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结核合并气胸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单孔胸腔镜手术(single-port thoracoscopy,SPT),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技术,其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结核性脓胸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其治疗需要针对不同的病情进行不同的处理,而传统的开胸手术治疗存在较为明显的创伤和恢复期过长等问题。

因此,采用微创手术技术在结核性脓胸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前景。

单孔胸腔镜手术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的微创性质。

由于单孔胸腔镜手术只需要在胸壁上开一个较小的孔,因此手术对周围器官和组织的侵入度较低,对病人的创伤性较小。

同时,单孔胸腔镜手术也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使得病人能够更快地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

在结核性脓胸的治疗中,这种微创手术可以更加合理地切除病变组织,同时也可以减少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结核性脓胸治疗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具备较为丰富的操作经验和专业技术。

首先,医护人员需要进行严格的术前评估,确定手术的精确部位和显露范围,并评估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根据病变的情况和手术需要进行精密的操作,避免手术过程中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同时确保手术目的的实现。

结核性脓胸治疗的有效性和治疗效果的持久性,也取决于手术过程中的细节操作和术后的治疗措施。

在手术后的恢复期中,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控制病人的饮食和体位,保持创口干燥和清洁,以避免感染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合适的药物治疗,可以进一步加速病人的康复期和治疗效果。

总之,单孔胸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技术,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核性脓胸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和恢复期,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治愈率。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发展新型的治疗技术和手段,为病人的康复和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结核合并自发性气胸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结核合并自发性气胸

加之肺泡壁破裂造成毛细血管网毁损,甚至血管重塑[4];(2) CP HD患者红细胞代偿性增多,血细胞比容及全血黏度增高[5];(3)增多的红细胞之间相互推挤;(4)炎性反应、低氧、酸碱失衡导致毛细血管痉挛,继发红细胞增多等影响红细胞变形的内部因素,即红细胞黏膜弹性、红细胞几何形状、红细胞内液黏度[6]。

棘形红细胞的产生导致红细胞膜结构磷脂改变,几何形状较正常红细胞发生较大变化,表面积与体积比值明显变小,使红细胞膜硬度增加,变形能力下降[7]。

CP HD急性加重期,由于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等因素造成血流淤滞、缺氧、酸碱平衡失调,肺动脉高压持续存在,肺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严重,使血液始终处于高凝状态[8]。

文献[1]报道,P T及A PT T在急性加重期均较正常对照明显缩短(P< 0101),T T明显延长(P<0101),FIB明显升高(P<0101)。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急性加重期比较,CPH D缓解期P T、A PT T 均明显延长(P<0101),T T明显缩短(P<0101),FI B水平明显降低(P<0101),棘形红细胞减少明显(P<0101),表明随着CP HD缓解期功能因素缓解,凝血功能随之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因机械性外力持续存在,CPH D缓解期仍然可出现棘形红细胞。

因此,检测凝血功能及棘形红细胞对CPH D预后有重要意义。

4参考文献112 张明洁,陈琦,高永友,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凝血功能与棘形红细胞的关系[J].微循环学杂志,2008,18(2):71-72.12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第2届全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第八届全国肺心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503-505.13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86-87.142 李彬先,高风华.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与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1,11(4):332-333.152 高永友,王以炳,徐晓燕,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转归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化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8,31(1):19-20.162 张明洁,高永友,严蜀华,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与棘形红细胞的关系[J].微循环学杂志,2007,17(3):66. 172 徐凤华,门剑龙.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部分凝血功能及凝血因子活化指标的测定[J].临床检验杂志,1998,16(4):247-248.182 高永友,李德仁,张明洁,等.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化的探讨[J].铁道医学,2002,30(1):29-30.收稿日期:2009-08-12修回日期:2009-12-06(本文编辑:徐小红)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结核合并自发性气胸魏立,陈明耀,陈重,务森1摘要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结核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效果。

胸腔镜手术治疗气胸35例分析

胸腔镜手术治疗气胸35例分析
m n 平 均 (7 2 ) i。气胸患 者术 中 出血 5 — 5 l平均 i, 4 +5mn 0 10m ,
凝 固痂 , 达到去除大疱 , 闭合肺裂 口的治疗 目的。③钛 夹法 : 适用 于单 个较 小的肺大疱或肺泡 破裂修补 。 2 用 个钛 夹对 端 横行 钳 闭 , 大疱完全 闭合 , 将肺 基底 大时用 多个钛 夹从肺 大 疱一侧 的正常肺组织开始纵行 间断钳 闭肺大疱 。④使用切 割
作者单位 :30 3 000 太原 . 太钢总医院胸心外科
(0+0m , 置胸腔引流管 23d 10 6) l 术后 ~ 。患者术后疼痛轻 、 恢 复快 , 院 5 7 即可出院。经 4 3 个月随访均无复发。 住 ~ d —O
入胸 , 下操作 。 直视
1 统计 学处理 : - 3 应用 S S 1 . PS3 0统计软件进行统 计学分析 。
肺大疱切除、 肺泡破裂修补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 : ①套
扎法 :对于单个凸起 明显或 靠近肺叶边缘 的独立肺大疱 , 以 及肺 叶下缘的肺泡破裂 。 可用尼龙 线或普通丝线作套 结进行
参 考 文 献
[ ] 谷 昌彦 , 少 良. 的药物毒 副反应 划定标 准 : C — T 2 1 韩 新 N IC C . 0版 本 . 本 医学介绍 ,0 12 ( 1 :8 — 8 . E t 2 0 ,2 1 )4 3 4 6 [ ] 储大 同, 2 徐兵河 , 宋三 泰 , 重组人 白细胞介素 1 对化疗 引起 等. 1

11 一般资料 : A S 3 例 中男性 2 . V T组 5 8例 , 女性 7例 ; 年龄 1 ~ 4岁 , 76 平均 3 ; 5岁 自发性气 胸 2 4例 , 中肺大疱 2 其 2例 , 肺 结核 2例 ; 气胸 1 , 血 1例 均为胸 部锐器伤所致 。传统开胸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摘要】胸腔镜手术是一种经皮膚穿刺進入胸腔內部進行手術的微創技術,其發展歷程與結核性膿胸的嚴重性密切相關。

單孔胸腔鏡手術作為一項創新技術,為結核性膿胸的治療帶來了許多優勢,操作步驟簡單且效果良好。

通過對單孔胸腔鏡手術的治療效果評估以及並發症及預防措施的研究,能更好地了解其應用情況。

未來,單孔胸腔鏡手術在結核性膿胸治療中的前景值得期待,並應更廣泛地推廣和應用。

在不斷探索創新的同時,未來發展方向也應更加注重手術技術的精進和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关键词:单孔胸腔镜手术、结核性脓胸、治疗、优势、操作步骤、治疗效果评估、并发症、预防、前景、推广、应用、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胸腔镜手术的发展历程胸腔镜手术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最初被广泛运用于胸腔内诊断,随后逐渐应用于胸腔内治疗。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胸腔镜手术在胸部疾病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1992年,Belgium的D. Sugarbaker等首次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进一步推动了胸腔镜手术的发展。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胸腔镜手术经历了许多技术革新和进步,如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出现更进一步推动了手术的微创化和精准化。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治疗结核性脓胸等疾病中表现出较大优势,成为医生和患者青睐的治疗方式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好处。

1.2 结核性脓胸的严重性结核性脓胸是结核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胸痛、呼吸困难、咳血等症状。

该病病情发展迅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容易导致严重并发症,如气胸、纵隔炎等。

结核性脓胸的治疗极具挑战性,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胸腔穿刺引流等,但存在疗效不佳、复发率高的问题。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能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2. 正文2.1 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创新Single-port thoracoscopy, also known as uniportal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uniportal VATS), is a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echnique that has revolutionized the field of thoracic surgery in recent years. Unlike traditional thoracoscopic surgery, which typically involves multiple incisions, single-port thoracoscopy is performed through a single small incision, usually around 2-3 cm in length, made in the chest wall.2.2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优势1. 微创性治疗: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单孔胸腔镜手术只需要通过一个小的切口进行操作,减少了对患者身体的损伤,并且降低了手术后的疼痛和恢复时间,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结核性脓胸是指胸膜下积液中存在结核菌,并伴有化脓感染的一种疾病。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胸腔引流管进行引流和抗结核药物的治疗。

然而这种治疗方式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引流不畅、易复发、感染控制不佳等。

而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治疗方式的一些问题。

单孔胸腔镜手术是指通过一个小于2.5cm的切口进行胸腔镜探查和手术操作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

相比传统的胸腔镜手术,单孔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在结核性脓胸的治疗中,单孔胸腔镜手术可以通过切开患侧第7或第8肋间隙,插入胸腔镜和手术器械,进行胸腔镜探查、引流和清创等操作。

通过单孔胸腔镜手术,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和处理病变部位,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准确性。

单孔胸腔镜手术还具有更低的感染率、更快的恢复时间和更高的病例成功率等优势。

研究显示,与传统治疗方式相比,单孔胸腔镜手术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可以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再感染、气胸、肺不张等。

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后疼痛更轻,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病例成功率也更高。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是技术要求较高,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其次是手术时间长,操作难度大,需要更精细的手术器械。

随着手术器械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单孔胸腔镜手术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和局限性。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优势。

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由于技术要求高和手术器械的局限性,单孔胸腔镜手术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原发自发性气胸中的治疗分析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原发自发性气胸中的治疗分析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原发自发性气胸中的治疗分析摘要:目的对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原发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128例原发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A组(64例,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与B组(64例,三孔胸腔镜手术)。

对比不同组别相关临床指标、并发症情况。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A组术后疼痛评分远低于B组(P<0.05),患者切口满意度评分远高于B组(P<0.05);两组并发症出现率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原发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升切口满意度。

关键词: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原发自发性气胸原发自发性气胸为肺部组织或脏层胸膜破裂导致的胸膜腔积气,并非外伤性或人为因素引起[1]。

使用内科治疗方式不仅不能获取理想效果,并且复发率较高,因此通常使用手术治疗方式。

以往的胸腔镜手术需要多于三个的操作孔,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操作孔数量逐渐减少。

本次研究将128例原发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原发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原发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A 组与B组。

全部患者经CT检查诊断为原发自发性胸腔中积气,不存在主要器官功能异常、肺结核史患者。

A组64例,男性与女性分别38例、26例,最小、最大年龄分别18岁、63岁,平均(40.3±4.6)岁,左侧、右侧气胸分别34例、30例;B组64例,男性与女性分别37例、27例,最小、最大年龄分别18岁、64岁,平均(40.5±4.7)岁,左侧、右侧气胸分别35例、29例。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全部患者气管插管麻醉,B组给予三孔胸腔镜手术,A组给予单孔操作胸腔镜手术:从腋中线第7或8肋骨间隙切口作为观察孔,将胸腔镜置入,在腋前线第3或4肋骨间隙切口作为操作孔,使用腹腔切割缝合器切除肺大疱,针对广泛胸膜下存在的小疱使用电凝进行烧灼直至颜色变白。

胸腔镜手术治疗气胸35例分析

胸腔镜手术治疗气胸35例分析

胸腔镜手术治疗气胸35例分析摘要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V ATS)下治疗气胸的体会。

方法:对收治的35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35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预期术式,全部治愈,无需开胸治疗,无死亡病例发生。

手术时间35~85分钟,平均48分钟。

术中胸腔积血550~1950ml,平均积血1350ml,术后置管2~3天。

观察闭式引流无漏气,拍胸片肺复张良好即可拔管,如有漏气继续观察。

血气胸患者术中胸腔内出血均用自体血液回收机收集回输,避免了异体输血。

病人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住院5~7天即可出院。

经3~12个月的随访,均未发现复发病例,复查胸片肺膨胀良好。

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性血气胸具有安全可靠、住院时间短、疗效满意等特点。

能够将损伤程度降到最低,使手术操作更加明确、方便、更容易操作等优点。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气胸血气胸肺大泡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始于1937年[1],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V ATS 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2]。

为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气胸的疗效,本文收集我科2010年3月~2011年2月经电视胸腔镜治疗的35例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35例均来自我科2010年3月~2011年2月经电视胸腔镜治疗的气胸患者,均经胸部CT检查证实为气胸。

其中男29例,女6例;平均年龄42.6岁。

其中单纯性气胸23例,胸腔闭式引流持续Ⅲ度漏气的即行胸腔镜手术探查,血气胸12例,均为胸部锐器伤所致。

其中右侧16例,左侧17例,双侧2例。

其中肺大泡20例,合并肺结核13例,12例血气胸患者单纯性气胸7例,术式:35例患者均采用全麻气管双腔插管,健侧单肺通气。

让患者侧卧位[3],于患侧第5肋间腋中线做1.5cm小口,插入胸腔鏡,腋后线第4肋间再做1cm小口置操作钳,全面观察肺表面。

必要时可从操作孔置入冲洗吸引器,边注入生理盐水边嘱麻醉师加压通气,以确定漏气肺大疱部位。

胸腔镜下气胸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胸腔镜下气胸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胸腔镜下气胸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气胸治疗中的应用、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根据临床资料分析,从2009 年到2010 年在我院进行电视胸腔镜下气胸治疗的50例患者,进行手术前的指导、访视和心理护理。

结果:经过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比较后,得出观察组手术进行的时间、出血量以及手术结束后胸腔引流量、入院时间、胸管引流具体时间都显著比对照组的效果好,而且患者痊愈率达到百分之百,手术结束后均住院一个星期,患者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手术成效得到很好的响应。

结论:进行VATS 气胸治疗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创伤小的优点,为手术成功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自发性气胸电视辅助 VATS【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1-0076-02电视胸腔镜是一种先进新颖的外科手术方式,最近几年才逐渐得到开展。

它的主要特点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安全、切口小、适合当代人的美容观,更赢得患者的喜爱。

它广泛使用于胸科疾病的治疗和诊断,越来越得到全世界医疗界的重视和运用。

由于人们不注意血气胸的调节,所以在负荷量加大、严重咳嗽、窒息后会自发性引起血气胸[1]。

自发性血气胸表现不明显,如果不注意,则会耽误治疗的最佳时间,严重危害到生命健康。

现使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案例与传统剖胸手术治疗案例作对比,相关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09 年4 月份在本院治疗的自发性血气胸患者中选择50 例(年龄18 到60 岁,病发至入院治疗时间0.5 到12h)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25 例(女4 例、男21 例),年龄(25.4±10.7) 岁,发生于右胸7 例、左胸18 例,18 例明显有咳嗽、窒息、剧烈活动的隐患, 4 例没有显著的隐患存在,3 例有休克症状;观察组25 例( 男16 例、女9 例),年龄(28.2±10.7) 岁,发生于右胸8 例,左胸17 例,15 例明显有咳嗽、窒息、剧烈活动的隐患,9 例没有显著的隐患存在,1 例有休克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结核合并气胸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7-12-28T16:38:23.54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2期作者:蔡迎玖
[导读] 肺结核主要有结核分枝杆菌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诱发的,属于呼吸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天津 301700
摘要:目的:分析对肺结核合并气胸患者实施单孔胸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72例肺结核合并气胸患者展开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单孔组和常规组,分别给予单孔胸腔镜手术与常规胸腔镜手术。

以手术持续时间、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安全性为观察指标。

结果:单孔组手术持续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常规组缩短,且前者出血量少于后者,前者总并发症率低于后者,上述指标两组间数据经检验发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肺结核合并气胸患者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能够减轻创伤,减少并发症,还可加快术后恢复。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手术;肺结核;气胸;安全性
肺结核主要有结核分枝杆菌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诱发的,属于呼吸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随着肺结核患者病情不断加重,多数患者均可出现气胸表现,危害严重,并且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均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

单孔胸腔镜手术是常规电视胸腔镜手术的重要改进措施,创伤更轻。

为了深入分析肺结核合并气胸患者中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特将72例此类疾病患者分为单孔组和常规组,展开对照试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所选病例的时间为2015年2月-2016年12月,均为医院胸外科收治的拟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的肺结核合并气胸患者,72例患者的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

单孔组与常规组各包含有36例患者,前者中共有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41-76岁,平均(54.6±6.8)岁,肺结核病程1-12年,平均(5.6±1.3)年;后者中共有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43-80岁,平均(55.3±7.2)岁,肺结核病程1-10年,平均(5.4±1.5)年。

常规组与单孔组一般资料数据之间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实施抗结核治疗,并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排气,借助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了解胸腔病变情况。

常规组实施常规电视胸腔镜手术,即分别做观察孔和操作孔,在电视胸腔镜的引导下完成手术。

单孔组实施单孔胸腔镜手术,具体方法如下:对患者健侧进行单肺通气,选取健侧卧位,角度为90°。

术者位于患者的前侧,扶镜手可站在其前侧或者背侧。

选取第4或者第5肋间中线做一个长约2-3cm的小切口,并将胸腔镜放置于切口后上方的边缘位置,利用镜头的旋转形成不同视角,显露术野并对胸腔内部的情况进行探查。

采用超声刀或者电钩对胸腔内粘连的部分进行分离,了解结核病变情况,初步设定切除范围。

在进行病灶切除时注意需要保持完整,避免平行操作器械相互之间产生干扰。

将病变组织切除后使用内镜切割缝合器进行处理,完成手术。

1.3 观察指标
以手术指标和手术安全性作为观察指标,其中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持续时间、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安全性的统计时间段为术后住院期间,代表指标为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将国际专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17.0作为检验工具,利用其中的t、检验计量()和计数(%)资料,P<0.05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对比
单孔组手术持续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且前者出血量显著少于后者,组间对比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详如表1。

2.2 安全性对比
单孔组住院期间未发现有并发症,常规组住院期间有1例高烧不退、2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0.00%(0/36)和13.89%(5/3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077,P=0.046)。

3 讨论
既往针对肺结核合并气胸患者常采用开放性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是创伤严重且安全性也不够理想。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患者中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常规的电视胸腔镜手术相较于传统开放性手术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改进,但是常规胸腔镜手术往往需要数个观察孔和操作孔,而研究发现穿刺孔部位术后感染的风险也较高[2]。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肺结核合并气胸患者中应用时仅需要一个观察孔和操作孔便可以了解其胸腔内部结核病变的严重程度,为手术操作
者提供良好的视野,并且还能保证尽可能减轻患者遭受的创伤[3]。

相较于常规胸腔镜手术来说,单孔胸腔镜手术对肺结核合并气胸患者的创伤更轻,与此同时,还能够保证显著控制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

本研究中,单孔组手术持续时间、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远优于常规组,且前者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后者,证实对肺结核合并气胸患者来说,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理想。

综上所述,单孔胸腔镜手术对肺结核合并气胸患者的创伤小,有效性高且安全可靠,临床推广及使用的价值均较高。

参考文献:
[1]王军,赵霞. 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合并进行性血胸12例报告[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7,22(7):103-105.
[2]王海江,夏照华,邓国防,等. 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结核合并气胸的临床应用[J]. 临床肺科杂志,2016,21(6):1093-1096.
[3]李钢,甘崇志,罗青松,等. 单孔法与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对比研究[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11):961-9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