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目录及前言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
汉族女子服饰汉以后王后及贵妇礼服皆承袭先秦制度。但又发展出半臂(半截袖子的长衫)、披帛(肩背间 披一幅长画帛)、霞帔(两条从双肩披下的宽幅有鸟禽绣文彩帛,宽约3寸余,前垂3尺余,左右合处下端有一玉 坠,后垂2尺余,末端插入兜子内)、褙子(四开衩的长衫)、披风、围腰、抱腰(长围腰)、垂袖等服饰或服装 附件。一般的妇女日常服装则多为上衣下裳分开的裙服,也有外穿上衣下裤不系裙的。这些衣服都是汉民族传统 服装的一种。
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 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服饰分类
1
汉族男子服饰
2
汉族女子服饰
3
汉族传统鞋履
4
清代服饰
5
民国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周制上衣下裳华夏冠服之中,以帝王衮冕最为华丽。先秦衮冕之制,分上衣与下裳。衣多黑色 (玄衣),以象天;裳多黄色(黄裳),以象地。也有浅绛色的。玄衣广袖,上面用朱(赤红)、白、苍(青)、 黄、玄(黑)五彩丝绘(绣或织)出日、月、星辰、山、龙、花虫等图画。裳画也用五彩丝绣出宗彝(礼器)、 藻(水草)、火等图案。这些图画和图案的花样合称为12章纹。裳前有皮制的芾,朱色。上面绘龙、火、山三章, 系于腰间革带,蔽之于裳面膝前,裳旁佩玉,裳后系组绶(宽丝带做成的花样垂饰),腰间还用大带系束。
谢谢观看
基本形式
传统服装汉服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上衣下裳的服制,据《释名·释衣服》载: “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上衣的形状多为交领右衽, 下裳类似围裙的形状,腰系带,下系芾。这种服制对后世影响很大。

中国服饰史书

中国服饰史书

春秋战国服饰 ------公元前770~前221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五霸七雄等诸侯各自为政,一方面 竞相发展生产,注重商品流通,一方面兼并弱小,掠夺土地和 财富。特别是对大量技术工匠的掳掠占有和铁工具的推广应用, 促进了各种手工业的交流提高。各方面竞争的成就对纺织材料、 服装剪裁工艺和装饰艺术,也无不发生重大影响,从而形成了 百花齐放的服饰局面,发明了推陈出新的深衣服饰。 这一时期,围绕社会上层统治者聚合起一个个巨大的消费集团, 列国之间的聘问往还也需要用大量美锦文绣,请盟求和竟然贿 以执针、织紝的数十数百的工奴、工妾。工匠之众、风气之盛, 促使官、私纺织、刺绣高级工艺品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周代往 日“珠玉锦绣不獼于市”的法规终被突破,这就更促进了工艺 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 初秋战国时期,不,衣裘冠履,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即便 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均求贵重。
服装的发展沿革与社会制度 密切相关,材料的讲究、数 量的增多、服用的普遍程度 又与社会生产相适应。在商 代能穿上丝绸衣服的,可能 还是少数。到西周,虽说周 成王、周公不一定比商纣王 穿着奢侈,可是各地大小邦 国封君的穿衣打扮都有了种 种排场。地方条件较好的, 无疑更有可能把衣服、帷帐、 茵褥做得格外华丽精美。至 于一般平民,身分等级在下, 只能穿本色麻、葛布衣或粗 毛布衣,穷极的只好草编如 蓑衣的”牛衣“了。
韶 文
------现 代
割 ” 蚕 茧 ----台 北 故 宫 博
贯头衣
贯头衣
贯头衣大致用整幅织物拼合,不加裁剪而缝 成,周身无袖,贯头而着,衣长及膝,是一 种概括性或笼统化的整体服装。 从出土的岩画中可以看出,在丝织品出现之 后,贯头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服式,在相当 长时期、极广阔的地域和较多的民族中普遍 应用,基本上替代了旧石器时代部件衣着, 称为人类服装的祖型。

中国传统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

中国古代服装原始社会服饰宋制公服宋代灵鹫球纹锦袍明初官服文武官服之忠靖冠服明制公服一.漢服漢昭帝劉弗陵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襦裙身著冕服、頭冠十二旒冕的秦始皇五代《韓熙載夜宴圖》(局部)中的漢服穿著補服的明代官員姜順富宋朝服飾,圖中為蘇軾身著十二章袞服的明熹宗身著和服的中國革命烈士秋瑾玉照兩位穿漢服人在廣州中華文化節活動一位穿唐朝齊胸襦裙在廣州中華文化節活動唐朝齊胸襦裙明朝褙子明朝深衣明朝道袍北京奧運樂師服裝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二.唐裝现代唐装唐装(汉族式)唐朝的服装真正的唐装唐装(汉族式)唐装(满族式)唐代壁画中的“飞天”皆裸露上半身2001年APEC会议时,俄国总统普丁穿着唐装一.斗笠、蓑衣斗笠斗笠斗笠碗斗笠斗笠舞斗笠舞斗笠舞斗笠舞斗笠山镇斗笠蓑衣二.頭巾儒巾头巾三.肚兜肚兜样品肚兜宝贝之一武术宝贝肚兜之二武术宝贝肚兜之三武术宝贝肚兜之四武术宝贝肚兜之五穿肚兜的女子四.繡花鞋绣花鞋图片绣花鞋绣花鞋绣花鞋绣花鞋绣花鞋绣花鞋绣花凉鞋勾头绣花拖鞋五.草鞋冬季防滑草鞋纯麻草鞋稻草草鞋人字拖草鞋难得见到的蒲鞋据說大娘年青時就給紅軍打草鞋作为旅游商品的精致蒲鞋温州双屿镇仍然有蒲鞋加工出售小说《芦花鞋》写了农村往事六.布鞋布鞋靴布鞋店历史记载防静电布鞋防静电布鞋(藏青色)高档手工布鞋这就是“千层底”足底穴位图布鞋“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古代鞋铺三寸金莲布鞋七.草帽草帽草帽草帽草帽墨西哥大草帽八.龍袍、蟒袍、冠冕、鳳冠霞帔、補服、烏紗帽唐太宗銘黃龍袍姿態九龙九凤冠和六龙三凤冠奥地利帝国皇帝的皇冠教宗庇护七世加冕拿破仑为法兰西帝国皇帝的情景凤冠霞帔明朝皇后的凤冠霞帔明孝端皇后大衫霞帔像凤冠霞帔明朝凤冠实物凤冠霞帔凤冠霞帔凤冠霞帔凤冠霞帔刘亦菲扮演的灵儿《苍天有泪》中的蒋勤勤霞帔明代霞帔吴氏墓出土霞帔明大衫霞帔标准像明万历皇后金累丝珍珠霞帔一.龍袍、鳳冠霞帔龙袍乾隆龙袍金龙纹—正龙清乾隆明黄缎绣五彩云蝠金龙十二章吉服袍十二章纹龙袍水脚九龙九凤冠和六龙三凤冠凤冠霞帔刘亦菲扮演的灵儿《大话西游》中的朱茵《圆月弯刀》里的梁小冰林心如发哥穿戴凤冠霞帔,甚为搞笑霞帔霞帔明代霞帔霞帔凤冠霞帔( fèng guān xiá pèi )凤冠霞帔明朝皇后的凤冠霞帔凤冠霞帔凤冠霞帔凤冠霞帔凤冠霞帔凤冠霞帔《苍天有泪》中的蒋勤勤一.盔鎧甲胄头盔头盔头盔头盔头盔赛车用头盔。

中国的传统服饰

中国的传统服饰

中国的传统服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传统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服饰形成了独特而多样的风格,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传统服饰,包括男女不同的服饰种类、特点和用途,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一. 男性传统服饰中国男性传统服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风格,穿着形式和细节也有所不同。

然而,男性传统服饰的共同特点是庄重、大方且注重细节。

1. 中山装中山装是较为现代的传统服饰,起源于1920年代的中国革命时期。

作为一种西式国服,中山装以其简约、实用与庄重而受到广泛的喜爱。

它采用立领设计,袖口较为宽松,款式简洁、笔挺。

中山装在国内外重要场合以及正式场合得到广泛应用。

2. 袍子袍子是中国古代男性常见的传统服饰之一,它是宽大的上装,反映了传统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征。

袍子可以分为大袍和小袍两种类型,大袍一般在冬季穿着,长度较长;小袍则适合春秋季穿着,可以配合裤子或长衫。

袍子通常以优质的丝绸或棉麻制作,它的款式精美、印花图案丰富,给人一种高雅、典雅的感觉。

3. 长衫长衫是中国古代男性的主要传统服饰之一,它是一种长袍式的上衣,通常搭配长裤或袍子。

长衫始于明代,经过多次演变,成为清代以及后来的中华民国时期男性的主要穿着。

长衫的特点是领口修长,袖口宽松,衣身及腰间设计注重细节,展现了男性的稳重与端庄。

二. 女性传统服饰中国女性传统服饰的风格多样,丰富多彩。

女性服饰注重细腻的刺绣和华丽的图案,展现出女性的柔美和美丽。

1. 旗袍旗袍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传统服饰之一,其设计源于清代的满族服饰。

旗袍注重修身与展现女性身体曲线。

它以优质丝绸、麻纱等面料制作,采用传统的手工刺绣和刺绣技术,装饰有各种华丽的图案和色彩。

旗袍在中国以及国际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2. 对襟衫对襟衫是中国传统女性上装之一,它通常搭配长裙或裤子。

对襟衫具有独特的特点,前中心没有扣子,采用对襟的形式固定。

《中国古代服饰》

《中国古代服饰》

目录一服饰的起源与演变二商周服饰商代衣冠周代礼服周代常服周代鞋履周代戎服三秦汉服饰冠与帻男服女服梳妆鞋履戎服四魏晋南北朝服饰冠与帻男服女服梳妆鞋履戎服五唐、五代服饰官服民服女服胡服梳妆戎服五代服饰六宋代服饰官服民服女服胡服梳妆僧道服戎服七辽金元服饰辽代官服辽代民服金代权贵服饰金代保护色服装金代女服元代官服与常服元代妇女服饰辽、金、元戎服八明代服饰官服男服贵妇冠服一般女服梳妆戎服九清代服饰官服男服贵妇冠服一般女服梳妆戎服十结束语一服饰的起源与演变在遥远的古代,人类穴居野处,过着原始生活。

那时,人们只知道用树叶草葛遮挡烈日,防御虫蛇的啃咬,风雨的侵袭,保护身体。

或者是为了猎获野兽,把自己伪装成猎物的模样,如头顶兽角、兽头,身披动物皮毛,臀后拖着长长的兽尾,以便靠近目标,提高狩猎效果。

后来,才逐渐懂得用猎获的赤鹿、斑鹿、野牛、羚羊、狐狸、獾〔huan欢〕、兔等野兽的皮毛把身体包裹起来御寒保暖,即古人所谓的“衣毛而冒(覆盖)皮”(《后汉书·舆服志》)。

而这种完全出于实用的考虑,正是人类衣服和装饰产生的主要动因。

至于为了遮羞或美饰则是后起的想法,是在人类形成了道德感、性羞耻心与审美观才产生的。

当然,人类这些最初用以遮体的兽皮、树叶或用作伪装的兽角、兽头、兽尾,还只能说是服饰的雏形。

到了人类学会磨制骨针、骨锥,缝制衣服,人类的服饰才脱离萌芽状态。

这从旧石器时代的周口店山顶洞人①、山西朔县峙[shi 世]峪人②和河北阳原虎头梁人③等遗址发掘出的各种兽骨制成的骨针、骨锥,可以得到有力的证明。

这些骨针和骨锥,虽然远不如今日的钢针、钢锥那般锋利,但以骨针针孔之细小、针体之短小圆滑及骨锥之尖锐,就当时的打磨水平而论,已经是相当精巧的了。

在山顶洞人的遗址及许多古墓葬中,还发掘出不少用天然美石、兽齿、鱼骨、河蚌和海蚶壳等经打制、研磨和钻孔串连而成的头饰、颈饰和腕饰等装饰品。

它们大小不一,有圆有扁,尽管今天看来很粗糙,但足以说明,原始人已懂得佩戴饰物以表示对渔猎胜利的纪念,并美化自己。

中国历代女性服饰文化PPT参考

中国历代女性服饰文化PPT参考

授课:XXX
14
2021/3/10
唐代以前,至唐代前中 期的内衣肩部都缀有带 子,到了唐末,出现了 一种无肩带的内衣,称 为“诃子”。这也是其 外衣的形制特点所决定 的:唐末女子喜穿“半 露胸式裙装”,她们上 身着诃子以掩胸。
授课:XXX
15
唐代的履先后出现了高头履、 平头履、小头云形履、花形 履等名目繁多的样式。履以 锦、麻、丝、绫等布帛织成, 亦有用蒲草类编成的草履。 唐代草履的编织技术已很精 湛,纤如绫殷。
2021/3/10
授课:XXX
5
秦汉时期的女子服饰
秦服与战国时无大差别, 保持“褒衣大裙”风格。 秦代服制,服色尚黑。 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 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 也多了,最有名的是 “留仙裙”。
2021/3/10
授课:XXX
6
汉代服饰承袭春秋、战 国、秦的遗韵,形制朴 实,色泽单纯“以瘦为 美”。服饰使得女子曲 线修长,待人接物含蓄 内敛,动作简明舒缓, 自然朴素,庄严而典雅。
2021/3/10
授课:XXX
19
宋代的鞋式初期沿袭前代 制度,在朝会时穿靴,后 改成履。一般人士所穿的 鞋有草鞋、布鞋等,按所 用的材料取名。随着鞋履 文化的发展,社会上开始 出现专售鞋履的铺子。
2021/3/10
授课:XXX
20
2021/3/10
元朝的女子服饰
元代是蒙古族入关统治中原 的时代。其服饰既袭汉制, 又推行其本族制度,多把额 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 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 子,这就阻挡住向两旁斜视 的视线,使人不能狼视。头 上戴笠子帽。元代的贵族妇 女,常戴着一顶高高长长, 看起来很奇怪的帽子,这种 帽子叫做“罟罟冠”。
发展到30年代,旗袍进入全 盛时期,这个时期的旗袍款 式在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 取西服的特点,使之变成为 一种中西合璧式服装,且不 断创新,不断变化,主宰其 变化者即为上海的服装界。

中国服装了解看看

中国服装了解看看
• 人类早期服饰是裙 遮挡前胸后背的坎肩式长衣,下摆过臀。 • 配饰:项饰(虎齿做成) 头饰 (披头且带饰品) 臀腹部垂饰

唐代官吏常服袍衫

隋• 唐服装
• 中晚唐回鹘女服
隋唐服装
• 隋唐胄甲
辽代服饰
•. • 此图为金饰蹀腰带(辽宁辽墓出土实物)
金代贵族服饰
• 金代的装饰图案喜用禽兽,尤喜用鹿。这种装饰特点,在衣冠服饰上
战国胡服
• 战国胡服 战国时期的服饰有较明显的变化,比较重要的是胡服的流
行。所谓胡服,实际上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它与中原地区宽 衣博带式汉族服装有较大差异,一般为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瘦窄, 便于活动。首先采用这种服装的赵武灵王,是中国服饰史上最早一位 改革者。这种服装最初用于军中,后来传入民间,成为一种普遍的装 束。左图为穿窄袖短衣的杂技艺人(战国铜人,传世实物,原件现在 美国华府弗里尔美术馆)。中图为穿窄袖短衣胡服的奴仆(河北满城 出土当户灯铜人)。右图为戴冠、穿齐膝窄袖胡服的男子(河南三门 峡上村岭出土战国铜人)。
汉代将官铠甲
• 秦代是我国历史上至今资料最全面、最准确、最详细
的朝代,这有归功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他们的 铠甲服饰装束表现出森严的等级制度。
秦汉妇女曲裾


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 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 “三重衣”。
中国早期服饰

晚清云肩
• 云肩为妇女披在肩上的装饰物。五代时已有。明代的妇女
作为礼服上的装饰。清代妇女在婚礼服上也用。清末江南 妇女梳低垂的发髻,恐怕衣服肩部被发髻油腻沾污,故多 在肩部戴云肩.慈禧所用的云肩,有的是又大又圆的珍珠 缉成的,一件云肩用3500颗珍珠穿织而成。本图为晚清云 肩实物。

《中国古代传统服饰》

《中国古代传统服饰》

中国古代传统服饰一、唐代服饰唐代承袭了先前历代的冠服制度,同时,又通过丝绸之路与和平政策与异族同胞及异域他国交往日密,博采众族之长,成为服饰史上的百花争艳的时代。

其辉煌的服饰盛况是中国服饰史上的耀眼明珠,在世界服饰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唐代重视祭服,在承袭隋制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制定出君臣不同等级规格的祭服制度。

•后改六种只适用衮冕作为祭服,天子的冕冠仍以白珠为旒,衣裳文章的布局为衣八章,裳四章,另外冕服多了一条环绕于冠顶,垂于身前的“天河带”。

朝服•朝服:为次于冕服的第二等礼服。

通天冠服:天子之最隆重朝服,主要用于冬至朝贺等活动。

冠梁在唐代已被增至24梁,衣服包括绛纱质大袖袍,红罗裳,白纱中单,白襦裙,白袜黑舄等,再附以绛纱蔽膝,曲领等。

•远游冠服:为皇太子及亲王的最隆重之朝服。

•朝中品官的朝服也称“具服”,沿袭北朝。

皇太子的朝服也称“具服”。

•分文武两类:•文官:进贤冠,以梁划等,分为三二一档,绛纱单衣,白襦裙,白袜,黑舄等,配有革带,方心曲领,蔽膝,佩绶,纷,剑等,六品以下去剑佩绶,七品以白笔代簪,八九品去白笔,以履代舄。

公服•仅次于朝服的公事礼服。

自北朝以来被称为“从省服”。

常服•唐代百官常服(常服不可入祭礼与重大朝会)承袭前制,为圆领袍服,因前后襟下缘用一幅整布接成横襕,故称圆领襕袍。

初唐、盛唐时受胡族风尚影响流行窄紧直袖式样,中晚唐以来胡风,流行传统宽衣大袖。

与常服配套的首衣是幞头,足衣为乌皮六合靴,饰物有腰带、鱼(龟)袋等。

唐代的男服•唐代男子服饰,在延续传统的交领、对襟汉服的基础上,多了新的款式。

其一是幞头,其二是圆领窄袖袍衫。

•唐时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

•唐代官吏的主要服饰为圆领窄袖袍衫。

另在袍下施一道横襕,也是当时男子服饰的一大特点。

唐代的女服•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

唐朝女服较之其它朝代,具有强烈的自信心与流行意识,更加追求大气飘逸与华丽绚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服饰篇
第一讲汉服的历史(秦朝统一前) (1)
第二讲汉服的历史(秦朝——魏晋南北朝) (4)
第三讲汉服的历史(隋唐——清朝) (10)
第四讲汉服的款式类型 (20)
第五讲汉服与和服、韩服的区别 (23)
礼仪篇
第一讲中国人的礼 (26)
第二讲拱手礼 (28)
第三讲古代生活中的礼仪 (30)
第四讲现代生活中的礼仪之基本礼仪 (34)
第五讲现代生活中的礼仪之社交礼仪 (37)
第六讲现代生活中的礼仪之工作礼仪 (42)
第七讲现代生活中的礼仪之公共场所礼仪 (45)
前言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其他国家都有自己的服饰礼仪,而我国却没有标志性的服饰。

近年来,汉服的复兴运动越来越多,作为华夏子孙的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民族服饰和礼仪有所了解。

本书命名为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及礼仪,主要分为两个篇章——服饰篇和礼仪篇。

服饰篇主要是介绍有关汉服的历史、款式类型及与汉服和日服的区别等内容介绍一些有关汉服的基本情况;礼仪篇主要是介绍古代生活中的礼仪以及现代生活中的等内容。

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能够让孩子们对中华民族的服饰及礼仪有所了解,并能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及热情,并能主动去践行学到的礼仪文化,能够使我们五千年年的文明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

本书的部分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希望读者们能够以一颗真诚的心、一颗研究的心、一颗爱过的心去理解和研究。

也希望大家能够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