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系统定义和范围-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信息安全技术 政府网站系统安全指南-编制说明

信息安全技术 政府网站系统安全指南-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政府网站系统安全指南》(征求意见稿)修订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WG5工作组第 2 次会议(2018)工作组会议纪要》指出,为有效应对政府网站入云等新型运营模式,以及网站服务对象多元化、系统结构复杂化和数据集中化等应用新形势,切实保障政府网站系统安全运行,建议着力完善当前政府网站类安全标准。

经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0)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研究修订GB/T 31506-2015《政府门户网站安全技术指南》国家标准。

根据《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2019年网络安全标准项目立项的通知》(信安秘字[2019]050号),该项目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由北京信息安全测评中心负责主办。

2、起草单位在接到标准的任务后,北京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立即与相关机构、厂商进行沟通,并得到了政府网站运营机构、高校、业内知名厂商及测评机构的积极参与和反馈。

经筛选,最后确定由中电数据服务有限公司、首都之窗运营管理中心、中电长城网际系统应用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测评中心、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开源互联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网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江远盛邦(北京)网络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山谷网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知道创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陕西省网络与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等单位共同参与编制。

3、主要工作过程(一)标准制定的主要工作过程如下:1)工作启动2018年10月,北京信息安全测评中心联合政府网站运营单位、业内知名安全服务厂商、科研机构及测评机构等组建标准编制组,编制组成员具有丰富的标准编制经验、政务领域网络安全研究经验、信息系统安全控制研究等经验。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1部分:总体框架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1部分:总体框架
图 1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总体结构
(2) 目录体系的运行概念模型 目录体系运行概念模型如图 2 所示。各部门依托部门业务系统建立公共资源 库和交换资源库,提供者从中分别提取出公共资源和交换服务的特征信息,编目 形成公共资源核心元数据,注册到公共资源核心元数据库和交换服务核心元数据 库中,分别生成公共资源目录和交换服务目录。使用者通过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一 站式服务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目录查询。
来源于
图 2 目录体系概念模型
(3) 目录体系的基本功能 目录服务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目录内容编目、注册、发布、查询、维护。编 目提供公共资源核心元数据和交换服务资源核心元数据的编辑功能;注册是指政 务信息资源目录提供者向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管理者注册公共资源核心元数据和 交换服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发布是指管理者通过目录服务器,把政务资源核 心元数据库的内容发布到一站式系统中;查询是指为应用系统提供标准的调用接 口,支持公共资源核心元数据和交换服务资源核心元数据的查询。 (4) 目录体系的工作流程 目录体系的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各级政务部门对公共资源核心元数据和交 换服务资源核心元数据编目,并通过元数据注册系统向管理者注册。管理者发布 已注册的目录内容。政务信息资源使用者通过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一站式服务向管 理者发送目录查询请求,管理者将查询结果分别返回给使用者。
2) 问题导向。标准的编制是为了解决政务信息资源在编目和元数据管理、 查询时由于我国的自身特点对所带来的问题。
3) 系统性。标准 6 个部分对于目录系统的不同部分分别进行了规定,能够 相互配合实现目录系统的建设。
4) 灵活性。标准对于目录系统建立时涉及到的核心内容进行了规定,对具 体情况下的需求实现并未做规定,也不涉及到具体的机构组织。
二、 目的意义

政务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程序、内容和测算方法

政务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程序、内容和测算方法
• 提高定制应用软件性价比的有效途径:同类政务业 务的整合,用一套应用软件处理本部门本行业的同 类业务。例如,行政审批类、数据处理分析类、机 关办公类、信息发布类等。
20
• 3.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采购了数据库软件,不 等于就有了数据库。要进行数据采集、转换、清洗 等数据加工,进行用户视图、主题数据、数据集市、 数据仓库等数据库设计,再把采集的数据装载进去, 经过调试,方可使用。但不包括日后的职务经常性 数据的加载。
• 同样,按照应用软件的人月工作量测算各类数据库、 各类工序的工作量,进行预算估算。
• 提高数据库建设性价比的有效途径:同类政务业务 数据的共享,例如法人、自然人等公共基础数据、 业务共享主数据,同类业务数据使用共享数据库, 可以提高效能、降低成本。
21
• 4.计算环境(备份系统)。 • 也叫主机系统。是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的运行环境,
10
• 第五章 本期项目设计方案。建设目标、规模。 • 1.标准规范。 • 2.应用系统。 • 3.信息资源。 • 4.计算环境(备份系统)。 • 5.网络系统。 • 6.机房及配套工程。 • 7.安全系统。 • 8.运维系统。
11
• 第六章 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包括:领导和管理机 构,项目实施机构,运行维护机构,核准的项目招 标方案,项目进度、质量、资金管理方案,相关管 理制度。
而计算机是电口接入,要配光电转换,有的配黑白电源。 • 各类网络设备配置时,应当按照网络系统设计方案,参
照系统软件的配制方法,包括类型配置、数量配置、性 能配置、品牌配置、单价估算进行操作。 • 提高性价比途径:合理配置、提高国产化率、适时采购。
25
• (5)网络布线配置。 • 外部接入、各分域到用户和机房,没有线路是不行的。

《政务数据资源分级分类指南》编制说明

《政务数据资源分级分类指南》编制说明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政务数据资源分级分类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编制简况2018年5月按照原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2018年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内蒙古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启动了《政务数据资源分级分类指南》的制定。

起草单位为内蒙古大数据管理局、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等,主办单位为内蒙古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归口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局。

主要起草人为:全鑫、孙卫、袁慧君、古庆、包瑞林、应智强、董建敏、崔连伟、卫凤林。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率先在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农业、环境、安监、金融、质量、统计、气象、海洋、企业登记监管等重要领域实现公共数据资源合理适度向社会开放”。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是电子政务的基础性,是政务信息资源采集、加工、存储、保护和使用的必要工具。

项目编制组结合我区电子政务和大数据建设实践,调研我区政务信息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数据特征,分析政务信息资源开放需求,运用标准化的思维和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规范化的重新组织,建立数据开放和共享标准规范,使数据资源在整合、应用过程中实现统一标准化管理,提升数据资源的整体应用价值。

本标准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的分类原则和方法,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提供分类方案,为政务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的建立和维护提供了依据。

本标准与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标识符编码规则相结合,可以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识别、导航和定位,以支持政务部门间政务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

本标准以我区发展电子政务的需求为导向,以支持政务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为目的,是实现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的基础。

因此,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分级分类指南,是非常必要的。

三、主要起草过程2018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标准计划任务后,内蒙古大数据管理局讨论确定成立标准编制组,由内蒙古大数据管理局牵头,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国脉互联信息互联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编制。

广东省省级政务信息化服务预算编制标准(软件开发服务分册)

广东省省级政务信息化服务预算编制标准(软件开发服务分册)

广东省省级政务信息化服务预算编制标准(试行)软件开发服务分册2018年12月12日目录1 适用范围............................................................................................................................................................................2 编制依据............................................................................................................................................................................2.1 规范性引用文件..................................................................................................................................................2.2 政策文件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4 分类指引............................................................................................................................................................................4.1 定制软件开发服务.............................................................................................................................................4.2 定制软件升级服务.............................................................................................................................................4.3 定制软件租赁服务.............................................................................................................................................4.4 成品软件租赁服务.............................................................................................................................................5 预算标准............................................................................................................................................................................5.1 定制软件开发服务费 ........................................................................................................................................5.1.1 功能点估算法..........................................................................................................................................5.1.2 工作量估算法..........................................................................................................................................5.2 定制软件升级服务费 ........................................................................................................................................5.3 定制软件租赁服务费 ........................................................................................................................................5.3.1 定制软件综合租赁费............................................................................................................................5.3.2 服务调整系数W ....................................................................................................................................5.4 成品软件租赁服务(许可)费......................................................................................................................6 附表定制软件开发服务费参考表格.......................................................................................................................7 参考附录............................................................................................................................................................................1适用范围《广东省省级政务信息化服务预算编制标准(试行)软件开发服务分册》主要适用于满足以下条件的项目预算编报和项目审核:纳入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范围内,属于省本级财政资金采购的政务信息化软件开发服务项目。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1部分:总体框架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1部分:总体框架
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项目工作组文件
文件编号:EGS
N300-1
日期:2005 年 12 月 15 日
标题:“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 1 部分:总体框架”
来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工作组
内容摘要:“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 1 部分:总体框架”编制 说明和征求意见稿
页数:17
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秘书处
图 3 目录体系工作流程
(5) 与标准其他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目录系统与标准其他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第 1 部分和第 6 部分从 总体结构和管理角度对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进行规范;第 2 部分对目录服务的 技术接口进行规范;第 3 部分、第 4 部分和第 5 部分对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内容进 行了规范。
I
GB/T ××××.1—××××
前言
GB/T xxxx-xxxx《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分为 6 个部分: ――第 1 部分:总体框架; ――第 2 部分:技术要求; ――第 3 部分:核心元数据; ――第 4 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第 5 部分: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码方案; ――第 6 部分:技术管理要求。 本部分为 GB/T xxxx-xxxx 的第 1 部分。 本部分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归口。 本部分的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国家信息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 大唐电信产业集团、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志刚、宦茂盛、高栋、吴焱、马殿富、徐枫、邢春晓、于建军、贺炜、张 巧英、孙钦山、魏宏、穆勇、刘守华。
II
GB/T ××××.1—××××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 1 部分:总体框架

政务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程序、内容以及测算方法

政务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程序、内容以及测算方法
• 各单位编制中的归类有所不同。以下按4类软件分: • (1)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 间件、专用工具软件(如BI、OLAP等工具)。 • 类型配置:依据应用系统设计,确定需要配置的各 类系统软件。包括国内外,倡导国产化。 • 数量配置:确定需要配置的数量。
15/44
• 性能配置:确定需要配置的性能版本、用户数。例如, 不同版本的数据库有相应的标配用户量,根据设计要求 选择标配版或扩展版。 • 品 牌 配 置 : 同 样 数 据 库 软 件 , 有 Orace 、 DB2 、 SQL servser 等国外品牌,有人大金仓、达梦、南大通用等 国产品牌。要根据数据库设计确定。 • 单价估算:各类系统软件一般有三种价格:媒体价即产 品商报价,一般都有不等的折扣 ; 政府采购网上报价, 经集中采购机构统一招标后确定的价格,采购时也有一 定的折扣; • 采购成交价,一般为合同价,可参考其他单位,较真实。 • 提高性价比途径:合理配置、提高国产化率、适时采购。
9/44
• (二)建设项目系统设计
• 3.建设项目文本的框架内容 • 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电子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55号令)要求,项目文本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 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其文本框架大致一致: • 第一章 项目概述。 • 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 第三章 需求分析。政务业务目标需求分析结论,信息 量指标,系统功能和性能指标。
18/44
• 软件集成。软件集成员,需要掌握各类系统软件和 定制应用软件的知识和性能。这是保障应用软件能 运行起来的环节。软件集成员的人月单价一般在软 件设计师和软件编程员之间。 • 软件测试。软件测试,可分为单元测试、功能测试、 软件测试、系统集成测试。工作量主要分布在软件 编程员、软件集成员和第三方测试机构。前两项列 入软件开发合同,后一项单独委托。 • 软件部署。软件部署包括上线调试和应用部署。上 线调试主要依托软件集成员,列入软件开发合同。 应用部署可依托运维人员,部署规模较小的可软件 开发合同,规模较大的另行签订合同单独安排。

巩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巩义市市级政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巩政办〔2019〕11号

巩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巩义市市级政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巩政办〔2019〕11号

巩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巩义市市级政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巩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巩义市市级政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巩政办〔2019〕11号各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巩东新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巩义市市级政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9年4月25日巩义市市级政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市级政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推动政务信息系统跨部门跨层级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根据《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国发〔2016〕51号)、《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55号令)、《河南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豫发〔2017〕7号)、《河南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豫政办〔2017〕116号)、《河南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豫政办〔2018〕2号)、《河南省省级政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豫发改高技〔2018〕842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巩义市市级政务信息系统项目,是指由政府资金投资建设、政府与社会企业联合建设、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或需要政府资金运行维护的,用于支撑我市政务部门业务应用的各类信息系统。

主要包括:电子政务网络、政务业务信息系统、政务信息资源库、政务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政务云、数据中心、机房等)、电子政务标准体系以及相关支撑体系等符合《政务信息系统定义和范围》(国标委工二联〔2017〕98号)规定的系统,包括支撑信息系统的计算机、软件和外围设备等(不包括办公终端设备和软件,以及视频会议室等办公信息基础环境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标准《政务信息系统定义和范围》(征求意见稿)编制
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2019年4月,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第一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19〕11号),《政务信息系统定义和范围》正式立项,计划号为20190834-T-469,制定周期12个月,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为主编单位。

2、主要工作过程
2018年4月16日,主编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面向全国信标委大数据标准话化工作组成员征集参编单位,定向邀请研究机构、高校等单位参与,共有16家企事业单位报名参与,范围覆盖产、学、研、用。

2018年5月28日,在北京召开第一次起草会。

经过讨论,将标准结构初步定为: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与定义,4、政务信息系统参考模型,5、政务信息系统的范围,附录(规范性附录)为政务信息系统的清理和整合,并明确标准的适用范围。

2018年6月3日,参加信标委组织的开题答辩,并按照专家意见进行修改。

2018年7月,工作组对标准的内容进行进一步梳理,去掉参考模型内容。

2018年8月,工作组对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讨论,并确定标准结构为: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与定义,4、政务信息系统定义,5、政务信息系统的范围,附录(规范性附录)为政务信息系统的清理和整合。

2018年9月5日,在北京召开第二次起草会,逐字逐句确定标准内容,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3、标准编制的主要成员单位及其所做的工作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作为标准的主编单位,负责组织起草会,确定标准框架及内容,主笔标准的编制;
——国家信息中心:负责政务信息系统的范围结构调整及内容研究;
——启迪区块链集团:负责政务信息系统定义内容研究;
——清华大学:负责术语部分内容的确定;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政务信息系统组成部分的内容确定;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参与每个部分的内容讨论;
——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参与每个部分的内容讨论;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有限公司:参与每个部分的内容讨论;
——北京华宇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参与每个部分的内容讨论;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介绍国外政务信息系统架构,在标准中借鉴;
——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参与每个部分的内容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参与每个部分的内容讨论;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参与每个部分的内容讨论;
——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参与每个部分的内容讨论。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1、编制原则
确保参编单位覆盖产学研用;标准结构合理,内容具有实操性;确定政务信息系统的定义,划分政务信息系统的范围。

2、确定主要内容的依据
依据《加快推进落实<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工作方案》,国家标准委牵头编制《政务信息系统定义和范围》标准草案,并已由国家标准委、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在全国各省市及各行业部门进行了试点实施,推动了政务信息系统清理整合工作顺利开展。

本次制定工作以《政务信息系统定义和范围》标准草案为基础,结合政务信息系统发展最新形势,定义政务信息系统,研究政务信息系统的范围。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将在标准编制组内部开展标准验证。

四、知识产权情况说明
尚未发现标准的技术内容涉及相关专利。

五、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
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问题未能妥善解决。

为更好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应对政务信
息系统的定义与范围进行明确,作为国务院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清理整合以及需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依据。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
未采用国际、国外标准。

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的协调性
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39号)、《加快推进落实<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工作方案》(发改高技〔2017〕1529号)、《国家标准委、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定义和范围>草案的通知》协调一致。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暂无。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
建议为推荐性标准。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暂无。

十一、替代或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二、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暂无。

《政务信息系统定义和范围》标准工作组 2019-09-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