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

合集下载

东南亚音乐

东南亚音乐
鱼琴是三根弦的拨弦乐器,流行于 泰国、柬埔寨。由于形状似鳄鱼,所以用 泰语中的“鳄鱼(jorakhe)”的近似音 jakhe命名。 鳄鱼琴演奏时平放置于台上,琴身有5 个短短的支脚,三根弦中两根是绢丝制作 的,另一根低音弦是金属弦,弦下有11个 固定的品,右手食指用丝线固定上用象牙 等制成的指甲拨奏。
越南的乐器
独弦琴是越南最具特色的民族乐器, 它只使用一根弦,琴弦的一端固定在琴体 的末端,另一端系在与琴体连接的竹柄或 木柄上。演奏时,演奏者通过摇动竹柄改 变琴弦的张度,从而改变音高。
竹排琴
马来西亚的舞蹈剧《罗摩衍那》
马来西亚的传统戏剧有两种:一种是舞蹈 剧,一种是皮影戏。每种形式都有若干剧种。 传统剧目多出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但每 个剧种风格各异,如表演《罗摩衍那》中的同 一个故事,有的用甘美兰乐队伴奏,有的用唢 呐和鼓伴奏。
除了锣以外,甘美兰乐队所用的乐器还有木琴、形 状像木琴但有铁板或铜板制成的金属排琴,与二胡相近 的弦乐器列巴布,竖笛以及打击乐器鼓。
复音层叠的甘美兰乐队
甘美兰是一种由多种器乐合奏,并加入齐唱声部 构成的多声部音乐,复杂交错的织体中,可以划 分出四个层次:
•核心旋律层——由金属排琴击奏 •装饰变化的旋律层——由木琴、排锣等旋律性打击乐器演奏 •对比旋律层——由竖笛、列巴布(类似于二胡的乐器)、齐唱 承担,围绕核心旋律即兴唱奏 •节奏层——由吊锣、(单个)釜锣、鼓等乐器击奏
泰国的假面剧“康”---------《罗摩王子的冒险

“康”是集诗歌、舞蹈、戏剧、音乐于一体的综 合性艺术形式,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中国的戏曲。 “康”在宫廷礼仪、婚丧嫁娶和宗教仪式中演出,故 事取材于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舞蹈是“康” 的重要组成部分,动作源自印度古代舞蹈,泰国人以 自己的审美方式加以改造,并赋予每个动作特定的含 义。和中国的戏曲一样,“康”的音乐部分包括唱腔 和器乐两部分,伴奏是以打击乐器为主的乐队合奏。 传统的“康”剧表演时,除了女性角色和丑角之外, 其余演员都要戴面具。如今,只有鬼和猿这样的角色 戴面具。除丑角外,上场人物都不说台词,以舞蹈动 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音乐与民族—绚丽的世界音乐——器乐篇

音乐与民族—绚丽的世界音乐——器乐篇

非洲鼓
鼓的功能、用途及民族特色

鼓的功能和用途在非洲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用于音乐外,有 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或用来传递各种信息,即 所谓“会说话的鼓”。鼓手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的不同 部位,能发出各种不同的音响,加上急缓有别的节奏,形成 各种各样的鼓点,作为一种信号语言,来传送各种信息。 非洲鼓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无论是制鼓的材料、形状和演 奏技巧都是独特的。一般说来,在非洲存在几十种基本鼓型 和数百种鼓的变形。鼓,大如水缸或小如茶杯。鼓身的形状 既有陀螺形、圆锥形、台柱形、正方形的,还有各种飞禽走 兽形的,甚至还有人形的。有的鼓身上还画上各种几何图形, 雕刻花草、人兽,突出了黑人文化的特色。
马里阿契音乐

“马里阿契”乐队会唱各种民歌,其中最有特色的 是“科里多”(corrido)。“科里多”是一种即兴歌 曲,演唱者可根据某一事件随编随唱。既可一人领 唱,其他人伴唱,也可两人或几人对唱。其内容可 分政治性,历史性和情歌等。有的歌曲,如“阿黛 利塔”,在墨西哥争取独立的斗争中,起了鼓舞人 民斗志的积极作用,在人民中间家喻户晓,广为流 传。
视频欣赏:马里阿契音乐
四、非洲——鼓乐

鼓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普遍流行的乐器,又被称为非洲传 统音乐之魂。非洲音乐中最突出、最主要的因素是节奏,鼓 正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及表达音乐语言的一种最重要乐器, 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 在非洲的各种鼓中,最常用的是一种被称为达姆达姆的中等 尺寸的鼓,它一般被置于双腿中间用手敲打,演奏常常带有 很强的即兴性。近年来,非洲鼓也已进入了专业音乐创作领 域。非洲津巴布韦的作曲家多米沙尼· 马拉里在1990年创作 的“诺兹波妈妈”就是用非洲鼓与弦乐四重奏一起演奏的新 作品,由世界著名的科诺斯四重奏组演出,效果很好。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50题)1、爵士乐起源于( )A.肯尼亚B.美国C.巴西D.印度【答案】 B2、下列不属于明代四大声腔的是()。

A.昆山腔B.海盐腔C.皮黄腔D.弋阳腔【答案】 C3、对此相应所采用的正确治法为查看材料A.阳病治阴B.损其有余C.寒者热之D.阴病治阳E.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答案】 D4、如果奏鸣曲式主部主题在 e 小调上,则再现部时副部主题的调性可以是A.E 大调B.C 大调C.G 大调D.g 小调【答案】 A5、海顿的作品《四季》是一部()A.交响曲B.弦乐四重奏C.清唱剧D.协奏曲【答案】 C6、下列关于复调音乐声部独立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各声部通常可采用不同的节奏B.各声部主要采用正向或反向的旋律进行C.各声部可采用斜向的旋律进行D.各声部常常先后进入【答案】 B7、京剧诞生早期,程长庚、张二奎、()的贡献突出,被称为“老生三杰”。

A.梅兰芳B.程砚秋C.余三胜D.尚小云【答案】 C8、17世纪的序曲分为两种,“慢一快一慢”三个乐章属于()。

A.法国式序曲B.意大利式序曲C.英国式序曲D.美国式序曲【答案】 A9、《月亮颂》是歌剧《水仙女》中的唱段,其曲作者是音乐家()。

A.普契尼B.比才C.鲍罗丁D.德沃夏克【答案】 D10、音乐课上,教师关掉灯用投影仪播放黄河汹涌奔腾的视频,听黄河咆哮的声音,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黄河边的情景,并问学生“此时你们想到了什么歌曲?”学生回答后,教师顺势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首在抗战时期起到鼓舞性作用的歌曲《黄河大合唱》’。

教师在开始导入时运用了()。

A.语言创设情境B.多媒体创设情境C.环境创设情境D.绘画创设情境【答案】 B1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98-100题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 A12、下列哪个力度记号适合下雨天气忽降大雷的音乐?( )A.mfB.sfC.dimD.erese【答案】 B13、下列关于南方曲笛与北方梆笛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方曲笛擅长使用舌的技巧,旋律多具跳跃的特点B.南方笛曲风格典雅、音色柔和、抒情性强C.北方梆笛擅长使用气的技巧,旋律多连贯、平衡D.北方梆笛曲风优美、柔和,多以抒情为主【答案】 B14、组曲《中国狂想曲》的作者是()。

七年级音乐教学设计《甘美兰》教案

七年级音乐教学设计《甘美兰》教案

七年级音乐教学设计《甘美兰》教案
《甘美兰》教案
教学目标
1、上节课所介绍的日本音乐文化知识,背唱歌曲《樱花》。

2、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歌曲、甘美兰乐队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歌曲的节拍、调式特征。

教学难点:感受甘美兰音乐的演奏特点、理解其表现内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演唱《樱花》,教师对学生演唱的声音音色(要求甜美、清纯)、情感意境(富于空灵、遐想、仿佛在碧空万里的春日,身临其境地观赏樱花盛开时落音缤纷的情境之中)、气息及力度变化(如上节课要求)等方面给予提示和指导。

二、新课学习
1、入克隆钟歌曲的介绍。

(1)播放歌曲《划船曲》。

请学生根据刚总结的知识判断是否是朝鲜的歌曲?
学生回答:不是。

因为旋律中出现了4和7音,节拍也不具有三拍子倾向,而是2/4拍。

(2)教师明确这首歌曲为“千岛之国”。

浅析印度尼西亚的传统音乐—甘美兰

浅析印度尼西亚的传统音乐—甘美兰

浅析印度尼西亚的传统音乐—甘美兰作者:赵文雪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17期【摘要】甘美兰是印度尼西亚的传统音乐之一,是以金属打击乐器为中心的合奏音乐,管弦乐器处于辅助地位的一种音乐形式。

它的分布地区广泛,并有其独特之处,同时又有相互借鉴的共同之处。

本文主要以甘美兰的分布地区、形成种类、特点及其之间的区别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分布地区;种类;特点;区别中图分类号:J6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7-0051-01一、甘美兰的地区分布、种类及特点被誉为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它的传统音乐文化非常的丰富,并且存在着各种音乐形式。

甘美兰就是其中一种音乐形式。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巴厘岛甘美兰和爪哇岛甘美兰。

(一)中爪哇甘美兰。

甘美兰是由中爪哇岛发展起来的一种印度尼西亚民间古典乐器的合奏形式。

由于中爪哇是印度尼西亚自古以来的王家居住地,所以中爪哇甘美兰又称宫廷甘美兰。

它主要用于皇室宫廷礼仪和上流社会的歌舞之中。

中爪哇甘美兰在节奏上较为缓慢,加上人声的低吟浅唱更是具有歌唱性,给人一种神秘感和空灵感。

从体裁形式方面来看,中爪哇甘美兰主要以皮影戏为主。

中爪哇甘美兰有着秩序分明的节奏層,并且在音乐中混用斯连德罗和佩德罗两种音阶形式,为合奏增添了丰富的音响效果,形成了一种丰富谐和的乐队支体。

(二)西爪哇甘美兰。

由于居住在西爪哇地区的大多数都是巽他人,所以西爪哇的音乐和舞蹈大部分都是以万隆附近的巽他为中心。

西爪哇地区有专门以斯连德罗音阶和佩罗格音阶而构成的甘美兰乐队。

其中,斯连德罗这种调式的甘美兰乐队主要用于木偶戏瓦扬的伴奏中。

而西爪哇还有属于佩罗格音乐系统的甘美兰:德贡甘美兰和伦腾甘美兰。

它们所用的乐器基本相同,但风格技巧不同。

德贡甘美兰主要用在宫廷中,音色较柔和。

伦腾甘美兰主要用于农村,声音响亮,较为粗犷。

在乐队编制方面,西爪哇甘美兰的乐队简单朴素,强调其旋律性。

浅析印度尼西亚的传统音乐—甘美兰

浅析印度尼西亚的传统音乐—甘美兰

《戏剧之家》2019年第17期 总第317期51音乐研究浅析印度尼西亚的传统音乐—甘美兰赵文雪(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0)一、甘美兰的地区分布、种类及特点被誉为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它的传统音乐文化非常的丰富,并且存在着各种音乐形式。

甘美兰就是其中一种音乐形式。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巴厘岛甘美兰和爪哇岛甘美兰。

(一)中爪哇甘美兰。

甘美兰是由中爪哇岛发展起来的一种印度尼西亚民间古典乐器的合奏形式。

由于中爪哇是印度尼西亚自古以来的王家居住地,所以中爪哇甘美兰又称宫廷甘美兰。

它主要用于皇室宫廷礼仪和上流社会的歌舞之中。

中爪哇甘美兰在节奏上较为缓慢,加上人声的低吟浅唱更是具有歌唱性,给人一种神秘感和空灵感。

从体裁形式方面来看,中爪哇甘美兰主要以皮影戏为主。

中爪哇甘美兰有着秩序分明的节奏层,并且在音乐中混用斯连德罗和佩德罗两种音阶形式,为合奏增添了丰富的音响效果,形成了一种丰富谐和的乐队支体。

(二)西爪哇甘美兰。

由于居住在西爪哇地区的大多数都是巽他人,所以西爪哇的音乐和舞蹈大部分都是以万隆附近的巽他为中心。

西爪哇地区有专门以斯连德罗音阶和佩罗格音阶而构成的甘美兰乐队。

其中,斯连德罗这种调式的甘美兰乐队主要用于木偶戏瓦扬的伴奏中。

而西爪哇还有属于佩罗格音乐系统的甘美兰:德贡甘美兰和伦腾甘美兰。

它们所用的乐器基本相同,但风格技巧不同。

德贡甘美兰主要用在宫廷中,音色较柔和。

伦腾甘美兰主要用于农村,声音响亮,较为粗犷。

在乐队编制方面,西爪哇甘美兰的乐队简单朴素,强调其旋律性。

(三)东爪哇甘美兰。

虽然西部的高雅甘美兰在很大程度上受中爪哇典型甘美兰音乐的影响,但它与中爪哇甘美兰的音乐风格有明显的不同,如:西部的高雅甘美兰比中爪哇甘美兰活泼,并且在节奏、速度和力度上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对比和变化。

而东部的甘美兰主要指具有民间风格的甘美兰,民间甘美兰可进一步分为唢呐甘美兰、瑞优甘美兰、甘庄甘美兰以及安格龙甘美兰。

印度甘美兰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印度甘美兰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浅谈印度甘美兰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一甘美兰音乐的历史背景印尼音乐中历史最悠久,最有特点,并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却是甘美兰。

甘美兰乐队及其音乐大约在15世纪时形成,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它深深植根于印尼的泥土中,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

据本世纪廿年代统计,当时仅在爪哇岛上就有二万个甘美兰乐队。

甘美兰Gamelan-爪哇语主要是指以打击乐为主的合奏音乐,同时又泛指一切合奏音乐和演奏这些音乐的乐队。

甘美兰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8世纪的佛教庙宇的浮雕上,就刻上了甘美兰乐队所使用的一些乐器。

到了13世纪末至16世纪初印尼的麻嗒巴歇王朝时代,大型的甘美兰乐队的乐器已基本备齐,并分为室内、室外两种乐器组合的形式。

到了16世纪以后的马打兰王朝时代,二者又逐渐统一起来,形成了规模相当大的甘美兰乐队,它的音乐则用于戏剧、舞蹈、影戏的伴奏,同时也用于各种宗教仪式。

在爪哇和巴厘岛上甘美兰乐队颇多,特别是民间群众自发的甘美兰乐队随处可见,如今它不仅成为印尼传统音乐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是世界人民了解印尼音乐的一个窗口。

人们就往往会想到《宝贝》、《星星索》、《梭罗河》、《莎里楠蒂》等歌曲。

这些印尼歌曲的确是以优美的旋律、徐缓的节奏和独特的风味,将人们带进了梦幻般美丽的南洋风光中。

它以打击乐为主的合奏形式演绎,也有人声甘美兰,并常伴有古典舞蹈。

其音乐神圣、空灵,音响效果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可以带给人释放身心、净化心灵的作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宗教蕴涵。

二甘美兰的音乐形式甘美兰乐队中最早的乐器是锣,其数目由单个逐渐发展为多个,现在乐队的乐器有以下四类,第一类:锣属乐器,包括大吊锣、中吊锣、小吊锣、大釜锣、排锣。

第二类:排琴属乐器,包括木琴、共鸣筒、金属排琴。

第三类:管弦乐器,包括列巴布(甘美兰乐队中唯一的弓弦乐器)、切连朋(拨弦乐器)、竖笛(吹管乐器)。

第四类:鼓类乐器,甘美兰乐队中使用的是双面长鼓,大乐队中通常为大小两个鼓,小鼓的声音重于大鼓,而大鼓为雄性,担任主奏,小鼓为雌性,担任助奏。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甘美兰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甘美兰教学设计
1. 音乐审美能力:通过欣赏和分析甘美兰音乐,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2. 音乐表现能力:学习甘美兰音乐的演奏方式,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表现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能力。
3. 音乐文化理解:了解甘美兰音乐的文化背景,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4. 音乐创新思维:在学习甘美兰音乐的基础上,学生能够进行音乐创新,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 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印尼的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甘美兰音乐。
- 学生可以尝试将甘美兰音乐的元素融入自己的音乐创作中。
- 学生可以参加甘美兰音乐的比赛或表演,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七、课堂
1. 课堂评价:
- 提问: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甘美兰音乐的理解程度,及时发现学生的疑惑并进行解答。
- 反馈:教师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3. 学生自我评价:
- 反思: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效果,找出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 目标设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定新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4. 同伴评价: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甘美兰音乐的学习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甘美兰音乐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4. 简答题:
- 请简述甘美兰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 请简述甘美兰音乐的特点。
- 请简述甘美兰音乐的演奏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音资料1
拓展训练
欣赏歌曲片段回答问题
定音型“啊,星星索”作为伴唱。星星索是 划船时随着船桨起落节奏而发出声音。曲调缓慢、悠扬,略带哀伤。每句前紧
后松,唱法柔和、松弛,表达了一种思念之情。影音资料2 《星星索》
影音资料3《甘美兰》
影音资料4 萨朗吉《欢迎》
卡曼贾 影音资料5《巴雅提木卡姆》
资料6新疆艾捷克
• 世界各民族传统音乐是各国人民几千年文 化的积淀和艺术创造才能的集中反映。无 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民族音乐艺术,不仅在 本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国外同样生 根开花,说明:越是民族风格的艺术越具有国 际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