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与益生菌

老年人与益生菌
老年人与益生菌

老年人与益生菌国际筋膜学研究院排版救星益生菌2号小组编辑

导读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中国人超过65%(约7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中老年人居多。

但亚健康正趋于年轻化,产生所谓“三十岁的年纪、四十岁的骨骼、五十岁的身体、六十岁的肠子!”

另外,中国已经快步走向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和我们的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就是会给整个社会的医疗和健康带来巨大的压力。

人到老年,负责重要生理功能的各种部件渐渐老化、效率低下、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症慢慢显现。免疫机制渐渐失去平衡,导致各种症状:有的降低导致各类疾病乘虚而入;有的升高带来各类过敏症;有的出现自身免疫。

老年人体内酶活力降低,造成消化功能减退,出现乳糖不耐症、腹泻、脂泻、甚至出现代谢紊乱综合征。老年人体内毒素增加:几十年的药物、农药、污染空气、吸烟、酒精、内毒素等在体内积累越来越多,体内微环境污染极严重。后果是大便臭、放屁臭、口臭、各种炎症、癌症粉墨登场。

老年人对各种恶劣环境适应能力减弱,遇到冷、热、致病因子,立刻就有反应。

衰老虽然不可逆转,但衰老不等于就要疾病缠身,许多疾病的发生来源于我们对自身的无知和对环境的忽视。国际卫生组织对世界第五长寿区——

中国广西巴马地区百岁以上老人体内的双歧杆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长寿老人体内的双歧杆菌比普通老人要多50-100倍。

肠道微生态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微生物系统。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维持平衡,保持一定的数量和比例。肠道微生态系统具有代谢、营养及免疫防护等多种功能。但当肠道菌群紊乱时便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甚至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一、肠道微生态与肠道疾病

肠道内的菌群随着人的年龄增加变化显著,随着年龄的增大,双歧杆菌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而产气荚梭菌等腐败细菌大量增加,再加上老年人牙齿松动、脱落或由于疾病、喜欢进食精细软烂的低渣食物,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较少,这种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易使中老年人肠道内益生菌减少,腐败菌增加,从而出现肠道菌群紊乱,诱发一些中老年肠道疾病。

另外,大肠杆菌也是造成腹泻的元凶。大肠杆菌并不是腐败细菌,事实上他是一个正常的和人类共生的肠道常栖菌,人类的消化过程必不可少。但

是大肠杆菌只能生活在大肠里,如果它跑到其他部位就不行了,就会生病,比如跑到小肠都不行,都会引起腹泻

1、大肠癌

当肠道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不占优势地位时,大量有害菌可产生亚硝胺、酚类等致癌物质,长期直接接触多种细菌产生的毒素可导致肠黏膜炎症,诱发大肠癌。

2、炎症性肠病

肠道菌群紊乱时肠道内致病菌增多,致病菌分泌的肠毒素使肠黏膜通透性增高。分泌的免疫抑制性蛋白可致黏膜免疫失调,诱发异常免疫反应,继而诱发或加重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恩病)。

3、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破坏肠道黏膜屏障作用,扰乱肠道动力,增加内脏感觉的敏感性以及激活肠道黏膜免疫反应的多重机制导致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生。

4、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必然导致肠道有益菌群减少,破坏人体肠道的防御屏障,造成肠道功能紊乱,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此现象在肠道菌群老化的住院老年人群中尤为突出。

二、肠道微生态与肠外疾病

1、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之一,肠道微生态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也日益受到重视。研究结果显示,肥胖人群肠道中拟

杆菌数量明显高于消瘦人群,随着体重指数(BMI)增加,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呈下降趋势,尤其以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最明显。肠道内的双歧杆菌可改善糖耐量,调节诱发胰岛素的分泌,降低内毒素血症;有学者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粪便中肠杆菌科细菌数量增加,双歧杆菌和拟杆菌数量下降。

另外,高脂或高能量的饮食可诱导肠道菌群改变,使致病菌数量增加,益生菌数量减少,肠道的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的内毒素进入血液,引发慢性炎症发生,进而产生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失调。

2、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是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基础,而这类患者肠道中益生菌的数量减少,我们平时饮食中的鸡蛋、动物肝脏、牛肉和猪肉中均富含胆碱,胆碱在肠道内经细菌消化后可代谢出一种气体叫三甲胺,三甲胺在肝脏中代谢后生成三甲胺-N-氧化物(TMAO),后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关系密切。

3、精神障碍性疾病

日本国立神经医疗研究中心对43名重度抑郁症患者和57名健康者肠内细菌对比后发现,抑郁症患者人群有益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明显少于健康人群。这一研究结果显示,有益菌少的人患抑郁症风险较高,同时也发现过敏性肠综合征这种应激性身心病也与有益菌有关。

此外,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报道,缺乏一种特定的肠道细菌物种导致小鼠社交能力不足(social deficit)。这些社交能力不足令人想起人类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的症状。贝勒医学院神经科学副教授Mauro Costa-Mattioli博士说,“我们目前仍然不知道它是否能够在人体内有效,但是它一种非常令人激动的从肠道影响脑部的方法。”这可能为开发一种益生菌介入方法治疗人类神经发育障碍奠定基础。

4、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患者的代谢废物不少需经肠道排泄,导致肠道微生态严重失衡,表现为益生菌的减少和腐生菌的过度生长,进而加重慢性肾病患者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三、肠道微生态的保护与调节

1、饮食对肠道微生态的保护与调节

合理膳食对肠道微生态的保护与调节起重要作用,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可溶性膳食纤维所包含的双歧成分是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益生菌)有效增殖的培养基,对于确保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老年人可以选用黑木耳、魔芋、玉米、燕麦、荞麦、小麦麸、果冻、果酱、苹果、柑橘、葡萄、海藻类、豆类等食品,从中获得必要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由此也就获得了所需要的双歧成分。

2、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滥用抗菌药物不仅导致细菌耐药,而且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所以在对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尽量做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最敏感的抗菌药,同时规范应用广谱抗菌药,合理联用抗菌药物。

3、合理选择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包括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成分。目前已被确认的几种益生菌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粪肠球菌、鼠李糖乳杆菌等。至今已开发出多种微生态制剂。医用的在临床广泛用于改善肠道功能和辅助治疗中老年肠内外疾病。

人们饭桌上所常见的优酪乳是一种特殊的微生态制剂。优酪乳是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而成的乳制品,也就是说在优酪乳中必须要有活性菌,即乳酸菌,没有活的乳酸菌的乳制品都不能称为优酪乳。在欧洲一些著名长寿之乡、高加索山区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当地成年人常饮自制的优酪乳,他们的健康水平明显更高。

综上所述,对中老年人而言,补充益生菌应成为一种习惯或日常饮食的一部分。

益生菌与健康生活

益生菌与健康生活 想象一下这些场景:1.你身处一架拥挤不堪的飞机,更糟糕的是身边一半的人都在打喷嚏,流鼻涕;2.可怕的流感病毒正在你的周遭肆虐;3.你津津有味地大嚼鸡蛋三明治,却不知一种常见却可怕的沙门氏杆菌正在通过口腔进入你的体内。在这样的环境里,你是倒霉的感染患者,还是有能力逃脱感染的幸运儿,这取决于你的肠道菌群是否处于平衡状态了解以上知识后大家可以加我V: jinshanlin188 就可以获得免费领取杜邦益生菌资格。 我们所处的环境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所有人都暴露在这些危险的微生物中。除此之外,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压力也让人身心俱疲,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所以下面我要说的绝对是个让人惊喜的好消息——研究表明,益生菌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抵御“外敌入侵”的能力。从刚出生的婴儿到暮年的老人,无论处于生命中哪一个阶段,益生菌都是协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的好帮手。 促进健康 医疗保健有时就像一个你追我赶的游戏。身体不适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先去看医生,期望他们作出明确的诊断,然后妙手回春。即使是对那些一丝不苟地坚持每年体检的人,医生们所做的也只是竭尽所能找出疾病。 但是,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发现自己有病,而是保持完美的健康状态。这当然离不开一个强大而又完善的免疫系统。因为免疫系统能帮助人们清除各种威胁健康的微生物,即使不幸患上了某些疾病,免疫系统也可以帮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康复。

每天在膳食中添加适量益生菌,就如同爱车的人定期给车做保养以避免零件损坏一样。一方面,益生菌能够与有害微生物抢夺养料和胃肠道中的有利位置,从而抑制甚至清除有害微生物。另一方面,益生菌还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控制炎症反应。后者对病人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很多情况下,致病微生物本身不会引发那些困扰人们的症状,免疫系统引发的炎症反应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科学家们发现,与不常摄取益生菌的人相比,那些经常摄入益生菌的人显然身体状况更好。这种现象不仅在严谨的临床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在普通人群中也可以观察到。在第一章中,我曾提到过一个来自瑞典的研究,这个研究表明,补充益生菌的实验组比对照组更不容易遭受疾病之苦。研究者选择实验对象时的首要标准就是身体健康,所以这个实验可以证明,补充益生菌后,健康状况会变得更好。 在德国,科学家们开展了一项调查研究,这个研究的实验对象多达479名,他们均为18~67岁的健康人。所有人在正常饮食之外,都需要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品。研究者随机挑选出一半人作为实验组,给他们的营养品从外观上看,与对照组的没有任何差别,实际上除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含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几种益生菌。

益生菌与人体健康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511696025.html, 益生菌与人体健康研究 作者:孙小华付英 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5年第21期 [摘要]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体的健康作用逐步被人们验证,功效包括:调节肠道菌群、延缓衰老、减低胆固醇、抑制有害细菌、抗过敏、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此外益生菌安全问题也应引起关注。该研究主要综述了益生菌对人体的健康作用。 [关键词] 益生菌;人体健康;功效 [中图分类号] R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7(c)-0162-03 1 益生菌概述 1.1 益生菌定义 益生菌包括各种友好的微生物。从原始社会起,它们就在帮助人类维持生命。但是,直到20世纪初人们才真正认识到它们保护健康的作用。 190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俄国科学家EleiMetchn- kioff发现住在里海山脉的保加利亚人寿命都非常长。在研究这些保加利亚人的文化之后,发现了这些人都喝乳酸酒的发酵奶制品,并完成了著作《永不衰老的长寿理论》,为人类认识益生菌的健康功效起到了巨大推动作 用。在他的著作中:他认为摄入大量的益生菌能够减弱有害细菌的危害,甚至可以消除有害细菌,促进健康。WHO给益生菌下的定义是: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数量时,对宿主起有益健康的作用。 1.2 益生菌种类 目前研究的益生菌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酵母菌等。其中研究最多的益生菌是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常见双歧杆菌有长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等。乳酸菌包括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卷曲乳杆菌、格氏乳杆菌等[1]。与此同时,益生菌对人体健康的功效、作用机理也成为了研究热点。 2 益生菌与人体健康 2.1 改善肠道功能 肠道微生物和肠道屏障可以保证肠道健康。肠上皮由肠上皮细胞吸收,可作为保护人体的屏障,防止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的侵袭。肠道出现紊乱轻者会引起腹泻、肚疼、甚至危及生命。

益生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益生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益生菌可以被称作是一个“古老而新兴”的概念。人类早在上百年前就开始食用酸乳、奶酪等含益生菌的食品,但益生菌及其产生的益生元成分的功能却一直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在近30年来,人们才逐渐认识到益生菌、益生元及含有这类物质的产品对人们的保健功能,随之而来的是对益生菌的广泛研究,和其在各种产品中的广泛使用。益生菌作为促进人类健康的物质,其功能是多方面的。它不仅直接体现在对产道微生态的改善,也能有效降低血脂、血糖,预防“三高”,还可综合调节人体免疫功能,间接地起到预防癌症的作用。以下我们就来看一下益生菌在不同方面的作用。 1、益生菌维护肠道健康的作用 益生菌对人体健康最直接,也是最突出的作用表现在其对人体肠道微生态的改善。益生菌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维护者人体肠道的健康。 .益生菌的定植拮抗作用 益生菌能与致病菌竞争消化道上皮的附着位点。抑制致病菌在肠道内的定植或增殖。例如双歧杆菌通过脂壁磷酸粘附于肠上皮细胞表面,竞争性抑制肠道内源性及外源性潜在致病菌对肠上皮细胞的粘附、定植,从而起到定植拮抗作用。 益生菌还能与有害菌竞争营养物质,在营养物质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竞争性地消耗潜在致病菌的营养素,限制有害菌的生长。 .益生菌产生抗菌物质 乳酸菌在体内发酵乳糖,产生大量的乳酸乙酸,可降低肠道局部pH 值,改善微生态环境,抑菌或杀死肠道内的大肠菌、沙门菌、链球菌等;同时,低pH 值有利于肠道蠕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阻止致病菌的定植。乳酸菌产生的组织酸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更明显;乳酸菌本身还有抑制病原体复制的作用; 还有一些益生菌可产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物质,如:细菌素、过氧化氢、亲脂分子、二乙酰、二氧化碳和乙醛等,这些物质对肠道内的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链球菌等均有抑菌或杀菌作用。 净化肠道微环境 枯草芽孢杆菌可在大肠中产生氨基氧化酶、氨基转移酶及分解硫化物的酶,可将臭源吲哚化合物完全氧化,将硫化物氧化成无臭无毒物质,从而降低血液及粪便中有害气体的浓度。 另外,需氧型益生菌进入消化道后,生长繁殖消耗肠道内大量氧气,使局部环境的氧分子质量浓度降低,氧化还原电势下降,使需氧型致病菌得不到足够氧气而大幅度下降,起到防止人患病的作用。 2、益生菌对“三高”的预防 益生菌和由益生菌产生的益生元类物质能够通过调整肠胃功能,调节人体对食物中糖分、脂质等物质的吸收,进而调节人体血糖、血脂,预防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生。 .益生菌对高血压的预防 近来很多研究表明: 益生菌食品确实能起到一定程度上控制血压升高的效果。从啤酒酵母和瑞士乳杆菌发酵乳中分离出来的肽类物质具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移酶I(ACE)活性的作用。这种物质可以干扰肾素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ACE的活性,以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益生菌对高血脂的预防 当前诸多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有效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含量。 肠胃中胆固醇的溶解度取决于胆盐的溶解度,胆盐经水解后溶解度下降,从而致使胆固醇也一同沉淀下来,增加了胆酸和胆固醇的排出量,减少小肠对胆酸的重吸收进而减少血清

益生菌对信鸽的保健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

我们现知益生菌是改善微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达到提高健康水平和健康状态的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益生菌存在于自然界,对人类和动物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酵母菌、乳酸菌、双歧杆菌、枯草杆菌、屎肠球菌等。 其中功能最强的是以上各类不同活菌组成的几种复合型益生菌。 益生菌的主要作用和功能: 1、改善肠道及消化系统 饮食不当、服用抗生素会打乱肠道内菌群平衡(目前信鸽使用的抗生素大部分为广谱抗菌药,使用后将肠道中的有益菌和有害菌同时杀灭),从而引起腹泻等症状。补充益生菌有助于平衡肠道菌群缓解不良症状。而且可帮助分解乳糖,减轻肠道负担。对修复肠道黏膜损伤有一定帮助。 2、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肠道内有着发达的免疫系统,益生菌可增强肠道内免疫机能,将过低或过高的免疫活性调节至正常状态。益生菌这种免疫调节的作用也被认为有助于抗癌与抑制过敏性疾病。 3、预防骨质疏松 益生菌可帮助钙质及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吸收。 信鸽肠道类似于庞大的化工厂,生存着几百种数十万亿不同细菌,不同细菌相互制约相互共存。一旦菌株平衡被打乱也是信鸽肠道疾病发生的开始。合理补充益生菌对保护信鸽肠道至关重要。 益生菌补充注意事项 1双歧杆菌、乳酸菌。 双歧杆菌、乳酸菌可将糖分解后生成乳酸和醋酸,使肠道呈酸性,能控制有害菌引起的异常发酵,并且刺激肠蠕动,改善信鸽粪便。还可抑制产生毒素的有害菌数量从而起到保肝护肝的作用。双歧杆菌、乳酸菌在肠内发酵后产生的乳酸和醋酸,能提高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的吸收。服用抗生素后应补充双歧杆菌、乳酸菌。补充双歧杆菌、乳酸菌的同时信鸽可喂全营养饲料促进营养的吸收,迅速恢复健康。 2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

益生菌的功能和作用

益生菌是什么呢?就是细菌,在我们的人体表面和各种腔道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大约400~500多种,100~200万亿只,把这些细菌都刮下来,拿去称重,有1~2公斤。当然这其中99%是对人体有益的,我们称之为益生菌;如:乳杆菌、键球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在人体肠道内是从新生儿的定殖,到儿童期的渐增,到成年的定型,到中老年期的渐减至死亡的消失。所以专家认为:体内菌是我们身体“器官”的一部分。 总的来讲益生菌在人体中起了以下七种功能:1、形成生物屏障,阻止害菌的入侵和感染;如今我们是生活中的空气已经严重被污染,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而益生菌就在我们人体的表面及腔道器官中就起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2、帮助消化、吸收、代谢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糖、纤维、微量元素等;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其中9种氨基酸是人体无法自体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中摄取,称之为必须氨基酸,人体中缺乏了这些必须氨基酸就无法存活,可这些氨基酸必须通过肠道中的有益菌才能吸收转换,所以人体不能缺少这些益生菌;有进就要有出,排便是人生存中非常重要的一件生理活动,但没有膳食纤维就无法排便,膳食纤维要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要分解为最少份子,它才能吸水来刺激肠道的蠕动,分解膳食纤维的工作就是有益生菌来完成的。 3、合成营养素,胆固醇的应用转换及脂质代谢。维生素:维持生命的无素,已知的14种维生素,人体缺一不可,其中凝血维生素:VK及维生素B族都是要靠肠道中的益生菌合成;现今社会人的饮食

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如不被转换利用,将会引发人类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胆固醇的转换利用就是有益生菌完成的。 4、净化胃肠环境,保护肝、心、肾脏等。人体有毒素有两种来源,一个是外源性的,一个内源性的,为论哪种大部分都是在肠道中产生的,并通过小肠吸引到血中,通过血液送到各器官中,从而伤害到各器官,然而如果肠道中的益生菌足够的话可以杀死有害菌,分解毒素从而起到保护肝、心、肾等器官。 5、安定肠道PH值及使蠕动功能活性化。人体肠道各段的PH都是不同的,各段肠道内的益生菌分泌出不同的PH值以维持肠道的不同功能。 6、分解有害与致癌物质,预防癌芽细胞萌生。来自食物和空气中的毒素、致癌物质、自由基是人体患癌的定时炸弹,首先益生菌可在肠道中杀死、分解这些毒素及致癌物质,并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活化免疫细胞以起到抗自由基,杀死癌胚芽细胞作用。 7、分泌酵素、激活酵素。酵素是什么呢?它不是药也不是补品,是我们人体内本来就有的重要营养物质。酵素在化学上称为“催化酶”,每一种生化应都要有特定的酶来催化完成,人体是最精密的化学工厂,每分每秒都有6000多种生化反应在进行着,相对应的必须要有6000多种酵素来催化完成,而人体自身只能合3000多种,近3000种的酵素必须通过外界的摄取和益生菌的分泌,当人体中的酵素不足时轻着生病,重着死亡。酵素对人起的重大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①消化、吸收食物与营养素。脂肪分解酵素、淀粉分解酵素、

益生菌对人体的作用

益生菌对人体的作用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人体、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益生菌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 1、益生菌有缓解乳糖不耐症状,促进机体营养吸收的作用:益生菌有助于营养物质在肠道内的消化。它能分解乳糖成为乳酸,减轻乳糖不耐症。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不仅可以产生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 2、B6、B12、烟酸和叶酸等以供机体所需,还能通过抑制某些维生素分解菌来保障维生素的供应。另外,双岐杆菌还可以降低血氨改善肝脏功能。 2、益生菌有整肠作用,调整微生态失调,防治腹泻:益生菌活着进入人体肠道内,通过其生长及各种代谢作用促进肠内细菌群的正常化,抑制肠内腐败物质产生,保持肠道机能的正常。对病毒和细菌性急性肠炎及痢疾,便秘等都有治疗及预防作用。益生菌和很多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消化道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一部分的益生菌能抗胃酸,粘附在胃壁上皮细胞表面,通过其代谢活动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3、益生菌能代谢产物产生生物拮抗,增强人体免疫力:益生菌可产生有机酸、游离脂肪酸、过氧化氢、细菌素抑制其它有害菌的生长;通过“生物夺氧”使需氧型致病菌大幅度下降,益生菌能够定殖于粘膜、皮肤等表面或细胞之间形成生物屏障,这些屏障可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定殖,起着占位、争夺营养、互利共生或拮抗作用。并可以刺激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增强肠道免疫球蛋白IgA的分泌,改善肠道的屏障功能。 4、益生菌对高血压的效果:乳酸菌产生的某些物质如γ-氨基丁酸(GABA)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还有一部分的益生菌能特异分解乳蛋白(酪蛋白),产生具有抑制引起血压上升的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的多肽(如VPP和LPP)。常期饮用含有这种活性多肽的酸奶有防止高血压的效果。 5、益生菌有预防阴道感染的作用:不少益生菌有酸化泌尿生殖道的作用。它可以通过降低pH值来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还可以通过与有害细菌竞争空间和资源而遏制它们。 6、益生菌有缓解过敏作用:过敏是一种免疫疾病,是人体内免疫功能失调出现不平衡的状况。有过敏体质的人当外来物质或生物体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球蛋白(IgE)数量过多,使其释放出一种叫组织胺的物质从而引发过敏症状。益生菌疗法是目前国内外流行辅助治疗

水产益生菌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水产益生菌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益生菌,又称为益生素、微生态制剂或活菌制剂。指有利于维持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其可通过进入并定植于宿主的消化道,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调节宿生肠道菌群平衡,从而改善宿主的健康。益生菌对宿主的作用属于生物修复的范畴。 因此,益生菌应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对宿主无害; (2)被宿主摄入后,可定植于消化道内并发挥作用; (3)在人工感染的实验中,必须能提高宿主的抵抗力。 1、益生菌的作用机理 分泌作用:通过分泌细菌素、胞外酶等物质,抑制或杀灭有害细菌。 竞争作用:通过分泌抑制性物质,竞争营养物质,竞争宿主的定植位点或通过竞争排斥的原理,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 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通过提高抗体水平和巨噬细胞的活动,激活机体体液和细胞免疫系统从而提升宿主的免疫能力。 净化改良水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分解和利用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抑制有害细菌滋生,改善水体环境,促进水产动物的健康生长。 2、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水产动物生活在水环境中,其体内微生物组成除了受自身机体内在因素的影响,还易随着来自外界环境与食物中的微生物入侵而发生改变。为了有效地对水产动物疾病的进行防治,可以采用外界添加益生菌的手段实现改善水产动物生存的环境,平衡体内的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增强水产动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提高养殖成功率的目的。 分类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益生菌常作为生长促进剂、免疫促进剂、治疗剂、水质改良剂进行实际应用,根据菌种不同来区分,常用的益生菌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蛭弧菌、硝化细菌等。 1、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属于厌氧或兼性厌氧性的光能异养菌。在光照条件下,光合细菌能利用小分子有机物合成自身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养分,增加水体溶氧,还能利用水环境中的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合成有机氮化物,净化水质;在缺氧条件下,光合细菌对硫化氢、酸性物质等均有一定的分解作用。此外,光合细菌可以产生抗病毒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独特的抗病、促生长功能,大大提高了水产动物的生产性能的优点。 使用注意事项: (1)光合细菌制剂多为液态,使用时无需活化,应选在晴天上午使用,低温及阴雨天不宜使用; (2)水肥或水质恶化时,宜使用光合细菌分解有机污染物,改善水体环境;水瘦时要先施肥再使用光合细菌; (3)由于酸性水体不利于光合细菌生长,使用光合细菌前应先泼洒适量生石灰调节水体pH至6.0-8.0。 2、芽孢杆菌

益生菌----人类长寿的根源健康的法宝

益生菌----人类长寿的根源健康的法宝 益生菌----人类长寿的根源健康的法宝益生菌----人类长寿的根源健康的法宝 双歧杆菌在乳制品发酵过程中可以产生乳糖酶,帮助患者消化乳糖。 双歧杆菌在人体肠内发酵后可产生乳酸和醋酸,能提高钙、磷、铁的利用率,促进铁和维生素D的吸收。 双歧杆菌发酵乳糖产生半乳糖,是构成脑神经系统中脑苷脂的成分,与婴儿出生后脑的迅速生长有密切关系。 双歧杆菌可以产生维生素B1、B2、B6、B12及丙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和苏氨酸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于人体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营养作用。 双歧杆菌能抑制腐败菌生长,减少其代谢产物中的氨、硫化氢、蚓跺及粪臭素等有害物质的生成。 双歧杆菌制剂的作用是双向调整的,既可将高的降下来,也可将低的升上去,使用双歧杆菌制剂可以同时治疗腹泻和便秘,使人体恢复正常,这就是调整的作用。 嗜乳酸杆菌的工作是协助蛋白质消化,在此作用中将产生乳酸、过氧化氢、酵素、抗生素、及维他命B等;根据结肠健康手册此书所指,健康的结肠应含至少85%的乳酸杆菌及15%的大肠杆菌。

然而,一般的结肠菌数测试的结果恰恰相反,因而产生胀气、小肠及整个系统的毒性、便秘及吸收不良,此症状会导致念珠菌生长过盛。 嗜乳酸杆菌可能也有助于解毒。导致的因素包括反复地使用抗生素、口服避孕药、阿司匹灵、皮质类固醇、饮食欠佳、吃甜食、酵母菌、紧张。 这些都造成良性菌的不平衡。良性菌容易与一些废物结合,而被排出体外;嗜乳酸杆菌也有抗菌作用 我们的身体常常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紧张的工作节奏、糟糕的饮食结构、过多的食品添加剂、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抗生素药物的过度使用这些都可能导致我们体内的菌群失衡,引发一系列潜在的疾病 所以,为了让身体维持活力,我们需要适当地补充益生菌,帮助身体建起坚固防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更重视营养。但是高脂肪、高蛋白摄入过多,食物纤维摄入过少,很容易导致体内菌群失衡,从而导致亚健康的状态甚至是疾病。 通过益生菌来调节人体的微生态平衡,在有效防治各种疾病的同时使人远离药物的副作用。 渴望健康长寿是很多人所追求的,益生菌会帮助你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消除健康隐患。 人体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和肛门,是人体

益生菌四大功能

益生菌四大功能 益生菌(Probiotics)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人体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益生菌分类 ①乳杆菌类(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拉曼乳杆菌等); ②双歧杆菌类(如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卵形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等); ③革兰氏阳性球菌(如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等)。 此外,还有一些酵母菌与酶亦可归入益生菌的范畴。当人体住满足够的益生菌时,人就会处于健康的状态,但是一旦体内菌群失去平衡,比如菌种间比例发生大幅变化或者超出正常数值时,那么腹泻、过敏、胃口不佳、疲倦、免疫力低等一系列病症就会随之而来,人体的健康就会亮红灯,而这时适当添加益生菌,协助体内菌群平衡,才能让人重现健康状态。2011年10月24日,国家卫生部针对国内婴幼儿益生菌市场,公布了《关于公布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25号) 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

菌种名称拉丁学名菌株号 嗜酸乳杆菌* (只限于1 岁以上的幼儿食用)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NCFM 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Bb-12 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 HN019 Bi-07 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GG HN001 注释:卫生部公告中规定的这6个益生菌菌株是经过了大量的临床实验,对于婴幼儿的安全性和功效性是有保证的。其中,* 嗜酸乳杆菌NCFM只限于1岁以上的幼儿食用。这6种益生菌菌株中,动物双歧杆菌Bb-12和鼠李糖乳杆菌LGG是由丹麦科汉森公司生产,而另外4株菌-嗜酸乳杆菌NCFM、乳双歧杆菌HN019、乳双歧杆菌Bi-07、鼠李糖乳杆菌HN001全部是由杜邦丹尼斯克公司生产。 许多益生菌株在胃肠道内可产生消化酶,这些酶可帮助人体更好地消化所摄入的食品及吸收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益生菌还可竞争性抑制有害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及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嗜酸乳杆菌是这方面的代表菌株,可分泌消化乳糖的乳糖酶,从而缓解乳糖不耐症。 1.帮助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2.产生重要的营养物质 益生菌能产生维生素,包括泛酸、尼克酸、B1,B2,B6及维生素K等,同时能产生短链脂肪酸、抗氧化剂、氨基酸等等,对骨骼成长和心脏健康有重要作用。 3.抵抗细菌病毒的感染,提升免疫通过三大步骤,益生菌可清除有害菌对身体的伤害:

益生菌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益生菌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如果没有益生菌的存在,人类的健康就难以保证,生存就困难。” ?来源: ?时间:2009-06-17 人们对益生菌已越来越感兴趣,关注程度且呈上升态势。在国外前些时候,曾经流行起一种被称为不依赖药物的21世纪自我保健新观念,即利用乳酸菌、双歧乳酸杆菌等这些益生菌进行疾病预防和保健。这种益生菌保健法,目前已风靡日本和整个欧共体国家。一、什么是益生菌 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叫益生菌,它们可以维持肠道菌丛的平衡,从而让身体更健康。迄今为止,科学家已发现的益生菌大体上可分成三大类:包括乳杆菌类、双歧杆菌类和革兰氏阳性球菌。 乳杆菌类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拉曼乳杆菌等。 双歧杆菌类如: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卵形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等。 革兰氏阳性球菌如: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等。 此外,还有一些酵母菌与酶亦可归入益生菌的范畴。 二、益生菌对人体的好处 益生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好朋友,对于身体健康,尤其是肠道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在我们每个人的健康肠道内就生存着10-400种益生菌,这些益生菌生活在我们的身体里,与我们同生死共患难。益生菌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讲:“如果没有益生菌的存在,人类的健康就难以保证,生存就困难。” 那么,益生菌到底有哪些保健作用呢?可以概括为: ①防治腹泻:正常人体肠道内栖息着500多种、数十万亿个不同的细菌,它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互相制约、共存共荣的。一旦肠道菌丛平衡被打破,就会引起腹泻。其次,滥用抗生素也会引起腹泻。欧洲一些医疗中心试用以乳杆菌、双歧杆菌与菊糖为主要成分的口服液治疗旅行者腹泻,也取得良好效果。 ②治疗便秘,帮助消化:益生菌在肠道内的大量繁衍可保持肠内PH值稳定,促进新陈代谢和维生素B 族的合成,并帮助肠道蠕动,提高食物的分解吸收率,帮助消化吸收、使排便畅通。 ③缓解不耐乳糖症状:不耐乳糖症在世界各地较为常见。患者只要一喝牛奶,就会引起腹泻。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大量乳糖,而乳糖是一种在肠道中具有高渗透作用的物质。有些人天生缺乏可分解乳糖的乳糖酶,故大量乳糖原封不动地进入肠道就会引起腹泻。试验表明:酸牛奶是治疗不耐乳糖症的理想食品。因为酸牛奶在发酵时加入一定量的乳杆菌与双歧杆菌,上述益生菌在发酵过程中会消耗掉一定量的乳糖,故酸牛奶对这些人十分有益。

选择益生菌的注意事项

使用益生菌制剂的注意事项 1、选择可室温保存的益生菌制剂,患者服药依从性好 由于受到生产工艺的限制,传统益生菌制剂均需要2~8℃低温贮运或阴凉条件下储存,这既增加了贮运成本,又使得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差。新一代益生菌制剂克服了此项技术瓶颈,可直接室温保存,既降低了贮运成本,又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2、选择不含肠球菌的益生菌制剂 肠球菌是条件致病菌,国内外关于肠球菌耐药性和致病性的文献已达上万篇。2002年WHO和FAO联合发表报告建议:益生菌中不宜使用肠球菌。2006年中华消化杂志也发表文章表明:由于肠球菌是院内感染的重要来源,且对万古霉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加,故不推荐此类活菌作为益生菌制剂。 3、与抗菌药联用的注意事项 抗菌药不具有生物选择性,在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也会杀死肠道内的有益菌,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分会儿科学组及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兰娟院士建议:目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策略核心,由单纯的抗菌药“杀菌”,向“杀菌”的同时应用益生菌“促菌”(保护肠道菌群)转化,即“边抗边调”和“抗后再调”。“边抗边调”和“抗后再调”已成为抗菌药合理应用的“八字方针”。 口服抗菌药的同时口服益生菌制剂,需要间隔2-3小时,即服用抗菌药2-3小时后再服用益生菌制剂;静脉输抗菌药的同时口服益生菌制剂,则不需要间隔。另外,专家共识还建议:应用抗菌药的同时,应加大益生菌制剂的服用次数和剂量。 4、选择能够修复肠黏膜的益生菌制剂,效果更佳 中国有句古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于溃疡性结肠炎、伪膜性肠炎等肠黏膜受损的患者,此时服用益生菌制剂,则有益菌很难在肠黏膜上定植。 研究证实,丁酸(又称酪酸)是肠黏膜再生和修复的重要营养物质,能修复受损伤的肠黏膜,营养肠道,而丁酸(又称酪酸)就来源于肠道内的产酪酸菌。因此,补充产酪酸菌(如酪酸梭菌),能够在修复肠黏膜的基础上,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有效预防肠功能紊乱和内源性感染的发生,效果更佳。

益生菌使用手册

第一部分:益生菌相关介绍 索引 一、什么是益生菌 二、益生菌的种类 三、益生菌的作用 四、人体中的益生菌 五、如何补充益生菌 六、哪一些需要补充益生菌 七、补充益生菌的注意事项 八、如何正确冲服益生菌 一、什么是益生菌 益生菌(Probiotics)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口腔、食道等处,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人体、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目前世界上研究的功能最强大的产品主要是以上各类微生物组成的复合活性益生菌,其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工农业、食品安全以及生命健康领域。 二、益生菌的种类 (1)乳杆菌类 (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拉曼乳杆菌等) (2)双歧杆菌类

(如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卵形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等) (3)革兰氏阳性球菌 (如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等)。 三、益生菌的作用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人体、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益生菌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 1、益生菌有缓解乳糖不耐症状,促进机体营养吸收的作用:益生菌有助于营养物质在肠道内的消化。它能分解乳糖成为乳酸,减轻乳糖不耐症。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不仅可以产生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 2、B6、B12、烟酸和叶酸等以供机体所需,还能通过抑制某些维生素分解菌来保障维生素的供应。另外,双岐杆菌还可以降低血氨改善肝脏功能。 2、益生菌有整肠作用,调整微生态失调,防治腹泻:益生菌活着进入人体肠道内,通过其生长及各种代谢作用促进肠内细菌群的正常化,抑制肠内腐败物质产生,保持肠道机能的正常。对病毒和细菌性急性肠炎及痢疾,便秘等都有治疗及预防作用。益生菌和很多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消化道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一部分的益生菌能抗胃酸,粘附在胃壁上皮细胞表面,通过其代谢活动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3、益生菌能代谢产物产生生物拮抗,增强人体免疫力:肠道决定人体70%的免疫力,益生菌可以修复肠道黏膜、提升机体免疫力。益生菌可产生有机酸、游离脂肪酸、过氧化氢、细菌素抑制其它有害菌的生长;通过“生物夺氧”使需氧型致病菌大幅度下降,益生菌能够定殖于粘膜、皮肤等表面或细胞之间形成生物屏障,这些屏障可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定殖,起着占

4.益生菌与人类的关系

益生菌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讲:“如果没有益生菌的存在,人类的健康就难以保证,生存就困难”。从研究结果发现;婴儿出生几个小时,在其肠内就出现双歧杆菌,1-2周时双歧杆菌占绝对优势;有关资料报道: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占99%以上,人工喂养的婴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占90%以上。并且证实双歧杆菌终生存在,只有在患病、衰老时,其菌量即减少。见下例: 年龄与益生菌的关系 年龄双歧杆菌菌数 1~4天9.3±2.5(47) 5~9天9.9 ±1.5(90) 4~6岁10.1 ±0.6(97) 20~64岁9.8 ±0.7(100) 65~86岁9.4 ±0.8(85)注()内数字表示检出率 数字表示10的次方数 饮食与益生菌(双歧杆菌)的关系 饮食 双歧杆菌数 碳水化合物过 量增加 脂肪过 量激减 蛋白质过 量正常 纤维素过 量变化不大 饮食改变时对双歧杆菌也有影响。如33名日裔美国人由日本饮食转变为美国饮食时,其双歧杆菌的对数由8.20→9.25。 疾病与双歧杆菌的关系 疾病名 称双歧杆菌数

胃酸减少 症少数减 少多数消失 胃切 除 减少 十二指肠溃 疡 减少 大肠 癌 减少30~70% 肝 癌 减少40% 胃炎、胰腺炎、胆管炎、十二指肠炎、空肠炎变化不大 麻疹、痤疮、酒渣鼻、肛门瘙痒症变化不大 慢性多发性关节 炎增加慢性肾 炎 部分消失 婴幼儿感冒、鹅口疮、口内 炎减少或消失 慢性便秘 时25%减少或消失 除上述各因素对双歧杆菌有影响外,还存在个体差异与药物的影响尤其是抗菌素的影响最大,如每4小时1次口服250mg的四环素,双歧杆菌立即消失。还有报道情绪变化对双歧杆菌也有影响。 5.3 益生菌研究的简要历史 对于益生菌的研究,从1899年发现到目前,在这100余年漫长岁月中,科学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证明这是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领域。益生菌的研究主要经历了发现、认识和现代研究应用3个阶段。 5.3.1 发现阶段

益生菌常温可以放多久

益生菌常温可以放多久 我们都知道酸奶是很常见的奶制品,不仅仅富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蛋白质,还富含有丰富的食物价值,常温酸奶有益生菌,夏天的时候尽可能保证不要放在冰箱中,长时间的去冷冻或者是冷藏,还有益生菌在普通的环境下也会遭受破坏,所以在常温下最好是赶紧喝完。 常温酸奶仍然保留了低温酸奶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和钙、钾、磷等矿物质元素,这些营养元素仍然能对人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常温酸奶是有营养的。 常温酸奶仍然保留了低温酸奶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和钙、钾、磷等矿物质元素,这些营养元素仍然能对人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常温酸奶中没有益生菌。 常温酸奶经过乳酸菌发酵后,再次进行了高温灭菌,杀死了酸奶中的乳酸菌,以防止继续发酵。所以常温酸奶中是不含有活性益生菌的。 常温酸奶要加很多防腐剂吗 常温酸奶在常温条件下,最长可保存6个月,但这并不是因为添加了过多的防腐剂。常温酸奶灭掉了活菌,在密闭条件下,酸奶不会继续发酵变质,口感也能保持不变。所以是工艺的差别

使得常温酸奶能长时间存放。 哪些人适合喝常温酸奶 对于老人和病人,喝常温酸奶利于消化,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也更小。在经期的女性也可以喝常温酸奶,避免冷饮刺激,引起身体不适。 如果酸奶不在冷藏环境下保存,会导致发酵过度,口味过酸,且使其营养价值大大降低。常温环境下保存时间过长,还会使杂菌大量滋生,使酸奶变质。 夏天酸奶不冷藏会坏吗 存放时间过长会坏。 酸奶中含有活性乳酸菌,当乳酸菌保持在一定数量时,其营养价值才能有效发挥。如果酸奶不在冷藏环境下保存,会导致发酵过度,口味过酸,且使其营养价值大大降低。常温环境下保存时间过长,还会使杂菌大量滋生,使酸奶变质。 夏天酸奶不冷藏能放多久 酸奶在不冷藏的情况下,菌群会成倍繁殖。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都是耐酸细菌,且常温环境下,活性大大提升,容易导致细菌超标,食用后引起身体不适。所以一般常温环境下,酸奶存放时间不宜超过两小时。 夏天酸奶保存注意事项 1、自制酸奶应在酸奶凝固后两小时内放入冰箱保存。 2、酸奶宜保存在0-4℃的冷藏环境下,此时的口感最佳。

益生菌

一、科学定义 是指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达到提高宿主健康水平和健康状态的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益生菌存在于地球上的各各角落里面,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乳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目前世界上研究的功能最强大的产品主要是以上各类微生物组成的复合活性益生菌。 二、益生菌对人体到底有哪些保健和抗病作用 ①预防或改善腹泻:饮食习惯不良或服用抗生素均会打破肠道菌群平衡,从而导致腹 泻。补充益生菌有助于平衡肠道菌群及恢复正常的肠道pH值,缓解腹泻症状。 ②缓解不耐乳糖症状:乳杆菌可帮助人体分解乳糖,缓解腹泻、胀气等不适症状,可 与牛奶同食。 ③预防阴道感染:酸牛奶中的嗜酸乳杆菌可抑制阴道内白色念珠菌的繁殖。欧洲所做 的双盲对照试验证实了这一点。女病人每人每日口服150毫升含大量益生菌的酸牛 奶,结果阴道感染发生率大大低于安慰剂组妇女。 ④增强人体免疫力:在肠道内存在着非常发达的免疫系统。益生菌可以通过刺激肠道 内的免疫机能,将过低或过高的免疫活性调节至正常状态。益生菌这种免疫调节的 作用也被认为有助于抗癌与抑制过敏性疾病。 ⑤促进肠道消化系统健康: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菌在肠内的繁殖,减少毒素,促进肠 道蠕动,从而提高肠道机能,改善排便状况。 ⑥降低血清胆固醇:欧洲的高加索山区、地中海沿岸是著名的长寿之乡,当地人常饮 自制的酸牛奶,极少患糖尿病、心血管病及肥胖症,大量科学研究证实这与酸牛奶 中富含益生菌有关。这些益生菌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此外,长期补充益生菌的 还有助于防止骨质丢失,预防骨质疏松症。病人经常服用含益生菌的保健食 品,可预防与治疗腹泻症。正常人体肠道内栖息着500多种、数十万亿个不同的细 菌,它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互相制约、共存共荣的。一旦肠道菌丛平衡被打破, 就会引起腹泻。其次,滥用抗生素也会引起腹泻。欧洲一些医疗中心试用以乳杆菌、双歧杆菌与菊糖为主要成分的口服液治疗旅行者腹泻,也取得良好效果。 ⑦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生长 三、益生菌产品及购买注意事项 1. 酸奶,但是含益生菌量有限,而且很多人不适合服用。 2.益生菌产品:如:纽曼斯、妈咪爱、合生元、优之元、贝纯等。 3.益生菌是婴儿配方奶粉等的重要成分之一:产品如:雀巢能恩、雀巢超级能恩、雀巢妈妈等。 4.益生菌菌株存活环境要求高,对生产和包装工艺都有很高标准要求,目前,国内技术尚达未达到为有效益生菌菌株提供保存存活的包装环境。 5.购买时需要认清包装上是否明确标识菌株,如:双歧杆菌BB-12、鼠李糖乳杆菌LGG 此类产品可以放心购买。 不能忽视肠道菌群失调: 目前,功能性胃肠病越来越常见。在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约一半以上有功能性胃肠病的表现,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

服用益生菌的好处

服用益生菌的好处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人体、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益生菌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 1、益生菌有缓解乳糖不耐症状,促进机体营养吸收的作用:益生菌有助于营养物质在肠道内的消化。它能分解乳糖成为乳酸,减轻乳糖不耐症。润峰金康氨基酸中含有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不仅可以产生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等以供机体所需,还能通过抑制某些维生素分解菌来保障维生素的供应。另外,含有双岐杆菌还可以降低血氨改善肝脏功能。 2、益生菌有整肠作用,调整微生态失调,防治腹泻:益生菌活着进入人体肠道内,通过其生长及各种代谢作用促进肠内细菌群的正常化,抑制肠内腐败物质产生,保持肠道机能的正常。对病毒和细菌性急性肠炎及痢疾,便秘等都有治疗及预防作用。益生菌和很多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消化道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一部分的益生菌能抗胃酸,粘附在胃壁上皮细胞表面,通过其代谢活动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3、益生菌能代谢产物产生生物拮抗,增强人体免疫力:益生菌可产生有机酸、游离脂肪酸、过氧化氢、细菌素抑制其它有害菌的生长;通过“生物夺氧”使需氧型致病菌大幅度下降,益生菌能够定殖于

粘膜、皮肤等表面或细胞之间形成生物屏障,这些屏障可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定殖,起着占位、争夺营养、互利共生或拮抗作用。并可以刺激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增强肠道免疫球蛋白IgA的分泌,改善肠道的屏障功能。 4、益生菌对高血压的效果:乳酸菌产生的某些物质如γ-氨基丁酸(GABA)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还有一部分的益生菌能特异分解乳蛋白(酪蛋白),产生具有抑制引起血压上升的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的多肽(如VPP和LPP)。常期饮用含有这种活性多肽的酸奶有防止高血压的效果。

益生菌

益生菌 益生菌是对人和动物有益的细菌。是指投入后通过改善宿主肠道菌群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提高宿主(人和动物)健康水平和使宿主健康达到最佳状态的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 因为益生菌的最大特点是活菌。益生菌在保质期内应保持一定数量级,才能起到活菌应有的作用。所以从饮用的效果来说,益生菌要想到达肠胃产生良性作用,首先在销售过程中要保持存活,所以一般超市将酸奶放在0-4℃环境下。益生菌存活有限,一般益生菌酸奶的保质期在15-20天,所以消费者应该选择日期最近的益生菌酸奶。酸奶不能烧煮加热,也不能用微波炉加热,否则会结块,其中的乳酸杆菌也会被杀灭,失去原有的保健作用。因此酸奶只能冷饮,或放在温水中温热后饮用。益生菌酸奶等食品属于一种保健食品,具有食疗作用。长期食用会对身体产生益处。 菌种天然的益生菌产品 1、看活菌数。宝宝的益生菌需求量和大人不同,专家推荐每天摄入活菌数约40亿—100亿。 2、看菌种。最好选用含有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的益生菌产品,人体健康肠道内95%的益生菌是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是婴幼儿时期特有的优势菌种。 3、看有没有益生元。益生元为益生菌提供营养源。FOS(低聚果糖)和GOS(低聚半乳糖)都是很好的益生元。 4、看剂型。但对于较小的宝宝来说,冲剂是更好的选择。对于较大的儿童,咀嚼片是较好的选择。 一、合生元:菌种来自人体 不少益生菌产品宣称自己的菌种天然,国外进口,但是没有一款的菌种比合生元更有特色啦!合生元的宝宝的益生菌产品菌种来源于人体,够天然吧! 合生元的益生菌产品还是比较有影响力的,而且也比较有特色,宝宝的益生菌产品里宣称菌种来源于人体!小编推测来自于人体的菌种肠道刺激性小,能更温和更快的适应宝宝肠道环境。 从菌种含量来看,每袋含有50亿益生菌,专家建议每天摄入益生菌40-100亿,因此,在合理范围内。 从菌种来看,含有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菌种比较适合宝宝。 从益生元来看,添加了FOS(低聚果糖),促进益生菌的生长。 从每日消费来看,5.20元/袋,价格稍贵。 二、康丽莱益生菌+寡糖:性价比最高 这款产品的原产地标注的是台湾,罐身上说明也都是繁体字,同样采用天然菌种,我们来看看有多天然? Carry (康丽莱)益生菌是中澳合资,有315防伪刮层。采用的4款菌种都是可用于保健食品的10类益生菌菌种名单,比较天然安全。 从含菌量来看,每袋含有100亿益生菌,也在合理范围内,同时也是三款产品中含量最高的。 从菌种来看,含有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含有4

益生菌知识科普及三大误区

关于益生菌你知道么? ——解开益生菌食物的三个误区 益生菌到底是什么?他对人体都有哪些益处呢?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殖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人体、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 它的功能异常强大: 1.维持肠道正常功能。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和最大的微生态体系,人体通过胃肠道粘膜与外界缓慢进行相互作用,通过其生长及各种代谢作用促进肠内细菌群的正常化,抑制肠内腐败物质产生,保持肠道机能的正常运行。 2.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促进消化吸收。 乳糖不耐受是指人体缺乏代谢乳糖的酶,在摄入奶制品后,出现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在一些亚洲国家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群则超过90%。研究发现,乳杆菌等具有半乳糖甘酶活性,能够明显降低乳糖的浓度,产生乳酸,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3.增强人体免疫力。

益生菌进入肠道内,一方面可以在肠道内定殖,维持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另一方面是益生菌可以直接作用与宿主的免疫系统,诱发肠道免疫,并刺激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从而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 4.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的生长。 益生菌可以产生一些抑制肿瘤生长的代谢产物,如多糖、细菌素及乳酸等,通过抑制转化致癌物质的酶的产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巨噬细胞、NK 细胞、B淋巴细胞的活性及抑制细胞突变等方式,以及降低肠道内的PH值,刺激肠道蠕动,使肠道内的致病菌毒素和致癌物质排出体外,降低致癌的可能性。 5.缓解过敏反应。 研究发现,正常人肠道中益生菌越多,罹患过敏性的机会也就越小。 6.降低血清胆固醇。 益生菌主要通过同化作用来降低胆固醇的含量、抑制胆固醇合成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酸CoA还原酶)的活性,通过益生菌的胆盐水解酶的作用,将小肠内水解后的胆盐能与食品中胆固醇发生共沉淀作用,减少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由粪便排出体外。 7.益生菌肥胖的作用。 肠道益生菌群紊乱在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大量实验证实,通过摄入益生菌,可以有效的防止肥胖。 8.益生菌对糖尿病的作用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体内也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现象。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相,降低血糖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