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讲_法律关系的概述、法律关系的要素
法律关系[1]
![法律关系[1]](https://img.taocdn.com/s3/m/20e4eda1b7360b4c2e3f64ca.png)
PPT文档演模板
法律关系[1]
•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 第一百二十五条 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证券 公司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业务:
• (一)证券经纪; • (二)证券投资咨询; • (三)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 • (四)证券承销与保荐; • (五)证券自营; • (六)证券资产管理;
玩得放心。
PPT文档演模板
法律关系[1]
• 谷歌删除虚拟宠物游戏 玩家起诉并索赔损失
• SuperPoke Pets是一款在线宠物游戏,玩家可以选择一种宠 物(狗、青蛙、绵羊等)来饲养。许多玩家用真钱购买了 宠物社区的“金币”(虚拟货币),然后用金币购买游戏 道具。谷歌最初从一家名为Slide的公司购买了该游戏, 但去年夏季决定将这款游戏从产品库中删除。对于谷歌来 说,之前的虚拟“金币”已经毫无价值了。
和现实的权利义务关系,就不存在法律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法律关系[1]
二、法律关系的种类
• 平权型法律关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 第三条 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
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 第四条 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
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PPT文档演模板
• (1)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建立的前提;
• (2)不是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可由法律规范来调整,只有 经过实际的法律调整后法律关系才能形成;
• (3)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形式,是人们按照法律 规范的内容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形成的特定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法律关系[1]
• 2.法律关系具有意志性。 • (1)法律关系体现着国家的意志; • (2)很多法律关系也体现着法律关系参加人的意志。 • 3.法律关系是法律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没有法律主体
法律关系的概述、法律关系的要素

第二部分法律关系考点1 法律关系的概述★【学习提示】本考点可考性不强,但需要都基础概念有一定的理解,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1.概念:法律关系是指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为内容表现出来的社会关系。
2.法律关系VS社会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区别在于:①其他社会关系通常不涉及法律调整,或尚未形成有效的法律规范;②法律关系是法律化的权利义务,是一种明确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③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
【例题•多选题】(2016年)甲、乙均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甲、乙之间的下列约定中,能够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的有()。
A.甲送给乙一部手机B.二人共进晚餐C.甲将房屋出租给乙D.二人此生不离不弃【答案】AC【解析】选项AC:属于合同关系,能够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
选项BD:不发生法律后果。
二、法律关系的种类1.根据法律规范的性质划分:(1)民事法律关系;(2)刑事法律关系;(3)行政法律关系。
2.根据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单方确定还是双方确定划分:绝对法律关系一个主体对其他一切主体如物权法律关系、人身权法律关系等相对法律关系某个主体对某个主体如债权法律关系;大多数的劳动法、行政法等领域的法律关系3.根据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是否适用法律制裁划分:调整性法律关系建立在主体的合法行为基础上,是法的实现的正常形式如合同法律关系保护性法律关系在违法行为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法的实现的非正常形式如刑事法律关系考点2 法律关系的要素★★★【学习提示】本考点中最关键的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其中包括主体的范围和行为能力的界定。
一、法律关系的主体(一)主体范围1.公民(自然人):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2.国家3.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苏苏提示】分公司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行为,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但分公司不能独立承担责任,不是法人。
【例题•多选题】(2017年)下列各项中,属于法人的有()。
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种类与基本构成

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种类与基本构成(一)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1.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形成的、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的,是动态的。
而法律规范则是静态的,一经制定,除非立法机关根据一定程序对法律进行修改,否则在其生效范围内,法律规范是不变的。
法对人们的行为及人们之间关系的调整过程正是法律规范作用于社会生活的过程。
在法律规范的作用下,社会生活形成规范的法律秩序,人们之间形成以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2.法律关系的特征(1)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首先,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一种法律关系均以特定的法律规范为依据。
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就不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关系。
但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关系均受到法律规范的调整,有些社会关系,如恋爱关系、朋友关系或社会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一般不存在相应的法律规定,不受法律规范的调整,因此,不产生法律关系,也不存在合法或非法的评价。
其次,一种社会关系只有经过法律规范的确认或认可才会上升为法律关系。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如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精神领域等与其他人发生联系,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为了建立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生活秩序,统治阶级将其认为需要通过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通过国家的立法程序加以确认,使这一社会关系上升为法律关系,受到法律规范的调整。
(2)法律关系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法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
而法律关系则是法律规范在社会关系中的映射与体现。
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只有法律关系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其他社会关系并不是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正是因为这一特点,使得法律关系与依据习惯、道德、宗教等行为规范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区别开来。
(3)法律关系是法律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法律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一般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020年初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基础》基础精讲班讲义第04讲-法律关系

第4讲-法律关系第2单元法律关系单元考点框架考点6:法律关系(总述)(★)基本概念释义法律关系指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提示】仅受道德规范调整的(例如,恋爱中的“山盟海誓”)不属于法律关系法律关系主体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法律关系客体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法律关系内容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经典考题18·单选题】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向乙公司购买3台机器设备,总价款为60万元,该买卖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A.买卖合同B.甲公司和乙公司C.60万元价款D.3台机器设备【答案】B【解析】(1)选项B:属于买卖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2)选项A:买卖合同的签订,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建立了买卖合同法律关系,属于“法律事实——法律行为”。
【经典考题19·单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租赁合同,约定甲公司承租乙公司一台挖掘机,租期1个月,租金1万元。
引起该租赁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是()。
A.租赁的挖掘机B.甲公司和乙公司C.1万元租金D.签订租赁合同的行为【答案】D【解析】租赁合同的签订,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建立了租赁法律关系,属于引起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行为。
【经典考题20·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有()。
A.主体B.内容C.客体D.法律事件【答案】ABC【解析】(1)法律关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构成;(2)法律事件属于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但并非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考点7: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基本分类具体内涵自然人包括中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组织法人组织营利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特别法人包括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非法人组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国家国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经典考题21·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法理学知识点总结之法律关系

法理学知识点总结之法律关系导语:笔者对国家统一法律资格考试的八大部门法的重要知识点和经典例题进行了汇总,希望能够给小伙伴们提供一点帮助。
由于内容太多,所以每篇文章只有一两个知识点,如有需要可以关注笔者系列文章。
一、法律关系概念、特征(一)法律关系的概念所谓法律关系就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特征1.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
(1)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的存在,就不可能产生法律关系。
(2)法律关系不同于法律规范调整或保护的社会关系本身。
社会关系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有些领域是法律所调整的(如政治关系、经济关系、行政管理关系等),也有些是不属于法律调整或法律不宜调整的(如友谊关系、爱情关系、政党社团的内部关系),还有些是法律所保护的对象,这些被保护的社会关系不属于法律关系本身(如刑法所保护的关系不等于刑事法律关系)。
即使那些受法律法规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并不能完全视为法律关系。
例如,民事关系(财产关系和身份关系)也只有经过民法的调整(立法、执法和守法的运行机制)之后,才具有了法律的性质,成为一类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
(3)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形式,是法律规范的内容(行为模式及其后果)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得到具体的贯彻。
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合法(符合法律规范的)关系。
这是它与其他社会关系的根本区别。
2.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特种社会关系。
(1)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有目的、有意识地建立的。
所以,法律关系像法律规范一样必然体现国家的意志。
(2)有些法律关系的产生,不仅要通过法律规范所体现的国家意志,而且要通过法律关系参加者的个人意志表示一致(如多数民事法律关系)。
也有很多法律关系的产生,并不需要这种意志表示。
例如,行政法律关系,往往基于行政命令而产生。
3.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的概述

法律关系的概述概述法律关系一、引言法律关系是指在法律规范下,涉及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它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依据,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公平至关重要。
本文将概述法律关系的概念、特点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是指在法律规范下,权利人与义务人因特定行为所产生的相互权利和义务的联系。
它是法律规范的对象,是法律的具体应用。
法律关系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要素:1. 主体:法律关系中必然存在权利人和义务人。
权利人拥有特定权益,而义务人则承担相应责任。
2. 客体:法律关系所涉及的客体可以是人、物、财产等。
不同的法律关系与不同的客体有关。
3. 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即权利和义务。
权利是主体依法享有的利益或保护,而义务是主体必须履行的责任。
三、法律关系的特点1. 强制性:法律关系具有强制性和强制执行性。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必须被主体遵守,不按照法律规范履行义务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 平等性:法律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相互关系。
法律保障各方主体在法律层面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3. 统一性:法律关系具有统一性,即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下,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相互联系的。
四、法律关系的作用1. 维护社会秩序:法律关系的存在保证了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它规定了公民、企业等主体之间应遵循的行为规范,防止了社会混乱和无序状态的发生。
2. 保护当事人权益:法律关系承载着维护当事人权益的重要功能。
通过法律关系,权利人可以依法主张自己的权利,而义务人则需要履行相应的法定义务。
3. 促进社会进步:法律关系引导和规范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通过建立合理的法律关系,社会可以更好地实现公平、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五、结语法律关系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石,它保障了公民权益,维护了社会秩序。
了解法律关系的概念、特点以及其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公平正义至关重要。
作为公民,我们应当遵守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共同建设和谐、法治的社会。
初级《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知识点法律关系三要素

初级《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知识点:法律关系三要素法律关系三要素
法律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三要素:主体、内容、客体
【注意】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构成法律关系。
主体
1.主体的种类
(1)自然人
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自然人性质的特殊主体
【注意】自然人性质的特殊主体:个体户、农户等。
(2)机构和组织(法人)
①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②各种企业事业组织;
③各政党和社会团体。
(3)国家
【注意】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要有两个主体。
2.主体资格
区分“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权利”能力:“法律赋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
(有没有)
“行为”能力: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能不能)
(1)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行为能力:年龄+精神状态
【注意1】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以上”、“以下”均包括本数,“超过”、“不满”均不包括本数。
【注意2】刑事行为能力的分界线为14和16周岁。
(2)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权利能力:始于产生、终于消灭行为能力:同权利能力。
法理学知识点总结之法律关系

法理学知识点总结之法律关系导语:笔者对国家统一法律资格考试的八大部门法的重要知识点和经典例题进行了汇总,希望能够给小伙伴们提供一点帮助。
由于内容太多,所以每篇文章只有一两个知识点,如有需要可以关注笔者系列文章。
一、法律关系概念、特征(一)法律关系的概念所谓法律关系就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特征1.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邮。
(1)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的存在,就不可能产生法律关系。
(2)法律关系不同于法律规范调整或保护的社会关系本身。
社会关系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有些领域是法律所调整的(如政治关系、经济关系、行政管理关系等),也有些是不属于法律调整或法律不宜调整的(如友谊关系、爱情关系、政党社团的内部关系),还有些是法律所保护的对象,这些被保护的社会关系不属于法律关系本身(如刑法所保护的关系不等于刑事法律关系)。
即使那些受法律法规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并不能完全视为法律关系。
例如,民事关系(财产关系和身份关系)也只有经过民法的调整(立法、执法和守法的运行机制)之后,才具有了法律的性质,成为一类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
(3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形式,是法律规范的内容(行为模式及其后果)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得到具体的贯彻。
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合法(符合法律规范的)关系。
这是它与其他社会关系的根本区别。
2.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特种社会关系。
(1)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有目的、有意识地建立的。
所以,法律关系像法律规范一样必然体现国家的意志。
(2)有些法律关系的产生,不仅要通过法律规范所体现的国家意志,而且要通过法律关系参加者的个人意志表示一致(如多数民事法律关系)。
也有很多法律关系的产生,并不需要这种意志表示。
例如,行政法律关系,往往基于行政命令而产生。
3.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法律关系
考点1 法律关系的概述★
【学习提示】本考点可考性不强,但需要都基础概念有一定的理解,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
1.概念:法律关系是指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为内容表现出来的社会关系。
2.法律关系VS社会关系
与其他社会关系的区别在于:
①其他社会关系通常不涉及法律调整,或尚未形成有效的法律规范;
②法律关系是法律化的权利义务,是一种明确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③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
【例题•多选题】(2016年)甲、乙均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甲、乙之间的下列约定中,能够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的有()。
A.甲送给乙一部手机
B.二人共进晚餐
C.甲将房屋出租给乙
D.二人此生不离不弃
【答案】AC
【解析】选项AC:属于合同关系,能够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
选项BD:不发生法律后果。
二、法律关系的种类
1.根据法律规范的性质划分:
(1)民事法律关系;
(2)刑事法律关系;
(3)行政法律关系。
2.根据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单方确定还是双方确定划分:
绝对法律关系一个主体对其他一切主体如物权法律关系、人身权法律关系等
相对法律关系某个主体对某个主体如债权法律关系;大多数的劳动法、行政法等领域的法律关系
3.根据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是否适用法律制裁划分:
调整性法律关
系
建立在主体的合法行为基础上,是法的实现的正常形式如合同法律关系保护性法律关
系
在违法行为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法的实现的非正常形式如刑事法律关系考点2 法律关系的要素★★★
【学习提示】本考点中最关键的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其中包括主体的范围和行为能力的界定。
一、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主体范围
1.公民(自然人):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2.国家
3.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苏苏提示】分公司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行为,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但分公司不能独立承担责任,不是法人。
【例题•多选题】(2017年)下列各项中,属于法人的有()。
A.北京大学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C.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D.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答案】ABCD
【解析】我国法人包括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
选项A:属于事业单位法人、非营利法人。
选项B:属于机关法人、特别法人。
选项C:属于企业法人。
选项D:属于社会团体法人、非营利法人。
【例题•多选题】(2015年)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A.无国籍人
B.个人独资企业
C.公立医院
D.国家
【答案】ABCD
(二)具体规定
1.国家:
(1)国际公法:国家可以成为对外贸易关系中的债权人和债务人。
(2)国内法:国家可以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发行国库券,或成为国家所有权关系的主体。
2.自然人:
(1)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权利能力平等。
【补充】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2)行为能力:以年龄和精神、智力状况作为依据。
【思考】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a.有权利能力就有行为能力吗?
b.没有权利能力就没有行为能力吗?
c.有行为能力就有权利能力吗?
【注意】临界点的表述
“以上”——大于等于
“过”——大于
“以下”——小于等于
“不满”、“不足”或“未达到”——小于
【苏苏总结】自然人行为能力界定表
【答案】D
【解析】选项A:公民和法人要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备权利能力。
选项B:外国人也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选项C: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
【例题•单选题】(2013年)小明今年3岁,智力正常,但先天腿部残疾。
下列关于小明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小明有权利能力,但无行为能力
B.小明有权利能力,但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
C.小明无权利能力,且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
D.小明既无权利能力,也无行为能力
【答案】A
【解析】小明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由于其不满8周岁,因此属于无行为能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