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大师老舍
从《四世同堂》看老舍的“京味”语言

从《四世同堂》看老舍的“京味”语言老舍先生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巨人,他不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而且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别具风格,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
本文仅就《四世同堂》这部20世纪40年代完成于美国的长篇巨著,浅析老舍语言艺术特色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京味”语言的运用及其文化内涵。
标签:《四世同堂》老舍“京味”语言文化内涵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伟大的作家都是语言的巨匠。
老舍先生作为中国当代文化的巨人,不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别具风格。
凭着深厚的生活积累、坚实的语言功底和不懈的艺术追求,老舍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把中国的文学语言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使其成为继曹雪芹之后最有成就的“完全凭借纯北京语创造了现代文学语言的独一无二的作家”。
作为杰出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作品的语言一直是研究者瞩目的焦点之一,研究成果也颇丰。
本文仅就《四世同堂》,浅析老舍语言艺术特色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京味”语言的运用及其文化内涵。
一、通俗易懂的京味口语的运用在《四世同堂》中,老舍先生用通俗的、地道的、富有生活气息的北京口语来写北京人和北京事,这些经过他提炼加工的北京口语在《四世同堂》中担负起了叙述、描写和对话的任务,使作品具有了朴素的音乐美和绘画美。
(一)北京口语词汇的使用《四世同堂》中的北京口语词汇相当丰富。
除了形容词兼用口语及书面语的词汇以外,动词(包括助动词)、名词(包括时间词、处所词)、副词和连词等都尽量用口语词汇。
此外,作品中还大量使用了极富北京特色的俗语、惯用语、歇后语等,这些都使《四世同堂》的语言充满了浓郁的“京味”。
1.北京口语中的词汇特殊用法A.口语动词。
从常用词的范围看,北京口语中动词的词汇总量要比书面语多,用法也相对灵活。
口语里动词词义的区分更为细致、具体。
例如:(1)顺儿,不准和爷爷讪脸!“讪脸”,指小孩子在大人面前嬉皮笑脸。
(2)再说,赶明儿一调查户口,我们有人在外边抗战,还不是磨菇?“磨菇”,指磨蹭,浪费时间。
老舍先生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巨人

【内容摘要】老舍先生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巨人、“人民艺术家”、语言大师、幽默大师,他不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而且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别具风格,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
本文就老舍先生的作品语言艺术特色:幽默;简练亲切、“京味”+足;自然率真、深入浅出的艺术风格略作一些探讨与同仁们一同商榷。
【关键词】老舍语言特色幽默“京味”十足自然率真正文老舍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以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宝库.老舍因此获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也被人们称为语言大师、幽默大师,对于这些美誉他是当之无愧的。
因此作为人民的艺术家、语言大师、幽默大师的老舍的作品便成了们更好的精神食粮.其作品的艺术特色也成了文学爱好者们学习和研究的根本。
因此,本文就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幽默;简练亲切、“京味”+足;自然率真、深入浅出的艺术风格略作一些探讨与同仁们共同商榷。
一、老舍作品中的“幽默”所谓的幽默指的是:有趣的、可笑的、意味深长的。
用老舍自己的话说就是:“幽默文字不是老老实实的文字,它运用智慧聪明与种种招笑的技巧,使读了发笑、惊异或啼笑皆非受到教育。
我们读读狄耿斯的,马克吐温的和果戈里的作品,便能够这个道理。
听一段好的相声,也能明白这个道理。
”“看透宇宙见得种种要素,而后用强烈的手段写画出来”①而能引人发笑者为幽默。
因此,老舍认为“嬉皮笑脸,并非幽默,和颜悦色,心宽气朗,才是幽默。
②要想得到幽默:首先要认真学习、博览群书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它是前提,是基础。
其次善于观察,并且要思考的深刻。
再次要多读,即要认认真真地阅读一些有关幽默语言的文学作品,并且作到能领悟他们的作品内容,而从中受益。
最后要善于运用,古人说的好:学以致用。
即把自己从学习中得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去。
这样做不仅能加深理解,而且能是我们的大脑更加充实。
老舍就是这样,他不仅知识渊博,而且想的深,看得透,说的俏,因而形成了幽默的语言艺术风格。
关于老舍的简介资料

关于老舍的简介资料关于老舍的简介资料老舍,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关于老舍的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老舍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老舍人物生平个人经历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
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
全家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
1908年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
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1921年,在《海外新声》上发表《她的失败》的白话小小说,署名舍予,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仅有700字。
1922年,受礼加入基督教,后在天津南开中学教国文,并在北京教育会、北京地方服务团工作。
在此期间,他热衷于社会服务事业,同时还在英文夜校和燕京大学补习英文。
1923年,在《南开季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讲师。
家 老舍语言与叙述心理蕴涵

家老舍语言与叙述心理蕴涵老舍先生被尊称为语言艺术的大师。
老舍先生的小说作品在语言艺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集文学性与通俗性于一身,语言朴实但不粗俗,语言精细讲究但不雕琢,雅而不俗,朴实清新而有韵味,从而表现出作家独特的文学艺术手笔。
老舍先生这种个性鲜明的语言艺术特色,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近现代的白话文语言,又使他的小说成为了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最具特色和意义的白话文学作品。
对于老舍先生文学作品的语言与叙述心理蕴涵特色,我们应该从以下的四个重要方面入手:(一)通俗清新而不失淡雅老舍先生在北京方言口语的基础之上,广泛地吸收了古典文学艺术、民间文学艺术形式和外国文学艺术的营养,用平常人可以听得懂、说得出来的语言进行文学创作,所以文学作品也显得通俗易懂,道理浅显;同时又深入浅出,通俗而不失淡雅,不疏于肤浅,雅俗共赏。
如老舍先生的代表作《骆驼祥子》,据有人通过电脑统计,全文只用了2411个汉字,即便是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读者也可以明白小说的意思。
在这部小说里,一个冷僻的字眼儿都没有出现,就连“时”这样常见的词语,老舍先生也在文中写成了“时候”或者是“那阵子”,如果只用了“时”一个字,就会显得文绉绉,不符合平常口语的表达习惯。
到了晚年,老舍先生的语言艺术就显得更加老练、纯净,他的文学作品《正红旗下》中的语言表达和使用可谓是炉火纯青,字字珠玑,代表了他高超的语言艺术特色和文学成就。
老舍先生的文学语言通俗、淡雅,这是因为他长期坚持使用北京口语和俗语创作,老舍先生对大白话是极为依赖的。
在小说《骆驼祥子》中,从小说的语言叙事,人物的语言塑造到肖像特征、景物描写和心理刻画等用的都是北京口语语言,作者的叙述和内心世界做到了水乳交融,让读者阅读后会感觉到这既是小说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同时也是作者的具体描述,真正切实做到了将叙述人物的思想情感融入到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活动之中。
老舍先生这种通俗化、口语化的文学语言特征,可以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得到叙事者的提示和帮助,可以移位自己那真实的思想情感活动,从而产生一种精神上的共鸣。
老舍 当之无愧的语言大师 作品

老舍当之无愧的语言大师作品导语:老舍是现代著名的作家,才华洋溢,在语言艺术上的造诣非常的高,是当之无愧的语言大师。
老舍先生:当之无愧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语言大师。
他在语言艺术上的造诣,可与鲁迅、侯宝林等任何一种艺术领域内的巨匠相媲美。
他高超的语言技巧当然首先表现在小说和戏剧中,但众所周知,没有什么体裁是老舍所不能驾驭的,他是我国现、当代文场上的全能冠军。
他写的杂文仅在抗战前后就达数十万字。
不过一是因为被其他方面的伟绩所遮没,二是因为老舍本人那有口皆碑的自谦,他曾在《答客问》中说:"在我快要与世长辞的时候,我必留下遗嘱,请求大家不要发表我的函信,也不要代我出散文集。
究非精心之作,使人破工夫读念,死后也不安心!'所以学界一直对老舍的散文,未能在整理和讨论方面给予应有的重视。
实际上,老舍的散文,不仅能侧面反映他小说的许多风貌,而且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在语言上。
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语言风格的纯朴清新。
老舍爱清洁,"生平不讲究吃喝,只爱穿几件干净的衣服'。
办什么事都讲究干净利落,他的文风也是如此。
但他的纯朴不同于周作人的淡茶闲酒或俞平伯的缓鼓涩弦,而是如同一位谦恭而亲善的故友,向你讲述他见过的一事一景。
这种讲述是完全的口语化,然而又是你所察觉不到的经过了高度艺术凝练的口语,而决非有意做出一番"质朴无华'的姿态,把别人硬拉入自造的桃花园,去忍受那"葡萄拌豆腐一嘟噜一块'的语言折磨,像茅盾所批评的某些青年一样,"朴素到了寒碜的地步'。
这种功夫是无人能与老舍匹敌的。
老舍的纯朴不是毫无修饰的。
正相反,他的纯朴很大一部分就表现在修饰上。
关键在于修饰得自然、得体、恰到好处。
宛如一位装扮得干净清丽的北京少女,而不是十里洋场的艳装女郎或荒山野岭的愚蛮村妇。
我们都读过朱自清的《绿》,前铺后陈,闪展腾挪,极尽比方夸张之功,把梅雨潭的绿描绘得生趣盎然,脍炙人口。
老舍(精)

后期创作
老舍创作中有一个从由衷歌颂到按照 别人的调子奉命歌颂的复杂微妙的过 程。投入的层次越深,发现那令他魂 牵梦绕、割舍不了、无比单纯的“北 京”,在文学与现实之间越是存在着 极大的距离。但出于对北京和人民政 府的热爱,他一次又一次地克服个人 委屈投入到作品的创作与修改之中。
老舍之死
1966年8月24日晚或25日凌晨 时为北京文联主席的老舍投太平湖而死
死因?
持抗争说观点的人认为老舍性情刚烈,正直品行使他对林 彪、康生毁灭文化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最终以死表明自 己。 持绝望说的人认为当时老舍的处境其实非常尴尬。一是因 为写不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再有就是因为当时我党对老舍 这样知名的无党派人士采取两种策略,给官和安排,没有 实际权力,但又在场面上忙得没有自己业余时间的名誉性 职位。到1966年“红色八月”,红卫兵冲进北京文联对 他进行当众侮辱和毒打,在孔庙进行“焚书坑儒”,老舍 的绝望才达到顶点。 认为老舍是因为太脆弱,承受不了打击而自杀的人都是被 历次政治运动折腾苦了的人。毕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 的确有让人无法承受得起的问题和事情。
爱好
1. 打拳 3. 养花 5. 爱画 7和孩子们交朋友 9. 念外文 11. 养猫 13. 行善 15. 起名字 17. 收藏小宝贝 2. 唱戏 4. 说相声 6. 玩骨牌 8. 下小馆 10. 写字 12. 旅游 14. 分享 16. 自己动手 18. 剖析自己
与诺奖擦肩而过
1968年老舍曾获诺奖。中国作为文学大国,始终无人获 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原因除了政治偏见外,还因为中国作 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外文的太少,在交流上存在着技术上的 难题。而老舍当时在中国作家中是作品被译介最多的,老 舍在1968年被提名,秘密投票结果的第一名就是老舍。 但是在1968年,中国已经进入了“文革”高峰。各国谣 传老舍已经去世,瑞典就派驻华大使去寻访老舍下落,又 发动其它国家进行联合调查,中国官方当时对此没有答复 ,瑞典方面断定老舍已经去世。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 已故之人,所以评选委员会决定在剩下的4个人中重新进 行评选,条件之一,最好是给一个东方人。结果这一年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成了日本的川端康城。 不过,是否得到诺贝尔奖文学奖,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 说,并不重要;对于一个真正有自信的民族来说,也不重 要;重要的是——理解文学真正的意义。
老舍语言的魅力

老舍语言的魅力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之一,他的语言具有魅力,其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表现。
老舍的语言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语言简洁精炼,富有形象性:老舍的语言简练明了,不矫揉造作,用词质朴自然,富有生命力。
比如《茶馆》中的“我一头牛”、“一坨屎”等,都是形象生动的语言。
二、表现力强,情感真挚:老舍的语言表现力强,能够深入人心,打动人心。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人性的关怀和对生活的关注,情感真挚。
比如《骆驼祥子》中饱含着对贫苦人的同情和渴望生活的热情,读来令人动容。
三、鲜明的时代特色:老舍的语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他的作品中不仅有重大历史事件的刻画,还有社会角色的生动描绘,包括民间艺人、苦力、小商贩等等,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总之,老舍的语言具有魅力,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
简述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

简述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老舍称得上“语言大师”,他在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创造与发展上,有着突出的贡献。
总的说来,老舍的语言呈现以下几个特色:(1)幽默风趣幽默风趣是老舍作品语言的整体风格特色。
这种幽默风趣带有北京市民特有的“打哈哈”性质,既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以“笑”代“愤”的发泄,又是对自身不满的一种自我解嘲。
老舍的小说、戏剧、散文中无不充满幽默风趣的色彩,尤其在小说中表现得最为典型。
如《离婚》中幽默风趣的语言可谓不胜枚举:写张大哥全身整个儿是显微镜和天平,“在天平上,麻子和近视眼恰好两相抵消,上等婚姻”;写老李嫌弃自己的老婆,然而自己却是“穿上最新式的西服会在身上打转,好像里面絮着二斤滚成蛋的碎棉花”等等。
(2)俗白精致老舍的语言俗白优美、雅俗共赏,并不是通俗易懂且不加修饰,直白浅露地对大众口味完全趋附、投合,而是在俗白中体现出艺术性、审美性,具有雅的色彩。
老舍的“俗”不是“庸俗”之“俗”,而是通俗,即普通老百性的日常用语;老舍的“白”就是不做过多修饰的白话,清浅通畅。
如《月牙儿》的语言就是“俗”且“白”的,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修辞,但又于俗白中体现出一种精致之美。
(3)饱含温情老舍作品的语言温和而不过激,虽婉而多讽,但蕴涵心酸、饱含同情。
特别是对小人物的描写,老舍的语言是宽厚温和的善意的奚落。
老舍的温情在《济南的春天》一文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作者笔下的冬天没有那么寒冷,而是温暖可爱。
(4)富含潜台词主要体现在戏剧中,如《茶馆》的第一幕中庞太监与秦仲义的舌战,充满了刀光剑影。
这些潜台词调动人们的兴味与深思,耐人咀嚼。
(5)浓郁的北京风味老舍的作品多用富有生命力的北京口语词汇,使作品充满独特的北京韵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如《离婚》中充满了“敢情”“瞎掰”“吃劲”以及“莲花白”酒、“杏仁茶”、“酸梅汤”等市民日常生活用语;《骆驼祥子》中关于洋车夫的描写体现了独特的北京地方风味等。
(6)“谈话风”式的语言老舍“谈话风”式的语言平易自然、简练明白、朴素随性,多用白描、极少雕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活泼生动的比拟 、
拟人如: 拿破伦(狗名)一扫兴, 拟人如:“拿破伦(狗名)一扫兴,跑到后花园对着几株干 玫瑰撅上嘴!它心里说: 玫瑰撅上嘴!它心里说:不知道这群可笑的人们为什么全撅 上嘴!想不透!人和狗一样,撅上嘴的时候更可笑! 二马》 上嘴!想不透!人和狗一样,撅上嘴的时候更可笑!” 《二马》 拟物如: 孙八是个好人,傻好人, 拟物如:“孙八是个好人,傻好人,唯独他肯被老张骑着 走” 《老张的哲学》 老张的哲学》
二、生动凝练的遣词艺术
1、方法 、
精心挑选最恰当的词
他们的拉车姿势,讲价时的随机应变,走路的超近绕远, 他们的拉车姿势,讲价时的随机应变,走路的超近绕远,都足以使 他们想起过去的光荣,而用鼻翅儿扇着那些后起之辈。 骆驼祥子》 他们想起过去的光荣,而用鼻翅儿扇着那些后起之辈。《骆驼祥子》
灵活多变的转类用法
3、含蕴深刻的对比 、
别的我不敢说, 别的我不敢说,我准知道宅门里的姨太太擦五 十块钱一小盒的香粉……我的邻居李四,把个 我的邻居李四, 十块钱一小盒的香粉 我的邻居李四 胖小子卖了,才得到四十块钱,足见这香粉贵 胖小子卖了,才得到四十块钱, 到什么地步了。 我这一辈子》 到什么地步了。《我这一辈子》
活泼的修辞技巧
比拟
稿子登出去以后,酬金就睡着了,睡得还是挺香甜。 稿子登出去以后,酬金就睡着了,睡得还是挺香甜。知 道我也睡着了,它突然来了,仿佛故意吓人玩。 道我也睡着了,它突然来了,仿佛故意吓人玩。 《又是一年芳草绿》 又是一年芳草绿》
夸张
(金三爷)倒在床上,登时鼾声像拉风箱似的,震动的 金三爷)倒在床上,登时鼾声像拉风箱似的, 屋檐下的家雀都患了失眠。 四世同堂》 屋檐下的家雀都患了失眠。《四世同堂》
4、 4、富于特色的夸张
下了大雨。不知哪儿的一块还被谁搬到空中, 下了大雨。不知哪儿的一块还被谁搬到空中, 底儿朝上放着。 离婚》 底儿朝上放着。《离婚》
四、诙谐深沉的幽默艺术
20世纪 《老张的哲学》《二马》 世纪 老张的哲学》《二马》 》《二马 “幽默小说家” 幽默小说家” 幽默小说家 其后, 故意禁止幽默” 大明湖》《猫城记》 其后,“故意禁止幽默”《大明湖》《猫城记》 》《猫城记 后来, 返归幽默” 后来,“返归幽默” 30年代《离婚》《牛天赐传》 幽默风格渐臻成熟 年代《离婚》《牛天赐传》 年代 》《牛天赐传 解放后, 茶馆》《正红旗下》 解放后,《茶馆》《正红旗下》成为幽默风格的代 》《正红旗下 表作 他本人也成为享誉世界的幽默大师
可是,没想到哥哥竟自做出那么没骨头的事来——狗着洋人,欺负 可是,没想到哥哥竟自做出那么没骨头的事来 狗着洋人, 自己人! 正红旗下》 自己人!《正红旗下》
创造性的词语用法
(赵子曰)还没扭到能看见后面的程度,早就把笑容在脸上画好, 赵子曰)还没扭到能看见后面的程度,早就把笑容在脸上画 轻轻地叫了一声:老李! 赵子曰》 轻轻地叫了一声:老李!《赵子曰》 多老大从心灵的最深处掏出点最地道的笑意, 在脸上。 多老大从心灵的最深处掏出点最地道的笑意,摆在脸上。 《正红旗下》 正红旗下》
2、生活的记录与艺术的提炼 、 表一般的交谈有:过话、顺口搭音、打哈哈、摆闲盘、 表一般的交谈有:过话、顺口搭音、打哈哈、摆闲盘、扯 淡、念叨等 表无话找话的有:耍贫嘴、耍嘴皮子、扯臊、碎嘴子、 表无话找话的有:耍贫嘴、耍嘴皮子、扯臊、碎嘴子、叨 唠等
设若老张“呜呼哀哉尚飨”之日, 设若老张“呜呼哀哉尚飨”之日,正是羊肉价钱 低落之时,那就不难断定他的遗嘱有“按照回教 低落之时,那就不难断定他的遗嘱有“ 丧仪,预备六小件一海碗的清真教席” 丧仪,预备六小件一海碗的清真教席”之倾 而洗尸问题或可以附带解决矣。 向……而洗尸问题或可以附带解决矣。 而洗尸问题或可以附带解决矣 老张的哲学》 《老张的哲学》
比喻
老张微翘的鼻孔“ 老张微翘的鼻孔“好似柳条上倒挂的鸣蝉 ”《老张的哲 学》
2:三十七八岁的黄花女虎妞 骆驼祥子》 有这样一个情节: 一味追求人力车夫骆驼祥子。本来,虎妞是丑陋,刁怪, 一味追求人力车夫骆驼祥子。本来,虎妞是丑陋,刁怪,沾染着 寄生性的厂主小姐;祥子是朴实、健美、勤劳的城市贫民。 寄生性的厂主小姐;祥子是朴实、健美、勤劳的城市贫民。两人 的年龄,出身地位,志趣爱好相距甚远,缺乏爱情的基础。 的年龄,出身地位,志趣爱好相距甚远,缺乏爱情的基础。但由 于虎妞渴望满足某种变态心理的需要和祥子的无可奈何, 于虎妞渴望满足某种变态心理的需要和祥子的无可奈何,却意外 地结合了。老谋深算的虎妞为了将祥子俘虏到手,设下圈套,先 地结合了。老谋深算的虎妞为了将祥子俘虏到手,设下圈套, 引诱祥子上钩,然后谎称“我有啦! 步步紧逼祥子就范 步步紧逼祥子就范。 引诱祥子上钩,然后谎称“我有啦!”步步紧逼祥子就范。结婚的 当天晚上,她见木已成舟,便自己拆穿了西洋镜,原来并未怀孕, 当天晚上,她见木已成舟,便自己拆穿了西洋镜,原来并未怀孕, 裤腰上塞上了枕头” 这一情节的可笑之处, 是“裤腰上塞上了枕头”。这一情节的可笑之处,就在于虎妞利 用荒唐的手段,使憨厚的祥子跌落圈套,乖乖地成了她的猎获物, 用荒唐的手段,使憨厚的祥子跌落圈套,乖乖地成了她的猎获物, 事情出现了异乎寻常的滑稽性结果。老舍把握住了这一事件的矛 事情出现了异乎寻常的滑稽性结果。 盾性,从容安排,层层递进,先制造出一种假象,悬念, 盾性,从容安排,层层递进,先制造出一种假象,悬念,继而着 意渲染,然后突然来个反转,使真相大白,幽默感顿生。 意渲染,然后突然来个反转,使真相大白,幽默感顿生。作者的 技巧就巧在这出其不意,骤生反转上。 技巧就巧在这出其不意,骤生反转上。
2、遣词特色 、
准确精当 老张股一股勇气,把腿搬起来往里挪 老张股一股勇气,把腿搬起来往里挪。《老张的哲学》 老张的哲学》 形象生动 老张又吃了个“天雨粟,鬼夜哭” 老张又吃了个“天雨粟,鬼夜哭”……手捧圆肚,一步三叹 手 圆肚, 出安定门。 的挤出安定门。 简洁凝练 春二拉车的第三天,就遇上一个大兵,他竟自把那个大兵说 春二拉车的第三天,就遇上一个大兵, 得直落泪。拉到了海淀,那个大兵因受了春二的感动, 得直落泪。拉到了海淀,那个大兵因受了春二的感动,只赏 了春二三皮带,并没多打。 赵子曰》 了春二三皮带,并没多打。《赵子曰》
语言艺术大师
——老舍 老舍
一、植根沃土的口语艺术 二、生动凝练的遣词艺术 三、多姿多彩的修辞艺术 四、诙谐深沉的幽默艺术
一、根植沃土的口语艺术
1、口语化特点的体现
词汇
多咱搬铺盖 “多咱钱到多咱搬铺盖”《牛天赐传》 多咱钱到多咱搬铺盖” 牛天赐传》 “你念我听,多咱我听明白了,多咱往下念”《二马》 你念我听,多咱我听明白了,多咱往下念” 二马》 你念我听 我听明白了 “不这么奔,几儿能买上车呢?”《骆驼祥子》 不这么奔,几儿能买上车呢 能买上车呢? 骆驼祥子》 不这么奔 二爷的收入将将够夫妇俩花的 而老三还正在读书的时候。 二爷的收入将将够夫妇俩花的,而老三还正在读书的时候。《四世 将将够夫妇俩花的, 同堂》 同堂》 天极冷,小茶馆里的门窗都关的严严的, 天极冷,小茶馆里的门窗都关的严严的,……饶这么样,窗上还冻 饶这么样, 着一层冰花。 骆驼祥子》 着一层冰花。《骆驼祥子》
北京口语中儿化词的现象大量存在
“门脸儿、赶明儿、抠门儿、热心肠儿、随手儿……” 门脸儿 赶明儿 抠门儿 热心肠儿 随手儿
句式 拿钱呢,你走你的;不拿,好,天桥见。 拿钱呢,你走你的;不拿, 天桥见。 可以投奔的,可以依靠的, 可以投奔的,可以依靠的,人,在他心里,只有两个。 在他心里,只有两个。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
1、幽默艺术与语言技巧 、
生动的表达技巧 其实买个妾还不是件容易的事, 其实买个妾还不是件容易的事,只看男人的脑袋是金银 铜铁那种金属做的。吴先生的脑袋,据张大哥检定, 铜铁那种金属做的。吴先生的脑袋,据张大哥检定,是 铁的:虽然面积不小,可是能值多少钱一斤? 离婚》 铁的:虽然面积不小,可是能值多少钱一斤?《离婚》 别致的修饰技巧 保罗说着,从人群里挤进去,把范掌柜的一拉, 保罗说着,从人群里挤进去,把范掌柜的一拉,范掌柜 笑嘻嘻的就倒在地上啦,很聪明的吧头磕在桌腿上, 笑嘻嘻的就倒在地上啦,很聪明的吧头磕在桌腿上,磕 成一个青蓝色的鹅峰。 二马》 成一个青蓝色的鹅峰。《二马》 他们必须知道谁是二姥姥的姑舅妹妹的干儿子的表姐, 他们必须知道谁是二姥姥的姑舅妹妹的干儿子的表姐, 好来与谁的小姨子的公公的盟兄弟的寡嫂;做极细致的 好来与谁的小姨子的公公的盟兄弟的寡嫂; 分析比较。 正红旗下》 分析比较。《正红旗下》
参考书目: 《老舍的艺术世界》 孙筠政著 《老舍的语言艺术》 王建军著
三、多姿多彩的修辞艺术
1、比喻的艺术效果 、
恰当、 恰当、新颖 “春天杜鹃开花的时候,要多么好看!红的,白的,浅粉 春天杜鹃开花的时候,要多么好看!红的,白的, 他猛然想到: 像玛丽的脸蛋儿! 二马》 的,像”——他猛然想到:“像玛丽的脸蛋儿!”《二马》 他猛然想到 “他的心好像冻实了的小湖上突然来了一阵春风。” 他的心好像冻实了的小湖上突然来了一阵春风。 他的心好像冻实了的小湖上突然来了一阵春风 形象、 形象、生动 周少濂是位古老的青年,弯弯的腰像个小银钩虾。 周少濂是位古老的青年,弯弯的腰像个小银钩虾。瘦瘦的 一张黄脸像个小干橘子。 赵子曰》 一张黄脸像个小干橘子。《赵子曰》 温都太太”脸像小帘子似地撂下来了。 温都太太”脸像小帘子似地撂下来了。”《二马》 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