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教师学苑及学习方法

甘肃教师学苑及学习方法
甘肃教师学苑及学习方法

.

附件1

甘肃教师学苑及学习方法

“甘肃教师学苑”是甘肃省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的主要阵地,由微信公众平台和网络学习平台组成,基于学员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两种方式搭建。每月八期,内容包括人文素养、教育资讯、教学风采等版块。

一、版块介绍

(一)人文素养版块。重在引导教师广泛涉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美学等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丰富教师的人文知识和思想,提高审美情趣,培育人文精神,增强理性思考和文化鉴赏能力,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教师的人格品质。

(二)教育资讯版块。重在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让广大教师及时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使每位教师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在本质的工作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三)教学风采版块。重在引导教师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渗透和体现人文精神,不断提高育人能力,通过实践案例和资源共享,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学习效仿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二、学习方法

学员根据自身情况可选择移动学习、在线学习和混合学习。省内教师(学前、中小学教师)信息已全部预置在“甘肃教师学苑”移动学Word 资料

习平台和网络学习平台中。首次登录时,请用本人身份证号码和初始密码(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码后6位)进行身份认证。高校和其他学校教师认证信息不在平台中,请根据提示自行在两个相应的平台中完成注册。

(一)移动学习。即利用“甘肃教师学苑”微信公众平台学习,学员利用多种移动终端(智能手机、pad等)下载安装微信客户端,安装成功后在微信公众号中查找“甘肃教师学苑”并添加关注,关注后用户可浏览“甘肃教师学苑”上发布的内容。学员需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完成注册,注册完成后学员可查看学习记录和学分获得状态,阅读完每期发布的全部文章后系统给予相应的学分认证。(操作手册见附件3)。

(二)在线学习。即学员登录“甘肃教师学苑”网络学习平台(https://www.360docs.net/doc/762152456.html,/wx)进行在线学习。学员需在网络平台上完成注册,注册完成后学员可查看学习记录和学分获得状态,阅读完每期发布的全部文章后系统给予相应的学分认证。(操作手册见附件4)。

(三)混合学习。学员可使用移动和在线交叉的方式学习,均能累计学分,系统自动叠加给予相应的学分认证。

附件2

甘肃教师学苑学分管理办法(试行)

一、学分管理

将“甘肃教师学苑”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学习)和网络平台(在线学习)发布的内容纳入继续教育体系。学分使用参照《甘肃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认定办法》(甘教师[2013]49号)有关规定计算学分,每位教师每年需完成不少于24个学分的学习任务。

.

二、学分获得

“甘肃教师学苑”每月发布内容八期,每期包括人文素养、教育资讯、教学风采等版块。学员在浏览状态下不记录学分,在相应的平台上实名注册后并学习完每期发布的全部内容方能记录学分,学分存到学员在“甘肃教师学苑”的学分银行中。

三、学分奖励

(一)学员在“甘肃教师学苑”网络平台(https://www.360docs.net/doc/762152456.html,/wx)个人空间发布文章和资源吸引500以上的用户关注,可获得奖励学分3分。

(二)学员在“甘肃教师学苑”网络平台(https://www.360docs.net/doc/762152456.html,/wx)上发布的教育教学资源被好评并获得500次以上下载,可获得奖励学分1分,最多可获得3分。

(三)学员在“甘肃教师学苑”网络平台(https://www.360docs.net/doc/762152456.html,/wx)上发表原创人文素养相关内容并被“甘肃教师学苑”微信公众平台转发的,可获得奖励学分1分,最多可获得3分。

四、其他事宜

(一)本办法自2014年11月起实施,适用于甘肃省各级各类中小学教师,原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规定为准。

(二)本办法由甘肃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附件3

甘肃教师学苑移动学习平台操作手册

Word 资料

一、加入方式

通过三种方式加入“甘肃教师学苑”微信公众平台。

方式一:在订阅号中搜索微信名:“甘肃教师学苑”,关注即可加入。

方式二:在订阅号中搜索微信号:“gsjsxy”,关注即可加入。

方式三:扫描二维码“甘肃教师学苑”(如图1),关注即可加入。

(图1)

二、界面介绍

加入“甘肃教师学苑”后进入主界面,(如图2)

((图2 (图2)

点击主界面最上面人形图像,回到关注界面可查看历史消息。如(图3),点击查看历史消息进入(图4)界面。

(图3) (图4)

.

Word 资料

主界面最下面包括文字输入键盘、使用帮助、用户注册阅读记录界面,用户可根据提示进行操作。

(一)使用帮助

用户点击使用帮助菜单,弹出(图5)页面,

(图5)

阅读使用帮助后获得相关的信息。

(二)用户注册

点击用户注册菜单,弹出(图6)界面,省内教师(学前、中小学教师)注册信息已全部预置在“甘肃教师学苑”中。教师首次登录时,只需填写身份证号码和初始密码(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码后6位)进行身份认证,完成认证后需阅读完每期发布的全部内容方能获得学

分。 高校教师、职业

院校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认证信息不

在平台中,需要自行完成在平台中的注册,

学员点击用户注册,根

据提示完成注册。

(图6)

(三)阅读记录

点击阅读记录菜单,弹出(图7)界面,在此界面中显示所有已经阅读和没有阅读的文章列表,用户可根据提示选择还没有阅读的文章进行阅读获取学分。

(图7)

三、学分获得

“甘肃教师学苑”微信公众平台每月发布八期,每期包括人文素养、教育资讯、教学风采等版块内容。(如图8)

(图8)

点击每个板块进行阅读,在文章的最后面都有一句话,每句

.

Word 资料

话里面都有一个随机的数字。(如图9)

(图9)

阅读完后回复文后的数字,表示已经阅读完毕。阅读完每期发布的全部文章后系统会给予学分。

四、取消关注

用户取消关注可点击主界面人形头像,回到关注界面,弹出(图10)界面。

(图10)

点击取消关注,不在关注“甘肃教师学苑”微信公众平台,从取消关注开始不再记录学分。

若注册用户因操作中不慎取消关注,其在取消关注之前的学习记录和学分还保存在“甘肃教师学苑”微信公众平台中,用户可

再次关注“甘肃教师学苑”微信公众平台,注册程序同首次关注一

致,原有学分继续有效,和新的学习记录获得的学分累计使用。附件4

甘肃教师学苑在线学习平台操作手册

一、在网页中输入https://www.360docs.net/doc/762152456.html,/wx,进入“甘肃教师学苑”网络平台。

二、“甘肃教师学苑”以学员的身份证号码和姓名为依据记录和统计学习成绩,学员注册填写个人信息时,必须填写身份证号码和真实姓名,并确保上述信息的准确和真实。

三、已经在“甘肃教师学苑”注册并拥有帐号的用户请直接在首页顶端点击“登录”,填写帐号和密码登录。

四、省内教师(学前、中小学教师)注册信息已全部预置在“甘肃教师学苑”中。教师首次登录时,请在首页顶端点击“登录”,填写身份证号码和初始密码(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码后6位)进行身份认证,在认证过程中可更改用户名并重设密码,完成身份认证后,用更改后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五、身份认证失败的教师及其他用户请在登录页面点击“立即注册”获得登录帐号。

六、学分获得。进入“甘肃教师学苑”网络平台学习页面(如图1)。

2003年甘肃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招生简章

甘肃教育学院函授、业余、脱产2005年招生简章 甘肃教育学院是本省一所具有师范性质的高等本科学校,担负着全省中学教师学历达标教育、继续教育、教育管理干部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任务。 学院创办于1962年,其前身是甘肃师专。1970年并入甘肃师范大学(现西北师大),1978年复办,1987年确定新校址并投资建校。省上先后在学院设立了甘肃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甘肃省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甘肃省初中教师卫电培训办公室,甘肃省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等。 学院以中学专任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为主要培训对象,先后完成了1万多名学生本、专科学历教育任务。通过卫星电视、函授、自学考试"三沟通"的方式,完成了1.3万多名卫电学员学历教育任务。举办了近50期各类短训、继续教育培训班,共培训学员3000多名。学院占地10公顷,校舍总面积61494平方米,固定资产4000万元,其中教学设备总值400多万元。拥有化学、物理、计算机、电化教育、教育心理等5个实验室,多媒体教室1个,历史文物馆1所。图书馆藏书33万册,设有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咨询站。学院设有教育、中文、政教、外语、数学、物理、化学、体育、美术、音乐10个系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两课"教学部、培训部等教学单位,开设26个专业,其中师范类12个,非师范类14个(含3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在校生2000多名,教职1360名,165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技术人员70多名,讲师80多名,先后有4名教师分获曾宪梓二三等奖,6名教师获省园丁奖,5名教师获省青年教师成才奖。全院教师共发表论文17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17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多项。甘肃教育学院坐落在滨临黄河,景色优美的兰州雁滩,占地150亩,是一所具有师范性质的高等院校,担负着全省中学教师、教育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任务、创办于1962年3月。从创办到目前,学院已毕业各类学生12000多名,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或正在成为基础教育工作的骨干;举办了30多期中小学校长、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使1200多名中等学校校长、地州市县教育行政管理干部,以及督导人员得到了培训;通过自学、函授与卫电三沟通的途径、三年共培训初中教师一万多名,其中13000多人获得了高师专科毕业证书,为我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师资保证。 学院设有教育、中文、政教、外语、数学、物理、化学、体育、美术9个系和思想政治教研室,开设有教育管理、汉语言文学教育、政治教育、历史教育、英语教育、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体育、美术教育、幼儿教育管理师范类专业和现代文秘、电算财会与统计、计算机应用、现代电器原理与应用、卫生检验、现代企业管理、外贸公关英语、现代乡镇经济管理、实用化工及化学分析、现代市场经济管理、书法篆刻等非师范类专业。全院共有教职工400多人,其中教学人员、专任教师200多人、教授、副教授60余人,讲师80余人,在校学生2000多人。图书馆藏书33万多册,订阅中外文期刊600多种。近年来,学院遵照国家教委关于实验室建设的一系列规定、完成了对实验室的评估和调整工作,化学、物理、计算机、电化教育、教育心理等实验室得到加强和充实,实验课教学有了较大的改进。折叠

甘肃教师学苑及学习方法

甘肃教师学苑及学习方法 “甘肃教师学苑”是甘肃省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的主要阵地,由微信公众平台和网络学习平台组成,基于学员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两种方式搭建。每月八期,内容包括人文素养、教育资讯、教学风采等版块。 一、版块介绍 (一)人文素养版块。重在引导教师广泛涉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美学等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丰富教师的人文知识和思想,提高审美情趣,培育人文精神,增强理性思考和文化鉴赏能力,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教师的人格品质。 (二)教育资讯版块。重在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让广大教师及时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使每位教师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在本质的工作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三)教学风采版块。重在引导教师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渗透和体现人文精神,不断提高育人能力,通过实践案例和资源共享,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学习效仿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二、学习方法 学员根据自身情况可选择移动学习、在线学习和混合学习。省内教师(学前、中小学教师)信息已全部预置在“甘肃教师学苑”移动学习平台和网络学习平台中。首次登录时,请用本人身份证号码和初始密码(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码后6位)进行身份认证。高校和其他学校教

师认证信息不在平台中,请根据提示自行在两个相应的平台中完成注册。 (一)移动学习。即利用“甘肃教师学苑”微信公众平台学习,学员利用多种移动终端(智能手机、pad等)下载安装微信客户端,安装成功后在微信公众号中查找“甘肃教师学苑”并添加关注,关注后用户可浏览“甘肃教师学苑”上发布的内容。学员需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完成注册,注册完成后学员可查看学习记录和学分获得状态,阅读完每期发布的全部文章后系统给予相应的学分认证。(操作手册见附件3)。(二)在线学习。即学员登录“甘肃教师学苑”网络学习平台(https://www.360docs.net/doc/762152456.html,/wx)进行在线学习。学员需在网络平台上完成注册,注册完成后学员可查看学习记录和学分获得状态,阅读完每期发布的全部文章后系统给予相应的学分认证。(操作手册见附件4)。(三)混合学习。学员可使用移动和在线交叉的方式学习,均能累计学分,系统自动叠加给予相应的学分认证。 甘肃教师学苑学分管理办法(试行) 一、学分管理 将“甘肃教师学苑”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学习)和网络平台(在线学习)发布的内容纳入继续教育体系。学分使用参照《甘肃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认定办法》(甘教师[2013]49号)有关规定计算学分,每位教师每年需完成不少于24个学分的学习任务。 二、学分获得 “甘肃教师学苑”每月发布内容八期,每期包括人文素养、教育资讯、

甘肃教师学苑文章回复码

甘肃教师学苑文章回复码 1860 1833 1855 1847 1840 1826 1820 1815 1827 1787 1809 1793 1785 1765 1763 1773 1761 1755 1759 1760 1735 1748 1747 1739 1721 1730 1725 1722 1708 1716 1702 1706 1699 1681 1685 1691 1668 1674 1664 1678 1650 1658 1649 1651 1644 1633 1629 1641 1607 1620 1614 1622 1598 1600 1592 1593 1586 1577 1576 1575 1582 1568 1572 1570 1560 1554 1540 1547 1558 1528 1523 1536 1534 1512 1518 1505 1510 1478 1485 1497 1489 1453 1470 1457 1462 1434 1438 1445 1430 1429 1423 1427 1421 1415 1409 1413 1416 1381 1373 1384 1379 1335 1322 1342 1328 1318 1309 1302 1312 1300 1292 1293 1288 1280 1287 1277 1278 1270 1267 1264 1263 1253 1256 1254 1260 1247 1241 1236 1248 1226 1222 1234 1233 1218 1216 1214 1220 1206 1211 1213 1201 1191 1187 1195 1200 1181 1179 1180 1177 1169 1156 1163 1157 1146 1140 1148 1143 1131 1123 1122 1136 1113 1114 1106 1102 1100 1101 1094 1089 1066 1067 1074 1082 1056 1063 1053 1049 1042 1037 1044 1048 1028 1026 1025

彭贤,1966年3月生于甘肃天水 -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彭贤,副教授,1966年3月生于甘肃天水 学历学位:北京大学医学部,理学硕士;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向),理学硕士。工作单位: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专业方向:应用心理学(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咨询方向/职业咨询与职业规划方向,硕士生导师)。 通信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嘉峪关西路兰州大学一分部14-2908 邮编:730020 E-mail:pengxian@https://www.360docs.net/doc/762152456.html, 主要研究兴趣: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与咨询有效模式的探究; 2、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成长、两性关系中的应用研究; 3、沙盘游戏疗法的理论及应用拓展; 4、正念觉知在团体辅导中的应用; 5、积极心理学与中医传统养生研究; 6、佛学心理架构对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的整合与应用研究; 7、体验式教学在人际关系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8、萨提亚模式在亲子关系以及亲密关系中的应用探索。 工作经历 1985、8~2000、5 兰州医学院任教(93年4月晋升讲师)。 2000、5~2003、2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在职就读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方向硕士研究生。2003、2~2011、5 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任教(04年12月晋升副教授)。 2009、9~2010、7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系访问学者。 2011、5~迄今兰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社会兼职 1.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2.兰州市心理学会副会长;甘肃省心理学会理事。 3.兰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常务副主任,兰州大学团体辅导中心督导和培训师(曾任曲阜师范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授课教师培训师、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职业咨询师协会专职督导;曲阜师范大学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兼职心理咨询老师和督导)。 4.澳门城市大学特聘教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分析方向研究生培养)。 5.美国CCE(CENTER FOR CREDENTIALING & EDUCATION.INC)认证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00737-CH)。 6.美国CCE(CENTER FOR CREDENTIALING & EDUCATION.INC)认证的国际生涯教练(BCC25-CH)。

甘肃教师学苑及学习方法

. 附件1 甘肃教师学苑及学习方法 “甘肃教师学苑”是甘肃省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的主要阵地,由微信公众平台和网络学习平台组成,基于学员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两种方式搭建。每月八期,内容包括人文素养、教育资讯、教学风采等版块。 一、版块介绍 (一)人文素养版块。重在引导教师广泛涉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美学等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丰富教师的人文知识和思想,提高审美情趣,培育人文精神,增强理性思考和文化鉴赏能力,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教师的人格品质。 (二)教育资讯版块。重在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让广大教师及时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使每位教师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在本质的工作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三)教学风采版块。重在引导教师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渗透和体现人文精神,不断提高育人能力,通过实践案例和资源共享,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学习效仿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二、学习方法 学员根据自身情况可选择移动学习、在线学习和混合学习。省内教师(学前、中小学教师)信息已全部预置在“甘肃教师学苑”移动学Word 资料

习平台和网络学习平台中。首次登录时,请用本人身份证号码和初始密码(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码后6位)进行身份认证。高校和其他学校教师认证信息不在平台中,请根据提示自行在两个相应的平台中完成注册。 (一)移动学习。即利用“甘肃教师学苑”微信公众平台学习,学员利用多种移动终端(智能手机、pad等)下载安装微信客户端,安装成功后在微信公众号中查找“甘肃教师学苑”并添加关注,关注后用户可浏览“甘肃教师学苑”上发布的内容。学员需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完成注册,注册完成后学员可查看学习记录和学分获得状态,阅读完每期发布的全部文章后系统给予相应的学分认证。(操作手册见附件3)。 (二)在线学习。即学员登录“甘肃教师学苑”网络学习平台(https://www.360docs.net/doc/762152456.html,/wx)进行在线学习。学员需在网络平台上完成注册,注册完成后学员可查看学习记录和学分获得状态,阅读完每期发布的全部文章后系统给予相应的学分认证。(操作手册见附件4)。 (三)混合学习。学员可使用移动和在线交叉的方式学习,均能累计学分,系统自动叠加给予相应的学分认证。 附件2 甘肃教师学苑学分管理办法(试行) 一、学分管理 将“甘肃教师学苑”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学习)和网络平台(在线学习)发布的内容纳入继续教育体系。学分使用参照《甘肃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认定办法》(甘教师[2013]49号)有关规定计算学分,每位教师每年需完成不少于24个学分的学习任务。

甘冶院2017年招生简章(1)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2017年招生简章 学院简介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10 年7月,是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 备案,由金昌市人民政府和金川集团公司共 同出资兴建的全日制公立高等职业技术院 校。学院“紫金家园众创空间”被省科技厅 等8个部门首批认定为“甘肃省省级众创空 间”,是全省高职院校仅有的2家众创空间之 一。依托优良的办学条件,学院累计为社会 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2689名,积极面向社 会和企业培训学员和技术人员2100名,培训 自考专升本学生106名。2013年被市委、市 政府列为金昌市“循环经济人才培训基地” 和“人才特区建设试点单位”,2014年顺利通过省教育厅首届毕业生教育质量评估验收,2015年被评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2016年被评为“金昌市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办学条件】 学院位于甘肃省金昌职教城。职教城总占地面积715亩,总规划

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8.7亿元。学院占地面积506亩,规划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6.2亿元。现已建成综合楼、冶金教学楼、机电教学楼、图书馆、学子食苑、后勤服务楼、体育场以及2栋实训楼、8栋学生公寓等基础设施15.1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近18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5.5亿元(其中金川集团公司投资6000万元)。 【专业设置】 学院遵循“就业立校、特色强校、合作兴学、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立足金昌、辐射全省、面向全国,重点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技术人才。现设地矿与建筑工程系、冶金与材料工程系、化学工程系与机电工程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采、选、冶专业为主,化工、机电、建筑、园林等门类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学院开设8个大类,共27个专业。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204名,其中:在编教职工169名(教授1人,副高以上职称23名、中级职称46名,博士后1名、硕士49名),外聘兼职教师35名,79名教师通过双师认定,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80%,建成核心教学团队7个。学院申报获批立项科研项目共有58项(其中:国家级 1 项,省级28项,市级12项、院级13 项),申请国家专利3项,获得资助经费58万元,在SCI、国家核心等期刊发表论文155篇(其中:SCI1篇,国家核心期刊9篇,省级刊物145篇)。学院完成项目《等离子堆焊在高合金模具轧辊修复中的应

甘肃电大开放教育学院期末考试试卷

科目编号: 座号: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计30分) 1.下列不属于气液两相流的处理方法三种模型的是( )。 A 均相流模型 B 多相流模型 C 分相流模型 D 流型模型 2.油气集输中的“三脱”不包括下面( )。 A 原油脱水 B 原油脱气 C 伴生气、天然气脱轻油 D 原油脱H 2S 3.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必然要产生的“三废”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废水 B 废气 C 废渣 D 废液 4. 国内外计量气体体积采用的状态标准常不相同,错误表达是( )。 A 压力101.325kPa 、温度20℃ B 压力1atm 、温度60℉(15.6℃) C 压力1atm 、温度20℃ D 压力101.325kPa 、温度0℃ 5. 下列关于倾点和凝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倾点是油品在试管中5秒内能流动的最低温度;凝点是油品在倾斜45°角试管内停留1分钟不流动的最高温度 B 倾点是油品在试管中5秒内能流动的最低温度;凝点是油品在倾斜45°角试管内停留2分钟不流动的最高温度 C 倾点是油品在试管中4秒内能流动的最低温度;凝点是油品在倾斜45°角试管内停留2分钟不流动的最高温度 D 倾点是油品在试管中4秒内能流动的最低温度;凝点是油品在倾斜45°角试管内停留1分钟不流动的最高温度

6. 下列公式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质量流量 (Kg/s ) B 体积流量 (Kg/s ) C 滑移速度 D 漂移速度 7. 卧式分离器的结构有哪四部分组成( )。 A 入口分流器、集液部分、重力沉降部分、除雾器 B 入口分流器、集液部分、重力沉降部分、液位 C 入口分流器、集液部分、重力沉降部分、除雾器、安全防护部件 D 入口分流器、集液部分、重力沉降部分、除雾器、安全防护部件、压力控制 8. 下列不属于分离器的质量检验标准的是( )。 A 接近气液平衡的程度 B 机械分离效果 C 原油在分离器的停留时间 D 气体允许最小流速 9. 对油滴匀速沉降速度公式的假设条件描述错误的是( )。 A 油滴为球形,在沉降过程中即不能破碎,也不与其它油滴合并 B 油滴与油滴,油滴与分离器壁以及与其它构件间无相互作用力 C 气体的流动是不稳定的,截面上任意点流速不随时间而变化 D 作用在油滴上各种力的合力为零,油滴匀速沉降 10. 三相分离器的工艺计算中液相在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由( )决定。 A 从原油中逸出所携带的气泡 B 原油中所含水珠沉降至分离器底部水层所需的时间 C 从原油中逸出所携带的气泡、原油中所含水珠沉降至分离器底部水层所需的时间 D 从气泡中收集小液滴 11. 对提高温度可降低乳状液的稳定性此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 A 降低外相原油粘度 B 降低内相原油粘度 C 提高乳化剂的溶解度,削弱界面膜强度 D 加剧内相颗粒的布朗运动,增加水滴碰撞合并的几率 12. 原油处理常用的方法最全面的是( )。 A 化学破乳剂、重力沉降 B 化学破乳剂、重力沉降、加热 C 化学破乳剂、重力沉降、加热、机械 D 化学破乳剂、重力沉降、加热、机械、电脱水 13. 非离子型破乳剂的类型不包括( )。 A 水溶性 B 油溶性 C 混合型 D 非离子型 L g M M M =+L g Q Q Q =+s g L w w w =-D g H w w w =-

2019年甘肃中医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甘肃中医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这是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A、投射作用 B、否定作用 C、升华作用 D、补偿作用 【答案】D 2、学校定位的核心是()。A、办学特色定位 B、办学目标定位 C、办学原则定位 D、办学类型定位 【答案】A 3、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措施 D、教育内容 【答案】A 4、在教师职业行为之后,职业良心具有()。A、指导作用 B、评价作用 C、监督作用 D、选择作用 【答案】B 5、()是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是建立在动物学习实验基础上的。 A、加涅

B、奥苏贝尔 C、桑代克 D、斯金纳 【答案】D 6、下列有关教师人格中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认识错误的是()。A、人才的竞争使培养创造性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B、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首要要求教师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C、创新精神是一种追求科学、勇于探索、永无止境的科学精神 D、创新精神是创新能力在创造实践中的集中体现 【答案】D 7、公民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或者(),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申请 授予相应的学位。 A、自学 B、劳动 C、研究 D、工作 【答案】A 8、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A、实现素质教育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加强理论教学 D、注重实践教学 【答案】B 9、主张教育是学生自我实现的过程,这种教育质量观是()。A、外适质量 B、个适质量 C、内适质量 D、控制质量 【答案】B 10、道德品质形成和转化的前提与基础是()。A、醒悟 B、遵从 C、转变 D、巩固 【答案】A 11、下列不属于我国教育行政处罚种类的是()。A、警告

教育学院办学定位与规划观测点综述

教育学院评建材料1.1.1观测点 教育学院办学定位与规划综述 根据《兰州城市学院本科教学评建工作任务分解表》和《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本科教学评建工作任务分解表》,对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现对教育学院办学定位与规划进行综述。 1.1.1.1、教育学院办学规模与机构设置概况 ---------教育学院是2007年9月在兰州城市学院原教育系和原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的基础上组建的二级学院。学院设有教育学系、心理学系、学前教育系、学前艺术系等四个专业教学系,一个公共课程教学部、一个继续教育培训部,一个心理与教育实验中心。学校挂靠学院设立兰州城市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城市社会心理研究中心、教师教育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所、实验幼儿园等机构。 -------学院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方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管理与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方向)、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与辅导方向)四个本科专业六个专业方向,在校生1675人,全部为本科生,东校区979名,

西校区696名。截止2014年4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方向)有学生160名,小学教育专业有学生250名,小学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有学生112名,学前教育(艺术教育方向)有学生979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管理与研究方向)有学生44名,应用心理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方向)有学生130名。 ------学院现有各类编制的教职工90名,有教师职称的教职工88名,其中专任教师84名。专职教学管理干部4名,工人编制的工作人员2名,聘任制辅导员编制的工作人员9名。在学院工作有事业单位编制的教职工74名,在学校职能部门及其他学院兼任工作的教师14名。有770万总值的固定资产,包括音乐琴房、舞蹈教室、美术画室、心理与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城市社会心理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和办公设备及图书资料。学校设立东校区管理委员会为教育学院提供基本建设和后勤保卫管理服务。 1.1.1.2、教育学院办学定位与指导思想 ---------学院有完整的学科专业发展、重点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团队建设、实验室建设、校地合作发展等“十二五”系列规划体系,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认真落实规划目标和措施,始终保持教学中心地位。学院领导经常开展人才市场调查研究,研究学院发展和教学工作,注重办学特色培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

甘肃教师学苑及学习方法

附件1 甘肃教师学苑及学习方法 “甘肃教师学苑”是甘肃省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的主要阵地,由微信公众平台和网络学习平台组成,基于学员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两种方式搭建。每月八期,内容包括人文素养、教育资讯、教学风采等版块。 一、版块介绍 (一)人文素养版块。重在引导教师广泛涉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美学等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丰富教师的人文知识和思想,提高审美情趣,培育人文精神,增强理性思考和文化鉴赏能力,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教师的人格品质。 (二)教育资讯版块。重在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让广大教师及时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使每位教师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在本质的工作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三)教学风采版块。重在引导教师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渗透和体现人文精神,不断提高育人能力,通过实践案例和资源共享,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学习效仿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二、学习方法 学员根据自身情况可选择移动学习、在线学习和混合学习。省内教师(学前、中小学教师)信息已全部预置在“甘肃教师学苑”移动学习平台和网络学习平台中。首次登录时,请用本人身份证号码和初

始密码(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码后6位)进行身份认证。高校和其他学校教师认证信息不在平台中,请根据提示自行在两个相应的平台中完成注册。 (一)移动学习。即利用“甘肃教师学苑”微信公众平台学习,学员利用多种移动终端(智能手机、pad等)下载安装微信客户端,安装成功后在微信公众号中查找“甘肃教师学苑”并添加关注,关注后用户可浏览“甘肃教师学苑”上发布的内容。学员需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完成注册,注册完成后学员可查看学习记录和学分获得状态,阅读完每期发布的全部文章后系统给予相应的学分认证。(操作手册见附件3)。 (二)在线学习。即学员登录“甘肃教师学苑”网络学习平台(https://www.360docs.net/doc/762152456.html,/wx)进行在线学习。学员需在网络平台上完成注册,注册完成后学员可查看学习记录和学分获得状态,阅读完每期发布的全部文章后系统给予相应的学分认证。(操作手册见附件4)。 (三)混合学习。学员可使用移动和在线交叉的方式学习,均能累计学分,系统自动叠加给予相应的学分认证。 附件2 甘肃教师学苑学分管理办法(试行) 一、学分管理 将“甘肃教师学苑”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学习)和网络平台(在线学习)发布的内容纳入继续教育体系。学分使用参照《甘肃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认定办法》(甘教师[2013]49号)有关规

甘肃电大农垦河西分校开放教育学院

甘肃电大农垦河西分校开放教育学院 《英语学习指南》课程形成性作业1 评分: 批阅教师: 日期: 年月日 1.What is your own reason for wanting to learn English ? 2.Why is your motivation so important? 3.Why is important for a distance learner to organize his or her time? 4.Why is important to practise regularly? 5.Why are the tutorials important? Give three main reasons. 6.What can you do so that you don’t feel you are alone in your study?

《英语学习指南》课程形成性作业2 评分: 批阅教师: 日期: 年月日 1.Which are the four practical activities that you think you will do regularly so as to be an active learner? 2.Why is planning your study timetable important? What timetable will best suit you? 3.How long do you think it will take you to finish the P rogramme? 4.Which optional courses will you choose? 5.Why do you need to keep a record of your learning process? Give at least two reasons. 6.Why is it important to be honest with yourself when you write your regular progress reports?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