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诗歌鉴赏形象篇之人物形象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第一章:诗歌与人物形象1.1 诗歌的定义与特点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以节奏、韵律和意象为主要表现手段。

诗歌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和强烈的表现力。

1.2 人物形象的概念与作用人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人物特征和性格。

人物形象通过诗歌中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描写表现出来。

人物形象有助于表达诗人的情感和主题。

第二章:人物形象的描绘方法2.1 外貌描写描述人物的外观特征,如容貌、身材、衣着等。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描绘的形象性。

2.2 语言描写通过人物的言语表达其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运用对话、独白等手法,展现人物内心的世界。

2.3 动作描写通过人物的行为举止表现其性格和情感。

运用动态的动词和形容词,生动描绘人物的动作。

2.4 心理描写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如思想、感情、欲望等。

运用内心独白、梦境等手法,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三章:诗歌中的人物关系3.1 人物之间的互动分析诗歌中人物之间的对话、互动和冲突。

通过人物之间的互动,揭示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变化。

3.2 人物与环境的联系分析人物与诗歌中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

人物与环境的互动,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3.3 人物与主题的联系分析人物与诗歌主题的关系。

通过人物的形象和行为,突出诗歌的主题思想。

第四章: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4.1 细致阅读与感知仔细阅读诗歌,感知人物形象的整体印象。

注意诗歌中的细节描述,捕捉人物形象的特征。

4.2 分析与解读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性格。

解读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4.3 欣赏与评价欣赏人物形象的描绘技巧和艺术效果。

对人物形象进行评价,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实践5.1 选取一首具有典型人物形象的诗歌。

《登鹳雀楼》(王之涣)5.2 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描述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特征。

分析人物与环境的联系和人物与主题的联系。

5.3 实践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上课 1108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上课 1108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东吴生相遇(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首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刻画了一位漂泊多年,年华已逝,遇友伤 怀的诗人形象。
人物形象鉴赏题答题模式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的类别; 2. 学会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是指诗歌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 寓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作者自己) 形 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古 典 诗 歌 之 人 物 形 象
自我形象
他人形象
方法3
写作背景(标题、注释、小序等)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 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 形象。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 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
临江仙(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 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 照彩云归。
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 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 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 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 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考查方式
提问方式:
1、概括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形象特征)。

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实用课件)(52张PPT)

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实用课件)(52张PPT)

例①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 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回答问题:诗中第一、二 句是如何概括出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的?
例②读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 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回答问 题:宫女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来展现的?
答:“寥落”、“寂寞”渲染了古行宫凄凉 萧索的氛围;
人物形象
诗歌的形象 (意象)
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
(咏物诗中的物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 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鉴赏古代诗词的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
1、明确诗歌人物形象分类。 2、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 并规范组织答案。
分类别,明特征。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 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 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 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 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便要经量。那个 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尾说经量。
轻狂太守在吾邦,闻说经量,星夜经量。山东 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
考试说明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 作者的观点态度。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 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 情的艺术形象。
形象。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2、把握人物形象‎的常见类型3、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导语二、概念解析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和客‎观事物的形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漂泊在外‎,夜晚望月思家‎的诗人形象。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的形象。

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三、鉴赏指导人物形象: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鉴赏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①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或细节描‎写等,概括形象特征‎。

②通过分析周围‎环境、景物等的烘托‎作用来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③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结合情感进行‎分析。

四、设题方式:(1)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或者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析诗中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形象?(3)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五、答题步骤(“三步法”):(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2)(结合手法)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感‎)。

六、例题分析:把握人物形象‎依据①: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中描绘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儿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诗歌形象之人物形象-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精品课件(全国通用)

诗歌形象之人物形象-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精品课件(全国通用)

【审题要点】 诗人 性格
【读懂大意】 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你不辞
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你将在沙漠留恋 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 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能力层级为D(鉴赏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 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 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 ,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4.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有的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 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 (2)赏景物(意象),分析形象。要抓住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 运用的意象来分析形象。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 用,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 (3)抓描写,分析形象。要抓住诗歌中人物的“肖像”“动 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仔 细分析相应的关键词,探寻人物的形象特点。 (4)析典故,分析形象。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 (事)来比况自己。
评价)。首联巧妙化用王勃的名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写兄弟二人虽相隔千里,但“我”不会因兄弟出使远方而落泪, 体现了其豁达的一面。
【答题步骤】 第一步,找关键词句,理解形象含义。“云海相望”是兄弟两人天各一 方,一在朝廷,一在杭州。“更沾巾”是巧妙化用王勃的名句“无为在 歧路,儿女共沾巾”。 第二步,用精炼语言,概括形象特征。可以概括为:重情、旷达、洒脱。 第三步,指出形象的表达作用和艺术效果。诗人寄居他乡总是与兄弟隔 着云海遥遥相望,但诗人不会因为兄弟远赴异国就落泪沾湿衣襟。

公开课(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公开课(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 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 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 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 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 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 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 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 忧国忧民的性格。

高考探秘: 访隐者
【宋】郭正祥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
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 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写出 了一个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隐者形象。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落水中。
人物形象鉴赏题答题模式
(1)步骤一: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身份、 性格) (2)步骤二: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 征(性格是如何展现的) (3)步骤三:指出塑造形象有什么意义 (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实战演练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形象的特征 什么形象
实战演练: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 分析。 什么形象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 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 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 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 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课件

谢谢观看!
[诗意赏析]
首联用简单几笔勾画出了李将军居处的清静。用“高树蝉声”意象一是以动衬 静,产生“鸟鸣山更幽”的效果;二是蝉为高蹈出尘的象征,取“居高声自远”之意。 朱门本是名利场的代名词,“冷静似闲居”,可见李将军的趣味与寻常官宦大相径 庭。颔联写将军书斋之中,数茎墨竹图挂于墙壁,可见重新裱过的痕迹,可谓高 古;一架书卷立于地,上面安放着香薰,篆烟袅袅,应是长年安放。这从侧面写 出了李将军情趣的高雅。颈联前句写将军府侍儿的“知礼”,侧面衬托了李将军的 修养之高;颈联后句与尾联描绘了李将军吟咏豪放、爱读英雄人物传记、渴望建 立功勋却担心自己不如书中英雄的形象特点,表现出了李将军性格豪爽、狂放不 羁。
就古代诗歌而言,更看重动作、神态、细节描写与环境烘托。
赏析人物塑造手法“三方法”
方法一:一颦一笑总关情,言行肖貌要留心。 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容貌、衣着、姿态等;神态描写,面部表情等;心 理描写,心理活动等;动作描写,动作、行为等;语言描写,对话和自问 自答。 方法二:缘景明情品意象,侧面描写来衬托。 侧面描写:注意环境背景(时间、天气、地点、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起 到的作用;注意意象的含义,理解这些意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注意他人 眼中人物的形象。 方法三:知人论世细推敲,巧看注解获信息。 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细看题目,巧看注释。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思 想抱负,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的身份。
赏析人物塑造手法的答题步骤
例2 (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理解诗人通过人物形象传达的思想感情。

3. 提高学生分析诗歌、品味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概念及分类。

2. 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3. 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诗人传达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诗人传达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概念、分类及表现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人传达的情感。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概念及分类。

2. 第二课时:讲解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3. 第三课时: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诗人传达的情感。

4. 第四课时: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5. 第五课时:总结课程内容,进行课程反馈。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首具有鲜明人物形象的古代诗歌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人物形象的概念及分类:介绍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重要性。

3. 讲解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通过举例分析,讲解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4. 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诗人传达的情感。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6. 总结课程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和品味诗歌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游 子形象。“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只有抱 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表现了诗人内 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还应说着远行人”以想 象家人对自己的思念巧妙地写出了诗人的强烈的思乡 之情。
2、简析下面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游子形象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 夫婿觅封侯。
思妇形象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 楼兰终不还。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征人形象
隐士 悲士 英雄
狂士
常见人物形象
游子 少女
征人
思妇
• 提问方式:


1.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案构成:
①概括形象特点; 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③形象的意义(思想内容或观点态度)。
练习:下面这首词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是怎 样表现其特点的?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答案:全词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既矜持又充 满好奇心的少女形象。“蹴秋千”“慵整纤纤 手”的动作、神态表现了少女的活泼娇媚;而 含蓄躲避的情状和“嗅青梅”的细节又体现了 少女的矜持与好奇。
2015届高考复习专题
考点透析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写什么” (形象)
“怎么写” (语言、表达技巧)
“为什么写”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何谓诗歌形象?
诗歌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 体的、寄寓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如何准确把人物形象?
①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 特征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 ②从人物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入手 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 ③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 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答案:这首词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 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 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塑造这一形象,表达 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答案: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不怕天寒雪大,专心钓鱼 的渔翁形象。第一、二句点出了环境的寒冷寂静, 而渔翁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诗人 借渔翁形象表达了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 之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那些我们熟悉的人物形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 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
(非假托的) (思妇)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 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 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商妇)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宫怨诗相关意象: 建筑: 宫 铜雀台 金屋 长门 长信(宫 ) 昭阳 重廊 天阶 玉阶 永巷 时令、景物: 春、秋、寒露、月夜、梧桐、流萤、苍苔 事物: 团扇、罗扇、宫漏、画屏、银屏(镶银的 屏风)
3、征妇怨诗: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属
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离别 之恨,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丈夫的冷暖安危。 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一边对边 关的那些无能将领颇有怨恨之情。
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矢志报国的英雄(将领)形象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士形象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 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诗歌描写了一个在春日远怀征夫的闺中思妇形象。 少妇对丈夫的满腹思念无处诉说,唯有在梦中与丈夫 相见。黄莺的啼叫却惊醒了自己去辽西与夫相见的好 梦,从而心生怒怨。诗人借少妇这一形象写出封建社 会兵役制度和战争给妇女带来的痛苦。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人物形象
偏重抒情的诗歌
诗 歌 形 象
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偏重叙事的诗歌
事物形象
物象
主要是咏物诗
景物形象
意象(自然景物)
偏重写景的诗歌
那些我们熟悉的人物形象
• • • •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 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 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答案:这首词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 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 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 抗金前线。诗歌通过塑造这一形象,表达了自 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例2: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答案: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不怕天寒雪大(困 难),专心钓鱼的渔翁形象。第一、二句点 出了环境的寒冷寂静,而渔翁形体虽然孤独, 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诗人借渔翁形象表达 了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之情。/ 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与征战、边塞有关的地点 碛西、轮台、龟兹、夜郎、楼兰、安西、阴山、 瀚海、凉州、受降城、边关、玉门关、渔阳、辽西
练习:1(05年全国卷)试赏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注:李师道,当时藩镇割据中的平卢淄青节度使,用各种手 段拉拢、勾结有名文人和中央官吏,以此扩张自己的势力。
2、宫怨诗。宫怨诗是闺怨诗中一种特殊的分类,它一般是 描写古代帝王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的妃子所生成的怨情。 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恩”或“君恩无常、 见异思迁”、“年华老去”、“愁闷无聊”之怨恨的诗作。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秋夕①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②。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③。 何满子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2. 试说说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 ★ 3. 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 • ★ 4. 通过诗中形象的塑造,表现了诗人怎 样的情感?
例1:结合全词,分析词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 边的三山。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士形象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愤世嫉俗、不慕功名的狂士形象
•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 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多情、腼腆的少女形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 茱萸少一人。
知识储备:人物形象题常用术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孤傲高洁、 心系社稷、忧国忧民、矢志报国、慷慨愤世、 献身边塞、思乡念亲、反对征伐、同情疾苦、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寄情山水、淡泊名利、
补充:女子形象
1、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思妇(商妇、游子妇)
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有的是女人自己写的, 还有一些是男人模拟女人的口气写的。 青年士子为了博取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 得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 情感:对丈夫的思念/对自己因在闺中空对明镜宝奁,容 颜逐渐老去却无人哀怜的惆怅。
(少女) 伤春词 白居易 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 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 (男子假托的) 闺意 (又《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张籍 越女新装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 一曲菱歌抵万金。
节妇吟 (《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