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标准首先,钢铁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应当建立在科学的环保技术之上,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能耗排放。
同时,加强污染物的减排监测与治理,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其次,钢铁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应当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新型经济模式的发展。
鼓励企业开展绿色制造,采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逐步实现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
再次,钢铁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应当强化政府监管,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企业依法合规生产,维护大气、水资源和土壤的生态环境,保障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总体来说,加强钢铁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有助于提升行业形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因此,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钢铁行业向着清洁生产的方向不断迈进。
钢铁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受到传统工艺和设备的限制,钢铁生产仍然存在着严重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推动钢铁行业向着清洁生产的方向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加强相关标准和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清洁生产标准应当涵盖生产全过程,包括矿石原料的提取、炼铁、炼钢、连铸、热轧等各个环节。
在原料选择方面,应当优先考虑绿色低碳的资源,并采取先进的选矿、炼铁和炼钢技术,降低能耗,减少废弃物排放。
在生产工艺中,鼓励引进清洁高效的熔炼技术和先进的净化设备,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减少能源强度和排放量。
在产品制造阶段,更应推行循环经济理念,实现铁矿石的循环利用,减少废渣排放。
同时,应当加大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的监测和控制,确保生产过程中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钢铁行业(炼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I
1 适用范围 本指标体系规定了钢铁行业炼钢生产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 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资源能源消耗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污染物排放控 制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钢铁行业以转炉、 电炉为主要冶炼设备的炼钢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 核、 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也适用于 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环保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 本指标体系不适用于评价高合金钢等特殊钢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456 GB 21256 GB 28664 GB 32050 GB 50632 GB/T 24001 GB/T 23331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电弧炉冶炼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钢铁企业节能设计规范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2
4 评价指标体系 炼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要求内容见表 1~表 2。
3
表 1 转炉炼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要求表
一级指标 指标项 权重值 序号 1 2 3 指标项 转炉公称容量,t 炉衬寿命,炉 转炉煤气净化装置 分权重值 0.20 0.08 0.20 二级指标 Ⅰ级基准值 (1.0) 200 t 以上转炉配置率≥60% ≥15000 采用干法除尘技术 Ⅱ级基准值 (0.8) 150 t 以上转炉配置率≥60% ≥13000 采用改进型湿法除尘技术 配备转炉一次烟气、二次烟气除 尘设施;铁水预处理、炉外精炼 装置、上料系统设有除尘设施 Ⅲ级基准值 (0.6) 100t 以上转炉配置率 100% ≥10000
清洁生产钢铁行业(烧结)清洁生产指标要求

一、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 清洁生产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 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 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2 烧结工艺指含铁原料加入熔剂和固体燃料,按要求的比例配合、加水混合制粒后,平铺在烧结机 台车上,经点火抽风烧结成块的过程。
3 小球烧结指将混合料制成大于3mm 占75%以上的小球进行烧结的方法。
4 烧结厚料层操作指通过提高铺在烧结台车上的混合料层的厚度,提高烧结矿强度,降低固体燃料消耗的 操作工艺。
5 低温烧结工艺指以较低的温度烧结,产生一种强度高、还原性好的针状铁酸钙为主要粘结相的烧结方法。
6 烧结铺底料指在烧结机上铺上混合料之前先铺上的一层垫底料。
7 生产取水量指生产每吨合格成品矿需要的新水取水量。
8 烧结矿显热回收指对烧结矿在冷却机高温段废气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的工艺。
9 转鼓指数指试样在专用的转鼓内进行测试后,所得粒度大于规定标准的试样重量占试样总重量的 百分比。
10 水重复利用率指烧结工序重复利用水量与总用水量的百分比。
二、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1 采样本标准各项指标的采样和监测按照国家标准监测方法执行。
2 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 2.1 除尘设备同步运行率设备除尘运行H H R式中:运行R ――除尘设备同步运行率,这里所指的除尘设备包括从原燃料破碎、配料、混合、烧结机头、烧结机尾、整粒、转运等工序配套的除尘系统,应对各除尘设备分别统计,%;除尘H ――除尘设备运行小时数,h ; 设备H ――主体设备运行小时数,h 。
2.2 烧结工序能耗合格单位I E E E RS -=式中:E 单位――烧结工序能耗,kgce/t ;E S ――烧结工序消耗的各种能源的折标准煤量总和,不包括烧结机机头脱硫工序耗用 能源量,kgce ;E R ――烧结工序回收的二次能源量折标准煤量,kgce ;I 合格――合格成品烧结矿生产量,t ; 其中:电力折标系数采用 0.1229 kgce/kW ·h 。
清洁生产标准(炼钢)

1. 每个生产工序要有 1. 每个生产工序要有
操作规程,对重点岗位 操作规程,对重点岗位
要有作业指导书;易造 要有作业指导书;生产
成污染的设备和废物 工序能分级考核
5. 生产过程环境管理
按照《钢铁企业清洁生产 审核指南》的要求进行了 审核;按照 GB/T24001 建 立并有效运行环境管理 体系,环境管理手册、程 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备
4.2 指标要求
钢铁行业(炼钢)清洁生产指标要求见表 1 和表 2。
表 1 钢铁行业炼钢企业转炉炼钢清洁生产指标要求
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1.炉衬寿命(炉)
≥15000
≥13000
≥10000
2.溅渣护炉 3.余能回收装置
4.自动化控制
采用溅渣护炉工艺技术
配置有煤气与蒸汽回收装置,配置率达 100%
配备有齐全的除尘装置 除尘设备同步运行率达 100%
1.钢铁料消耗(kg/t) 2.废钢预处理 3.生产取水量(m3/t)
≤1060
≤1080
≤1086
对带有涂层及含氯物质的废钢原料进行预处理,以减少二恶英物质的产生
≤2.0
≤2.5
≤3.0
4.水重复利用率(%) 5.氧气消耗(m3/t)
6.工序能耗(kgce/t) 7.煤气和蒸汽回收量 (kgce/t) 三、产品指标
环 境 保 护 部 发布
目次
HJ/T 428-2008
前言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规范性技术要求............................................................. 3 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6 6 标准的实施................................................................. 8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中厚板轧钢)(HJ_T 318-2006)

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
业文件齐备
2
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4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5 生产过程环境管理
HJ / T 318 2006
续表
一级
二级
三级
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废物处置方法处置废物,严格 执行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废物转移制度。对危险废物 要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并进行无害化处置
1 每道生产工序要有 1 每道生产工序要有
1
HJ / T 318 2006
废水回用水。 38 板材成材率
指合格板材产量占钢坯 / 锭总消耗量的百分比,其反映生产过程中原料的利用程度。
4 规范性技术要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1 指标分级 本标准共给出了钢铁行业 (中厚板轧钢)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水平的三级技术指标: 一级: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二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双预热蓄热燃烧 + 加热炉汽化冷却
双预热蓄热燃烧
1 生产取水量 / (m3 / t)
≤0 45
≤0 75
≤1 0
2 工序能耗 / (GJ / t)
≤1 7
≤1 8
≤2 2
三、产品指标
板材成材率/ %
≥94
≥92
≥90
四、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1 烟尘排放量 / (kg / t)
排放量 ( ) 2 SO2
/ kg / t
五、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0 005 ≤0 005
≤0 01 ≤0 05
≤0 05 ≤0 1
1 氧化铁皮回收率/ %
100
100
≥95
2 废油回收率/ %
100
≥95
≥90
《钢铁行业(钢延压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4前言 (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指标体系 (3)5 评价方法 (10)6 计算方法与数据采集 (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钢铁生产企业钢压延加工工序及钢压延加工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钢铁行业钢压延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本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起草人:吕杰、杨奕、程茉莉、董博、陈剑、李艳萍、姜琪、杨宝玉、吴礼云、刘玉忠、赵若楠、张青玲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提出。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1 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规定了钢铁行业钢压延加工工序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热压延部分适用于生产钢材产品品种为普碳钢的中厚板、棒线材、热轧薄板产品的热压延加工工序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环保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
本指标体系冷压延部分适用于工作辊辊身长度大于900mm,3mm 以下厚度的冷轧板产品以及热镀锌(不含彩涂、不锈钢、电工钢)产品的冷压延加工工序(含酸轧、退火、热镀锌加工工序)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环保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
《钢铁行业(钢延压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3
表 1 钢铁行业(热压延工序)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要求表
一级指标 指标项 权重值 序号 1 2 0.25 3 4 5 1 资源与能源 消耗 0.25 2 3 1 产品特征 0.05 2 1 2 污染物排放 控制 3 0.20 4 5 6 钢材质量合格率,% 废水排放量*,m3/t 产品 化学需氧量单位排放量, kg/t 产品 石油类单位排放量,kg/t 产品 颗粒物单位排放量,kg/t 产品 二氧化硫单位排放量,kg/t 产品 氮氧化物单位排放量,kg/t 0.40 0.30 0.15 0.15 0.10 0.15 0.15 二级指标 加热炉余热回收 热轧薄板、 棒线连铸坯热送 热装技术 辊道连接保温设施 采用轧机烟气净化处理技 术 加热炉采用低氮燃烧技术 主轧线工序能耗(中厚板/ 棒线/热轧薄板)*,kgce/t 产品 燃气消耗(中厚板/棒线/热 轧薄板),kgce/t 产品 吨产品新水消耗, m3/t 产品 钢材综合成材率,% 分权重值 0.40 0.20 0.20 0.12 0.08 0.40 0.36 0.24 0.60 45/48/48 39/32/40 ≤0.60 棒线/热轧薄板≥99 中厚板≥90 棒线/热轧薄板≥99.8 中厚板≥97 ≤0.20 ≤0.006 ≤0.0002 ≤0.019 ≤0.02 ≤0.10 二级指标 Ⅰ级基准值 (1.0) 双预热蓄热燃烧+加热炉汽化冷却 热装温度≥600℃,热装比≥40%,热 轧薄板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 采用该技术 Ⅱ级基准值 (0.8) 单预热蓄热燃烧+加热炉汽 化冷却,或双预热蓄热燃烧 热装温度≥400℃, 热装比 ≥30% 采用该技术,并稳定达标 采用低氮燃烧 48/53/50 43/35/42 ≤0.75 棒线/热轧薄板≥98 中厚板≥89 棒线/热轧薄板≥99.5 中厚板≥96 ≤0.30 ≤0.015 ≤0.0009 ≤0.025 ≤0.05 ≤0.15 53/58/53 47/39/45 ≤0.90 棒线/热轧薄板≥97 中厚板≥88 棒线/热轧薄板≥99.0 中厚板≥95 ≤0.40 ≤0.020 ≤0.0012 ≤0.050 ≤0.07 ≤0.17 Ⅲ级基准值 (0.6) 单预热蓄热燃烧或加热炉 汽化冷却 热装温度≥300℃, 热装比 ≥20% -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炼钢)

-新、改、扩建项目管理及验收程序;
-环境监测管理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污染事故的应急程序
6.相关方环境管理
-原材料供应方的管理;
-协作方、服务方的管理程序
-原材料供应方的管理程序
注:①由国家指定生产特殊产品的企业可扣除非连铸产品产量后计算连铸比;
3.8钢铁料消耗
指入炉的生铁料量与废钢铁料量之和同合格钢水产量之比。
3.9炼钢工序生产取水量
指炼钢工序(含精炼与连铸工序)每生产1t钢水所消耗的取水量。
3.10转炉工序能耗
指报告期内,转炉工序(不包含精炼和连铸)每生产一吨合格粗钢,扣除工序回收的能源量后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总量,电力折标煤系数取0.1229kgce/kWh。
按照《钢铁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的要求进行
了审核;环境管理制度健全,原始记录及统计数据齐全有效
4.废物处理
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废物处置方法处置废物;严格执行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废物转移制度;对危险废物要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5.生产过程环境管理
1.每个生产工序要有操作规程,对重点岗位要有作业指导书;易造成污染的设备和废物产生部位要有警示牌;生产工序能分级考核
行参数进行分析处理,可得到电弧炉供电主回路的短路电抗、短路电流等基本参数,进而制
定电炉炼钢的合理供电曲线。
4规范性技术要求
4.1指标分级
本标准给出了钢铁行业炼钢企业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水平的三级技术指标:一级: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二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4.2指标要求
钢铁行业(炼钢)清洁生产指标要求见表1和表2。
6标准的实施.................................................................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HJ/T xx-2004
机发电 可回收高炉鼓风机所需能量的 30%左右 实际上回收了原来在减压阀 门中泄失的能量 3.7 焦比
炉外精炼比是指经过炉外精炼 二次冶金 工艺处理的合格钢产量占合格钢 总产量的百分比 3.21 电炉钢冶炼电耗
电炉钢冶炼电耗是指每炼一吨电炉钢在实际冶炼过程中所消耗的电量 4 要求 4.1 指标分级
本标准共给出了钢铁行业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水平的三级技术指标 一级: 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二级: 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 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4.2 各级指标的具体数值见表 1 和表 2
2.0
4.0
5. SO2 排放量 kg/t 钢
1.0
a. 烧结机头
2.0
2.5
6. SO2 kg/t 产品
0.7
产 7. 烟尘 kg/t 产品
2.0
生 b. 高炉出铁场
指 8. 烟尘 kg/t 铁
2.0
标 c. 炼钢
1.5
3.0
3.0
4.0
2.5
3.0
9. 转炉废水量 m3/t 钢
17
20
25
10. 连铸废水量 m3/t 钢
合格钢材生产量占钢材总检验量的百分比 是反映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技术操 作和管理工作质量的指标 3.19 钢材质量等级品率
钢材质量等级品率是反映我国钢铁行业产品质量水平及变化情况的指标 它 是钢材优等品产量 一等品产量 合格品产量分别乘以其各自加权系数 1.5 1.0 0.5 再相加求和后 与报告期总产量的百分比 3.20 炉外精炼比
连铸比是指连铸合格坯产量占钢总产量的百分比 3.11 连铸坯热送热装
连铸坯热送热装是指铸坯在 400 以上热状态下装入加热炉 可以获得显著 节能 减少金属烧损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而铸坯温度在 650 1000 时装 入加热炉 节能效果最好 3.12 高温蓄热燃烧
蓄热式高温燃烧技术是将燃烧器与蓄热体相结合 利用工业炉产生的废气 通过蓄热体将燃料 助燃空气预热到较高温度后再进行燃烧的技术 可以大幅提 高工业炉窑的热效率 降低燃耗 3.13 综合能耗与可比能耗
5. 生产过程环境管理
6. 相关方环境管理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 法规 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 标准 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
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
–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联合企业和短流程电炉钢厂的清洁生产审核 清洁生产绩
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献和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条文 国家冶金工业局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300
380
420
200
150
120
炉龄 25000
炉龄 20000
炉龄 10000
100
95
热装温度 600 热装比 50%
中小型材 线材 中板 中宽带及窄带钢的 加热炉(每小时加热能力 100 吨左右)
90 热装温度 400
热装比 50%
二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1. 可比能耗 kg 标煤/t 钢 2. 炼钢金属料消耗 kg/t 钢 3. 炼钢金属收得率 % 4. 生产取水量 m3 水/t 钢
18
20
25
6
HJ/T xx-2004
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11. 电炉烟尘 kg/t 钢 d. 热轧
12. 板/带/管材废水量 m3/t 材
13. 棒/线/型材废水量 m3/t 材
e. 冷轧 14. 废水量 m3/t 材
四 产品指标
1. 钢材综合成材率 % 2. 钢材质量合格率 % 3. 钢材质量等级品率 % 五 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1. 生产水复用率 % 2. 高炉煤气回收利用率 % 3. 转炉煤气回收量 kgce/t 钢 4. 含铁尘泥回收利用率 % 5. 冶炼渣利用率 %
吨钢综合能耗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每吨钢消耗的各种能源自耗总量 能源消 耗总量必须是将各种能源按规定的计算方法 分别折算为同一标准单位后的总 和 企业自耗能源包括统计报告期内生产直接消耗的各种能源及其辅助生产系统 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 即企业自耗全部能源量
吨钢可比能耗的含义是指钢铁企业以钢为代表产品 前后工序能力配套生产 所需要的能源消耗 是指企业每生产一吨钢 从炼焦 烧结 炼铁 炼钢直到成 品钢材配套生产所必需的耗能量及企业燃料加工与运输 机车运输及能源亏损所 分摊到每吨钢的耗能量之和 不包括钢铁企业的矿山 选矿 铁合金 耐火材料 碳素制品 焦化回收产品精制及其它产品生产 辅助生产及非生产的能耗 3.14 炼钢金属料消耗
5
HJ/T xx-2004
表 1 钢铁联合企业清洁生产标准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 生产工艺装备与技术指标
1. 干熄焦 CDQ 2. 焦炉煤气净化 3. 烧结铺底料及厚料层操作 4. 烧结余热回收
5. 高炉炉顶余压发电 TRT 6. 入炉焦比 kg/t 铁 7. 高炉喷煤量 kg/t 铁 8. 转炉溅渣护炉 9. 连铸比 % 10. 连铸坯热送热装
680 1080
6.0
720 1090
10.0
780 1100
16.0
三 污染物指标
1. 废水排放量 m3/t 钢
绩 2. COD 排放量 kg/t 钢 效 指 3. 石油类排放量 kg/t 钢 标 4. 烟/粉尘排放量 kg/t 钢
2.0 0.2 0.025 1.0
4.0
6.0
0.5
0.9
0.2
0.45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 xx-2004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
征求意见稿 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2004–xx–xx 发布
2004–xx–xx 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发布
HJ/T xx-2004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要求 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6 标准的实施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产业 钢铁行业是指以黑色金属 (铁 铬 锰 3 种金属元素)作为主要开采 冶炼及压延加工对象的工业产业 主 要包括以金属矿石为原料采用高炉 转炉法炼钢的长流程钢铁联合企业和以废钢 铁为原料采用电炉炼钢的短流程企业加工生产各种钢材产品的全过程
本标准不含钢铁行业冶金矿山采矿和选矿 耐火材料 炭素制品和冶金机械 生产 3.3 干熄焦
钢铁企业生产全过程中 生产每吨钢需要的取水量 包括企业自建或合建的 取水设施 地区或城镇供水工程 发电厂尾水以及企业外购水量 不包括企业自 取的海水 苦咸水和企业排出厂区的废水回用水 3.17 钢材综合成材率
合格钢材产量占钢坯/锭总消耗量的百分比 是反映生产过程中原料利用程 度的指标 3.18 钢材质量合格率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9078-1996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2
HJ/T xx-2004
3 术语和定义 3.1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 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 采用先进的工艺 技术与设备 改善管理 综合利用等措施 从源头削减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或者避免生产 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以减轻或消除 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2 钢铁行业
表1 续
一级 12
40 25
45
96 99.5 110
95
23 100
二级 14
50 35
50
92 99 100
93
21 95
三级 16
60 45
60
90 98 90
90
18 90
7
HJ/T xx-2004
表1 续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六 环境管理要求 1. 环境法律法规标准 2. 组织机构 3. 环境审核 4. 废物处理
目次
HJ/T xx-2004
前言
为贯彻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清洁生 产 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保护人民健康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并为钢铁 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 特制订本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以下 简称 本标准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可用于钢铁联合企业和电炉钢厂 短流程 的清洁生 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 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 告制度
焦比是指高炉冶炼每一吨合格生铁所消耗的干焦炭量[kg/t 铁] 3.8 高炉喷煤量
高炉喷煤量是指高炉冶炼一吨合格生铁所消耗的煤粉量[kg/t 铁] 3.9 转炉溅渣护炉
转炉溅渣护炉是指在转炉出钢后留滞部分终渣于炉膛内 并在吹炼初期或在 出钢完毕后 溅渣开始前向炉内加入炉渣调整料 调整炉渣成分及粘度至适宜范 围 用高压氮气将渣液吹溅涂敷在炉衬表面形成溅渣层 起到保护炉衬 延长炉 龄的作用 由此可降低耐火材料消耗 提高生产率 3.10 连铸比
烧结铺底料的采用及料层厚度的提高 可以改善料层透气性和烧结料的自蓄 热条件 提高热能利用率 降低固体燃料的消耗 可以提高烧结矿产量和质量 同时降低烧结机尾部及其以后的整粒筛分等过程的废气含尘浓度 减轻烧结机 引风机及风管的磨损等 3.5 烧结余热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