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线粒体丙酮酸葡萄糖少量能量H

合集下载

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1

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1

第二阶段:
场所: 线粒体基质
2丙酮酸(C3H4O3)+6H2O 酶 →6CO2 +20[H]+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
场所: 线粒体内膜
24[H]+6O2 酶 →12H2O+大量能量
归纳小结: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有氧呼吸 场 所 反应物 生成物 能量的多少 与氧的关系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葡萄糖 丙酮酸、[H]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丙酮酸、水 CO2、[H] [H]、O2 H2O 大量 需要
少量
不需要
少量
不需要
★思考回答:有氧呼吸全过程中的三个阶段的相同点
和不同点是什么?
(2)请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尝试标出 氧原子、氢原子的来源和去向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
能量
4、有氧呼吸概念:
谢谢,
再见!
【课后延伸训练】
1- 5 B D C C B D 6、(1)C、D、A (2)C、A、A (3)B、D、B (4) 一、丙

跟踪训练1-3 DDC 课堂自测:1-2 CC 3.(1)丙酮酸 二氧化碳 水 (2)少量 少量 大 量(3)线粒体 丙酮酸和氧气 (4)第三 线粒体内膜 第二 线粒体基质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A案:1-6 BCDBCB 7(1)CO2和H2O CO2和酒精 (3)葡萄糖 营 养物质(能量) (4)①澄清的石灰水 溴麝香草 酚蓝水溶液 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CO2使溴 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交黄 ②酸性重铬酸 钾溶液 变成灰绿色 (5)探究酵母菌在有氧条 件下的呼吸情况 探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的呼吸 情况

呼吸作用全过程终稿

呼吸作用全过程终稿
ATP的主要来源 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
授课人: 授课人:张庆华 青州市第五中学
线粒体结构图解
外膜 内膜 嵴 基质
有氧呼吸图解 细 胞 质 基 质
葡萄糖

能量
丙酮酸
4[H]
酶 20[H]
水 能量
线 粒 体 基 质
线 粒 体 内 膜
6O2 能量 水

二氧化碳
有氧呼吸过程三个阶段比较
5.让实验动物猴吸入混有 18的氧气,该猴体内最先出现 让实验动物猴吸入混有O 的氧气, 让实验动物猴吸入混有 的化合物是( 含O18的化合物是( B ) A.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B.水 水 C.酒精 酒精 D.乳酸 乳酸
6.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Amol的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 的 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 同样葡萄糖,可形成 2( D ) 可形成CO 同样葡萄糖 可形成 A.1Amol B. 2Amol C. 6Amol D.3Amol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比较有氧呼吸 和无氧呼吸。 和无氧呼吸。
阶段 项目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 质 葡萄糖 丙酮酸 少量( ) 少量(2) 无关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 质 丙酮酸 +水 水 CO2+[H] 少量( ) 少量(2) 无关
第三阶段 线粒体内 膜 O2+[H] 水 大量( ) 大量(34) 必需氧
场所 反应物 生成物 产生ATP 产生 氧的关系
无氧呼吸图解
葡萄糖 少量能量 丙酮酸 植 物 4[H] 动 物
C2H5OH + CO2
C3H6O3
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 注:马铃薯块茎 甜菜块根 玉米胚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马铃薯块茎 甜菜块根,玉米胚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高中生物高考2021年高考二轮生物复习知识清单:04细胞的代谢-2023修改整理

高中生物高考2021年高考二轮生物复习知识清单:04细胞的代谢-2023修改整理

专题 4 细胞的代谢 一、酶 1.产生部位:活细胞产生(活细胞都能产生酶,特例?)可作用于细胞内(光合作用酶、呼吸酶)或细胞外、体外(唾液淀粉酶、消化酶)在适宜条件下也可发挥作用。

※ 激素: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可以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酶和激素都是有机物。

2.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量是RN A (原料分别是氨基酸、核糖核苷酸)3.功能:催化作用(1与4),只改变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光,不改变反应平衡(图2),反应前后其本身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4.特征:a 、高效性(3与4)b 、专一性(图3)c 、作用条件较暖和(图4)5.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6.反应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图5)二、ATP 1.ATP 的组成和结构(1)ATP 的组成:1分子核糖、1分子腺嘌呤、3分子磷酸,简式:A —P~P~P2、细胞中ATP 的来源 (AT P 还可以来自磷酸肌酸的转化)(1)植物:光合作用(叶绿体)和细胞呼吸(细胞质基质、线粒体)(2)动物、微生物:细胞呼吸(细胞质基质、线粒体)3、细胞中ATP 的去路(1)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类囊体薄膜)产生A TP ,用于暗反应过程中C 3的还原(2)呼吸作用产生的ATP ,用于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4、A TP 与ADP 的互相转化不是可逆反应 (1)催化剂不同(2)反应场所不同(3)能量的来源和去向不同 三、细胞呼吸1、概念: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 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 的过程。

2、有氧呼吸过程(反应物主要是葡萄糖,脂肪,氨基酸也可以作为反应物)第一阶段:C 6H 12O 6 2C 3H 4O 3(丙酮酸)+4[H] +少量能量 (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2C 3H 4O 3+6H 2O 6CO 2+20[H]+少量能量 (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 6O 2+24[H] 12H 2O+大量能量 (线粒体内膜)总反应式:3、无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 C 6H 12O 6 2C 3H 4O 3(丙酮酸)+ 4[H]+少量能量2C2H 5OH + 2CO 2 (植物、酵母菌)2C 3H 6O 3(乳酸) (动物,马铃薯块茎,玉米胚,甜菜块根,乳酸菌) 总反应式:C 6H 12O 6 2C 2H 5OH+2CO 2+少量能量 C 6H 12O 6 2C 3H 6O 3+少量能量4、酵母菌(兼性厌氧型)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糖类作为反应物)(1)CO 2>O,O 2=O 只举行无氧呼吸 (2)CO 2>O 2>O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并且举行(3)CO 2=O 2 只举行有氧呼吸(4)CO 2=酒精 只举行无氧呼吸(5)CO 2>酒精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并且存在A —腺苷,P —磷酸基团 ~ —高能磷酸键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含量相对稳定(合成和分解都快)实质: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第二阶段: 丙酮酸5、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1)内部因素(遗传物质确定):旱生<水生 阴生<阳生 (2)环境因素①温度:经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作用②氧气浓度(氧分压)A 点只举行无氧呼吸,D 点只举行有氧呼吸AD 段(除A 点)有氧呼吸增强,无氧呼吸减弱B 点是E 点CO 2释放量的2倍,E 点表示有氧呼吸CO 2释放量=无氧呼吸释放量B 点CO 2释放量最少,有机消耗量最少6、细胞呼吸在生产日子实际中的应用 1、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目的是抑制厌氧细菌的无氧呼吸2、酵母菌酿酒,先通气,后密封,其原理:先让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无氧呼吸产生酒精3、花瓶经常松土,促进根部有氧呼吸,有利于吸收矿质元素4、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细胞酒精中毒5、慢跑:防止剧烈运动产生乳酸四、光合作用1.过程 光反应 水的光解: H 2O 2[H]+1/2O 2(类囊体薄膜) A TP 的合成: ADP+Pi+能量 A TP暗反应 CO 2的固定 CO 2+C 5 2C 3(叶绿体基质) C 3的还原: 2C 3+[H] C 5+(CH 2O)★总反应式: CO 2+H 2O 光能 (CH 2O )+O 2叶绿体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内因:色素(光反应)、酶(暗反应)、叶龄、叶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2)外因:光照强度、CO 2浓度、温度、矿质元素、水净光合:O 2释放量、CO 2吸收量、有机物积累量(增加量)总光合作用:O 2产生量(生成量)、CO 2固定量(消耗量)、有机物产生量(创造量、生成量) 净光合作用= 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①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A :呼吸作用释放的CO 2量,只举行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光补偿点AB 段(除B 外)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 BC 段(除B 点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C :光饱和点,此时影响作用的主要因素是CO 2浓度②二氧化碳浓度(与光照强度曲线类似)③温度 (酶的活性,影响暗反应贮藏水果:低氧,低温(4℃)、适宜的湿度贮藏种子:低氧,低温、干燥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 和Pi总光合速率:单位时光内光合作用产生糖(消耗CO2)的量净光合速率:单位时光内光合作用CO 2吸收量(糖的积累)呼吸速率:O 2消耗量、CO 2产生量(生成量)、有机物消耗量★光照下CO 2的释放量: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黑暗下CO 2的释放量: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25 ℃) 呼吸作用(最适温度30℃)④矿质元素(N、P、K、Mg)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矿质元素越多,光合速率越快。

2020届高考生物 三轮冲刺 课时练习04 (含答案解析)

2020届高考生物 三轮冲刺 课时练习04 (含答案解析)

课时练(四)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能释放大量的能量B. 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C. 生物有氧呼吸的全过程都在线粒体中进行D. 仓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A考查呼吸作用的类型、过程、场所及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从而考查把握知识内在联系,建构知识系统的能力。

有氧呼吸释放大量的能量,其中第一、二阶段只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能释放大量的能量,A正确。

在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也可以被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呼吸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显然,是否产生二氧化碳不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B错误。

生物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C错误。

仓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含的自由水少,呼吸作用弱,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种子的储存,D错误。

多对有氧呼吸、两种无氧呼吸的各阶段多角度进行比较,形成呼吸作用的路线图和知识体系是顺利解答的基础。

2、在温室中栽培作物,如遇持续的阴雨天气,为了保证作物的产量,对温度的控制应当()A. 降低温室温度,保持昼夜温差B. 提高温室温度,保持昼夜温差C. 提高温室温度,昼夜恒温D. 降低温室温度,昼夜恒温A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借以考查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作物的产量实际是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与呼吸作用消耗后的有机物积累。

阴雨天气,光照强度弱,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减少,为了保证产量,在保证白天较弱光合作用对温度的要求外,还应适当降低夜间温度,从而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有机物积累。

因此降低温室温度,保持昼夜温差,选A。

抓住“产量”这个实际问题的生物学含义,也就是培养实际联系理论的意识和习惯是解题的关键。

3、ATP是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一种有机物。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乳酸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B. 人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ATP的速率增大C. 线粒体内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都能合成ATPD. 叶肉细胞光反应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B本题考查ATP合成、场所及作用,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其合成场所主要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薄膜,且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阶段C3的还原,而只有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过程。

呼吸作用1

呼吸作用1
有氧呼吸 场所 细胞质 基质 线粒体 线粒体 反应物 主要是 葡萄糖 丙酮酸 H 2O [H]、O2 产物 丙酮酸 [H] CO2、[H] H 2O 释能 少量 少量 大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1、有氧呼吸过程中需要氧和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和 场所是 [ C ] A.第三阶段和细胞质基质 B.第二、三阶段和细胞质基质 C.第三阶段和线粒体 D.第二、三阶段和线粒体 2、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的共同产物是[ C ] A.CO2、ATP B.[H]、ATP、O2 C.[H]、ATP D.[H]、ATP、CO2
生 物 合 成
肌 肉 收 缩
体 温 调 节 等
思考题:
1、让一只小白鼠吸入18O2,该白鼠体内 最先出现18O的化合物是( B )
A、二氧化碳 B、水 C、丙酮酸
D、ATP
思考题
?
1. 下列有关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 点,不正确的是 A.都有从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B.都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都有能量释放,并有ATP 的生成 D.分解产物中都有CO2
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
高等动物
玉米胚、马 缺氧 植 铃薯块茎等 物 大多数植物
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 酒精发酵
微 生 物
酵母菌 乳酸菌
乳酸发酵
C3H6O3、少量能量
5、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有氧呼吸
不 同 条件 需氧、需酶 点 产物 CO2、H2O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 不需氧、需酶 酒精和CO2或乳酸 释放少量能量,合成 2ATP
相 联系 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 同 点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2024-2025学年苏教版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2025学年苏教版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的是二氧化碳和水B、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C、所有生物细胞都进行有氧呼吸D、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释放最多的阶段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2、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下列哪个物质是最终产物?A、葡萄糖B、氧气C、水和二氧化碳D、氧气和葡萄糖3、在细胞中,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A、蛋白质B、脂质C、核酸D、糖类4、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B、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C、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D、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可以独立进行,不需要光能5、以下哪项不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 线粒体B. 核糖体C. 细胞核D. 内质网6、以下哪种生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氧气?A. 硅藻B. 蓝藻C. 绿藻D. 红藻7、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的非均匀结构B、细胞膜是由细胞质中的磷脂分子自发形成的一个封闭层C、细胞膜是由细胞壁包裹着,起到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D、细胞膜是由糖类和蛋白质组成的,起到识别和调节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作用8、下列关于细胞呼吸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B、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同时释放大量能量C、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D、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少量能量9、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主要由脂肪构成B. 细胞膜具有完全通透性C.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参与物质运输D. 细胞膜不含胆固醇 10、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发生的场所是?A. 叶绿体基质B. 线粒体内膜C. 类囊体膜D. 细胞质基质11、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膜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二维排列结构B. 生物膜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层状结构C. 生物膜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球状结构D. 生物膜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柱状结构1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呼吸是生物体能量转换的重要途径B. 细胞呼吸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C.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是细胞呼吸的方式D. 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是有机酸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下列关于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两者均发生在所有生物体细胞中B. 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C.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两次D. 减数分裂仅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E. 有丝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2、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DNA是所有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B. RNA可以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C. 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D. 遗传信息通过蛋白质传递给下一代E.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由两条互补的RNA链组成3、以下哪些生物现象属于生物的应激性?A、向日葵的向光性B、植物的向水性C、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D、植物的生长发育4、以下哪些生物过程属于生物的生殖现象?A、有丝分裂B、减数分裂C、无性生殖D、有性生殖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第一题假设你正在研究一种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

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

专题二细胞代谢专题聚焦三细胞呼吸一、细胞呼吸的原理1、细胞呼吸的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根据有无氧气的参与,可以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2、有氧呼吸(1)概念:细胞在有氧条件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主要场所在线粒体。

(2)过程与场所(3)有氧呼吸过程中各元素来源去路(4)能量的产生:每氧化1mol葡萄糖释放出的总能量是2 870kJ,其中只有1 161kJ转移到ATP中(生成38mol ATP)),其余的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3、无氧呼吸(1)概念:无氧呼吸是指生物在无氧条件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2)场所:细胞质基质(3)过程:C 6H12O6−→−酶2C2H5OH(酒精)+ 2CO2 + 少量能量C 6H12O6−→−酶2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4)能量的产生:每mol 葡萄糖生成究竟释放的能量为225.94kJ,生成乳酸释放的能量为196.65kJ,其中都有61.08kJ的能量转移到ATP中(生成2mol ATP),其余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5)发酵:对于微生物(如贾母军、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习惯上称为发酵。

4、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1.内部因素——遗传因素(决定酶的种类和数量)(1)不同种类的植物细胞呼吸速率不同,如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细胞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期、开花期细胞呼吸速率较高,成熟期细胞呼吸速率较低。

(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细胞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

2.外部因素曲线模型(1)O 2浓度为零时,细胞呼吸强度并不为零,因为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

(2)随着O 2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有氧呼吸也因氧气浓度较低而较弱,细胞呼吸的总强度较低;但后来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有氧呼吸逐渐增强,细胞呼吸总强度又增大。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有氧呼吸 场所 不 同 点 条件 产物 分解程度 释放能量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需O2、酶 H2O、CO2 CO2 彻底 较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 不需O2、需酶 C2H5OH、 或 C3H6O3
不彻底 较少
相 同 点
联系 实质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个阶段是相同的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针对训练
1.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最主要的特点是( ) A.分解有机物 B.释放能量 C.需要酶催化 D.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选用“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既为伤口敷上 了药物,又为伤口创造了疏松透气的环境、 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 痊愈。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酵母菌在适宜 的通气、温度和pH等条件下,进行有氧 呼吸并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则进行 酒精发酵。 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氧气充足 和具有酒精底物的条件下,醋酸杆菌大 量繁殖并将酒精氧化分解成醋酸。
四、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及在农业上的应用
• 1、温度:主要是影响酶的活性 应用:蔬菜和水果储存应降温;大棚栽培植物有昼夜温差
• 2 氧气:直接影响呼吸速率和呼吸性质。氧 气的存在对无氧呼吸有抑制作用
应用:蔬菜和水果储存;氧浓度控制在呼吸作用最低点。 施肥后,中耕松土,提高肥效
3 二氧化碳:使呼吸酶活性下降; 在CO2浓度上升到1—10%以上时呼吸作用明显被抑制 应用:北方地窖,蔬菜保鲜,保鲜袋中自体保鲜
• 4
水:在一定范围内含水越多,呼吸作用越强
应用:种子储存应晒干,降低呼吸作用
课堂检测
1.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 其他能量( ) A.贮藏在葡萄糖中 B.存留于酒精中 C.存留于乳酸中 D.以热能形式散失 2.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浆中的 PH 会明显下 降,其原因是( ) A.血浆中乳酸过少 B.血浆中 CO2过多 C.血浆中乳酸过多 D.血浆中丙酮酸过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最终合成有机物
B.气体交换
C.最终分解有机物
D.能量转换
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的概念:
有机物在细胞内 经过一系列的氧氧化化分分解解, 最终生成CO2或其其他他产产物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 总过程。
又叫生物氧化. 实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光能
光合作用
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细胞呼吸
将能量释放供机体利用
根据该过程是否需氧分为两种类型: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一.有氧呼吸:
葡萄糖 2丙酮酸
无氧
细胞质基质
酶 2C2H5OH +2CO2+能量(少量)

2C3H6O3 +能量(少量)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类型

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条件 场所
需要酶和O2的参与 需酶不需O2的参与
主要在线粒体内
细胞质基质
同 氧化产物 能量变化
CO2和水 较多
CO2和酒精 或乳酸 较少

联系
呼吸阶段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本质
都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甲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Biblioteka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消耗等
量的葡萄糖,则它们产生的ATP
的量之比是( D )
A 1∶19
B 10∶1
C 1∶10
D 19∶1
产生的CO2的量是( C )
A 2∶3
B 3∶2
C 3∶1
D 1∶3
2.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二.无氧呼吸:
指细胞在无氧 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 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氧化产物 , 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有机物
无氧
不彻底氧化产物 +
少 量

场所:细胞质基质

1.无氧呼吸过程: (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葡萄糖
2丙酮酸 + [H]
(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能量 (少量)
A.大量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B.大量能量在酒精中未释放出来 C.大量能量在乳酸中未释放出来 D.大量能量随汗流失了
5.下列关于呼吸作用产物的叙述
中,只适用于有氧呼吸的是:
( C)
A.产生ATP
B.产生丙酮酸
C.产生水
D.产生二氧化碳
6.植物在以葡萄糖为原料进行有氧呼吸过程中,
释放的CO2中的氧元素,其来源为: (D )
第二阶段: (根据不同的生物细胞不同)
丙酮酸 酶
酒精 + CO2
(C2H5OH)
丙酮酸 酶
乳酸(C3H6O3)
C酶6H12O6
[H]
能量(少)
丙酮酸
(C3H4O3)


(C乳3H酸6O)3
C2H5OH(酒精)
高高等等动植物物的某些器官+CO苹2果等高等植物细胞
2、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C6H12O6
细胞质基质
(少量)(少量)
第二阶段:
丙酮酸 + H2O 酶
CO2+ [H] + 能量
线粒体 (大量)(少量)
第三阶段:
酶 [H] + O2
线粒体
H2O + 能量 (大量)
三个阶段的共 同点和不同点 是什么?
大量能量
葡萄糖
少量能量
丙酮酸 [H]
H2O
[H]
少量能量
O2
H2O CO2
场所 反应物
第一 阶段 细胞质基质 葡萄糖
和分解的主要有机物分别是:
( B)
A.叶绿体;淀粉
B.线粒体;葡萄糖
C.线粒体;淀粉
D.细胞质基质;葡萄糖
3.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最主要的特点是
(D)
A、分解有机物
B、释放能量
C、需要酶催化
D、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4.在剧烈运动时,肌肉处于暂 时相对缺氧状态,葡萄糖的消耗 量剧增,但产生的ATP增加不很多,这是 因为( C )
细胞在有氧 的参与下, 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 类等有机物彻底彻氧底化氧分化解, 产生CO产2和生HC2OO2和,H同2时O释 放出大量能量大的量过能程量。
场所:主要是线粒体

有机物 + O2
CO2+H2O +
大量能量
1、有氧呼吸过程: (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葡萄糖
2丙酮酸 + [H] + 能量
为什么被雨淋湿的谷堆会发烫?
巩固练习:
1.在整个有氧呼吸过程中,O2 是第__三_阶段 参与反应的;CO2是第_二_____阶段生成;O2中 的O最后进入_H2_O__ 2场.有所氧是呼_吸_线中_粒需_体O_2和_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是_三_ 第一、二阶段的共同产物是:[_H_]_,_AT_P__ 三个阶段均有的产物是:_A_TP____
产物
放能
丙酮酸和[H] 少
第二
阶段 线粒体 丙酮酸和水 [H]和CO2

第三
阶段 线粒体 [H]和O2
H2O

2.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 6H2O + 6O2 酶 6CO2+12H2O +能量 (38ATP)
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2870kJ,1161kJ储存在ATP中,其 余都以热量散失.
2CO2+ 2C2H5OH+少量能量
C6H12O6 酶 2 C3H6O3+少量能量
1mol葡萄糖经无氧分解形成乳酸后,释放能量 196.65kJ,61.08kJ储存在ATP中,形成2个ATP分 子;其余都以热量散失.
酵母菌
做面包、酿酒
乳酸菌
制酸奶、泡菜
小结:
线粒体
12H2O+6CO2+能量(大量) 氧酶
A.全部来自H2O C.全部来自葡萄糖
B.部分来自O2 D.部分来自葡萄糖
7.植物细胞中,(CH2O)的 生成和彻底氧化分解依次发生在: (D ) A.叶绿体;线粒体 B.线粒体;内质网 C.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8.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光合作用都有的是: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