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一模试卷及答案(1)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一模试卷及答案(1)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一模试卷及答案(1)

一、选择题

1.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伯里克利在演说中曾自豪地宣称:“雅典是希腊的学校。”与他自豪的原因无关的是( )

A.经济繁荣B.帝国庞大C.民主政治D.文化昌盛

2.“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了。”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A.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湮灭

D.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当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利这段话中的“她”位于()

A.亚平宁半岛

B.印度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希腊半岛

4.《建筑与民主》一书中说:雅典人通常在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确保每一个参与讨论内政、外交问题的人,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这反映了雅典A.实行民主政治B.注重法制建设

C.建筑水平高超D.文化繁荣昌盛

5.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帝国对于法学的主要贡献有()

①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②制定《十二铜表法》

③制定用于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④制定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法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方方在学习某段历史时做了以下记录。根据记录判断这是哪一历史时期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斯巴达D.罗马共和国

7.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这句话的含义是()

A.古希腊是一切文明的发源地B.古希腊是海洋文明的发源地

C.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D.欧洲文明是海洋文明发源地

8.与“台伯河畔”“元老院”“屋大维”这些关键词有关的学习内容是

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代希腊D.古代罗马

9.《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它是

A.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B.阿拉伯帝国民间故事集

C.古希腊的著名悲剧代表作品D.研究法国城市兴起的史料

10.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②处应填写的是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廷帝国

11.《新全球史》中写道:“哥伦布向西半球的航行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主要是因为哥伦布的远航()

A.到达了真正的印度 B.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完成了环球航行 D.建立了东、西半球的联系

12.2016年8月,夏季奥运会在巴西举办,其中马拉松赛跑项目的设置,与古代东、西方之间第一次大冲突中的马拉松战役有关。这次冲突是

A.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

C.特洛伊战争

D.亚历山大东征

13.下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A.文明名称

B.出现时间

C.著名人物

D.文明代表

14.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下面属于罗马文化成就的是

A.B. C.

D.

15.有一句古谚说:如果一个人到了罗马而不去看看万神殿,那么,他来的时候是头蠢驴,走的时候还是头蠢驴。这一谚语一定程度上生动地反映了

A.古罗马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

B.古代罗马曾地跨欧亚非三洲

C.古代罗马是基督教的发源地

D.古代罗马创制了《十二铜表法》

16.某电视拍摄中心准备拍摄《罗马帝国》,饰演罗马帝国开创者的演员应是

A.屋大维

B.斯巴达克

C.伯里克利

D.凯撒

17.《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一条款()

A.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 B.对平民利益有一定的保护

C.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 D.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

18.将古代奴隶主民主政治推向最高峰的政治家是

A.梭伦B.伯里克利C.屋大维D.亚历山大

19.亚历山大的东征,从西方到东方,从希腊到印度,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直到今天,他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

A.使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B.削弱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

C.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20.西方有句谚语“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下列“凯撒”的经历不正确的是A.在元老院里担任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B.在地方做过总督

C.控制元老院后被任命为终身独裁官D.首创“元首制”建立帝国

21.“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要像罗马人一样行事”等谚语再现了古罗马的辉

煌。下列关于古罗马的兴衰排序正确的是

①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②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霸主

③西罗马帝国灭亡

④罗马建立共和国

⑤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A.④①②③⑤

B.④②①⑤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④②③⑤

22.为夺取地中海霸权,罗马迅速扩建海军,并发明了新的海战技术装备——接舷吊桥。在公园前260年的米拉海角战和公元前356年的埃克诺姆斯角海战中,大败迦太基舰队,随后乘胜登陆北非。以上战事发生在()

A.希波战争期间B.亚历山大东征期间 C.布匿战争期间D.罗马帝国时期23.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评是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下列史实中能论语其观点的史实是:

A.《荷马史诗》是古代世界留下的宝贵的文学遗产。

B.帕特农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统,柱身有粗有细,是古代神庙建筑的杰出代表。

C.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

D.《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4.如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④处应填写的是

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东罗马帝国25.“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大汉王朝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雅典是古希腊诸城邦中最繁盛的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顶峰,但雅典是一个城邦,不是一个帝国。ACD叙述正确,故选B。

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了。”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这次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结合。D 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文材料,可知讲述的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的雅典是西方民主政的源头。希腊半岛符合题意,ABC和题文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所以答案选A。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故①不合题意;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的成文

法,故②不合题意;故含有①②的ACD不合题意;罗马帝国时期制定了用于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和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法律,故B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罗马帝国对于法学的主要贡献”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

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罗马共和国时期取得布匿战争的胜利,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D正确;ABC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D。

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可知希腊是西方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的渊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在各个领域,包括哲学、文学、数学、美术、雕塑、建筑、戏剧以及科学等方面都非常突出的成就,西方现代文明都与古希腊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甚至是一脉相承,奠定现代西方文明基础。因此英国诗人雪莱这句话,说明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C。

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罗马城邦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平民参加的人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公元前29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罗马帝国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时代。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成了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故选A。

1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被日耳曼所灭;1453年,东罗马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D

解析: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哥伦布到达的美洲,他只是误以为自己到达的是东方的印度;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的首先是达·伽马,而不是哥伦布;完成了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船队,ABC项均不符合史实,哥伦布向西半球航行,发现美洲,从而建立了东、西半球的联系,故选D。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希波战争期间,雅典军队取得了马拉松战役的胜利,雅典人派战士菲迪皮茨返回雅典报捷,他一口气跑完全程,刚一进城就向雅典人呼喊“雅典得救啦!”说罢倒地气绝而亡。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后来人们设立了马拉松长跑项目。故选A。

13.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产生了一些小国。它是大河文明。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古埃及文明代表是金字塔。

1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图B是罗马大竞技场遗址,属于古罗马文化成就,B正确;图A是雅典帕

特农神庙遗址,图C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代表《掷铁饼者》,图D是雅典卫城遗址,ACD 属于古希腊文化成就,排除。故选B。

1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谚语一定程度上生动地反映了古罗马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古罗马的建筑艺术规模宏大、类型多样、建筑与艺术紧密结合,公路四通八达。古罗马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至今仍被人所采用,尤其是其拱券式及柱廊的建筑结构均得到了现代人的继承和发扬,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故A符合题意,BCD与罗马帝国开创者不符。故选A。

1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可知,由于借款的主要以平民为主,这一条款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A 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内容的含义,“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保护,其他选项不能反映出材料中的含义。1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古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雅典在伯利克里时代,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故B符合题意;梭伦改革为古代奴隶主民主政治推向最高峰奠定了基础,故A不合题意;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皇帝,与题干无关,故C不合题意;亚历山大是马其顿国王,与题干无关,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这次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促进了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首创“元首制”建立帝国的是屋大维,罗马共和国末期凯撒被谋杀,内战又起,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也是罗马帝国的缔造者,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D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公元前49年,曾经担任过罗马执政官和地方总督的凯撒,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打败对手,控制了元老院,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AB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2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②罗马称霸地中海是在公元前2世纪;③西罗马帝国灭亡于公元476年;④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⑤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所以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④②①⑤③,故选B。

2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战争是古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布匿战争,选项C符合题意;希波战争是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的战争,排除A;亚历山大东征是指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排除B;布匿战争发生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不是罗马帝国时期,排除D。故选C。

2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中“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可知,第三次征服是指

法律的征服。如罗马法中《十二铜表法》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故D符合题意。ABC都与希腊有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

2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④395—476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因此④处应填写的是西罗马帝国。选项C符合题意;A.罗马共和国是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B罗马帝国是公元前27年—395年;D东罗马帝国是395年—1452年。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给出的“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帝国”是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故正确答案为B。ACD与题干“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不符,故选B。

来看这些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你能都做对吗

来看这些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你能都做对吗?(附答案) 作者:学大教育编辑整理 来源:网络 一、选择题 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 A 、互为相反数 B 、绝对值相等 C 、是符号不同的数 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 A 、2a B 、2b C 、2a-2b D 、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 A 、2千米/小时 B 、3千米/小时 C 、6千米/小时 D 、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 、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 A 、当m ≠3时,有一个交点 B 、1±≠m 时,有两个交 C 、当1±=m 时,有一个交点 D 、不论m 为何值,均无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试卷带答案(2)

一、选择题 1.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伯里克利在演说中曾自豪地宣称:“雅典是希腊的学校。”与他自豪的原因无关的是( ) A.经济繁荣B.帝国庞大C.民主政治D.文化昌盛 2.《建筑与民主》一书中说:雅典人通常在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确保每一个参与讨论内政、外交问题的人,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这反映了雅典A.实行民主政治B.注重法制建设 C.建筑水平高超D.文化繁荣昌盛 3.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帝国对于法学的主要贡献有() ①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②制定《十二铜表法》 ③制定用于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④制定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法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小明在学了世界古代文明之后,整理了下图所示的笔记。由此可见,他所学的内容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罗马文明 5.拜占庭帝国颁布了一部巩固奴隶主统治地位的法典,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该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唐律疏议》 C.《十二铜表法》 D.《罗马民法大全》 6.有人到罗马旅游,夜间问一老者,“罗马夜间,为什么不能稍稍明亮一点?”那位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以下各项中属于“罗马历史的光辉”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B.爱琴文明 C.共和国时期奴隶制盛行D.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7.古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战争,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下列属于罗马《十二铜表法》内容的是( ) ①诉讼程序②所有权③债务权④宗教法⑤契约关系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单元测试(含答案)

二单元测试 (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18年平昌冬奥会在韩国举行。奥林匹克精神使朝鲜半岛局势呈现缓和趋势。下列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发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②是四大古代文明之一③开创古代社会民主政治典范④是佛教发源地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奥林匹克运动会发祥地是古希腊。古代希腊被称为“欧洲文明的摇篮”,特别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现在很多民主原则,都是源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①③符合题意,选A项。 2、有人到罗马旅游,夜间问一老者:“罗马夜间,为什么不能稍稍明亮一点?”那位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以下各项中属于“罗马历史的光辉”的是()A.雅典民主政治 B.爱琴文明 C.共和国时期称霸地中海 D.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答案:C 解析:A、B、D三项都是古希腊文明,只有C项是古罗马文明。 3、雕塑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下面的这个雕塑,和一个国家的起源有关,这个国家是() A.罗马城邦 B.迦太基 C.斯巴达城邦 D.雅典城邦 答案:A 解析:解析图片是罗马城的象标,是有关罗马起源的神话传说的雕塑 4、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可以帮助你比较直观地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概况。下列事件均与古代罗马有关,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 ②③ ④⑤ A.①②③④⑤ B. ⑤④③②① C.①③⑤②④ D.③①⑤②④ 答案:C 解析: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末,取得地中海地区的霸权;公元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测试卷1(含答案)

古代欧洲文明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德谟克里特(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出现在希腊的100德拉克马的旧纸币上。德谟克里特的最主要成就是() A.写出著名文学作品《荷马史诗》 B.创作了《掷铁饼者》 C.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 D.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答案】C 2.某同学想了解早期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毁灭特洛伊城后渡海返回希腊的历险故事,他应该查阅的文学巨著是() A.《伊索寓言》 B.《荷马史诗》 C.《天方夜谭》 D.《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答案】B 3.古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足史诗、寓言和戏曲。其中古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也是目前保存的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是 A.《荷马史诗》 B.《俄狄浦斯王》 C.《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D.《天方夜谭》 【答案】A 4.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 B.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D.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答案】B 5.某兴趣小组排演历史剧《光荣属于希腊》,以下剧本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A.希腊半岛港湾众多,海外贸易繁荣 B.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C.雅典的全体居民都有机会参加公民大会 D.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答案】C

6.有个雅典家庭,家里有一个男主人、一个女主人、一个6岁的儿子和一个3岁的女儿,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男奴隶和一个女奴隶。若去参加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可以去几个人?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A 7.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西方文明产生较早,东方文明出现较晚 B.西方文明依托于海洋,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 C.西方人传统保守,东方人冒险进取 D.西方文明以农耕为主,东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答案】B 8.初三(3)班的同学们想以“大河流域文明古国”为题材,设计一节活动课。作为活动课的标题,以下不能入选的是 A.金字塔的国度 B.古巴比伦的法典 C.雅典城邦的繁荣 D.森严的种姓制度 【答案】C 9.古代西方历史上有位传奇人物,他征服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东征的足迹远达印度,征战之处使东西方文明交融……此人物是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释迦牟尼 【答案】C 10.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A.“自由是天赐的” B.“人是万物的尺度”

历年中考化学易错题汇编-推断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无色气体,其中C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D是最轻的气体,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的其他产物已略去)。请回等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 C______D______E______ (2)氧化铜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 【答案】O2 CO2 CO H2 CH4 CuO+H2Δ Cu+H2O 置换反应 【解析】 【详解】 (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气体E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E为甲烷,C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所以C是一氧化碳,D是最轻的气体,D 是氢气,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B,所以B是二氧化碳;气体A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可以知道A就是氧气,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水,氧气和甲烷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O2,B是CO2,C是CO,D是H2,E是CH4,故填:O2,CO2,CO,H2,CH4; (2)氧化铜与D的反应是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uO+H2Δ Cu+H2O,反应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故填:CuO+H2 Δ Cu+H2O 置换反应。 2.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C三种物质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A是非金属单质,A的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B,C是氧化物,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E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试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 E:____________;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试题卷

世界古代史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一、选择题(10分) 1.探寻文明足迹,感受历史辉煌。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进行过一次“千禧之旅”,寻访西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之源”应是()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巴比伦 2.在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可以通过将贝壳或石子投于壶中的方式,来对城邦事务进行表决。这反映了当时雅典城邦() A.法制严明 B.政治民主 C.经济发达 D.文化繁荣 3.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由众多城邦组成。其中以实行民主政治而名垂青史的是()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 D.迦太基 4.雅典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是在() A.梭伦时期B.伯里克利时期 C.屋大维时期D.查理·马特时期 5.与“台伯河畔”“布匿战争”“元老院”“屋大维”这些关键词相关的学习主题是() A.上古亚非文明 B.中古阿拉伯国家 C.古代希腊 D.古代罗马 6.公元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交通畅通无阻”。这里所指的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波斯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帝国 7.有人说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历史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其“狭隘”之处体现在: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群体只有() A.成年男性公民 B.妇女、外邦人C.城邦上层贵族 D.五百人会议成员 8.暴力冲突是不同地区文明交流的形式之一。公元前4世纪前后,通过这种方式,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这一时期,担当希腊文化传播“使者”的是() A.罗马帝国 B.罗马共和国 C.波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9.某同学想了解早期希腊的社会历史状况,下列可供他查阅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荷马史诗》 C.《马可·波罗行纪》 D.《天方夜谭》 10.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后来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立法,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这种新的历法是( ) A.夏历 B.殷历 C.儒略历 D.格列高利历 二、归纳列举题(15分) 11.(5分)根据提示填写地名或国名 1)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2)希腊最早的文明出现在—— 3)古代希腊最大的城邦—— 4)把古代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国家——

1.3.1西方文明的摇篮练习题及答案

西方文明的摇篮(练习) 、选择题: 1.( 2013·湖北黄石· 17)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 明。下列不属于大河流域 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 ) A .古印度文明 B .古埃及文明 C .古代中国文明 D .古希腊文明 6. (2013·湖北恩施州· 22)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雅典的民主 政治则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符合史 实的有( ) ① 民主政治时期的雅典没有国王 ② 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 ③ 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 ④ 包括妇女在内的所有雅典人都享有民主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7. (2013·湖北咸宁· 21)公元前 5 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达到全 盛的城邦是( ) A .雅典 B .斯巴达 C .奥林匹亚 D .罗马 8. (2013 ·山东烟台· 16) 2012 年被称为“选举之年” ,这一年 2. 3. ( 2013·湖南株洲· 11)世界文明发源地大都起源于大河流 域,也有起源海 洋的。下列文明起源于海洋的是 ( A .古代希腊 B (2013·湖南常德· 最佳旅游地应是 ( A .希腊 ) .古代埃及 C .古代印度 D .古代中国 12)有一个旅游团想去了解欧洲最古老的文明,他们的 ) .英国 C .法国 D .德国 16)这里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奥林匹克运 动会的 这里”指的是 (2013·云南德 宏· 摇篮。“ A .法国 5. (2013 ·黑龙江龙东· 位的执政4. B . ( ) 罗马 C .英国 D .希腊 12)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最 B .屋大维 C .亚历山大 D .凯撒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古代欧洲文明》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图象史料在证史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如下图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一组图象资料,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古代希腊文明B.古代日本文化 C.古代罗马法制D.古代阿拉伯文明 2.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所举哪一项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 A.亚历山大东征B.马可·波罗来华C.罗马帝国的扩张D.阿拉伯帝国扩张 3.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的是 A.罗马战胜迦太基 B.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C.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 D.《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4.西方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英国近代诗人雪菜说:“我们都是希腊人。”这里对希腊的赞美是基于它 A.是古代大河文明典范B.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C.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D.建立了地垮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5.“辉煌属于雅典,伟大属于罗马”下列能体现“罗马的伟大”的是 ①制定儒略历②帕特农神庙③颁布《十二铜表法》④《荷马史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以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雅典国家的主要政权机关包括 ①五百人会议②公民大会③民众法庭④参议院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7.下列各项中,属于雅典民主特点的是:

①人民主权②轮番而治③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④平等而广泛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8.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全体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 B.“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C.亚历山大东侵的足迹远达印度河流域 D.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9.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的希腊哲学家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 D.德谟克里特 10.426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二三世纪之交)的法律著述来解决——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则以多数为准;如不能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为准;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这则材料说明在当时罗马帝国司法裁判中 A.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 B.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C.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 D.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 11.奠定动物学的基础、逻辑学的创始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希腊学者是( ) A.德谟克利特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12.如图是今天希腊爱琴海的最大岛屿,位于地中海东部,东西长250公里,南北宽12﹣60公里,面积8336平方公里。岛上多山,风光美丽,曾经是爱琴文明的最早发源地,它是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测试题(共2套含答案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德谟克里特(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出现在希腊的100德拉克马的旧纸币上。德谟克里特的最主要成就是() A.写出著名文学作品《荷马史诗》 B.创作了《掷铁饼者》 C.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D.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答案】C 2.某同学想了解早期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毁灭特洛伊城后渡海返回希腊的历险故事,他应该查阅的文学巨著是()A.《伊索寓言》B.《荷马史诗》 C.《天方夜谭》D.《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答案】B 3.古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足史诗、寓言和戏曲。其中古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也是目前保存的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是A.《荷马史诗》 B.《俄狄浦斯王》 C.《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D.《天方夜谭》 【答案】A 4.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下列表述属

于历史评价的是 A.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 B.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D.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答案】B 5.某兴趣小组排演历史剧《光荣属于希腊》,以下剧本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A.希腊半岛港湾众多,海外贸易繁荣B.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C.雅典的全体居民都有机会参加公民大会D.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答案】C 6.有个雅典家庭,家里有一个男主人、一个女主人、一个6岁的儿子和一个3岁的女儿,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男奴隶和一个女奴隶。若去参加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可以去几个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A

历年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汇编-热学问题练习题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 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200g 的沙子和水加热。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问: (1)图a 、b 中,哪个是沙子吸热升温的图像? (2)加热2min ,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3)试求出沙子的比热容。 【答案】(1)图a ;(1)4.2×104J ;(1)0.9×103J/(kg·℃)。 【解析】 【分析】 (1)用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沙子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水和沙子在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再利用公式Q t cm ?= 进行分析; (2)从图像可知,加热满2min ,水的温度从20℃上升到70℃,从而可知和水的温度变化,已知水的质量和比热容,可利用公式Q cm t =?吸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3)相同时间内酒精灯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所以2min 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也相同,由图a 得出沙子温度的变化量,再根据Q c m t =?计算沙子的比热容。 【详解】 (1)由题知,沙子和水的质量相等,且沙子的比热容比水小,吸收相同热量时(加热相同时间),由公式Q t cm ?=可知,沙子升高的温度多,所以图a 表示的是沙子吸热升温的过程; (2)由b 图像可知,加热满2min 时,水的温度从20℃上升到70℃,则加热满2min 时水吸收的热量: ()()344.210J/kg 0.2kg 7020 4.210J Q c m t =?=????-=?水吸水水水℃℃℃; (3)相同时间内酒精灯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在2分钟的时间内,沙子吸收的热量: 44.210J Q Q ==?沙吸水吸, 因加热2min ,沙子的温度从20℃上升到250℃,由Q cm t =?吸可得,沙子的比热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古希腊地理环境和早期文明 (1)地理环境 位置:欧洲东南角,主体是希腊半岛。 特点:环海,多山多岛多港湾,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2)早期文明: 爱琴文明(公元前20世纪——公元前12世纪)希腊的早期文明是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的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此后进入相对落后的荷马时代(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9世纪)。 二、希腊城邦(公元前八世纪——公元前4世纪) (1)兴起: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城邦的典型代表是斯巴达和雅典。斯巴达是最大的城邦。 (2)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 (3)城邦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二者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各项活动都以公民为主体;非公民包括自由的外邦人和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 三、雅典的民主政治(奴隶制民主政治) (1)背景:经过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达到全盛,奴隶制政治发展到高峰。 (2)表现:雅典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为了保障贫苦公民参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3评价: 积极性:雅典的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参政积极性;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消极性:雅典的民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效率低下,议政质量难以保证;忽视少数人的权利,公民生活过分政治化; 四、亚历山大帝国 (1)亚历山大东征 路线: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方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先后打败波斯帝国、埃及,进入两河流域,最远到达印度河流域。 东征的成果:建立了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疆域地跨欧、亚、非三洲,西起希腊,东至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测试题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建筑与民主》一书中说:雅典人通常在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确保每一个参与讨论内政、外交问题的人,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这反映了雅典() A. 实行民主政治 B. 注重法制建设 C. 建筑水平高超 D. 文化繁荣昌盛 2.“当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利这段话中的“她”位于() A. 亚平宁半岛 B. 印度半岛 C. 阿拉伯半岛 D. 希腊半岛 3.下列标题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主题的是() A. 金字塔的国度 B. 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 C. 种姓制度的产生 D. 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4.雅典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A. 伯利克里时期 B. 斯巴达克时期 C. 屋大维时期 D. 凯撒时期 5.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伯利克里在演说中曾自豪地宣称:“雅典是希腊的学校”。与他自豪的原因无关的是( ) A. 经济繁荣 B. 帝国庞大 C. 民主政治 D. 文化昌盛 6.凯撒是古代罗马的军事统帅、政治家,曾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他在《高卢战记》中写到:“如果按照教科书的指示行动,是无法获胜的。”这表明() A. 他的政策受到普遍欢迎 B. 他的作战方法富有创造性 C. 他是罗马帝国的皇帝 D. 他酷爱希腊的古典文学 7.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结束王政时代,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史实叙述错误的是() A. 与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 B. 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C. 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D. 公元前49年,凯撒夺权,但被刺杀 8.石膏雕像“阿格里巴”是屋大维的女婿、部将、密友,他追随屋大维在罗马内战中东征西战,最终帮助屋大维() A. 赢得布匿之战 B. 推行种姓制度 C. 打败波斯帝国 D. 建立罗马帝国 9.世界古代文明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哪一文明的形成与其他三处文明的地理环境明显不同()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巴比伦 C. 古罗马文明 D. 古中国文明 10.罗马帝国建立的标志()

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含答案)

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汇编 一、选择题 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 A 、互为相反数 B 、绝对值相等 C 、是符号不同的数 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 A 、2a B 、2b C 、2a-2b D 、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 A 、2千米/小时 B 、3千米/小时 C 、6千米/小时 D 、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 、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 A 、当m ≠3时,有一个交点 B 、1±≠m 时,有两个交 C 、当1±=m 时,有一个交点 D 、不论m 为何值,均无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试题及答案(1)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 1.“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句西方谚语可以转译为“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该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 A.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B.罗马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C.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生活、学习 D.罗马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2.“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了。”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A.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湮灭 D.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当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利这段话中的“她”位于() A.亚平宁半岛 B.印度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希腊半岛 4.古代罗马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以下属于古罗马对世界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是 ①《掷铁饼者》②《十二铜表法》③《荷马史诗》④《儒略历》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②③ 5.哲学闪耀着智者的光芒,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他将思考转向人类社会,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这位哲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B.德谟克里特C.柏拉图D.苏格拉底 6.有人到罗马旅游,夜间问一老者,“罗马夜间,为什么不能稍稍明亮一点?”那位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以下各项中属于“罗马历史的光辉”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B.爱琴文明 C.共和国时期奴隶制盛行D.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7.“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A.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世界 B.罗马法最终带来了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 C.完善的法律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 D.罗马法对后世各国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为了铸就“宏伟”,罗马共和国采取的行动是()A.制定《汉谟拉比法典》 B.发动对迦太基的战争 C.亚历山大大帝东侵 D.开辟新航路 2.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凯撒采纳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计算后,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的新历法是()A.儒略历 B.农历 C.太阳历 D.阴历 3.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该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他在这里说的宝贵遗产是指() A.《汉谟拉比法典》 B.《荷马史诗》 C.《天方夜谭》 D.《十二铜表法》 4.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可能遇到的场景是( ) A.参加罗马执政官凯撒的追悼活动 B.国王任命陪审法庭官员 C.妇女参与公民大会的表决 D.参与罗马与迦太基的布匿战争 5.现代建筑从古典建筑中寻找灵感。希腊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深远影响,其典型代表是() A. B. C. D. 6.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 A.亚历山大 B.斯巴达克 C.凯撒 D.屋大维 7.如下图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叙述准确的是()

A.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B.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自由民中的成年男性可以参加公民大会 8.在现代历史中,元首这一称谓演变为主权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元首”一词最早用于罗马帝国的建立者。那么历史上第一位“元首”应该是() A.凯撒 B.克洛维 C.屋大维 D.查理曼 9.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和西欧封建社会开始,其时间是() A.公元476年 B.公元前27年 C.公元395年 D.公元前476年 10.这是一幅很著名的漫画,它与一位著名的古代科学家密切相关,这位科学家是() A.欧几里得 B.阿基米德 C.埃斯库罗斯 D.索福克利斯 11.古代希腊被认为是西方文明源头之一。关于古希腊说法正确的是() A.古希腊曾建立过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奴隶制国家 B.代表古代奴隶制民主政治最高发展水平的是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民主 C.古希腊农业发达 D.奴隶制民主政治最发达时,雅典盛行君主制 12.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统治者是:( ) A.伯利克里B.亚历山大 C.屋大维D.拿破仑 13.有一个国家在古代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当今自身出现了主权债务危机被欧盟救助。这个国家是()A.埃及B.希腊 C.印度D.意大利

最新部编版同步习题:九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测试卷(含答案)

同步习题:九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奥运会的奧运火种来自西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之源指的是() A. 古埃及 B. 古希腊 C. 古罗马 D. 古巴比伦 2.欧洲文明起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文明主要属于() A. 原始社会文明 B. 奴隶制城邦文明 C. 封建文明 D. 资本主义文明 3.西方有谚语“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其中“凯撒”是() A. 雅典将军 B. 古罗马执政官 C. 意大利旅行家 D. 基督教神职人员 4.西欧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的一项核心内容,以下关于西欧封建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君封臣制

B. 在封君封臣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封建贵族等级制度 C. 骑士在中古西欧是指那些拥有封地的职业武士 D. 公爵是贵族中的第一等级,成为公爵是每个男人的梦想和最高荣耀 5.下列对古代罗马社会叙述正确的是() A. 公元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B. 斯巴达克起义动摇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 基督教是在罗马帝国境内诞生和发展的 D.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的疆域达到最大规模 6.查韦斯骄傲地说:“我不用出国就能领略到整个地中海的风光。”由此判断他是古代欧洲的() A. 波斯帝国人 B. 亚历山大帝国人 C. 罗马帝国人 D. 阿拉伯帝国人 7.下图漫画反映了( ) A.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B.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C. 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D. 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 8.下列关于中古西欧社会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 封建主可以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 C. 国王是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D. 伊斯兰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 9. “它繁荣的奴隶制经济、典型的民主政治和辉煌的文化艺术,一直为后世所赞叹.”引文赞叹的是() A. 古代埃及 B. 古巴比伦 C. 雅典城邦 D. 亚历山大帝国 10.世界古代史上发生过许多值得探究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布匿战争②罗马共和国建立③日本大化改新④查理?马特改革。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④① D. ④②①③

历年中考英语易错题精选

历年中考英语易错题精选 一.单选解题方法 1. 直接法 直接利用相关语法知识,通过题干中的已供信息,捕捉到解题线索,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解题方法。例: ——Will you come to the net bars(网吧)with me? ——Sorry. My mother always tells me there. A. not go B. go C. not to go D. to go 【解析】根据句意可知此题考查动词不定式的否定形式,即tell sb. not to do sth.,故此题应选C。 2. 关键词法 许多题目中都有这样一些词,它们对于快速而准确地判定答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称这些词为关键词key words。找到句中的关键词,也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例: He hardly hurt himself in the accident, ? A. didn't he B. did he C. does he 【解析】该题中hardly与hurt是起关键词作用的。凡陈述部分含有hardly,never,little,few等否定意义的词时,反意疑问句用肯定形式;而hurt一词的过去式与原形相同,此处hurt未加s,应为过去式。因此本题答案B是正确的。 3. 类推法 如果对题目的备选答案没有十分把握或把握很小,不妨利用"如果A对,那么B也对"的类推法,从而可将A、B予以否定,例: ——Who's the man at the door? ——. A. He is a doctor B. He is a friend of mine C. He is a famous singer

初三历史部编版九年级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单元测试题答案解析

初三历史部编版九年级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古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这句话的含义是 A.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B.古代希腊人是欧洲人的祖先 C.古代希腊是一切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D.希腊文明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源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中“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强调希腊是西方法律、文学、宗教等文明的渊源,说明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的深远影响。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2.雅典执政官伯里克利曾说:“我们不模伤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雅典成为“邻人榜样”是因为 A.商业繁荣 B.开疆拓土 C.文化教育 D.民主政治 【答案】D 【解析】 雅典的民主政治。解题思路:材料“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是说雅典政体的优势。结合所学,古希腊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伯利克里当政时期,男性公民普遍参政,古代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故雅典成为“邻人榜样”是因为民主政治,D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雅典政体优势,没有涉及商业经济、对外关系和文化教育等,故排除ABC。故选D。 3.伯里克利努力推进和完善民主政治,深得家乡民众的信任与爱戴。人们赞赏有加:“他在这里只熟悉一条路,那就是通向能与普通公民接触的广场和五百人会议的路。”他的家乡在 A.斯巴达城邦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共和国 D.雅典城邦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伯里克利的家乡在雅典城邦。古代雅典实行的是民主政治,并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公元前5世纪后期,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古希腊雅典城邦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公民担任政府公职,公民大会决定国家重大问题。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项。故选D。 4.公元前4世纪,扫荡了叙利亚和埃及,回师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波斯,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法兰西第一帝国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继位后,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A正确;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排除B;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排除C;1804年,法国改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排除D。故选A。5.“公元前5世纪中期,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机会。”这一现象出现在 A.希腊城邦 B.法兰克王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答案】A 【解析】 据题干关键信息“公元前5世纪中期,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后半

历年中考数学常见易错题整理(含参考答案)

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整理(含参考答案) 2020年3月 1. 如图,边长为a 的正ABC △内有一边长为b 的内接正 DEF △,则AEF △的内切圆半径为 . 2 .5月23日8时40分,哈尔滨铁路局一列满载着2400吨“爱心”大米的专列向四川灾区进发,途中除3次因更换车头等原因必须停车外,一路快速行驶,经过80小时到达成都.描述上述过程的大致图象是( ) 3 如图,将ABC △沿DE 折叠,使点A 与BC 边的中点F 重合,下列结论中:①EF AB ∥且 1 2 EF AB =; ②BAF CAF ∠=∠; ③12 ADFE S AF DE =g 四边形; ④2BDF FEC BAC ∠+∠=∠,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4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 B C D 的路径匀速前进到D 为止。在这个过程中,△APD 的面积S 随时间t 的变 s t 80 O v t 80 O v t 80 O t v O A . B. C . D . 80 A D B F C E 第20题图 D C (第1题)

O G F B D A C E 化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 5如图,在正方形纸片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折叠正方形纸片ABCD ,使AD 落在BD 上,点A 恰好与BD 上的点 F 重合.展开后,折痕DE 分别交AB 、AC 于点E 、G.连接GF.下列结论:①∠AGD=112.5°;②tan∠AED=2;③S△AGD=S△OGD;④四边形AEF G 是菱形;⑤BE =2OG.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6 福娃们在一起探讨研究下面的题目: 参考下面福娃们的讨论,请你解该题,你选择的答案是( ) 贝贝:我 注意到当 0x =时,0y m =>. 晶晶:我发现图象的对 称轴为12 x =. 欢欢:我判断出12x a x <<. 迎迎:我认为关键要判断1a -的符号. 妮妮:m 可以取一个特殊的值. s t O A s t O B s t O C s t O D 函数2 y x x m =-+(m 为常数)的图象如左图, 如果x a =时,0y <;那么1x a =-时, 函数值( ) A .0y < B .0y m << C .y m > D .y m = x y O x 1 x 2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希腊早期文明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古希腊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 B.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 C.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D.克里特文明中断,希腊进入相对落后的荷马时代 2.在希腊城邦的居民中,有参与统治的权利的是() A.外邦人 B.奴隶 C.妇女 D.成年男性公民 3.公元前5世纪的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会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如果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B.实施残暴的统治 C.统治遭到公民的反抗 D.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4.下面漫画反映了()

A.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B.《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 C.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5.下图战争场景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伊苏斯平原之战A.布匿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斯巴达克起义 6.下图反映的传说与哪一事件有关?()

A.凯撒被杀 B.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C.罗马城邦的兴起 D.颁布《十二铜表法》 7.《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三条规定,如果手或者棒子打断自由人的骨头,则应缴纳罚金300阿司,如为奴隶,则为150阿司。由此你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十二铜表法》重点保护贵族和平民的利益 B.《十二铜表法》本质上是自由人对奴隶阶级的统治工具 C.《十二铜表法》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奴隶的利益 D.《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的标题有可能是“伤害法” 8.公元前149年,罗马军队纵火烧毁迦太基城,迦太基城几乎被夷为平地,其属地被划为罗马的“阿非利加省”。这是罗马对迦太基的第三次战争,这场战争就是() A.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 C.亚历山大东征 D.蒙古西征 9.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的终结,西罗马帝国灭亡于() A.5世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