

中国茶文化 内容丰富 ,形 式多样 ,其 中包 括 了饮 茶、泡 茶、茶 道等 内 容。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 内容 。茶艺不是独立存在 的,它与哲学 、艺 术、美学等 内容相 融合,传达 出丰 富的美 学思想和 艺术 品位 。茶艺之美主 要体 现在 自然美、人生美、禅 之美和器物之 美。
茶艺之 中的自然 美主 要表现在茶与水 的自然之美 。茶 叶源于 自然 ,
集天地之灵 气 ,茶树生 长对环境有 一定的要求 ,需要生长 在大 山之 巾或 人际罕至之地 ,在接受长 期的雨露滋润后得到成长 。茶艺 自然美不仅仅 表现在茶树的 自然环境之 美,在茶树生长之地 的山水之景 也融入 了茶之 自然美中。茶树 具有较 强的生 命力 ,无论 四季如何变化 ,茶树永远郁郁葱 葱,生机 勃勃,充满着 生命 的色彩 。水是 自然美 中的另 一个重要 组成部 分,水是茶 的根本 ,与 茶密 切相关 ,水与茶相互融合 ,好茶 配好 水,好水泡 好茶,不同的水有不同的特性,泡出的茶也 有不同的味道 。纯净、自然、清 柔的水是 自然荚最好的体现,也是上好 之水。
国 茶文 化 影 响 ,韩 国有 过茶 文 化 兴盛 的 历史 ,但是 由于 李 氏朝 鲜 当 核心是 静 和思 想 ,但是 高丽 的 文人 李 行 、权近 、郑梦 周等 人 的 文 学盛
局采 IR'‘尊儒 排 佛 ”的政 策 ,佛 教 受到 压 制 ,和 佛 教 关 系密 切 的饮 茶 行 ,在李 奎报 时成 为集 大成 者 ,在 朝鲜 时 期高僧 西 山大帅 、丁 若铺 、金
3 结束 语
茶文 化甚 至 成为 中韩 两 国邦 交 文化 关 系 的重 要纽 带 ,自占 以来 就起 到 重要 作 用 。 茶 也是 日益成 为 韩 国 人们 生 活 中 不 可 或缺 的饮 品 。饮茶 是 一种 文化 艺术 表 现形 式 ,而 以 茶文 化 为题 材 的艺 术 形式 就是 “茶 事艺 文 ”,茶事 艺 文 的艺 术 价 值 包含 着 丰 富 的 人文 信 息 、历 史信 息 、技术 信息 以及审 美信 息 。 以茶 为题 材 的文 学 艺 术作 品也风 格各 异 ,独具 特色 ,比如 与茶 相关 的语 言 文化 作 品非 常丰 富 。韩 国 茶 文化 对本 国的语 言文 化 系统 产 生深 远 的影 响 ,从早 期 引 进 中 国的 茶 文化 开 始 ,不 断 吸 收 、改 变 以及 创造 ,在 漫长 的历 史长 河 中 ,韩 国 条 文 化从 模仿 走 向独立 ,韩 国语 言文 化 深刻 烙 印 上 了茶 文化 的印记 , 也展 现 出分 丰富 多彩 的文 学形 式和 文 学 内容 ,这 是韩 国 茶文 化 史 j- 具 有 重要 价 值 的一 部 分 ,也 是体 现 中韩 茶文 化 、语 言文 化 交 流 的 重 要 内容 。
茶的意境在茶馆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及审美体现

2017年第07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被世人誉为诗僧和茶僧的皎然,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先从茶饮活动开始,然后逐渐深入,直至妙不可言,生发“道”与“茶道”,意境高远,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构成茶道精神的哲学内涵。
皎然的另外一首《饮茶歌送郑容》将茶的意境与友情结合,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丰富了茶文化内涵。
因此,无论是茶文化思想还是茶道精神都源自于茶的意境阐释,茶的意境是茶文化、茶道精神产生、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本文首先阐释茶的意境,进而引发出茶文化与茶道精神本质内涵;其次分析茶的意境在当代茶馆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及审美体现;最后总结茶的意境不仅是茶文化、茶道精神的基础,而且成为了茶馆室内设计的重要元素。
1茶的意境阐释茶的意境首先是一种感觉,即是在茶事活动中产生的清新、淡雅、闲适、悠然、自然、随意、朴素、亲切等等内在感觉。
这些感觉可以说是茶叶与生俱来的东西,随我国儒释道哲学思想的发展、完善,古代先哲们将儒释道传统文化精髓与茶本身的感觉相结合,将“感觉”层面的东西提高至文化意境的层次,使茶中蕴藏着民族文化内涵、审美情趣、道德价值观等等精神内涵。
因此,茶的意境另一层含义将儒释道等精神内涵转化为影响、指导人们的日常言行道德准则、思想意识等。
人们在茶事活动中,感受着由茶带来的美妙意境,进而作用于人的精神,对人日常言行、思想等产生影响。
[1]如“精行俭德”茶道精神,如以中和为核心的儒家茶文化、以道法自然为核心的道家茶道以及禅茶一味的禅宗精神。
这也是茶文化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即使当代社会已经失去了古代文人闲云野鹤般的诗意生活,但人们依旧习惯于在饮茶中追寻精神的惬意,或许这正是当代茶馆兴盛的原因之一。
正如一位学者所言:“茶虽普通,但其能引导饮茶者进入一个沉思默想的人生世界。
”这正是由茶的意境产生,人们在饮茶中获得心灵的放松、自由,获得精神清醒与冷静,让自己更睿智地感悟世界人与事的变迁,体味大自然包容百味,吐纳常新的胸怀,这也正是茶道精神的精髓之处。
陶瓷茶具设计中简约主义的运用

学术研讨Academic research■ 吴莹陶瓷茶具设计中简约主义的运用摘要:简约主义体现了简单、自然、纯净的风格,其是艺术设计中的风格之一。
简约的生活方式受到人们的追捧,而且简约主义在陶瓷茶具中得到良好的运用,其能够发挥将简约风格发挥出来。
本文主要阐述了简约主义的涵义,分析了陶瓷茶具设计中简约主义的运用。
关键词:陶瓷茶具;设计;简约主义;运用0引言中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在当前多元化时代,简约主义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这也象征着简约主义是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
当前繁忙于工作中的人们,简约的风格有助于调节人们的精神,使人们摆脱生活中的繁复。
本文就对陶瓷茶具设计中简约主义的运用展开分析。
1简约主义涵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人们对艺术的追求有着更高的要求。
繁琐复杂的设计已经不适应人们的审美需求,自然、简约的风格成为人们的艺术追求【1】。
简约主义最初起源于北欧,其是一种艺术设计风格,也是一种文化与审美。
遵循简单的构造、材料的简洁,处理相对较顺畅的原则。
简约主义与简单的含义有着一定的区别,其是经过多种艺术品质碰撞而成的精华。
早在春秋时期,老子曾说过:“少则多,多则惑”。
大意就是要把握物质的主要部分,从复杂的事物中将提取精华,舍弃不必要的细节。
如今,简约主义已经成为一种现代化的设计文化,广泛应用于建绘画、服饰、设计当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2陶瓷茶具设计中简约主义的运用简约设计在陶瓷茶具中的运用,具体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简约设计是满足人的审美需求、精神需求的设计,明确功能效用,其主张的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方式,是主张产品适应人的设计。
第二,简约设计遵循简单、自然的理念,在设计中对工艺的简化、对环境的保护,体现了简约主义的内涵。
第三,视觉效果给人简单、朴素的印象。
第四,简约主义在陶瓷茶具设计中的应用,使产品理念表达更清晰,让人们感受时尚个性的艺术审美。
第五,简约主义体现了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理念。
茶道与生活美学通过茶道提升生活品质与审美体验

茶道与生活美学通过茶道提升生活品质与审美体验茶道是一种古老而精致的东方传统艺术,它不仅仅是一种制作和品尝茶的过程,更是一门独特的生活哲学和审美体验。
茶道融合了艺术、礼仪、哲学等多个领域的元素,通过细致的准备和精湛的技艺,营造出一种平静、和谐、美丽的氛围。
茶道所传递的美学理念和生活品质,对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审美情趣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茶道的起源与发展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唐朝,随后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推广。
作为一种精细而独特的社交方式,茶道在贵族阶层和文人雅士之间极为流行。
茶道在16世纪战国时期达到了顶峰,成为了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传播到其他国家。
二、茶道的艺术与哲学茶道强调的是心境的宁静与平和,注重细节和仪式的严肃性。
在茶道中,每一个步骤和动作都有其深层次的意义和象征。
茶道的艺术表现在独特的陶瓷器和茶具的设计,以及随心而动的茶道表演。
茶道还融入了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内心的自我反省和修养。
三、茶道与生活品质的提升茶道的核心价值是倡导“寂静的一刻”,以此来静心、放松和净化内心。
在茶道的仪式过程中,参与者需要专注于细节和每个动作,这种专注力帮助人们远离喧嚣和压力,体验宁静和平和。
通过茶道的修行,人们可以培养出对生活的敬畏之心和对身心深处的平和感。
茶道同时也鼓励人们与他人进行真挚的交流与沟通。
在茶道中,主人和客人通过互动和分享,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
这种互动不仅仅限于茶道的过程,也可以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茶道培养了人们对人际关系的关注和细腻的感知力,使人们更加懂得与人相处的艺术。
四、茶道与审美体验的提升茶道强调的是“一期一会”的概念,也就是每一次喝茶的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
通过茶道,人们可以借助五官的感知,感受茶的香气、味道和色彩,并欣赏器具、茶园和自然风景的美丽。
茶道的审美体验使人们更加关注细节和美感,培养了对美的敏锐度和欣赏力。
茶道鼓励人们从简单的日常事物中发现美,并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美的体验。
茶席设计理念事例分析报告

茶席设计理念事例分析报告1. 引言茶席设计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产物,是人们品茶、交流、休闲的场所。
一个好的茶席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实用性和美观度,还要符合文化内涵和人们的审美需求。
本文将通过对某茶席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探讨茶席设计理念和创新。
2. 案例描述该案例为一家位于城市中心的茶室设计,面积约为100平方米。
设计师在考虑茶席的功能和风格时,特别注重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感的结合。
3. 设计理念设计师采用了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将茶室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还加入了现代元素,使得整个茶室显得独具一格。
3.1 功能区域划分茶室被划分为接待区、品茶区、放松区和展示区。
接待区位于茶室入口处,设计简洁大方,与整个茶室风格相呼应。
品茶区是茶席的核心区域,设计师通过摆放传统的茶具和家具,体现了茶席的高雅和典雅。
放松区则根据人们的需求设计了舒适的座椅和布局。
展示区用来展示传统茶叶和其他茶文化的相关配件,增加了茶席的内涵。
3.2 文化元素融入设计师在整个茶室中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如禅意石桌、国画装饰、制作陶瓷器等。
这些元素不仅增加了茶席的文化内涵,也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3.3 现代感的表现设计师还在茶室中注入了现代感的设计元素,如线条简洁的家具、时尚的灯饰、现代艺术品的摆放等。
这些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元素的结合,使得整个茶室既保持了传统的韵味,又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4. 设计创新4.1 功能与美感的结合设计师在茶席设计中注重了功能性和美感的结合。
相对传统的茶席设计,他们对品茶区的功能性进行了优化,并在不同区域的布局上突出创新。
4.2 体验式设计在茶席设计中,设计师注重了人们的体验感。
设计师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舒适的座椅和灯光的调节,为顾客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感受传统文化的场所。
4.3 多元化文化的呈现设计师在茶席设计中展现了多元化的文化元素,不仅有传统的中国文化,还有不同国家的茶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天地ART AND AESTHETICS ·艺术与美学Collection 2015 PACKAGING 85引言茶席设计发展到今天形式多样,审美层次自然也多样化,面对纷繁复杂的茶席设计风格及不同的审美取向,本文提出将简素的审美思想运用到茶席设计中,以期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愉悦。
1 简素审美思想的来源与概述翻阅中国的美学史可以得知,中国美学思想的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末期道家思想的“朴素”、“无为”、“道法自然”、“虚实与有无”的世界观,道家审美思想注重事物本质的美,而非“表现”之美,这种审美追求“纯”、“简”、“真”的境界,而非着重表现“繁”、“俗”的形式。
虽伴随着朝代更迭,但历史前进的步伐并未将这种审美思想完全摒弃。
直至宋代,因其处于社会结构大变革时期,商品经济高度繁荣,且统治者重文轻武,这就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尤其是文人的审美情趣成为宋代审美思想的一大主流,体现出素雅、脱俗、简洁、去雕饰的审美境界。
如宋代的瓷器代表作品——梅瓶,大异于唐三彩的粗犷线条,色彩绚烂,而是更加讲究精致、简洁、素雅的风格特征。
简素审美思想不仅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找到源头,在西方现代设计美学中依然可以得到佐证。
20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追求简洁的设计,其中以包豪斯为代表。
米斯·凡德罗(1886年-1969年)是现在主义建筑设计的最重要大师之一,他通过自己一生的实践,奠立了明确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提出了“少则多”(less is more)的立场和原则[1]。
少则是多原则注重“简洁”、“雅致”、“纯粹”的审美理念。
在今天,我们所熟知的Apple品牌,其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1955年-2011年)奉行简洁、直观的设计法则。
国内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设计作品也追求简素的设计法则,提取最本质、最简洁、最单纯、最朴素的思想运用到创意设计作品中,形成独特的审美风格。
2 茶席设计中简素审美思想的窥探茶席是茶道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茶席营造,产生对美感食物的崇拜。
真正好的茶席必然永远保存在美学之中,茶人可以抛弃茶抽象的娱乐性,用茶席的形象化加上具体的茶、茶器、赋予复合的生命,茶席是一次性的演出[2]。
如果将茶席设计看成一种设计装置的话,那么这个装置的核心便是茶人的审美情感,这种情感体现在装置的各个组成部件之中。
同样,简素的审美思想作为一种审美情感,亦是贯穿于茶席设计的诸要素之中,从而使整体形成简洁、古朴、素雅的茶席风格特征。
2.1 量的简素茶席中所有元素组成部件,包括茶具组合、席面规划、配饰选择、茶点搭配、空间规划等更多的注重精简,尤其是配饰的选用,去繁取简。
2.2 器物之简素中国茶器文化的由来已久,特别是在唐宋时期,中国的瓷器被世界各地所认同,以至于国外将中国称为“China”,即瓷器的英文翻译,人们的饮食文化与瓷器文化息息相关。
宋代是历代茶文化的鼎盛时期,并且在其历史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宋代的茶器因处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因此表现出其特有的风格特征。
如北宋时期的定窑牙白茶托,造型简洁、圆润、色彩单纯、素雅,将宋代审美尤其是文人的审美趣味表现的淋漓尽致,彰显出简素思想的深刻意蕴。
3 茶席设计中简素审美思想的营造将简素审美思想构建于茶席设计之中,不仅是将中国传统的审美精粹指导当代茶席设计的视觉呈现,而且也是二者彼此吸收、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
针对茶席中主要的元素材质、色彩、空间、造型等进行构建,以更好地展现茶席设计的精神内涵与气韵,而非流露于表面的繁缛与过度装饰的俗气。
3.1 材质浅析简素审美思想在茶席设计中的应用李玉杰(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7)【摘 要】简素审美思想作为中国的传统审美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不可忽视,诚然茶席设计中所追求的返璞归真、去繁取简以及茶席中内在之美无不体现简素审美思想的精神内涵。
这种精神内涵无疑是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内容的提炼。
本文中的简素,即简洁、古朴、本色、素雅的审美思想。
【关键词】简素 审美 茶席设计Abstract: The aesthetic thought in plain a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 thought in modern design can not be ignored. It is true that the pursuit of the tea table design in nature and simplicity and inner beauty. They reflect the aesthetic thought of plain. Undoubtedly, this kind of spirit is a refine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 thought. The plain thought in this article is: succinct, primitive simplicity , true qualities and elegant.Keywords: plain aesthetic thought tea table design作者简介李玉杰(1989-),女,籍贯:山东梁山,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学历:2012级硕士,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杨 杰(通讯作者)DOI:10.14047/ki.cpi.2015.z2.064学术天地艺术与美学·ART AND AESTHETICS86 PACKAGING Collection 2015茶席设计中器物及必要组件的选择体现出茶席设计者的审美水平,好的茶席设计不仅满足人们对饮茶本身的生理需求,更是对茶席所呈现的视觉感受的审美需求。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3]”大意是人们只有达到并保持虚、静的状态,才能观察到万物的变化及本原。
此处的“复”便是回到本源,“观复”即是观察万物的根源或本源[4]。
茶席设计中材质的简素营造,即是回归材料的本源,体现本身的美,无论材料是粗燥的、朴拙的、沉重的、亦或是残缺的,不同的材质有其自身美的方式,茶席设计者应当具备发现并把握材质之美的敏感度。
正如维也纳陶艺家Lucie Rie所说:“发现美就是看和倾听,创造就是顺从材料的意愿,精致的流动,静默的呐喊,用创造让流动被看到,让呐喊被听到。
”[5]她的作品体现自然美和创造美的统一。
总之,茶席设计中材质简素美的构建,在于遵从茶席各元素本身的材质之美的捕捉,发掘材质本身的魅力,或朴素或单纯或寂静。
3.2 色彩茶席设计中色彩的表现不同于其它装置艺术花哨的形式,绚丽的色彩,而是更加追求单纯、洁净、厚重的色彩趋向。
因茶席空间多是提供给品茗之人放松、休闲、陶冶情操、交友等。
故整体环境更多的体现为宁静、清和的氛围,而过于纷繁的色彩无论从视觉还是心理上不利于身心的放松。
受中国茶文化影响的日本,将中国茶文化与日本的民族精神相融合,形成茶道“四规”,即“和”、“静”、“清”、“寂“的理念。
从“四规”中我们可以探知茶道的表现并非绚丽多彩,而是讲究回归本源,注重内在的纯净。
因此,在茶席设计中,色彩的选择更倾向于表现茶席各个组成部分内在的素雅、清静、纯朴之美,从而更有利于人们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进而追求精神上的宁静与升华。
今天,日本的收藏界对中国唐代的天目碗十分看重,得之视为珍品。
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宰相李吉誧《元和郡县图志》云:“天目有两峰,顶各一池,左右相对,故名天目。
”由此可知,天目碗产于此地。
天目茶碗,指在天目山地区由天目窑烧制出来的茶碗[6]。
天目碗最大的特点是其外部釉色为黑色,这种色彩和造型厚重的天目碗在日本茶具体系中地位颇高。
因此,茶席设计中,饮茶器物色彩的选择体现出素雅、单纯、回归本源的风格特征。
一个完整的茶席设计,色彩的呈现不仅仅体现在器物上,还应当包含整个茶席空间的色调。
茶席的各个形态中应遵循色彩统一,和谐,追溯物品最本质、最单纯的色彩,将茶人的主观审美感受与客观的茶席相结合,营造出超凡脱俗的简素之美。
3.3 空间茶席空间简素之美的营造,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去除空间中多余的装饰,重视空间精神内涵的表达,即强调人在茶席空间中的主观体验,无多余强加给茶人的内容;二是善于借用自然的事物,诸如光影、窗外的风景等,给人以浑然天成之感。
台湾“食养山房”创意人林炳辉先生说:“一个茶空间应是茶的‘道场’,让人不仅能享受茶叶的口感,最好是五感都开,能闻到花香,也能看到溪水[7]。
”据文献记载,千利休在茶道待客之时,客人前行到前庭看到庭内置石,惊叹不觉,他便重新布置[8]。
从客人心里感受层面来说,他认为这样的摆设太过吸引,茶席设计应当尽量避免过于强加给人的形式内容,尽量营造平和、自然和谐、宁静的审美环境。
3.4 造型本文中的“造型”主要是指茶席设计中茶器的造型。
茶器造型简素思想的营造是指回归器物最本质的造型美学思想。
追求简洁、素雅,甚至求真、求拙的造型理念。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天圆地方”,是古人的宇宙观,尽管“天圆地方”被今天的科学所推翻,但是古人流传至今的审美法则却不可磨灭。
在造型思想中,紫砂造型体现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尤为突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紫砂造型的“方”与“圆”绝非仅是表示形体的概念,它们是紫砂艺人代代相传的创作法则,是随着传统文化思维习惯的不断衍展而具有多重象征意义,也符合传统伦理法则和美学范畴[9]。
方圆的造型法则体现的便是器物的简素审美思想,器物由设计到制作整个过程所遵循的法则无外乎是对最简单的设计思想的运用。
3.5 强调内在的魅力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强调审美观的实质并不是把握物象的形式美,而是事物的本体和生命,因此,审美观不能被孤立的“象”所局限,而应该突破“象”,即应“取之象外”[4]。
简素思想的实质并非物象的外在形式美,而是把握内在的本质之美。
茶席设计中内在魅力的营造,也是遵从茶席各组成部分的内在之美。
茶人在进行茶席创作时应表现茶席的本体和生命,即内在和本质。
从而使茶席设计作品本身具有生命力。
正如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学家所提出的“气韵生动”,不仅是中国画领域的审美法则,移植到茶席设计中便是追求内在与本质的魅力,即简洁、素雅、宁静的审美情趣。
茶器的内在魅力在于器物的结构单纯、材质的素雅及外在形式之下的文化内涵等。
与装饰繁缛,注重外象的器物相比,内在的魅力更能引发人们对茶席设计的思考。
结语总之,茶席设计中简素审美思想的营造,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的简素思想应用于当前茶席设计之中,即强调茶席设计回归简洁、素雅、注重内在、追求朴实、宁静的审美取向。
同时,从材料、色彩、空间、造型等方面加以营造,这种审美思想指导下的茶席设计给人一钟崇尚自然、回归本源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