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诗四首》(繁星、母亲、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教案教学设计10

合集下载

冰心诗四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

冰心诗四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

冰心诗四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诗歌赏鉴”,具体内容包括冰心的四首诗:《繁星》、《春水》、《母亲》、《纸船》。

四首诗歌均为抒情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冰心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四首诗歌的基本内容、主题及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家人、珍惜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四首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四首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冰心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诗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由朗读四首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3. 诗歌解析:(1)繁星:分析诗中描绘的星空景象,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2)春水:讲解诗中描绘的春水景象,感受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3)母亲:探讨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引导学生体会亲情。

(4)纸船:分析诗中的寓意,理解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例题讲解:以《繁星》为例,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首诗歌,分析其艺术特色和表达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冰心诗四首2. 内容:繁星:星空、热爱自然春水:春水、热爱生活母亲:亲情、思念纸船:寓意、向往美好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四首诗歌的艺术特色,选择一首进行鉴赏。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冰心诗歌的认识。

2. 答案:(1)示例:《繁星》这首诗通过描绘璀璨的星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诗歌采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2)答案开放,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进行思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四首诗歌,使其掌握了诗歌鉴赏的方法,提高了审美情趣。

冰心诗四首《繁星》《母亲》《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word教案

冰心诗四首《繁星》《母亲》《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word教案

《冰心诗四首》之三、四学习目标:1、从《成功的花》中体会成功背后的辛苦。

2、从《嫩绿的芽儿》中探讨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积极美好。

3、体会《纸船》中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4、学习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1.品位这四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冰心(1900一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诗以抒写纯真的重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

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二、学习《母亲》(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争取背诵。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二)体会“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中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诗人巧妙地借助前一个躲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里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了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

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无私、伟大。

三、学习《纸船》(一)、熟悉全诗指导朗读。

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

2.教师范读。

要读得低沉而富有深情。

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纸船-寄母亲冰心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泊在/船头上。

冰心诗四首教学案

冰心诗四首教学案

《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教学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2.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和人生哲理3.通过欣赏优美诗文,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诗中抒发的情感及感悟人生哲理2.朗读并背诵四首诗3.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构思,凝练的语言的把握则是难点三、教具和教学手段以读开路,导学案引领,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第一课时一、学前预习准备:1、填空:⑴冰心,原名,现代著名,等。

2、字词巢()里叠()成惊羡()妄()弃嫩()绿珍()重浸()透倘()若3、你能结合对四首诗歌的赏读品味,说出每首诗里所运用的比喻吗?4、补充《纸船寄母亲》写作背景:1923年求,冰心赴美留学,海浪滔滔,天风卷吹,诗人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油轮上,远离亲人,驶入陌生的国度。

不知何时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强烈思念故国,亲人,越发孤独,惆怅。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回忆赞美母亲的诗句,歌曲。

(写几个)二,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成果。

提示:1、默写基础字词2、脱稿口述交流冰心资料3、试背诵四首诗歌三,诵读诗歌,体味感情。

1、学生们用心体会本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用铅笔划出诗歌中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

3、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着感情朗读。

四,品位语言,探究问题1、体味“躲”“从来”“留着”“一只一只”的妙处,写出自己的看法。

2、你觉得这两首诗里面还有哪些词用得很好,也可以写下来,谈谈体会。

3、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五、比较鉴赏,感情诵读1、《母亲》和《纸船》都是母爱主题,仔细品味和辨析这两首诗,你能找出其中微妙的区别吗,先写下来,准备交流。

第一首的情感侧重于:第二首的情感侧重于:2、你能读出这两种不同的情感吗,试一试。

六,拓展延伸:1、《纸船》这首诗歌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

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

自主练笔,准备课上交流,教师进行点拨。

《冰心诗四首》教案

《冰心诗四首》教案

《冰心诗四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单元《冰心诗四首》,具体包括《繁星》、《春水》、《母爱》和《童年》。

通过学习这四首诗歌,让学生了解冰心的诗歌创作风格,感受其抒发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熟读并背诵四首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 分析冰心诗歌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亲情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冰心诗歌的艺术特点,理解其情感表达。

重点:熟读背诵四首诗歌,感受冰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诗歌朗读录音、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冰心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背景。

提问:同学们对冰心有什么了解?她的诗歌创作风格有什么特点?2. 诗歌朗读(5分钟)播放诗歌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学生跟随录音朗读,注意语气、情感的表达。

3. 诗歌解析(20分钟)(1)教师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引导学生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分析冰心诗歌的艺术特点。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

例如:《繁星》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哪些景物描绘了童年的美好时光?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

6.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四首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冰心诗四首2. 内容:(1)繁星: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2)春水:对母亲的赞美和思念(3)母爱:母爱的伟大和深沉(4)童年: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四首诗歌。

(2)分析冰心诗歌的艺术特点,结合具体诗句进行阐述。

2. 答案:(1)见课后练习。

(2)见课堂讲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是否深入。

2. 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冰心的其他作品,如《小桔灯》、《寄小读者》等。

《冰心诗四首》教案优秀3篇

《冰心诗四首》教案优秀3篇

《冰心诗四首》教案优秀3篇《冰心诗四首》教案篇一《冰心诗四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习《母亲》《纸船》,体味人间至爱真情。

学习《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品位诗中蕴涵的哲理。

学习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点拨,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2、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歌的语言美;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让学生回忆赞美母亲的诗句,歌曲。

二,简介作者,1、(出示冰心年轻时代的照片和字幕)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学生朗读,教师简要评说:“中国文坛世纪老人未能跨越世纪门槛”的确是我们民族的一种遗憾,但是冰心老人博大纯洁的灵魂和不朽的艺术作品却时刻激励感召着我们不断前行)教师导入:同学们,更详实地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创作情况,将为我们更好的品评文学作品搭设一方平台,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成果。

让我们来更进一步走进冰心的世界。

(学生自由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冰心生平创作的有关资料)三,诵读诗歌,体味感情。

教师范读课文,然后指导学生朗读读前提出要求:1、学生们用心体会本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划出诗歌中学生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

四,品位语言,探究问题体味“躲”“从来”“妄弃”“留着”“抛”的妙处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作者为什么要借纸船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五,完成练习一六,拓展延伸:《纸船寄母亲》这首诗歌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

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

学生练笔,同学交流评价,老师点拨教师总结,布置作业: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

冰心诗四首教案

冰心诗四首教案

冰心诗四首教案冰心诗四首教案教材简析这四首诗,体现了冰心早期小诗的一些艺术特色。

她仿用印度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抒写自己的感想和回忆。

短小精悍,不追求韵律,或托物寄情,或借物言理。

《母亲》借助自然的联想和奇妙的类比,表现诗人寻求母爱爱护的心态。

《纸船》卒章显志,虚实结合,借助纸船和梦境来呈现诗人离开祖国后对母亲的无限思念。

《胜利的花》借助花的“明艳”来比方人们事业的胜利,用“泪泉”与“血雨”告知人们胜利的来之不易。

《嫩绿的芽儿》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以植物的生长来比方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应当奋勉努力,不断充实、提高、进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

清丽,淡远,自然,肤浅。

象格言,似警语,富有诗的意境,诗的情趣;格调自然严厉,如心中絮语,象穿涧山泉,令读者回味无穷。

教学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读出诗味,并做到娴熟背诵;能说出四首诗中所蕴含的感情或哲理;能说出这四首诗在主题和风格上的异同。

教学重点①能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读出诗味,并做到娴熟背诵;②能说出四首诗中所蕴含的感情或哲理;③能说出冰心诗歌的特点。

课前预备同学利用工具书,结合页下解释,读准课文,初步了解诗歌内容;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

课时支配一课时教学内容诵读课文,理解感情和哲理,品尝冰心诗的特点。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人们常说“父爱凝如山,母爱深如水”,我们每天都处在父亲母亲的无私关怀之中,却经常浪费地铺张和忽视着这人世间最美的感情,今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诗四首,在前两首诗中,我们将感受到大作家的爱母恋母之情,在后两首诗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大作家的美妙情怀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组织同学介绍。

过程:1、同学学习小组先对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沟通整合2、学习小组选择出相对重要的信息3、请一个小组代表进行介绍4、其他组择优记录,并补充该组所没有的.重要信息5、老师点评,并补充介绍(同学介绍时能否突出重点;信息是否全面,如籍贯、身份、代表作、作品风格、艺术成就等;介绍时是否自信、声音洪亮等)明确: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冰心诗四首(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冰心诗四首(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冰心诗四首(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冰心著作的三个主题:童心,自然,母亲。

2.品味作者在《母亲》、《纸船》中对母亲表达的深深的爱。

3.体悟《成功的花儿》、《嫩绿的芽儿》蕴涵的哲理。

二教学设计:这四首现代诗歌是冰心老人创作的,非常有韵味,读来满口留香,而且百味陈杂,因为里面的情感很足,能令人想起很多:母爱,童趣,人生历经的磨砺,成长的艰辛……相信学生通过此次诗歌的学习会对冰心老人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而不仅仅停留在《寄小读者》的和蔼女士形象里。

诗歌的学习贵在品读,通过读来达到认识主题的目的。

本课主要以讨论形式,师生一起完成对主题的探究和文意的分析。

虽然“诗显词隐”,但对刚升入初一的学生来说,突破文字表层意思透视内在意蕴仍是一个难点,而且也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另一重点是学习丰富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2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嫩绿的芽儿》1.开门见山导入,明确文体(现代诗歌)2.自由读,熟悉内容;齐读,掌握基调;学生范读(教师提醒把握节奏、感情)3.重点字词理解:嫩绿→ 芽淡白→ 花深红→ 果4.初步总结冰心诗歌的特点:(语言精练,内涵丰富)5.表达何主题?(人生价值)6.谈谈你对主题的感受;为何要用花、果、芽来表达?(更亲切,有说服力,更含蓄,适合少年儿童;拟人,比喻→形象,生动)7.再次请学生范读(要求字正腔圆,饱含感情)二)《成功的花儿》1.默读,掌握大意。

2.抓住重点字词点评诗歌(“明艳”,“泪泉”,“血雨”)3.表达何观点?(要获得成功必须付出努力)4.为何以花喻人?(借物喻人)三)《纸船》1.齐读,熟悉大意。

2.写作上有何特点?(不肯放弃一张纸→叠纸船,抛到海里→每天叠→流到母亲那里。

悬念)3.为何用“叠纸船”来表达情感?(童真,童趣→选材要适当,适合读者)四)《母亲》1.抓住重点字词(关键细节)进行点评(“躲”→对母亲的依赖)2.写“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与全文有何联系?(突出主题,表现童真、童趣,和下文形成比拟)五)总结四首小诗(主题,写作技巧)附:板书人生价值《嫩绿的芽儿》拟人,比喻(形象,生动)成功——努力《成功的花儿》比喻,夸张,烘托(生动,形象,新颖,亲切)对母亲的思念《纸船》层层设疑突出主题对母亲的依赖,母爱《母亲》比拟。

七年级语文上册 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教案设计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教案设计 苏教版

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教学目标:体会诗中蕴涵的情感及深刻道理教学重点及难点:学习丰富的想象、七窍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完成《母亲》《纸船》的欣赏。

教学过程:一、导语:你们知道冰心吗?谁为大家背一首他的诗?喜欢她的诗吗?二、作者及作品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了探索人生的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

她所创建的“冰心体”小诗成绩斐然,影响深远。

她的小诗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理,风格细腻、清新、俏丽、淡远深沉。

主要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三、欣赏《母亲》老师朗读后,明确要求,让学生自由朗读,以相互提问的方式完成对本诗关键字句及其中蕴含的感情作初步了解。

教师总结中明确以下内容:1、字词:风雨: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挫折等等而引起不愉快甚至痛苦的心情。

躲:借前一个“躲”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了打击,总会在母亲中得到慰藉。

这种自然的联想与巧妙的类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亲的温暖、伟大。

2、感情:《母亲》这首小诗是冰心在一个雨天看到一张大荷叶遮护着一枝红莲,触景生情而写下的。

母亲是人生唯一可靠的心灵避难所这种思想感情,更加深刻、鲜明,歌颂了“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

四、《纸船》让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关键字句,体会其中的感情。

讨论:1、这位柔弱的女子用什么来寄托对母亲深切的爱?2、这位柔弱的女子对母亲的爱我们可以理解,但为何有“悲哀”呢?学生可自由发挥,各抒己见。

最后教师明确此诗抒发的是思念母亲的深情并配乐品读全诗。

五、仿写仿说这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母亲深切的爱,但都没有直接说“妈妈,我爱你呀!”,你能否仿照这两首诗的表达方式,通过一个具体的事物也来说说你对妈妈的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心诗四首》(繁星、母亲、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教案教学设计10知识目标: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能力目标:体会诗中所要抒发的感情和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

情感目标:体味人间至爱亲情,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点:体会诗中所要抒发的感情和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

教学难点: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设想:为了更好的营造氛围,选择阎维文的《母亲》、毛阿敏的《烛光里的妈妈》和满文军的《懂你》三首歌曲在合适的时候插入教学过程,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

教学时数:2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导入1、(播放影像资料《游子吟》)这是一个平凡母亲的平常故事,但平凡的细节中却折射出母爱的光芒,因而成了千古绝唱。

母爱如玫瑰,馨香儿女的一生一世,它是世上至真至纯的爱。

今天我们就借助冰心的《母亲》和《纸船》这两首小诗走进母爱的温馨世界,来感受母爱,体验母爱,理解母爱。

2、以配乐诗《献给母亲的歌》导入:听完后问同学们,你们怎么样来赞美母亲呢?同学回答后教师概括:母亲是伟大的,无私的,母亲的怀抱是温暖的。

先让我们来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来赞美母亲的?3、1999年2月28日21时,中国“文坛祖母”冰心老人在北京逝世,时年99岁,冰心老人自“五四”运动步入文坛,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她一直坚持写作,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学作品,为中国的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四首小诗,藉此来纪念这位文坛世纪老人。

二、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闽侯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作品有《春水》《繁星》《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

“爱”的哲学——自然、童真、母爱。

三、赏析《母亲》和《纸船》,体悟真情(一)《母亲》(以一张母女相依相偎的图片为背景)1、学生听朗读录音。

要求:注意节奏和重音,把握亲切、舒缓的语调。

2、有感情的诵读《母亲》,小组合作探究:(1)诗中两个“风雨”的含义相同吗?(第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大自然中真实的风雨;后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挫折等等而引起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所以说成是“心中的风雨”。

)(2)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巧妙地借助前一个“躲”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里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或感情受到了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

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是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无私、伟大。

)3、激情体验: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你有过这种体验吗?(播放歌曲:阎维文《母亲》,学生谈感受母爱的体验或讲一个感人的母爱故事。

)4、请学生再次朗读并背诵。

(二)《纸船》1、导入过渡:母爱是润物的春雨,母爱是醉人的春风。

正因为有如此深重的母爱,一旦离开母亲,才会有对母亲浓烈的思念。

下面来看看《纸船》是如何来表达一个女儿对母亲的思念的。

或:母爱是永恒的,母爱又是博大的,作为儿女,我们又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2.补充背景:1923年求,冰心赴美留学,海浪滔滔,天风卷吹,诗人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油轮上,远离亲人,驶入陌生的国度。

不知何时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强烈思念故国,亲人,越发孤独,惆怅。

方案一:学生自学《纸船》,选择下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可以读,读出一个女儿远离母亲时的感情情:可以唱,选择歌颂或表现母爱的歌曲来表达你对诗歌的理解;可以讲,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情景,讲讲你对这首诗感受最深的地方;可以问,质疑诗中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写,写几句体现母爱的诗句或对母亲说几句真情话。

歌曲示例:《烛光里的妈妈》写作示例:《写给母亲》我是一片远去的帆却永远也驶不出您目光所围成的河岸? 《想起母亲》想起母亲晚霞里就升起了一缕灰白的炊烟它模仿母亲绵长的爱朝着我离家的方向倾斜方案二:3、大声朗读《纸船》。

(1)注意:感情基调是思念母亲,孤独忧伤;语调是深情,低沉,缓慢。

(2)说说诗歌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强烈地思念故土、思念亲人孤独、惆怅的情感)4、引导学生质疑,合作探究:(1)“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意?(对母亲思念很深,由来已久,诗人要用纸叠成纸船,用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2)“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诗人要纸船到什么地方去?(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心田中)(3)纸船不会飘向母亲身边,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得“叠着叠着”?(愿望能否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忧伤的唯一方式),请你模拟一下作者当时的情态。

(4)第三节是诗人的想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想象奇特,想象母亲梦见纸船。

强烈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是全诗的高潮所在。

)(5)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诗人采用“卒章而显其志”的方法,把实的物象和虚的物象,把眼前的实的意境与想象的母亲梦中的情境巧妙地融合起来,是全诗的高潮!)5、拓展延伸:创设情境: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

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

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它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它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纯净。

可是我们的学生每天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每天领受着母爱的恩泽却浑然不觉,不觉得母亲为了他(她)流了多少汗,操了多少心,甚至掉了多少泪,觉得的只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却不知去为母亲擦一把汗,倒一杯茶,甚至洗一回脚。

学习了这首诗后,假如明天是母亲节,你将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母亲的爱呢?(播放歌曲:满文军《懂你》。

示例:送贺卡,干家务,捶背,逗笑等。

)6、再次朗读并背诵四、小结:“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如果说《母亲》这首诗是一种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那么《纸船》则是步入青年以后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如果说《母亲》表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那么《纸船》则体现和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五、结束语:母亲是一座搭,永远以不变的姿势站成一个温情的港湾,而儿女是一艘小船,永远驶不出母亲慈爱的视野。

母爱如灯,点亮你的人生;母爱如歌,吟唱你的幸福。

母爱无价,人生苦短,孝心不能等待,同学们,好好珍惜母爱吧!六、布置作业? 请你亲手为母亲制作一张贺卡或叠一只纸船,并写一句祝福的话在上面,送给母亲。

例::《写给母亲》?????????????????????????????? 《想起母亲》我是一片远去的帆??????????????????????????????? 想起母亲却永远也驶不出????????????????????????????????? 晚霞里就升起了您目光所围成的河岸?????????????????????????????? 一缕灰白的炊烟它模仿母亲绵长的爱? ? ? ? ? ? ? ? ? ? ? ? ? 朝着我离家的方向倾斜第二教时一、导入1、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23岁——生意再度失败;26岁——爱侣去世;27岁——精神崩溃;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这是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同学们推测这个人会不会成功?老师揭示谜底:这个历经无数挫折的人就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请大家告诉我,你得知谜底后的真实感想。

老师归纳: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没有使林肯泄气,反而激发起他向自己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激发起他实现自己抱负的信心和勇气,终于他在52岁那年,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2、结合刚刚结束的奥运会导入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

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每一个成功者都要付出艰辛和努力,然而许多人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

当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时,你很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的大海时,如何把握人生的航向?青年人该怎样写好自己的生活史?今天就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些人生的哲理吧。

二、赏析《成功的花》和《嫩绿的芽儿》,领悟哲理?(一)《成功的花》1、反复诵读,找出你认为用的好的词语并体会它的深刻含义。

示例:“明艳”比喻人们事业的成功,荣誉的夺目;“惊羡”,有惊叹羡慕的意思,“惊羡”比“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艳;“浸透”写出了眼泪之多,突出了奋斗的艰辛;“洒遍”指明了血雨洒的范围之广。

2、合作探究: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说教,而是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给人鲜明的印象,请问“花”“芽儿”“泪泉”“血雨”分别比作什么?(“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泪泉”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血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牲。

)3、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人不应该只看到别人荣誉,而应该知道这成功背后蕴涵的艰辛,它是血和泪浸润的结晶,是奋斗和牺牲孕育的蓓蕾。

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荣耀。

(成功来自奋斗和牺牲。

)4、拓展延伸(1)请同学找出蕴含此哲理的名言、警句、俗语。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成功的桂冠是用荆棘编织成的。

)(2)你能举例说明这个道理吗?? 5、背诵(二)《嫩绿的芽儿》? 1、诵读后品味语言:? (1)找出表示色彩的形容词并分析体现了芽花果的什么特征?(嫩绿显示了芽儿的健壮、旺盛和朝气。

淡白蕴涵着朴素简洁,不追求外表华丽的特点。

果儿的深红象征着丰硕、甜蜜和美丽)? (2)诗中“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不能。

“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排列暗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它们说的话与各自的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提高。

一旦开出花儿,不是要孤芳自赏,而是要装点大地,有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社会注进旺盛的活力。

最终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甘于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创造巨大业绩,使人生更显辉煌。

同时,它们的成长过程象征着青年人的成长过程。

)? 2、引导感悟人生哲理:? 诗人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发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有意义?(①要刻苦学习,充实自己,提高本领。

②树立为祖国强盛,民族富强,社会进步而贡献自己青春热血的远大理想。

③甘于奉献,牺牲自己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