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腹股沟疝手术记录

合集下载

股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股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股疝修补术手术记录1. 患者信息•姓名:XXX•年龄:XX岁•性别:XX•住院号:XXX•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2. 手术指征患者因股疝出现腹股沟突出物,疝囊内容物不能复位,伴有腹股沟区域压痛、咳嗽或用力时增加的突出物。

经过临床检查和综合评估,患者被诊断为股疝,并决定进行股疝修补术。

3. 手术过程3.1 麻醉方法手术采用全身麻醉。

3.2 体位及手术准备患者取仰卧位,将下肢外展并固定于外展架上。

清洁手术部位,铺巾包裹。

3.3 切口与进路选择在腹股沟区域进行皮肤消毒后,进行水平切口。

切口长度约为5cm。

3.4 操作步骤步骤一:解剖腹壁组织首先,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逐层解剖至腹直肌外侧缘。

切开外骨骼肌膜后,显露出内环和外环。

步骤二:处理疝囊将疝囊分离,小心处理其中的内容物。

检查疝囊是否完整,如有损伤则进行修复。

步骤三:修补股疝首先,在腹直肌外侧缘注射局部麻醉药物。

然后,将疝囊置于腹直肌内环下,并用非吸收性缝线进行修补。

修补时应注意避免张力过大,以免影响术后恢复。

步骤四:关闭切口修补完成后,用可吸收缝线逐层闭合切口,并进行皮肤缝合。

3.5 引流放置与切口敷料为了减少术后渗液积聚的可能性,在手术区域放置引流管,并进行适当的引流。

最后,对手术切口进行敷料包扎。

4. 术中并发症及处理手术过程中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5. 手术所用材料•手术刀•缝线•引流管•敷料6. 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6.1 术后护理患者转入恢复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并发症发生。

6.2 饮食与活动术后患者需逐渐恢复饮食,从流质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活动方面,避免剧烈活动,尤其是腹股沟区域的过度用力。

6.3 定期复查和随访患者出院后需定期复查,并进行随访观察,以评估手术效果和恢复情况。

7. 结果与讨论通过股疝修补术,成功修补了患者的股疝。

手术过程中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随访观察显示,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并且没有出现再次复发的情况。

手术记录: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斜疝修补术

手术记录: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斜疝修补术

手术记录: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斜疝修补术术前及术后诊断:患者男性,年龄56岁,因“右侧腹股沟区突出肿块”于2023年5月10日入院。

诊断为右侧腹股沟斜疝。

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未见明显手术禁忌。

手术方式:患者于2023年5月11日在全麻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斜疝修补术”。

手术过程中,确认疝囊并高位结扎,同时使用人工补片对腹股沟管后壁进行修补,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壁。

术者细致操作,尽量保持疝周围组织的生机。

麻醉方式:患者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手术经过:1.麻醉生效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取右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处切口,长约6cm。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显露腹股沟管后壁。

3.游离精索,并找到疝囊。

将疝囊完全游离至高位,并高位结扎。

4.将人工补片修剪合适后,覆盖于腹股沟管后壁,并用可吸收缝线固定。

5.仔细止血,用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并逐层缝合伤口。

6.术程顺利,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加强伤口护理,防止感染。

2.患者术后平卧休息,下肢屈曲,减少阴囊及腹股沟区的张力,以减轻术后疼痛。

3.患者术后第一天可下床活动,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术后注意观察伤口及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高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6.患者术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防止复发。

7.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该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已于2023年5月16日出院。

术后随访至今(2024年1月1日),患者恢复良好,无复发迹象。

(成人女)腹股沟股疝的手术记当

(成人女)腹股沟股疝的手术记当

(成人女)高位腹膜前股疝无张力修补术我科从1999年10月至2004年4月使用美国外科公司及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聚丙烯网塞及平片进行无张力腹股沟修补术306例,其中治疗股疝24例,占总手术量的7.84%。

现对无张力股疝修补术的手术方式、方法进行探讨。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4例患者,23例女性,1例男性,年龄41~63岁,平均年龄52.5岁,均未发生嵌顿、绞窄;1.2麻醉方式8例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16例在局部麻醉下实施手术;1.3手术步骤1.3.1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至耻骨结节,做切口4cm~5cm,逐层切开,剪开腹外斜肌腱膜,游离子宫圆韧带或精索,用导尿管悬吊;1.3.2在腹壁下动脉内侧切开腹横筋膜,显露疝囊颈部,其内侧为陷窝韧带,外侧为股静脉,将疝囊自股管内锐性加钝性游离出,进一步游离至疝囊颈部,不做高位结扎;1.3.3将疝囊推入腹腔,再将聚丙烯网塞充填至疝环内(注:不是充填在股环内),与腹横筋膜内侧、耻骨梳韧带及陷窝韧带外侧缘缝合固定6~8针,经增加腹压聚丙烯网塞不向外突出;1.3.4尽量修复腹横筋膜,如果较完整,可将网塞完全置于腹横筋膜后方;1.3.5如发现腹横筋膜薄弱或缺损,可将平片置于子宫圆韧带或精索后方,铺平后周围妥善缝合固定,下端需超过耻骨结节;1.3.6将子宫圆韧带或精索放回原位,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逐层缝合至皮,术毕。

术后用500g的沙袋压迫局部6~8h。

2结果2.1手术时间单侧股疝大约需要30min,最短20min,疝囊较大难以自股管内拖出者需切开腹股沟韧带以扩大股环则时间略长,一般需要40min~50min;2.2恢复多数病人3~6h即下床自解小便,有5例肌注非麻醉类止痛剂,大多数病人仅在24h~48h内有不超过38℃的发热。

全部病人均在3天内离院,不再使用任何抗感染药物,7天后门诊拆线。

本组所有病人均为Ⅰ/甲愈合;2.3随访2例随访4年,5例随访3年,9例随访2年,6例随访1年,2例随访不足1年,全部病人均无复发,9例病人诉3~5月内感觉局部硬块,半年后逐步软化消失。

股疝手术记录

股疝手术记录

手术发现: 术中见疝囊由右侧股环处突出左侧腹股沟未见明显缺损。

,远端进入卵圆窝,约5cm×3cm×3cm,疝内容物已回纳。

手术步骤:
1.患者仰卧位,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巾。

2.于右侧髂前上嵴至左耻骨结节连线中点上方2cm处做一斜切口至右侧耻骨结节,逐层切开皮肤、皮下,术中所见如手术发现。

3.游离起疝囊,将疝囊回纳入腹,将腹股沟韧带与耻骨梳韧带、陷窝韧带用7号线缝合关闭缺损。

4.彻底止血,清点器械、纱布无误,逐层缝合皮下及皮肤以关闭切口。

术后安返病房。

完整版腹股沟疝气手术病程记录

完整版腹股沟疝气手术病程记录

完整版腹股沟疝气手术病程记录XXXXXXX医院院病程记录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床号:住院号:科别:外科20xx-xx-xx 10:32 首次病程记录一、病例特点:1、患者xxx ,男,岁,农民,住2、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年余”入院。

1年前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右侧腹股沟区有一梨形包块,约乒乓球大小,站立、行走或咳嗽等用力时包块突出,平卧或用手还纳后消失,无腹胀、腹痛,无恶心、呕吐,未给予治疗。

之后包块渐增大,现约鸭蛋大小,已降入阴囊,近2月来久立或重体力劳动后下腹部坠胀不适,无嵌顿史,今入我院门诊拟“右侧腹股沟斜疝”收住院。

病程中患者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咯痰,无心悸、胸闷,饮食、睡眠,大小便正常。

3、既往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慢性支气管炎及排尿困难史,无肝炎、肺结核病史。

4、查体:T:36.5℃ P:70次/分钟R:20次/分钟BP140/80mmHg神清,精神尚可,营养发育中等,体检合作,步入病房。

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不大。

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率70次/分钟,律齐,各瓣膜区未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钟。

右侧腹股沟区站立位触及一5.0*4.0cm2大小包块,无红肿,无压痛,咳嗽等用力时突出,平卧或用手还纳后消失,手指压迫内环口,嘱咳嗽,包块未再突出,有冲击感,内外环口松弛,内环口约2指大小,包块已降入阴囊,两侧阴囊可触及睾丸,无肿大,阴囊透光试验阴性,脊柱四肢我急性,双下肢无水肿,NS(-)。

5、辅助检查:2018-07-02彩超(本院):右侧腹股沟区混合型包块(考虑为腹股沟疝)。

二、初步诊断:右侧腹股沟疝三、诊断依据:1、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年余”入院。

2、查体: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钟。

腹腔镜下行股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腹腔镜下行股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腹腔镜下行股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患者基本情况:男性,70岁,体重70公斤,身高170厘米。

手术准备:患者在手术前7天进行了全面检查,包括血液、尿液、心电图等,结果均正常。

手术前患者需空腹6小时,口服清液、清淡饮食,并做好皮肤消毒等准备工作。

麻醉方式:采用全身麻醉,对患者进行了麻醉深度检测,并进行了气管插管。

手术过程:在手术开始前,患者被放置在仰卧位,并进行了腹腔镜检查。

随后,医生对右侧股疝进行了修补。

医生在右侧腹部进行了3个小切口,分别用于放置腹腔镜、扩张器和手术器械。

随后,医生使用腹腔镜检查股疝的位置和大小,并清除了大网膜。

接着,医生使用特殊的器械将腹腔内的股疝复位,并在股疝口处缝合网片,以加强腹股沟处的支撑力。

最后,医生将扩张器和手术器械取出,缝合小切口。

手术后护理:手术后,患者被转移到恢复室,医生对其进行了密切监测,并进行了必要的止痛治疗。

患者在恢复室停留了2个小时后,被转移到普通病房。

术后第2天,患者能够下床活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适当的康复锻炼。

术后第4天,患者的伤口愈合良好,可以出院。

总结:腹腔镜下行股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精细操作,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

在术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以加快伤口愈合和恢复身体功能。

腹股沟疝手术记录

腹股沟疝手术记录

腹股沟疝手术记录
腹股沟疝是指腹股沟区域的腹膜腔内脂肪或肠管等脏器通过腹股沟管向外突出形成的一种疾病。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外科疾病,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

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身体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手术方案。

手术前一天,患者需要进行禁食和排便准备。

手术时,患者一般会接受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医生会在腹股沟区域进行切口,将突出的脏器或脂肪推回腹膜腔内,然后加强腹股沟区域的筋膜和肌肉,以防止再次突出。

手术时间一般在1-2小时之间。

手术后,患者需要留院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手术效果。

术后一般会出现一些不适,如疼痛、恶心、呕吐等,但这些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轻。

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以免影响手术效果。

总的来说,腹股沟疝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手术后需要注意休息和恢复,以确保手术效果。

如果您有腹股沟疝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腹股沟股疝手术记录

腹股沟股疝手术记录

腹股沟股疝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患者:张XX,男性,52岁
手术团队:主刀医生XXX,助手医生XXX,护士XXX
手术过程记录:
1.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进行常规消毒铺巾。

2. 麻醉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感。

3. 主刀医生切开患者腹股沟韧带附近的皮肤和脂肪组织,暴露出腹股沟管。

4. 医生观察到患者的股疝囊从腹股沟管突出,呈椭圆形,大小约3cm x 4cm。

5. 使用止血钳夹住疝囊的基底部,防止其继续突出。

6. 医生小心地将股疝囊从腹股沟管中分离出来,并检查其完整性。

7. 医生将一块适当大小的补片缝合在腹股沟管的后壁,以增强腹股沟管的强度。

8. 然后将疝囊重新推回腹腔内,并将补片固定在腹股沟管的前壁。

9. 医生仔细止血,并逐层缝合伤口。

10. 手术完成,共耗时1小时30分钟。

手术后注意事项:
1. 患者需卧床休息2-3天,避免剧烈运动。

2. 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感染。

3. 定期回医院复查。

4. 如有任何不适,及时就医。

手术团队签名:
主刀医生XXX
助手医生XXX
护士XX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别:外科手术时间:2014-11-11
姓名:xx年龄:xx岁床号:xxxxxxx住院号:xxxxxxxx
手术前诊断:右腹股沟斜疝
手术后诊断:右腹股沟斜疝
手术方式:右腹沟斜切口附加手术:无
麻醉方式:硬外麻醉
手术经过:1.患者取平卧位,常 Nhomakorabea手术野皮消毒铺巾。
2.取右腹股沟斜行切口,长约6CO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腹外斜肌腱膜分离两侧。自外环口打开腹外斜肌腱膜,键膜下钝器分离,显露精锁提起并分离,打开睾肌,于精锁内前寻至疝囊并打开,钝性分离至颈部,内荷包缝合7号线单扎两道。剪除多余疝囊,使用疝气补片给予缝合,内外环留约一食指尖,缝合皮下,皮肤。术毕敷料包扎。送如病房。
手术开始时间:2014-11-1110:00结束时间:10:30共计时间:30分钟
术中出血100ml补液1000ml尿量100ml
备注:
手术者:第一助手:记录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