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菲律宾曾请求加入中国
菲律宾华人千年的苦难史

菲律宾华人血泪史华人移民来菲已有逾千年的历史﹐也建立了庞大的事业基础﹐在菲律宾工商经济占居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西方的说法﹐菲律宾群岛是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于一五二一年横渡太平洋时所发现的。
其实﹐正确的说法﹐麦哲伦祇是来菲的第一个欧洲人。
因为早在西班牙来菲以前﹐中国以及亚洲其它国家就和菲律宾有频繁的接触与往来了。
这在中国和其它国家的史籍上都有记载﹐从考古挖掘所发现的古物中﹐也可以获得证明。
中菲历史关系悠久唐朝开始已逾千年中菲关系真正始于何时﹐历史记载不一﹐考古学家认为中菲最早接触始于新石器时代初期﹐但两国文化及贸易关系的正式建立﹐却始于公元九二八年(即唐朝末期)﹐当时有一艘菲船满载土产抵泊广东。
此事说明那时中菲的贸易关系已很密切了。
另一方面中国商人坐帆船乘北风季节南来﹐携带中国丝绸﹐瓷器来交换热带土产﹐数日后又乘南风季节返国。
后来商业繁盛﹐许多华商就开始居留下来﹐以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精神在海外开辟新天地。
中菲人民接触往来虽然已有千年以上的时间﹐但可惜菲律宾在西班牙来菲以前尚未发展足以记事的文字﹐所以在这方面﹐菲律宾并无历史文献留存。
不过中国史书却有不少的记载。
在西班牙统治期间﹐华侨在自一六O三年至一六八六年的八十三年间﹐先后被大屠杀四次﹐血迹斑斑的惨况﹐至今谈起仍令人毛骨悚然。
第一次大屠杀发生于一六O三年﹐估计华侨被杀者达二万五千人﹐第二次发生于一六三八年﹐受害的也有二万四千人。
第三﹐四次发生于一六六二年及一六八六年。
最后两次的屠杀﹐被害者虽然较少﹐但为数也在数千人以上﹐而逃难与流离失所者﹐更不计其数。
尽管统治者对华侨无情的屠杀与迫害﹐坚忍的中国人仍旧在极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但每经一次的屠杀后﹐华侨在菲的人数就骤然减少﹐而菲岛的经济也立即显现不良的后果。
西班牙时代的华侨人数﹐并无正确的统计数字。
据说西人占菲之时﹐在菲岛居留的华侨约一百余人﹐至统治的末期﹐菲人至少有百分十是华侨的后裔。
一五九O年﹐岷里拉之华侨约有四千人﹐其它地区也有三千人﹐至一六O二年总数已增至三万三千人﹐后因第一次屠杀而减至八千人。
30万菲佣或将入华“世界保姆”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30万菲佣或将入华“世界保姆”到底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庄文静来源:《中外管理》2019年第01期近来,一则《定了!30万菲佣进入内地》的消息浮出水面——根据菲律宾当地媒体 Gulf News 的报道,菲律宾政府已经和中国政府签署协议。
中国政府将放开对于外籍劳工的限制,并有望引入30万名菲律宾劳工,其中包括10万名英语教师。
此外,中国也希望引进菲律宾厨师、护工、家政服务人员、音乐表演人员,以及护士。
中国家政行业再不努力,可能就要被菲佣抢饭碗了!十多年前,笔者就听闻家中请了菲佣的企业高管,回到家以为走错了门:焕然一新的整洁程度堪比五星级酒店,打开储藏间,其整洁度和摆放合理度足以亮瞎眼。
“一个菲佣顶‘三个保姆’绝不夸张。
”这位高管说,他以前曾同时请过三个保姆,一个负责照顾两个孩子,另外两个做家务和做饭。
然而,“7000元月薪换了一个菲佣,三个保姆的活儿她一个人搞定,还井井有条……”10多年前,7000元人民币的月薪虽然不低,国内保姆也就3000多元,然而就是这样,这个菲佣还是被邻居以月薪1万元给挖走了。
有人说,这就是朴实的商业规律,一分钱一分货。
而且,即便你给到内地家政人员很高的月薪,也常因技能所限做不好。
那么,享誉“世界最佳保姆”的菲佣,到底是怎么炼成的?我们的中国家政服务还有哪些路要走?菲佣是菲律宾的“国家英雄”菲佣之所以成为“最专业保姆”,与其他国家保姆的最直接也是最大不同,就是他们在菲律宾被称为是“国家英雄”,是菲律宾人引以为傲的国家名片。
菲佣是菲律宾重要的外汇来源。
仅2016年来自海外劳工的汇款总额就达到了270亿美金,占菲律宾GDP的9.8%。
菲佣等海外劳工也在菲律宾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菲律宾各主要国际机场都为他们设有专门通道,每年圣诞节海外劳工归国探亲时,菲律宾政府都会在马尼拉机场铺红地毯进行迎接。
有这样的社会尊重,就不难理解:他们不是简单的“保姆”,而是有着个人自尊、职业尊严,乃至国家尊严的群体。
清朝中国的十九个附属国

清朝中国的十九个附属国在中国清朝的乾隆前后,中国竟然估十九个附属国,那时的清朝,很有些牛B,国强民富,GDP大约是世界第一,那么这十九个小国是哪一个呢?一朝鲜。
那时,朝鲜的国王是不能自称皇帝的,因为只有清朝的皇帝才能这样叫,他们只能叫大王,所以有些胡扯的韩剧里动不动就皇上,皇后,什么的,如国被清朝知道了,准没有好果子吃。
直到1897年,清朝完蛋了,他们才可称帝。
唉,如果朝鲜一直到现在都是中国的,那么朝鲜人民笑逐颜开,韩国人民痛哭流涕。
二琉球。
自1372年,琉球一直是中国的正式朝贡国,1652年清顺治年间,归化中国。
1879年,日本强占琉球。
他们的国王两次密令使节拜见李鸿章,请求清政出手相救。
奈何此时的清王朝内忧外患,自顾不暇。
到最后,甚至于琉球大臣在北京总理衙门长跪哀号,请清王朝看在琉球二百年归顺的份上,出手相救。
可是,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自已的地盘都被瓜分的四分五裂,还有什么办法去管别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琉球被日本强占!1879年,清光绪年间,琉球被日本归为冲绳县境内。
三越南提起这个国家,就叫中国人火大。
他们在清顺治年间归化清朝。
中法战争结束后,1885年,清光绪年间,中法正式签定《中法新约》,清朝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
清政府在中法之战胜利后丢掉了越南。
后来,越南与中国在1978年间大打出手,十年血战。
不堪回首。
四南掌。
这个名字听到生僻,就是老挝。
他们在雍正7年,1792年,归化清朝,1893年,清朝与南掌终结关系。
南掌沦为法国的保护国。
后来,老挝学中国,搞社会主义,到现在,中国改革开放了,老挝还是战乱丛生,一塌糊涂。
五暹罗这个名字,喜欢历史的人并不陌生,就是现在的泰国。
顺治三年----1646年,归化清朝,1855年,在清王朝焦头烂额之际,他们与清王朝断绝父子关系。
六缅甸乾隆三十四年,归化清朝,1886年,在英国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下,他们脱离清朝。
七廓尔咯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廓尔咯----也就是现在的尼泊尔境内,他们在清光绪年间都还在上贡,真是忠心耿耿,他们在鼎盛时期,国土面积是现在尼泊尔的三倍,后来,他们胆大包天,在英国的支持下,居然入侵西藏,乾隆大怒,派大将军福康安----(是不是尔康的老爸)率领清军一万,大败廓尔咯,平息叛乱。
“菲律宾是中国固有领土”历史如何回答?

央视主播和佳口误称菲律宾是中国领土5月7日晚央视《24小时》节目中,央视女主播和佳在播报新闻时,口误将“黄岩岛”说成“菲律宾”,称菲律宾是中国固有领土。
“菲律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菲律宾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
”为此,和佳开通微博向网友致歉,表示今后会加倍努力、认真,真诚求大家谅解。
多数网友对此表示理解,留言让其继续努力。
微博原文:@cctv和佳:2012年5月7日,我在主持新闻频道《24小时》栏目时,发生了十分不该发生的错误,把"黄岩岛"口误说成了“菲律宾",在此向观众朋友们和我的同事们真诚致歉!给大家添麻烦了!播音主持的岗位,分分秒秒,责任重于泰山,今后我会加倍努力、加倍认真!真诚求谅解!和佳,本名郝红梅,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主持栏目:《午夜新闻》、《新闻直播间》《24小时》等。
菲律宾专家撰文称黄岩岛为中国固有领土 2012-05-09 07:35据5月9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据菲律宾第四大报《马尼拉标准今日报》4月28日刊登维克托·阿奇斯的文章“它属于中国”,引述大量史料指出黄岩岛为中国固有领土。
文章发表后,在菲律宾引发众多关注。
6日,《环球时报》记者对阿奇斯先生做了独家专访。
阿奇斯来自菲律宾仙范市,曾是一名投资家、注册会计师和经济学家,熟谙历史和政治。
他表示,写文章的初衷是为了告诉菲律宾人民真相。
文章如下:斯卡伯勒礁(即中国黄岩岛)确实属于中国,早在1279年元朝时,中国就已经发现并在地图上对其进行标注。
中国渔民,不管来自大陆还是台湾,一直在这里捕鱼。
实际上,郭守敬(元朝忽必烈统治时期的天文学家、水利专家和数学家)就曾对南海进行过测量,而测量点就是斯卡伯勒礁(被认为是中沙群岛的一部分,1983年改为现名)。
相比之下,声称拥有此片海域的菲律宾外交部依据的“老地图”却绘制于1820年,比中国晚了541年。
菲律宾参议员埃德加多·安加拉(据称还是有名的律师)竟然宣称,一幅比中国晚了540多年的地图,在主张菲律宾在斯卡伯勒礁归属问题上更有说服力。
中菲关系发展历程

菲律宾是中国的近邻,中菲两国隔海相望,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长的官方和民间交流为中菲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菲律宾政府在冷战的大背景下,曾长期追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反华政策,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 1975年中菲在菲律宾政府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基础上建交,双边关系重新回到正常轨道上来,中菲经贸、科技、教育、文化交流稳步发展。
一、中菲关系的发展历程1.冷淡和僵持阶段(1949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对峙。
菲律宾政府追随美国,加入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中。
菲律宾历届总统,从罗哈斯、季里诺、麦克赛赛、加西亚到马卡帕加尔均积极推行追随美国的反共外交政策。
因此,菲律宾政府拒绝承认新中国,而保持与台湾的外交关系。
在朝鲜战争、东南亚条约组织等问题上,菲律宾积极支持美国的反华政策。
在处理双边侨民事务方面,菲律宾政府严格限制中国大陆的移民数额,到1950年终止批准中国人入境。
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主动与菲律宾外长罗慕洛接触,表示愿意与菲律宾缔结国籍协定,并邀请菲律宾官员访华,但遭到拒绝。
此外,菲律宾国内共产党的反政府武装活动不断,菲律宾政府害怕中国为菲律宾共产党提供援助,为此而断绝同中国大陆的一切联系,包括小量的间接贸易。
中菲两国在1949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处于完全断绝的状态,这一时期是中菲两国无外交关系的时期。
2.中菲关系解冻建交及友好时期(60年代中期—1986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世界格局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过渡。
美国由于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失败,国力大大削弱。
与此同时,西欧、日本经过战后一段时期的建设,修复了战争的创伤,经济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
社会主义中国,经济建设也不断发展,日益强大,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这种新的格局下,菲律宾政府开始考虑发展与美国之外国家的关系。
1968年11月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一次外交政策演讲中提到“美国外交政策开始远离亚洲,我预测本区域的人民为了生存将被迫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历史趣谈1753年乾隆帝为何拒绝菲律宾并入中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1753年乾隆帝为何拒绝菲律宾并入中国导语:1733年,苏丹应在德州守墓的东王后裔请求,上书雍正,希望给予这些人中国国籍,获得批准;1753(乾隆十八)年,苏禄“老苏丹”上《请奉纳版图1733年,苏丹应在德州守墓的东王后裔请求,上书雍正,希望给予这些人中国国籍,获得批准;1753(乾隆十八)年,苏禄“老苏丹”上《请奉纳版图表文》,请求将本国土地、丁户编入中国版图,这是因为苏禄被西班牙百般欺凌,强弱不敌,希望依托中国,寻求庇护。
5月7日(2012年,编者注),央视《24小时》女主播和佳一句“菲律宾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口误,引起轩然大波。
菲律宾如今是主权独立国家,又向以“亚洲近代第一个共和国”为自豪,当然不是“中国固有领土”。
不过,这个群岛国家海岸线离中国岛屿最近距离尚不足200公里,其9500万人口中,至少有1500万人带有华裔血统,是东南亚华裔血统人口比例较高的国家之一,至今仍具有鲜明华人特征、且自认为华裔的菲律宾人,也有100万以上,这一切都表明,菲律宾和中国之间,的确是有一些“固有”关系。
最早到达菲律宾群岛的国家力量是东吴菲律宾在漫长历史时期内,其境内7000多个岛屿上虽有人居住,但并未形成国家形态,而最早到达菲律宾群岛的国家力量,是中国三国时期的东吴。
公元226(吴孙权黄武五)年,东吴官员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浮海巡抚东南亚,前后历时数十年,抵达过越南、柬埔寨和南洋群岛等地,也曾到过今天菲律宾境内的臣延、耽兰和杜薄。
由于康泰回国后著有《吴时外国记》(俗称“扶南传”,扶南即柬埔寨),这本书虽然早已亡佚,但裴松之注《三国志》时有所引述,《晋书》中也有提及。
此次“出访”的目标是扶南,菲律宾各地仅是顺风路过,因此中国生活常识分享。
菲律宾的历史沿革

菲律宾的历史沿革历史沿革介绍菲律宾在很早以前,是以吕宋、麻逸、苏禄、胡洛等地的名称闻名的。
公元三世纪左右,同中国友好往来。
14世纪前后,菲律宾出现了由土著部落和马来族移民构成的一些割据王国,其中最著名的是14世纪70年代兴起的海上强国苏禄王国。
早在唐朝时期中国人就与菲律宾各地有贸易往来,在菲律宾当地,考古发掘甚至发现有日期在3世纪的中国瓷器。
西元1417年明永乐十五年,苏禄群岛上的三位国王东王巴都葛叭哈喇,西王麻哈喇葛麻丁、峒王巴都葛叭喇卜率领家眷一行340人组成友好使团,前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受到明永乐皇帝朱棣的隆重接待。
辞归时,永乐皇帝又加封三王黄金、白银、玉带、锦帛等,派专员沿京杭大运河南下。
郑和下西洋舰队多次至菲律宾。
苏禄是今天菲律宾的苏禄群岛。
1726年雍正四年,苏禄国王再次遣使到清廷朝贡。
1754年,苏禄国王上表乾隆帝请以苏禄国土地、丁户编入中国版籍,乾隆帝婉言谢绝。
1713年清世宗雍正九年,根据东王后裔入籍中国的请求,摺奏清廷,题定以汉字温、安二姓入籍中国,成为中华大民族中的一员,东王后裔迄今已传至21代。
1851年,西班牙侵占和乐岛,清朝与藩属国苏禄王国的交往中断。
1390年,米南加保人Minangkabau建立了苏禄苏丹国,他们是在13世纪以来从苏门答腊岛移民而来。
1450年,阿拉伯商人赛义德·艾布伯克尔在菲律宾南部建立了伊斯兰政权。
1521年,麦哲伦探险队于地理大发现首次环球航海时抵达菲律宾群岛。
此后,西班牙逐步侵占菲律宾,并统治长达300多年。
1565年,宿雾岛为来自墨西哥的西班牙人所占领,此即西班牙统治菲律宾的开始。
菲律宾之名,乃自当代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而来。
1898年,爆发美西战争;6月12日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
尔后西班牙战败,签署“巴黎和约”,美国接收菲律宾,改由美国统治。
为美属菲律宾领地。
1935年3月24日,菲律宾建立菲律宾自治邦;二战期间为日本所据1942年-1945年,日本占领菲律宾后建立傀儡政权菲律宾第二共和国。
菲律宾南海事件

菲律宾南海事件菲律宾南海事件:历史、现状与影响引言菲律宾南海事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国际热点事件之一。
作为东南亚国家之一的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存在领土争议,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外交和安全问题。
本文将从历史、现状和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菲律宾南海事件。
一、历史背景菲律宾与南海之间的纠纷起源于19世纪末,当时西班牙殖民政府将南海岛屿纳入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
20世纪初,菲律宾作为美国的殖民地,南海问题进一步紧张化。
1947年,菲律宾政府颁布了《菲律宾共和国公告65号》,宣布对南海的主权。
1960年代以后,越南、中国、马来西亚和印尼也对南海的领土主权提出了要求,南海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二、现状分析目前,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南海争议主要集中在南沙群岛和黄岩岛两个地区。
1988年,菲律宾与中国爆发了南沙群岛冲突,导致菲律宾失去了对部分岛屿的控制。
此后,菲律宾将争议提交国际法庭,并于2016年获得了一次重大的胜利,国际法院裁定中国在南沙群岛的活动违反了菲律宾的主权权益。
然而,中国拒绝接受国际法院的裁决,并坚持通过双边对话解决争端。
黄岩岛争议也是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关键争端之一。
2012年,菲律宾执法船曾与中国渔船在黄岩岛附近爆发冲突。
随后,菲律宾向国际仲裁庭申请解决争议,并于2016年获得了另一次胜利,庭裁定中国没有历史性权益主张,菲律宾拥有黄岩岛的权利。
然而,中国坚称不接受庭裁,并坚持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端。
三、影响与挑战菲律宾南海争端对菲律宾的国内政治、外交关系和经济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国内政治方面,菲律宾政府面临着外交斗争和国内舆论压力,需要采取妥善的应对策略。
其次,在外交关系方面,菲律宾与中国、美国等相关国家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需要谨慎处理,以保护国家的利益。
最后,在经济方面,南海争端使菲律宾在该地区的资源开发和渔业活动受到限制,可能对菲律宾的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菲律宾南海争端还对地区和全球的稳定产生了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菲律宾曾请求加入中国
近年来,菲律宾政府在美国和日本的暗中挑唆下,充当起了对抗中国的急先锋。
然而,有意思的是,在三百多年前的清朝乾隆年间,菲律宾苏禄国王麻喊味安柔律噒,还曾经特意派出使者请求清朝乾隆皇帝把整个菲律纳入到中国的版图中来。
其实,中国和菲律宾最早有明确记录的国家外交事件,发生在宋朝。
不过,当时的菲律宾还分散为很多小国家。
接下来,在明朝永乐年间,当时的菲律宾苏禄国王巴都噶叭哈答曾经率领一支庞大的使者团队,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北京朝见永乐皇帝。
使团除了菲律宾众多的高级官员之外,还几乎带来了王国的整个王室成员——十几位妃子和多位王子。
然而,就当他们刚刚离开北京、打算返回菲律宾的时候,国王巴都噶叭哈答却不幸病倒了,而且在走到山东德州地界的时候,因为病情过于严重而去世了。
出于人文关怀,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命令地方政府为这位诚心来朝的菲律宾国王修建了一座豪华的陵墓,并且恩准随国王一同前来的十位妃子和两个皇子留下来守墓(现如今德州当地温姓和安姓的人员,大多都是这两位守墓王子的后裔)。
雍正四年,菲律宾当时的苏禄国王毋汉未母拉律林,派使者前来朝见雍正帝,并且以属国的身份向清王朝进贡了不少土特产。
当然,在这些贡品之中,除了一些珍珠之外(海岛附近盛产珍珠),其他东西就真的只是土特产——几种布匹、花刀、夹花标枪、满花番刀、藤席以及几只猿猴。
这次朝见,为接受菲律宾苏禄国王的诚意,同时也为了减轻苏禄国王的负担,雍正帝决定让菲律宾五年朝贡一次也就可以了——毕竟菲律宾路途遥远、国力有限,如果一年朝贡一次的话,担心他们真得吃不消。
雍正十一年,菲律宾苏禄国王毋汉未母拉律林,第二次派遣使者来到北京,请求修缮三百年前病死在山东德州的自己祖宗的陵寝。
当然,雍正帝当即就应允了(大国的胸怀我们还是有的)。
很快,雍正帝就命令户部调拨出专项资金,用来修缮位于山东德州的菲律宾前国王陵寝。
在其后的二十年里,由于菲律宾苏禄王国受到西班牙殖民者的攻击,期间只派出一次使者前往北京朝见大清皇帝。
乾隆十九年,菲律宾苏禄国王毋汉未母拉律林,又一次派使者来到北京进行朝贡。
然而,此次朝见,使者不仅带来了大量的土特产,而且还给乾隆帝带来了另外一份大礼——国土一包,并且还转达了他们国王的意思——想要把整个菲律宾的国土和人口都加入到清王朝,希望大清王朝可以接纳他们("贡国土一包,请以户口人丁编入中国图籍"——《清史稿》)。
能够开疆拓土,是所有有志帝王的梦想,乾隆帝自然也不例外。
然而,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乾隆帝却婉言谢绝了菲律宾国王的"好意"。
其实,就这件事情,乾隆帝有着自己的深思熟虑。
首先,菲律宾远离我中华国土,距离都城北京更是远在万里之遥,其间还有一片汪洋大海,统治起来极不方便。
其次,菲律宾只是一个群岛组成的小国,而且非常的贫穷、落后。
即使收归我中华所有,我中华本土还要时时对其进行补贴,得不偿失。
再者,当时菲律宾王国正在和西班牙殖民者进行斗争,如果中国此时贸然把菲律宾收归己有,西班牙人自然是不干的,肯定会把枪口转过来对准我中华,而我们也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这么一个穷山恶水的国家而和其他国家大动干戈("西班牙既据吕宋,欲以苏禄为属国,苏禄不从,西人以兵攻之"——《清史稿》)。
综上所述,乾隆帝并没有接受菲律宾国王的这个请求——你们有这个心意就好了,至于要加入我大清版图,我看就没有这个必要了,你们只要在心里把自己当做我大清的子民就好了。
参考文献:《清史稿·列传三百十五·属国三》
来源:搜狐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