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doc

人文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doc
人文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doc

人文科学概论

死亡的恐惧来自于生命的欲望。生命的载体是身体,对生命的珍惜首先表现为对身体的重视,延长肉身的生存成为超越死亡的最初努力。求収长生是人类最持久的活动。

超越死亡

超越死亡并不指超越时间的规定,进入一个非时间的领域,而是充分展开我们的可能性,使我们成为他人的已在,融于后人的视界,在后人的生存屮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从而获得永生。一旦我们脱出他人的视界,我们的生命就此终结。具体地说,就是在时空上离开他人之后,他人的生活和生命里出现了一个无法填补的空白,这就是人生的价值所在,也就是对死亡的超越。

三不朽

超越死亡的唯一途径

与物是某种什么不同,创造永远不是创造某种什么,它只是可能性的展开。因而,创造是人类活动的核心。创造活动起于对死亡的超越和征服、对永恒的追求与渴望。获得永恒就是在人类的精神文化中打上个人的烙印,成为他人的视界一一艺术史、文化史、科技史、思想史……一句话,历史的一部分。

人类的生存动力人类的生存动力是什么?人类了解死亡的历程

图腾:不知死巫术:乞求不死宗教、信仰:非时间性的生存

死亡死亡图死亡意识的产生死亡焦虑死亡赋予生命以意义。

对于每个人来说,死亡只有一次,但死亡焦虑将伴随终生。

超越死亡成为人类所有活动的最终指向。

超越死亡的途径

长寿保存肉身食和性生育

影响他人的生命和生存

创造新生命

在现实中,主体与对象、生存与死亡、理想(未來)与现实(现在)相分离。现实意味着人的有限,人却通过哲学和艺术想彖自己的无限;死亡意味着口我的解体,哲学和艺术却是人类伟大的表征。理想给了人类超越现实和战胜死亡的勇气,历史给了人类以依据。哲学和艺术最可贵Z处不在于描绘了什么,而在于展现出各种生命自身和生命的种种可能性;历史则使人们领悟生命的丰富性,人们从中得到启发, 从而创造新的生命可能。

文史哲产生的主要原因

历史、艺术和哲学的真正诞生地是死亡。没有死亡,就没有文史哲;没有死亡,人类便无所畏惧,无所悔恨,无所理想。正由于死亡的不可避免,人们才创造了文史哲,唤醒人类激发人们改造现实、超越现实的激情,使人迈向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便是文史哲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活动方式的主要原因。三不朽

大(太)上有立徳,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一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Z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什。不假良史Z辞,不托飞驰Z势,而名声名自传于后。

——曹丕《典论?论文》

我已经建造了一座比青铜更经久,比帝王的金字塔更高的纪念碑。雨水的侵蚀与风暴的吹括不能摧毁它, 岁月的更迭和时光的流逝也做不到这一点。一一我根本不会死去。一一贺拉斯《纪念碑》

我为自己建造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

在人们走向那儿的路上,青草不再生长。

它抬起那颗不肯屈服的头颅,

高耸在亚历山大的纪念石柱之上。

不,我不会完全死亡一一我的灵魂在圣洁的诗歌屮,

将比我的灰烬活得更久长,

和逃避了腐朽与灭亡。一一普希金

逃避死亡的人们转过來面对人生虚无的恐慌时,自然会采収最简便也最通常的方法來替代性地满足对永恒的渴求:生育。

生瑜的实质即将子女当作自身生命的延伸,希望通过肉身的延续达到对永恒的追求。

人类生命存在是一种整体性的存在,不能割裂为时间存在和自由存在。在人的生命整体中,自由不再与吋间相分离,而以吋I'可为根基。

死亡是人类生命的时间性终结

死亡是人类有限与无能的终极象征

死亡意识是人类产生的最后标志。死亡意识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类认识到自己与其他存在物的区别,意识到生命的有限。

求生避死是所有生物共同的本能,但动物没有死亡意识,也就意识不到自己与其他存在物的区别,没有生命的意义,只是本能地存在。惟有人清醒地意识到死亡的意义。

死亡意识即了解到死亡就是虚无,就是不存在。

反抗死亡

死亡使人认识到生命只是一个有限的过程,人类所做的一切均是对死亡的反抗,是超越死亡的努力,死亡超越是人生的主要目的之一。对死亡日益深化的理解使人深切地认识到,过程的意义源于结果,没有结果的过程是不可能具有任何意义的。

向死亡存在

死亡不是外在于人的事件,而是人最本真的可能性;既然人终有一死,人就是向死亡的存在,受到死亡的规定。向死亡存在就是整体的存在,向死亡存在在生存活动中就展现为时间性存在。

逃避死亡

遗忘自身就是遗忘自身,逃避死亡就是逃避自身的真实存在。

逃避死亡,使得人类从有限的存在转为有限性的存在,扩张生命、超越死亡的有效方式就是竭力抓取眼前可资证明自我存在,显示自我生命力的东西。结果是把肉身等同于生命。这是一种以终止价值关怀的生存方式对生命的追问和回答,特征是占有外物。

占有取消生命的真实性

占有与死亡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死亡使占有与其结果成为悖论。

把整个生命耗费于维持肉身存在时,生命被“物”分割得支离破碎,物的尺度成为生命价值的尺度。

回避死亡的最终结局是取消生命的真实性。

逃避死亡关闭了生命的可能性

死亡成为一件偶然和倒霉的事,悲痛和同情也就是庆幸自己的活着。

以掩盖死亡安慰自己,使自己安于口常状态,实际上关闭了生命可能性的展开。

人类生命不是实然的、现存的,而是应然的、可能的,向未来敞开无限的可能性。

没有死,就没有生的意义,生的意义最终由死来赋予。一切人生观、价值观皆源于死亡意识,行为的意义和价值均须置于死亡的天平上加以衡量。死亡赋予生命以意义,人生因了对死亡的理解和态度而呈现出高下。

死亡意识中对永恒与绝对的追问,直指生命与世界的真义与本原。任何一种深刻的人生观都能正视生命悲剧;对生存意义的终极追问,使得生命的真实性得以呈现。

来肉身的主要内容有二:食和性。

崇食是维持人类现实主存的基本手段。

崇性是人类延续生命的基本方式。

崇食和性都源于死亡,没有死就没有食和性,食和性是生命进化屮出现的对抗死亡的机制。

图腾

?图腾文化认为人的存在,只是他的图腾祖先的生命力的一种形式。人由女性与氏族图腾感应而生,死亡即人返回自己的氏族图腾。在他们的信念中,整个什么过程是一种从死到生,从生到死的循环系统。

生命的循环从死到赞礼;从赞礼到哀悼;等待肉体的重新投胎;从诞生到命名;从命名到成人礼;

从成人礼到死。

“视死如归”的原始含义

视死如归:形容不怕死(《辞海》1979年版)

《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郑玄注:“鬼之言归也。”《尔雅?释训》:“鬼, 归也,归其真宅。”《礼记?礼运》:“列于鬼神。”注“鬼者,精魂所归。”

归非灭,死非虚无,而只是生命转换为另一种形式而已。

图腾文化吋期,先民不知死一一不了解死亡的真正含义

巫术的功能

巫术的目的:祈福祛邪

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尚书?洪范》)

巫术的具体内容

祈福:健康、不死

健康

欲康寿,就得无灾无病。先民以为病灾是恶鬼所致,要幸福长寿须驱鬼消灾。

古人用桃木制成桃杖、桃戈、桃弧以辟邪,用桃花入粥也可辟邪,于是就有了春节以桃汤为饮料辟邪祈福的风俗。驱鬼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庆贺,进淑柏酒,饮桃汤。”

《太平御览》:“(元日)服桃汤,桃者,五行之精,压伏邪鬼,制百鬼。”

《梦粱录》载,宋代有除夕“换门神,挂钟尴,钉桃符。”的风俗。

生与死的统一

宗教和信仰将生与死统一起来,通过对灵的推崇和对肉的否定,把生与死、灵与肉的二元转化为一元,从而使“死”成为人类终极关怀的切入点,原本不具有绝对意义的死亡因而对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终极存在

宗教和信仰为人类构建了“终极存在”,一方而缓解了死亡恐惧,一方面把人生境界从一己提升为族类、人类的超越性存在,赋予人生以超越性,人类生命从生物性的生存转化为社会性的生存。

非吋间性生存

信仰:通过把个体生命转化为群体生命的无限延伸从而超越死亡。

孔子把人生的意义定位于现世,在与民族、国家、人类生命的无限传承中。

宗教假设了神(上帝)和灵魂,以此解决人的时间性存在与自由存在Z间的矛盾。来世或最后审判后的世界是非时间的。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孤独是无人理解自己而引发的感受,是无法解脱的痛苦。孤独并非不与人交流,而是对人生的深深感悟。孤独是一种伟大而悲伤的感受,是生命高度的象征。

孤独是现实的痛苦酿造的人生美酒,是以现实人生的痛苦为代价换来的对生命的感悟。

顿是意义单位的隔断

每一顿是一个独立的意义单位

艺术与生活的区别

孤独的痛苦

单独的枯藤、老树或者昏鸦不会使人感到凄凉,也不会产生痛苦之感,更不会令人强烈地感觉到死亡;三者相互联系同样不会;在这里,枯藤、老树和昏鸦彼此孤立,并无联系,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孤独。

?死亡、别离等都可以使人痛苦,但假若这种痛苦有人分担,就会减轻许多。孤独所引发的痛苦只有自己咀嚼,越咀嚼,就越痛苦。

?生命因了孤独而痛苦,而失去生气,而走向死亡,体现于诗中,就使我们感到痛苦和凄凉。

?没有动词

?静态

?黄昏,画面灰暗,冷色调

真”就是作者不将自我意识强行投射于万物,使物象、作者和欣赏者的内在生命得以自行显现。

“不隔”就是作者与作品,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距离被消除了,物象、作者与欣赏者完全融为一体,我们在作品里感受到的一瞬间的情态,实是物象与作者和欣赏者的同i体,既是事物内在意蕴的显现, 又是作者精心组织的结构关系所致,更是欣赏者的独特感受。

“真”就是作者不将自我意识强行投射于万物,使物彖、作者和欣赏者的内在生命得以自行显现。

“不隔”就是作者与作品,作品与欣赏者Z间的距离被消除了,物象、作者与欣赏者完全融为一体,我们在作品里感受到的一瞬间的情态,实是物象与作者和欣赏者的同一体,既是事物内在意蕴的显现, 又是作者精心组织的结构关系所致,更是欣赏者的独特感受。

艺术品呈现出多种面貌,形成的意义必然多样化。

作品不仅是作者的,同时也是欣赏者的,欣赏者是作品的共同作者。

?这一特点使艺术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成为各个时代、各个民族、不同社会、不同文化欣赏者共同的欣赏对象。

?随着欣赏过程的进行,生命的真实境况清晰地呈现出来,盲目的灵魂突然感受到剧烈的震撼,生命的力量界常猛烈地振奋起來,感到一种神圣的欣喜,这种灵魂的苏醒使得欣赏者的整个牛命获得更新的再生。柯勒律治称为“灵魂从沉睡中睁开眼”,马斯洛归为“高峰体验”,舍斯托夫名为“灵魂突然敞开”,在海德格尔那里则是“恬然澄明”。

?艺术不能直接改变世界,但它可以为变更那些可能变革世界的男人和女人的内驱力作出贡献。

?——马尔库塞

?内驱力就是从内心深处发出的那种旨在改造世界和改造社会的力量,是一种振奋的、向上的和积极的力量。

?艺术是对现实的批判(反思),是人类想象力和直觉力的表现。它通过对现实人生缺陷的解释和现实世界的批判,使人获得生命的真正自觉,引导人们创造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 艺术不是在现实之外构建的幻彖,而是生命的深化和展开,是生命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

?艺术是生命本体的外化,是生命的展示,是人生历史的感性思考。

枯藤:己死之藤

老树:将死Z树

昏鸦:快死之鸦

“昏”有两义:

1、黄昏

2、距死不远

死亡的指向

老夫喜作黄昏颂

叶剑英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来顿五行

崇五行木火土金水

糸四时春夏长夏秋冬

崇四方东南中西北

条五色蓝绿红黄白里

糸五咅角徵宫簡羽

条秋与死亡的关系

崇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刑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Z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一一欧阳修《秋声赋》

卡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一一毛泽东

崇生活是艺术的來源,是欣赏和理解艺术的基础和参照,但不能把现实与艺术混为一谈。

崇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秋夜》

崇苍茫的远山,行将消失的夕阳和满天的晚霞。茫茫无际的原野,一条荒废许久的小路上,一个游子骑着羸弱的老马,孤独地走向远方。无边的天空与渺小的游子形成巨大的反差,一种强烈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充满天宇。孤独和无望被形式化了,使人从屮感觉到这断肠人已被无边的孤独和痛苦所包围,他根本无法走出这孤独所带來的痛苦。崇生命自然和流动,处于变化发展屮,语言凝固僵化;语言为人不可或缺,但毕竟是理性的产物,无法涵括感性生命的整体,揭示生命的本原。

卡摆脱语言的桎梏,诗人以整体生命去拥抱另一个生命整体一一南山。

糸有限的自我融合于无限的自然之中,这才感悟到“真”(道)。

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两面性

一、入世进取,兼济天下;

二、避世退让,独善其身。

退居出园,与现实保持一段距离,在若即若离之I'可保全一份完整。

距离感成为大多古代文人的一种属性。

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以审美的方式生活,把生活艺术化。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各自保持其木质性,双方以平等的态度相逢,以其整个存在迎接对方,对方就是自己,自己就是对方,两个生命在碰撞中融而为一。

人与物、心与境的关系

■生命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干扰和扭曲而自然而然生长、变化,才合乎自然。扭曲天性,丧失本真自我, 生命就名存而实亡,只剩下无实的躯壳,“余形而失神”。

■要保住生命Z真,就得守神固性。

■个体无法脫离群体,个人不能隔离于社会,但可拒绝功利的诱惑,防止白我的分裂和异化,保持个体人格的整洁和精神的自由,此即“人生归有道”。(《庚戍岁九月中于西出获早稻》)

■外在环境能与内心世界相统一最为理想。

■人的内心意愿与外在行为相一致,人生积极而非消极。

■乡居生活使心与物、情与境成为一体,生命的理想成为现实的行为。

■陶渊明(365-427),东晋潯阳柴桑人,出生于士宦之家,先后做过江州祭酒,荆州刺史恒玄的幕僚,镇军将军刘裕和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405年任彭泽县令80多天隐居出园,不再出仕。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春翩思翔翥。

《杂诗?其五》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一一《饮酒?十六》

■出仕既为生活,也是想济世,要探索一条人生道路。

■出仕,归隐,不再出仕,以归隐终了一生。

■欲施展抱负,又不肯与世俗周旋;欲得隐居之资,又不肯“汩泥扬波”。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饮酒二十首?其五

哲学以普遍的形式进行思考,艺术则以个别的形式进行感悟。 艺术中的观念是个别的观念,艺术中的思想是具体的思想。

江雪 柳宗兀

艺术思考的方式

把个别转换为一般,把特殊转换为普遍。

把一般转换为个别,把普遍转换为特殊。

陌生化

卡打破语言的常态,使事物凸现出来,使

人们不再流行于事物的表面而深入到事物的深层,关注事物自身。

探寻人生之真

——读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屮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365-427),东晋得阳柴桑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出生于士宦之家,先后 做过江州祭酒,荆州刺史恒玄的幕僚,镇军将军刘裕和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最后做了彭泽县令。但 每次出仕时间都不太长,四十一岁以后就干脆隐居田园,不再出仕。他的《杂诗》说:“忆我少壮时,无 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春翩思翔翥。”《饮洒》:“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 仕。”这些诗句,说明他出仕既是为生活,同时也是想济世,要探索一条正直的人生道路。然而,多次的 仕宦经历使他看透了官场的腐败、世情的虚伪和狡诈,他的幻想破灭了。因为他刚正不阿,不肯与流俗 苟合,才毅然走上了归隐的道路。他出仕,归隐,不再出仕,以归隐终了一生的经历,反映了他要施展 抱负,又不肯与世俗周旋;要得到隐居Z 资,又不肯“汩泥扬波”的矛盾心情。——《饮洒?十二》

《论语?卫灵公》

陶渊明 结庐

在人境, 问君何能尔, 采菊东篱下, 山气日夕佳, 此中有真意,

而无车马喧。

心远地口偏。

悠然现南山。

飞鸟相与还。

欲辨己忘言。

他终于在思想的不断矛盾斗争中坚持了励志躬耕的道路。《饮酒》第十二首说:“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这首诗虽歌咏古人,却也是陶渊明自己一生出处大节的写照。孔子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陶渊明处在那样污浊的社会,进不能“道济天下”,退而“安贫乐道”求其次,这是他当时唯一的选择。所以无论隐居后生活如何贫困,如何“贫富常交战”,生活与节操发生矛盾,但终于“道胜无戚颜”(《咏贫士》),气节战胜了。他再也没有岀仕。从年轻时的要有所为到后来的有所不为,只是他坚持节操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都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唐宋以來,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日渐上升,终成个体人格和创作风格的理想象征。他的诗作, 语近而旨远,言浅而意深。诗中所写的日常生活的点滴感受背后,往往隐含着深厚的旨趣,极其平淡质朴的意境Z中,表露岀他率真乐道的情操,朴素清新,自然简洁的语言,给人言尽意存,玩赏不止的审美享受,被后人视为艺术的巅峰。清人沈德潜谈到陶渊明的创作对唐代诗人的影响时说:“陶诗胸次浩然, 其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月臾,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仪曹有其峻洁,皆学陶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孟浩然、李白等有称颂陶渊明的作品,白居易有《效陶潜体诗十六首》,苏轼更写有《和陶诗》一百二十首,可见陶渊明的影响。《饮酒二十首?之五》是陶渊明的代表作z—。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人所应生活的地方,远离俗世,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成天喧嚣的车马,没有惶惶不可终日、为功名利禄奔波忙碌的庸子,只有那白云朗朗、天空澄碧、绿意环绕的原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渔舟唱晚,黄昏牧归,松间明月,山涧清泉,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没有分离,没有异化,精神与坏境相一致,没有被拒斥的可能。

然而,现实不可能如此,车马的喧嚣正是人世纷扰的缩影。在人境屮结庐的诗人偏偏避开了现实的诱惑。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人与物、心与境的关系。环境毕竟是外在的,关键在于内心。一个人可以身在僻乡,心留市井,身披袈裟,灵魂俗过世人。深知此道的陶渊明接着强调:“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澄净,功利即在眼前也如同不存,立于闹市之内也仿若身在荒野之外。生命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干扰和扭曲而自然而然生长、变化,才合乎自然。扭曲天性,丧失本真自我,生命就名存而实亡,只剩下无实的躯壳,即所谓“余形而失神”。要保住生命之真,就得守神固性。政治丑恶,便不参与, 社会可使人异化,就退而避世。个体无法脱离群体,个人不能隔离于社会,但可拒绝功利的诱惑,防止自我的分裂和异化,保持个体人格的整洁和精神的自由,此即陶渊明所谓的“人生归有道”。当然,外在环境能与内心世界相统一,是最为理想的。那样,人的内心意愿就可与外在行为相一致,人生便成积极而非消极。乡居生活使心与物、情与境成为一体,生命的理想成为现实的行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这一理想的外化。“见”是本诗的诗眼,也是理解陶潜人生态度的关键。与有目的、有计划的“看”相反,见是一种无目的、无计划的行为,诗人无心找寻南山,而是南山无意屮进入诗人的视域。

诗人的一切行为和生活都不是人为计划好的,而随当时的心境、意愿和心境而进行,这正是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苏轼《东坡题跋》卷二:“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就说无意中遇见南山的行为与诗人率性而为的自然生活和隐居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真意相符合,若是有意去''望南山”,人为地寻“真意”,则失自然Z旨,不可能得到“真意”的。

“见南山”包含了行为主体的迁移。首先,南山(丁福保《陶渊明诗笔笺》认为是庐山,在此不赘。)主动进入诗人的视界,诗人是被动的接受。而南山闯入后,诗人非常有兴致地观赏起南山来,重新获得主动性。人与事物的关系有三:一是认识关系,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主动的、本质性的,而客体事物是被动的、非本质性的,人居高临下地审视事物,自我极度地扩张,主体征服了客体,事物失去独立性而成为认识主体的一部分;二是宗教关系,人只能举头仰视崇拜物,自我极度萎缩,失去自身的本质性而归附于被崇拜的对象;两者的共同点是距离的丧失,故而有一方必然不能保持其本质性。三是审美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主客体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双方都是本质性的,两个完整的生命相逢,在碰撞中彼此都得到更新和发展。陶渊明与南山遥遥相刈?,不但有空间距离,更有心理距离,双方于是保持了各自的

完整。距Z太近,就生出好恶,无法冷静观照对方,会“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离Z太远, 则无法把握对方。只有若即若离,有即有离,才能对对方进行整体的观照,把握住对方的整体生命。这是审美的前提,也是生活艺术化的所需。古代文人的距离感并非为审美而创造出,而是其生活态度的必然。孔庄以降,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就有了两面性:一方面是入世进収,兼济天下,另一面是避世退让, 独善其身。因现实与理想相距太远,满腔的报国热情往往在冷酷复杂的现实面前碰壁,无奈之下,只有退居田园,与现实保持一段距离,在若即若离Z间保全一份完整。久而久Z,距离感便成为大多古代文人的一种属性。这特点使他们可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以审美的方式生活,从而把生活艺术化。

诗人观照南山感悟到其中的“真”吋,超越了语言所能达到的境界,达到无言的境界一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语言为人所不可或缺,但毕竟是理性的产物,生命是自然和流动的,时时处于变化发展中,而语言则是凝固僵化的,它无法涵括感性生命的整体,揭示生命的本原。摆脱了语言的桎梏,诗人以整体生命去拥抱另一个生命整体一一南山乃至整个自然。有限的自我融合于无限的自然Z屮,这才感悟到“真”(道)。当他回到语言中,用语言描述所感时,发现真已从语言的缝隙中流走。他只好用素朴的语言,描述出其所见所为,藉以引发欣赏者相近相似的感受,使之接近生命本原。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社科部副教授硕士

邮编:650101 电话:(0871) 5324965

陶诗胸次浩然,其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月臾,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仪曹有其峻洁,皆学陶焉而得其性之所近。一一清?沈徳潜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忆,与其时的民众生活、信仰、习俗和信息传播方式等息息相关,历史的叙述形式对历史文本的最终确定有着至关重耍的影响,但历史的叙述形式并不只有一种,而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都有其不可替代性。

■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及历史理解的实在。——伽达默尔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己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的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一一亚里斯多德:《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年鉴学派以经济史为主要,新历史主义史学则关注群体心态,注重对社会“深层结构”的分析和认知。历史学家不再讳言自己所持的立场、观点对形成历史解释的重要性,而且强调必须将鲜明的问题意识帶入历史。

历史研究的研究课题的形成本身就是现代特定方式的产物。(妇女解放、封建主义)

“历史”的含义“史”的含义“历”和“史”

崔抒杀齐史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一一《孟子?滕文公下》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一一文天祥《正气歌》

(褚遂良答)以记人君言行,善恶必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贞观政要?文史第二十八》

兰克学派新历史主义

“重视传说的价值”。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十讲》,复旦大学11!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现代史学家一般不承认这种历史,而认为“历史”与神话、传说和故事是两种不同的文本。

葛剑雄先生一方面承认“神话与历史事实在上古时代并没有严格的区别,” “世界上任何民族的古老历史往往都离不开神话”,一方面否定了神话属于历史,只认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同样的, 他认为“民间故事绝对不等于历史,不能因为它有文学价值或文化意义,就将它当作历史来看待。”葛剑雄、周筱赞:《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6-55页。

历史学的基础,即历史学的真实性。“历史学的真实性,当然是指历史叙述的真实性,即一件历史叙

述应'真实地再现'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

检验历史叙述的真实性,“只能依据先前的文献记载,依据据说是当事人尤其是当事人的文字记载,来检验历史叙述的真实性,这种能够用以检验历史叙述、重建已逝去的历史的文字记载就是所谓史料,史料是历史叙述真实性的基础,因此也是历史学这一学科维持其存在的依据。……正因为文字史料是检验历史真实性的依据,也即历史学科成立的依据,因此,人们才把文字的产生视为历史的开端,文字产生以后的历史被称为'有史以来',人类历史被等同于文字记载的历史,似乎在文字产生Z前,人类就没有历史,就没有对过去的事情的集体记忆。” “历史学家将先民的或民间的传说按弃于历史的范畴之外,而把它们视为荒诞无稽的神话或小说,不过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传说仅凭口传,口说无凭,无字为证,没有书面的'字据’或实物的'物证',因此其可靠性或真实性是无法证明的,而无法证明其真实性的叙述,只是神话,不是历史。文献的历史学确立了依据文献史料判断历史叙述真实性的真理观,然后又依据这种真理观否认口传历史和民间历史的真实性,从而否认其作为历史叙事的权利,这是典型的知识霸权。”

“当一个故事、一种经验、i段祖训以及一句神谕,由其民族的巫师或长老在年复一年的神圣仪式和庄严典礼上,虔诚地讲述着、宣唱着或表演着,并因此而在整个族群中深入人心。真实地影响着族群的社会生活,塑造着他们的世界,引导着他们的未来,这就己经是对其真实性和正当性的最有力的证明。” 历史与叙事“一一归根到底,历史和故事,原本是同出一辙,历史学和文学,这两个在现代学术体制中泾渭分明的学科,原本也是一脉相承,……顾颉刚先生倡导的'用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Z所以行得通,正是因为故事与古史、文学与历史在本体和本原上是相通的。”

对过去的研究,除了借助于考古文物和已经得以证实的信史,还应借助典籍的有关记载,以及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以期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也就是说,一方面尽可能地站在研究对象的立场对其作同情式的心灵沟通,向后看;另一方面,应以未来的眼光对过去的事件进行取舍,在过去中发现现在,在现实中发现过去。只有这样,历史研究才可能具有价值。

历史的两个层次

■一、客观的事件流程;

■二、对客观事件流程的记忆和研究的文本两种意义。一一陈伯海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

■一一葛剑雄、周筱贽:《历史学是什么》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忆,与其时的民众生活、信仰、习俗和信息传播方式等息息相关,历史的叙述形式对历史文本的最终确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历史的叙述形式并不只有一种,而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都有其不可替代性。

■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及历史理解的实在。——伽达默尔

■历史学的真实性,当然是指历史叙述的真实性,即一件历史叙述应“真实地再现”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一一刘宗迪:《古史、故事、瞽史》,《读书》2003年第1期。

■真正历史学家必须具备两种品质:第一,必须乐于进入本身具有意义的具体实务中去;第二,必须注意到事务具有普遍意义的一面,他不必像哲学家那样具有先见,具有预先论知的概念,但他在思索具体事务时,世界的总体概念就应出现在他的眼前。一一兰克

■一个完美的历史学家必须具有一种充分的想象力,使他的叙述动人而又形象化;但这却低估了历史想象所起的作用,而历史想象力严格说来并不是装饰性的而是结构性的。没有它,历史学家也就没有什么叙述要装饰了。

■麦考莱:《论历史》

■历史学家可能不愿意将其著作视为从事实到虚构的转译;但这的确是他们的著作的一个作用。通过对特

定系列历史事件进行不同的情节建构,历史学家赋予历史事件以各种可能的意义,这也是其文化的文学艺术能够赋予它们的东西。一一海登?怀特:《后现代的历史叙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史家追述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情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一一钱钟书:《管锥篇》第一册历史无法脱离文本性,与文本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将永远。

■史即诗,诗即史。

■艺术更多是心态史,历史更偏向社会史、制度史、经济史、政治史等。

■历史学应当讲求事功,但不能是思想家式的直白,而应载之以厚重的历史思考。

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印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两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一

一《山海经?大荒西经》

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山海经?大荒北经》

《诗经?载芟》为周族“祈社稷之所歌”

《诗经?良粘》是“报社稷之所歌”

《诗经?生民》是周人祭祀其祖先后稷的祭歌。

“诗言志”即诗言记忆。一一《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册

一切记载既皆谓之志,而韵文产生又必早于散文,那么最初的志(记载)就没有不是诗(韵文)的了。诗之产生本在有文字之前,当时专凭记忆以口耳相传。诗有韵及整齐的句法,不都是为着便于记诵吗?所以诗有时又称诵。”

一一《闻一多全集》第一卷

《楚辞》之《天问》、《荀子》之《成相》、《大、小雅》及《三颂》纪事之篇章。诗也,而皆史也。

——顾颉刚:《史林杂识》

诗者,文之一体,而其用则不胜数。先民草昧,词章未有专门。于是声教雅颂,施之于祭祀、军旅、昏媾、宴会,以收兴观群怨之效。记事传人,特其一端,且成文每在抒情言志之后。赋志之诗,与记事之史,每混而难分。此是古诗即史之说,若有符验。然诗体而具纪事作用,谓古史即诗,史之本质即诗,亦何不可。一一钱钟书:《谈艺录》

诗言志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诗经》的作者关于作诗FI的的叙述H “诗言志”这种观念的萌芽。作为一个理论术语提出来,最早大约是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走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后来“诗言志”的说法就更为普遍。《尚书?尧典》中记舜的话说:’ 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荀子?儒效》篇云:“《诗》其志也。”

上述各家所说的“诗言志”含义并不完全一样。《左传》所谓“诗以言志”意思是“赋诗言志借用或引申《诗经》屮的某些篇章来暗示自己的某种政教怀抱。《尧典》的“诗言志”,是说“诗贞人之志的”,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志向。战国中期以后,由于对诗歌的抒情特点邯以及百家争鸣的展开,“志”的含义已逐渐扩大。孔子吋代的“志”主要是指政治抱负,这从《论话孔子要观其弟子之志就可看出來。而庄子“诗以道志”的“志”则是指一般意义上人的思想、意腹情。《离骚》中所说“屈心而抑志”,“抑志而弭节”,这个“志”的内容虽仍然以屈原的政治理想孙主,但显然也包括了因政治理想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愤激Z情及对谗佞小人的痛恨Z 情在内。至T 《怀沙》中所说“抚情效志兮,冤屈而志抑”,“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这里的“志”实际上指邯内心的整个思想、意愿、感情。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先秦“诗言志”的内容是有发展变化的。

到汉代,人们对“诗言志”即“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这个诗歌金特征的认识基本上趋于明确。《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币言。”情志并提,两相联系,比较屮肯而客观。

rti于“志”本身内容的丰富和各人理解、取舍的侧重点不一,导致了后代诗论屮“言志”与'电的对立。“诗言志”的理论从而衍化出重理和重情两派。重理派强调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而往往糸学的艺术特点;重情派则与之相反,强调诗歌的抒情特点,重视诗歌艺术规律的探讨。然而,检阅文对“诗言志”中“志”的内涵的理解的主流却是情志并重。从《毛诗序》到刘勰、孔颖达、白居易清代的叶燮、王夫之,都是如此。他们强调诗歌既应反映现实,为教化服务,重视其社会作用;又应媳志,情物交融,突出其抒情性;情志并重,功利性与艺术性两不偏废。应该说,对“诗言志”的这种理爺符合诗的本质特征和实际作用,因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直书史事

中国古代的史官制度,也是对皇权的一种制约力量。《孟子?滕文公下》云:“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说的是史书对大臣的制约作用;而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则进一步引董仲舒的话说,《春秋》还是“贬天子”的著作,说明史书对国君同样是有制约作用的。

文天祥在《正气歌》里,将“在齐A史简,在晋董狐笔”作为天地间正气的表现之一。这两则古代史官故事,都高扬了一种誓死捍卫史官直书实录传统的精神。齐太史的故事,见之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说的是,齐国的大臣崔抒弑其君齐庄公,齐太史乃秉笔直书:“崔抒弑其君。”崔抒就杀了齐太史。“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我们今天看这则故事,仍然不免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为了维护记史的直书实录传统,齐国的太史们一个接一个地视死如归,这是用鲜血换得的史书上的真话,以及伟大的直书实录的史学传统!

“董狐笔”的故事是说,晋灵公是个昏君,而晋国正卿(宰相)赵盾是个正直的大臣,经常谏劝晋灵公。晋灵公嫌赵盾碍手碍脚,派刺客去暗杀赵盾。赵盾只得出走,不过在尚未逃出境外时,赵盾的族人赵穿便起兵杀了晋灵公。晋太史董狐便在史书上写道:“赵盾弑其君”,并且“示之于朝”。赵盾对董狐说:“我并未弑君。”董狐说:“你是正卿,逃亡没有出境,国君被杀了,你回来后又并未法办弑君的人,当然就等于是你弑君了。”赵盾毫无办法,只好叹口气,听任董狐写自己弑君了。后来孔子称董狐为“良史”;同时,孔子也认为,赵盾不干涉史官秉笔直书的权力,也是“良大夫”。这个故事记载于《左传?宣公二年》。董狐不畏权势、坚持直书实录的史笔传统,自古以来,是史家以及一切士人的榜样。

屮国古代还有一个规定,皇帝是不能看史官所记的关于他自己的实录的。这也是为了保证史官能真正秉笔直书国君功过善恶的一个制度。《贞观政要?文史第二十八》记载,贞观十三年( 6 3 9年),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兼记起居注。唐太宗问他起居注里记些什么,并且提出想看褚遂良所记的内容。褚遂良回答说,现在的起居,就是古代的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必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这就是说,褚遂良坚持原则,不让皇帝观看史官所记的内容。

分离是悲剧产生的前提

人类从自然的存在提升为社会的存在,人类的行为成为意义的体现。与此同时,人生意义的焦虑也随Z 出现。

意义是人类生存的理由和依据,悲剧即追寻人生意义的明证。

悲剧的价值

悲剧使人们的眼光转向生命的终极意义。人生的意义体现于对终极意义的追求之中。悲剧表现的是个体追求超越个体生命但无法达到终极意义的永恒的冲突。

在悲剧里,我们发现了超个体的生命的终极意义。

悲剧人物以白己的痛苦、悲伤甚至生命证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唤起我们的觉悟,使我们重新认识、评价和追求人生的价值。

悲剧是民族心态的显现,是对民族文化的反思,不同民族的悲剧都带有其独特的民族特征,特定的民族精神孕育了艺术家的心灵。

艺术家描绘的只能是其所属的民族心态。有什么样的悲剧意识就有什么样的悲剧,民族文化的价值指向规定了悲剧的形态。

命运悲剧

产生于古希腊,它认为人生是由神或冥冥之中的命运支配的,这种命运与生俱來,人无法掌握也无力逃避。在命运的作弄下,人徒劳地与命运抗争而无力回天,最终会造成不幸的人生,这就是悲剧。

性格悲剧

产生于文艺复兴小后期并持续到19世纪,它强调性格即命运,认为人物自身性格的冲突、不同人物Z间性格的冲突、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冲突等,是决定人物命运的关键因素,而由这些冲突造成的悲剧,即是这种悲剧的主要内容。黑格尔的悲剧观

黑格尔将悲剧从一种艺术类型上升为一种审美形态,认为悲剧产生于理念的分裂,表现为伦理观念与道德理想Z间的冲突,因此两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冲突导致双方的毁灭,从而达到矛盾的和解,理性胜利,理念由此恢复统一并得到发展。黑格尔将辩证法运用到其悲剧“矛盾冲突说”之中,指出悲剧冲突双方都具有一定合理性和片面性。

存在悲剧

产生于19世纪末期,强调人的存在本身的悲剧性,认为人的存在本身就是悲剧,把悲剧扩大为人永恒而基本的固有结构。西方的空间意识

西方的悲剧意识源于人的有限及有限性的观念。

面对完美整一的宇宙本体,有限的人自然产生强烈的渴求,但人只可能无止境地接近生命本体,却永远无法达到它,永恒的悲剧感这样就产生。

中国人的时间意识,感受更多的是时间的无限与人类生命有限的分离,发现的是人类生命流变中口身的分离。

中国的悲剧意识源于理想道徳秩序与现实生活之I'可不可调和的矛盾。

中国悲剧意识的根由是生命本然与生命的分离。

中国人感受自己的生命因后天因素的影响而背离了生命本然,生命遭到干扰扭曲,只有明性知道,复归自然,才能获得生命的价值。

孔子的仁爱思想

以“仁”释“礼”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俏》)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

亲亲的核心即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人Z本与?”(《论语?学而》)

悲剧的产生

士人把重建理想的历史道徳秩序作为仁人君子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顺从于礼,就得失去独立人格。保全个体人格,虽可能避免个体悲剧,却会带来整个社会的悲剧一一个体人格更不完美,这就注定了悲剧不可能不发生。

中国古代悲剧形态

作为社会行为规范的礼成为思想行为已明的,不容怀疑的前提和不可逾越的界限。礼这种被僵化的理想与变化发展了的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tl益扩大,而它又被作为现实人生的价值标准,这就引发了浓重的悲剧意识。

屮国古代的悲剧形态是既定的信念与现实Z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所引起的生命冲突。

中国古代悲剧具有双重结构。

表层悲剧揭示悲剧产生的特定社会政治原因,以及个人性格的因素,赋予悲剧以独特性和吋代性。深层悲剧为礼与现实不符导致的悲剧。

人文科学概论?追问人生

分离是人Z为人的前提。因了分离,人类生命中的超自然因素才超出自然因素,弱化自然生命而强化超自然生命,后天生命才成为人类生命的主要构成,人类从白然的存在转为社会的存在。与此同时,人生意义的焦虑也随之出现。意义是人类生存的理由和依据,悲剧即是追寻人生意义的明证。

追根溯源,人生意义产生于死亡意识,死亡意识是自我意识的基础和核心。自我意识显现为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

空间意识觉醒的早的民族,感受更多的是人与空间无法弥合的冲突,更多的是空间恐惧,是空间的无限和人类生命的有限,发现的是人与自然生命的矛盾。西方的悲剧意识源于人的有限及有限性的观念。正如柏拉图所揭示的,不变的理式是真实的存在,面对完美整一的宇宙本体,有限的人自然产生强烈的渴求,但人只可能无止境地接近生命本体,却永远无法达到它,永恒的悲剧感这样就产生。

中国人的时间意识觉醒得早,感受得更多的是人与时间无法弥合的冲突,更多的是时间恐惧,是时间的无限与人类生命的有限,发现的是人类生命流变屮自身的分离。屮国的悲剧意识源于理想道德秩序与现实生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孔子从未将人生价值与超验的世界相联,而始终把人生意义定位于现实生活,认为有限的个体生命在转化为族类生命无限延伸的过程中就可超越有限与死亡,实现自我的价值。他把建立在人伦基础上的礼作为人的行为规范,以为礼是人性的内在欲求,是人道的体现,认为礼是仁之形式,仁为礼的内涵。仁即爱人,只要能去除私欲,便能复归于礼,从而归于仁,归于道(克己复礼为仁)。同理,一旦实现了仁,就必然遵循礼。如是,就可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人生因此而具有意义。

在老庄看来,远古社会是一个最美好的社会,人们虽不知什么叫仁义,却实行真正的仁义之道。到了后世,这种自然状态消失了,仁义不再出于人之本性,而成为一种外加于人,不得不实行的东西。老子认为,仁义是人们不能自由地生活,处于不能自拔的困境的结果。“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第38章)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老庄对礼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否定,以为礼遮蔽了人生的真实,主张冋复到人白身生命尚未分离的远古甚至动物吋期。

与道家相比,处于主流文化中心的儒家更加痛切地感受到礼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引发悲剧意识。打开儒家经典,字里行间总透露出沉重的忧患感,《易?系辞下》问道:“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竞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Z病也,其忧思有如此者。”孟子甚至提出“生于忧患”的命题。面对分离的现实,他们更加怀念未曾分离的过去。孔孟对周代赞不绝口,孟子口口声声不离尧舜文王,返朴归始成为弥合分离的第一选择,是获得价值的必由之路。个体人格修养于是被儒家置于第一位。孔子高扬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宣称“匹夫不可夺志”(《论语?子罕》)“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无论任何因素,都不应“违仁”,而要以行仁为最大的快乐,所谓孔颜Z乐,便是人格理想的完美体现。孔子把礼视为人的立身Z本、思想和行为的准则,也是衡量人格高下的标准。他创造性地釆取了以“仁”释“礼”的方法,把礼乐建筑在“仁”的基础之上。“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俏》)他认为礼乐的精神为“仁”,“仁者,爱人”而这种爱人之心并非视天下人为同一,而是爱有差等。“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屮庸》)亲亲的核心即孝悌,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亲亲”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一套人伦规范,是建立在以亲子Z爱基础上的。孔子认为只要唤起人所共有的亲子Z爱,并使Z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就可以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社会就可和谐地发展。

“为仁由己”,孔子认为行仁只能靠自己,靠主体的自觉性。“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仁并不难达到,关键在于内心是否有此要求,有并努力践履就可实现。仁以德为核,德之外

化即礼乐,仁立于礼而成乐。如此,礼所规定的上下等级、尊卑老幼的秩序就不再是人为的、强制的和外在的,而是一种必须通过个体修养和精神调节的内在道德规范。这种礼乐观给礼斥灌注了一种理性精神和人文内涵,把礼乐从宗教神权的专制政治中解放出来,使礼成为一个自调节的动态系统,把外在规定转换为内在欲求,把受外在信仰所支配的人转换为由个体内在的伦理要求所自觉支配的人,转换为在社会的人伦口用中寻求自身欲望合理满足的人。

如果说孔子对仁与礼、个体与社会规范还能统一无违,那么,在后世升为社会规范的礼与人们的个体欲望日益疏离,礼这个被僵化了的理想与发展变化了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矛盾日益尖锐,但它又被作为人生的价值规范,这就引起了深深的悲剧感。

儒道互补己为学界所公认,互补的前提是差异。儒道的定向相反一一儒家归仁,道家返本,理想形态相同一一皆是通过返回弥合分离。无论儒还是道,其理想只能停留在逻辑上,不可能现实的实现。他们把重建理想的历史道德秩序作为仁人君子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但倘顺从于礼,就得付出失去独立人格的代价,若保全个体人格,虽可能避免个体悲剧,却会带来整个社会的悲剧一一个体人格更不完美。无论何者,都使人陷入两难境地,正如孟子所说的熊掌和鱼,两者只能选其一,不能兼得。这,不能不使中国古代士人陷入尴尬的境地。显然,不管他们做出怎样的努力,都无法使历史按照他们的理想去发展,这就注定了悲剧不可能不发生。

屮国古代悲剧具有双重结构。

中国古代悲剧作品里表现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所表现的社会生活的广阔性、悲剧性格的多样性为西方古代悲剧所不及,呈现出丰富的色彩。不过,仔细考察一番,就会发现这只是表面现象,大多数作品的悲剧性和深层结构具有很多的共性,即有一种“悲剧原型”。这个原型是各个悲剧的深层主题,它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具有约定性的语义联想。

关汉卿《窦娥冤》是屮国古代悲剧成熟的标志和屮国古代悲剧的典范作品。窦娥一生的遭遇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共同的不幸,尤其是妇女的不幸。窦娥在短短的一生中,遭到失母丧夫的打击,高利贷的毒害,泼皮流氓的欺压,贪官污吏的毒刑和判决,种种不幸和灾难,吞噬了她的青春和生命,交织成了“惊天动地”悲惨无比的大悲剧。因此,以前对《窦娥冤》的研究,就集中于窦娥与王权、与社会的黑势力之间的对抗。这样的分析并无不对,然而,如果《窦娥冤》的主题和结构仅仅如此,那么,它充其量是一部和不错的悲剧。深入考察,就会发现《窦娥冤》里的悲剧有着双重结构。前而所述的社会政治悲剧,属于表层悲剧,它揭示的是导致窦娥悲剧的社会政治原因。窦娥的内在信念与社会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则构成其悲剧的深层结构。窦娥因父亲借高利贷无法偿还,被卖给蔡婆做童养媳,平时倍受蔡婆的虐待,但她对蔡婆仍是以礼相待,蔡婆轻易地答应张驴儿父子的逼婚,窦娥十分不满,用各种理由劝阻蔡婆,并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张驴儿的无理要求和调戏。即便遭到张驴儿“毒死公公”罪名的逼迫,窦娥也严辞拒绝,甚至儿次遭到毒刑、受尽折磨仍不肯屈招。然而,一旦桃机要严刑拷打蔡婆,她就宁愿自己承认死罪也不让蔡婆受刑。在押赴刑场斩首时,她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不幸和冤屈,而是担心蔡婆看见她披枷带锁感到伤心。纵观全剧,蔡婆这个人并不值得同情,窦娥对她也无多少感情,但她却处处按照孝道來对待蔡婆。她可以恨具体的蔡婆,却得对抽象的蔡婆全心尽孝。一个满脑子孝道、贞节等伦理观念的善良女子,被一个大力提倡孝道、贞节的社会所迫害致死,这才是窦娥的悲剧所在。对现有的观念坚信不疑并竭力照此去做,但这种信念及其实行者却为现实所不容,悲剧主体不能、也不愿放弃这种信念,这才是窦娥悲剧的深层原因,也是她与现实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而遭到现实无情打击的根本所在,也是《窦娥冤》这出悲剧具有长远生命力、《窦娥冤》对其后的悲剧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

马致远的《汉宫秋》,描写王昭君出塞和希,被迫自尽的过程。剧中写了双重悲剧:偌大汉国,面临侵犯,竟无力抵抗,而将阻止敌犯的希望寄托于一个弱女子,这是表层悲剧。王昭君作为汉朝臣民,另事君王,与传统的信念发生冲突,这是深层悲剧。作者深切地感受到这种冲突及由此带来的悲剧,却不能为悲剧人物找寻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得已,只有用王昭君投江自尽暂吋解决这冲突。

《桃花扇》也具有双重结构,表层是南明王朝的统治者置国家安全于不顾,不思抗敌,只管争权夺

利,甚至自相残杀。侯方域等复社文人有心无力,没法扭转逆境,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大好河山陷入敌手。其深层悲剧是,君王如此昏庸,朝廷如此腐败,而侯方域、李香君等人还坚持传统礼教,不择良莠,只一味盲目尽忠,以至于只能随南明王朝一起消亡。

此外,《梧桐雨》,《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等剧,也都具有双重悲剧,其表层悲剧揭示了悲剧产生的特定社会政治原因,以及个人性格的因素,赋予悲剧以独特性和时代性。其深层悲剧则具有普遍性,传统礼教沉淀为人们文化心理的一部分,成为人们思想意识的先在结构,成为人们行为已明的,不容怀疑的前提。由于传统礼教与现实不符,致使人们对传统礼教产生怀疑,但现有的文化没有给人们提供怀疑的任何可能性,于是,对传统的怀疑不但不能导致对传统的否定,反而使人们产生内疚感和负罪感,更加虔诚地匍匐在传统面前。理想一一礼一一无法实现,但行为主体却不能不循礼行事,这就使得他们为社会所不容而产生悲剧。

屮国古代的悲剧意识是由既定的信念与现实Z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所引起的,这种悲剧不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同这个要求的不可能实现的矛盾”引发的那种悲剧,而接近于恩格斯所说的“当旧制度本身还相信而且也应该相信自己合理性的吋候,他们的历史是悲剧性的。”「2浹因此,中国古代悲剧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道德悲剧,悲剧主体対自己的命运早已了解,并做好相应的准备。既定信念与现实的矛盾无法调和,理想无法在现实中实现,这在他们己是一件明了的事实,但为了历史的美政理想和个体人格的完善,他们必须如此。他们看重的是有没有循礼成仁的理想和愿不愿为Z献身的决心,结果如何倒成为次要。由此,中国古代悲剧的冲突多是内在的,即便冲突外化了,也没有发展为个体与整个社会的冲突,而只是悲剧人物与具体人事的对抗,是理想人格与现实中不符合理想的人事之间的对抗,他不认为理想有任何错误或片面性,也不否定现存秩序。

中国古代的悲剧意识由认识到人自身的分离引发的,悲剧的冃的是将外在的伦常规范内化于欣赏者,使Z自觉自愿地遵守既定的伦常规范。屮国古代悲剧基本都是从伦理的角度来审视、表现人性。伦理道德与人生的联系最为密切,也最为切近,但正因其切近,也就具体、狭窄。从伦理的角度看人,即将人作为伦理的存在物,将伦理看作人的本质特性,缺乏历史的流动性和对人类内在生命的深入挖掘。由于伦理道徳的标准是相对的,一旦发生变化,悲剧作品的价值也就随Z大跌,甚至失去价值。主要是这个原因,许多悲剧的生命力不是很长。这与许多中国古代诗歌作品形成强烈的反差。

屮国古代悲剧作品屮的悲剧人物是道德理想的化身,是完美无缺的,是艺术化的圣人,他们的不幸是现实中的丑恶所致,悲剧人物毫无责任。悲剧主体在积极的进取中自觉而主动地走向悲剧,乂在消极的行为中承受悲剧。悲剧的目的是唤起人们对理想的历史道徳秩序的向往和追求,悲剧的结局必然是悲剧人物所代表的理想的胜利。大团圆是中国古代文化理想的表现。团圆即仁与礼的完整统一,是个体欲望与社会规范的统一。悲剧人物是道德理想的体现,他们把重建理想的历史道德秩序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执著于对传统信念的维护,他们就是道德理想,就是正义。在这种境界中,礼己转化为人们的天性,礼与现实的矛盾自然消除,分离自是不再,悲剧的结局只能以他们所代表的道德理想的胜利而告终。这,便是大团圆结局产生的深层原因。所以,在欣赏中国古典悲剧吋,感受不到西方古代近代悲剧的那种强力,感受到的是道德的力量;没有西方古代近代悲剧的那种庞大气势,有的是道义的崇高。看后不会激起人们超越现实社会秩序的冲动,而是得到道德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心理的平衡。看了《窦娥冤》、人们感受到的不是礼教的不合理、社会的不公正,而是正面道德的不可战胜,加强了“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思想,期望清官出现解除一切人间的苦难和不幸。在虚幻屮战胜邪恶,获得心理的平衡。看了《汉宫秋》、《赵氏孤儿》,只会希望君王明察,清除奸臣,扶助正义,相信不管世道多么险恶,正面道德必将胜利。把希望寄托于明君贤臣,等待他们來改善自己的处境,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到现实,像过去一样生活下去。

悲剧使人们的眼光转向生命的终极意义。生命是人生意义的基础,但人生意义不在于生命自身;人必须以个体为本位,但不能只着眼于个体;人应该着眼于现世,但不能只局限于现世。

人生的意义体现于对终极意义的追求之中。在终极意义与现实之间有一片空白、一-条鸿沟,我们的整个人生都在填补这个空白,争取跨越这条鸿沟。然而,空白永远填不尽,鸿沟始终存在。理想与现实

永久冲突,人生也永远处于奋斗Z屮。

悲剧表现的是个体为了追求超越个体生命但无法达到终极意义的永恒的冲突。在悲剧里,我们发现了超个体的生命的终极意义。悲剧人物以自己的痛苦、悲伤甚至生命证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唤起我们的觉悟,使我们重新认识、评价和追求人生的价值。

武汉大学人文科学概论题库

1、古代希腊文化的总特点,是既有对神的信奉,又有对人的高扬。 2、古代希腊最早的文学形式,是以《荷马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 2、人文科学的基本作用(1)探讨人的本质(2)建立价值体系(3)塑造精神世界 3、人文科学的构成要素(1)人文学者(2)人文精神(3)人文方法(4)人文著述 5、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代表人物 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个人文主义者彼特拉克,“文艺复兴之父”;意大利语写的《歌集》,十四行诗为主。薄伽丘,《十日谈》。拉伯雷的《巨人传》和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戏剧《雅典的泰门》。马基雅维利《君主论》。达·芬奇就集画家、数学家、诗人与科学家于一身。最早的人文主义文学家,是意大利的诗人但丁,《神曲》,由《地狱》、《炼狱》、《天国》三部曲构成。 6、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历史学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布鲁尼《佛罗伦萨史》,比昂多《罗马衰亡以来的千年史》,马基雅弗里《佛罗伦萨史》。 7、人文主义哲学:蒙田《散文集》,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 8、古希腊文学 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三部曲》“悲剧之父”)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三大喜剧作家:克剌提诺斯欧波利斯阿里斯托芬 9、古希腊历史 三大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历史》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色诺芬《长征记》 10、古希腊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11、理想国:体现理性的学者阶级体现勇敢的军人阶级体现欲望的劳动阶级 12、西方人文科学发生的时间:古希腊 西方人文科学确定的时间:古罗马(西塞罗) 13、中国古代人文科学发生在春秋末期和战国时代,第一个人文学者是孔子,最后一位人文学者是龚自珍 14、“六艺”(六经):《诗》(“诗经”,风、雅、颂三部分)、《书》(“尚书”)、《礼》(《周礼》、 《仪礼》、《礼记》,即所谓《三礼》)、《乐》、《易》(“周易”或“易经”)、《春秋》 15、先秦哲学六大哲学学派:儒家(孔子《论语》,孟轲《孟子》,荀况《荀子》)、墨家(墨翟《墨子》)、道家(老子《老子》)、法家(韩非《韩非子》)、 名家、阴阳家。 16、先秦史学:孔子《春秋》,三大解释系统《春秋公羊传》(简称《公羊传》)、《春秋穀梁传》(简称《穀梁传》)、《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司马迁《史记》。 17、先秦文学:先秦文学的第一部著作,当推《诗经》(现实主义)。中国抒情长诗是屈原的《离骚》(浪漫主义)。《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和《左传》,提供了中国古代散文的范本。 18、五史三通:《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19、巴金《家》《春》《秋》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李大钊《史学思想史》、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熊十力《新唯识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王星拱《科学方法论》。 20世纪上半叶,哲学方面,有严复、胡适、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金岳霖、贺麟、李达等。 在史学方面,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顾颉刚、郭沫若、侯外庐等。 在文学方面,有鲁迅、郭沫若、胡适、徐志摩、林语堂、茅盾、巴金、钱钟书等。 在语言学方面,有章太炎、赵元任、黄侃、郭沫若等。 20、中国人文科学的现代转型:(1)近代人文精神的产生(2)现代大学人文学科的形成(3)现代人文学者群的出现。 21、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1)人文科学的持续发展(2)人文精神基本上处于主导地位(3)文、史、哲相结合相沟通(4)中国近代人文精神的“难产” 22、中国近代人文精神为什么会难产 (1)中国古代人文精神,更看重类的价值,更强调类的存在的意义;西方近代人文精神,则更看重个人的价值,更强调尊重人的个性。 (2)中国古代人文精神,因与商周时代有着传统的联系,往往缺乏尖锐的判断性;西方近代人文精神,因为是在反抗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斗争中发生发展的,因此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3)中国古代人文精神,只强调人的德性的修养和自身的完善,并不引导人们去积极地探索自然、追求知识;西方人文精神,则鼓励人们去积极地探索自然,追求知识,因而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以上三方面的比较,说明了中国古代人文精神与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相比,有着自身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的存在,使得从中国古代人文精神中产生出中国近代人文精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23、学习人文科学的作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品格;独立之品格,自由之精神) 从对人的精神家园所起的多方面建构作用看,人文科学不应只是一种专家之学,不应只是希望成为人文学者的人才学习的学问,而应当成为从事各种各样专业的人都必须学习的学问。也就是说,如果想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那就须得经过人文教育的熏陶。现代教育,存在着一种强烈的片面性,就是只注重自然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概论复习题

08小教专业 人文社会科学概论复习资料 人文科学的含义 关于人的生命整体存在状态的理论。是对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和客观的文化世界等人文现象的省察及其知识形态。 人文科学的性质: ①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的科学;②是关于人性、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和意义的科学;③是对人的精神文化及其知识体系进行研究的科学;④是对人类提供价值引导的科学。 人文科学的基本特征 ①真理性与价值性:即在实然与应然、事实与价值的动态关联中达到统一; ②批判性:即对人文文化反思与批判; ③客观性与规律性:是研究人文活动,揭示其中的规律; ④人文性:用特定的方法对人的文化方面进行研究; ⑤累积性与传承性:人文现象与人文思潮具有历史性。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 ①任何科学都是主体(人)对客体的认知,而人文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主体性科学”。 ②自然科学主要是“实证科学”、“实验科学”,更多地运用定量研究、逻辑推导和论证;而人文科学主要采取定性研究,运用归纳、推测、设想和体验的方法,在相当程度上是“直觉科学”、“灵感科学”、“解释性科学”; ③自然科学具有“创新性、专业性”特征,人文科学则主要表现为“历史性、世俗性”。 哲学的含义: (1)作为智慧的哲学:⑴爱智慧,或称作“智慧之学”。⑵哲学之为“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对世界的总体性、根本性的观点。以世界的眼光观照事物;把所面对的事情放在世界中审视其存在,评论其意义。 (2)学术视野中的哲学:哲学是一种关于存在的研究,但它不是研究存在的某一方面,而是研究存在的整体。是一种关于辩明性的研究,它的任务是努力证明我们所做的那些陈述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是关于思想概念的意义分析,是对支配我们思想和活动的那些至关重要的基本概念或观念的逻辑澄清或阐明。 哲学的特点 (1)超越性(超越常识、科学、情绪等)(2)整体性(3)根本性(4)反思性(5)理想性(6)批判性 哲学的基本功能 (1)为人类生活和人类实践指示理想目标。(2)为科学研究和日常思考提供分析基础。 (3)为精神文化和思想理论提供批判根据。 哲学的主要作用 (1)对日常意识的反思。哲学的一项主要任务: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信念的假定前提进行批判性的反思:①对传统的反思。传统是有价值的, 它是以往文化和实践的记录, 人不可能割断跟自己过去的联系。传统包含了可能是过时的或虚假的东西, 听任未经分析和检验的传统支配我们的生活有时是危险的。②对常识的反思。常识人所共知,但人所共知的东西往往夹杂着愚见或偏见。常识提供的信念前提往往是虚幻的或不可靠的。如“识时务者为俊杰” (2)对具体学科理论前提的批判。具体表现在对具体学科理论前提的批判:对本学科的概念或模式的理论阐释;对本学科的目的、方法、形式、程序甚至具体的论据等等的批判性讨论。 (3)对自由意识的促进。通过哲学批判和反思活动,实现主体自由意志和理性精神的提升与加强。哲学对自由意识的促进作用, 是通过对思想文化深层结构的有力揭示和思想模式的不断转换实现的。 形而上学的特性 (1)终极性:形而上学总是在追寻在所有现象背后究竟存在着什么?人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等。(2)体验性:形而上学关注的问题,如偶在性、同一性、完美性、超越性等问题,都是体验性的,是与人的存在相伴随的主体存在问题。(反观内照、物我两忘、出神入化、天人合一、理念世界、超凡入圣)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

现代人文科学概论

对萨特存在主义的见解 水利水电学院 陈旭东 2010301580039 通过讲授《现代人文科学概论》的冯老师的推荐,我来到图书馆借阅了彼得·沃森编著的《20世纪思想史》这本书,通过阅读这本书的几个篇章,我大概了解了几位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其中的法国哲学家J-P·萨特以及他和其他几位大家阿尔贝·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深深地吸引了我。 “存在主义”意为存在、生存、实存。存在主义哲学论述的不是抽象的意识、概念、本质的传统哲学,而是注重存在,注重人生。但也不是指人的现实存在,而是指精神的存在,把那种人的心理意识同社会存在与个人的现实存在对立起来,把它当作唯一的真实的存在。 萨特的存在主义诞生于辞旧迎新的巴黎,二战后,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界占据重要地位,确立了基督教存在主义。一些作家,通过文学创作进行宣传,扩大了存在主义的影响。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为两大派:以西蒙娜·魏尔、加布尔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以让保尔·萨特、阿尔贝·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它又称为萨特的存在主义,或简称为存在主义。 法国在二战中充满消极颓废、悲观失望情绪,知识分子中形成一种由于苦闷、孤独、被遗弃、找不到出路而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的风尚。于是,标榜个人的生活、自由、存在放在第一位的萨特的存在主义受到极大欢迎,被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当作最时髦的哲学。至50-60年代,它成为全欧最流行的哲学思潮。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萨特在研究基督教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抛弃了索伦·克尔凯郭尔的宗教神秘主义,继承并发展了胡塞尔的非理性主义,形成了他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从此,存在主义哲学的发展跨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当代存在主义哲学。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主要原则有三点: 其一是“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所谓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则一切都不存在。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 其二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认为在这个“主观性林立”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冲突、抗争与残酷,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而人只是这个荒谬、冷酷处境中的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消极,人生是痛苦的。穷人是如此,富人也如此。 其三是“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精义。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它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如果存在确实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萨特认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 萨特关于第一点“存在先于本质”的阐释,我个人较为认同,在萨特看来,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

人文科学概论

一、填空题 1、近代以来,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发展进程中,在方法论与认识论方面曾长期存在着“”与“人文主义”两种传统既相对立而又互动互渗的格局。 2、中国古代的学术传统,强调的学术精神和治学原则,认为做学问也就是做人。 3、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乃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人文思想家追求的事业理想与人生使命。 4、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兵法修,……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5、白居易说,“言者心之苗,行者文之根,所以读君诗,。” 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人文科学家认识世界体验人生的重要方式,但是“秀才不出门,”也并非怪论。 7、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现实,使人们懂得了一个重要道理,即现代民主政治、现代经济与科学技术,必须有相应的作支持,才能够真正发展起来。 8、人文科学作为一种满足人类精神世界需要的科学,它的价值与功能从根本上来说首先是一种,其次才是物质形态和工具形态。 9、中国哲学对于道德的追求更看重“内省”、“感化”和“”。 10、如果说“继承”、“回归”是历史学的形式特征,那么“”、“革新”则是历史学的内在灵魂。 二、不定项选择题 1、我们将专门照看人类心灵的精神探索活动,以及由这些精神探索活动所产生的系统化观念、知识与理论,称之为。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人文科学 D、历史学 E、古典学 2、人文科学是一个以为特征的,对真善美作永恒追求的世界。 A、理想性 B、物质性 C、完美性 D、功利性 E、超越性 3、“文学作品论”以文学作品的等为研究对象。 A、语言 B、阅读 C、价值 D、形象 E、体裁 4、人文科学家反对一切形式的,在人文科学家看来,世界上一切民族的精神文化与历史遗产,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A、历史主义 B、种族主义 C、文化中心主义 D、文化沙文主义 E、普遍主义 5、人文科学家承认人的正当欲望和多元化的生存方式,所以人文科学家也提出过

人文科学概论学习心得

人文科学概论学习心得 做为一个理科学生,其实最初并没有觉得有学习人文科学这门学科的必要。也鲜有对它的学习兴趣。当今天的人们高唱“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其实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但事实并非这样。随着我对人文科学的学习,对它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改变。 首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其实并非相剥离的两个个体,相反的他们是息息相关的。正如书中讲到的,大学生初了学习和掌握已有的知识外,更多的因该是创造没有的知识,然而这一切的创造都需要我们拥有一种信念和精神,一种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一种共同的信念与精神。这种思想潜质一旦被具体表达,就变成人性中最耀眼的光芒,正是它丰富了人类经验、提升生命的质量,这一种思想潜质一旦被一群人行使,就铸成一座坚实的丰碑,正是它,人类才有历尽磨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它,便是人文精神。毋庸置疑,人文学科是人类文明的根基。 事实也是如此,通过对人文科学的学习与了解。确实让我受益良多。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伦理、宗教、哲学、语言、文学、艺术、历史、美学、法学,都是人文科学的范畴。对于埋头与理科学习我来说,这无疑是个新鲜而且丰富多彩的世界。从中我看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了解可其实生活中很多的元素都是人文的组成成分。 另外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探究和解释世界的方式上都存在根本的区别,他们有着不同的思维,使用不同的概念,并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自然科学是理性的产物,人文科学是想象的产物,它使用现象与实在、命运与自由意志等概念,并用情感性的和目的性的语言来表达,因此,两者是可以互相补充的。 中国历史中最早提到“人文”一词的《易经》中所说“的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空交错的繁星,组成了璀璨的星空。人与人的相互依存组成了社会。要了解人类社会组成与发展,就像观察天象要观察群星运动一样,了解“人文”便是重要的途径方法。这个“人文”就是指整个人间的各种事物,诗、书、礼、乐等。这就很自然和和现代人文科学的定义不谋而和了。 于是学习人文科学的同时也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美德。还有就是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在我们正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人文科学的学习也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正确把握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这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莫大的帮助。 说道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它无异于是一座人文科学的宝库。悠悠华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从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一直发展都今天。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思想、哲理、与精神。并且这五千年历史本身,就有着太多值得我们铭记与追寻的东西。中国厚重的文化底蕴能很好的帮助我们学习和了解人文科学。另外,对于人文科学的学习也让我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两者相辅相成,也让我了解了学习人文科学多当代大学生的重要,同时也对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概论论文

我为什么对人文科学感兴趣 当我思考我为什么对人文科学感兴趣,我大概可以想到四个理由,其一,人文科学主张向人的内心深处探索;其二,人文科学可以让我表达情感;其三,学习人文科学有利于更加深入的学习自然科学;其四,人文科学可以让我们明白世间哲理,提升心灵修养。 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让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相比于改革开放以来不到四十年间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程度,从黄帝时期到鸦片战争之间的四千多年简直就像是蜗牛在爬。在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也在渐渐的失去自我,成为生活中的行尸走肉,这是由于人们一味的向外追求,忘却了向内心探索。这就像是一颗豆子发芽后不断的向上生长,却忘记了扎根,在自己长到最为光彩的时候,就是败落的时候。一个人的败落消沉,物质的缺乏绝不是主要因素,关键是缺少了“精、气、神”。在百忙之中,拿出一点时间来,瞑目静思,倾听内心的声音,响应心灵的召唤,一切随着心的方向去走,自然充满了快乐,富有“精、气、神”,自然事事顺心,一切如意。 绘画可以再现迷人风景的光与影,音乐可以把深林鸟鸣带给大家聆听,而人文科学则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有多少人读到《致橡树》时会认同那种恋爱观就是自己的恋爱观,有多少人读到《乡愁》时克制不住自己思乡的心情而潸然泪下,有多少人读到《我用残损的手掌》时会对祖国土地支离破碎而心痛……可是,在与作家产生共鸣的同时,大多数人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我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每当我面对一些社会问题或者身边事物时,明明自己心里深有感触,想要写下什么时才发现自己无话可写,我心有触动却无法形成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我知道某件事是对的或者是错的或者是好的或者是不好的,可是却找不到支撑观点的理由。究其原因,还是自己对人文科学知识积淀得太少以至于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不能用言语或者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没有人文科学的功底,也只能到把情感含在嘴里。我希望当我站在高山之巅,惊叹的一句不是“哇!好高”,而是“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我希望当我亲临瀑布,赞美的一句不是“哇!好白”,而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有言曰“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佛法就是这一口气。若是自然科学是筋骨皮,那么人文科学就是内在的一口气。学习人文科学有利于更加深入的学习自然科学。记得老师说过,自然科学的研究都是来源于人文科学,比如宇宙起源问题、人类进化问题等。这就说明人文科学是自然科学的母体,自然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科学的进步。用一句广告词说就是: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可见人文科学对自然科学引导作用之大。此外,我认为每一门自然科学都能形成本门的一套科学思想,只有拥有这种科学思想,才能有想法有创新才能在这一领域里取得突破性成就,而这种思想的形成离不开人文科学的积累和指导。 人文科学能够让我们通过阅读他人的故事或思想来形成自己的思想,能让我们洞察世间的哲理,让我们从身边的事物中感受生活感受自然感受人生。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文学,关键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而在这体会的过程中,我们会联想到很多文学故事或作品,让我们的心灵真正的去感受文学作品的内涵,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形成对我们人生的指导。人文科学净化我们的心灵,也使我们提升了自己的修养。 人文科学既然有如此众多的好处,我为何不对人文科学感兴趣呢!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第1阶段满分答案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要科学地解释人的本质,就必须( C ) A.用人的道德观念去解释 B.用人的感性欲望去解释 C.用人的社会存在去解释 D.用人的理性认识活动去解释 2.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研究“时间中的人”的学科是( C ) A.新闻传播学 B.人类学 C.历史学 D.社会学 3.研究人的培养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是( D ) A.管理学 B.语言学 C.情报与文献学 D.教育学 4.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研究“时间中的人”的学科是( C ) A.新闻传播学 B. 人类学 C.历史学 D.社会学 5.从学科结构的层次着眼,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均属( B ) A.二级学科,可以称为专业学科 B.一级学科,可以称为门类学科 C.三级学科,可以称为分支学科 D.一级学科,可以称为综合学科 6.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 ( C ) A.15世纪 B.16世纪 C.17一18世纪 D.19世纪 7.现代科学革命的发展主潮是( C ) A.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进一步分化。 B.现代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新门类、新学科不断出现。 C.现代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趋于综合化、整体化。 D.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区分日益明显。 8.西方早期的人文社会学说曾用以下形式回答和解释当时的社会问题( C ) A.神话 B.自然科学公式 C.宗教 D.心理学 9.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建设功能进一步为人们所认识的主要原因在于( D ) A.自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B. 世界并不太平 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D.“知识经济”时代开始到来 10.人文社会科学各基本学科逐步成型、独立发展的时期是( C ) A.5世纪到11世纪 B.11世纪到13世纪 C.14世纪到19世纪 D.19世纪到20世纪 11.在方法论的意义上,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是 ( C )

人文社会科学概论_第一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人文社会科学概论》第一章至第四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要科学地解释人的本质,就必须( ) A.用人的道德观念去解释 B.用人的感性欲望去解释 C.用人的社会存在去解释 D.用人的理性认识活动去解释 2.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研究“时间中的人”的学科是() A.新闻传播学 B.人类学 C.历史学 D.社会学 3.研究人的培养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是() A.管理学 B.语言学 C.情报与文献学D.教育学 4.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研究“时间中的人”的学科是() A.新闻传播学 B. 人类学 C.历史学 D.社会学 5.从学科结构的层次着眼,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均属() A.二级学科,可以称为专业学科 B.一级学科,可以称为门类学科 C.三级学科,可以称为分支学科 D.一级学科,可以称为综合学科 6.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 ( ) A.15世纪 B.16世纪 C.17一18世纪 D.19世纪 7.现代科学革命的发展主潮是( ) A.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进一步分化。 B.现代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新门类、新学科不断出现。 C.现代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趋于综合化、整体化。 D.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区分日益明显。 8.西方早期的人文社会学说曾用以下形式回答和解释当时的社会问题( ) A.神话 B.自然科学公式 C.宗教 D.心理学 9.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建设功能进一步为人们所认识的主要原因在于( )

人文科学概论试题三及答案

《人文科学概论》试题三及答案 《人文科学概论》模拟试题(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10小题共10分) 1、近代以来,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发展进程中,在方法论与认识论方面曾长期存在着“___________”与“人文主义”两种传统既相对立而又互动互渗的格局。 2、中国古代的学术传统,强调___________的学术精神和治学原则,认为做学问也就是做人生。 3、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___________,为万世开太平”,乃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人文思想家追求的事业理想与人生使命。 4、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___________,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兵法修,……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231) 5、白居易说,“言者心之苗,行者文之根,所以读君诗,___________” 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人文科学家认识世界体验人生的重要方式,但是“秀才不出门,___________”也并非怪论。 7、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现实,使人们懂得了一个重要道理,即现代民主政治、现代经济与科学技术,必须有相应的___________作支持,才能够真正发展起来。 8、人文科学作为一种满足人类精神世界需要的科学,它的价值与功能从根本上来说首先是一种___________,其次才是物质形态和工具形态。 9、中国哲学对于道德的追求更看重“内省”、“感化”和“___________”。 10、如果说“继承”、“回归”是历史学的形式特征,那么“___________”、“革新”则是历史学的内在灵魂。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10小题,共20分) 1、《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是___________的著作。 A、美国后殖民理论家萨义德 B、英国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 C、法国人

华师在线 人文科学概论

作业 1.第9题 《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是()的著作。 A.美国后殖民理论家萨义德 B.英国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 C.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 D.中国学者闻一多 E.美国新历史学家海登·怀特 答案:E 标准答案:E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2.第10题 “痛苦这把犁刀割破了你的心,却会掘出生命的新源泉。”这句话出自 ()。 A.孔子 B.泰戈尔 C.海明威 D.罗曼·罗兰 E.赫尔德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3.第11题 “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艺术,因为科学里面有美学”这话出自 ()。 A.萨顿.乔治 B.马克思 C.恩格斯

E.钱学森 答案:E 标准答案:E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4.第31题 现在社会科学的最初胚胎是在()的母体内孕育的。 A.近代自然科学 B.传统人文科学 C.社会学 D.社会学 E.历史学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5.第32题 “一个国家没有哲学,就像一座雄伟装的秒钟没有神像一样,空空荡荡,徒有其表,因为它没有可信仰的东西,可尊敬的东西。”这句话出自()。 A.黑格尔 B.尼采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 E.柏拉图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6.第33题 作为哲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一直是自然科学各学科建立其认识论与方法论体系的基础。 A.美学 B.伦理学 C.宗教学

E.逻辑学 答案:E 标准答案:E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7.第34题 “言者心之苗,行者文之根,所以读君诗,亦知君为人。”是出自于()。 A.韩愈 B.苏轼 C.白居易 D.李白 E.杜甫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8.第63题 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 A.历史 B.文学 C.哲学 D.哲学 E.科学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9.第12题 既是典型的人文科学,但同时也具有浓厚的社会科学的某些特点的学科有()。 A.历史学 B.人类学 C.文学 D.伦理学

文学概论答案(专科)

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 1、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一书,是运用审美学的方法对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作了深人探讨,揭示了大学的审美本质、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 (1)在《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中,文学本质论的历史回顾、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方面对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使一种艺术生产过程,在文学的外壳形式下展现着内在的作为主体的"人"的情趣和意志。我认为文学的本质如果泛化的讲是一切文明的本质,再细化精确那么就是人的力量的一种确认。 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对于规律而言是一切作品的共有的一个特性,对于文学我们通过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体裁样式,以及题材的选择构成了一类作品的本质,掌握这些本质的东西对于我们的感知、阅读是一种促进。对于我们的创作也是一种无形的提升。 论及文学的结构,在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就是自足,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文学的表层结构和文学的深层结构。对于表层结构我认为应该是我们平常视野(视角)的一种对于文章的结构安排发展,而对于深层结构我们应该看到它的内在因素的联系和导致这一个结构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2)在书中涉及的众多文学作品当中,对于《巴黎圣母院》的印象最为深刻。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和美丑对比原则的美学主张得到极大发挥的代表之作。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在这部小说中给阅读者的视觉和感知上造成了一重陌生化的阅读期待。 (3)对于《文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难点: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反映论、文学接受论和利用中外好的先进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现存的手头上能看到的作家、作品。最终达到理论和具体作品分析相得益彰的效果。 2、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文学是以语言为基本的符号形式的,可以说语言是文学的一种最基本的属性。语言在文学中的存在方式与在普通语言中不同。普通语言往往简练实用、明白易懂;而在文学中,语言却总是有所蕴藉。"蕴藉"往往被用来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语言状况。比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读者要了解诗人诗里表达的意义--"我爱这土地",就必须专心阅读他写的全部诗句,如果离开了诗人精心设置的语言系统,是无法知晓他内心要说的东西的。无论是诗人写诗、小说家写小说,都必须通过媒介而阅读语言。正是通过语言系统并且在语言系统中,文学形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完整意义世界。文学语言的语言性是指文学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意义。所以,语言是文学的又一基本属性。文学的语言应当具有一定的"文采"。这里的"文采",约略相当于今天所说的语言的形式美。这与西方的"美的艺术"中的"美"的含义是相通的。 文学的语言与普通的消息性语言或科学语言不同,不只是要传达消息或者表述概念,而是要充分地运用语言本身的特性而造成富于美感效果的组织。在这个意义上文学并不是要泛指一切语言性符号,而是特定地指具有一定文采的语言性符号。《我爱这土地》的"文采",正突出体现在:它的语词和语句的独特选择和组合,渲染出一种强烈的表达效果。诗人设想自己是一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嘶哑"一词,表明它的喉咙并不圆润、清亮、婉转,而已遭受挫折,所以是受损伤的喉咙。那么,这受损伤的喉咙急切地要歌唱什么呢?紧跟着是三个"这......"式排比句:"这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和"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这里的排比句富有文采,而且成功地渲染了诗人对于"土地"的炽热的情感。 在文学中具有一种普通性。诗如此,小说、散文和剧本也是一样。这表明,文学具有一种语言蕴藉属性,它可以通过表层意义而呈现深层意义。语言蕴藉,表示文学作品语言的蕴藉深厚状况,是说一种具体的语言表达可以蕴藉着多重不同的意义。文学正具有这种语言蕴藉性。

华师在线人文科学概论

作??业 1.第10题 人类文明得以从过去到未来延续的源泉在于 (???????????????????????????????????? )。 A.哲学 B.历史 C.文学 D.经济学 E.美学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 2.第11题 (?????????????????????????????????? )被认为是卢梭本人的个人传记小说。 A.《爱弥尔》 B.《忏悔录》 C.《论科学和艺术》 D.《新爱洛伊丝》 E.《在人间》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 3.第12题 20世纪初,以先进的现代民主思想与科学理性精神和现代人文主义来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场精神观念的变革是(???????????????????????????? )。 A.文艺复兴 B.辛亥革命 C.变法维新运动 D.五四新文化运动 E.理性主义运动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 4.第13题 首先提出“元历史”的概念的是(?????????????????????????????? )。 A.李大钊 B.怀特 C.萨顿.乔治 D.龚自珍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 5.第40题 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 )。 A.历史 B.文学 C.哲学

E.科学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 6.第41题 “究天人之际,通今古之变”的史学思想是(????????????????????????? )提出的。 A.欧阳修 B.韩非子

《人文科学概论》公选课期末作业(不少于1000字) 2

作业 1.第1题 如何理解“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您的答案:文如其人,指文章的风格同作者的性格特点相似;也指文章必然反映作者的思想、立场和世 界观。人如其文,指人的思想立场观点性格等必然要在其人的文章中反应出来。实际上两个词都在强 调一个人所写的文章是这个人性格特点,思想观念的表现。比如:一个博爱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必然弘 扬无私的博爱。一个老师写文章往往少不了对教育的关注……有时还可以通过文章推知作者的性格、世 界观等东西。比如:看《红楼梦》,我们就想作者肯定出生于富贵之家,经历了从繁华到贫困的洗礼…… 再举一处:“人品的修养,实在是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思想情感为文艺的渊源,性情品格又为思想情 感的型范。思想情感真纯则文艺华实相称,性情品格深厚则思想情感亦自真纯。仁者之言霭如,诐辞知 其所蔽,屈原的忠贞耿介、陶潜的冲虚高远、李白的徜徉自恣、杜甫的每饭不忘君国,都表现在他们的 作品里面”。一提文人,应该有一种彬彬有礼的感觉,好像他们知识博大精深、修养比较深厚、人格 也是比较完善的。可是为什么有些文人也经常与小人挂起钩来,让人不齿呢?除了相互诋毁造成的人格 落差之外,当代文人的人格其实真的已经受到了挑战,而且人格的失落也影响到了他们作为文人的尊严 和作品的价值,这并不是耸人听闻!其实,在历史上文人的作品往往是与他们的人格交相辉映的,像 孔子不仅有《论语》一书,他还周游列国、收徒三千;屈原更不是仅仅依仗他的《离骚》而名垂千古, 他忧国忧民以至于投身汨罗江才真正成就了他的伟大;还有忍辱著书的司马迁、一心报国的辛弃疾、致 死不降的文天祥、还有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等等,无不是一身正气、胸怀大志,他们可曾为自己的名利 得失考虑过,而历史和人们却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折服了,不仅在历史上大书特书,而且铭刻在心 里。他们的作品也正是这种浩然大气的真实写照,当然“光芒万丈长”了!而相反的,有一些人却因为 自身的人格问题而使自己的才华也一并为人们看轻。大家可能知道宋朝书法界有“苏、黄、米、蔡”“宋 四家”之称,其中的“蔡”其实是指蔡京,据说他的字“字势豪健,痛快视着。”只因为其为奸臣,后 世恶其为人,进而推崇稍排其后的蔡襄。在近代也有一人,博学多才并有良好的艺术修养,但是却身为 汪伪政府的高官,作《中华日报》的主笔。他就是胡兰成,张爱玲之夫。据说此人的文笔只在张爱玲之 上而绝不在她之下,但是有几个人读过他的“大作”啊!有才无德,才又有何用,只能是祸乱人间!像 这样的人,世间还不知道有多少,只是其人的文采被斑斑劣迹所掩盖,不为人知就是了。 题目分数:100 此题得分:70.0 作业总得分:70.0 作业总批注:

人文科学概论考试资料

《人文科学概论》考试资料 1、人文科学反对人得物质欲望吗? 答:不就是。人文科学并不反对人得物质欲望,实际上人文科学就是在反对传统宗教神学对人得自然天性得压制中成长起来得。当面对中世纪那种借宗教神学权威来压制人得物质消费欲望、压制人对世俗生活幸福作追求与创造得非人性得禁欲主义时,人文科学进行过坚决得斗争。人文科学既肯定人自身,也就肯定人得物质追求同,肯定了人得自然天性,并且把人得这种物质追求与物质欲望视为人性得一部分,视为人类文明之得不断发展,以及人性走向自由与解放得动力。事实上,从神学权威与宗教禁欲主义那里将人追求物质财富、创造物质财富、享受物质财富得能力解放出来,反对神学对人生存价值与生存方式选择排她性,反对独断与扼杀人之天性得宗教禁欲主义,倡导承认人得正当欲望得开放与多元化生活方式,正就是近代以来人文科学所承担得历史使命得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具有人文主义精神得思想家们曾提出“我就是人,人之一切天性我都有”得口号,也提出过“人欲即天理”、“食色性也”得口号。近代以来得人文科学,正就是在解放人得物质追求与创造能力得过程中,作为“关于人及人性得科学”而发展起来得。 2、试分析“历史学家面对得历史材料,其意义就是确定得”这句话。 答:这种说法就是错误得。历史文献或历史事件得意义对于后人来说并不就是完全确定不变得,它并不像认识自然物质世界那样排除了研究者主体性因素而独立存在着。实际上,这些供历史学家认识研究得历史“文本”,这些历史学家对它进行主体民生阐释得时候,才得以真正确认并被人所理解。 这个解释、接受、理解前就已开成得“心理结构”如何,会对历史学家对历史文本得解释、理解、接受得过程与结果产生影响。由于每一个历史学家都就是具体得、实践着得主体性存在,她们得人生经历与价值准则并不完全一样,形成得用以解释、接受、理解历史得心理结构也就会有所不同,也就对历史得解释、接受、理解不能不呈现出个性化特征。因此,每一个历史文本得意义,在不同得历史学家那里,就可能补赋予有所不同得意义 3、如何从“人”得研究出发来区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 答: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得共同点就是她们都研究人。但对于人得生命存在与生命活动得研究,可以从不同得领域、不同得视角、不同得目得出发,由此而产生了不同得学科。首先,可以把人得自然生命与人得文化生命加以区分,把人与自然得联系与人与社会得联系加以区分。对人得自然生命、对人与自然得联系得研究,就形成了自然科学。而对人得文化生命、对人与社会得联系得研究,则形成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再瞧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得区别。对人得文化生命得研究,与对人与社会联系得研究,就是不相同得。前者所探讨得,就是人得生命存在与生命活动得本身,即人得本质,这就是人得内在世界;而后者所探讨得,则就是人得生命存在与生命活动在人与社会联系中不同方面得表现,即人得行为,这就是人得外部世界。对于前者得探讨,形成了人文科学;对于后者得探讨,形成了社会科学。 4.简述人文学科得内在价值。 答:所谓人文科学得内在价值,主要就是指那种为人文科学区别于别得科学类型并使其获得存在之合理性得基础。从根本上说,人文科学首先就是一种直接面对人类心灵与精神世界得知识领域,一种直接涉及人类情感生活后果论与思想,因而人文科学得价值与意义,首先也只能从人内心得情感生活与精神需要方面来加以说明与理解,即从它在丰富完善人类精神生活、在帮助人类正确理解自己得生命价值与生活意义方面所具有得特殊认识价值与认识意义得层面上来加以说明。 人得本质就在于除了追求中吃穿外,还要追求知识、思想、情感、精神。而人文科学正就是一种显示人之本质得知识、思想,一种显示人之为人得美好得精神、情感与理想。人类以人文科学所追求得美好情感、理想、精神来理解生活得意义与目得,明白生命得本质与存在得价值,来构造一个精神得港湾,使心灵不再漂泊,灵魂不再游荡,情感不再荒芜。 5、中国古代人文科学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答:一,人文科学得持续发展。从先秦开始,直至19世纪中叶前,中国古代人文科学得发展从未间断,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得源流,一个相对独立得系统。在中国古代社会,人文科学受到了人文学者与由于案件有作为得统治者得高度重视,如官方修史与私人修史。从未断绝,

人文社会科学概论第2阶段练习题2a 江南大学考试题库答案,答案在最后一页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人文社会科学概论》第五章至第七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并将发展成为文明的活的灵魂,这一重要观点的首倡者是() A.马克思 B.黑格尔 C.列宁 D.罗素 2.支配了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 ( ) A.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B.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C.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哲学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D.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结构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哲学两大思潮 3.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4.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 )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5.语言的转换生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 ) A.描写具体语言的结构 B.试图对整个人类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 C.将现代语言学从对语言系统内部的研究推进到语言使用的研究 D.开创了从社会文化的演变去研究语言的思路 6.把语言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结构变化联系起来,以两者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交叉学科是( ) A.社会语言学 B.文化语言学 C.心理语言学 D.数理语言学 7.语言的转换生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 A.描写具体语言的结构 B.试图对整个人类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 1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第1阶段满分答案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第1阶段满分 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要科学地解释人的本质,就必须(C) A.用人的道德观念去解释B.用人的感性欲望去解释 C.用人的社会存在去解释D.用人的理性认识活动去解释2.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研究“时间中的人”的学科是(C) A.新闻传播学B.人类学C.历史学D.社会学 3.研究人的培养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是(D) A.管理学B.语言学C.情报与文献学D.教育学 4.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研究“时间中的人”的学科是(C)A.新闻传播学 B.人类学C.历史学D.社会学 5.从学科结构的层次着眼,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均属(B)A.二级学科,可以称为专业学科B.一级学科,可以称为门类学科 C.三级学科,可以称为分支学科D.一级学科,可以称为综合学科 6.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C) A.15世纪B.16世纪C.17一18世纪D.19世纪

7.现代科学革命的发展主潮是(C) A.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进一步分化。 B.现代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新门类、新学科不断出现。C.现代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趋于综合化、整体化。 D.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区分日益明显。 8.西方早期的人文社会学说曾用以下形式回答和解释当时的社会问题(C) A.神话B.自然科学公式C.宗教D.心理学 9.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建设功能进一步为人们所认识的主要原因在于(D) A.自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B.世界并不太平 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D.“知识经济”时代开始到来 10.人文社会科学各基本学科逐步成型、独立发展的时期是(C)A.5世纪到11世纪B.11世纪到13世纪C.14世纪到19世纪D.19世纪到20世纪 11.在方法论的意义上,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是(C) A.定量分析B.技术分析C.理性批判D.情感激发 12.积极的理性是基于社会实践对何种对象的否定与超越(B) A.消极理性B.常识C.理论假设D.真理 13.不属于教材所概括的人文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的是(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