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山东高考历史二轮新攻略精练: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可自主编辑PPT)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限时:60分钟总分:85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西周、秦、西汉、隋唐等古代王朝都定都关中,五代中有四朝定都开封。北宋初年,赵匡胤想从开封迁都洛阳,进而迁往长安。“吾将西迁者,无他,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但因群臣反对而未果。最主要的原因是()

A.开封有更为险峻的地形优势

B.关中的生态恶化导致收入锐减

C.经济形势的变化阻碍了西迁

D.周、汉已成历史,其经验不可靠

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素养和历史解释素养。唐朝安史之乱以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北宋初年,经济形势的变化阻碍了宋将都城西迁,故选C项。材料信息显示,长安和洛阳的地形较为险峻,开封则无险可守,故A项错误;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关中收入是否锐减,排除B项;周、汉的历史经验不可照搬,但对后世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故D项错误。

2.安史之乱至唐末,“天下户口,流亡过半”。宋太祖下令,“察民有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其罪死”。“召集逃散,令着旧业”成为北宋初期地方政府的主要政务。宋初这一政策()

A.旨在压制工商业发展

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

C.意在强化理学价值观

D.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答案B从材料信息看,北宋初年,人口大量流亡,宋太祖下令,家有父母者不允许另立户籍,分异财产,并“召集逃散,令着旧业”,这一政策有利于恢复生产和稳定小农经济,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对工商业的限制,故A项错误;宋代初年,理学尚未产生,C项与材料及史实均不符,排除;宋代实行“不抑兼并”政策,故D项错误。

3.宋代租佃制盛行,地主多以签订契约的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以收取地租。宋代的地租形式以产品地租为主,货币地租有所发展,劳役地租逐渐减少。宋代租佃制()

A.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

C.减轻了农民经济上的负担

D.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

答案D根据材料信息“宋代的地租形式以产品地租为主,货币地租有所发展,劳役地租逐渐减少”可知,宋代租佃制下,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并不严格,即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有所削弱,故选D 项。

4.宋代“不抑兼并”,导致了土地所有权的竞争与垄断,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的局面。这种局面客观上()

A.减少了土地的垦荒面积

B.适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

C.抑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加剧了土地的分散和贫富分化

答案B由材料“不抑兼并”“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可知宋代保护土地私有及土地商品化,允许土地按经济规律进行流转买卖,故B项正确;土地商品化和私有化扩大了土地的垦荒面积,排除A项;土地私有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C项;“不抑兼并”的政策加剧了土地的集中而非分散,排除D项。

5.据《天工开物》记载,明代普通铁炉每炉可装矿砂2000余斤,一日出铁6次,共需矿砂万余斤;燃料使用煤炭。这反映出当时()

A.雇佣劳动的盛行

B.生产技术停滞不前

C.手工业得到发展

D.政府对冶铁的重视

答案C依据材料可知,明代冶铁时需要铁矿砂的量比较大,这体现了明代的冶铁规模比较大,手工业得到了发展,故选C项;材料信息并未涉及雇佣劳动是否盛行,排除A项;生产技术发展的表现是冶铁工具、技艺的提高,而材料反映的是冶铁规模较大,不能反映出技术是发展还是停滞不前,排除B项;材料是《天工开物》中对明代冶铁业的记载,未体现官府对冶铁的态度,排除D项。6.(2019山东淄博3月模拟)“白蛇传”故事最早源于唐传奇《白蛇记》,类似“许仙”的主人公李黄是盐铁使之子;南宋话本《西湖三塔记》中的主人公奚宣赞为统制之子;到明代后期,冯梦龙所编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主人公却变成杭州的“药铺主管”了。这反映了明后期()

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B.民间思想借助小说广泛传播

C.商品经济冲击等级观念

D.传统伦理道德观念逐渐瓦解

答案C材料表明不同时代的故事中类似“许仙”的主人公的身份由官吏之子变成“药铺主管”,折

射出传统的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受到冲击,这是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是否松动,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小说传播民间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而非传统伦理道德观念逐渐瓦解,故D项错误。

7.有学者指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城市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时代,北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0.1%,南宋则高达22.4%。人口向城市的集聚,这一现象()

A.使城市的生活环境恶化

B.导致农村劳力相对缺乏

C.推动了坊市界限的打破

D.刺激了农村商品生产发展

答案D由材料内容可知,宋朝城市人口比例最高,人口向城市集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也会推动农产品商品化,故选D项;材料仅反映出宋朝城市人口比例最高,但不能因此说明城市人口比

例高会直接导致城市生活环境的恶化,排除A项;材料仅反映出宋朝城市人口比例最高,不能直接

体现农村劳动力的缺乏,排除B项;材料仅反映出宋朝城市人口比例最高,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

现之一,宋朝坊市界限的打破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另一种表现,两者之间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C项。

8.据史料记载,明朝末年,景德镇民窑工匠仍必须列入班匠役、编役或雇役,为官窑劳作,其中编役与班匠役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无分毫雇值”。这一现象表明()

A.市民阶层在不断壮大

B.商品经济发展步履艰难

C.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

D.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僵化

答案B题干材料表明民窑工匠的人身自由受到很大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私营工商业的发展,从而说明商品经济发展步履艰难,故B项正确。材料所述现象并不会导致市民阶层壮大,相反会导致市民数量的减少,故A项错误。明朝末年,民营手工业已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手工业发展情况,未涉及“重农”政策,故D项错误。

9.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布衣匹夫之人(从事商业活动的普通老百姓),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财富(据时买卖而使财富增加),智者有采焉。”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又说:掌权者应该“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司马迁主张推行工商皆本的经济政策

B.司马迁的经济主张与当时经济政策有异

C.司马迁的言论推动了当时商业的发展

D.司马迁强调儒家思想对百姓的教化作用

答案B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正在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而从《史记》中所反映的司马迁对商业和商人的态度,可以看出他支持商业,故选B项;材料体现了司马迁支持发展商业,没有体现司马迁主张推行工商皆本的经济政策,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司马迁支持商业,没有体现他的言论推动当时商业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只是反映了司马迁对商业发展的看法,没有体现儒家思想对百姓的教化作用,排除D项。

10.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抑商政策的松动

B.生产方式的革新

C.田庄经济的兴起

D.社会经济的转型

答案A据材料“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唐以来,抑商政策有所松动,从而导致阶级的流动性增强,故选A项;明中叶以后,生产方式有所改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与材料表述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东汉时期田庄经济兴起,与材料表述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社会经济开始转型,与材料表述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

11.康熙八年(1669年)开始,清政府下令将曾为明王朝藩王的由于战乱而荒废的土地,免予变价,归现有种地者所有,令其耕种,照常征粮。即实行“更名田”。关于清初“更名田”的本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促进了清朝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C.封建生产关系领域的局部调整

D.有利于抑制清初的土地兼并现象

答案C“封建生产关系领域的局部调整”是对“更名田”本质的阐述,故C项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2.下表反映了16—18世纪中英两国金、银的比价变化,导致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中国英国

1580年1∶5.51∶11.7

1635年1∶101∶13

1751年1∶14.91∶14.5

A.传统农耕文明全面衰退

B.英国商人对华贩卖鸦片

C.中国外贸长期保持顺差

D.“海禁”政策阻滞中外贸易

答案C材料不能体现传统农耕文明的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从1580年到1751年,银价下降,与鸦片输入的情况不同,故B项错误;表格中这一段时间,从金、银比价可以看出中国白银一直处于流入状态,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海禁’政策阻滞中外贸易”,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建于五代十国变乱之后,加上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争战不断,难民较多,需要以社会福利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同时宋朝奉行以文立国的国策,将儒家仁政思想贯彻于一些政策诏令中,重视通过福利救济进行风俗教化。因而,官方慈善事业比较发达。与前代相比,宋朝的救济对象扩大到了社会各个阶层,政府按照财富的多寡来划分社会阶层,对其中的贫民和穷民进行重点救济。从救济项目上看,宋朝在救灾备荒的常平仓和义仓的基础上创立了专门的济贫仓种——广惠仓。宋朝还创立了多种济贫机构,其职能分工比较明确。有专门济贫的养济院,有以收治病人和养老为主的居养院,有以救济遭到遗弃和成为孤儿的儿童为主的慈幼局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材料二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始于俾斯麦执政时期。德国统一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高涨,俾斯麦政权在镇压工人运动的同时,也积极促进工人的福利,改革社会弊端。面对日益迫切的社会保障需求,德皇威廉一世于1881年11月发布诏书,要求“最大限度地保障需要帮助的人”,首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构想。在俾斯麦的推动下,议会先后通过了《工人医疗保险

法》《事故保险法》和《养老保险法》。这既是德国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雏形,也是世界范围内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萌芽。德国是世界上首创立法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体系完善,为后来德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保障与改善,社会的稳定与团结,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很多国家所借鉴。

材料三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个成就……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重视慈善事业的原因,并概括其主要特点。(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德国开创社会保险事业的背景,并分析其历史地位。(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本质。(3分)

答案(1)原因:立国于战乱后,流民多,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吸取前代慈善事业的经验教训;受以文立国国策和儒学仁政思想的影响。特点:慈善与风俗教化相结合;救济覆盖面广,救济重点明确,以救济贫民和穷民为主;建立了较完整的救济项目和救济机构。

(2)背景:国家统一后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工人运动高涨,阶级矛盾尖锐;德皇和俾斯麦的积极推动。地位:开创了世界现代社会保险事业的先河,为其他国家所借鉴。

(3)本质: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执政为民,领导人民走共同富裕之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历史事件(部分)

时期史实

秦汉

张骞出使西域

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至波斯湾而还中国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

隋唐

唐朝高丽乐盛行

玄奘西行

胡椒、波斯枣、无花果、开心果等传入中国

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自己的文字

宋元

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指南针、火药相继传到欧洲

刺桐港(泉州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

明清

郑和七下西洋,远至非洲、红海沿岸

传教士利玛窦来华

《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著作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流传海外

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12分)(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看法: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促进中外文明的交融。(2分)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中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交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中外使者、商人络绎不绝。通过丝绸之路,丝绸、瓷器、茶叶、四大发明等传到国外,胡椒、波斯枣、高丽乐等传入中国,中外贸易互通有无,贸易品种多样,丰富了中外人民的生活,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8分)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2分)

解析在提出看法前要通读材料,找出材料内容的共同之处,然后运用唯物史观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说明时一定要充分运用史实证据,做到有理有据,论证严密。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新人教版(含解析)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一、选择题 1.【2012·合肥八中一模】班固《汉书》:“(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A自材料可知:西汉时,张安世家中有纺织产业和七百位凭纺织手艺做事的家童。我们可据此推断出西汉时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而B、C、D三项与材料不符。故选A。 2.【2012·哈尔滨期末考】明朝李鼎在《李长卿集》中描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主要反映明代 A.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B.货币经济占据主导 C.国内物资交流频繁 D.形成区域商人群体 【解析】C 题中材料意思是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往南方,而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运到北方,说明了国内物资交流的频繁,故选C。其他选项在材料中得不到支持。 3.【2012·泉州四校联考】《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调了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解析】B材料含义:一夫不耕,天下就有人挨饿,一女不织,就有人受寒。因此,神农和他的妻子都要亲自耕织。这是强调耕织的重要。故选B。 4.【2012·遂溪一模】.明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处于“萌芽"状态,是指它 ①始终未能出现劳动力和货币商品化②力量远不足以瓦解封建生产方式 ③总体上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 D.②③④ 【解析】D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工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出现了劳动力买卖现象,故排除①;明清时期资本主萌芽出现,但仍处于手工工场阶段,萌芽十分微弱,力量远不足以瓦解封建生产方式,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故②③④符合题意。 5.【2012?石景山期末考】张衡的《西京赋》中有“郭开九市,通阛带阓,旗亭垂立,俯崇百隧”之语,这表明当时 A. 洛阳城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B. 长安城设立有多个商业区 C. 洛阳城商业繁荣,商铺林立 D. 长安城商业受到严重打压 【解析】B 张衡为东汉人,长安在洛阳以西,同时从从张衡《西京赋》中说:西京“郭开九市”,表明长安商业发达。故选B。 6.【2012?金华十校联考】西汉初年,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下列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西汉政府并未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②政府鼓励商业是造成商人富贵的原因 ③西汉初期存在官商勾结的情况④商业资本回流于土地造成了农民流亡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高三高考岳麓版历史二轮复习同步练习卷: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一、选择题 1.(2018河南中原名校第二次质量考评)下面是绘制于盛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第23窟的壁画《雨中耕作图》。该图主要的史学价值在于( ) A.个体农业的形成 B.耕作技术的进步 C.农民生活的艰难 D.庄园经济的发展 2.(2018河南八市第二次测评)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这反映了唐代( ) A.均田制已遭到破坏 B.分配土地严重不均 C.官吏的腐败贪污 D.各地的经济不平衡 3.(2018江苏无锡期中)汉代画像石(砖)上有大量妇女劳动的画面,如“一农妇在前播种,一农夫在后打土块”“男子持权扬场,女子抱麦子”“一农妇连枷打场”,以及妇女采集桑叶、纺织、酿酒、饲养家禽等。由此可知,汉朝的小农经济( ) A.提高了劳动妇女的地位 B.采用了家庭生产的形式 C.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 D.不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4.(2018江苏盐城期中)班固《汉书》载:“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材料反映了当时( ) A.贵族官僚开始经营工商业 B.已经出现雇佣关系 C.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 D.私营作坊颇具规模

5.(2019山东青岛调研)《梦粱录》中记载了南宋都城临安的240多道菜,《武林旧事》记录了当时临安的40种酒,仅临安一城,咸鱼专卖店就有200多家。这反映出当时( ) 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地区 B.商品经济丰富了市民生活 C.发达的外贸促进了大众消费 D.宋代重农抑商政策已松动 6.(2018河南洛阳第一次统考)商人作为宋代社会兴起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通过科举、联姻、捐纳等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向上的社会流动,甚至一度出现了“士多出于商”的现象。这反映了两宋时期( ) A.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B.呈现开放性平民化的特征 C.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人才的选拔更加公平公正 7.(2018河北沧州质监)《诗经·周颂》中写道:“噫嘻成王,既昭假尔(成王轻声感叹作祈告,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率时农夫,播厥百谷。”周公还告诫后代为君要“先知稼穑之艰难”。材料反映了( ) A.当政者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 B.当政者借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D.小农经济对西周统治的重要性 8.(2019山东德州期中)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推行“平籴法”,政府在丰年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在灾年则平价出售储备粮。这一措施( ) A.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B.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C.导致了商品经济的停滞 D.抑制了生产热情的提高

【知识强记】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2015年高三二轮复习资料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主要方式) 2. 经营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古代水利灌溉 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井渠。 4.土地制度 ①井田制:出现于商周时期,是一种土地国有的所有制形式;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 ②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分三种形式 (1)国有土地所有制:国家经营,主要用于封赏和授田(如均田制、屯田制) (2)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体地位) (3)自耕农(农民)土地所有制 5.全面理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①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形成: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③基本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④弱点:①分散性:属于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②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③落后性: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生产资料有限,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④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 ⑤破产: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1.三种手工业形态

三: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1.商业的产生和发展 ①西周实行,官府严格控制工商业 ②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华的商业中心。 ③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对外贸易),货币发展:出现纸币(交子) ④明清时期:出现会馆。会馆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如徽商、晋商势力最为强大。 2.“市”的发展——商品贸易 ①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②汉代:管理“市”有专门的机构;市设有亭楼 ③南北朝时:出现民间集市——“草市”;《南齐书》中提及“草市尉”一职,对草市进行管理 ④唐代:“草市”演进发展成地方的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反映了商业的发展 ⑤宋代:“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出现了“商业街”;政府官吏对商业活动部再直接监管;“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如酒楼)。 3.商业都会的的崛起——古代城市的崛起 明清时期的城市特点: ①区域:多出现在工商业发达地区或交通要道; ②功能:以经济功能为主,生产性、商业性突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减弱。 4.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官营和专卖长期存在②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商业发展艰难曲折③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④国内贸易、民族政权间的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⑤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互相促进 四:古代的经济政策与资本主义萌芽 1.重农抑商政策 ①含义: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 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②推行原因:封建经济以农业为主;商人的流动性大与封建政府的政治集权相矛盾;统治者

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总结: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专题总结提升四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农业生产模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模式,实行精耕细作。 2.土地制度的特点:地主土地所有制、小农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等多种形式并存是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基本状态。 3.经济重心:经历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从而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布局。 4.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虽然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存在,但手工业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商业较繁荣。 5.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6.经济政策:中国古代封建政府大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还采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考题例证1】[2018·四川资阳三模]明代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由种田转向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农业生产技术的高速发展

B.手工业技术的巨变 C.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D.世界市场的需要 二、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1.影响人口迁移的流向。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 2.伴随经济重心的南移,城市逐渐由北方内陆地区向南方的东南沿海、沿江一带发展。 3.影响城市布局的变化。从曹魏时期开始,城市建设有了明确的规划,城市的中轴线出现,城市的主体——宫城,坐北朝南、左右对称,扩大了中轴线的纵深,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城市设计思想。 【考题例证2】[2018·山东滨州模拟]汉代最好的工匠是属于官府的,最好的工艺品皆是由官府所造的,而宋代的名瓷则多为民间的工匠所造。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 B.商品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 C.程朱理学的积极倡导 D.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三、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异同点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专题02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含答案解析)

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解析版) 【高频考点呈现】 考点一古代农业的发展与繁荣 考点二古代手工业的辉煌 考点三古代商业的发展与突破 考点四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与资本主义萌芽 【高频考点剖析】 考点一古代农业的发展与繁荣 [考点回顾] 1.耕作方式:春秋战国出现铁犁牛耕;汉代耦犁和一牛挽犁法;隋唐出现曲辕犁。 2.基本特征:精耕细作 (1)生产工具:铁农具;翻车、筒车、耧车。 (2)生产技术:牛耕,都江堰、白渠,耕耙耱技术。 (3)耕作方法:垄作法、代田法。 3.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1)历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2)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影响: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4.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公有制。 (2)夏商周:以井田制为主要形式的土地国有制。 (3)封建社会:战国时期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推行的土地国有制。 [考点深化] 1.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特点 (1)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使用铁犁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实行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5)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情况看:一方面,国家可以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赈灾救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灾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征收的农业赋税是政府财政的主要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案:专题一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Word版含答案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神农”的传说 1.农业的起源 (1)区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 (2)农作物:粟和水稻。 (3)传说:“神农能殖嘉谷”,创制耒耜,教民耕作。 (4)史证: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反映了当时先民们的农耕实践。 2.农业的地位 (1)农耕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2)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取得重大文明成就的基础。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1.历程 (1)原始社会: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 (2)春秋战国:农业发达地区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3)汉代: ①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大超过前代。 ②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及播种工具耧车出现。 ③东汉:耦犁在某些地方被一牛挽犁所取代。 (4)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 2.评价 (1)积极:农耕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局限:中国传统农业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耕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 1.土地制度 (1)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归国王所有。 (2)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3)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 2.土地兼并

(1)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2)表现:土地高度集中,“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3)影响:农耕生产秩序遭受严重破坏,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 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1.赋税 (1)目的:古代国家通过征收赋税剥削农业生产者,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障。 (2)标准:各个朝代征收赋税的比率和数额有所不同,秦始皇时代曾经征收“泰半之赋”。 (3)形式:田亩税和人头税,还有很多杂税以及各种附加税和临时性的征收。 (4)结果:赋税征收使农民承受着沉重的负担,赋税成为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徭役 (1)基本含义: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2)积极作用:使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造。 (3)消极作用:使大批农耕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 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1.水利事业的发展 (1)远古:传说大禹平息洪水危害,发展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 (2)战国: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工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3)汉代:关中地区灌溉渠道规划合理,农民创造了“井渠”;王景成功治黄河等。 2.历史文献 (1)早期史书:把《河渠书》《沟洫志》列为专篇。 (2)地方史志:大多将当地水源、河流、湖泊及其治理和利用的情况详加记载。 3.灌溉工具的进步 (1)隋唐五代时期:北方使用立井水车作为提水灌溉工具,长江流域发明高转筒车以引低处水灌溉高处农田。 (2)宋代:水转翻车利用水力为动力灌溉。 (3)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 [概念阐释]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其作用是改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 [易错提醒]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2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第2讲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 点 立德树人/多维思考/导向教学 从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来看: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生态理念和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对当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借鉴古代的经济政策,发挥政府在农业和商业中的积极作用,对于促进农业和商业的产业转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来看:“一带一路”是当前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以其连接的文明形态之多、跨越历史时期之长而光耀人类文明的史册。如今,中国以互尊互信、合作共赢、文明互鉴的诚意,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个宏伟的战略构想,赋予古老的丝绸之路以全新的生命,承载着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也符合全球区域合作的时代潮流。 从近三年的高考命题点来看:为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的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和土地制度、生存空间逐渐变动的经济重心的南移以及重大转型时期的商业发展是本专题的热考点。复习备考时,既要对教材主干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又要注重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关注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的历史变动、制度或社会结构的变迁,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高度认识古代中国经济的典型特征。 线索一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为突出特征。 线索二古代手工业 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线索三古代商业 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国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松散的过程。 线索四古代经济政策 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两者均是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考点1 农业经济——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 『理清发展线索』 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主要方式) 2.土地制度

2021届新高考历史复习学案:模块2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 方面特点 生产模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模式,实行精耕细作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 经济重心经历了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的转移过程,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不断变化 商业状况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而存在,但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结构明朝中后期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经济政策中国古代政府大多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还采取“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客观 环境 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 政治条件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历代统治者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等 科技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科技著作的颁布、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经济恢复发展的科技条件 内外交流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相互学习,中外交往的加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群众 条件 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1.古代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原因 (1)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其规律为:农业发展→立民之欲→安定民生→稳固统治;或者:农业发展→治民→治国。 (2)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是国富力强的标志。 (3)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4)农业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2.古代管理农业的机构 中国古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对农业的管理,历代设立了一系列管理农业的机构:如东汉及其后的魏晋南北朝设“大司农”(或改称司农寺)、“少府”等。在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中,户部即类似于今天的财政部和农业部,以后历经宋、元、明、清,户部一直作为管理财政和农政的重要机构而存留,其中元世祖还设立负责水利和农业的大司农司。 3.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上的主要特色 古代王朝十分重视科技兴农,如西汉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推行“代田法”;东汉时推行“区田法”,从而基本解决了旱作地区农业生产中的春旱多风与春种的矛盾。我国很早就开辟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扩大耕地面积这样两条发展农业的途径。在此基础上,人们又开辟了以复种技术争取全年总产量增加的第三条途径。 四、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异同 1.三者都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着,并且在很长时间内共同存在,但也有一定的区别: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中国古代的农业》学案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一) 发达的古代农业 【知识梳理】 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 (2)石器锄耕(耒耜) (3)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汉代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农业的精耕细作 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 西汉—耦犁、耧车(播种工具); 隋唐—曲辕犁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 西汉—代田法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 漕渠、白渠、龙首渠(汉)、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时间:春秋战国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消极: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知识拓展】多元视角认识小农经济的影响 (1)政治上: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是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和经济基础. (2)经济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是“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根源;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商业,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3)科技文化: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造就了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实

践性的特点,古代科技发达但是没有太多理论,偏重实际应用.而且到了唐之后官方重理轻文,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落后性也决定了中国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古代许多文学作品多是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甲骨文中有田、畴、禾、穑、麦等字,又有酒、鬯(音同畅,香酒)等字;有“祭鬯至百卣(音同有,酒器)”记载。这说明当时(D) 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家庭手工业的形成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农业生产有所发展 2.(2017浙江选考)1、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①石斧②耧车③骨镰④曲柄锄(A)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8北京卷)南宋年初“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B) 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4.(2018江苏卷)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C) 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5、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C)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6、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记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由此看出自耕农经济的特点之一是(D) A.精耕细作 B.具有脆弱性 C.千耦其耘 D.男耕女织 7、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B)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训练题: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19江苏四市一模)西周、秦、西汉、隋唐等古代王朝都定都关中,五代中有四朝定都开封。北宋初年,赵匡胤想从开封迁都洛阳,进而迁往长安。“吾将西迁者,无他,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但因群臣反对而未果。赵匡胤未能西迁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开封有更为险峻的地形优势 B.关中的生态恶化导致收入锐减 C.经济形势的变化阻碍了西迁 D.周、汉已成历史,其经验不可靠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素养和历史解释素养。唐朝安史之乱以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北宋初年,经济形势的变化阻碍了宋将都城西迁,故选C项。材料信息显示,长安和洛阳的地形较为险峻,开封则无险可守,故A项错误;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关中收入是否锐减,排除B项;周、汉的历史经验不可照搬,但对后世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故D项错误。 2.安史之乱至唐末,“天下户口,流亡过半”。宋太祖下令,“察民有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其罪死”。“召集逃散,令着旧业”成为北宋初期地方政府的主要政务。宋初这一政策( ) A.旨在压制工商业发展 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 C.意在强化理学价值观 D.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北宋初年,人口大量流亡,宋太祖下令家有父母者不允许另立户籍,分异财产,并“召集逃散,令着旧业”,这一政策有利于恢复生产和稳定小农经济,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对工商业的限制,故A项错误;宋代初年,理学尚未产生,C项与材料及史实均不符,排除;宋代实行“不抑兼并”政策,故D项错误。 3.宋代租佃制盛行,地主多以签订契约的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以收取地租。宋代的地租形式以产品地租为主,货币地租有所发展,劳役地租逐渐减少。宋代租佃制( ) A.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2020届高考历史通用专题:古代中国的经济选练(答案附后)

2020届高考历史通用专题:古代中国的经济选练(答案附后)**古代中国的经济** 一、选择题 1、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选择题 2、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3、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记载:“战国亩产量79.41斤,西汉初年93.68斤,汉武帝时期117.11斤,1938年115斤,1949年130斤。”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农业发展具有() A.脆弱性B.落后性 C.封闭性D.先进性 4、被称为“茶圣”的唐朝人陆羽在他写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据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 B.陆羽推崇越州青瓷做茶具 C.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D.唐朝时期白瓷开始出现

5、据《晋书·食货志》记载:“及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北魏商品经济不发达 B.社会动荡,经济破坏 C.五铢钱出现急剧贬值 D.政府大力提倡实物交易 6、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 A.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B.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C.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 D.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 7、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 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 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 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 8、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 A.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 B.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C.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D.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 9、据古罗马学者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汉代纺织技术发达,产品远销地中海地区 B.绒锦、织金绒、天鹅绒等纺织品流行 C.唐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输至欧洲 D.黄道婆改进织造技术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测评习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第一单元测评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出土于甘肃省嘉峪关地区魏晋墓葬中的两幅壁画。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农业生产动力有了重大突破 B.犁耕技术已在西北地区出现 C.北魏均田制推动了农民垦荒 D.魏晋时期曲辕犁还没有出现 解析:两幅壁画都使用牛耕,故A项错误;壁画是在嘉峪关地区发现的,说明在该地区出现了犁耕技术,故B项正确;犁耕技术与均田制没有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仅凭两幅壁画不足以证明魏晋时期没有出现曲辕犁,D项错误。 答案:B 2.《吕氏春秋·任地》中说:“上田弃亩(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高垄播种),下田弃甽(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高垄挡风)。”由此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 ) A.代田法已经出现 B.注重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发达 D.耕地面积增加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代田法出现于西汉时期,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讲述了对于不同的田地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体现了注重精耕细作,故B项正确;材料与水利灌溉无关,故C 项错误;对于土地的处理并不能增加耕地的面积,故D项错误。 答案:B 3.汉朝的土地所有制与秦朝相同,土地私有,并可自由买卖。土地所有者须向国家缴耕地税,耕地税率为亩产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在文帝时,曾全部免收田租,前后历十一年之久。这将会导致( ) A.大量自耕农出现 B.土地兼并加剧 C.有效保护非耕地 D.田庄经济产生 解析:土地私有,可以自由买卖,并且汉初减免赋税,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地主经济的发展,使土地集中现象严重,而自耕农就会减少,故A项错误;从汉朝初年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和国家税收制度的实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来看,加剧了土地兼并,故B项正确;农业的发展会促使农民大量开垦荒地,破坏生态环境,所以并没有保护非耕地,反而是破坏了非耕地,故C项错误;田庄经济产生是在东汉,故D项错误。 答案:B 4.

2020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含解析)岳麓版2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程标准素养解读 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结合《汉代四大经济区分布图》和《南宋初年人口南迁图》,梳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时空观念) 2.以相关史料为依据认识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及给我们的启示。(历史解释) 3.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有利于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家国情怀) 知识点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划分依据 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 2.四大经济区 (1)山东、山西经济区 ①特征:属于黄河流域,是传统的农业区,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

②地位:经济实力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2)江南经济区 ①特征: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森林密布,不利于开发;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 ②地位: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 (3)龙门碣石以北 ①特征: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是传统的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 ②地位:经济实力有限。 3.分布特点 全国的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知识点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第一次高潮 (1)时间:两晋之际。 (2)原因: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 (3)影响:山东、山西沦为主要战场,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徙,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2.第二次高潮 (1)时间:唐安史之乱以后。

(2)原因:安史之乱。 (3)影响: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北方人口再度南迁,南方经济实力大为提高。 3.第三次高潮 (1)时间:两宋之际. (2)原因:靖康之变_。 (3)影响: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促进了南北文化融合。 知识点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 (1)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但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而且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本来就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2.过程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讲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专题提升)含答案

第2讲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一、选择题 1.(2021·广东广州一模)下图为山东出土的东汉耕耱画像石(局部),前为一农夫驱一牛一马耕地,后为一农夫驱一牛耱地(粉碎、平整已耕翻的土地)。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耕犁构造定型B.耕作技术日趋完善 C.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D.铁犁牛耕推广到南方 解析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与题干信息“东汉”不符,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前为一农夫驱一牛一马耕地,后为一农夫驱一牛耱地”可知东汉时期耕作技术日趋完善,故B项正确;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东汉”时间信息不符,且材料并没有涉及土地私有制问题,故C项错误;由材料“山东出土”可知是中国北方地区的耕作技术,故D项错误。 答案 B 2.(2021·山东济南一模文综)右图所示工具名为“桔槔”。《庄子》载:“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对“桔槔”解读正确的有() ①桔槔最迟在战国已经出现②桔槔是我国较早的灌溉工具③与牛耕共同提高了农业 生产力④反映了中央集权对农业的重视 A.①②B.①②③ C.③④D.②③④ 解析根据题干中“反于晋”可知“桔槔”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①正确;根据题干中“将为圃畦”可知“桔槔”是用于灌溉种蔬菜的田畦,故②正确;从图片中可看出,“桔槔”方便了人们取水灌田,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已经出现,故③正确;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形成中央集权的政府,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3.(2021·河南郑州二模,26)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部编版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2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1.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 2.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3.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 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 格到宽松的过程。 4.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 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 慢的重要因素。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识记中国古代农业主要的生产工具和水利工程。 2.学会分析并掌握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特点、评价。 3.从生产结构、耕作方式、经营方式等方面归纳并熟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一、农业的起源 1.农业起源: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地域差别:南稻北粟,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3.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4.主要家畜: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

[思维点拨] 中国原始农业 (1)从形成时间看:起源早,形成南北两个不同的农耕系统。 (2)从地域分布看:形成南稻北粟的格局。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 1.生产工具改进 时代表现 原始社会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主要耕作方式之一,人们主要使用骨制、木制、石制农具 商周时期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春秋战国农业生产中开始使用铁农具,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出现了曲辕犁,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2.特点: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又一特点。 3.灌溉工具:中国古代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思维点拨] 1.牛耕的出现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人类在早期农业耕作过程中,都是以人力作为动力,而牛耕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使用畜力。因此,它的出现是农用动力的一次质的飞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精耕细作”的含义 所谓“精耕细作”,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水利设施 (1)上古时代:出现了大禹治水的传说。 (2)春秋战国:兴修了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3)两汉时期 ①建成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②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2 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含解析)

专题2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 考纲展示考点热度考纲解读考情趋势 农业的主要耕 作方式和土地 制度 ★★★ 本专题作为中国古代 经济的概貌表述,重 点要注意了解不同时 期农业、手工业和商 业的发展水平及生产 关系的变化;认清古 代中国经济从长期领 先于世界到后来逐渐 落后于欧美各国的发 展轨迹,既要看到古 代中国经济的辉煌成 就,又要看到其中蕴 含着导致中国由先进 变为落后的消极因 素;注意中国古代经 济的发展与政治、文 化发展的相互作用与 内在联系 内容探究:本专题的考点有“古代中国 的农业”“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古代 中国的商业”“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等,其中农业的耕作方式和经济制度、 古代商业发展及“重农抑商”政策等是 高考的重点,试题难度中等,并且还会 与近现代东西方经济发展及同一时期的 政治、思想结合命题 形式探究:本专题的常见题型为选择题, 分值多在4分左右,多采用新材料、新 情境进行设计。非选择题也有一定涉及, 分值多在8分左右,多以农业为突破口 设计,与当前的“三农”问题联系紧密, 还需注意以本区域经济发展史为背景材 料的命题。从命题思路上看,本专题的 命题一是切入点小,视角多变;二是立 足区域史,关注社会,突出文明史观、 社会史观、近代化史观,时代感强 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与“重农抑 商”和“海 禁”政策 ★★ ※网络构建※

※主线解读※ 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可按以下四条线索进行整理; 1.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2.古代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3.古代商业 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4.古代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的重农抑商政策,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第一关真题自测·找差距 1.(2017·全国卷Ⅰ·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阿凡题1086004()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2020年高考历史必修二专题训练精品卷: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

2020年高考历史必修二专题训练精品卷1.《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写道:“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合今1.051 7石),而西汉时,据农学家氾胜之讲,在某些地方中田亩十三石(合今3.76石),薄田亩十石(合今2.89石)。”这说明() 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C.国家重农政策效果显著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显现 解析:选B精耕细作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中战国初期到西汉粮食亩产量的大幅提高,正说明了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 2.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上述规定反映了() 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 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 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 解析:选C上述规定保障了农业生产需要的畜力,体现出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 3.统一后的秦,除皇室以外,明显有军功地主和宗法地主两类,前者主要来源于秦国,后者是原六国依靠宗法血缘关

系的地主、贵族,两类地主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土地。这表明() A.宗法制度顽强存续B..封建土地制度占据主导 C.秦尚未真正完成统一D.秦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解析:选B根据“两类地主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土地”可知,地主土地所有制成为社会的主要方式,故B项正确。 4.唐代中叶,“官授田之法尽费废,则之所谓输庸调(纳税服役)者多无田之大矣”,有官员认为“按籍而征之”的传统方法弊病重重。为此,政府纳税改革的合理方向应是() A.减免纳税B..按人纳税 C.加征商税D.按地征税 解析:选D题干中提到税制的弊端是“输庸调(纳税服役)者多无田之大矣”,并不是赋税过重,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按籍而征之’的传统方法弊病重重”说明按人头征税已不可取,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出现了“多无田之大矣”的现象,说明与土地有关,与商税无关,故C项错误,D项正确。5.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