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挑山工》导学案

合集下载

挑山工导学案

挑山工导学案

年级:四年级单元名称:第七单元学生姓名:
课题挑山工


新授





学习内容教材第13课。

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生字词,自觉积累好词好句。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写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学习挑山工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地向上攀登的精神。

重点难点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写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学习挑山工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地向上攀登的精神。

学习过程
学案
自主预习1、初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2、多音字扁悄
解释词语:
不解之谜:
心悦诚服:
3、再读课文,思考:挑山工有近路可走吗?说说挑山工的外貌特征。

4、三读课文,写写你对挑山工的话“一个劲儿往前走”的理解,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读了这篇文章,我还有很多疑问:
合作探究1、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成3段,说说每段的大意。

2、找到描写挑山工形象的语句,读一读,说说你的理解。

3、读课文,找找“我”分别几次遇见了挑山工?说说当时的情景。

试着画一画挑山工登山的折尺形路线图。

4、仔细阅读挑山工所说的话,从中了解他登上速度并不慢的原因。

说说你从挑山工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作者说“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想一想作者需要些什么呢?
5、合作完成课后练习2,可以借助工具书来完成。

达标测试
资源评价盘点收获
课后反思。

挑山工导学案

挑山工导学案

挑山工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2)五、段落划分 (3)六、写作手法 (4)七、读文感知 (5)八、经典语句解读 (6)九、预习检测答案 (7)一、学习目标我们要深入理解挑山工这一职业的特点和艰辛,感受他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通过学习,我们要能够体会到挑山工们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我们要从挑山工身上汲取力量,学习他们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种精神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学习上克服困难,取得进步,也可以激励我们在生活中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我们还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敬意,认识到每个职业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应该珍惜劳动者的付出,努力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是深入理解挑山工的职业特点和精神内涵。

挑山工们每天背负沉重的货物,翻山越岭,展现出了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我们要通过细致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体会这种精神,学习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积极态度和坚韧品质。

学习难点在于如何将挑山工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挑山工的精神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精神,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我们要将这种精神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种精神,将其转化为激励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

在学习《挑山工》时,我们要注重理解和感悟挑山工的职业特点和精神内涵,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三、预习检测一、基础知识检测:1. 请简述挑山工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特点。

2. 课文中提到了挑山工哪些值得学习的品质?二、阅读理解检测:1. 课文中哪些描写让你对挑山工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请举例说明。

2. 你认为挑山工精神在现代社会中有哪些实际应用?四、中心思想《挑山工》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描绘挑山工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赞美他们为达成目标而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奋斗态度。

课文旨在告诉读者,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都应该像挑山工一样,明确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这样最终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挑山工》教案4篇

《挑山工》教案4篇

The world is always unpredictable, and a person's fate often changes in an instant.(页眉可删)《挑山工》教案4篇《挑山工》教案篇1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挑山工一心向着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往前走的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能用"心悦诚服"、"意味深长"等词语造句。

3、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挑山工说的话的深刻含义,能从中受到启迪。

教具准备:1、写有生字新词和挑山工说的一段话的小黑板。

2、一把折尺,一张灯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此课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讲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整体入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挑山工》一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同学们已预习了课文内容,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讲了作者登泰山时,看到挑山工登山时走的路程比游人长,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而产生了疑问,后来,通过一个挑山工几次超过他的事实,以及与挑山工的对话,解开了不解之谜,并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

)二、讲读课文(一)自由小声朗读课文,找出写挑山工登山的特点的段落,.写作者的亲身经历的段落,.写作者受到启发后的段落,并注上符号。

然后讨论。

(二)讲读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句,讨论:作者用这一句开头能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起到了开门见山的作用?(一开头就触及题目,不绕弯子。

)2、指读第二句,讨论:①第二句写了什么?(挑山工挑重物的样子)②扁担是"光溜溜的",绳子是"垂下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扁担担的时间久,磨光滑了。

因担的物品重,"沉甸甸"的,故绳子"垂下"。

)你从挑山工的扁担是"光溜溜的"联想到了什么?(有经验)③究竟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经验(特点),课文是从哪些地方来写的?请默看第一自然段的后面部分,用笔注上符号。

【实用】《挑山工》教案四篇

【实用】《挑山工》教案四篇

《挑山工》教案四篇《挑山工》教案篇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挑山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2.收集有关资料。

3.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18个新词。

学习过程:一、读课题,你知道挑山工是做什么的吗?(因为泰山山路陡峭,车辆无法通行,山上的货物大都要靠人力运送,从事这样工作的人被称为“挑山工”。

)二、请你大声地朗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完后,请你自查:以下字音你读准了吗?拘束的.“束”字读音:shù黝:在“黝黑”一词中读yǒu;但在黑黝黝一词中,就要读成:hēi y ōu yōu ,意思是指皮肤黑得发亮,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挑山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折尺形的“折”在这里读:zhé三、请你看课后生字:1.写一写,要注意以下几个字的的字形:黝:左边是“黑”字,表义,右边是“幼”表音。

憨:上边是个“敢”字,下边是个“心”。

茵:要注意与“菌”区分。

2.或词典,理解下面几个词的意思:喧闹、饱览、流连、姿态奇特、腾云驾雾、不解之谜、哲理四、请你默读课文,思考:1.想想作者的不解之谜是什么?把答案画在书上。

2.请你能根据下面的提示试着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介绍泰山上挑山工走的路程长,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第二段:叙述了有一次我登泰山时,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经过和他攀谈,解开了心中之谜。

第三段:我从泰山回来,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以此来激励自己。

3.作者和挑山工几次、在什么地点相遇,请在书上标出。

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书上注明。

《挑山工》教案篇2教学目标:1、从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极顶这件事中,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朝着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往前走,并学习挑山工不懈攀登的精神。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把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意味深长、腾云驾雾、拘束的意思。

能用耽误、朴素造句。

《挑山工》教案设计(精选5篇)

《挑山工》教案设计(精选5篇)

《挑山工》教案设计《挑山工》教案设计(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挑山工》教案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挑山工》教案设计1一、教材分析课文写了我登泰山的时候看到挑山工努力登山的情景,内心受到很大的震撼,为什么他们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速度却总不比游人慢,作者从他们身上感悟到生活的真谛:认定目标,坚持不懈,一个劲地向上攀登,征服一个个困难,定能达到胜利的顶峰。

二、设计理念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及学习语文的激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白“为什么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速度却总不比游人慢”,理解“一个劲儿”背后的内涵感悟生活真谛。

四、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理解“为什么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速度却总不比游人慢”的原因。

2、从外貌入手,以泰山为背景,游人为衬托,揣摩挑山工的语言,理解“一个劲儿”背后的内涵,感受挑山工的形象,感悟生活的真谛。

五、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初步感受“挑山工一个劲儿往前走”的形象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挑山工》这篇课文,同学们都提了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速度却总不比游人慢”,其实这也是作者心中觉得奇怪的地方,那么这个问题挑山工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2—6自然段,找到挑山工说的那番话。

2、出示挑山工说的话:“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

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

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并读一读。

3、从挑山工的这番话中你感悟到了什么?预设一:游人是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挑山工一个劲儿往前走预设二:我感悟到了挑山工朝着一个目标坚持往前走的的精神。

(课文哪个词语写出了挑山工坚持不懈往前走呢?)4、板书:一个劲儿5、“一个劲儿”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不是漫无目的,脚踏实地)你有没有一个劲儿地往前走或者一个劲儿做事情的时候?6、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由说。

《挑山工》教案设计[全文5篇]

《挑山工》教案设计[全文5篇]

《挑山工》教案设计[全文5篇]第一篇:《挑山工》教案设计《挑山工》教案设计范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挑山工》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挑山工》教案设计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光溜溜、货物、节奏、平衡、诵读、超过、肌肉、拘束、耽误、哲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1.对挑山工的话的理解。

2.怎样让学生揣摩句子含有的意思。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语。

2.初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我们游览名山,常常看到一些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步向上登攀的人,他们就是“挑山工”。

(板书课题)2.播放《挑山工》情景剧,大致了解泰山上挑山工的情况。

二、预习课文1.读读课文,了解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想想“我”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读、想想。

3.学习生字新词三、交流预习1.想想“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

请学生把课文中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你读懂了什么?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同学间简单交流各自的理解。

3.交流学习词语的收获。

(1)说出“货、奏、超”三个字的部首。

(2)注意“衡、拘、耽”三个字的读音。

(3)读生字组词。

(4)说说书写中要注意的问题。

(5)组词:溜()货()奏()衡()诵()留()贸()泰()横()颂()杖()肌()耽()误()哲()仗()机()枕()娱()折()4.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本段。

挑山工导学案

挑山工导学案

挑山工导学案一、导语挑山工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体力劳动工作,主要是指在山地或峡谷等复杂地形中携带装备和工具进行开山、修山、搬运等工作。

挑山工的工作内容涉及到使用斧头、铁锹等工具打通道路,修整山体,进行道路搬运等。

为了确保挑山工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导学案应运而生。

二、学习目标1. 了解挑山工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要求;2. 掌握挑山工作的基本操作和安全常识;3. 培养挑山工作中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学习内容1. 挑山工作的概述a. 挑山工作的定义和内容b. 挑山工作的重要性和地位c. 挑山工作的条件和要求2. 挑山工作的操作技巧a. 正确使用斧头、铁锹及其他工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b. 掌握道路修整和清理的基本技巧c. 学习有效搬运重物的技巧和方法3. 挑山工作的安全常识a. 挑山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危险和伤害b. 安全防护措施和装备的使用c. 应急处理和救援方法四、学习任务1. 了解挑山工作背景及相关知识a. 阅读相关资料和文献,了解挑山工作的起源和发展;b. 研究挑山工作在国内外的应用和局限性。

2. 学习挑山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a. 观看教学视频,学习使用斧头、铁锹等工具的正确方法;b. 参加实际操作训练,熟悉山地中的道路修整和清理技巧;c. 练习搬运重物的技巧,提高工作效率。

3. 掌握挑山工作的安全常识a. 参加安全培训课程,学习挑山工作中遇到的危险和防范;b. 温习急救知识,熟悉挑山工作中的应急处理方法;c. 实践操作中紧急情况模拟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学习评估1. 参加挑山工操作技巧的考核,包括使用工具和清理道路等操作;2. 完成一份关于挑山工作安全常识的答题测试;3. 参与模拟挑山工作中的突发事件演练,并完成相关报告。

六、学习拓展1. 了解更多与挑山工作相关的职业和工作机会;2. 研究挑山工作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技术;3. 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七、学习反思在完成本导学案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有哪些收获和不足?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和行动。

挑山工第一课时导学案

挑山工第一课时导学案

挑山工第一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斜、诵、腾、驾、陡、朴、素、泰、衡、崖、货、哲、卸”13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并理解“平衡、曲折、饱览、节奏、诵读、包蕴、喧闹、陡直、登攀、意味深长、心悦诚服、腾云驾雾、哲理”等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这样登山有什么好处。

4.初步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目标2、3、4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1.谈话导入:我们浏览过许多名山,在这些地方常常看到一些肩桃重物,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步向上攀登的人,你知道他们是谁吗?(挑山工)。

他们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还肩负重担,反而比游人先达极顶,这是真的吗?到底是怎么回事?请同学们认真读书。

2.板题、读题。

3.出示学习目标。

(同教学目标)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1.会读会写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平衡、曲折、饱览、节奏、诵读、包蕴、喧闹、陡直、登攀、意味深长、心悦诚服、腾云驾雾、哲理”等词语,并能说出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3.初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再读课文,思考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游人是怎样登山的?结果怎样。

在文中用“”画出相关语句。

5.请你试着画一张挑山工登山的折尺形路线图。

结合有关语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6.登泰山时,什么事使“我”心中产生了“不解之谜”?你是怎么知道的?用“﹏﹏”画(二)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三、合作探究1.生生互探,交流自学过程中的收获和个别疑难问题。

2.师生互探:四、拓展训练1.课文中的挑山工给你留下怎样深刻的印象?2.有感情朗读挑山工说的话,并谈谈自己的初步体会。

五、堂清检测1.听写词语平衡曲折饱览节奏诵读包蕴喧闹陡直登攀哲理意味深长心悦诚服腾云驾雾2.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打“√”。

挑.山工(tiāo tiǎo) 尽.头(jìn jǐn) 背.心(bēi bâi)扁担.(dàn dɑn dān) 随便.(biàn pián) 压.弯(yāyà) 4.根据意思写词语:(1)真心实意地服从或佩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骥才现任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党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
3、通过本文的学习,说说快与慢取决于什么?挑山工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是否目标专一,是否有毅力,是否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作 业】
任选一题:
1、写一写,读完这篇散文后带给你的思考与启迪。
【自主学习】
1、摘抄课文中富含哲理的句段并联系全文进行品读,批注自己的读书心得。
【合作探究】
1、挑山工负重上山,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多比游人多一倍,为什么他们的速度却并不比游人慢?
2、“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作家冯骥才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小结:多年来,冯骥才一直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不肯换掉。这不仅因为此画和他的这篇散文名篇紧紧相连,更因为这幅画是他的精神支柱。冯骥才正是以“挑山工”的精神,在文学这座“泰山”上,不畏艰辛地攀登,经过九曲“十八盘”,才登上了中国文学的“南天门”。
的哲理地一甩一甩地笑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11.1《挑山工》导学案
课题:11.1挑山工
主备人:沈晓妮
班级
小组:
姓名:
课时:2/2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挑山工朴素的话里所蕴含的哲理。(重点、难点)
2、通过学习课文,启迪自己的成长。(重点)
【资料链接】
1、丹青献泰安:冯骥才对泰山的认知和感情亦从孩提时代开始。他的外祖父是山东济宁人,常与好友同游泰山。从祖辈口中,冯骥才听到很多关于泰山的故事。
【合作交流】
1、什么是“折尺形”路线?挑山工上山时是怎样走折尺形路线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走?
2、通读全文,谈谈挑山工和游人上山有什么不一样。
轻装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快直线上山,走的路短东看西看,玩玩闹闹,停停走走
负重走得慢折尺形路线,路长一个劲儿往前走
【积累运用】
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的山色的山道的话
的古松的牙齿的笑
青年时代,冯骥才学习绘画时,曾到泰山去写生,画下了泰山挑山工。
在泰安市举行的荣誉市民颁证仪式上,冯骥才深情地说:“《挑山工》这篇散文只不过是写出了我对泰山的感受,谈不上为泰山增添光彩。可泰山却给了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的创作生涯中,有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就是与‘挑山工’联在一起的。它已经注入我的骨髓,我要永远地将它保留。为了表达对泰山的深情,冯骥才把这幅珍藏多年的国画--《泰山挑山工图》献给了泰安。”
2、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位居五岳之首。泰山山体高大,雄伟壮丽,有通天拔地之势。南坡山势陡峻,主峰突兀,山峦层层叠起,群峰衬托周围,形成 “一览众山小”的高旷气势,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儒家学者、文人墨客登山览胜,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墨迹。
泰山山路陡峭,车辆无法通行,山上的货物大都靠人力运送。近来已有缆车,但仍需挑山工运送货物于山路中。
2、拓展阅读《珍珠鸟》,并写一写读完这篇散文后自己的思考。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新词。
认读生字:草茵黑黝黝卸下憨厚
积累文中的词语:四字词、ABB式词。
2、再读课文,摘抄课文中对挑山工外貌描写的句子。
3、细读课文中对这个挑山工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的描写,体会他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在书上做批注。
【质疑问难】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有未能解决的问题或自己发现的问题,归纳如下:
2、冯骥才四次登泰山,感受各不相同。本文是他第一次登泰山。第二次登泰山是在文革期间,他从登山拜佛的老婆婆身上得到启示“世上最难约束的,乃是人心。”第三次登山是在1992年父亲去世后为了让母亲振作起来,陪母亲登山,使之精神为之一振,心情豁然开朗。冯骥才感慨万分:泰山啊,这就是你神奇魅力之所在!第四次登泰山,就是他被授予泰安市荣誉市民之际,这回他真正体会到了“下山难”的滋味,从中又得到新的人生感悟。
11.1《挑山工》导学案
课题:11.1挑山工
主备人:沈晓妮
班级:
小组:
姓名:
课时:1/2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地朗读课文,写摘录笔记,独立认字学词。
2、通过读课文,了解挑山工的工作,在阅读中体会游人和挑山工有什么不一样。(重点)
3、继续练习写批注笔记。(难点)
【知识链接】
1、冯骥才: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他的文学作品选取素材的视角新颖,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地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百味。代表作有散文集《珍珠鸟》;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作)《神灯》;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斗寒图》;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正义的感召》等。冯骥才不少作品获全国文学奖,有的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