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原理笔记

比较文学原理笔记
比较文学原理笔记

一、比较文学的定义

1.定义史之法国学派

卡雷: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

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的国家作家之间的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

性质:文学史的一支;

研究对象与范围: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与作品之间的事实联系;

研究方法: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梵·第根:“‘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摆脱了全部美学的含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

2.定义史之美国学派

雷马克:“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它知识以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性质:是一种文学研究,涵盖了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研究对象与范围:跨国界的有“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跨国界的无事实联系的文学研究,以及文学与其它学科的比较研究。

研究方法:大规模综合比较与审美批评的方法。

3.定义史之俄罗斯学派

日尔蒙斯基: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文学事实相同一方面可能出于社会和各民族文化发展相同,另一方面则可能出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与文学接触……通常两者相互作用,但不应将它们混为一谈。

各民族的文学现象中出现相同现象的解释:或者是文化交流和互相影响,或者是由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也即文学过程的类型学类似。

研究方法上:强调从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的高度来认识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4.对比较文学的共识

(一)研究对象:四个跨越的三种文学关系。

(二)性质: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

(三)学科特征:具有开放性、宏观性的特点。(跨越性、可比性、开放性)

国别文学:按国家这样的政治概念相区别的文学。

民族文学:指多民族国家中,那些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语言文学的民族,其作家遵循相同的美学标准,所保留下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书面和口头文学。

总体文学:又称一般文学。其内涵是指为探求文学的普通规律,对所有文学现象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文学研究,与常义上的“文学理论”同义。也常被理解为比较文学最终达到的目的。

世界文学:

1、歌德:各国文学合而为一,成为一个伟大的综合体。

2、获得了世界盛誉的作家和作品。

3、各国文学之和。

尝试性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

兼容并包的特色。

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可比性原则

(法)巴尔登斯伯格《比较文学:名称与实质》:

仅仅对两个不同的对象同时看上一眼就作比较,仅仅靠记忆和印象的拼凑,靠一些主观臆想把可能游移不定的东西扯在一起来找类似点,这样的比较决不可能产生论证的明晰性。可比性:即比较研究的可能和比较研究的价值。

——跨越性、可比性与文学性,是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三个本质特征。

1、事实联系的可比性

2、价值关系的可比性:相似性不等于可比性

3、交叉关系的可比性

思考题:

1.乐黛云认为:比较文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文学促进文化沟通,坚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改进人类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避免灾难性的文化冲突以至武装冲突。你认为比较文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什么?

2.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是大势所趋

乐黛云:“和而不同”

要避免两种主义:

*西方中心主义:以西方文化为中心来理解他种文化的思想方式。呈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西方人对于自身文化的扩张,二是其他民族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本土主义:一种与西方中心主义相对立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或称为文化保守主义。既是一种文化孤立主义,又是另一种文化中心主义。

四个跨越: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

跨文化是本质;跨民族(国家)、跨语言是对跨文化的补充;跨学科本身也属于跨文化。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是不是比较文学?

三个关系:

材料事实关系------→文献学与考据学

美学价值关系------→理论与批评

学科交叉关系------→科际整合

对“比较”的认识:

1、比较并非本学科的独特研究方法,也即,文学比较不是比较文学。

2、比较在比较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基本立场,自觉意识,贯穿始终。

卡雷:没有比较的观念,没有了比较的方法,比较文学也就终止了,取而代之的是其他文学研究领域的开始。

1、它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

2、它比传统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内容。

3、研究方法上,比较文学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且能迅速接纳新思想、新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翻译硕士经验帖(含复试)

中国人民大学翻译硕士经验帖(含复试) 大家好,我是2018级中国人民大学笔译硕士~2019年的研究生考试刚结束一个多月吧,说来感慨万千,作为一个过来人,想在这里把备考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有所收获。 谁的青春不迷茫?当年的我却觉得,我的青春特别迷茫。学了三年,不知道自己路在何方,往前看,保研成果的希望很小,而我却不想在自己没有搞清楚想做什么的时候糊涂地步入社会。于是,我想给自己多几年时间,了解一下自己想做什么。所以,我选择考研。 我是在2017年2月决定考研的,一年不到的时间,但是时间也是很充分了。其实大三上学期的时候,大部分人对未来都有了一些想法。跟我一样选择考研的,大多在那个时候开始准备。其实做这个决定并不困难,毕竟高三那样辛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考研对我来说当然不算什么。 我选择了MTI翻译硕士的方向。因为对语言本身很感兴趣,为了保险起见,选择不跨考,于是就开始有针对性的复习了。MTI考四门,基础英语,翻译基础,汉语百科和政治。每一门都有很大的复习量。这意味着我需要投入全面的复习,我的考验战线拉的比较长,足足10个月,我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前期了解考研信息+好好完成大三课业+准备最无法“突击”的科目;中期进入全科式复习;后期冲刺训练。 前期搜集信息和打基础:3月-7月中旬 这一段时间,除了认真完成学业任务之外,我每日都会做以下几件与考研相关的事情: 1.搜集信息:首先确定地理范围,确定研究生在北京读,就定了北大、北师、人大、北外、中传,后来七挑八选,在北大和人大中间摇摆不定,一直到9月份都还

没有完全决定好。不过,时间最后给出了答案。在凯程老师的指导下,充分考虑我的实力、潜在竞争对手数量和能力、与上岸的师兄师姐们数次交流、了解人大的授课风格和学校的风格之后,我选择了人大。当时没有考虑卷子难不难的问题,一方面觉得,难都一起难,简单也一起简单,所以一直觉得卷子的难度根本跟自己考得好不好(相对排名)没有很大关系。主要还是实力这种主观因素。 2.英语基础:这一时期,我特别重视单词和句式的积累。所以这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做的事情主要是外刊精读、单词背诵(专八单词书)以及雅思写作,多看,多抄,能记多少是多少。 3.翻译基础:这一段时间,我看了2-3本翻译教程。还是喜欢张培基先生的翻译,很有味道,我认为里面的例句可以好好钻研,尤其适合北师大和北大这样偏文学风格的MTI学生学习。可惜张老的书有点太久了,不适合MTI考研用,不推荐他的翻译教程。我现在觉得大家可以好好钻研二级笔译教材,比较适合偏实务类的MTI专业(如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传媒等),但是汉英翻译过于灵活,可能不适合按点拿分的应试考试。所以我的建议是大家几本书都看一下,有针对性地利用,各取所长,不需要全部吸收。此外,我从三月中旬开始练习三笔真题,每天一对英汉互译,节奏把握得很好。进步大不大不知道,但是那种踏实的感觉,让我觉得复习渐入佳境(其实后来你会发现,考研复习最重要的不是实力,而是如何克服那种焦虑的心情,如何习惯踏实耕耘的感觉)。 4.政治、百科3-7月都没有动。政治这一阶段完全不用管,百科大家比较闲的话可以考虑好好看看书。 中期全科练习:7月中旬-10月底 暑假是每一个考研学生的黄金时期,我建议大家能留校都留校吧!这一阶段,我开始革除自己松散的学习习惯,进入全面的复习。我每天6:15起床到晚上23:30结束,午休半小时到一小时(有段时间放弃午休,发现中午下午的学习量很大,不午休很容易犯困),每天安排得很满,这一段时间我: 1.英语基础:专八单词一天不落地背诵,另外五月份找师兄师姐要了资料,现在也开始利用了(选择性地看)。有一份材料是经典汉英翻译(句子),一共1000条,每天背诵40条,非常痛苦,背了500条但是那500条可是背的很熟练的了。不敢说绝对有很大用处,也就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心态吧,多读没坏处。八月份

比较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5分×3、填空2分×12、简答7分×3、材料分析10分×1、论述15分×2 1.真正最早使Comparative Literature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是波斯奈特, 1886,他以此为书名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专著。(p5) 2.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p10) 3.教堂山会议:1958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举行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 第二届年会,(会上韦勒克宣读论文《比较文学的危机》),以韦勒克为代表的一些美国学者对法国学派的“定义”发起了大胆的挑战。韦勒克指出“‘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之间的人为界限应当废除,‘比较’文学已经成为一个确认的术语,指的是超越国别文学局限的文学研究。”(p12) 4.有人认为,是美国学派提出了比较文学的“比较”——平行研究。(p10) 5.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基本特色是跨文明研究。(p20) 6.苏联学者日尔蒙斯基提出了历史类型学的观点与方法。(p27) 7.中国内地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p27) 8.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 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p30) 9.比较文学的可比性(p31-p32) (一)同源性,在法国学派的理论体系里,影响研究的对象是存在着事实联系的不同国家的文学,其理论支柱是媒介学、流传学和渊源学。它的研究目标是通过清理“影响”得以发生的“经过路线”,寻找两种或多种文学间的同源性关系,同源性成为法国学派学科理论体系可比性的基础。在线路的清理中,其源头是相同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就是同源性。 (二)变异性,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鱼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了“他国化” 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变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三)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

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 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https://www.360docs.net/doc/732518829.html,

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招生目录 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目 045300- 汉语国际教育00-无 101-思想政 治理论 201英语一 354-汉语基 础 445-汉语 国际教育 基础 专业综合,外语 050101- 文艺学00-无 101-思想政 治理论 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626-中国文 学基础 811-汉语 言基础 文学理论,外语 050102- 语 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0-无 101-思想政 治理论 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626-中国文 学基础 811-汉语 言基础 语言学概论,外 语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00-无 101-思想政 治理论 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626-中国文 学基础 811-汉语 言基础 古代汉语及现代 汉语,外语 050104- 中 国古典文献学00-无 101-思想政 治理论 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626-中国文 学基础 811-汉语 言基础 中国古典文献 学,外语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00-无 101-思想政 治理论 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626-中国文 学基础 811-汉语 言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 (含中国古代文 论),外语 050106- 中 国现当代文学00-无 101-思想政 治理论 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626-中国文 学基础 811-汉语 言基础 中国现当代文 学,外语 050108- 比 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0-无 101-思想政 治理论 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40德语 或241法语 626-中国文 学基础 811-汉语 言基础 欧美当代文学, 外语 1303Z1- 戏剧戏曲学00-无 101-思想政 治理论 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626-中国文 学基础 812-中外 戏剧史 戏剧戏曲学,外 语 1303Z2- 电影学00-无 101-思想政 治理论 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626-中国文 学基础 813-电影 史与电影 评论 电影学基础,外 语 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简介 一、专业概况 本专业是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点,由缪朗山、赵澧、茅于美、王金陵等老一代学者在1960年代建立,当时是国内最早培养导师制研究生的单位。本专业于1963年开始招收“外国文艺理论史”研究生;1981年又成为全国高校最早的三个“世界文学”硕士点之一;1996年以后开始招收“西方文艺理论”、“比较诗学”、“比

2016年秋《比较文学原理》考前辅导(精品文档)_共19页

2016年秋《比较文学原理》考前辅导 出题范围:教材及课件上的知识点 重要考点: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比较文学的特征(开放性、宏观性)、 文学性、可比性 定义之争,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学科相关的定义(民族文学、世界文学、总体文学) 第二章 中西比较文学发展史、学科建立的标志,教堂山会议、比较文学的危机 第三章 定义: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接受研究、阐发研究),能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平行研究(具体判断哪些研究是平行研究) 阐发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方法,案例) 接受研究(接受理论,接受研究与渊源学的区别) 第四章 定义:主题学、文类学、形象学、媒介学(译介学)、比较诗学 主题与母题、题材、人物与主题 文类的划分及其标准(中西方文类划分情况) 缺类现象中国是否有史诗?中国是否有悲剧? 形象学研究的对象:异国异族的形象(他者) 辨析: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研究是否就是形象学研究的对象? 媒介学、译介学翻译史上重要的译者、翻译思想,翻译中的文化现象 比较诗学(名词)诗学概念的含义、中西诗学是否可比?

题型:单选、多选、判断、名词解释、问答 一、单选题(出25题,每题1分) 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开幕词中说“比较文学在世界上已经成为一门‘显学’”的学者是 A A、季羡林 B、钱钟书 C、朱光潜 D、胡适 比较文学的安身立命之本是 B A、可比性 B、文学性 C、宏观性 D、开放性 1827年,提出“世界文学的时代即将来临”的是C A、伏尔泰 B、斯达尔夫人 C、歌德 D、雨果 日尔蒙斯基将比较文学称作 C A、比较文学 B、比较诗学 C、历史比较文艺学 D、文学的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复习资料 1、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什么 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简要谈谈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得以存在的立身之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同源性。在以同源性为突出特征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中影响的种类、影响的途径和接受的实证性方式就成为法国学派比较文学具体的研究内容。除此以外的一切比较文学研究由于缺乏同源性法国学派均否认其属于比较文学。由于在法国学派那里可比性已被人为限制到很小的领域内显而易见这并不是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全部。 2变异性。出自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与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他国化”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差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3类同性。比较文学发展到以平行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时影响研究的束缚便得以突破。可比性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类同性和综合性作为平行研究可比性的特征凸现出来。平行研究的对象是彼此毫无直接影响和亲缘联系的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学。因此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而综合性则是立足于文学以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比较的一种交叉关系。因此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合性。 4异质性与互补性。异质性与互补性的可比性主要是从跨文明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法、美学派均属于同一欧洲文化体系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而随着比较文学发展到以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的第三阶段异质性作为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又凸现出来。在跨越异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如果忽略文化异质性的存在比较文学研究势必会出现简单的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比较前者使得中国文学成为西方观念的注脚本而后者则是一种浅层次的“XY”式的比附。因此在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异质性”是其可比性的根本特征。但“异质性”必须与“互补性”相联系起来。换句话说研究异质性是为了达到互补性。异质性的内容包括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只有明确意识到这种特征的存在东西方对话才能得以进行东西方文学才能实现互补。由于多元性是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观念由此才能在中西比较文学及东方文明之间如中国与印度等文学比较研究中使被比较的对象互为参照从浅层次的同异比较向深层次的文化探源发展为实现交互性和总体性奠定基础。交互性则是在上述基础上对被比较的对象进行互释、互证、互补式研究这样最终才能达到总体性。由互补性而达到的总体性原则可以说是对比较文学发展的最高层次的探索也可说是对比较文学诞生初衷的最彻底回归。 上述四类可比性有时是交织在一起的在具体比较研究中不应机械地强行分割开来。 3、什么叫流传学试分析它的特征及研究范围。 流传学也称誉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1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首先将它引入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使之成为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者的“他者“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就本质而言流传学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因此其特征表现为研究方法具有实证性研究对象是文Ч叵怠J紫攘鞔а芯康摹拔难Ч叵怠笔嵌嘣难Ч叵怠h蟮诟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参考书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参考书 本文系统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难度,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就业,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学费,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辅导,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国人民大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机构! 一、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各专业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没有指定文学院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 中国文学基础参考书: 《文学理论新编(修订版)》陈传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黄晋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汉语言基础参考书: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语言学概论》胡明扬、沈阳、贺阳语文出版社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黄柏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846-古典学基础参考书: 《古典语文学常谈》,克拉夫特,华夏出版社 《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史》,萧华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重启古典诗学》,刘小枫,华夏出版社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蒋寅,中华书局 823-小说写作参考书: 《小说写作教程》,杰里?克利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创造性写作》,罗扎基斯辽宁教育出版社。 《创造性写作课件》王家新 812-中外戏剧史参考书: 《中外戏剧史》,刘彦君,廖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戏剧史》,徐慕云,上海古籍出版社 《西方戏剧史通论》,周慧华,宋宝珍,浙江大学出版社 813-电影史与电影评论参考书: 《中国电影史》李少白高教出版社 《西方电影简明教程》潘天强复旦大学出版社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大卫.波德维尔北京大学出版社 影视刊物: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 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

比较文学参考书目

主要参考书目 1,比较文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学科史: 马克斯、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克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歌德著、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梵第根著、戴望舒译:《比较文学论》,商务印书馆,1937年 基亚著、颜保译:《比较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韦斯坦因著、刘象愚译:《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 约斯特著、廖鸿钧等译:《比较文学导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 布律内尔等著、黄惠珍与王道男译:《何谓比较文学》,上海社科出版社,1991年谢弗雷著、冯玉贞译:《比较文学》,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卢康华、孙景尧著:《比较文学导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陈惇、刘象愚著:《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大出版社,1988年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高教出版社,1997年 乐黛云等著:《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张铁夫主编:《新编比较文学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王向远著:《比较文学学科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北京师大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师大出版社,1986年昂热诺等主编、史忠义与田庆生译:《问题与观点》,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2,比较文学的众多研究与实践 陈寅恪著:《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今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钱钟书著:《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 《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朱光潜:《诗论(增补本)》,三联书店,1984 季羡林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 朱谦之:《中国思想对于欧洲文化之影响》,商务印书馆,1940 杨周翰著:《攻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张星琅:《欧化东渐史》,商务印书馆,1936 李达三、罗钢主编:《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郁龙余编:《中西文化异同论》,三联书店,1989年 安田朴著、耿昇译:《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 谢天振著:《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乐黛云主编:《中西比较文学教程》,高教出版社,1988年 方平著:《三个从家庭出走的妇女-比较文学论文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年范存忠著:《英国文学论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年 蒋述卓著:《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古添洪、陈慧桦编著:《从比较神话到文学》,东大图书公司,1977年 王润华著:《中西文学关系研究》,东大图书公司,1978年 孙景尧著:《沟通-访美讲学论中西比较文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李万钧著:《中西文学类型比较史》,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年 曹顺庆著:《中外比较文论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周发祥著:《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 迈讷著、王宇根等译:《比较诗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比较文学概论笔记

比较文学概论的考研笔记 飞氘有话说:本笔记适用于所有以《比较文学概论(修订版)》(陈惇刘象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为比较文学考试部分指定参考书的考试,根据我的猜测,师大今年考试明显涉及此部分的内容应该还是以名词解释为主吧,这个笔记应该能满足所有的名词解释吧。 内容可靠,可以放心使用,免费发放,吐血推荐,不求真情回报,但求看贴回复……(BK) 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中心在法国(梵.第根等人)。 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文学史”的一支,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教堂山会议(06年名词解释):比较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会上,传统的比较文学观点受到批评,韦勒克宣读了《比较文学的危机》,阐述了美国学派的观点,从而引起了国际上历时十余年的辩论,导致比较文学在理论上更趋成熟,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美国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一种文学研究,涵盖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个方面。既包括“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研究,也包括无事实联系的跨国界文学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界限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 跨民族意味着:一,把比较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研究加以区别,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跨民族的根本意义在跨文化。二,一个多民族国家之内的各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也在比较文学范围之内。 各种文学关系: 包括事实联系(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价值关系(有些文学现象,虽不存在实际的联系,但其相同和相异具有某种可比性和研究价值,它们之间的内在价值联系) 交叉关系(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包括相互影响、互相阐发等关系) 比较文学的性质: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它具有特定的研究领域,一种强烈的自觉的比较意识,研究工作中的比较的立场,超越各种界限,在不同参照系中考察文学现象,贯穿始终的、须臾不可缺少的比较的方法。 比较文学的特征:开放性、宏观性。 开放性:比较文学最根本的特征。比较文学是一个巨大的、不断运动的开放体系,它的开放性有三层意思:

2018春华师比较文学原理在线作业

1.第1题 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一文中说哪篇文章是“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 A.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 B.钱钟书的《通感》 C.钱钟书的《诗可以怨》 D.朱光潜的《诗论》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2.第2题 比较文学的故乡是 A.法国 B.美国 C.俄国 D.中国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3.第3题 《论德国》的作者是 A.歌德 B.施莱格尔兄弟 C.斯达尔夫人 D.伏尔泰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4.第4题 《拉奥孔——论绘画和诗歌的界限》的作者是 A.拉辛 B.歌德 C.席勒 D.莱辛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5.第5题 《伯恩海默报告》发表于哪一年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6.第6题 1978年,撰文明确提出“阐发法”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A.古添洪 B.陈鹏飞 C.余国藩 D.李达三 您的答案:A

此题得分: 7.第11题 渊源学和接受研究都是从()的角度出发展开研究 A.放送者 B.媒介 C.传递者 D.接受者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8.第26题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实现”,这是()的观点 A.接受理论 B.形式主义批评 C.存在主义批评 D.马克思主义批评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9.第27题 《论俗语》对照研究了南意大利、普罗旺斯和西班牙俗语,是比较文学史前史时代的重要成果,它的作者是

A.但丁 B.斯达尔夫人 C.施莱格尔兄弟 D.伏尔泰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10.第28题 《<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中国》的作者是 A.范存忠 B.钱钟书 C.朱光潜 D.方平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11.第29题 法国学派第一位代表人物 A.巴尔登斯伯格 B.卡雷 C.基亚 D.梵·第根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课程

我本身就是学中文的.所谓中文就是汉语言文学,顾名思义汉语言文学包括语言和文学两大部分,只不过大学不象研究生分方向分的那么详细,语言和文学是都要学的. 语言这块主要学习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文学这块主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其他辅助理论还有文学概论(主要是初级阶段的文艺理论,很枯燥的) 美学写作等,要是师范类的中文系还要设置教法. 至于共同课无非是外语政治计算机还有现在需要选课(一般为本专业以外的课程是自己自由选择) 这个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课程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 语言学概论 中国古代文化 中文工具书 语言工程与中文信息处理 文学原理 高级汉语 汉语修辞 现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化 语法研究 中文工具书使用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汉语方言学 理论语言学 文字学 版本学 古文献学史

散曲研究 实验语音学基础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 说文解字概论 诗经 汉语史 西方文论经典研究 西方文学理论史 文言小说研究专题中国现代散文研究《论语》《孟子》选读 中国古代文化 中文工具书及古代典籍概要 汉语和汉语研究 《论语》《孟子》导读 古代汉语 文学概论 民俗研究 大学语文 沈从文研究 专书选读 现代汉语词汇词义研究 近代汉语研究 古音学 语言学前沿问题讲座 当代语言学 <说文解字>研读 <马氏文通>研读 现代文学批评史 汉学师承记研究 汉书艺文志研究 欧美汉学文本导读 宋诗史料学 清代考据学 现代学术史研究 中国古代画论研究 系统功能语法

汉魏六朝文学要籍导读 近代作家研究 客家方言语法研究 国际汉学研究 比较诗学论著选读 德国美学东渐史专题 接受问题专题研究 语言学讨论班 电影理论与批评实践 欧美文学导读 卞之琳研究 当代批评理论研究 中国说唱艺术研究 历史语言学专题 欧美经典小说专题研究 上古音研究 语言接触实例分析 语义分析 中国古代小说评论史 当代小说经典文本分析 当代文学前沿研究文艺美学 认知语言学 生成音系学 <文心雕龙>研究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研究 我想知道大学(无论哪个大学)中文系的大一到大四的详细科目,书本名称,以及出版人(主要我是自学,怕买错书),最好是2010大学中文系的科目,没有的话,时间不要太落后了(例如2000年附近时期的,我就晕了........)。 本人只是一个热爱文学的穷小子,先谢大家了啊 一、中文系各专业共同必修课及所用教材: 课程名称教材名称/版别编著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修订本上、下)郭锡良等商务印书馆1999年1月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印书馆1993年7月 (逻辑导论新逻辑教程宋文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9月)

比较文学通论笔记(孟昭毅版)

比较文学》复习笔记(仅供参考) 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名与实:“比较文学”作为专用术语,并具有了现代的文学研究意义上的内涵,是1827年法国著名批评家魏尔曼在巴黎大学讲学时开始使用的。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英国著名文学教授波斯奈特在《比较文学》一书中给予确定并使用的。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名言:任何规定都同时是否定一样,比较文学不可能因为定义的束缚而停止发展。 第一节:比较文学ABC 第二节:定义的多重建构 法国学者率先提出过比较文学的定义,法国法。基亚提出“比较文学并非比较。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正确的定义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卡雷大力倡导研究文学间的“事实联系”,他指出: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品之间的关联,它格外注重被研究对象之间的事实联系。 梵。第根总结说: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起点,放送者:作家、著作、思想;到达点,接受者;经过的媒介者:传递者。 美国: 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称为“美国学派”。 奥尔德里奇:比较文学是从超越一国民族文学的角度或者从与其他一门或几门知识学科的相互关联中,对文学现象进行研究。 俄苏:比较文学被称为历史——比较文艺学,代表维谢洛夫斯基。 日尔蒙斯基: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和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中国:杨周翰:主张对文学的主题、文学类型、文学潮流、批评和审美标准或诗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相互影响;把文学与其他文艺领域进行比较,研究其关系;在相互比较中发现一些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钱钟书、季羡林、现任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当前中国学者较为认同的另一种定义为:比较文学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第三节:学科的一般性质 与比较文学相关的概念主要有民族文学、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考试归纳版)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得以诞生。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成立的一个标志是法国学派强调影响研究的国际文学关系史理论的提出。 2.比较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 ●最早使用比较文学这一术语的是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 ●最早使比较文学一词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是波斯奈特,1886年,他出版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 ●在意大利,1871年,桑克蒂斯开始主持比较文学的讲座。 ●1827年,最早提出“世界文学”观念的是歌德。 ●1877年,世界上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创刊于匈牙利的克劳森堡,名为《世界比较文学报》。 ●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创办《比较文学史研究》。 ●意大利学者克罗齐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和理性发起挑战。 ●1937年,戴望舒译梵?第根《比较文学论》。 ●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也是内地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 ●在西方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中,巴斯奈特是宣判比较文学夭折的第一人。 ●翻译文本研究:勒菲弗尔“操控理论” 3. 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他们提出了要去掉比较文学的随意性,加强实证性;放弃无影响关系的平行比较,而集中研究各国的关系史;摆脱不确定的美学意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关键所在) 4.法国文学批评家布吕奈尔最早把实证主义用于文学研究,强调把一部作品对另一部作品的影响提到首位。 5.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法国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6.基亚在《比较文学》一书中专设形象学研究——“人们眼中的异国”一章,这是对形象学研究进行确认的最早的一部概论性专著。 7.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标志着美国学派的正式登场。代表人物有雷马克、艾德礼、勃洛克。 8.美国学派将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结合,典型代表——韦斯坦因的专著《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9.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与互补性。 10.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跨越性(跨国、跨学科、跨文明);四大研究领域:实证性的文学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总体文学研究。 11.文学变异研究的四个层面:语言层面变异研究、民族国家形象变异研究、文学文本变异研究、文化变异研究。 12.平行研究包括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平行研究主要有类比与对比两种方法构成。。 13. 渊源学的研究对象和方式:印象的渊源、口传的渊源、笔述的渊源、孤立的渊源和集体的渊源。 14.媒介学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个体媒介、团体媒介、文字资料媒介。 15.翻译领域的常见现象有直译、转译;常见形式有直译、意译。 16.引起文学变异的第一大要素是文化过滤。 17.译介学的研究范畴: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文本研究、翻译文学史研究 18.平行研究的种类:类型学、主题学、文体学、跨学科研究 19.类型学的基本研究范畴:内容题材的类型学相似、人物形象的类型学相似、思潮流派的类型学相似 20.用西方文论阐发中国文学的做法被台湾学者总结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阐发研究”。

比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c

第三章平行研究 第一节类型学 本节常见问题 1.请谈谈俄苏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的特色与局限。 查看答案: 俄国比较文艺学之父、“历史诗学”奠基人亚历山大·维谢洛夫斯基认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类生活方式、社会模式和文化心理在一定历史阶段存在着结构相似性,文学发展规律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相一致,应当运用历史的比较的观点去研究各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发展过程中相同或相似的东西,维谢洛夫斯基的这种历史诗学理论对日后以日尔蒙斯基、康拉德、赫拉普钦科等为代表的独树一帜的俄苏比较文学历史类型学研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关于俄苏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康拉德做出了全面和细致的说明,认为其大体可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由某种历史共同性的因素而产生的一些现象,如十九世纪法国、英国、俄国、欧洲其他国家以及亚洲某些国家的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类型学相似;2、各国文学在没有任何历史共同性甚至产生于不同历史时代、彼此缺乏任何联系的条件下所产生的相似性现象。俄苏学派的历史类型学研究旗帜鲜明地反对“欧洲中心论”,重视东西方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认为真正的总体文学必须把整个人类文明的文学全都纳入研究的轨道,其学术视野远比美国学派弘通。俄苏学派在联系中国、日本、波斯等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不过,以维谢洛夫斯基、日尔蒙斯基等为代表的俄苏学者一般都将东西方文学比较研究的重心放在了类型学的相似上面,而相对忽略了对于其内在差异性的考察。 2.跨文明语境下的类型学研究遇到了哪些新问题、产生了哪些新变化?请举例说明。 查看答案: 随着比较文学研究发展进程中欧洲中心论的步步失势和瓦解,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意识到突破单一欧洲文化体系局限的重要性,在打通类型学相似的前提下强调研究对象的“异质性”——这是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新特色。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并处理中西文学中的异质性问题,就很可能使异质性相互遮蔽,而最终导致其中一种异质性的失落。这种“异质性的失落”的危机在中国的东西比较文学类型学研究中大致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一度颇为流行的被称为“X+Y式”的东西方文学的浅度比附,把西方文学思潮流派或文学理论中一些特定的类型学术语牵强生硬地套用来阐发中国文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考研真题,复习方法,考研大纲,考研流程,考研经验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732518829.html, 1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指导 育明教育创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更多详情可联系育明教育孙老师。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1、专业概况 本专业是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点,由缪朗山、赵澧、茅于美、王金陵等老一代学者在1960年代建立,当时是国内最早培养导师制研究生的单位。本专业于1963年开始招收“外国文艺理论史”研究生;1981年又成为全国高校最早的三个“世界文学”硕士点之一;1996年以后开始招收“西方文艺理论”、“比较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专业的博士生;2001年以后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本专业已经日趋成熟,并形成了一支学有专攻、精通外语(包括英、法、德、俄、日、希腊、拉丁等语种)并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队伍。本专业特别突出文学、文论与宗教、哲学的跨学科研究,并以这一特色和相对优势贯穿各研究方向。 2、研究方向 比较诗学与西方文论 比较文学与欧美文学 比较文化与艺术批评 3、研究内容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732518829.html, 2比较诗学与西方文论:包括专题研究、通史研究、原典译介等三个分支。近年的研究特色和重点,主要在于当代西方人文学术的交叉概念、欧陆学术经典、神学诠释学等。 比较文学与欧美文学:包括文学史研究、作家研究、比较研究等三个分支。近年的研究特色和重点,主要在于西方文学中的宗教意识、西方现代批评中的经典文学诠释等。 比较文化与艺术批评:包括中西思想与文化精神研究、中西艺术与宗教精神研究、文化对话与文化传统研究等三个分支,近年的研究特色和重点,主要在于中西文化、宗教、艺术的比较研究。 4、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文字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成为能够独立从事专业研究或文化、宣传等相关工作,成为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5、师资力量 本专业教师大多有在国外长期学习或从事研究的经历,其中2人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5人在国外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其中: 杨慧林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 耿幼壮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俄亥俄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攻读博士学位并从事研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兼任国家社科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 雷立柏教授,哲学博士,奥地利籍学者,精通德语、英语、汉语以及拉丁文、古希腊文等。 杨恒达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德国波恩大学留学。 高旭东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 梁坤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等从事访问研究。 范方俊副教授,文学博士,并曾从事博士后研究。 夏可君副教授,哲学博士,曾在德国、法国从事博士后研究。

《比较文学原理》在线作业92分

作业 1.第1题 日尔蒙斯基将比较文学称作 A.文学的比较研究 B.比较文艺学 C.历史比较文艺学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比较诗学的名著《中国的文学理论》的作者是()。 A.叶维廉 B.刘若愚 C.古添洪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国学者奠定了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基础 A.法国 B.美国 C.中国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中国两岸三地建立比较文学学科最晚的是 A.大陆 B.香港 C.台湾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比较文学最根本的特征是 A.宏观性 B.可比性 C.开放性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法国的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建立于 A.巴黎大学 B.斯特拉斯堡大学 C.里昂大学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比较文学”这一术语源于()

A.欧洲 B.美洲 C.亚洲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比较文学中的形象学脱胎于()。 A.影响研究 B.平行研究 C.接受研究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摩罗诗力说》的作者是()。 A.梁启超 B.严复 C.鲁迅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0.第10题 比较诗学的名著《中国的文学理论》的作者是()。

A.叶维廉 B.刘若愚 C.古添洪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1.第21题 比较文学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类型是()。 A.影响研究 B.平行研究 C.阐发研究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2.第22题 在比较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法美两个学派的大论战发生于()。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3.第23题 在发生学上与宗教关系较远的文类是

乐黛云、陈跃红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的

第1章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的新发展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及其对比较文学的未来发展的意义? 答:(1)对全球化的理解 ①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 ②作为一个历史的或历时的过程,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 ①全球化起源于经济全球化,即全球经济的市场化,此后衍生出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军事全球化、环境全球化等不一而足。 ②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3)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对比较文学未来发展的意义 ①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对以语言——地域为界定标准的“民族文学”概念构成了挑战 a.比较文学被放置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多元文化语境下。它超越了语言和种族的界限,单一的文学语境被双边的、比较的视野所取代,对于更广泛地理解各文学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b.全球化的多元文化语境再次使民族“想象的社区”和民族文学的构成边界成为问题,同时也给比较文学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

②全球化给比较文学学科在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a.与传统的国别文学研究的单一性和封闭性相比,比较文学的研究框架内纳入了异质的文化因子,可以置换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阐释本土文学传统。 b.比较文学跨文化、跨学科的特质使它更适于在流动开放的全球化语境中沟通不同的文化体系,使西方与东方文化可能进行建设性的对话。 c.因此我们似乎不应该视文化全球化为洪水猛兽,反而可以借之使弱势文化、边缘文化被更多的他种文化了解,使“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化格局为之一变。 2.请思考比较文学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语境下有什么样的前景? 答:国际比较文学界一直对多元文化主义非常关注,对学科的发展而言,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语境下,比较文学如何定位发展,如何发挥其作用。 (1)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语境下,未来真正富有生命力的比较文学研究应当既是跨越国界和文化传统疆界,同时也是跨越学科界限的。 (2)当代的比较文学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它利用跨学科、跨文化的特点积极地参与多边的文化交流和对话,加强了世界各地的思想互动。 (3)未来的世界或许既不是文化霸权主义者自以为的一体化世界,也非文化孤立主义力图实现的诸文化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世界,而是比较文学所致力建构的独特性与互补性共存、差异性与沟通性共存的多元化的世界,一个“道并行,不相悖”的和而不同的世界。 (4)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不会演变成一种同质化的世界文化,而是充满差异和复杂性的多元“世界体系”。全球化给这个多元化世界所提供的无非是一个全球性的文化场景,一个使各种文化互相看视的平台。 3.请思考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应该如何自我认识和定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